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场的叠加问题

电场的叠加问题

电场的叠加问题
电场的叠加问题

电场的叠加问题

1. (2012·安徽高考)如图6-1-3所示,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形平板,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其轴线上任意一点P(坐标为x)的电场强度可以由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求出:E=2πkσ,方向沿x轴.现考虑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0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从其中间挖去一半径

为r的圆板,如图6-1-4所示.则圆孔轴线上任意一点Q(坐标为x)的电场强度为( )

图6-1-3 图6-1-4 A.2πkσ0 B.2πkσ0

C.2πkσ0 D.2πkσ0

2.(2011·重庆高考)如图6-1-5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

图6-1-5

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电场的叠加问题

1.【审题视点】 (1)当圆板的半径R无限大时,→0;

(2)根据电场的叠加,Q点的场强应为挖去圆孔前平面产生的场强减去圆孔部分的电荷在Q点产生的场强.

【解析】 根据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形平板在P点的电场强度E=2πkσ,可推知当带电圆板无限大时(即当R→∞)的电场强度E′=2πkσ,对于无限大带电平板,挖去一半径为r的圆板的电场强度,可利用填补法,即将挖去的圆板填充进去,这时Q点的电场强度E Q=2πkσ0,则挖去圆板后的电场强度E Q′=2πkσ0-2πkσ0=2πkσ0,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答案】 A

该题属新情景问题,判断两个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的电场强度大小,显然无法直接通过物理规律直接推导得出结论,应另辟蹊径,可以运用量纲分析法、特殊值法、极限法、对称法、等效法等解决问题.

2.【解析】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E=及场的叠加原理,利用点电荷电场的对称性可以确定各面的中心及正方体的中心电场强度均为零,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1.2电场强度的叠加与大小的计算学案

专题1.2 电场强度的叠加与大小的计算 场强是从力的角度反映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涉及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叠加及大小计算的试题,一般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个别省市的高考题中偶尔出现过简单的计算题。 场的叠加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当于等效替代,该点的实际场强等于几个电荷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同一直线上的场强的叠加,可简化为代数运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场强的叠加,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场强.分析电场叠加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分析计算的空间位置; (2)分析该处有几个分电场,先计算出各个分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依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矢量和。 题型1 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叠加及大小的计算 空间中的电场通常会是多个场源产生的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矢量计算,这是高考常考的考点。虽然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 q ,但公式E =kQ r 反映了某点场强与场源电荷的特性及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的关系,体现了电场的来源与本质,高考常围绕此公式出题。 【典例1】(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 如图所示,四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正方形边长为a ,则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交点处的电场强度 A .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B .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C .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D . 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C

【解析】一个点电荷在中心O产生的场强为,对角线处的两异种点电荷在O处的总场强为 ,故两等大的场强垂直,合场强为,方向由合成的过程可知沿竖直向下,故选C。 【跟踪训练】 1. 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c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都是q1;在b、d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都是q2,q1>q 2.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 ) A.E1B.E2C.E3D.E4 【答案】B 2. 如图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

电场的叠加解析

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一、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⑴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⑵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 ⑶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⑷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 3.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 (2)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定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3)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写出初动量和末动量表达式。 注重:在研究地面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时,各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应取地球为参考系。 (4)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求解。 4.注重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①条件性;②整体性;③矢量性;④相对性;⑤同时性.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物体与平板间的相对滑动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求: (1)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地面上看,小木块向左运动到离出发点最远处时,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 【例9】两块厚度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它们的下底面光滑,上表面粗糙;另有一质量的滑块C(可视为质点),以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A的上表面,如图所示,由于摩擦,滑块最后停在木块B上,B和C的共同速度为3.0m/s,求:(1)木块A的最终速度;(2)滑块C离开A时的速度。

2.子弹射击物体 【例3】设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求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和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 3.两物体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 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例4】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向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10 kg.m/s,则二球质量m1与m 2间的关系可能是下面的哪几种?() A、m1=m2 B、2m1=m2 C、4m1=m2 D、6m1=m2. 4.反冲运动 在某些情况下,原来系统内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发生相互作用后各部分的末速度不再相同而分开。这类问题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增大,有其它能向动能转化。可以把这类问题统称为反冲。 【例6】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长为L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多远? 【例7】总质量为M的火箭模型从飞机上释放时的速度为v0,速度方向水平。火箭向后以相对于地面的速率u喷出质量为m的燃气后,火箭本身的速度变为多大? 5.爆炸类问题 【例8】抛出的手雷在最高点时水平速度为10m/s,这时忽然炸成两块,其中大块质量300g仍按原方向飞行,其速度测得为50m/s,另一小块质量为200g,求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怎样计算电场强度

§10 怎样计算电场强度?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计算,一般有三种方法: 1、 从点电荷场强公式出发进行叠加; 2、 用高斯定理求解; 3、 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微分关系求解。 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点: 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出发,通过叠加原理来计算,在原则上,是没有不可应用的。但是,叠加是矢量的叠加,因此计算往往十分麻烦。 用高斯定理求电场强度,方法简单,演算方便,它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宜于某些电荷对称分布的场强的计算,或者场强不是对称的,但为几种能用高斯定理求解折场的合成。 用场电势的微分关系求场强也有普遍性,而且叠加是代数叠加。这一种方法也简便,不过还比不上高斯定理。 所以求场强时,一般首先考虑是琐能用高斯定理,其次考虑是否能用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去求。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出发通过叠加原理进行计算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301 (1)4i i i q E r r πε= ∑r r 当电荷连续分布时: ()() 303 0301(2) 4134144r E dl r r E ds r r E d r λπεσπερτπε===???r r r r r r 式中 λ-电荷的线密度; σ-电荷的面密度; ρ-电荷的体密度。 式(2)、(3)、(4)中,积分应普遍一切有电荷分布的地方。计算时,还必须注意这是矢量和。 1、 善于积分变量的统一问题

如果积分上包含有几个相关的变量,只有将它们用同一变量来表示,积分才能积得结果。 这在应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求带电体的场强时,或者应用毕-沙-拉定律求B r 时,常常遇到。 因此,要积分必须先解决积分变量的统一问题。 积分上包含有几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任一变量都可选作自变量,而将其他变量用该变量来统一表示。必须指出,不但可以将积分号中包含的变量选作自变量,而且也可选择不包含在积分号中但与积分号中的变量都有关的量作为自变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现以图2-10-1所示均匀带电直线的场强计算为例来讨论积分变量的统一问题。 由图可知: 2 0cos 4x dl dE r λθπε= 2 0sin 4y dl dE r λθπε= 202 0cos (5) 4sin (6) 4x x y y dl E dE r dl E dE r λθπελθπε∴====?? ?? 上述三个变量中,共有三个相关变量:θ、l 、r 。为了把积分计算出来,必须把三个变量统一用某一个变量,可以θ、l 、r 中的任一个,或者用它的相关变量来表示。究竟选哪 一个好呢? 如果选择θ为自变量,则应把l 、r 都化作θ的函数来表示。由图示几何关系可得: 2222cot l a dl acse d r a cse θθθθ =-== 于是得: ()()2 12 1 21002100cos sin sin 44sin cos cos 44x y E a a E a a θθθθλλ θθθπεπελλ θθθπεπε==-==-? ? x 图2-10-1

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及电场强度的计算

第二讲: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及电场强度的计算 内容:§9-3 电场强度的求法 要求: 1.理解场强叠加原理; 2.掌握用积分的方法计算电场强度。 重点与难点: 1.电场强度及其计算。 作业: 习题:P37:9,11 预习: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四、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1.点电荷的场强:电荷Q ,空间r 处 2 04r r Q q F E πε== 2.点电荷系: 在点电荷系Q 1,Q 2,…,Q n 的电场中,在P 点放一试验电荷q 0,根据库仑力的叠加原理,可知试验电荷受到的作用力为∑= i F F ,因而P 点的电场强度为 ∑∑∑=== i i i E q F q F q F E = 即 ∑∑3 04r r Q E E i i πε == 点电荷系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3.连续分布电荷激发的场强 将带电区域分成许多电荷元d q ,则 ? ?=0 2 04r r dq E d E πε= 其中,对于电荷体分布,d q =ρd v , ???v r r dv E 0 204 περ= 对于电荷面分布,d q =σds ,02 04r r ds E s ??πεσ= 对于电荷线分布,d q =λd l ,?l r r dl E 0 2 04 πελ= 其中体密度 dV dQ V Q V =??→?lim 0 =ρ 单位C/m 3; 面密度 dS dQ S Q S =??→?lim =σ 单位C/m 2;

线密度 dl dQ l Q l =??→?lim =λ 单位C/m 。 五、 电场强度的计算: 1.离散型的:∑∑3 04r r Q E E i i πε == 2.连续型的:? ?=0 2 04r r dq E d E πε= 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完全取决于电荷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如果给定电荷的分布,原则上就可以计算出任意点的电场强度。计算的方法是利用点电荷在其周围激发场强的表达式与场强叠加原理。计算的步骤大致如下: ● 任取电荷元d q ,写出d q 在待求点的场强的表达式; ● 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将场强的表达式分解为标量表示式; ● 进行积分计算; ● 写出总的电场强度的矢量表达式,或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在计算过程中,要根据对称性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1. 电偶极子(Electric Dipole )的场强。 1. 几个概念: (1)两个电量相等、符合相反、相距为l 的点电荷+q 和-q ,若场点到这两个电荷的距离比l 大得多时,这两个点电荷系称为电偶极子。 (2)从-q 指向+q 的矢量l 称为电偶极子的轴。 (3)l q p =称为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 2. 电偶极子的电场强度 (1)电偶极子轴线延长线上一点的电场强度 如图所示,取电偶极子轴线的中点为坐标原点O ,沿极轴的延长线为O x 轴,轴上任意点A 距原点的距离为x ,则正负电荷在点A 产生的场强为 ()i l x q E 2 02/41-= +πε () i l x q E 2 02/41+-=-πε 由叠加原理可知点A 的总场强为 ()()() i l x xl q i l x q l x q E E E ??? ?????-??????-= +22202204/242/2/41πεπε=+-+=- 当x >>l 时,2 224/x l x ≈-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分析及例题

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考点梳理 一、复合场 1.复合场的分类 (1)叠加场:电场、磁场、重力场共存,或其中某两场共存. (2)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或相邻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 场交替出现. 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形式 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当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3.较复杂的曲线运动 当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 4.分阶段运动 带电粒子可能依次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组合场区域,其运动情况随区域发生变化,其运动过程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组成.

【规律总结】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应用实例 1. 质谱仪 (1)构造:如图5所示,由粒子源、加速电场、偏转磁场和照相底片等构成. 图5 (2)原理:粒子由静止被加速电场加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关系式qU =1 2 m v 2. 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偏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关系式q v B =m v 2r . 由两式可得出需要研究的物理量,如粒子轨道半径、粒子质量、比荷. r =1B 2mU q ,m =qr 2B 22U ,q m =2U B 2r 2 . 2. 回旋加速器 (1)构造:如图6所示,D 1、D 2是半圆形金属盒,D 形盒的缝隙处 接交流电源,D 形盒处于匀强磁场中. (2)原理:交流电的周期和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粒子在圆周 运动的过程中一次一次地经过D 形盒缝隙,两盒间的电势差一次一 次地反向,粒子就会被一次一次地加速.由q v B =m v 2 r ,得 E km =q 2B 2r 2 2m ,可见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由磁感应强度B 和D 形盒 图6 半径r 决定,与加速电压无关. 特别提醒 这两个实例都应用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在磁场中偏转(匀速圆周运动) 的原理. 3. 速度选择器(如图7所示)(1)平行板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互相 垂直.这种装置能把具有一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 选择器. (2)带电粒子能够沿直线匀速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是qE =q v B , 即v =E B . 图7 4. 磁流体发电机 (1)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可以把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根据左手定则,如图8中的B 是发电机正极. (3)磁流体发电机两极板间的距离为L ,等离子体速度为v ,磁场的 磁感应强度为B ,则由qE =q U L =q v B 得两极板间能达到的最大电势 图8

电场强度叠加专题--高三专题复习

电场强度叠加的基本方法 命题研究: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电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整个电场部分起了辅垫作用,而在高考中也是考试的热点。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有:定义法E=F/q,真空中点电荷场强公式法E=KQ/r2,匀强电场公式法E=U/d,矢量叠加法E=E1+E2+E3……等。但对于某些电场强度计算,必须采用特殊的思想方法。现结合例题分析场强叠加的几种方法 专项攻破: 一.基本法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合成) 【典例1】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 是中垂线上,电荷连线上方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 方向指向MN的左侧?()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 二.对称法 对称法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或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法分析解决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有出奇制胜之效。 【典例2】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 【典例3】 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解题思路:电场叠加问题的处理

高中物理解题思路:电场叠加问题的处理 小段弧长ΔL,ΔL上分布的电量应等于半径为R,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面上相应一小环带所带电的一半,故有: 即圆环上电荷分布规律为: 点评:本题的求解关键在于将圆环上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与球面上电荷的均匀分布相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建立在两者于直径上的场强等效而产生的,静电学的等效处理是一种很有效的解题方法。 通过阅读“高中物理解题思路:电场叠加问题的处理六”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物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环球物理 功能介绍我们每天与您分享:物理教学的艺术,物理学习的方法,物理兴趣的培养,物理达人的塑造,物理学霸的成功之路!激励人生,哲理故事,分享智慧,名人格言,传播正能量!! 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

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Ω. 【解析】电源的U-I图像是经常碰到的,由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容易得出电动势E=1.5 V,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是路端电压为0.80伏特时的电流,(学生在这里常犯的错误是把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 当作短路电流,而得出r=E/I短=2.5Ω的错误结论.)故电源的内阻为:r=△U/△I=1.2Ω 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教案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案 编号理论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系(部)数理系教研室物理教研室任课教师高忠明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 授课章节:第七章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具体表现 二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约定:有一个闭合回路l ,任选一个方向作为回路绕行的正方向。回路所围曲面S 的法向n 取回路正方向的右手螺旋方向,通过回路所围的任何一个曲面上的磁通量Φ都相等,与曲面的选取无关,简称为回路中的磁通量。 2.定律表述:当回路l 中的磁通量Φ变化时,在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dt d Φ ε-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负号,代表着对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示。 对于线圈,全磁通i ΦΦ∑= 例1图 例1 如图12-7所示,一长直电流I 旁距离r 处有一与电流共面的圆线圈,线圈的半径为R 且R<< r 。就下列两种情况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1) 若电流以速率 dt dI 增加; (2) 若线圈以速率v 向右平移。 解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r IR R r I BS 22202 0μππμΦ= ?== (1) 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dt dI r R r IR dt d dt d ?=??? ? ??= =222020μμΦε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为逆时针方向。 (2) 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t dr r IR r dt d IR r IR dt d dt d 2202020121121 2?=?=??? ? ??= =μμμΦε 由于v dt dr =,故 2 202r v IR με=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为顺时针方向。

求电场强度的六种特殊方法(解析版)

求电场强度的六种特殊方法 一、镜像法(对称法) 镜像法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或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利用此 法分析解决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有出奇制胜之效。 例1.(2005年上海卷4题)如图1,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 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如何?(静电力恒量为k) 二、微元法 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若干微小的的单元,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化曲 为直,使变量、难以确定的量转化为常量、容易确定的量。 例2.如图2所示,均匀带电圆环所带电荷量为Q,半径为R,圆心为O,P为垂直 于圆环平面的称轴上的一点,OP=L,试求P点的场强。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方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从A事实出发,用另外的B事实来代替,必要时再由B而C…… 直至实现所给问题的条件,从而建立与之相对应联系,得以用有关规律解之。如以模型代实物,以合力(合运动) 替代数个分力(分运动);等效电阻、等效电源等。 例3.如图3所示,一带正Q电量的点电荷A,与一块接地的长金属板MN组成一系统,点电荷A与板MN间的 垂直距离为为d,试求A与板MN的连线中点C处的电场强度. 四、补偿法 求解物理问题,要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建立起物理模型。但有时由题给条件建立模型不是一个完整的模型,这 时需要给原来的问题补充一些条件,组成一个完整的新模型。这样,求解原模型的问题就变为求解新模型与补充条 件的差值问题。 例4.如图5所示,用长为L的金属丝弯成半径为r的圆弧,但在A、B之间留有宽度为d的间隙,且d远远小 于r,将电量为Q的正电荷均为分布于金属丝上,求圆心处的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的几种计算方法

微专题训练16 电场强度的几种计算方法 1.(公式法)(单选)如图1所示,真空中O 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 、 b 两点,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方向与ab 连线成6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方向与ab 连线成30°角.关于a 、b 两点场强大小E a 、E b 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图1 A .E a =33E b B .E a =13E b C .E a =3E b D . E a =3E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r b =3r a ,再由E =kQ r 2可知,E a E b =r 2b r 2a =31,故D 正确. 答案 D 2.(图象斜率法)(多选)如图2甲所示,在x 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 (图中未画出),Q 、 A 、 B 为轴上三点,放在A 、B 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 图2 A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 N/C B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 N/C C .点电荷Q 在A 、B 之间 D .点电荷Q 在A 、O 之间 解析 对于电场中任意一点而言,放在该处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 不同,其受

到的电场力F的大小也不同,但比值F q是相同的,即该处的电场强度.所以F-q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斜率越大则场强越大.由题图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 E A=2×103 N/C,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B=0.6×103 N/C,A正确,B错误.A、 B两点放正、负不同的电荷,受力方向总为正,说明A、B的场强方向相反,点电荷Q只能在A、B之间,C正确. 答案AC 3.(叠加法)(多选)如图3所示,在x轴坐标为+1的点上固定一个电荷量为4Q的正点电荷,坐标原点O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那么在x坐标轴上,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的点所在区域应是(). 图3 A.(0,1)B.(-1,0) C.(-∞,-1)D.(1,+∞) 解析在区域(0,1)中4Q和-Q的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都向左,合场强仍向左, A对;在-Q左侧距-Q为x处场强为零,由k Q x2=k 4Q (1+x)2 得x=1,所以区域(-∞,-1)内合场强向左,C对. 答案AC 4.(叠加法)(单选)如图4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2e 3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 为-e 3的下夸克,3个夸克都分布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则3个夸克在其圆 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图4

高中物理静电场题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静电场练习题 1、如图所示,中央有正对小孔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电源电压为U 。将一带电小球从两小孔的正上方P 点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够达到B 板的小孔b 点处,然后又按原路返回。那 么,为了使小球能从B 板 的小孔b 处出射,下列可行的办法是( ) A.将A 板上移一段距离 B.将A 板下移一段距离 C.将B 板上移一段距离 D.将B 板下移一段距离 2、如图所示,A 、B 、C 、D 、E 、F 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 分别为1V 、6V 和9V 。则D 、E 、F 三 点的电势分别为( ) A 、+7V 、+2V 和+1V B 、+7V 、+2V 和1V ¥ C 、-7V 、-2V 和+1V D 、+7V 、-2V 和1V 3、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的A 点以初速度υ0沿垂直与场强E 的方向射入到电场中,已知粒子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υ0,A 、B 间距为d ,如图所示。 则(1)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q m U AB 232υ-= B 、q m U AB 232 υ= C 、q m U AB 22υ-= D 、q m U AB 22 υ=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 A 、qd m E 2 21υ= 方向水平向左 B 、qd m E 2 21υ= 方向水平向右 C 、qd m E 2212 υ= 方向水平向左 D 、qd m E 2212 υ= 方向水平向右 4、一个点电荷从竟电场中的A 点移到电场中的B 点,其电势能变化为零,则( ) A 、A 、B 两点处的场强一定相等 B 、该电荷一定能够沿着某一等势面移动 C 、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D 、作用于该电荷上的电场力始终与其运动方向垂直 5、在静电场中( )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 B.电场强度处处相等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等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 D.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不断降低的 6、一个初动能为E K 的带电粒子,沿着与电场线垂直的方向射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飞出时该粒子的动能为2E K ,如果粒子射入时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当它飞出电场时动能为( ) A B a P · m 、q 。 >U + - ~ A E B 。

专题17 电场叠加(提高篇)(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1) 第一部分 静电场 专题1.7. 电场叠加(提高篇) 一.选择题 1. (2020河北唐山一模)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的边长L ,六个顶点固定电量大小均为q 但是电性不同的正负点电荷,O 为六边形中心,abcd 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场强大小为 24kq L B .O 点的电势为零 C .b 、c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D .沿虚线由a 到d 电势一直降低 【参考答案】:AB 【命题意图】 本题以正六边形六个顶点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为情景,考查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电势叠加原理及其相关知识点,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运动和力”的观点、能量观点。 【解题思路】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可得,O 点场强大小Eo=2k 2q L +2k 2q L cos60°+2k 2q L cos60°=4k 2q L ,选项A 正确;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正六边形对角两个正负电荷在O 点产生电场的电势为零,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可知,正六边形六个顶点点电荷在六边形中心O 点产生电场的电势为零,选项B 正确;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场强叠加原理可知,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而c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边斜向左下,方向不同,b 、c 两点电场强度一定不相同,选项C 错误;在虚线ad 上,a 点电势最低,d 点电势最高,所以沿虚线由a 到d 电势一直升高,选项D 错误。 【关键点拨】 电场强度是矢量,场强叠加按照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电势是标量,电势叠加按照代数法则进

行。 2.(2019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性高中教学联盟模拟)如图所示,真空有三个正点电荷q1、q2、q3,q1=2q2 =2q3,它们固定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D、E、F分别为AB、AC、BC的中点,O为等边三角形中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O两点场强大小相等 B.一带负电的点电荷在E点的电势能小于该点电荷在F点的电势能 C.若将q2、q3分别用﹣q2、﹣q3替换,O点场强大小变成之前的3倍 D.若将q2、q3分别用﹣q2、﹣q3替换,O点的电势为0 【参考答案】BCD 【名师解析】由库仑定律及电场的叠加可判断A.D.O三点的场强大小及q2,q3电性变化前后O点场强的关系,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可知E,F两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 各点电荷在A,D,O三点产生的场强如图所示,由场强叠加原理知A,D,O三点场强不等故A错,将一负点电荷由E点沿直线移动到F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B正确,因为AO=BO=CO,所以q1在O点产生的场强为q2,q3两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的两倍,又因为q2,q3在o点的场强夹角为120°,故q2,q3在O点产生的合场强总是和q1在O点产生的场强共线,即先反向后同向,故改变电性后,O 点的场强为原来的3倍,所以C对,电场中电场线总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且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正电荷周围电势为正,负电荷周围电势为负值,故O点电势为0,选项D正确。 故选:BCD。 3. (2018·山东省烟台市期末考试)如图所示,四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正方形边长为a,则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交点处的电场强度()

电场典型例题精析(附答案)

电场典例精析 1.场强公式的使用条件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B.E =2r kQ 仅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C.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D.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2.理解场强的表达式 【例1】在真空中O 点放一个点电荷Q =+1.0×10-9 C ,直线MN 通过O 点,OM 的距离r =30 cm ,M 点放一个点电荷q =-1.0×10-10 C ,如图所示,求: (1)q 在M 点受到的作用力;(2)M 点的场强;(3)拿走q 后M 点的场强; (4)M 、N 两点的场强哪点大;(5)如果把Q 换成-1.0×10-9 C 的点电荷,情况如何. 【拓展1】有质量的物体周围存在着引力场.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有类似的规律,因此我们可 以用定义静电场强度的方法来定义引力场的场强.由此可得,与质量为M 的质点相距r 处的 引力场场强的表达式为E G = (万有引力常量用G 表示). 3.理解场强的矢量性,唯一性和叠加性 【例2】如图所示,分别在A 、B 两点放置点电荷Q 1=+2×10-14 C 和Q 2=-2×10-14 C.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C ,且AB =AC =BC =6×10-2 m.求: (1)C 点的场强; (2)如果有一个电子静止在C 点,它所受的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4.与电场力有关的力学问题 【例3】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其间距为d ,两板间电势差为U ,极板 与水平方向成37°角放置,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恰好沿水平方向穿过板间匀强电场 区域.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 (2)微粒的加速度多大? (3)微粒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5.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例1】有一带电荷量q =-3×10-6 C 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电场力 做功6×10-4 J.从B 点移到C 点时,电场力做功9×10-4 J.问: (1)AB 、BC 、CA 间电势差各为多少? (2)如以B 点电势为零,则A 、C 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A 、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 多少? 【拓展1】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 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A.动能减小 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电场叠加和电势代数和

4.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 A .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 .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 .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 .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9 .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 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 O. 下列关于 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12.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相同细环相距一定的距离,同轴放置,O 1、O 2分别为两环的圆心,两环分别带有均匀分布的等量异种电荷.一带正电的粒子从很远处沿轴线飞来并穿过两环,则在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 ( ) A .在O 1点粒子加速度方向向右 B .从O 1到O 2过程粒子电势能一直减少 C .轴线上O 1点右侧存在一点,粒子在该点动能最 小 D .轴线上O 1点右侧、O 2点左侧都存在场强为零的点,它们关于O1、O2连线中点不对称 8.如图所示,分别在M 、N 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 和-q(Q>q),以MN 连线的中点O 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 、B 、C 、D 四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低于 B 点电势 B .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 C .将某正电荷从C 点移到O 点,电场力做负功 D .将某正电荷从O 点移到D 点,电势能增加 8. AB 为均匀带有电荷量为+Q 的细棒,C 为AB 棒附近的一点,CB 垂直于AB 。AB 棒上电荷形成的电场中C 点的电势为0?,0?可以等效成AB 棒上电荷集中于AB 上某点P 处、带电荷C 点的电势。若PC 的距离为r ,由点电荷电势的知识可知 一个点电荷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根据题中提供的知 识与方法,我们可将AB 棒均分成两段,并看成两个点电荷,就可以求得AC 连线中点C '处的电势为( )

变化的磁场习题

第 8 章 变化的电磁场
一、选择题
1. 若用条形磁铁竖直插入木质圆环, 则在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判 断是
[ ] (A) 产生感应电动势, 也产生感应电流
(B) 产生感应电动势, 不产生感应电流
N
S
(C) 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也不产生感应电流
(D) 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产生感应电流
2.关于电磁感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变化着的电场所产生的磁场一定随时间而变化
(B) 变化着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一定随时间而变化 (C) 有电流就有磁场, 没有电流就一定没有磁场 (D) 变化着的电场所产生的磁场不一定随时间而变化
T 8-1-1 图
3. 在有磁场变化着的空间内, 如果没有导体存在, 则该空间 [ ] (A) 既无感应电场又无感应电流
(B) 既无感应电场又无感应电动势 (C) 有感应电场和感应电动势 (D) 有感应电场无感应电动势
4. 在有磁场变化着的空间里没有实体物质, 则此空间中没有
[ ] (A) 电场
(B) 电力
(C) 感生电动势
(D) 感生电流
5. 两根相同的磁铁分别用相同的速度同时插进两个尺寸完全相同的木环和铜环内, 在同一时刻, 通过两环包围面积的磁通量 [ ] (A) 相同
(B) 不相同, 铜环的磁通量大于木环的磁通量 (C) 不相同, 木环的磁通量大于铜环的磁通量 (D) 因为木环内无磁通量, 不好进行比较
r 6. 半径为 a 的圆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为r B 的均匀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线圈电阻为 R.当把线圈转动使其法向与 B 的夹角α = 60o 时,线圈中通过的电量与线圈
面积及转动的时间的关系是
[ ] (A)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无关 (B)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成正比 (C)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无关 (D)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7. 一个半径为 r 的圆线圈置于均匀磁场中,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线圈电阻为 R.当线圈转过 30°时, 以下各量中, 与线圈转动快慢无关的量是
1

大学物理电磁学静电场经典习题详解

题7.1:1964年,盖尔曼等人提出基本粒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构成,中子就是由一个带e 3 2的上夸克和两个带e 3 1 -下夸克构成,若将夸克作为经典粒子处理(夸克线度约为10-20 m ),中子内的两个下夸克之间相距2.60?10-15 m 。求它们之间的斥力。 题7.1解:由于夸克可视为经典点电荷,由库仑定律 r r 2 2 0r 2210N 78.394141 e e e F ===r e r q q πεπε F 与r e 方向相同表明它们之间为斥力。 题7.2:质量为m ,电荷为-e 的电子以圆轨道绕氢核旋转,其动能为E k 。证明电子的旋转频率满足 4 2k 202 32me E εν= 其中是0ε真空电容率,电子的运动可视为遵守经典力学规律。 题7.2分析:根据题意将电子作为经典粒子处理。电子、氢核的大小约为10-15 m ,轨道半径约为10-10 m ,故电子、氢核都可视作点电荷。点电荷间的库仑引力是维持电子沿圆轨道运动的向心力,故有 2 2 0241r e r v m πε= 由此出发命题可证。 证:由上述分析可得电子的动能为 r e mv E 2 02k 8121πε= = 电子旋转角速度为 3 02 2 4mr e πεω= 由上述两式消去r ,得 4 3k 20 222 324me E επων= = 题7.3:在氯化铯晶体中,一价氯离于Cl -与其最邻近的八个一价格离子Cs +构成如图所示的立方晶格结构。(1)求氯离子所受的库仑力;(2)假设图中箭头所指处缺少一个铯离子(称作品格缺陷),求此时氯离子所受的库仑力。 题7.3分析:铯离子和氯离子均可视作点电荷,可直接将晶格顶角铯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库仑力进行矢量叠加。为方便计算可以利用晶格的对称性求氯离子所受的合力。 解:(l )由对称性,每条对角线上的一对铯离子与氯离子间的作用合力为零,故 01=F (2)除了有缺陷的那条对角线外,其它铯离 子与氯离子的作用合力为零,所以氯离子所受的合力2F 的值为 N 1092.13492 022 0212-?== = a e r q q F πεπε 2F 方向如图所示。

专题训练:电场强度的叠加

专题训练:电场强度的叠加 一、单选题 1.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A和B之间B.A右侧 C.B左侧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2.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点电荷电场.如图 所示,在球面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球心为O,CD为球面 AB的对称轴,在轴线上有M、N两点,且OM=ON=2R,A1A∥B1B∥CD,已知球面A1B1在M点的场强大小为E,静电力常量为k,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A.-E B.-E C.-E D.-E 3.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4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静电力常量为k,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A.-E B.-E C.D.+E 4.如图所示,M、N为真空中两根完全相同的均匀带正电绝缘棒,所带电荷量相同,且平行正对放置,两棒中点分别为O1、O2,a、b、c、d、e为O1O2连线上的六等分点,a点处有一带正电的固定点电荷.已知c处和d处的场强大小均为E0,方向相反,则b处的场强大小 为() A.E0 B.C.D. 5.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6.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k B.k C.k D.k

库仑定律 场强及叠加原理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及场强叠加原理 1、电量Q相同的四个点电荷置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0点为正方形中心,欲使每个顶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零,则应在0点放置一个电量q=-(1+2√2)Q/4 的点电荷。 2、在点电荷系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场强的矢量和,这称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3、一点电荷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很大,则该点的电场强度E:( C ) (A)一定很大(B)一定很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 4、两个电量均为+q的点电荷相距为2a,0为其连线的中点,则在其中垂线上场强具有极大值的点与0点的距离为:( C) (A)±a/2 (B) ±√3a/3 (C) ±√2a/2 (D) ±√2a 5、真空中面积为S,间距d的两平行板S>>d2,均匀带等量异号电荷+q和—q,忽略边缘效应,则两板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C) (A) q2/(4πε0d2) (B) q2/(εo s) (C) q2/(2εo s) (D) q2/(2πε0d2) 6、有三个直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1和2带等量同号电荷,两者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直径,相互作用力为F。小球3不带电,装有绝缘手柄。用小球3先和小球1碰一下,接着又和小球2碰一下,然后移去。则此时小球1和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D) (A)F/2 (B) F/4 (C)3F/4 (D)3F/8 7、如图所示,一均匀带电细棒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已知

棒上的总电量为q ,求半圆圆心0 解:任取一段dl ,其电量为dq =λdl =λRd θ λ=q /πR , dE =dq /4πε0R 2 dE x = dE cos θ d E y =dE sin θ 由对称性可知 E y =0 E x =?-2 /2/ππdE x =q /2π2ε0R 2 E = E x = q/2π2ε0R 2, 场强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 8、内半径为R 1,外半径为R 2的环形薄板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为σ,求:中垂线上任一P 点的场强及环心处0点的场强。 解: 利用圆环在其轴线上任一点产生场强的结果 2 /3220)(4R x Qx E +=πε 任取半径为r ,宽为dr 的圆环,其电量 = σds = 2πr σdr 2 /3220)(4r x x d q dE +=πε )1 1(22 2 221 202 1 R x R x εx σdE E R R +- += =? 在圆心处的场强为 E 0=0 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