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发伤病例讨论1.

多发伤病例讨论1.

多发伤病例讨论1.
多发伤病例讨论1.

患者刘XX,女,56岁,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约10分钟。于2014年3月28日00:10拨打“120”,现场查体:P110次/分、R24次/分、BP80/50mmhg,患者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双侧瞳孔左:右---2:2mm,对光反射迟钝,头顶部可见一长约3cm的皮肤裂伤,双侧胸廓塌陷,可触及骨擦感,腹胀,压痛(+),反跳痛(+),右侧胫腓骨畸形,可触及骨擦感,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初步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多发伤。

问题:

1、若你为出诊护士,如何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

2、患者现在需要哪些救治措施?

3、现场可采取救治措施的顺序及原因?

患者刘XX女,56岁,于2104年3月28日00:30分出诊接回,入科时神志淡漠,面色苍白,BP90/50mmhg P108次/分R22次/分,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快速补液、止血等对症处理,00:40行床旁腹部B超检查显示腹腔积液,00:50测BP95/60mmhg 护送行头部、胸部CT检查,头部CT显示硬膜外血肿,胸部CT显示双肺肺挫裂伤、多发肋骨骨折、液气胸,01:05行拍片检查显示右侧胫腓骨骨折,患者于01:12返回科室,请胸外、神经外科、骨科急会诊。

4、护送该病人外出检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该病人需要住院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应该送往哪个科室?为什么?

6、如果你是接诊护士,该病人需要行紧急手术治疗,应该做好哪

些术前准备?

01:30分该病人送往手术室,紧急手术放置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后于3月28日05:40分送往ICU,术后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胃管,尿管。术后24小时体温波动在37.4--38.3之间,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光反射存在,术后72小时,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升至39.8,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经气管导管可吸出大量黄脓痰,胃管引流出血性液体,患者烦躁不安,给予保护性约束。血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尿液培养出大肠埃希菌,痰液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

6、此时考虑患者出现了哪些问题?

7、患者高热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

8、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2例的体会

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2例的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12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骨二科2010年1 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12例,同时行尺骨近端截骨内固定8例,10 例行环状韧带重建手术,12例以细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术后随访3~36个月,采用Mackay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优6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粘连松解、尺骨延长、环状韧带重建及克氏针固定方式在进行陈旧性孟氏骨折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疗效。 标签: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ive of 12 cases with old monteggia fracture in children. Methods Selected 12 cases with old monteggia fracture in children in bone second division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August 2010,all were performed operation,12 cases open reduction,8 cases carried out proximal ulna bone internal fixation,10 underwent ann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surgery,all were fixed humeroradial joint by fine kirschner wire,follow-up 3 ~36 months postoperative. Results Using Mackay standard to assess,postoperative,6 cases were optimal,5 cases were good,poor in 1 case,the effective rate was 91.7%. Conclusion Adhesion release,ulna extending,circ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all had achieved considerable results in treatment of old monteggia fracture. [Key words] Chronic;Monteggia fracture;Surgery 孟氏骨折是由Monteggia 首先提出,损伤部位发生在尺骨近端1/3,并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后来Bado 将孟氏骨折的概念扩大为任何水平的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并提出了Bado 分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是孟氏骨折在外伤早期未发现、处置不当、延迟诊断及家属未引起重视产生致儿童肘关节功能、外观均受较大影响的一种骨折。对于儿童陈旧性骨折脱位定义无统的具体时间。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许多学者都倾向外伤后尺骨骨折愈合,桡骨小头仍脱位已失去保守治疗成功的可能就为陈旧孟氏骨折。而外科学(成人)骨折定义为>3周为陈旧性。目前临床医师习惯将骨折大于3周看作陈旧性。目前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方案众多,疗效不一。2010 年1 月—2015年8月,该院采用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该组病例,男7 例,女5例。右侧6例,左侧6 例。Bado 分型,Ⅰ型9 例,

宠物骨折病例

10例犬猫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病例分析 一、概要 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种类,常见于车祸、外伤、坠落、咬伤、病理性骨折等因素。骨盆骨 折长发部位如:髂骨体、荐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处、髋臼骨折等;骨折位置单一或者多发性,常合并四 肢骨折或者椎体骨折等,由于其结构位置的重要性,往往只有通过内固定手术才能将正常结构复位,恢复 稳定。由于外力的作用,容易引起内脏及软组织损伤,诸如:泌尿系损伤,气胸,内脏破裂等。据临床不 完全统计,骨盆骨折约占犬猫骨折总比例的15-20%。下面通过笔者临床总结的10例骨科病例,来详细的了 解骨盆骨折。 二、分类统计 2.1 病例来源 2012-2014年,北京优久缘动物医院治疗且有完整治疗记录的骨盆骨折病例10例,其中1例是猫,9 例是犬,骨折原因主要由于车祸,高空坠落引起。 2.2 骨折类型统计(表1) 10例骨盆骨折中双侧骨折8例,单侧骨折2例,单一部位骨折1例,骨盆粉碎性骨折9例,存在荐髂关 节脱位5例(单侧或双侧)。 2.3 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统计 10例骨盆骨折中1例合并荐椎翼骨折,2例合并股骨粉碎性骨折,2例合并椎体骨折,其余5例均为骨盆 部位,未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2.4 骨折合并泌尿系损伤,气胸统计 10例骨盆骨折中有2例造成膀胱破裂,1例骨盆段尿道断裂,2例气胸,其余5例正常。 三、骨盆骨折病例影像学检查 3.1 骨盆单一部位骨折(1例) 10例骨盆骨折中仅有一例是单纯一侧髂骨骨折。(图1) 3.2 骨盆粉碎性骨折(9例) 10例骨盆骨折中有9例(图2至图10)属于骨盆粉碎性骨折,且有2例伴发股骨骨折, 2例椎体骨折。 3.3 骨盆骨折病例膀胱尿道造影检查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放射科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放射科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诊断报告书写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摄片投照体位不够标准,责任心因素.有待提高。迟到、早退、串岗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时间玩手机,上网,接打电话现象存在,服务态度有时生硬,时有漏收及人情检查现象,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比较匮乏。 整改措施: (一)加强科室管理: 1、全科人员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 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 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明确各级人员的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严格控制漏收及人情检查,为医院减少经济损失。

. 8、对上班时间,迟到、早退、串岗,工作时间玩手机,上网,接打电话现象,严格按照医院的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派遣人员进修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壮大放射科整体实力。 (二)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合理化建议: 现在制约着我们的发展,主要的是房屋的狭小和设备的老化和落后,影响着新项目的开展,设想新院建成后,全数字化胃肠X线机,MRI的购入,将可以开展更多的新项目,如全胃肠气钡造影,T管造影、消化道钡餐、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输尿管造影,电视监视下,进行关节复位、骨折后钢针内固定,取异物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2

多发伤病例讨论1.

患者刘XX,女,56岁,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约10分钟。于2014年3月28日00:10拨打“120”,现场查体:P110次/分、R24次/分、BP80/50mmhg,患者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双侧瞳孔左:右---2:2mm,对光反射迟钝,头顶部可见一长约3cm的皮肤裂伤,双侧胸廓塌陷,可触及骨擦感,腹胀,压痛(+),反跳痛(+),右侧胫腓骨畸形,可触及骨擦感,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初步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多发伤。 问题: 1、若你为出诊护士,如何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 2、患者现在需要哪些救治措施? 3、现场可采取救治措施的顺序及原因? 患者刘XX女,56岁,于2104年3月28日00:30分出诊接回,入科时神志淡漠,面色苍白,BP90/50mmhg P108次/分R22次/分,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快速补液、止血等对症处理,00:40行床旁腹部B超检查显示腹腔积液,00:50测BP95/60mmhg 护送行头部、胸部CT检查,头部CT显示硬膜外血肿,胸部CT显示双肺肺挫裂伤、多发肋骨骨折、液气胸,01:05行拍片检查显示右侧胫腓骨骨折,患者于01:12返回科室,请胸外、神经外科、骨科急会诊。 4、护送该病人外出检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该病人需要住院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应该送往哪个科室?为什么? 6、如果你是接诊护士,该病人需要行紧急手术治疗,应该做好哪

些术前准备? 01:30分该病人送往手术室,紧急手术放置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后于3月28日05:40分送往ICU,术后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胃管,尿管。术后24小时体温波动在37.4--38.3之间,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光反射存在,术后72小时,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升至39.8,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经气管导管可吸出大量黄脓痰,胃管引流出血性液体,患者烦躁不安,给予保护性约束。血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尿液培养出大肠埃希菌,痰液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 6、此时考虑患者出现了哪些问题? 7、患者高热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 8、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多发伤病历与诊断

多发伤病历与诊断:专家共识意见(2010年)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 来源:《创伤外科杂志》2010年第1期 【摘要】多发伤病历书写争议颇多,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不能满足其诊断要求。本文系统阐述多发伤病历书写要点,提出其诊断包括损伤诊断、损伤并发症诊断和并存疾病诊断3部分,损伤诊断排列应遵循由上而下、从内向外和先重后轻原则。 【关键词】多发伤;病历;诊断;意见 Expert consensus on medical documentation and diagnosis of multi-in jury Group for Trauma Emergency Care and Multiple Injuries,Trauma Societ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Abstrac t: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on the writing of clinical record for multiple injury, and the ICD-10 can't be qualified for the requirement of multiple inju ry diagnosis. In this paper,the main points of clinical record writing for multiple injury a re elucidated systematically.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injury sh ould include diagnosis of injury,diagnosis of complications and diagnosis of coexistent disea se,and the disposition of diagnosis in the clinical record should follow the sequence of head -toe,inside-outside and severe-mild. Key words:multiple injury;clinical record;diagnosis;consensus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其中一处损伤即使单独存在也可危及生命或肢体。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精编WORD版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 病例讨论记录本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病例分析

1.郭某,女性,7岁。两小时前翻单杠时摔下,右肘伸直位手掌着地,当即发现右肘部肿胀疼痛,肘前突起,不能自如伸屈活动,不能持物。检查:右肘部肿胀、压痛、有骨擦音,肘前可摸到骨折端顶在皮下。肘后呈靴形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桡动脉搏动可,手部活动及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面肱骨髁上可见由前下斜向后上的骨折线,骨折的近端向前移位,远端向后移位。 要求:(1)诊断;(2)治疗方法。 (1)诊断:伸直型右肱骨髁上骨折 (2)整复固定法:患者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顺势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然后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段,相对挤压,矫正旋转和侧方移位后,以两拇指从肘后推远端向前,两手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拉,并令远端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复位骨擦音,即可复位。复位后固定肘关节于90o~110o位置3周,为防止时内翻,可在骨折近端外侧及远端内侧分别加塔形垫,夹板固定。如外固定后患肢出现血循环障碍,应立即松解全部外固定,置肘关节于屈曲40o位置进行观察。 2.孙某,女性,55岁,行走时不慎摔倒,左手掌着地,腕关节呈背伸位,即致左腕部肿痛,活动受限。经查:左腕部肿胀压痛明显,呈“餐叉样”畸形,腕关节功能障碍。 要求:诊断、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简析、整复及固定方法、固定时间。 诊断:左桡骨下端骨折。辨证分型:伸直型。 病因病机简析:患者跌倒时,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造成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骨折向掌侧成角,桡骨远端掌倾角变小,甚至完全消失,尺偏角变小。 整复及固定方法:助手握住前臂骨折近端,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做拔伸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全纠正后,并稍旋后10°~15°,纠正其旋前畸形,然后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未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折远端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时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外用四块夹板分另别置于背、掌、尺、桡侧,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并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尺偏位,以三条布带扎紧夹板,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固定时间:4~5周。 3.王某,男性,35岁,打篮球时不慎摔倒,右手掌着地,腕部背伸,即感右面腕部疼痛,活动受限。经查:右腕部轻度肿胀,“鼻烟窝”处压痛,腕背伸及桡偏时疼痛加重。 要求:诊断、病因病机简析、固定方法及预后。 诊断:右腕舟状骨骨折。 病因病机简析:跌倒时,手掌着地,腕部背伸,舟骨被锐利的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撞切,而引起骨折。 固定方法:以塑形夹板或纸壳夹板固定于腕部掌背及桡尺侧,拇指对掌位,腕关节背伸功能位。固定范围包括前臂下1/3,腕、拇掌及拇指指间关节。亦可用短臂石膏固定腕关节背伸25°~30°,尺偏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石膏上达肘部,下达拇指近节的远端和其他各指的掌骨头部。 预后:舟骨结节部骨折愈合较佳,一般固定5~8周,其他部位骨折容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腰部骨折固定12~16周甚至更长时间,应定期作X线检查。 4.王某,男,20岁,因滑冰不慎跌倒,手掌撑地,当即感右肩疼痛,右上肢不能外展和上举,遂到医院就诊。见患者以左手托右肘,头部向右侧倾斜,下颌偏向左侧,右肩肿胀、皮下瘀斑,局部隆起畸形,触诊时有骨擦音。请给出该病的诊断及依据,试述其整复方法和固定方法。 (1)诊断:右锁骨骨折 (2)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外伤史;②局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③体查见外形为减轻上肢牵拉和放松胸锁乳突肌,局部肿胀、瘀斑、畸形、骨擦音。 (3)整复方法:采用膝顶牵引法。坐位、挺胸肩后伸,术者膝顶于患者背部,双手置于患者两肩加以牵引,直至畸形消失。 (4)固定方法:采用背部横“8”绷带固定法,固定于挺胸位、肩后伸位,双腋窝下放置棉花加以保护皮肤。 5.刘某,男,65岁,在家中滑倒,左掌外展位撑地受伤,左肩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就诊,伴头晕头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血压21.3/13.3kPa(前后间隔30分钟测量均为此水平),左肩肿胀,腋窝处瘀斑,肱骨大结节水平环形压痛,左中肢纵轴叩击痛,左肩主、被动活动均受限。请指出该患者应该补充的检查,诊断及依据,初步的治疗。 (1)补充的检查:左肩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心电图检查。 (2)诊断:①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②高血压病。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2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检查日期:年月检查人员:主要检查内容:放射科疑难病例阅片落实。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个别医技人员参加疑难病例分析读片会,不积极、尤其是在专题涉其他临床分析时,认为不涉及本专业,不上心,没有意识到放射医学影像各个方面都是触类旁通的。 预期目标:疑难病例分析读片是由主任组织、资深医师参加知道的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各个医师珍惜这些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为己用。 改进措施: 1、每周由科主任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主持,进行一次疑难病例、少见病例或典型病例集体读片讨论。 2、疑难病例读片由接诊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3、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应邀请临床放射科或其他医技放射科人员参加,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相互参考,以求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4、遇有紧急情况,随时组织读片讨论,以缩短抢救治疗时间。

图像质量改进措施: 规范临床医师CT、X光申请单填写、增加操作准确度: 1.一般资料,按“基本要求”填写并注明病人的体重、职业及原影像号码,门诊患者应填写患者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 2.CT禁忌症应填写清楚,主要包括:心脏内有无起搏器及身体内有无其他电磁装置,有无血管夹和金属内支架、有无大的金属假体、如内固定钢板等。 3.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尽量详细填写。 4.术后复查的病人注明手术时间。 5.与此次CT、X光检查部位相关的其他影像学资料:包括超声、化验结果,应简要填写。 6.写清楚临床初步诊断,以便CT、X光医生检查前心中有数,确定检查方法及扫描序列。 7.检查部位要清楚具体,如脊椎CT、X光检查,应标明以第几椎体为中心扫描。 备注:医务处来我科检查各医学影像装备运转、维修情况。 质控员签字: 科主任签字:

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效果观察

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81例儿童孟氏骨折患者,男217例,女64例,年龄2~14岁(平均7.2岁);伤后就诊时间1 h~3 d,平均8.7 h。全部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复位时间2~10 min,平均4.6 min。結果所有患者拆除夹板时间2周~2个月,拆除夹板后行主动和被动关节松动训练,281例患者中有238例经随访3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8.4个月,所有骨折均已临床愈合,按照Macka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98例,良4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具有效果可靠、方法简单、无创伤、操作简单、安全、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bonesetting techniques and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for Monteggia fracture in children.Methords 281 patients with Monteggia fractur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5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re were 217 boys and 64 girls in this series.The age ranged from 2 to 14 years old (average 7.2 years old).Visit time after injury ranged from 1 hour to 3 days with a mean of 8.7 hours.All the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bonesetting techniques and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The resetting time from 2 to 10 minutes and with a mean of 4.6 minutes.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removed splint time 2 weeks~2 months and were active and passive joints loose training.281 children with Monteggia fractur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follow-up of 238 cases for 8.4 months (from 3 months to 24 months).All fractures had been clinical healing,according to Mackay function evaluation standard to carry on the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excellent was 198 cases,good of 40 cases,and no poor,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100%.Conclusion Bonesetting techniques is a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Monteggia fracture,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liable,simple,non-invasive,simple operation,safety,good functional recovery ect.and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Children;Monteggia fracture;Bonesetting technique;Splint;External fixation 孟氏骨折从意大利医生Monteggia首次描述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是指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儿童孟氏骨折与成人不同,是儿童常见的肘关节损伤,约占儿童四肢骨折总数的4.9%,在四肢骨折脱位中发生率居第4位[1]。虽然预后较为满意,但是漏诊、误诊和不正确的治疗往往会导致上肢明显的外翻畸形和严重的功能障碍,对儿童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2]。虽然近年来弹性髓内钉已逐渐成为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主流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3],但是,弹性髓内钉也是有创的治疗方法,而我院采用的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具有无损伤、经济成本低、免除手术之苦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孟氏骨折的保守治疗及临床效果,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借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 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 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 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 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 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 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 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 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

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 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 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 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 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疑难病例 讨论记录 地点: 讨论时间: 主持人:(姓名、职称) 参加人员(签名):病人姓名:性 别:年龄:X线号: 临床诊断: 讨论记 录: 讨论记录(续页): 讨论结果: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定稿版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多发伤的概念、诊治流程和处理

多发伤的概念、诊治流程和处理 多发伤是在单一致伤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的损伤,至少一个危及生命。严重创伤是众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创伤、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病例分享讨论 患者男,45岁,半小时前行走时被汽车撞到,于2016年1月7日下午2时10分救护车护送入我院急诊科。 查体:血压125/80mmhg,,脉搏92次/min,呼吸26次/min,氧饱和度97%。患者平卧位,神志清,头皮颜面部及四肢多处皮肤挫伤。颈软,气管居中,右侧胸廓稍塌陷,肋间隙变窄,右侧下胸壁皮肤挫伤,右肺呼吸音较左侧减低,右侧叩诊浊音,左侧清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腹平坦,左上腹肌紧,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肠鸣音1-2次/分,耻骨联合处可见皮肤淤青,骨盆挤压通可疑阳性。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巴彬斯基氏征未引出。 急诊处理: 安置病人,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病情变化: 患者查体后,突发恶心,呕吐大量胃容物,心电监护显示血压105/80mmhg,心率110次/分,氧饱和度84%。 目前诊断: 右侧肋骨骨折,右侧液气胸待排,骨盆骨折待排,四肢软组织伤 (不排除创伤后脏出血,恶心/呕吐患者须警惕颅脑损伤,指氧饱和度突然明显降低,需警惕误吸。) 急诊处置: 即刻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密切心电监护监测,建立两路静脉通路,深静脉留置,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如CT,X线,床边B超,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术前免疫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请脑外,心胸,普外,泌尿外科及骨科会诊。 病情变化: 患者开放气道后,监护显示氧饱和度升至98%,血压110/75,心率115次/分。告知家属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生命体征稍平稳后护送行CT检查。 行CT后返回约15min,患者血压85/60mmhg,心率125次/分,氧饱和度93%。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H7.19,二氧化碳分压:41mmhg,氧分压:54mmhg,碱剩余:-7.2mmol/L,碳酸氢根:20.7mmol/L,乳酸6mmol/L。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 例讨论记录本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