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一、PPP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学术界通常认为,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简称。是指政府部门与民营公司或私人组织之间,通过特许权协议合作形式,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以优化项目融资,实现“双赢”或“多赢”。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或部门通过公开采购与中标人签订特许合同,设立特定项目公司(即中标人即工程商、服务经营公司即运营商或项目投资第三方即投资商三方共同成立的股份公司),负责合作项目的筹资、建设及经营维护。政府向借贷金融机构承诺将按合同支付费用,使项目公司及时有效获得融资。PPP模式实质是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或谈判、委托等方式选定私营公司,给予其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从而换取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或服务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

从定义及其发展经历上看,PPP模式的内涵包括: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一般的融资由公司自由掌握,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生产经营活动;PPP项目融资是由政府发起和扶持为主,合作公司积极跟进的一种方式。融资内容与政府政策扶持对象及力度,项目预期收益等密切相关。项目公司的资产总值和政府的政策承诺是融资贷款的安全保障,项目公司的经营性直接收益和经营利润是归还贷款的主要来源。第二,PPP融资模式能有效吸引民营资本,使

之能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提高资金效率,降低成本风险。民营资本参与PPP融资能充分发挥它的特性,比如前期的项目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引入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控制项目进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资产负债率及风险,保障国家、市场、社会和民营企业各方的利益。第三,PPP模式能有效增加民营资本的利润。PPP对私营部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能及时获取贷款;投资回报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政策支持的机会。如给予民营公司国有或集体土地优先开发权、融资贷款担保、税费优惠或其他政府性政策优惠措施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性措施可提高民营资本参与合作项目的积极性。第四,PPP模式能有效减轻政府投资负担和风险,提高项目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二、PPP与GP(政府采购)的关系

深刻剖析PPP与GP(政府采购)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PPP在政府与市场中的关系问题。PPP是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合作融资运作公共产品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模式。GP(政府采购)是政府主体通过透明竞争的方式以合同、购买或租赁等形式获取公共产品、工程或服务的行为。PPP更注重公私合作的特性;政府采购更注重采购方式的透明、竞争和信用。

PPP作为民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合作所形成的伙伴

关系,在项目营运上存在许多目标趋同,包括合作的趋同性,即以最合理的资源和形式追求公共福利和企业利润的临界

与趋同;包括利益的趋同性,即投资回报利益共享,以实现公共服务;包括风险趋同;希望以承担能力方式划分风险,实现总体风险最小化。

政府采购作为采购的一种方式,是采购主体选择采购方式实现采购目标的行为活动。采购主体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或者是社会团体。但不包括国有企业或民间主体。采购主体根据采购预算或计划来实现采购行为,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完成,采购过程更注重市场主体参与的公平性和竞争性。采购目标即实现政府管理目标,包括自身管理和职能管理目标。其通过工程、产品或服务方式提供为载体。

从项目角度出发,PPP是实现项目在伙伴关系上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政府采购更注重采购行为或流程的体现。从法律要义出发,两者都注重合同契约方式的实现;从范围内涵上看,PPP与政府采购交叉性非常强。在国际上有的国家,只要资金涉及公共资金,即使只占1%(有的必须占51%),都必须实施政府采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PPP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遵循政府采购程序要求,体现竞争性和公平性。但PPP与政府采购不同,它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购买服务,它可以通过补助、清算、

放松管制甚至无偿赠与等多样化方式实现民营资本进入政府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多元化和高效化。

三、PPP模式发展

英国是最早应用PPP模式的国家。中国开展PPP活动较短,但已通过PPP方式开展的行业有高速公路、水务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在未来,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体系运行、农村金融服务、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同样适合引入民营资本通过PPP方式参与建设。

从国外近年PPP模式运行的经验看,成功运作PPP模式还是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条件的,比如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不可或缺。在PPP模式中前期政府承担重要的、总体的角色和责任。政府是否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开展项目的总体策划、组织公开采购、协调各方关系、制定政策扶持等,决定着PPP运作的重要方向。如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支撑。PPP项目需要有法律保障,对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充分评估,保护各方利益不受损害。在PPP模式的全程运行中,从最初的项目设计、可行性研究到招标投标等确定合作方过程;从双方或多方合同签定,到具体项目公司的融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过程,在各个阶段都得明确基本法律流程,使双方合作有规矩可寻,利于发挥双方优势和弥补双方或项目运行中

的问题或不足。如PPP模式运行需要有会计、法律、金融等专业化机构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支持。PPP模式作为一种未来会在多领域多层面广泛应用的项目特许经营权方式,其时限长、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复杂的金融知识,如国际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涉及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如金融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涉及专业的工程技术及管理、财务及管理、项目咨询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有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技术作支撑的知识体系。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必不可少

四、PPP模式优势及注意问题

政府和私营两者的优势结合,是建立PPP模式的基础。它能体现政府职能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力,统筹规划协调能力和责任意识;它能体现私营企业的资本调集能力、管理效率和创业精神。总结而言,PPP模式的优点包括:一是能减轻财政负担,转换政府职能。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变成监管者,能优化项目效益,减轻财政压力。二是降低综合成本。一个项目如果单纯由政府投入可能建设周期长、管理效益差,但PPP模式能集中政府与私营企业的优势,能强化项目的前期规划的科学性,也激发私营企业逐利的热情,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总造价,积极防范和规避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三是促进混合所有制。当前,中央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建设,希望利用民间资本提升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PPP正是这样一种手段,能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保持项目管理的革新和投融资手段的革新。四是风险分配合理。融资难度减低;管理质量提高;政府及企业双方风险得以分担,共同合理分配。五是应用范围广泛。从工程向服务领域转变。私人企业不单能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还可以向水、电、热等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推进,甚至可以参与国家媒体电视、新闻出版、法律服务等行业渗透。

PPP应注意的问题。

执行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是政府的诚信承诺。尽管双方有合同约束,规定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但在具体项目运作及投资过程中政府依然处于强势和优势地位,如何政府失信违约将对投资人的融资成本、项目收益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遇到政府政策调整的风险,项目失去政策的支持;部门利益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换届,或者衙门作风;法律法规保障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的风险;项目具体运作过程中遇到重大变故或实施障碍的风险。这些都需要建立政府投资信用约束机制。

执行PPP项目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选择投资人问题。投资人选择的难度比较大。假若政府对投资人招商不熟悉,缺乏有效的投资人选择机制和经验,在引进投资人的过程

中,如果对投资人的资质、诚信、实力、业绩、管理及服务经验等方面考察不足,则容易使项目停滞,资金链掉断等风险。这需要政府在选择投资人时作充分的评估和细致的考察,在具体项目选择中可参照企业“路演”形式,货比三家,拥有专业管理人员同时也主动聘请法律顾问和会计事务专

业人才,最大程度减少风险的存在。

执行PPP项目需要注意预防腐败问题。由于PPP是政府与私人的最紧密的合作模式。有些权力支配者恰恰喜欢利用规则的不完善,利用技术的不专业,利用隐匿的人情关系,利用合作的表面性项目等行为掠夺国家财富,实现投资人和政府权力者的“共赢”。而这种腐败行为隐藏在堂而皇之的PPP项目中,不易被发现。这是推进PPP中最值得注意的方面。预防PPP中的腐败问题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业的标准化,技术的电子化,体制机制的顺畅和监督的有效等措施。具体而言,一个PPP项目是否容易出现腐败行为我们可以关注这几点:

第一,政府投资项目其购买和供应角色是否分离。角色分离代表决策、管理和执行的有效分离和制约,若同一政府机构既负责购买又负责供应,政府很有可能偏袒公共服务或出现舞弊行为。

第二,该项目的设计、招标、谈判、实施和监管服务等是否有完善的契约。是否引入具有金融、管理、会计、法律

等专业代理机构。引入专业力量能保证规划方案设计合理,能有效保证项目实施质量。

第三,是否有制定规范的法规以支持竞争的和透明的投资人选择制度。以公开和竞争的方式挑选合适的经营者是PPP模式设立的有效要素。整个投标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竞争性的,并且在竞争性的投标和客观公正的评标过程产生最佳中标人,即符合质量服务要求的最低价格的供应商。这是减少PPP模式中的腐败现象最重要的步骤。实践中往往出现招标不足三家的现象,这也是政府或部门事先与民营企业达成意向使招标缺乏竞争性。这种现象不单单在PPP

中出现,在BT、BOT、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诸多项目中出现,也是需要整治的重要方面。

第四,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评价体系。项目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成需要有第三方做独立的质量保证及

监管机制,对经营者的规划、营运、业绩结果等进行独立、客观且公正的评价。如工程过程服务控制及监测、项目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认证、专家顾问及咨询等。

PPP模式是政府转型和企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它要求政府把握政策,准确规划,规范运作,廉洁服务,也要求企业熟悉市场、精练运作PPP模式流程、恰当运用投资融资决策数据和工具,实现全过程介入,运作和管理包括项目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和最初阶段;项目招标投

标、融资、合同签定的中期阶段;项目具体实施、项目运营和维护、投资的回收、风险管理等后期阶段等。最终实现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共赢。

闲谈:日前,财政部通知下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级政府要结合清理甄别工作,认真甄别筛选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明确规定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对适宜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

结合10月初国务院下发的43号文来看,中央疏堵结合的政策,意味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融资模式出现转向。政府主导的高强度投资、高负债的粗放模式将逐步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过渡,迎来PPP时代。

PPP模式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资本如何介入,哪些因素是关注焦点,有哪些展业的空间和项目,是投融资双方关注的话题。

城镇化建设掣肘于地方债

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地方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在中国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权受到制度约束、职能责任和资金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高度不对称。地方政府在此约束下急欲扩大财政收入来源,但又无法在体制内寻求收支缺口的弥补途径,于是转向体制外,土地财政、扩大预算外收入和对外举债成为地方政府缓解收支矛盾的主要途径。

10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2014】43号文件,提出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权限,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该文件的出台无疑堵上了地方政府举债建城的发展模式。

财政部《办法》中要求大力推广的PPP模式,则给新型城镇化建设疏通了新的融资通道。

社会资本青睐市场定价类项目

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入PPP模式,对于政府来说是新型城镇化的“调结构、转方式”。

给政府带来的不是直接上的债务的减少,而是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角色和模式的转变。

某地产公司人士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表示:“在PPP模式下的城镇化建设,政府承担的是合理的管理和监管职责,剥离了投融资功能,回归城市管理者的角色,将城市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融资、管理、运营交还给社会资本,将属于市场的部分由市场去解决,政府所出资本只是象征性的投资。此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继续垒加,对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来说是在做减法”。

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项目中运用PPP模式带来的最大益处是,“通常不会给地方政府增加新的负债,造成新的债务压力,反而可以提供高质量、有效率运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也是PPP模式下社会和社会资本能够实现共赢的根本所在。”对社会资本来说,发挥市场化的作用,在市场化原则下,追求安全、稳定的利润回报。

上海某信托公司房地产金融总裁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机制和制度的构架上,核心要点是权责要清晰。”。

他认为:“PPP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看城镇化建设的公共项目是否属于市场化定价,属于市场化定价项目会调动社会资本

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定价项目则存在很大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在地方政府相继追捧PPP 模式的时间节点,有必要防止一哄而上的局面,实践走在制度的前面,部分项目风险最终成为财政风险,从而陷入新一轮的债务危机。

财政部“PPP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顾问认为,目前政策环境下,PPP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契约精神与政策变动风险间的博弈。

此外,对已建成的公共项目引入PPP,在建的非经营性项目如何适用PPP模式等,尚无成熟的模式,因此长效的规范机制设立以及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央企运营优势明显

在PPP模式下的城镇化建设上,较早参与布局的是五矿信托和中信集团。

据公开消息称,今年6月,五矿信托与抚顺沈抚新城管委会、中建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沈抚新城政府购买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沈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在该项目中,政府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由沈抚新城管委会、五矿信托、中建一局共同注资成立项目公司并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中建一局将获得沈抚新城抚顺区域内的安置房建设及电力、供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权。

上述工程项目共需资金35.88亿元,五矿信托作为引入的投资方,将以股权投资形式进入,成为项目公司的绝对大股东,项目承包方中建一局的投资金额为200万元。

有观点认为,9月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出台。虽然其目的是为完善《预算法》服务,但其中明确将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恰恰打到信托公司的软肋,但是也为信托公司开启了另一扇窗。其中,43号文中同时提出“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信托以及资管则是一个机会。未来政信类项目的融资模式或将转向PPP模式。

对此,前述上海某信托公司房地产金融总裁表示:“严格意义上讲,五矿介入的沈抚新城建设项目不属于PPP模式,而是变相的信托贷款”。

他表示:“未来信托公司在PPP模式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多的是做有限合伙企业的LP。”汕头中信滨海新城项目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启动区约14平方公里,开发周期约25年,总投资预计超过500亿元,是中信集团与汕头市政府合作推动特大规模新型城镇化项目,是地方政府与实力央企构建新型PPP合作模式的又一创新实践。

中信地产城市运营部副总经理朱涛在接受中国房地产

采访时表示:“中信现在运作的项目,主要依托中信集团强大金融优势做后盾,目前项目主要是和一些大型国企合作,未

来将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引入更多社会资本一起运营滨海新城项目。”

不过,房地产行业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中信集团作为财政部直属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金融综合服务方面具备领先的金融优势,同时在非金融领域也具备跨越50多个行业的多元化业务布局优势。”因此,中信集团在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其优势并不局限于央企身份和规模实力,更在于其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更在于“中信”品牌的强大社会影响力。早在北京奥运会鸟巢的建设过程中,中信集团就已经在PPP模式方面有过深入的尝试和探索。

据悉,中信在滨海新城项目合作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创新的PPP合作路径,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项目的自身平衡,避免了传统城镇化建设的债务重担负累地方政府,从提升效率的角度来讲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加经济高效的基础设施等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能够实现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的长远共赢。

城市建设基金或成新方向

在城镇化股权投资基金方面,广东省已于2013年率先推出首期121亿元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

广东省政府与中国人保集团、建设银行研究推进并正式设立

规模为121亿元的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这是全国第一个由省级平台与金融央企合作设立的股权基金,将集中投资于各地市新区起步区及中心城区建设。

振兴基金首期规模121亿元,其中人保出资60亿元,粤财控股代表省财政厅分期出资40亿元,省建行出资20亿元,中银粤财作为基金管理人跟投1亿元。基金限期为9年,到期后可以展期2次,每次不超过1年,即最长11年。

基金首期主要投资于省政府批准规划的粤东西北地级市(含肇庆)的新区及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项目。由基金和地市按51∶49左右比例出资共同组建项目平台公司。为平衡东西北地市(含肇庆)资金需求,基金在每个地市级的拟投资额度不超过10亿元。

前述房地产金融总裁也表示:“PPP模式未来的突破点在于,被剥离出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将可能会引入类似于中建、中铁等央企资本,搭建一个股权投资型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一些城市建设基金。”中信地产、五矿信托的PPP模式,以及广东的股权投资基金是否能创出一条新路,未来还有待市场进一步的观察。

闲谈2:随着PPP的政策层面利好消息不断,福建、青海、安徽等多省份近期重点在基础设施公共领域,相继推出了规模庞大的PPP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初估这些项目规模达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对PPP

项目进行的财政支持,提出要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据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等报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发展PPP模式就是基于这一要求出发的;而且,这也是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点改革工作。不久前,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就明确将推广运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开展项目示范。福建等多省份积极探索推广PPP试点工作,通过政府和社会部门合作PPP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等项目领域,也就是在如上政策大背景“应运而生”的。

其实,PPP这种融资框架模式(公私合营)在国际上早已流行,也相对成熟。亚洲开发银行就积极地在亚太地区倡导PPP模式,来取代以往那种不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融资平台。今年4月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向社会资本推出首批8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确定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等重要“活经济、惠民生”政策措施,这已意味着PPP模式进入可实质推广的阶段。

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西部发展,激活和释放更多有效投资来带动整体投资反弹,以增强宏观经济活力,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旧有那种让政府举债融资来搞建设的方式,也存在

许多瓶颈和弊端。比如,重大基建及保障房等由政府主导的项目领域,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往往是“进不了门”;过于“封闭”的项目运作,还可能导致效率低下、权力寻租、变相利益输送、政府债务等风险。另外,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投资建设,如果单一依赖政府公共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必然将扩大地方财政缺口,加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在债务存量和增量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对重大有效投资的运作手脚已被大大“束缚”,根本“无暇”腾出精力来有效化减与治理政府债务问题。因此,积极发展PPP模式,不光光是为了平稳经济,给民资等社会资本“开渠道”,也是深化政府投融资、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是“疏堵”结合治理地方债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

积极发展PPP模式,目前各地在推广运用模式试点工作时,已经积极从宣传培训、需求调研、建立工作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着力提升这些民生公益项目的效率效益。对于PPP模式如何推进,作为主导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和服务的财政部,按照中央深化改革的任务部署,提出了加快简政放权、转变财政职能,争取从“挖坑放水”式的建设型财政向“开渠引水”式的服务型财政过渡的改革方向。不久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对外表示,在PPP模式推进方面将主要采取面向社会

推80个PPP项目、成立PPP中心、对地方财政进行培训等三方面措施。

笔者认为,要把纾困地方融资、促进地方基建投资建设的PPP模式推广运作好,其成败与否、实效如何,关键在于要建构好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保障机制。早几年前、京沪等地就有设想尝试在城市公共交通引入PPP,但都以“尴尬”谢幕而没有下文,究其原因当然与缺乏中央层面政策配套有关,更主要还是出在运作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建设财务模式,PPP的机制模式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假如基础设施公共领域项目经济强度不高,项目营收的财务现金流一时难以支撑项目的投资回报,那只能捆绑其他收益性资产了,或以资产分包方式来间接改善项目对社会资本的投资收益状况。比如铁路、地铁通常会连带站区或部分路线两侧的土地开发等。另外,就是媒体报道中指出的政府给予运营补贴方式,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还有,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招投标也是不小的问题,这往往不是投资人简单的实力问题,更关键的是项目投标方案如何合理、科学、公平。社会投资人对项目是不是真正具备足够的信心,以及是否具有相应的经验、专业能力;尤其是对PPP项目的工程、技术、融资及运营管理方面的了解与把握度有多大?有时,光靠热情的确是还不够的,过

分热切的“赌徒式”发财梦也做不得,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PPP项目模式毕竟是一种公私合作的特殊民商事关系,其紧密连接处就是PPP项目合同在左右之间利益关系。政府和社会资本都应高度尊重契约精神,遵守与落实合同约定。此外,PPP合同通常都有设计相应的协调机制,那么如何在项目落实间进行合理调整,而不是以“扭曲”、“非法公权干预”等来“非正常”纠错和推定责任承担。

要积极发展PPP模式,必须先建构好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要善于妥善设计、精心实施,完善优化好风险分配机制,还要强化项目管理及公共监督。把PPP模式轻易地当成建设融资万能的“特效药”,而不注重机制建构,极有可能给地方政府、社会投资人带来风险的。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

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4〕6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

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结构、补短板,服务国家生产力布局,促进重点领域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二)基本原则。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创造平等投资机会;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方式,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二、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

(三)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制度,开展森林科学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林权承包关系,放活林地经营权,鼓励林权依法规范流转。鼓励荒山荒地造林

PPP简介及案例

官方解释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一般而言,PPP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广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FO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衡工量值(Value For Money)原则。 PPP项目主要参与方 一、政府: 在PPP项目中,政府需要同时扮演以下两种角色: 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政府负有向公众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义务,承担PPP项目的规划、采购、管理、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并在行使上述行政管理职能时形成与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作为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或者购买者的代理人),政府基于PPP项目合同形成与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之间的平等民事主体关系,按照PPP项目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PPP模式、含义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PPP模式,也称PPP融资,或者PPP。 随着项目融资的发展,有一个词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伙或合营,又称公私协力)开始出现并越来越流行,特别是在欧洲。该词最早由英国政府于1982年提出,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本文拟对PPP的各种定义作一个综述,并论述它的理论基础。 狭义定义: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PPP的理解来看,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FO 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衡工量值(ValueForMoney)原则。 广义定义: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简言之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虽然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已有很长历史,但PPP术语的出现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人们广为

高速公路的PPP模式简介和案例

PPP 模式简介和案例 PPP 模式定义 PPP 模式,也称 PPP 融资,或者 PPP 。 PPP 模式即Public — Private — Partnership 的字母 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 为 了合作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 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以确保合 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 ),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PPP 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 (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 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 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 减小。 广义PPP 可以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其中: 外包类 PPP 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 责工程建设,或者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 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 收益。在外包类 PPP 项目中,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项目发起人 -]g I 11" 银行及金融机构 项目公司 保险公司 项目使用人 运莒公司

特许经营类 项目需要私人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担项目风险、 共享项目收益。根据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公共部门可能会向特许经营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许 经营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就需要公共部门协调好私人部门的利润和项目的公益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而特许经营类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特许经营类项目能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节约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项目的资产最终归公共部门保留,因此一般存在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移交过程,即合同结束后要求私人部门将项目的使用权或所有权 移交给公共部门。 私有化类 PPP项目则需要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在政府的监管下,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投资实现利润。由于私有化类PPP项目的所有权永久归私人拥有,并且不具备有限追索 的特性,因此私人部门在这类PPP项目中承担的风险最大。 主要优点 在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不是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都是可以商业化的,应该说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政府不能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基础设施 项目等于政府全部退出投资领域。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将不得不继续向基础设施 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政府来说,在PPP项目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 差值是政府采用PPP方式的收益。 (1)消除费用的超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 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政府部门节约 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 (2)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 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 面减轻政府压力。 (3)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4)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 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

PPP的三种付费方式介绍

1政府付费(GovernmentPayment) 是指政府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政府付费机制下,政府可以依据项目设施的可用性、产品或服务的使用量以及质量 向项目公司付费。政府付费是公用设施类和公共服务类项目中较为常用的付费机制,在一 些公共交通项目中也会采用这种机制。 政府付费是指由政府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或服务,其与使用者付费的最大区别在于 付费主体是政府、而非项目的最终使用者。 根据项目类型和风险分配方案的不同,政府付费机制下,政府通常会依据项目的可用性、使用量和绩效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的组合向项目公司付费。 (1)可用性付费(AvailabilityPayment)是指政府依据项目公司所提供的项目设施或服 务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和要求来付费。 (2)使用量付费(UsagePayment),是指政府主要依据项目公司所提供的项目设施或服 务的实际使用量来付费。在按使用量付费的项目中,项目的需求风险通常主要由项目公司 承担。因此,在按使用量付费的项目中,项目公司通常需要对项目需求有较为乐观的预期 或者有一定影响能力。实践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部分公用设施项目较多地采用使用 量付费。 (3)绩效付费(PerformancePayment)是指政府依据项目公司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的质量付费,通常会与可用性付费或者使用量付费搭配使用。 2使用者付费(UserCharges) 是指由最终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项目公司直接从最终用户处收取费用,由于在使用者付费项目中项目公司的成本回收 和收益取得与项目的使用者实际需求量(即市场风险)直接挂钩,为确保PPP项目能够顺利 获得融资支持和合理回报,建议项目公司在PPP项目合同中增加唯一性条款,即要求政府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在项目附近批准新建与本项目有竞争的项目。 3可行性缺口补贴(ViabilityGapFunding,简称VGF) 是指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时,由政府给予项目公司一 定的经济补助,以弥补使用者付费之外的缺口部分。 可行性缺口补助是在政府付费机制与使用者付费机制之外的一种折衷选择。在我国实 践中,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土地划拨、投资入股、投资补助、优惠贷款、贷款贴息、放弃分红权、授予项目相关开发收益权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关于PPP项目政府运营补贴支出计算过程的分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关于PPP 项目政府运营补贴支出计算过程的分析 随着建设领域融资体制、建设模式的改革,PPP 建设模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建设行业。 为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有效 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财政部印发财金[2015]21 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 能力论证指引》,该文件的出台是为了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年度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 项目提供财政管理依据。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实际合作中,运营补贴支出计算结果,成为了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 关注的焦点。运营补贴支出的规模,成为项目是否能够实施的核心。但目前,运营补贴支 出计算公式的复杂性,导致大家在实际运用时对公式的理解各不相同,本文将重点对政府 运营补贴支出的测算公式做出分析。 1 PPP 项目操作模式及相应的付费模式 1.1非经营性项目———政府承担全部运营补贴支出责任 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项目,可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采用建设—拥有—运营、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应在运营补贴期间,承担全部运营补贴支出责任。 1.2 准经营性项目———政府承担部分运营补贴支出责任 对于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项目,可通过政府 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等模式推进。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为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积极 创造条件。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应在运营补贴期间,政府承担部分运营补贴支出责任。 1.3 经营性项目———政府不承担运营补贴支出责任 对于具有明确收费基础,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项目,可通过政府授 予特许经营权,采用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移交等模式推进。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承担运营补贴支出责任。 2 运营补贴支出的计算分析 在上述前两种模式下社会投资人为获得合理回报,必须获得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支出 数额的计算公式不尽相同,但是计算原理一致。本文仅对计算较为复杂的,在可行性缺口 补助模式下,政府年补贴支出数额计 算公式做出详细分析,对政府承担全部运营补贴支出责任的运营补贴计算公式不再赘 述。 计算公式描述: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额=项目全部建设成本×(1+合理利润)×(1+年度 析现率)n /财政运营补贴周期(年)+年度运营成本×(1+合理利润率)-当年使用者付费(1)项目全部建设成本:指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建设成本(折算成各年度现值); (2)年度折现率:应考虑财政补贴支出发生年份,并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 2 券收益 率合理确定; (3)合理利润率:以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为基准,充分考虑可用性付费、 使用量付费、绩效付费的不同情景,结合风险等因素确定; (4)n 代表折现年数; (5)财政运营补贴周期指财政提供运营补贴的年数。 3 公式基本原理分析 此公式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数据、比率较多,为了准确、正确理解公式中所

ppp协议相关简介(doc 11页)

ppp协议相关简介(doc 11页)

一、PPP协议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协议是为在两个对等实体间传输数据包,建立简单连接而设计的,主要用于广域网的连接,但在局域网的拨号连接中同样可以采用。电缆直接连接方式和电话拨号方式都是采用这种协议进行通信的。这种连接提供了同时的双向全双工操作,并且假定数据包是按顺序投递的。 1. PPP 协议简介 在80年代末,串行线因特网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LIP)因传输性能问题阻碍了因特网的发展,于是人们开发了PPP协议来解决远程因特网连接的问题。而且PPP协议还满足了动态分配IP地址的需要,并能够对上层的多种协议提供支持,无论是同步电路,还是异步电路,PPP协议都能够建立路由器之间或者主机到网络之间的连接。 PPP协议是目前应用得最广的一种广域网协议,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能够控制数据链路的建立,方便了广域网的应用; 能够对IP地址进行分配和管理,有效地控制了所进行的网络通信; 允许同时采用多种网络层协议,丰富了协议的应用; 能够配置并测试数据链路,并能进行错误检测。保证了通信的可靠; 能够对网络层的地址和数据压缩进行可选择的协商。 PPP协议主要由以下3部分组成: HDLC:PPP协议采用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技术作为在点对点的链路上封装数据报的基本方法; LCP:PPP协议使用LCP(Link Control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

浅谈PPP投资模式

浅谈PPP投资模式 1、什么是PPP? PPP模式是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SPV公司签定特许合同(SPV公司一般是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SPV 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SPV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SPV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2、PPP模式特点 (1)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2)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这也正是现行项目融资模式所鼓励的。政府的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全程合作,双方共同对项目运行的整个周期负责。PPP融资模式的操作规则使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来,这不仅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而且能将民营企业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引入项目中来,还能有效地实现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从而有利于降低项目建设投资的风险,较好地保障国家与民营企业各方的利益。这对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运作成本甚至资产负债率都有值得肯定的现实意义。 (3)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私营部门的投资目标是寻求既能够还贷又有投资回报的项目,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吸引不到民营资本的投入的。而采取PPP模式,政府可以给予私人投资者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如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给予民营企业沿线土地优先开发权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可提高民营资本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积极性。 (4)PPP模式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由民营企业负责项目融资,有可能增加项目的资本金数量,进而降低资产负债率,这不但能节省政府的投资,还可以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民营企业,从而减轻政府的风险。同时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3、PPP模式的组织形式 PPP模式的组织形式非常复杂,既可能包括私人营利性企业、私人非营利性组织,同时还可能包括公共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合作各方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层次、类型的利益和责任上的分歧。只有政府与私人企业形成相互合作的机制,才能使得合作各方的分歧模糊化,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完成项目的目标。 PPP模式的机构层次就像金字塔一样,金字塔顶部是政府,是引入私人部门参

高速公路的PPP模式简介和案例

PPP模式简介和案例 PPP模式定义 PPP模式,也称PPP融资,或者PPP。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 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分类 广义PPP可以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其中: 外包类 PPP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责工程建设,或者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在外包类PPP项目中,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特许经营类

项目需要私人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根据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公共部门可能会向特许经营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就需要公共部门协调好私人部门的利润和项目的公益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而特许经营类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特许经营类项目能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节约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项目的资产最终归公共部门保留,因此一般存在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移交过程,即合同结束后要求私人部门将项目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移交给公共部门。 私有化类 PPP项目则需要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在政府的监管下,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投资实现利润。由于私有化类PPP项目的所有权永久归私人拥有,并且不具备有限追索的特性,因此私人部门在这类PPP项目中承担的风险最大。 主要优点 在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不是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都是可以商业化的,应该说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政府不能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基础设施项目等于政府全部退出投资领域。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将不得不继续向基础设施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政府来说,在PPP项目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政府采用PPP方式的收益。 (1)消除费用的超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 (2)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3)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4)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一、PPP模式的基本含义 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即:公私伙伴关系,是指公共部门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以特许经营权协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这种伙伴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在这种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期达到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PPP 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政府并不是把所有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营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参与者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进行合作,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不同,他们的合作始于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二、PPP模式的发展 为适应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各国愈加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仅靠政府财政资金已不能满足需求。随着政府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的下降,私营企业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在利用国际及国内民间资本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BOT模式是目前比较成熟和应用最广的项目融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缺点: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往往都需 1 / 28 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调查了解、谈判和磋商过程,以致项目前期过长,使投标费用过高;投资方和贷款人风险过大,没有退路,使融资举步维艰;参与项目投资各方利益冲突大,对融资造成障碍;机制不灵活,降低私人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PPP业务模式简介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PPP模式背景、政策及相关政策文件第二部分 PPP模式定义、优势和适用领域 第三部分 PPP模式操作流程 第四部分 PPP模式融资方式 第五部分 PPP模式的特别事项

第一部分 PPP模式背景、政策及相关政策文件 一、PPP模式推出的背景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受到约束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不断扩大,并对公共设施运营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全新特征将深刻改变我国基础设施供给的基本模式。旧有的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面临改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模式成为我国基建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政策及相关文件 (一)国务院文件 1.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号)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 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 3.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 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 通知(国办发…2015?42号)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 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15?45号)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

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 (二)国家部委文件 1.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年第25号令)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 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445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 5.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 国家铁路局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2015?1610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 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银监会关于加强城市停车 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88号) 7.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 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8.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 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112号) 9.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10.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

PPP、BOT、BT模式简介及比较

PPP、BOT、BT模式简介及特点 一、模式简介 项目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融资模式也可称为“公私合营”融资模式,是指政府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是适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项目的越来越流行的重要筹资手段。“鸟巢”就是中国首例实行PPP经营模式的体育馆。政府出了58%,中信联合体出了42%,联合体中,中信、城建、金州的股份分别是65%、30%和5%。”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指政府经过法定程序选择拟建的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人,并由投资人在工程建设期内组建BT项目公司进行投资、融资和建设;在工程竣工建成后按约定进行工程移交并从政府的支付中收回投资。

BT属于BOT的一种演变形式,政府在项目建成后从民营机构中购回项目(可一次支付也可分期支付);与政府借贷不同,政府用于购买项目的资金往往是事后支付(可通过财政拨款,但更多的是通过运营项目收费来支付);民营机构用于建设的资金可自己出但更多的是获取银行的有限追索权贷款。 二、PPP模式与BOT、BT模式的比较 (一)BOT、BT等融资模式。多是由社会投资人独立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如独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独自完成项目建设、独立负责项目特许期的运营和维护工作。各参与方缺乏充分合作,利益冲突大,由于项目周期长,风险分配往往不尽合理。在城镇建设中,政府虽然积极引资,但由于考虑到一些地方政府扶植政策少、资源稀缺、项目边界条件较差、项目预期收益不明朗、政府财政力量薄弱等因素,投资人往往不愿承担风险。 (二)PPP模式。与BOT、BT等其他融资模式相比,PPP 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与社会投资人的合作始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首先是政府部门以项目发起人身份根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投资人开展伙伴式合作,共同对项目进行确认,并为此组建专门的项目公司。其次项目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确定风险分配方

PPP模式含义、特征、模式分类、优势、主要内涵

PPP模式含义、特征、模式分类、优势、主要内涵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与BOT相比,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三大特征: 伙伴关系 PPP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是伙伴关系,这是PPP最为首要的问题。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给予授权、征收税费和收取罚款,这些事务的

处理并不必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的真实存在和延续。比如,即使一个政府部门每天都从同一个餐饮企业订购三明治当午餐,也不能构成伙伴关系。PPP中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与其他关系相比,独特之处就是项目目标一致。公共部门之所以和民营部门合作并形成伙伴关系,核心问题是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某个具体项目上,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形成伙伴关系,首先要落实到项目目标一致之上。但这还不够,为了能够保持这种伙伴关系的长久与发展,还需要伙伴之间相互为对方考虑问题,具备另外两个显著特征: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需明确的是,PPP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并不是简单分享利润,还需要控制私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即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其主要原因是,任何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如果双方想从中分享利润,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允许提高价格,就可以使利润大幅度提高。不过,这样做必然会带来社会公众的不满,甚至还可能会引起社会混乱。既然形式上不能与私营部门分享利润,那么,如何与私营部门实际地共享利益呢?在此,共享利益除了指共享PPP的社会成果,还包括使作为参与者的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相对平和、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利益共享显然是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利益共享,也不会有可持续的PPP类型的伙伴关系。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体制机制变革。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PPP政策的密集颁布以及各省市PPP 项目的不断推出,一大批PPP项目“落地”实施。初步统计,目前各省已公布的2015年PPP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近万亿元。 什么是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是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投资运营的一种制度创新。 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PPP的理解来看,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狭义的PPP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再移交给政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方式。 在我国,PP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国家财政部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中指出,PPP是指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中指出,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PPP典型特征 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是PPP第一大特征,所有成功实施的PPP项目都是建立在伙伴关系之上的。PPP模式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合约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过程,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担、利益补偿等均以合同明确。在这一合作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是平等主体,是一种“伙伴关系”。 利益共享。任何PPP项目都是公益性项目,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PPP中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并不是分享利润,而且还需要对民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进行控制,即不允许民营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共享利益在这里除了指共享PPP的社会成果之外,也包括使作为参与者的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相对平和、稳定的投资回报。 风险分担。这是PPP模式区别于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其它交易形式的显著标志。在PPP

PPP协议配置简介

实验七 PP P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PP 协议的配置; 2、掌握PA P和CHAP 协议配置; 二、实验设备 Qu idway S3928以太网交换机 1 台 Qu idway S 3026以太网交换机 1 台 Quidway S 2116以太网交换机 1 台 Quidw ay A R28-12路由器2台 Qui dway AR28-31路由器1台 计算机3台,网线若干根,V.35DTE 、DC E电缆线3对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一)PA P配置 为了模拟实际环境,我们在实验中采用背靠背直接相连来模拟广域网连接。下面是简单实验的模拟实验环境,共2台路由器(其中RB 为A R28-31),1台交换机,2台P C。 1、路由器各接口IP 地址设置如下: 2、PC机的IP地址和缺省网关的IP 地址如下: 为了保证配置不受影响,请在实验之前清除路由器的所有配置后重新启动。 PC1 202.0.0.2/24 RA RB 192.0.0.1/24 PC2 202.0.1.2/24 192.0.0.2/24

3、配置主机地址,参考下面的命令配置PAP协议: sys [ra]sysname RA [RA]interface e0/1 [RA-Ethernet0/1]ip addr202.0.0.124 [RA-Ethernet0/1]interface s0/0 [RA-Serial0/0]ip addr 192.0.0.124 [RA-Serial0/0] [RA-Serial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RA-Serial0/0]q [RA]local-user routerb [RA-luser-routerb]passwordsimple hello [RA-luser-routerb]service-type ppp [RA-luser-routerb]quit [RA]save [RA]rip [RA-rip]network202.0.0.0 [RA-rip]network 192.0.0.0 [RA-rip]q [RA] <Quidway> <Quidway>sys [Quidway]sysname RB [RB]INTERFACE E0/1 [RB-Ethernet0/1]ip addr 202.0.1.124 [RB-Ethernet0/1]interface s0/0 [RB-Serial0/0]ip addr192.0.0.2 24 [RB-Serial0/0] [RB-Serial0/0]ppp paplocal-user routerb password simplehello [RB-Serial0/0]q [RB]rip [RB-rip]network 202.0.1.0 [RB-rip]network192.0.0.0 4、PC1与PC互相能够ping通。 该实验配置简单,但涉及的原理非常重要,在完成实验时一定要掌握两种验证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两者的异同。

PPP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

PPP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 1本级人民政府 1.1授权项目实施机构; 1.2审核完善后得、最终得项目实施方案; 只有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项目实施机构才能按照按照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依法组织开展社会资本方采购工作。 1.3批准PPP项目合同; “采购结果公示结束后、PPP项目合同正式签订前,项目实施机构应将PPP项目合同提交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法制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1.4审核中期财政规划; “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将PPP项目合同中约定得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保障政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得履约能力。” 1.5审核预算草案; 1.6指定项目实施机构或其她机构临时接管PPP项目。 只有人民政府才有权决定临时接管PPP项目,财政部门、项目实施机构或其上一级机构,以及PPP工作领导小组都无权决定。

2财政部门 总得职责: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履行项目识别论证、政府采购、预算收支与绩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信息披露与监督检查等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PPP项目得监督管理,切实保障项目运行质量,严禁以PPP项目名义举借政府债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合规性审核,确保项目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并按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定履行相关前期论证审查程序。项目实施不得采用建设-移交方式。” 2.2开展物有所值评价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2.2.1审核物有所值评价;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共同对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2.2.2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出具“财政承受能力 论证报告审核意见”; 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得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实施方案与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统筹本级全部已实施与拟实施PPP项目得各年度支出责任,并综合考虑行业均衡性与PPP项目开发计划后,出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审核意见。

PPP模式简介

一、PPP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学术界通常认为,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简称。是指政府部门与民营公司或私人组织之间,通过特许权协议合作形式,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以优化项目融资,实现“双赢”或“多赢”。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或部门通过公开采购与中标人签订特许合同,设立特定项目公司(即中标人即工程商、服务经营公司即运营商或项目投资第三方即投资商三方共同成立的股份公司),负责合作项目的筹资、建设及经营维护。政府向借贷金融机构承诺将按合同支付费用,使项目公司及时有效获得融资。PPP模式实质是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或谈判、委托等方式选定私营公司,给予其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从而换取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或服务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 从定义及其发展经历上看,PPP模式的内涵包括: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一般的融资由公司自由掌握,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生产经营活动;PPP项目融资是由政府发起和扶持为主,合作公司积极跟进的一种方式。融资内容与政府政策扶持对象及力度,项目预期收益等密切相关。项目公司的资产总值和政府的政策承诺是融资贷款的安全保障,项目公司的经营性直接收益和经营利润是归还贷款的主要来源。第二,PPP融资模式能有效吸引民营资本,使

之能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提高资金效率,降低成本风险。民营资本参与PPP融资能充分发挥它的特性,比如前期的项目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引入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控制项目进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资产负债率及风险,保障国家、市场、社会和民营企业各方的利益。第三,PPP模式能有效增加民营资本的利润。PPP对私营部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能及时获取贷款;投资回报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政策支持的机会。如给予民营公司国有或集体土地优先开发权、融资贷款担保、税费优惠或其他政府性政策优惠措施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性措施可提高民营资本参与合作项目的积极性。第四,PPP模式能有效减轻政府投资负担和风险,提高项目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二、PPP与GP(政府采购)的关系 深刻剖析PPP与GP(政府采购)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PPP在政府与市场中的关系问题。PPP是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合作融资运作公共产品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模式。GP(政府采购)是政府主体通过透明竞争的方式以合同、购买或租赁等形式获取公共产品、工程或服务的行为。PPP更注重公私合作的特性;政府采购更注重采购方式的透明、竞争和信用。 PPP作为民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合作所形成的伙伴

PPP(政府+社会+合作)模式详解

PPP(政府+社会+合作)模式详解 基本概念: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Public与私人Private之间,基于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发点,达成特许权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伙伴合作关系,PPP优势在于使合作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预期更为有利的结果: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少,企业的投资风险更轻。 一、项目识别 (一)项目发起:政府或社会资本 (1)政府发起:财政部门应负责向行业主管部门征集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2)社会资本发起:社会资本应以项目建议书的方式向财政部门推荐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二)项目筛选:政府 项目发起方应按财政部门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 (1)新建、改建项目应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产出说明和初步实施方案; (2)存量项目应提交存量公共资产的历史资料、项目产出说明和初步实施方案。 (三)物有所值评价:政府 (1)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 (2)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四)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 对部分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的项目,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每年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等财政支出不得超出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 二、项目准备 (一)管理架构组建:政府 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建立专门协调机制负责项目。 (二)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实施机构 编制实施方案,依次对如下内容进行介绍: (1)项目概况: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经济技术指标和项目公司股权情况等; (2)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3)项目运作方式:主要包括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转让-运营-移交和改建-运营-移交等。具体运作方式的选择主要由收费定价机制、项目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