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

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所谓“天”就是天理

C.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D.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

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法家、

B. 道家、墨家、儒家

C.墨家、儒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3、有书法评论者对各种书法字体的特色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见右图)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笔画网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

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5、有学者指出“从汉朝到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

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魏晋九品中正制 B.隋唐三省六部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清朝设立军机处6、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

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7、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

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脱离群众思想实际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信仰缺失无法支撑其政权

8、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

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B. 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

9、康有为说:“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习,将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

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

A.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

B. 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

C.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

D.决心与中国封建传统势力彻底决裂

10、右图为1912年的“共和四杰”火柴商标图案,是为纪念民国共和曙光初显示而作,商人

之所以印制这枚火花,是由于当时的“共和四杰”

A. 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 领导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C.推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团结合作建设中华民国

11、某学者评价说:“中华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

保住京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12、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

关系时说:“从1950到1971,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

A.苏联对新中国的外交干涉 B.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美中两国间无任何的共同利益 D.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13、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C.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14、晏绍祥在《古典民主和传统》一书中写道“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雅典全体公民组成……

议事会由500人组成;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总数达6000人,即使审理比较次要的案件,陪审员通常也在100人以上;其他官职如执政官为9人,市场监督10人,度量衡监督10人,谷物看守10人……”对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城邦的公共事务都按照多数公民的意志办理

B.陪审法庭是最能够体现雅典直接民主特色的机构

C.古代雅典的职务集体制有利于公民广泛参与政治

D.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本质上看是精英政治体制

15、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克主张“以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

动就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16、《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痕迹(碑碣及制造品),

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对文字史料作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小的是

A.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B.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17、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

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A. 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B.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C.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变化

D.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18、“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

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C.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他在此处强调的是

A.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

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

C.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历史

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

20、某西方画家偶然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

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徳拉克洛瓦

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

莫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 题

14分,第24、25题各1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13分)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

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材料三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批判对象与文艺复兴有何不同?(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4分)

22、(13分)五四运动从形式上看是一场由北京学生引发的反帝运动,但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

看,它的影响既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等方面,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材料二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的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请回答:

(1)椐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4分)

(3)材料三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7分)

23、(14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国际货币运行体系作保证,当前中国正积极参

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金本位制一样都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但它却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是由霸权国家(美国)所强制实施和

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

——陈伟光、钟华明《制度变迁、国际货币改革与中国的选择》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牙买加体系开始运作……特里芬难题和货币危机的风险将从美国转移分散到日本和欧洲……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非货币化,美元信用下降,逼迫人们开始把欧元、日元等作为国际储备和交易货币……在自私自利动机驱使下,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国家很难遏制其印刷货币的内在冲动,牙买加体系下,这样的国家由一个变成了多个,更容易造成竞争性货币贬值和国际货币危机。

——张洁、温伯馨《关于“特里芬难题”和“美元危机”的思考》材料三一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建立……提升了人民币在各国货币中的份额和话语权,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另一方面,AIIB的建立对IMF形成了制衡关系,为未来各国出现货币危机提供了另外一个援助主体……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亚洲和欧洲5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有巨大需求。……新兴经济体国家尤其是中国目前有极大的海外投资的需求,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在海外的投资往往面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外投资不一样的地缘政治风险……多边金融机构是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分散项目融资风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地缘政治风险。AIIB就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多边金融机构,

——丁宁《从IMF到AIIB》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5分)(2)据材料二,指出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同之处,并指出该体系对国际货币危机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建立亚投行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谈谈你对“AIIB 的建立对IMF形成了制衡关系”的理解。(5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王安石是以为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

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任参加政事后,七月就推行均输法,九月又施行青苗法,十一月制定农田水利法,十二月实施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又实行免疫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设立市易法,五月颁布保马法,八月实行方田均税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现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

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

——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王安石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的背景及强调“理财以农事为急”的目的。(5分)

(2)材料二反映出王安石在理财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能从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与实践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2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1917?1979年的六十多年间,爱因斯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几经沉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五四”时期,爱因斯坦曾二度访问中国。“五四”的许多激进分子,为了表明列宁的民主是与爱因斯坦的革命科学相结合的,提出了“民主和科学”这个通俗口号。

中国人认为革命飞跃和爱因斯坦主义是一致的。

——A·弗里德曼《爱因斯坦和毛:革命的比喻》材料二一位工人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说:“总的感到对爱因斯坦这个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应狠狠地批判,应该摸这个老虎屁股。”1973年,《复旦大学学报》第三期发表了李柯的文章《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文章说:“牛顿沿着形而上学的道路,把时空看成是高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最后成了神学。爱因斯坦沿着唯心论的道路,也使时空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实质上也成了绝对时空,最后也不能不走上为神学张目的道路。”

—胡化凯《“文革”期间的爱因斯坦批判》材料三今年(注:1979年),是爱因斯坦诞生一百周年……我们纪念他,因为他不仅在科学上作出了和哥白尼、牛顿媲美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个正直的高尚的人。他一生中坚持不懈地反对侵略战争。他是一个反对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不屈的战士。……爱因斯坦

和美国罗斯福总统的长子詹姆斯·罗斯福一起,在美国发起成立援助中国委员会。爱因斯坦在为美国二千个城镇发动援华捐款作了积极的努力。

——戴念祖《爱因斯坦在中国》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被认为是“革命飞跃”的原因。提倡爱因斯坦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作用?(3分)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一些中国人从哪两个角度对爱因斯坦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倾向。(3分)

(3)据材料三,指出爱因斯坦在中国人心目中有哪些形象?(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导致中国人对爱因斯坦评价不断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BDB 6-10 CADBA 11-15 BDACD 16-20 ACD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60分。

21、(13分)

(1)观点: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不同: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文艺复兴批判天主教会。(4分)

(2)思想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经世致用。(4分)

(3)理由:背景上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内容是都批判禁欲主义反对封建束缚。(2分)说明: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儒家思想,没有提出近代社会的政治构想,没有引发变革推动社会转型。(2分,任写2点即可)

22、(13分)

(1)影响: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2分)(2)方面:社会生活风俗。(1分)思想: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3分)

(3)国家情感:爱国主义情感。(1分)

思想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弘扬民主和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组织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6分)

23、(14分)

(1)内容: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原则。

(3分)

影响: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2分)

(2)内容:黄金非货币化(美元与黄金脱钩),货币储备多元化(国际货币从美元一种变成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2分)影响:货币危机的风险分散,货币危机的频率增加。(2分)

(3)作用: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各国出现货币危机提供援助;满足各国融资需要;帮助新兴经济体国家降低海外投资风险。(3分)

理解:亚投行提升了人民币的话语权,推动了公正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2分)24、(10分)

(1)背景:冗兵、冗官、冗费,导致“积贫”局面。(2分)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兼并。(3分)

(2)不足:制定新法不够完备,颁布新法操之过急,推行新法用人不当。(3分)

(3)经验教训:重视农业;关注民生;改革循序渐进,政策要执行得当。(2分,任写两点即可)

25、(10分)

(1)原因: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2分)作用:促进思想解放。(1分)

(2)角度:政治批判(运用阶级斗争观点),学术(科学)批判(歪曲相对论原理)。(2分)

思想:“左”倾错误思想。(1分)

(3)形象:伟大的科学家,热爱和平的社会活动家,对华友好的国际友人。(2分,后2点任写1点即可)

(4)因素:评价者的动机,时代的变迁。(2分)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2016年江苏小高考试卷综合分析

过往要念,未来要迎,一切从零开始 ——2016年江苏历史小高考解析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说明),说历史命题要以此为依据,坚持从江苏高中历史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考查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适度测试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中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考试说明指明测试范围为高中必修三本书,测试能级主要分为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四大类,主要侧重于前三类,在本考试说明的测试要求中主要用“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来体现这些要求,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包含其中。 对于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者在要求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命题风格的传承性与一贯套路突破性的创新: 1.考试说明内容比例有出乎意料的创新:考试说明规定考试100分的分值分布为历史(I)约占40%,历史(Ⅱ)约占35%,历史(Ⅲ)约占25%,而2016年江苏历史小高考题值分布为历史(I)约占38%,历史(Ⅱ)约占42%,历史(Ⅲ)约占20%,必修二所占有的分值明显增加,必修一二所占有的分值随之下降;中外历史的比重为20道选择题40分+3道判断题6分+2道材料题20分+问答题2分=68分,世界史是10道选择题20分+2道判断题4分+问答题8分=32分,可以说基本切合考试说明的命题要求; 2.考查的历史主干知识基本是应知应会:材料解析题36.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行政制度;37.民族工业史——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和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38.科技发展史——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考查用文明史观来看待人类的科技革命;非主观题考题考点的分布比较广泛,但没有面面俱到,没有考查的内容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当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2016年江苏小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下列力学单位中,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A.米 B.秒 C.千克D.焦耳 2.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尝试性计算,首先发表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第谷 C.伽利略D.开普勒 3.苹果从树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能反映其运动的v一t图象是B 4.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下列活动中,可将月球视为质点的是 A.测量月球的自转周期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 C.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 D.选择“嫦娥三号”的落月地点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加速运动,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mg B.F C.μmg D.μF

6.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测出了F 1、F 2,如图所示.接下来, 要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条测合力.在操作中应当 A .沿F 1、F 2的角平分线方向拉伸橡皮条 B .将橡皮条拉伸至0点 C .使拉力的大小等于2221F F + D .使拉力的大小等于F 1、F 2的大小之和 7.漫画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 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 .Fsin θ B .Fcos θ C.θsin F D. θ cos F 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直观判断加速度a 和质量m 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是 A .a 一m 图象 B .a 一m 2 图象 C .a 一 m 1 图象 D .a 一21m _图象 9.如图所示,河水的流速保持不变,为使小船由0点沿虚线匀速航行,船头的指向应为图 中的 A .①方向 B .②方向 C .③方向 D .④方向 10.汽车以速度秒v 匀速行驶,牵引力的大小为F ,则牵引力的功率为 A .v F B .Fv c .2v F D .Fv 2 l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释放纸带的操作正确的是 A 12.大扫除时,某同学将一张课桌向上搬起后再缓慢放下,此过程中该同学对课桌做功的情 况是 A .一直做正功 B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精】江苏小高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分数段: A:90-100 B:75-89 C:60-74 D:0-59 —————————————————————— 题目分值: 全卷100分 选择、判断2分/题 材料2题共19分,问答11分 —————————————————————— 一、选择题 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 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2.《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 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3.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4.右图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 明

A.秦汉书法和篆刻的艺术共融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衍生创新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 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7.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右图所示城市状况 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8.“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 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 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将第1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涂抹在答题卡上。第工卷可不上交。 第工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自秦创立后,在我国延续了二千多年,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回答1-4题。 1.我国最早设立乡级行政机构是在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 2.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以下法津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是 A.《法律》B.《秦津》C.《唐律》D.《大明律》 4.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一些朝代统冶者采取兵将分离的办法。下列哪些措施采取了这一方法? ①府兵制②募兵制③更戍法④将兵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社会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回答5—8题。 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下列变法措施,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是 ①尽地力之教②相地而衰征③初税亩④为田开阡陌封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最后使用五铢钱的皇帝是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7.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瓷。唐代秘色瓷主要产自 A.邢州B.越州C.宣州D.益州 8.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哪些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①租庸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摊丁人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从鸦片争战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9-12题。 9.我们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当时主要是指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 10.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意图的一项是

完整word版,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文档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 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 【解读】家谱是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族世系繁衍的图书体裁,根据关键 词“《包氏家谱》”,可知答案为C。 2.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 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读】“兼爱”、“非攻”、“尚贤”和“节用”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故选 择B。 3.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 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解读】邮票是蕴藏丰富信息的有效历史资源,根据牛郎放牛、织女织布的画 面,可知A项正确。

4.《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 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 【解读】根据“令郡国举孝、廉”可知是以德行为选拔标准的察举制,C正 确。 5.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解读】抓住关键词“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可联系到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故A正确。 6.《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 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7.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 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D.严控对外联系 8.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 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2018江苏地理小高考试卷(附标准答案)

2018江苏地理小高考试卷(附标准答案)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8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 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在 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2.卫星发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吋间为 A.1日8时51分 B.2日8时51分 C.2日22时51分 D.3日22时51分 2.卫星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图I中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 近 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2为“华山陡崖景观 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 A.甲 B.乙 C. 丙 D.丁 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断层 B.褶皱 C. 背料 D.向斜 图4为“2018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5.3月3日0时,控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6.3月1日到3日,英国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A.气压升高,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气压下降,风速减小 C.气压升高,晴天转为雨雪天气 D.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变率是用来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的统计指标。图5为“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 A.变率大的地区是热带地区 B.变率大的地区海拔较低 C.纬度高的地区变率均较小 D.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较小 8.下列四地年平均降水变率特征与其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丁两地均较小——受信风影响 B.甲地较小、丙地较大——受季风影响大 C.乙地较大、丁地较小——受寒流影响 D.乙、丙两地均较大——受海洋影响小 图6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07至12年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13)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答案:B 2.(2007?江苏?14)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答案:A 3.(2008?江苏?13)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答案:C。 4.(2009?江苏?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答案:B。 5.(2010?江苏?3)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 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下列哪个朝代?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6.(2010?江苏?4)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 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 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答案:D。 7.(2011?江苏?5)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科考试说明 备注:红色标注为与2017年历史考试说明有变化的考点或表述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体现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的原则。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叙事(原表述: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叙事和历史结论(原表述: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懂得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的关系(原表述: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原表述:历史事物)。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原表述: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原表述: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原表述: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原表述: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提出独立见解(原表述: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I)、历史(II)和历史(III)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

2017年高考江苏卷数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I 参考公式: 柱体的体积V 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球的体积3 4π3 R V =,其中R 是球的半径.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已知集合{1,2}A =,2{,3}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 ▲ . 【答案】1 【解析】由题意1B ∈,显然233a +≥,所以1a =,此时234a +=,满足题意,故答案为1. 2.已知复数(1i)(12i)z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是 ▲ . 【答案】10 【解析】(1i)(12i)1i 12i 2510z =++=++=?=,故答案为10. 3.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 ▲ 件. 【答案】18 【解析】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300 60181000 ?=件,故答案为18. 4.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x 的值为 1 16 ,则输出y 的值是 ▲ . 【答案】2-

【解析】由题意得 2 1 2log2 16 y=+=-,故答案为2-. 5.若 π1 tan(), 46 α -=则tanα=▲ . 【答案】 7 5 【解析】 1 1 tan()tan7 6 44 tan tan[()] 1 445 1tan()tan1 446 α αα α ππ + -+ ππ =-+=== ππ --- .故答案为 7 5 . 6.如图,在圆柱12 O O内有一个球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 12 O O的体积为 1 V, 球O的体积为2V,则1 2 V V 的值是▲ . 【答案】 3 2 【解析】设球半径为r,则 2 1 3 2 23 42 3 V r r V r π? == π .故答案为 3 2 . 7.记函数2 ()6 f x x x =+-的定义域为D.在区间[4,5] -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x D ∈的概率是▲ .【答案】 5 9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 2 21 3 x y -=的右准线与它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P,Q,其焦点是12 , F F,则四边形 12 F PF Q的面积是▲ . 【答案】23 【解析】右准线方程为 310 10 x=,渐近线方程为3 y=,设 31030 (P,则 31030 ( Q - ,

江苏小高考地理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目前不少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状况正分步调整法定退休年龄。表1为世界部分国家 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1完成 1~3题。 1.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人口政策 B.医疗卫生条件 C.婚姻生育观念 D.生产力发展水平 2.表1国家当前人口增长特点符合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1)中的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Ⅱ和Ⅲ阶段 3.表1中国家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减轻社会过重的负担 B.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C.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制度不具备 D.为了解决老年人心理孤独等问题 图1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最高,与2000年相比上升2.41%,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都在下降。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仍呈现向沿海地区集中现象。据此完成4~5题。 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我国人口密度中西部高东部低 D.我国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5.目前导致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原因 B.政治原因 C.经济原因 D.环境原因

图2、图3分别为某国人口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和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国人口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及其对应的城市化阶段分别是 A.①和A B.②和B C.③和A D.④和C 7. 下列现象出现在C 阶段的是 A.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 B.城市面积不断缩小,环境不断恶化 C.大量人口和企业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 D.大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图 4 是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9 题。 8.图中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 9.丁地较周围地区地价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交通通达度好 D.传统工业集聚 图5为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图中居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a>b>c B.服务种类:c>b>a C.规模:c>a>b D.数量:b>a>c 11.M 地居民去附近居民点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0 60 20 100 80 城市人口比重/% A 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时间 图3 图4

高二小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清河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周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1.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正确的是 ( ) A.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结束了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历史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 D.《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4.右图是某年台湾海峡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 准确的是 ( ) A 他们离散了至少有38年 B.这个场面可能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 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 D 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5、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

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思想和朱熹思想比较 【名师点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卷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该发明是 A .造纸术 B .灌钢法 C .棉纺技术 D .印刷术 3、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交子”广泛使用 B .坊市界限严格 C .商业发展繁荣 D .商帮活动频繁 4、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发生在 A .西汉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5、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 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 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A .汉赋 B .唐诗 C .宋词 D .元曲 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8、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 9、右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 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 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 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10、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余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11、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