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

1.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登高》情景默写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情景默写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6.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8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9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0.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1.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2.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4.“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5.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16.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7.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0.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2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2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23春江花早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4.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25.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荀子《劝学》情景默写

1. 学不可以已”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1.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1.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用心一也。

14.用心躁也。

1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韩愈《师说》情景默写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1.而耻学于师。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1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_

13.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5.三人行,则必有吾师

16、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17余嘉其能行古道。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两句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石块冲击山崖,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离愁和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梯石栈相钩连。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

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情景式默写

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 (五十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十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五十三)《师说》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高考十四篇必背古诗文情景默写答案 (1)

高考十四篇必背古诗文情景默写答案 1.《师说》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师者,所以传到受业解惑也。道 7.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0.不拘于时,学于余。 2.《虞美人》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春花秋月何时了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念奴娇.赤壁怀古》 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逍遥游》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5.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5.《氓》 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6、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劝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7.《琵琶行》 【理解性默写】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6、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7、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梦啼妆泪红阑干 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4、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5、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情境性默写】 1、此时无声胜有声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则面。 3、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大珠小珠落玉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老大嫁作商人妇 6、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登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汇总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汇总 《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赞美的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 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 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

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 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与天边相接,枯松倒悬绝壁之奇的两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总写出剑阁地势险要后,说明它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丙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揭示主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蜀道难》中用劝告友人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的两句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登高》情景默写

最新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本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 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 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 班级:姓名:成绩: 一、古诗理解性默写: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2.《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6.《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7.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8.《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9. 《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 友的诗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5.《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6.《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7.《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3.《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其中是哪两句:

高考古诗文情景默写练习108道(有答案)

高考古诗文情景默写练习108道(有答案) 令狐采学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 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部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17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一)《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_。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静景,然后写了“二”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 者歌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_。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 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与朱元思书(吴均)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 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野望(王绩)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习题 一、古诗词 【望岳】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 2.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春望】 1.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或移情花鸟表达感时伤世之情),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思家之苦。 3.通过《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石壕吏】 1.“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 2.《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归园田居(其三)】 1.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道出以归隐而自豪且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或画龙点睛)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使至塞上】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 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两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渡荆门送别】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 《蜀道难》 1、《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 句子:,。 2、《蜀道难》的主旨 句:,。 3、《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5、《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 为:,。 6、《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子:,。 7、《蜀道难》中:“, 两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9、《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子:,。

,。 10、《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高耸入天,绝壁景色俏丽的句子是:,。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景 象:,。12、《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语 句:,, 。 13、从《蜀道难》中 “,, ”表达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慨叹。 14、《蜀道难》中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人事的关注。 15、《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 “,”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16、《蜀道难》中,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要,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 “,”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 17、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1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蜀道之高危,仿佛在星辰之间穿行,令人空自嗟叹。19、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蜀道高险,使人听而变色;又用“”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生叹。 20、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蜀道难》中“,”。 21、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蜀道难》中“”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 “”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愁。 杜甫诗三首 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 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答案doc资料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答案 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韩愈《早春》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表达处境的艰难。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渲染分别时的凄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3、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如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传达出作者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现在多指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奉献精神;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不会被眼前琐事所牵绊。 5、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出重闻琵琶曲,司马青衫最伤心的情形;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6、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8、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9、长江水系漫长,水域宽阔,水流舒缓,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譬如,青年才俊王勃,在江西南昌精美壮丽的滕王阁上,挥毫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的漂亮诗句;白居易登临浔阳江头,抒写了一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的凄美故事;而杜甫呢,则在《登高》中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对长江之景作了另一种注解。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绘音乐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音乐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刻,戛然而止的过程;苏轼《赤壁赋》中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写出了洞箫声的凄婉和对人的感染之深。 1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展现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如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萧瑟的景物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出了三峡秋景的神韵。 1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14、古诗词中经常使用倒装的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5、古诗词中善于运用典故来表情达意,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16、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往往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如同样是描写长江,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勾画则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17、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常用联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8、古代文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周瑜的意气风发衬托自己的落魄失意;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姜太公和商朝开国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

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 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韩愈《早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表达处境的艰难。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分别时的凄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3、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如李白《行路难》中“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作者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现在多指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奉献精神;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不会被眼前琐事所牵绊。 5、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重闻琵琶曲,司马青衫最伤心的情形;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6、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最新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 危乎高哉!”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 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 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 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 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 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一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 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 (m en)参(she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8 李白在《蜀道难》一 诗中,”但见悲鸟号(h d 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 e),—夫当关, 万夫莫开”。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 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2、李白在《蜀道 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 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飞湍瀑(p Q)流争喧豗(hu i),砯(p m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 景。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 《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I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二暮砧 (zh en)。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江间波 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其三)》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I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千载 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师说》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