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

造林方法

用途

油松

常绿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盐碱,喜生于微酸性及中性沙壤土中,根系发达,生长较慢

华北、西北和华中、西南部分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阴坡、半阴坡

植苗直播

护坡固沙;建筑用材,矿柱材,薪炭材

侧柏

常绿乔木,适应性强,稍耐阴,抗风,耐寒,耐旱,耐湿,耐瘠薄,喜生于中性及微碱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也能生长,深根性,生长缓慢

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黄土丘陵及土石山区,半阴坡、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建筑、车船、矿柱、家具和雕刻用材

杨树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很耐寒,较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喜生于中性及石灰性湿润肥厚沙壤土,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各地,海拔24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河岸和黄土丘陵山地

植苗插条埋条分蘖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各种性质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和华中,海拔23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和丘陵山地

植苗直播分蘖

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

刺槐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很耐干旱,耐瘠薄,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浅根性,侧根发达,生长迅速,根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山麓和黄土丘陵、低山、阳坡

植苗直播分蘖

护坡固沙,改良土壤;车辆枕木、矿柱及小农具、家具用材、薪炭材;叶可作肥料、饲料,花为良好蜜源

白榆

乔木,适应性较强,喜光,抗风,极耐寒,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耐微盐碱,喜生于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侧根发达

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区,海拔18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叶为良好饲料

臭椿

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迅速

西北、华北、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分根

乔木,喜光,较耐寒,喜石灰性肥厚的土壤,主侧根发达,生长较快

华北、西北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地、黄土丘陵、低山

植苗分根

护坡,四旁绿化,建筑用材,各种家具良材

泡桐

乔木,喜光,耐寒性差,稍耐旱,怕积水,稍耐盐碱,喜生于石灰性深厚肥沃沙土壤,侧根发达,生长迅速,萌蘖性强

华北、华中和西北、东北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轻沙地、丘陵低山

植苗插条压条分根

护坡、护塬、护岸,四旁绿化;家具良材,叶可作肥料

树种名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

造林

用途

方法

苦楝

乔木,喜光,耐寒性差,稍耐盐碱,不怕水湿,适生于各种性质的土壤,深根性,生长迅速,根蘖能力强

除华北、西北、东北北部外的全国各地,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丘陵、山麓、阳坡

护坡,四旁绿化;家具用材,种籽、花、叶及根皮皆可入药,花为蜜源

桑树

乔木,喜光,较耐寒,耐旱,耐瘠薄,耐水湿,各种土壤均可生长,但喜生于湿润肥厚沙质土,深根性,生长较快,萌蘖能力强

各地海拔1600米以下的平地、轻沙地、丘陵、低山、阳坡

植苗压条分根

护坡固坎,一般用材,材质较好,叶可养蚕,树皮可造纸,果实可食

山杏

小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极耐寒,耐旱,耐瘠薄,不择土壤,但在深厚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好,深根性,主侧根发达,生长较快

北方各省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黄土丘陵、阴、阳坡均可

植苗直播

护坡,果可食,杏仁可榨油、作药材

枣树

小乔木,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微盐碱,对土壤选择不严,但在石灰性深厚黄土及平原细沙荒地上发育良好,深根性,生长较慢,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华中和西北的土石山区及黄土地区的平地、山麓、沟坡、阳坡

嫁接植苗

护坡固坎;木本粮食,材质坚硬,是良好的民用材

柿树

乔木,喜光,喜温暖,较耐旱,耐水湿,喜生于深厚肥沃的土壤,主根发达,生长较慢

华北、西北、华中的土石山区及黄土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地、河边、阳坡

嫁接植苗

苹果

乔木,喜光,喜干燥冷凉气候,喜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石灰性沙土壤

华北和东北、西北、西南部分地区的平地、丘陵、低山、阳坡

嫁接植苗

护坡;山区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树种

板栗

乔木,喜光,较耐旱,耐涝,耐瘠薄,喜生于微酸性及中性沙壤土,深根性,主侧根发达

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及东北部分地区,海拔500~2000米的山沟、平地、沙滩

植苗直播

护坡固沟;建筑用材,材质优良,果可食

核桃

乔木,喜光,较耐寒,喜生于石灰性、中性肥厚湿润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

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及东北部分地区,海拔1300米以下的平地、低山、山沟、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四旁绿化;材质坚硬,是优良的家具用材;核桃仁可食、可榨油

文冠果

木瓜

小乔木或大灌木,适应性强,喜光,较耐寒,耐旱,耐瘠薄,喜生于微碱性及中性的肥沃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不发达,萌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及东北部分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平地、丘陵陡崖、峁顶、阳坡

植苗直播压条

护坡固坎;果实可榨油、制药,也可作制皂和油漆工业的原料

树种名称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

造林方法

用途

花椒

灌木或小乔木,喜光,稍耐寒,耐瘠薄,喜生于肥厚沙壤土,侧根发达,须根多

长江、黄河、珠江流域各省海拔2000米以下的平地、山麓、低山、丘陵、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固坎,果皮可作调料,籽可榨油

柠条

(小叶锦鸡儿)

灌木,喜光,极耐寒,耐旱,耐瘠薄,耐沙埋,除重盐碱土外,其他土壤均能生长,生长迅速,根系发达,生有根瘤菌,萌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华中及东北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植苗直播压条

固坡护岸,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叶可作肥料和饲料,枝条可编筐,作燃料

紫穗槐

灌木,喜光,耐寒,耐旱,较耐盐碱,耐水湿,生长迅速,主侧根发达,生有根瘤,萌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和东北南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地、山地和黄土丘陵、低山

植苗直播扦播

护坡固沟,护岸固坎,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枝条可编筐,叶子可沤制绿肥、作饲料,花为蜜源,花和种籽都是药材

沙刺

(酸刺、酸柳)

侧根发达,生有根瘤菌,根蘖能力强

西北、华北及东北、西南部分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平地、沟壑、黄土丘陵山地

植苗分根直播

护坡固沙,护岸固滩,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叶可作肥料,枝可作燃料,果实可酿酒、制醋,并可入药柽柳

(红柳)

大灌木或小乔木,喜光,适应性强,极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耐水湿,深根性,萌蘖能力强华北、西北、东北和华中部分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及盐碱地

植苗插条

护坡固沟,固埂护坎,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枝叶可作饲料、燃料、枝条可作编织材料

杞柳

灌木,喜光,很耐寒,较耐旱,耐水湿,稍耐盐碱,浅根性,侧根发达,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海拔21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河边、渠旁

压条插条植苗

固岸护堤,护岸护坎,防风固沙;枝条可作编织材料,树皮可入药

沙柳

灌木,喜光,稍耐寒,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耐沙埋、沙压,生长迅速,根系密集

西北、华北及东北部分地区的沙地、平地、河边

植苗插条

防风固沙,护渠护岸;枝条可编筐,嫩枝叶可作饲料

马桑

灌木,喜光,稍耐寒,耐旱,耐瘠薄,稍耐盐碱,喜生于石灰性土壤,速生,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西南、华中及西北部分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

护坡,枝叶可作饲料、肥料、薪材

胡枝子

灌木,极耐寒,耐旱,耐瘠薄,耐轻度盐碱,速生,根系发达,生有根瘤菌,萌芽力强

华北和东北南部、华中、华东以及西北部分地区的土石山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沟谷、河岸、丘陵、低山、阴坡

植苗直播分根

护坡固坎,改良土壤,叶和嫩枝可作饲料、肥料,枝条可编织,花为良好蜜源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

造林方法

用途

华北、东北南部及

护坡固沟;叶子和

荆条

灌木,喜光,稍耐寒,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芽力强

西北、华东、华中、西南部分地区的干燥、瘠薄的山野、路旁、沟边、河岸和岩缝

植苗分根

嫩枝可压绿肥,枝条可编筐篓,花为蜜源,叶和果实可供药用

狼牙刺

灌木,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长较快,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西北、华北,海拔1700米以下的土石山区和黄土地区

植苗直播分根

虎榛子

灌木,耐寒,较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及华东、华中部分地区的土石山区

植苗直播分根

护坡;薪柴,枝条可编农具

榛子

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较耐旱,萌芽力强

东北、华北及西北、西南部分地区的土石山区

直播压条分根

护坡;果仁可食,制糕点,榨油,叶子可作饲料,枝条可作编织材料

枸杞

灌木,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在盐碱沙荒地上也能生长,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较快

西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北部分地区的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

植苗直播分根压条

固崖护堤;果实、根皮可作药材,枝叶是良好的饲料

苦参

小灌木或半灌木,适应性强,很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主根发达,侧根不明显

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地区,海拔300~1500米的丘陵、低山

直播

护坡固坎,叶子和嫩枝可压绿肥,根可入药,茎可作农药

葛藤

秦岭、淮河以南,黄河流域及东北南部的荒谷、河岸、斜坡

植苗直播插条压条

护坡固沟,护渠,改良土壤;茎叶是优良饲料,茎可作编织材料,根部可制葛粉食用,也可入药黑豆果、黑加伦

落叶小灌木,耐寒,易栽培,结果早,见效快,定植后二三年即结果,从开花到成熟50天左右东北地区以及北京、内蒙等部分地区

扦插压条

果汁、饮料

马尾松

常绿乔木,根深,喜光,极耐瘠薄,耐旱,较速生

南方各地

植苗直播

用材、松香、造纸、燃料

湿地松、加州松

常绿乔木,深根,喜光,速生,比马尾松抗松毛虫

南方

植苗

用材、松香、

造纸、燃料

木荷

常绿乔木,根深,萌芽力强,耐酸,耐旱,耐瘠薄

南方

植苗

常绿乔木,喜光,根深,耐瘠薄,耐酸,不耐寒,速生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植苗

用材、燃料

木麻黄

常绿乔木,喜光,根深,耐瘠薄,耐酸,抗风沙,不耐寒,速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植苗

用材、燃料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

造林方法

用途

台湾相思

落叶乔木,喜光,根深,耐瘠薄,耐酸,抗风沙,不耐寒,

华南、福建、广西等地

植苗

用材、燃料

速生

大叶相思

落叶乔木,喜光,速生,有根瘤,落叶量大

用材、燃料、肥料

??

常绿乔木,喜光,根深,耐瘠薄,耐酸,耐旱,速生

华南、福建等地

植苗

用材、燃料

大叶合欢

落叶乔木,喜光,根深,耐瘠薄,耐旱,速生,有根瘤

华南地区

植苗

用材、燃料

毛竹

(楠竹)

常绿单子叶植物,耐酸性,喜光,不耐寒,喜湿润肥沃土壤,生长快,易繁殖秦岭和淮河以南

直播移种栽蔸母竹埋鞭诱鞭

竹笋食用、建材、编织

乌桕

落叶乔木,不耐寒,喜肥沃土壤,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植苗

工业油料

常绿灌木,耐酸性,深根,萌发力强,耐干旱,耐瘠薄

南方地区

植苗直播

油料(食用油)

油桐

落叶乔木,不耐寒,喜湿润、肥沃土壤,喜光

南方地区、秦岭以南淮河流域

植苗直播

工业油料

杨梅

常绿乔木,耐瘠薄,耐旱,耐酸,病虫害少,喜光,深根,速生,有根瘤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

植苗嫁接

用材、食用(蜜饯、饮料)

余甘

落叶乔木,耐瘠薄,耐旱,耐酸,抗病虫害,喜光,深根,不耐寒,速生福建等地

植苗

嫁接

食用(蜜饯)

药用

双华李、三华李

落叶乔木,耐瘠薄,耐酸,

广东、福建等地

植苗

嫁接

食用(蜜饯、罐头)

木豆

亚灌木,耐瘠薄,速生,喜温,根系发达南方地区

直播

食用油、饲料、燃料、肥料

山毛豆

常绿灌木,耐旱,耐瘠薄,耐酸

南方地区

直播

食用油、饲料、燃料、肥料

黄檀

落叶灌木,耐旱,耐瘠薄,耐酸

南方地区

植苗

用材,放养紫胶虫

黑荆树

落叶乔木,耐旱,耐瘠薄,有根瘤,速生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浙江等地

植苗

绢毛

相思

常绿小乔木,树冠圆形,叶椭圆形,叶厚,呈银灰色,有绢毛,耐旱,耐瘠薄,根部有根瘤,萌芽力强,喜光

广东、福建

植苗

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用材燃料

全国主要水土保持草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草种

主要特性及适应地区

栽培方法

主要用途

二年生豆科植物,有根瘤,适于各种土壤,耐寒、耐旱、耐瘠薄,也耐盐碱,南北方均可生长

四季都可以播种,以春播为最好。播种方法可用条插、点播和撒播,以条播为最好。在坡地播种应实行等高条播,行距30~40cm。春、夏、早秋播种,应进行种子处理,即用沙子擦破种皮或用碾子碾去黑壳,或用温水浸种,以促进种子发芽。晚秋播种和冬播不必进行种子处理,播种量一般每公顷条播22.5kg、点播15kg、撒播30kg,干旱地区可播37.5~45kg。播后覆土厚度不超过1.5cm。

可作燃料、饲料、肥料;种籽可食用,用制醋、酿酒;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又是很好的轮作倒茬植物。可作为水土流失山区的先锋草种。

多年生豆科植物,萌芽力强,成丛状生长,有根瘤,耐寒、耐旱、耐瘠薄,是北方地区的优良草种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最好。播种方法可用条播、点播和撒播,以条播为最好。条播的行距一般15~30cm,播种深度不超过3cm,播种量一般每公顷15~22.5kg、点播7.5~15kg、撒播22.5~30kg。可以和农作物混播,夏季可与荞麦、糜子混播,秋季可与冬小麦混播,混播量一般15kg左右,覆土厚1.5~2.5cm。新苜蓿籽播前需用沙子摩擦或用碾子轻压擦破种皮,或用温水浸种

作饲料、绿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花为良好蜜源

多年生豆科植物,再生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沙。江苏、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早以栽培,西北地区也已推广

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播种方法可用条插、点播和撒播。播种量一般每公顷3.75~15kg,条播的行距一般15~20cm,播深1~2cm

饲料、肥料、燃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花为良好蜜源,种子可榨油

多年生豆科植物,根系发达,抗旱、抗寒能力强,不适宜酸性和重粘土壤;苗期抗杂草力弱。西北地区种植

适宜春播(3~4月),秋播易受冻害。播种时连荚皮一起播。以条播为好,每公顷播种量:收草的60~75kg,行距30~40cm;收籽的30~45kg,行距50cm。播种深度3~4cm

饲料、肥料、燃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花为良好蜜源

多年生草本,耐寒、耐旱、耐践踏、耐盐碱。东北、华北、西北多省种植

春、夏播种,播种方法可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为15cm,覆土深3~4cm,播种量每公顷52.5~60kg。饲料,改良牧场,保持水土

多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繁殖力强,抗旱、抗寒能力很强,又耐盐碱、耐践踏。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夏季和早秋播种,条播,播种量每公顷15kg左右,条播畦幅宽50cm左右

饲草,固沙保土

多年生草本,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耐旱力很强。南、北均有种植

播种期以10cm深土层温度10~20°c最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播种行距50~55cm;干燥土壤播深6~8cm,湿润土播深3~4cm

饲料、绿肥,保土

草种

主要特性及适应地区

栽培方法

主要用途

从3月中旬到5月均可播种,4月最好。播种量每公顷15~22.5kg。播前将种子与细沙混合放在石臼中轻捣,擦破种皮,再用温水浸泡1天,然后播种

饲料、绿肥、燃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

多年生草本,无主根,须根特别发达,萌芽力极强,耐旱、耐瘠薄。最适宜在南方地区的荒山荒坡、田埂地边、堤岸、谷坊、塘坝上栽培

一般用分蘖法繁殖,春、秋移苗,但以春季最好,株行距不要超过15cm。移苗要选用小而壮的苗,每丛可栽5~6株。在较陡的坡地上可以开沟种植,够宽约30cm、深20cm,丛栽于沟中,丛距30cm 左右,沟距1m

可作高级纸原料,保持水土

多年生豆科植物,匍匐茎,茎节能生长不定根,根系分布深广,有根瘤,耐旱、耐瘠薄,速生,繁殖快用扦插法,在梯田埂壁上栽植好,可以护埂防冲。种前先挖直径、深度各15cm的穴,采用假植移栽,待生根长梢后,于雨天种植到梯田坎壁上

饲料、燃料、肥料,保持水土

田菁

一年生豆科植物,根系发达,有大量的根瘤,生长迅速,耐盐、耐涝、耐瘠薄,抗风,抗逆性强。分布于南方地区

春、夏播种,行距30~45cm,每公顷播种量45~60kg,播种方法一般为撒播,也可条播、穴播。条

绿肥、饲料、燃料

多年生豆科植物,半匍匐茎,主根深,支根分布广;有根瘤,能固氮;适碱性土壤,忌酸性土壤;极耐干旱,又耐寒;开花期长达5个月;生长快,每公顷最高可产鲜草4500kg

春、夏播种或早秋播种,每公顷播种量22.5~37.5kg,条播点播均可。因种子小(每公斤约24万粒),播深1~2cm。也可进行插条繁殖。播种前对种子要进行处理,要擦伤硬皮,以利发芽

绿肥、饲料、蜜源

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匍匐茎,根系发达,耐干旱、耐瘠薄,速生,分蘖力强,适应性也强。叶片、叶鞘均有茸毛。近年从澳大利亚引种,在广东生长很快。干草含粗蛋白10%以上

育苗栽植,3月下旬到10月上旬均可播种育苗,以3、4、5月育苗最好。种子小而轻,每公斤13000~14000粒,每公顷播种量为15~22.5kg。撒播,覆土0.3~0.4cm,或盖草。开穴种植,每穴栽草苗10~20株。栽前可施有机肥,每穴3~4kg

饲料,保持水土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 造林方法 用途 油松 常绿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盐碱,喜生于微酸性及中性沙壤土中,根系发达,生长较慢 华北、西北和华中、西南部分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阴坡、半阴坡 植苗直播 护坡固沙;建筑用材,矿柱材,薪炭材 侧柏 常绿乔木,适应性强,稍耐阴,抗风,耐寒,耐旱,耐湿,耐瘠薄,喜生于中性及微碱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也能生长,深根性,生长缓慢 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黄土丘陵及土石山区,半阴坡、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建筑、车船、矿柱、家具和雕刻用材 杨树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很耐寒,较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喜生于中性及石灰性湿润肥厚沙壤土,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各地,海拔24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河岸和黄土丘陵山地 植苗插条埋条分蘖 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化纤及造纸原料 旱柳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各种性质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和华中,海拔23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和丘陵山地 植苗直播分蘖 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

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很耐干旱,耐瘠薄,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浅根性,侧根发达,生长迅速,根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山麓和黄土丘陵、低山、阳坡 植苗直播分蘖 护坡固沙,改良土壤;车辆枕木、矿柱及小农具、家具用材、薪炭材;叶可作肥料、饲料,花为良好蜜源 白榆 乔木,适应性较强,喜光,抗风,极耐寒,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耐微盐碱,喜生于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侧根发达 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区,海拔18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叶为良好饲料 臭椿 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迅速 西北、华北、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分根 护坡固崖,四旁绿化;木材可作家具、农具、梁檩及造纸原料,籽可榨油,叶可养蚕,根可入药 楸树 乔木,喜光,较耐寒,喜石灰性肥厚的土壤,主侧根发达,生长较快 华北、西北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地、黄土丘陵、低山 植苗分根 护坡,四旁绿化,建筑用材,各种家具良材 泡桐 乔木,喜光,耐寒性差,稍耐旱,怕积水,稍耐盐碱,喜生于石灰性深厚肥沃沙土壤,侧根发达,生长迅速,萌蘖性强 华北、华中和西北、东北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地、轻沙地、丘陵低山 植苗插条压条分根 护坡、护塬、护岸,四旁绿化;家具良材,叶可作肥料 树种名 生物学特性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方案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水土流失地区经人工控制(水土保持林业措施)的土地经济系统和土地自然系统间耦合构成土地经济系统,如何使这个复杂系统的结构合理,水土流失处于正常侵蚀范围之内,经济效益最佳,运行高效,是多年来林业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林业措施不仅是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而且是发展经济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问题。通过林业措施使相对稳定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使它对外界的干扰、破坏,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一定的情况下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持续发展。第一节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益水不仅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先决条件,而且是全球与局部气候状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水的用途要求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大,例如我国目前的全国年总需水量在二十世纪 80 年代 4400 亿m3 的基础上增加到了 6800 亿 m3,即增加 50%以上。当前,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工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但是,由于水的性质所决定,它不仅对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有时造成不便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据估计,地球大陆上的总降水量约 11.9 万 km3。这些水一部分以水蒸气的形

式返回大气;面另一部分则变成地表径流。由于这些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的不均匀性,过量的地表径正常常超出正常的河槽,形成洪水而淹没平地,破坏农田与城镇,引起重大伤亡事故,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另一面。当高空的水蒸气以雨滴的形式下降时,雨滴的动能又可使土壤颗粒崩解,形成结皮,迅速降低地表土壤的入渗能力,引起坡面侵蚀,并增加洪水量,引起沟道、河流侵蚀,甚至引起泥石流暴发,诱导滑坡等重力侵蚀,被冲入河流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沉积,可造成河床、湖泊、水库的淤积,降低其调洪能力,并使水质受到污染,成倍地增加洪水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是大量降雨所造成的破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人们不仅认识到了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不平衡的矛盾,而且也认识到了陆地森林的巨大调节作用。地球上现有约 40 亿 ha 的森林正在保护着地球上的主要江河的安全。森林对水资源的这种调节作用即所谓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的作用。又称森林水库的作用。水土保持林与的关系其实质是水土保持林的水量平衡,即水土保持林对各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受气候、地形、土壤、地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综合评价中如何区分出水土保持林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总的来说,水土保持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防止洪水,改造局部地区水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全国水土保持林树种一览表 树种名称 生物学特性分布地区及地势条件造林方法用途油松常绿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盐碱,喜生于微酸性及中性沙壤土中, 根系发达,生长较慢 华北、西北和华中、西南部分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阴坡、半阴坡 植苗直播护坡固沙;建筑用材,矿柱材,薪炭材侧柏常绿乔木,适应性强,稍耐阴,抗风,耐寒,耐旱,耐湿,耐瘠薄,喜生于中性及微碱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也能生长,深根性,生长缓慢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黄土丘陵及土石山区,半阴坡、阳坡植苗直播护坡;建筑、车船、矿柱、家具和雕刻用材杨树乔木,适应性强,喜光,很耐寒,较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喜生于中性及石灰性湿润肥厚沙壤土, 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各地,海拔24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河岸和黄土丘陵山地植苗插条埋条分蘖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化纤及造纸原料旱柳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耐寒,耐旱,耐水湿,较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各种性质的土壤,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华北、西北和华中,海拔23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和丘陵山地植苗直播分蘖护岸护滩,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刺槐乔木,适应性强,喜光,抗风,很耐干旱,耐瘠薄,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浅根性,侧根发达,生长迅速,根蘖能力强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山麓和黄土丘陵、低山、阳坡植苗直播分蘖 护坡固沙,改良土壤;车辆枕木、矿柱及小农具、家具用材、薪炭材;叶可作肥料、饲料,花为良好蜜源 白榆 乔木,适应性较强,喜光,抗风,极耐寒,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耐微盐碱,喜生于石灰性土壤, 深根性,侧根发达 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区,海拔1800米以下的平地、沙地、黄土丘陵、山地、阳坡 植苗直播 护坡,防风固沙;一般用材,叶为良好饲料 臭椿 耐微盐碱,不耐水湿,喜生于中性、石灰性土壤,深根性,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迅速

水土保持林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指大气降水达到林冠层时,一小部分雨水被树木的枝叶截拦,附着于枝叶的表面,然后慢慢地蒸发回大气中。 要降雨过程的某一时段内,从林冠表面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的降水量和降水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截留率: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之比; 郁闭度大,复盖层多,林冠的截留率就大;截留率:针叶树>灌木>软阔叶树>硬阔叶树;当降水量小时,截留量是随降水量的增加成正比增加的,当截留量大致或接近极佳进,降水再增加,截留量也无法增加了; 以便给予相同的林学技术措施。这种组织起来的单位,叫做森林经营类型,也称林分经营类型,简称经营类型。 一些在地域上分散,但林况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相同,并需采取统一的经营方针及相同的林学技术计算和经营措施的许多小班(林分)组合起来的总体。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状况,并拟定各项技术措施的类型表。 林带林缘垂直面上透光孔隙的投影面积S与该垂直面上林带投影面积S之比(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是指当风向垂直林带时,林带背风面林缘在林带高度一下的平均风速与旷野同一高度以下的平均风速之比,以α0表示。透风系数是鉴定林带结构有利的重要参数。在研究工作和生产上常以林嗲的透风系数值作为判断林带结构优劣指标,但它不是林带本身结构的指标。 是指护坡林切实起到吸收调节作用的有效面积和防坡林的总面积的比值(此数越接近1,起的作用越大) 在高度郁闭的由喜光树种组成的幼林中,无论在林木的高度和粗度方向,边行均比在林分中心生长的林木生长量为大,形成边行优势的现象,亦称边行效应 为了解决林木之间或树种之间和其它植物之间的矛盾,保证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不受次要树种等的抑制,以调整林分组成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抚育间伐种类 与相邻区域又有显著差别的地段,是调查和经营的基本单位。一般按权属、地类、立地条件类型等进行区划。按地类区划包括非林业用地小班和林业用地小班。 森林资源:指森林所占的林地和森林内蓄积的木材,以及森林内的其它植物资源(灌木、草本、苔藓等)、动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及环境资源。 防护林: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及其他防护功能而营造的森林。 防护林体系:在一个自然景观地带内,依据不同的防护目的和地貌类型而营造的各种人工防护林和原有的天然林,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将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植物群体系统。 林冠截留作用: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林冠截留量:在降雨过程的某一时段内,从林冠表面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的降水量和降水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

水土保持林学-重点

水土保持林学复习重点 绪论 1、水土保持林学: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阐述造林基本原理与培育技术,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体系配置建设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林体系多种功能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 2、水土保持林: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改善山地丘陵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供一定林副产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3、水土保持林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2)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4)科学研究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5)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 (6)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 (7)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造轻管 第一章水文效应 1、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 水土保持林对这些要素(如降水、蒸发和径流)进行改变、调控,最终改变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配比例,从而改变水文过程,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2、对降雨的三次分配 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灌木和活地被物) 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3、林降雨量包括(林冠通过雨量)和(林冠滴下雨) 4、影响林冠截留量的因素(看一眼得了) (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留量多;枝叶量:多>少;湿润程度:干>湿 (2)林分特征 树种:针叶>灌木>软阔>硬阔;郁闭度; 林龄:同一树种因林龄不同,枝叶茂密程度不同,截留率也不相同。 (3)雨量、雨的性质 雨量与截留量:正相关关系、非直线性(当林冠截留量IC< C林冠贮水量时) 林冠贮水量C:一次降雨中林冠所能容纳的最大降水量。 降雨性质与截留量: 雨强越大,降雨越集中,截留量越小; 雨强越小,历时越长,有利于林冠充分吸水和吸水后蒸发,截留量越大。 另外,由于“附加截留”的存在,林冠的总截留量有可能超过林冠的饱和截留量的那个极限值。 附加截留指的是对于历时长的降水在这个阶段中枝叶体还将水继续蒸发到大气中去,它由湿而变干,这样一来又增加了截留雨水的潜力,这种因蒸发而增加的截留称为“附加截留”。 (4)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和林冠截留 在雨前林冠愈干燥,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愈大;反之,与前次降水相隔的时间愈短,则林冠含有较多的未来得及蒸发的前次截留量,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就小了。

聊城市水土保持树种

xx主要xx树种 一、xx概况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与冀、豫两省交界,区位独特,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在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质良好,其中壤质土占78%。年平均气温13度以上,活动积温4500-5000度,无霜期190-200d,年平均降水量600-650mm,耕层pH 值在7. 1-8. 5,酸碱适中,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聊城市现辖9个县(市、区) ,全境8590 km2 ,耕地面积5. 533万hm2 ,全市总人口5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农业人均耕地0. 121 hm2。 (一)地质地貌 聊城市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受黄河历次决口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浅平洼地、缓平坡地、背河洼地和河滩高地是区内的主要地貌类型。 (二)气候条件 聊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多风,晚秋易旱。地处半湿润地区,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7 mm。降水变率一般为18.3%-25. 8%,最大可达70%,年干燥度为1. 7-1. 9,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较为干燥。降水62%-67%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大,全区暴雨年平均日数为1.9- 2. 6 d,日最大降雨量为312. 2 mm。 (三)土壤类型 聊城市土壤分为褐土、潮土、盐土和风沙土4个土类。其中风沙土类面积2.76万hm2 ,占全市土壤面积的3. 9%,主要分布在莘县、冠县、茌平、东昌府区和高唐等县市的决口扇形地和沙质河槽地边缘。这类土壤质地松散,结构性差,抗侵蚀力差,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肥力低,持水能力较差,遇中雨易产生地表径流,引起土壤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春季风蚀也比较严重。 (四)植被覆盖

水土保持林树种综述

水土保持林树种综述 选择优良树种,掌握造林树种的生长特性,是造好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措施之一。如刺槐、油松、侧柏和紫穗槐等。沟谷、坡脚、台田、路边有各种杨树、柿树、黑枣、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树种。山上野生的树种主要有臭椿、黄连木、酸枣、荆条及胡枝子类的小灌木,离村庄较远的深山有葛条。。这些树种都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和经济价值,但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因此,根据水土保持林的目的,把能在山坡上生长和便于造林的一些树种,进行造林试验,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优劣,从而选出可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树种。在无水分胁迫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和对比了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苗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趋势为上午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针叶树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低,阔叶树种最高,灌木树种位于中间;各树种苗木 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刺槐、白榆、紫穗槐、黄土半干旱区水土保持林主要树种耗水特性研究沙棘、山杏、柠条、油松和侧柏;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侧柏、柠条、油松、刺槐、紫穗槐、白榆、沙棘和山杏。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树种苗木的各项生理指标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大部分树种苗木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增加。,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不相同,其光合速率的光响应变化趋势遵循二次项模型。在高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光强

变化的响应与土壤水分条件基本无关,敏感性较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 光合作用对光强响应的敏感性增强。 .确定了刺槐与侧柏在干早、半干旱地区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和林地土壤水分管理标准: 刺槐适宜的SwC闭值为11.0%~15.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52.0%~ 74.0%),最适SWC为13.0%(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62.0%)左右;所允许的最大土壤水分亏缺SWC为1众O%(近于田间持水量的48.0%)左右;土壤水合补偿点为4.5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21.7%)左右。侧柏适宜的SwC闭值在9.5%~13.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45.0%一64.0%之间;最适的SwC在10.5%(近似于田间持水量的50.0%)。所允许的最大土壤水分亏缺SwC为8.5%左右(田间持水量的40.5%);土壤水合补偿点3.91% (近似于田间持水量 的18.6%)左右。,林地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划分为:冬季土壤水分稳定期(头年12月至翌年3月上旬)、春季土壤水分损耗期(3月中旬至6月下旬)、夏季土壤水分恢复期(7月、8月和9月上旬)、秋季土壤水分消退期(9月中旬至n月下旬)4 个阶段。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垂直变化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0~30cm 左右的土层)、土壤水分活跃层(30~SOcm左右的土层)、土壤水分过渡层(80~ 18Ocm的土层)、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180cm或更低土层以下)4个层次。 .调查不同密度刺槐林分林下植物状况,研究林下植被对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 指示作用,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其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减小的趋势,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逐步由典型的中生植物向早生植物过渡,反映出高密度林分林地土

水土保持林学试题

课程名称:水土保持林学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名词解释(40分) 1. 林冠截留作用2。枯落物水容量 3 立地条件4。种植点的配置 . 5 分殖造林6。水平配置 . 7 适地适树8。水源涵养作用 . 9 造林密度10。水土保持林 . 二、简答题(34分) 1.简述林地土壤入渗三个阶段的特点。 2.简述枯枝落叶的水土保持作用。 3.简述造林整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简述混交林的特点。 5.简述常见的林分管理措施。 6.简述倾斜坡面上林木根系的分布的特点。 三、叙述题(26分) 1?叙述植苗造林的运输过程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以维持苗木

体内的水分平衡?

2 .叙述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安排林种的原则 课程名称:水土保持林学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40分) 1 .林冠截留作用 3 .立 地 5 .植苗造林 7 .适地适树 8。蓄满产流 9 .雨滴中径 10。防护林体系 二、简答题(34分) 1. 简述水土保持林对降雨的三次分配过程。 2. 简述水土保持树种选择的原则。 3. 种植点的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4. 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 5. 简述森林小气候的特点。 2。枯落物水容量 4。经营密度 6。垂直配置

6.简述水土保持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

三、叙述题(26分) 1. 叙述常见的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2. 播种造林之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种子进行处理? 课程名称:水土保持林学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36分) 2. 枯落物水容量 4种植点的配置 6. 水平配置 8.平 茬 10.经济林良种 12.引种栽培区 二、 简答题(34分) 1. 土壤入渗三个阶段的特点。 2. 土壤水分以哪两种方式贮存,各有何特点? 3. 树木根系固持土体的原理。 4. 造林整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 混交林的特点。 6. 修剪的作用是什么? 7. 板栗砧木苗培育的步骤。 三、 问答题(30分) 1. 植苗造林的运输过程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以维持苗木体内 的水分平衡? 2. 降雨量在500— 600mm 的坡面用材林具有什么样的配置特 点,并分析原因。 1?林冠截留量 3?立地条件 5.分殖造林 7.适地适树 9.花粉直感 11.中心产

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设计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 《水土保持林学》造林技术设计 一:前言 二:设计地区概况及立地分析 三:造林技术设计 (一)立地类型划分 (二)造林类型设计 (附)造林类型(典型设计)表 四:结束语(小结) 造林技术设计(作业) 一、前言 ⊙主要阐述造林技术设计的重要性:林业生产周期长﹑造林成功与否关系到几十年上百年的大事,应以科学为依据。因此,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并为以后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稳定高效的林分结构,进一步提高人工林的产量、质量、各种效益必须要进行设计。 ⊙造林技术设计要在充分调查社会自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分别立地条件类型编制造林类型。 ⊙设计时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认真调查研究立地条件及林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广泛搜集群众的造林经

验。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特点提出相应的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作业包括: ①树种的确定及树种选择设计; ②群体结构设计; 林分组成设计――单纯林,混交林(混交方式等) 密度及种植点配置设计 ③整地技术设计:方法﹑规格﹑季节等; ④造林方法设计:造林方法﹑季节﹑种苗规格及数量; ⑤幼林抚育管林:松土除草等等一系列措施;二、涉及地区概况及立地条件 通过造林地区概况分析进一步明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为完成上述设计提供依据。 ⊙自然条件: 分析气候条件降水特性、雨量、气候是否干旱﹑温度﹑热量等; 分析地形地貌条件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地形是否完整等;

分析土壤条件土壤厚度、土壤水分、养分、矿质含量等; 分析水文状况地表水、地下水、有无灌溉条件等; 分析植被状况为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要找出立地限制因子和主导因子:降水少﹑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应选择抗干旱树种营造生态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 ⊙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本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经济状况、主要产业,分析劳动力状况、交通状况等。 三、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一)立地类型划分:(本作业结合2个立地类型)Ⅰ、海拔>700m-阴坡-土层厚度>30cm(水源涵养林); Ⅱ、海拔<700m-阳坡-土层厚度<30cm(水土保持林); 为每一立地类型设计一个造林类型(可以是多个造林类型); (二)造林类型设计(典型设计) 1、林种设计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植物介绍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植物介绍 批碱草 又名碱草、达乌里bing草、青穗大麦草,大箭草。分布遍及全省,从高中山到平川均有,抗旱、耐寒、耐碱、抗风沙的能力都很强。此草用以刈割最为适宜,一年可割两茬,再生力极强,产草量高。干草适口性好,家畜爱吃,穗前青草可放牧大家畜。披碱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一、特征特性披碱草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发达的须根系,多集中在15~20厘米的土层中,茎直立,疏丛型,株高80~150厘米,具3~6节,基部节略膝曲。叶片线形。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长14~20厘米,通常每穗节有2枚小穗,而接近先端各节仅具1枚小穗,每小穗有3~4朵小花。颖披针形,具短芒。颖果长椭圆形。深褐色,千粒重2.78~4克。披碱草是中生或旱中生植物,具一定的耐寒、耐碱、抗风沙的能力。但幼苗期抗旱能力较差。披碱草苗期发育缓慢,播种当年一般只能抽穗开花,结实成熟的很少;第二年才能发育完全。适宜条件下,播后8~9天就可出苗,当出现三片真叶时开始分蘖和产生次生根,从而进入快速生长期。拔碱草分蘖能力强,一般可有30~40个,最高可达100个。在宁夏南部山区,4月下旬播种, 8月上旬抽穗,8月下旬开花,翌年4月下旬返青、7月下旬开花,8月中旬种子成熟,整个生育期120天左右。披碱草为短期多年生牧草,一般利用4~5年,其中第2~3年产量最高。 二、经济价值披碱草分蘖多,叶量大,营养较为丰富,除放牧利用外,主要供青饲和调制干草。也是山地草甸,草甸草原或河漫滩等天然草地适宜条件下补播的主要草种. 三、适栽地区和栽培技术披碱草用作天然草地补播草种,一般与豆科和其他禾本科草种混播。近年来,在南部山区退耕地种植,实践征明,披碱草是适宜在森林草原带建立刈用或刈牧兼用人工草地的好草种。利用荒地或退耕地种植披碱草,要深耕18~22厘米,及时耙耱、镇压。播前土壤施基肥,播时用硫酸铵作种肥。 四、收获与利用披碱草种子的芒较长,播前要用脱芒器脱芒,或经碾压断芒后播种。若墒情好,春播为宜,夏、秋趁墒抢种,利于出苗。每亩播量1~2公斤,行距30厘米,播深3~4厘米。披碱草播种当年生长缓慢,可与麦、豆类一年生作物混种,以增加收益。在分蘖前及时灌溉、中耕松土,并追施速效氮肥,披碱草易发生杆锈病,可用敌锈钠、代森锌、石硫合剂或萎锈灵进行化学保护。披碱草在气候校干旱、土壤瘠薄的情况下,一年刈割一次,水分条件好时,可刈割两次。人工栽培的披碱草,除刈割鲜喂外,还供调制干草。调制好的干草,颜色鲜绿,气味芳香,适口性好,除喂马、牛、羊外,还可制成草粉喂猪。青刈可直接饲喂牲畜或调制青贮饲料。与豆科或其它禾本科草进行混播的可用于放牧;割草地割一次者,割后可配合放牧,利用再生草。 碱茅 碱茅为多年生植物,密丛型,须根致密。一般生长在湿润的盐碱土上,呈丛状散生,春季返青早,生长迅速,秋季凋萎迟。耐盐碱能力非常强,土壤pH值达9-10时仍能生长。在我国北方的盐碱土壤上种植时,最佳的播种时期为秋季,因为北方春季多风,地表水分蒸发量大,表土积盐较多,不宜播种,只有当表层土壤在雨季淋溶盐碱,土壤含盐量大幅度下降以后,才最适宜于播种和保苗,从而保证草地的成功建植。碱茅千粒重为0.134克,单播时的播种量为2-3公斤/亩,行距为40-60

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哪些

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哪些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哪些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 1、泓森槐有一定的抗旱、抗烟尘、耐盐碱作用。适生范围广,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多功能树种。可作为行道树、住宅区绿化树种、水土保持树种、荒山造林先锋树种等。 泓森槐 生长迅速,木材坚硬,纹理细致,耐水湿,抗腐朽,易燃,热值高,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能源树种。可做为矿柱及建筑用材,也是制作家具,木地板的优质原料。 现在全国造林树种单一,土壤地力衰退严重,而营造泓森槐混

交林可大大改良土壤,根瘤菌,能固氮,落叶可肥土。用榆树、杨树、柳树等混交,长势都会更好。泓森槐根系发达,具根瘤,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故其耐瘠薄、耐旱性优于杨柳科品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较正常生长。 2、胡杨。胡杨是落叶乔木,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状卵圆形或肾形,两面同色。花期5月,果期7-8月。 产于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蒙古、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均有分布。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树种,要求沙质土壤,喜光、抗热、抗旱抗盐碱、抗风沙,是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3、樟子松。樟子松是常绿乔木,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树干挺直,大树树皮厚,下部灰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鳞状深裂,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色至褐黄色,内侧金黄色,裂成薄片脱落。叶2针一束,

水土保持林学-重点

水土保持林学-重点

水土保持林学复习重点 绪论 1、水土保持林学: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阐述造林基本原理与培育技术,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体系配置建设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林体系多种功能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 2、水土保持林: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改善山地丘陵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供一定林副产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3、水土保持林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2)成活率、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4)科学研究跟不上生产要求,对生产上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5)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较少 (6)造林所用苗木质量低 (7)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造轻管 第一章水文效应 1、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指水土保持林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水文要素的影响。 水土保持林对这些要素(如降水、蒸发和径流)进行改变、调控,最终改变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配比例,从而改变水文过程,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2、对降雨的三次分配 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灌木和活地被物) 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3、林内降雨量包括(林冠通过雨量)和(林冠滴下雨) 4、影响林冠截留量的因素(看一眼得了) (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留量多;枝叶量:多>少;湿润程度:干>湿 (2)林分特征 树种:针叶>灌木>软阔>硬阔;郁闭度; 林龄:同一树种因林龄不同,枝叶茂密程度不同,截留率也不相同。 (3)雨量、雨的性质 雨量与截留量:正相关关系、非直线性(当林冠截留量IC< C林冠贮水量时) 林冠贮水量C:一次降雨中林冠所能容纳的最大降水量。 降雨性质与截留量: 雨强越大,降雨越集中,截留量越小; 雨强越小,历时越长,有利于林冠充分吸水和吸水后蒸发,截留量越大。 另外,由于“附加截留”的存在,林冠的总截留量有可能超过林冠的饱和截留量的那个极限值。 附加截留指的是对于历时长的降水在这个阶段中枝叶体还将水继续蒸发到大气中去,它由湿而变干,这样一来又增加了截留雨水的潜力,这种因蒸发而增加的截留称为“附加截留”。 (4)雨前林冠的湿润程度和林冠截留 在雨前林冠愈干燥,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愈大;反之,与前次降水相隔的时间愈短,则林冠含有较多的未来得及蒸发的前次截留量,存留雨水的潜在能力就小了。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类型及配置

水土保持期末论文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类型及配置 10水文1班 鲍庆 100620116

摘要 学习了水土保持学之后,我对第四章林草措施有比较大的兴趣,故搜索了众多的有关于林草方面的资料,并加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整理成以下论文。 ABSTRACT Stud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 have great interest in the fourth chapter of forest and grass measures, so the search numerous about vegetation information, and added some my own views, organ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hesis. 关键字: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类型配置 Key words: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Forest and grass measures; Type; configure

目录 1. 林种区划 (1) 1.1 水土保持林的区划 (1) 1.2 水源涵养式林的区划 (1) 1.2.1 水源涵养林的定义 (1) 1.2.2我国水源涵养林现状 (2) 1.2.3水源林区划原则和依据 (2) 1.2.4 水源林区的标准 (3) 1.2.5长江中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划分 (4) 1.3. 海岸防护林 (4) 1.4. 护路林 (5) 2.水土保持林草类型及配置 (5) 2.1 防护林树种选择 (5) 2.1.1水保林、水源林的树种选择 (5) 2.1.2 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5) 2.1.3海岸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6) 2.1.4护路林的树种选择 (6) 3. 水土保持林林种配置 (6)

水土保持 南京林业大学

一、名词解释: 1.有效防风距离:在林带防风距离内,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的距离即为有效防护距离。它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有效 防护距离。 2.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减缓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减少江河库塘泥沙淤积,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 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稳定高产,保障交通、水利、水保工程安全的一种防护林。 3.林带结构:指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亦即林带侧面透光孔隙的多少及分布状况。 4.坡式梯田: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等高线开沟筑埂,将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用来截短坡长拦蓄部 分径流,减轻土壤侵蚀。除开沟筑埂部位改变了小地形,其余坡面仍保持原状,故称坡式梯田。 5.林带胁地:在林带使附近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这种现象即为林带胁地。产生胁地的主要原因有:①林 带树木根系向农田延伸,夺走了一部分水分和养分;②林带树冠遮荫,影响了林带附近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6.自然侵蚀: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 加速侵蚀: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土壤侵蚀速度,使侵蚀作用大于土壤形成的速度,导致土壤肥力每况愈下,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7.层状侵蚀:又称“片状侵蚀”,当降水在坡面上发生溅蚀,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速率时,地面形成泥沙浑浊的薄层水 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方式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均匀减薄。 细沟状侵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小股径流冲刷,形成许多细密的小沟,这些细沟基本上沿着流线的方向分布。 8.重力侵蚀: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重力侵蚀的发生,是在其它外营力特别是水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以 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引起的地表物质移动形式。以重力为主要动力的侵蚀形态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等。 9.土壤侵蚀广度: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 10.年土壤侵蚀模数:指年土壤侵蚀总量与总土地面积之比, (其中年土壤侵蚀总量=年冲刷深度*土壤侵蚀面积*土壤天然容重) 11.河道生态修复:是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特 征在充分的认识基础上,采用符合这些规律的措施促进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与未被人类干扰破坏前的近似状态, 并且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均衡的一种复杂过程。 12.径流系数:指年平均径流深与年平均降水量之比。 13.透风系数:又称透风度、通风系数等,是当风向垂直林带时,林带被风林缘在林带高度以下的平均风速与空旷地区 相同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之比。它不仅是衡量林带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也是确定林带结构的依据之一。 14.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及其母质受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发生的各种破坏、分离、 搬运和沉积的现象。其本质是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土地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15.侵蚀基准点:侵蚀沟下切的最低水平面或点,此时不能再下切了。 侵蚀基准面:穿过侵蚀基准点的水平面。 16.溯源侵蚀:侵蚀沟形成以后,其进一步发展将以向长发展为主,以其与汇流方向相反,称之为溯源侵蚀作用。 二、简答题: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 ⑴可蚀性土壤为剧烈侵蚀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土壤质地匀细,组织疏松,柱状节理发育,具有大空隙构造,湿陷性和渗透性都较大,有机质含量低,具有迅速分解悬浮的能力,抗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能力极弱; ⑵集中降雨为土壤剧烈侵蚀提供了营力; ⑶植被的破坏使土壤失去了缓冲降水的屏障:黄土高原也曾分布着茂密的植被,由于历史上乱砍滥伐,现除极少部分山地森林外,其余均变为农耕地。有些地方虽没全部耕种,但有轮荒旧习,天然植被被撩荒地所代替,是黄土高原侵蚀泥沙的主要源地; ⑷起伏的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 ⑸高输移比和高含沙水流增加了黄河的输沙压力:由于土壤质地均匀、细致,在水中易分散,表现出极大的输移比:输移比=河流输沙量/侵蚀产沙总量。黄河中游土壤的输移比接近于1,基本上所有的侵蚀泥沙会被水流冲走。 经验与措施:1以梯田、坝地和水地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2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区别

水土保持林学

1、水土保持林学研究内容:防护作用,营林技术,规划配置。 2、我国森林资源的概况:(1)资源总量不足(2)分布不均匀(3)经营管理粗放,林分质量低(4)宜林利用率低(5)其他(树种单纯,结构不合理) 3、国内现状:优质高产林生长木材形成的机理及调控;森林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调控机理研究;森林生物灾可持续控制基础理论研究;土壤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森林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重大森林火灾研究和预防机理研究;人工生态植被演替及近自然人为干扰机制研究;林木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生态系统恢复技术;荒漠化预防和综合治理技术;优质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经济林、竹藤、花卉良种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森林灾害防治技术。 4、水土保持防护林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数量少,发展速度慢,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2)成活率低,保存率低,这是目前水土保持林发展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问题; (3)生长缓慢,小老林面积太大,既无生态效益,又无经济效益; (4)科学研究跟不上生生产要求,对生产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 (5)树种单一,可替换树种研究少; (6)造林所用的苗木质量低 (7)对现有林分缺乏管理,重治轻管 5、森林可分为五大林种: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殊用材林。 防护林: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及其他功能而营造的森林。 防护林体系:在一个自然景观地带内,依据不同的防护目的和地貌类型而营造的各种人工防护林和原有的天然林,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植物群体系统。 水土保持林:以调节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和改善山区、丘陵区农林副渔等生产用地,水利设施以及沟壑,河川的水土条件为经营目的的森林。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失去与人工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其他有机组成部分在区域性人工生态系统总体建设的生态、经济目标下以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以发挥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潜力为依据,实现和组成防护林体系咯林种的合理配置与组合,充分发挥多种林,多树种生物群体的多功能和效益,建成功能完善、生物学稳定、生态经济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 6、一、对降雨的三次分配 (1)林冠层截留;泛指所有森林植物的地上部分(乔木、灌木和活 地被物) (2)枯枝落叶截留(死地被物); (3)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下渗吸收或产生径流。 1、树冠截留的作用: 树冠截留量:在降雨过程的某一时段内,从根冠表面蒸发返回大气中的降水量和降雨终止时林冠层还保留的降水量。 林冠截留率:该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之比。 树冠干流量:大气降水过程中,有一部分水量从林冠枝叶体转到树干流入地表形成树干径流量,称为干流量。 2、影响林冠截留的因素 (1)林冠特性 林冠结构:重叠多、孔隙少,截留量多 枝叶量:多>少

聊城市水土保持树种

聊城市主要水土保持树种 一、聊城市概况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与冀、豫两省交界,区位独特,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在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 ′-116°32′之间, 属暖温带季 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质良好,其中壤质土占78%。年平均气温13度以上, 活动积温4 500- 5 000 度,无霜期190 -200 d, 年平均降水量600- 650mm, 耕层pH 值在7. 1-8. 5, 酸碱适中,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聊城市现辖9 个县( 市、区) ,全境8590 km2 , 耕地面积5. 533 万hm2 , 全市总人口558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52 万人, 农业人均耕地0. 121 hm2。 (一)地质地貌 聊城市属黄河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 受黄河历次决口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 形成了微度起伏, 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浅平洼地、缓平坡地、背河洼地和河滩高地是区内的主要地貌类型。 (二)气候条件 聊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春季干旱多风, 晚秋易旱。地处半湿润地区, 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7 mm。降水变率一般为18. 3%-25. 8%, 最大可达70%, 年干燥度为1. 7-1. 9,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气候较为干燥。降水62% - 67% 集中在夏季, 降水强度大, 全区暴雨年平均日数为1. 9- 2. 6 d, 日最大降雨量为312. 2 mm。 (三)土壤类型 聊城市土壤分为褐土、潮土、盐土和风沙土4 个土类。其中风沙土类面积2. 76 万hm2 ,占全市土壤面积的3. 9%, 主要分布在莘县、冠县、茌平、东昌府区和高唐等县市的决口扇形地和沙质河槽地边缘。这类土壤质地松散, 结构性差, 抗侵蚀力差, 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肥力低, 持水能力较差, 遇中雨易产生地表径流, 引起土壤冲刷, 造成水土流失。春季风蚀也比较严重。 (四)植被覆盖 聊城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稠密, 境内天然植被很少, 仅有零星灌木林640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0. 074%。分布在古黄河故道沙丘地带。目前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农田林网防护林、河岸防护林、果园林、四旁树木以及次生草植物群落等, 总的来说, 植被覆盖率抵, 涵养水源、拦蓄径流能力比较低, 一遇高强度降水或大风, 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并使沙化土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二、主要水土保持树种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 由于受黄河多次改道和泥沙沉积的影响, 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春季干旱多风, 晚秋易旱。土壤质地松散, 结构性差, 植被覆盖率低, 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使处于半湿 润地区的聊城市水土流失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引黄灌区的沉沙池区, 由于每年

西北水土保持树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保持 “我的家住在黄土高坡……”,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总面积为64万km2。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水土流失现状 1.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10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104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为14.65×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年侵蚀模数大于15000t/km2的剧烈水蚀面积为3.67×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4]。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t,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造成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10cm,最高处达15cm,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使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黄土高原地区范围广,面积大,而且水蚀、风蚀强度十分严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 2.速度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