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笔记

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笔记

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笔记
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笔记

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

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以某一点

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圆心决定圆

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 或r=2

d 。 4、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圆里画一

个最大的正方形,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

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5、画圆:用圆规画圆,针尖所在的位置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6、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

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

径所在的直线(而不是直径),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

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9、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方向。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

(顺时针、逆时针)、角度。

10、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

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只有在计算时才取,)。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即 C

圆=πd =2πr。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

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πr

2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πr2

2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考试一般正方形、长方

形和圆:

①它们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面积居中,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②它们面积相等时,长方形最大,正方形周长居中,圆的周长最小。

1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就扩大(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缩

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18、几个公式:

C

圆=πd =2πr d = C

π

d = 2r

S

圆=πr r =

C

r =

d

2

19、计算周长面积时,注意题目本身的单位和需不需要单位换算。结果记住要带单

位,周长是(cm),面积是平方(cm2),体积是立方(cm3)。

20、圆的周长计算:

×1=×2=

×3=×4=

×5=×6=

×7=×8=

×9=×10=

21、圆的面积计算:

×12=×22=

×32=×42=

×52=×62=

×72=×82=

×92=×102=314

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再

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①如果是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②如果是分数连乘,可先进行约分,再进行计算;

③如果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先把除法转换成乘法,然后按乘法运算。

2、解决问题

(1)用分数运算解决“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方法是:

第①种方法:可以先求出多(或少)的几分之几具体是多少,再用单位“1”的量加(或减去)多(或少)的部分,求出要求的问题。

第②种方法:也可以用单位“1”加(或减去)多(或少)的几分之几,求出未知数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量乘这个分数。

(2)其他分数应用题类型“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3)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①要找准单位“1”。

②确定好其他量和单位“1”的量有什么关系,画出关系图,写出等量关系式。

③设未知量为X,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④解答方程。

(4)用算术解法解应用题的几种情况:

①部分量÷对应分率=单位“1”

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部分量,求单位“1”),用除法计

算,还可以用列方程解答。

3、解方程定律:(记得先写“解”字)

加数 +加数 = 和;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 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 = 积;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 商;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4、绘制简单线段图的方法:

一般分为三种:(一)一种量是另一种量的几分之几。(二)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几分之几。(三)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少几分之几。绘制时关键处理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审题确定单位“1”的量。绘制步骤:

①先画单位““1”的量。

②分率的分母是几就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几份,画出平均的等分。标出相关的量。

③再绘制与单位“1”有关的量,根据实际是上面的三种关系中的哪一种再画。标出相关的量。

④问题所求要标出“”号和单位。

三单元《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

2、观察物体时,观察点的位置距离观察物体的远近、高低发生变化时,所观察的画面及范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4、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短;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四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

2、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①意义不同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所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所以分数表示数量时可以带单位。

②写法不同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不能

说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

分数的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只能是整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

数。百分数的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如:18%,%,180%

3、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①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如=25%。

②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

数,再改成成百分数。

(除不尽的,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

③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先把“%”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当移动的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 ④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当百分数的

分子是小数时,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分

子变成整数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4、计算百分数算式时,结果要化为分数或小数。

如:5%+20%=或=

4

1。 5、解决问题:

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或列方程解决。

6、百分率:

百分率一般是指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如合格率就是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数量的百分之几。及格率就是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结果用百分数的形式

表示。

五单元《数据处理》

1、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折线统计图也可以表示数量多少,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三个统计量:

平均数、中位数(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众数。

3、比较两组数据的方法:

①直接比较最大值或最小值。

②比较平均值。

③分段整理数据,再比较。

六单元《比的认识》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

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求比值时,如果前、后项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求比值。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

3、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

4、化简比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在化简比时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也可以把比转化为除法,用商不变的规律化简。化简比时如果比的前、后项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化简。

5、做题时要先看清是化简比还是求比值。

6、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

单价是总价与数量的比的比值。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9、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10、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用字母表示:a :b =a ÷b =b

a (

b ≠0) 11、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但三者的意义不同: 比表示一种倍比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表示方式也不同:作为运算,除法算式不能用比表示,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仍然读成几比几),但分数不一定表示比。

12、解决问题:按比分配。

13、“看图找关系”和“画线段图”都是用图来直观描述数量关系,体现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

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解决问题:

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是指比单位“1”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②“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③“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仿照分数问题的解法解决百分数问题,体现了类比思想。

3、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率是银行规定的,有按年计算的(年利率),也有按月计算的(月利率),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利率有时会调整。

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一般问什么就设什么)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步最重要)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答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笔记

人教版 数学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2018年9月3日--2019年1月25日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3.5元 × 3 10.5元 0.72 × 5 3.60 72 × 5 360 ÷100 方法2 方法1 0.72 0.72 0.72 0.72 + 0.72 3.60 ×100 最后的0可以去掉 35角 × 3 105角

2.4×0.8=1.92 0.56×0.04=0.0224 2.4 × 0.8 1.9 2 ×10 ÷100 ×10 2 4 × 8 1 9 2 0.5 6 ……两位小数 0.5 6 ×0.0 4 ……两位小数→×0.0 4 0.02 24

第4节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及验算 1.小数倍的意义: 56×1.3表示56的1.3倍是多少。 67的4.5倍是多少?列算式为:67×4.5 2.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3.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56×1.3=72.8(千米/时) 5 6 × 1. 3 1 6 8 5 6 7 2. 8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 第5节 积的近似数 一、取近似值的三种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进一法。 3、去尾法。 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步骤: 1、先求出准确的积, 2、审清要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 3、如果小于5,就将后面的数舍去,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 4、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三、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049×45≈2.2(亿个)。 0 .0 4 9 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 × 4 5 出结果。 2 4 5 1 9 6 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56千米/时 是非洲野狗的1.3倍 ?千米/时 非洲野狗 鸵鸟

2019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课堂笔记 大象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P3) 2、修改模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P5) 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P5) 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P5)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P5) 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P5) 6、光年是个。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1光年约是千米。(P5) 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止,宇宙还在。(P8)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P12) 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P13) 2、钟摆的秘密 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P17) 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P17) 3、小水钟 1、水钟在中国又叫“”、“”。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P) 2、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P19) 4、小小钟表设计师 1、1969年,第一快诞生。原理是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P21) 2、人们利用,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P22) 3、生物钟现象:。。。。。(P23) 4、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甚至。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P23)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1、人们从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千焦的热能。(P27) 2、人们经常用“”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1千卡=千焦。(P27) 3、每天摄取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吸收过多的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P27)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小学数学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连续自然数相差1。 【2】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4】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例如)读作:一百零二亿五千零二十万零五十。 【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例如)七十亿零三百万四千写作:00。 【6】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亿。 【7】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3 亿。 【8】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省略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9】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例如)6÷3=2(或2×3=6),那么我们就说6能被3整除(或6能被2整除),或3能整除6(或2能整除6)。

五年级上册数学笔记(北师大版)

一、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做题注意事项: 1、列竖式时,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外面。 2、除数是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可以在余数后面添零继续除。 3、除数是小数,先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用零补足,在个位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 4、看除数是几位数,看被除数的前几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把除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试商。如果不够,把被除数多看一位。试商时,默背相应的乘法口决。把商上在前几位的最右边一位上。 5、所试的商与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个位与所看被除数前几位的最右边一位对齐,不可随意移动。若所得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上的商太大了,减少一点再试。 6、看被除数与积相减的差,若小于除数,把被除数的后一位移下来,按前面的方法继续除。若被除数与积相减的差大于除数,就说明上的商太小的,增加一点再试。 7、被除数除不尽的,后面添零继续除。 8、商的小数点与扩大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其中依次循环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循环小数可以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首位和末位上各点一个圆点。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三、倍数与因数 1、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个位上是0、 2、4、6、8的数) 2、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上是1、 3、5、7、9的数) 3、0也是偶数。 4、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5、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不确定)【6÷2=3,8 ÷2=4】 6、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7、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8、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9、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 倍数。 10、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 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和3的倍数。 11、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 个数就同时是3和5的倍数。 12、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 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堂笔记

Come and help me! 句子结构: 主语+动词+名词。 小明唱一首歌。 Xiao Ming sings a song. 主语+动词+宾语 小明帮我。 Xiao Ming helps me. 动词:发出的动作 宾语:放在动词后面的主语

形容词性: 形容词:red 红色的 Beautiful 漂亮的 Wonderful 很棒的 Nice 好看的 Kind 热情的 Helpful 乐于助人的 1、小明把他的书包给她。(give sb sth/give sth to sb)Xiao Ming gives her his schoolbag. 2、小明喜欢小芳的文具盒。(pencil case) Xiao ming likes xiao fang’s pencil case. 3、小芳咬他的脸。 Xiao fang bites his face. 4、王子看她的鞋子。

Prince looks at her shoes. 5、仙女喜欢他。 Fairy like him. 6、妈妈喜欢我。 Mun like me. 7.他们喜欢他。 Cinderella, Come and help me!主语+谓语+名词/宾语。Where are my gloves? 一般疑问句和疑问句的区别:一般疑问句: 就是在陈述句后面+”吗?” 他去逛街了。 他去逛街了吗? 他是小明。 He is xiaoming.

Is he xiaoming? 1、把句中be动词(am is are )提前到主语的前面,然后+句子尾部+“?” 2、如果句子中没有be动词,在句子的开头加助动词(do/does/did..)。这是小明的书包。 This is xiao ming’s schoolbag. Is this xiaomig’s shool bag?(这是小明的书包吗?) 那是他的文具盒. That is his pencil case. Is that his pencil case? 那时他的文具盒吗? 一般疑问句!

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供您参考。 一、位置 在学习位置时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起初确定一点位置是根据规定和约定。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二、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注:10/2=5/1,表示比读5比1,19: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 负数 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 ……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 加负号“-”号, 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3、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例如:+2,5.33,+45,25 4、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 或 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 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 >16 -13 <-16

二 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 =80﹪,六折五=6.510 =65100 =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 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 =10﹪,八成五=8.510 =85100 =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 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 :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 购物策略: 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 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假如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连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运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觉: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5、商的近似数:依照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依照“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显现,如此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 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那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那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 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 7.4 3。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 10.732。 7、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点: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表的意义: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体问题,这样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3、常见统计表的分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2个或2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数量间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根据资料和制作表要求确定统计表的格式和项目。 (3)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填表。 (4)填写好总计和合计。 (5)写出制表的名称和制表的时间,必要时注明制表人。 5、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画出长短不一的直条,然后把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6、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起来。 7、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8、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统计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0、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众数。 11、中位数:把收集到的某一对象的有关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 12、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a、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13、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14、可能性大小的表示:用数字表示“一定能”“不可能”。“一定能”这种可能性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 1.圆锥的特征:由2个面围成,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体积: 公式的推导:利用转化的策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分类)梳理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负数的初步认识 负数的初步认识(一) 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像+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初步认识数轴:(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公式推导: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S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得到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为:S=a×h。 2.平行四边形拉伸和平移问题: (1)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3.两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 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三角形的面积: 1.公式推导: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 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 相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同。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果S表示三角形 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 2.两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3.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份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0 和 1、2、 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 1,最小的自然数是 0。 三、零上 4 摄氏度记作+4℃;零下 4 摄氏度记作- 4℃。“+4”读作:正四。“-4”读作负 四。 +4 也可以写成 4。 四、像 +4、19、+8844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 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 数都小于 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 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 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 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 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 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一、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

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 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 “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 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 “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 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 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 表: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 的分数单位。 二、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 a÷b=b/a(b≠0)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统计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五、数学广角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整理和复习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笔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末尾对齐。 (2)小数乘法的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验算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 (3)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4)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大数求近似数时,先化单位,再按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 (6)四则运算顺序 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Ⅱ、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Ⅲ、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乘法运算定律 ⒈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⒉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一个数,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⒋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⒌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a÷b÷c=a÷(b×c) ⒍25×4=100125×8=100025×8=200125×4=500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方法:如果除数是小数,先把除数化成整数(除数化成整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扩大多少倍),再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再点上小数点。如果被除数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循环小数的概念: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4)无限小数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5)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6)总价=单价×数量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公式S= a xh *2 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公式S= a x a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公式S= a x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公式S= a x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公式S=(a+b)h十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x n公式:L= n d = 2冗r 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x n公式:S=冗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 n dh = 2 冗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 冗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二1/3底面X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 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 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 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口:(2+4 )X5 = 2 X5+4 X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超全总结

一 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 =80﹪,六折五=6.510 =65 100 =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 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 =10﹪,八成五=8.510 =85 100 =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 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 :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 购物策略: 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 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 二 圆柱和圆锥 一、圆柱 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3、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有无数条高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2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 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如果h=2πr ,展开图形为正方形 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 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 6、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底面积 :S 底=πr 2 底面周长:C 底=πd=2πr 侧面积 :S 侧=2πrh 表面积 :S 表=2S 底+S 侧=2πr 2+2πrh 体积 :V 柱=πr 2h 考试常见题型: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 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 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