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第一部分扼要概述

1.项目承接

Z公司创办八年以来,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本行业的不断领悟,通过对产品研发技术、工艺和品质营造、营销通道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专业生产(包括OEM)、销售中高档家庭影院、音响配件系列产品一体化的企业,赢得了全国六大地区经销客户的认同和信赖。多年来的滚打和机会把握承载了这一产品上档次。在稳扎稳打、不断求取动力的基础上,公司决策层更意识到,企业融会到大市场的行业竞争上,不仅仅是“资本累积和市场运营”的效果,更多的是有形与无形的组合竞争,内功与外击刚柔并济做得好,就有机会上一台阶。

因此,Z公司在2003年12月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认证,更凝结和提炼出以“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和经营理念。然而,专业性的经验和普通集合管理模式,如何造就出企业化的规X管理和行动纲领;尤其是管理资源方面的规划理顺和制度化建设,产品形象与内涵深层次的文化展示等,已逐步处于滞后状态和形成“瓶颈”。如何有效冲破瓶颈,正是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有效共识

为此,由Z公司决策层与CAE经过多次的磋商、深层次的沟通,确认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共识;并以贴近企业、把握脉搏、合适传导和驱动操作的专业服务来确认咨询项目,且通过企划方案的设计方式,铺垫出双方互动的诚意,携手为实现公司2004年的经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人员素质与资源基础。

CAE通过有效沟通与贵公司决策层达成: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品质管理核心作为运营控制,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服务中的战略共识,作为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十项资源”(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环境、文化、关系、时间、客户、风险)中取其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诊断、企划、培训、改进、确认、实施和提高等八个步骤,四个阶段性咨询和顾问服务,逐步贴近“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从理念到行动的预期效果。

3.切入调研

CAE经过正式(与非正式)的多次沟通和了解(四个工作日),有所侧重地与二十多人次的谈话(包括高层中层和基层人员对话)和实施现场查看以及相关资料的调阅,并凭“把脉必须贴近企业”的专业态度,对Z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的基础测评和企业全景(包括战略核心、战术层面、基础管理、系统运作)的调研(十个工作日)。

在各种信息的归纳和过滤中,对Z公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症结,有了一定的头绪和感悟后,在列出

“调研分析报告纲要草案”的同时,再深入、透彻地进行研讨和互动分析,最终定稿为公司的<<调研诊断分析报告>>,为下一阶段的咨询辅导和策划案提供更切合实际的铺垫支持,实行“对症下药”。

第二部分人力与文化资源剖析

1.评估表分析

(1)人力资源现状

●Z公司营销部门员工30人,工作划分为市场计划、营销服务、销售门市、成品仓等部

门。岗位包括:副总1人、主管5人、营销员9人、营业员4人、文员3人、仓管员和司

机等8人。

●生产和管理部门及辅助人员合计210人,工作划分为技术、品管、总经办、物料、生

产和人事等部门。岗位包括:总经理1人、厂长2人,主管8人、技术研发人员6人、班

组长7人、员工157人和辅助人员等29人。

●管理人员(指主管级以上岗位人员,不包括技术研发人员)17人,占在册人数比为

17:240=7.08%。

↓分析:按人力成本标准控制区间4%—6%考察,超出1.08%;若把营销部门和生产管理分开评估,则为11:210=5.24%,在控制区间上轨线,属于合理X围内。

●计时人员(直接生产计时人员除外)83人,占在册人数比例为83:240=34.58%

↓以人力成本匡算指标 (15%—25%)考察,最高值超出9%,主要是营销部门人员占的比例;若按生产与管理部门计算 (83-30):210=25.24%,超出人力成本上轨线0.24%,

仍属于合理X围。

●男女员工比例:女工137:240=57.08%,男工103:240=42.91%;省内户口人数41人,省

外户口人数199人。

↓分析一: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接近6:4左右,应在制度化建设和实操原则上加强有效的督导,主要是体现刚柔平衡 (即细致和灵活)。

↓分析二:省外户口人数与省内户口人数之比为1:5,应充分考虑文化与习惯的差异和有所侧重,主要是管理模式和食堂方面。

(2)基础(文化)素质分析

●大专以上(含本科3人)学历15人,在册人数比例为15:240=6.25%。

↓分析:按行业和地域及公司实况,缺口为10%-6.25%=3.75%(最低标准),应在企业内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或外聘时有所侧重。

●高中学历(含中专)35人,占在册人数比例为35:240=14.58%

↓分析:按行业和地域及公司实况,缺口为:20%-14.58%=5.42%(最低标准),应在企业内

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或外聘时有所侧重。

●初中学历(含小学)190人(考虑:人事档案资料不实和自报因素),占在册人数比例为

190:240=79.17%。

↓分析:按行业和地域及公司实况,缺口为70%一79.17%=-9.17%,应在企业内培训考评和调整中取舍,结合外聘逐步提高基础文化素质。

●基础(文化)素质分解如下图示。

(3)服务年限分析

●服务3年以上人员35人,占在册人数比例为35:240=14.58%,其中服务5年以上为

15:240=6.25%,服务3-4年的为20:240=8.33%。

↓分析:结合公司实况,应为有利因素,低于20%-30%区间,易于引入新思维和管理意识,降低陋习和缓解定势;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说明贵公司的员工敬业精神和企业凝聚力较薄弱。

●服务1-2年人员55人,占在册人数比例为55:240=22.92%。

↓分析:结合公司实况,低于30%-50%,这一区间人员正处于新旧观念交织、规X与习惯时段,有利于引入内训与纠偏程序避免或减少惰性沉淀;从另一角度也反映出前面的分析,员工敬业精神和企业凝聚力较薄弱。

●服务1年以内人员150人,占在册人数比例为150:240=62.50%。

↓分析:由于生产在2003年引入OEM作业,新员工增加,其人力资源标准考察为:取前两项各标准区间中间值,即:100%-(25%+40%)=35%;现况与实际评估:62.50%-35%=

27.50%。因此,从动态控制角度,企业内管理强化与训导更为迫切。 ● 服务年限分解如下图示。

(4)人员流动分析

● 2003年总离职90人,分月平均:7.5:240=3.13%。 ● 2O03年总入职81人,分月平均:6.75:240=2.81%。

↓ 分析一:离职人数按月分摊比例在合理区间3%-5%内,应属合理,而进出相差9人,

说明人力补员计划与平衡有待完善。特别注意的是管理人员流动接近半数,反映在管理层面很不稳定,其重点工作应首先研究和解决管理人员的安定问题。 ↓ 分析二:2003年内生产与管理人数160人,到调研期间(2004年3月份计算)在册人数210

人,净增加50人;即:50:160=31.25%,即接近1/3新增员工。因此,从人力资源静态角度,其配套管理文本和培训尤为重要。

↓ 分析三:从评估表中考察,营销部门+生产与管理部门,在引入OEM 作业时,根据分析

二,员工增加31.25%,即50人,至调研期间,引伸出从整体规划与统筹上,人力资源在增加劳动力时,有效管理是否同步跟进或是滞后已在过去资料了解中有所共识。及此,结合服务年限和静态动态分析,反映出企业运营和现实在柔性与匹配上的欠缺。

2.测评卷分析

(1) 自我评价部分

● 按营销部门和生产与管理部门匡算:在册人数240人,收回测评卷226份,作废3份,有

效答卷223 份,占在册人数92.92%,应为有效测评。 ● 组合各作业层面平均分考察,简表如下:

↓分析:按有效测评占在册人数92.92%考察,总平均为68.24分/人。单列层面时:营销部门73.53分/人,生产管理主管、厂长76.9分/人;而生产班组长和员工平均66.90分/人,接近一般评价底线,应为一般评价,与企业化规X要求的基础素质和企业文化理念的营造,在其企业核心承载和能量推动方面,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职能管理执行层面,力度更应该加大。

●按作业层面实际平均得分人数考察,简表如下:

↓分析一:在有效测评卷223份中,评议为差的约占25.11%,即1/4左右,这应该引起决策层的充分重视;评议为一般约占53.81%,有待加大培训力度和实操督导。(这是企业的基本群体)

↓分析二:评议为良好的占19.73%,应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重点鼓励的人员,至于优秀3人,其实际评价有待进行面谈了解和确认。

↓分析三:在人力资源评价模型方面 (见图如下),考察其腰鼓锥形分布为:底座偏大 (占

25.11%),中间占50%以上(53.81%),上半部分过于收紧,几乎没有拔尖人选,仅占1.35%。

这与企业文化理念的

营造 (需要点?线?面且立体的团队运作和展示)相距较远。

(2)要项问题排列分析

●生产员工部分:答卷175份,作废2份,有效173份,划分为第一层面分析。在要项问题排列中,员

工层面纵横向集体归纳考察,把产品质量列为第一要项,CAE和专责小组认为这是较合符实况的。

↓分析一:企业在2003年12月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认证,从思想到行动上体现到有质量意识;而

且“以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和经营理念也已经为员工所认同,这是值得充

分肯定的。但从另一方面,生产系统与现场管理,实际上也存在相当的质量管理问题,包括品质措施、作业环境、现场指导和技能掌握等。

↓分析二:其他要项问题排列依次为:B.管理意识,C.生产订单,D.职能责任、工作效率、员工福利,E.产品设计,F.技术创新,G.企业文化,H.专业培训,I.人才考评、人际沟通,J.关系处理,K.制度建设,L.部门协作,M.激励机制。专责小组以为这具有相当的现实性。

↓分析三:同等情况下,员工更关心直接的与作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形象地说,更注重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这从要项问题中可以考察到,例如C、D、E、F等都达到50%以上员工的“点击”和有效比例。

↓分析四:这是值得有关部门和决策层思考的,原因在哪里?本质问题是什么?找到了根本,才有把脉与诊断正确可能,才有对症下药的“良方”。

↓营销部门、生产管理主管、班组长答卷51份,作废1份,有效50份,划分第二层面分析。↓分析一:在第二层面要项问题排列中,比较员工层面的区别较大,更侧重软性规X管理的内容,依次序为:A.职能责任,B.管理意识、制度建设,C.部门协作,D.企业文化,E.

工作效率,F.人才考评,G.产品质量,H.人际沟通、关系处理、专业培训,I.生产订单,J.员工福利、产品设计,K.技术创新,L.激励机制。

↓分析二:在A-F要项问题中,都达到50%以上的“点击”和有效比例。在第二层面属于重点岗位,承上启下的职能执行和操作层,更需要得到职能责任和岗位操作的指引,明确做些什么,达到怎样的效果。(这在沟通了解中已有相当反响)

↓分析三:只有分析透彻,才有可能作出合适传导,共同制定“管理规则”。如何演练和驱动,将通过培训和实施进行及在纠偏中提高,只有掌握原则与灵活的尺度,方能有效贴近第一层面,获得互动效果。

综合层面分析,把前两个层面综合排列,即可获得Z公司较为全面的把脉程度和确诊切入点,以利于下一阶段的有效沟通、辅导和策划。

↓分析一:在综合16个要项问题中,属于两大资源改善系统策划案直接涉及的分别为:管理意识、职能责任、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员工福利、部门协作、人才考评、专业培训、人际沟通、关系处理和激励机制等12项。

↓分析二:以上所列的12个要项问题,将是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咨询、辅导和策划改善方案时,需要研讨及培训内容编写的指引。

↓分析三:余下4个要项问题是企业运营系统流程优化与生产管理所涉及的方面,在专责小组辅导承接和策划案中,将预留相匹配的接口。尤其是排前列的要项问题产品质量,在ISO质量认证通过不到4个月时间,员工的迫切性更强些。

第三部分调研沟通与归纳问题剖析

1.经营管理综合分析

(2)公司经营战略规划不够清晰

●公司决策观念和意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提供全面调研的统计中,战略核心项目和战术

层面项目现有仅24%、些许40%以上、欠缺都在30%以上。

●思维决定意识,意识指挥行动。停留于决策者思维的构想,在考虑时机的把握外 (这是

时间资源和柔性系统的项目),往往造成行动上的迟缓。

●反映在企业运营中,从决策到策略,策划至操作四个层(次)面,递进未能明朗和有效联

动(正所谓步步为营、稳步推进欠缺)。

●在系统指挥上,在提供全面调研的统计中,现有28%、些许40%、欠缺32%,更多的为决

策者个人责任承担和管理,形成实际上的下属依赖上级,整体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纵使在策略上,有许多前瞻性的构想,但如何系统地、有步骤地、最大程度地进行决策

论证或着手策划筹备,未能有效调动团队思维。

(3)企业统筹和协调力不足

●在提供系统运作调研的统计中,现有28%、些许40%、欠缺32%,据CAE调研,公司在去年

已逐步理顺营销通道和整合客户资源,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未能有效地融贯于企业运营系统之中,出现决策在落实与实施指令时的被动。

●在营销部门和生产管理之间,其计划预估与生产能力支持,未能有效达成区间平衡和调

节作用,出现流程不畅和把握不确定的现象。主要是订单与供应脱节,临时加单又打乱生产计划。

●信息反馈方面,未有实际的管理程序和指引,对如何进行收集、整理和提炼,难以达到

信息的支持和价值研判效果。

●在企业决策实施未确切情况下,难有一揽子计划,形成实际上部门协作与主动性不强,

有信心和能力者却不清楚从何做起,形成受挫感,以致产生资源浪费。

●2003年12月通过的ISO质量认证,虽然在决策层思维上,强调有效性且与实际相结合原

则,但预期效果却不尽人意,形成实际上的“半桶水状态”。其部门职能与职位责任未能作出清晰指引,时常纠缠不清,以致客观上遇事互助推委。

(4)管理与制度基础建设薄弱

●在提供基础层面调研的统计中,现有28%、些许42%、欠缺30%,创业期的“老乡”队伍,

同舟共济,无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动力。但随着企业化进程和规X,已逐步成为牵制

企业提升的消极因素。加之管理与机制未完善,出现某些抵触情绪和不可避免的矛盾,产生了许多作业内耗。

●引入 OEM加工,规模生产在扩大,人员从整体上增加31.25%;实际中上岗责任考核不到

位,“赶鸭子”式作业。

●目前扁平化管理,不能等同于企业规X化的管理模式,虽然在决策“拍板”上体现决策

者的权威,但分层次的放权,如何放权,未有实际的举措。

●企业组织架构停留于企业建制的初步阶段,即职能管理制度雏形,上传下达更多停留在

口头沟通上,文控中心如同虚设。

●在行政级别和资源管理中,未有明确的指引和调节方式,形成实际上的“无界”状态,

即存在不同职责的行政管理和待遇方式模糊。

●职能责任与岗位描述欠缺,这在测评卷的要项问题排列中已有实际反映,因而出现责任

不清,重复交叉管理,造成有形和无形损耗。

(5)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欠缺

●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薄弱,有效鼓励、合适引导、事前明确、事中反馈和考核结果等方式,

未能与企业化管理相配套。

●由于职位指引和岗位描述不清,造成部门沟通与责任追究动力不足,形成实际上由决策

者的个人魄力和经验及现场感觉指挥,未有效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

●团队和某些部门职员未感到有太大压力,时有造成实际跟进与处理问题停留于表象和滋

生某些滥用职权的现象。

●由于能动管理未有程序化和沟通展示不够,其管理会议制度未形成,造成工作透明度和

承接效果不足,以致出现想到的未能做到,做到的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未有目标管理意识和时效考核制,时有出现工作效率、部门协作、生产订单、过程

检验产品设计等诸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现行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有待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如计时人员的基本底薪、岗位工资、

伙食住宿补助等。

●由于其管理沟通及决策的习惯性,滋生许多依赖和惰性,体现为作业被动,权责不清,

难以体现主动性和潜能发挥。

●企业内训,包括企业文化、专业素质、技术工艺操作和品质控制等,基本为“临急抱佛

脚”,或是随机应变,未能有效形成工作议题和实施动作。

(6) 企业文化构建与形象未能匹配

●企业经营理念基本定格于认证体系和相关广告册中,在信念、理念、理想等概念上出现

混淆和把握不确切,如“让用户放心”和“使客户满意”都作为企业理想内容展示。●企业文化有效延伸和深透不足,企业宗旨、目标、精神、理念等的提炼未有清晰的划分,

也谈不上深化和演练,这与硬件上的CI 营造 (用足材料和形象设计)不匹配。 ● 企业文化具体呈现不足。虽然制服、胸卡、图书室等都不同程度反映了文化建设,但如

何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人性化管理并与精神物质相辅相成的作用,仍然是初始阶段。 ● 企业文化的整体欠缺加之制度与管理程序失实,反映在企业的现场实境和个人“远景”

的模糊,未能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

● 员工整体士气和情绪不稳,纵使现场挂有许多横幅标语,其形式多于内容,表面多于实

质,难以体现从无形到有形、从静态到动态的演练效果。

2.改善构想

(1)合适传导

● 上述归纳和分析的问题,从主观和客观及不同角度与层次上都反映了贵公司在两大资源

管理上存在整合、理顺的问题,很有必要寻找和建立适应且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并通过专责核心小组承接辅导与培训,达成驱动操作与逐步改善现状的预期效果。 ●

● 适合于贵公司制度化建设之“人+制度+绩效”模式:

●人是制度创新的基础,制度是产生绩效的根源,而绩效又是保障制度得而实施的关键,

它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制度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这样循环渐进(应与企业运营系统优化组合配套),让企业逐步进入受控的良性运行状态,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理念与实操的稳定提升。

(2)驱动操作

●建议迅速建立一个专责核心小组,可由公司决策层和相关部门主管等组成,并负责策划

各项具体计划和组织实施各项制度及规划演练,直至组织架构调整到位及其对应部门正常运作为止。

●相关工作要项和内容如下:

◆企业经营核心理念的延伸和丰富。

◆企业文化气氛的营造。

◆组织架构的完善设计和指引。

◆部门职能和岗位描述的设计、说明。

◆人力资源内部提升与招聘流程。

◆人事档案的规X和管理。

◆基础与扼要的“员工手册”编写。

◆公司人事权限与审批程式的设计与操作说明。

◆企业内部绩效考评与升迁、异动制度的草拟。

◆行政监督和考察的设计。

◆员工教育 (内训)体系制度的建立。

●对在册人员,特别是重点岗位人员及职能管理层进行先期的考察评估,以便确认“因事

设岗,因岗找人”的职位筛选制,争取“内外兼备”策划招聘人才,以有效匹配和逐步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力资源核心思想。

●相关素质考察和评估指引如下。

◆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归属感。

◆具有对企业价值的认同和忠诚度。

◆与企业经营思想同步且融入大团队中。

◆能自我激发,有不断XX进取的态度。

◆有特长,专业知识和悟性较高。

◆迅速理解和学习的能力。

◆主动思考和具有一定的分析力。

◆有管理创新意识和承受能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善于表达和良好的文笔写作水平。

◆专注竞争对手和各方面信息运用。

(3)项目策动

●建议贵公司两大资源改善方案确认前进行一次合理化建议项目活动,未来制度化将形成

提案制度,这比单一的信箱式沟通和反响更为有效,并产生广泛的鼓动效应。此项策划可由决策层挂帅,专责小组则以配合和营造企业改善活动方式展开,可掌握在“五一”

节前进行表彰。

●具体设想如下。

◆可考虑根据测评卷的要项问题为线索,就事论事,鼓励全体员工参加,以营造企业

文化的气氛。

◆是对现有职能管理层的一次考察,看其沟通和承上启下能力及支持态度。

◆可由“专责核心小组”会同各部门为单位所推荐的人选共同进行(对参与者的)评价,

达到XX集中与互动评议,确认入围者。

◆由“专责核心小组”与公司决策层最后评定奖励人选(入围者划分为鼓励奖和激励

奖)。

◆在“五一”节前晚会上宣布并嘉奖。

◆由总经理公告实施两大资源的改善和公司下半年计划和管理思路,获得自上而下的

直接沟通和激励效应。

◆为实施的培训和演练提供思维铺垫和心理准备。

◆把筛选出来具参考和提炼价值的建议,公布在墙报栏广而告之。

◆把可组合演练成企业运用的意见做成通刊,营造“掷地有声”和“立竿见影”效应。

◆在此基础上配合策划案的实施和提升企业文化理念,策动2004年“五一”节活动。

◆承接项目的展开,把两大资源改善的“练内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产生更大的

凝聚力和行动效应。

◆从时间管理?职责管理?能动管理?目标管理?激励管理的循序渐进中,获得两大

资源改善的评价阶梯上升:

队和服务

什么是人力资源诊断

什么是人力资源诊断 简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是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诸环节的运行、实施的实际状况、制度建设和管理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分析、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改革方案,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达到“人”和“事”的动态适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成长、发展,实现企业组织目标等的活动。接下来,华恒智信将从人力资源诊断的内容、方法、意义以及人力资源报告撰写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人力资源诊断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方针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诊断;人力资源考核诊断;能力开发和教育培训诊断;保护劳动力诊断;工资管理诊断和人际关系诊断等。接下来华恒智信一一为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各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方针组织诊断 在生产力的组织管理中,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此,重视人的作用,加强人事管理,大力开发人才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方针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诊断的要点是: (1)对问题的认识是否敏感、正确、灵活?必须从了解企业内部发生事情的能力和了解企业外部产生事情的能力这两方面来考虑。所谓了解企业内部发生事情的能力是指经营者是否正确地掌握职员的要求和意见及部门之间的纠纷等,是否明确烟尘、高温、垃圾、照明、机械性能等实际条件给职员带来的影响。所谓了解企业外部发生事情的能力,是指对销售条件的变化、购买条件的变化、劳动市场的变化等这些直接的环境变化是否敏感,对法律的变化、产业界的动向、技术动向这些间接的环境变化是否敏感。 (2)对哪些方面的信息关心?其范围有多大?必须分为企业目前所关心的领域和企业将来要关心的领域并进行调查。另外,有必要将企业目前关心的领域分为长期关心领域和短期关心领域两类。 (3)企业掌握的现实情况和客观实际情况之间有无差异?如有差异,应予指出 (4)是否谋求加快事务处理的速度? (5)是否适当地使用了机器、仪器来处理事务工作? (6)单据、转账、报表种类是否齐全? (7)文件整理工作是否顺利? (8)是否经常研究事务工作手续? (9)更正错误工作情况是否多? (10)是否作了适当的检查? (11)有无消除违法行为的安排? (12)是否为减少需要熟练的工作量而推行了标准化? (13)是否对工作的繁简作了调整? (14)必要的资料、机器、仪器是否齐全? (15)环境是否良好? (16)有无提案制度?如有,应调查是职员自己对问题有所意识而提出建议,还是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提建议。 (17)对于采纳的建议是否发给奖金?如有,应调查奖金数目是否有助于促进其积极性。 (18)一年提出多少项建议?被采纳多少项?此外,还应计算出采用的建议所占的比例。 (19)是否向建议者说明了不采纳其建议的理由。 (20)有无职员入股制度?如有,应调查职员持有股票总数相当于总资本的百分比。

雨润食品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雨润食品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根据雨润集团2001年度人力资源诊断工作的计划和安排,以人力资源管理顾问赵永乐教授为首的四人专家工作小组,自2002年1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雨润集团的人力资源及管理进行了诊断。期间,工作小组对雨润集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及资料收集活动,形成了4份统计报告和4份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本报告仅对雨润集团的人力资源及管理现状进行诊断分析。本报告旨在为雨润集团提出人力资源的诊断意见并为雨润集团制定中长期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咨询建议。 一、诊断的目的及过程 本次人力资源诊断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雨润集团的组织管理现状、发掘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发现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成效,使集团的运行、发展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对雨润集团的人力资源诊断由调查问卷和人员访谈两部分组成。 专家工作小组于2002年1月中旬至3月上旬,对雨润集团的进行了调查问卷,包括对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和对普通员工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1140份(其中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140份,普通员工的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812份(其中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 134份,普通员工的调查问卷678份),回收率为%。

专家工作小组自2002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对雨润集团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共计26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2人、中层管理人员24人。 二、人力资源及管理基本状况 雨润集团现有员工7548人,其中管理人员575人,普通员工6973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有1117人,占员工总数的%,其中大专学历869人,本科学历233人,硕士14人,博士1人,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之比为869:233:14:1。现有中高层领导干部77人,占员工总数的% ,其中高层7人,中层7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有55人,占中高层领导干部总数的%,其中大专学历32人,本科学历20人,硕士学历3人。 从总体上看,雨润集团的每一位员工都对自己的企业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有以下八个特点: ①他们热爱雨润,有强烈的归属感,坚信自己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②他们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敬业爱岗,勤恳工作; ③他们有魄力,有干劲,敢于管理,开拓创新,对决策的参与程度较高; ④他们在工作中和睦团结,相互支持,能够得到工作团队的认可; ⑤他们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坚决地维护着企业的制度建设; ⑥集团领导尊重人才,善于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并可以留住这些人才;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大全.doc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节选) CAE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状况的综合分析,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考核、薪酬等四个方面进行诊断,第六部分是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节综述 一.思路 综述中首先分析T公司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然后从年龄、专业等方面分析人员结构并与其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员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情况,以此说明重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主要内容 T公司是由一个科技型企业与一家生产厂合并组成的,两者在管理上存在差异,工厂一直是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合并后的一系列变革改进现状,但有一部分工厂员工不认同这个方式,变革中因此存在阻力。总体上,T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有所进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已经不能满足T公司发展的需要。 CAE在对人员现状分析发现,T公司人员结构不合理:开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比例过小,两者一共只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2%,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富力强,但绝大多数(76%)是技术出身,缺乏管理技能,且学历水平偏低;技术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但教育层次、职称水平偏低;没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是助理工程师及以下职称,销售队伍主要是青壮年,但人数太少,主要是技术出身,没有人经过营销专业教育,工人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但教育层次、职称水平太低,有近65%的工人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薄弱,以各直线部门干部的经验化管理为主,尤其缺乏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出现的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员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工作压力。由于缺乏绩效评估,没有有效的激励,干好干坏差不多,员工逐渐失去进取心。T 公司进一步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通过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运用是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人力资源诊断分析报告

公司2015年度 人力资源诊断分析报告 2016年4月 为全面摸清家底、破解管理难题、提高全员人力资源意识,以“三全”管理为统领,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

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诊断工作总体情况 (一)诊断范围 诊断单位机构情况。从层级上,覆盖了公司、集体企业两个管理层级;从用工性质上,覆盖职工、劳务派遣用工、集体企业用工方式。 (二)诊断方式 采取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数据分析、基层调研诊断方式。 1.数据分析。以全口径用工总量和用工结构配置分析为重点,按照单位类型、定员专业、组织机构等维度,全面摸清家底,掌握所属各单位、各层级、各专业的超缺员和用工配置情况。 2.基层调研。注重基层,可自下而上逐级开展自查,通过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找准问题和短板,并按照诊断类别和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提炼。 二、人力资源现状 从用工总量、素质结构两个维度,对员工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用工总量 截至2015年底,全口径用工总量133人,其中,职工114人,占85.7%;劳务派遣用工4人,占3%;集体企业用工(包含集体身份职工、集体企业聘用职工、劳务派遣及其他用工,下同)15人,占11.3%。人员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全口径用工总量情况表

(二)素质结构 1.职工 截至2015年底,职工114人,平均年龄43.8岁,人才当量密度0.868;女职工27人,占比23.68%;不在岗0人,占比0%;“三无”人员2人,占比1.75%,其中从事生产技能岗位58人,内退0人。具体结构如下: (1)学历结构:

【人力资源管制诊断】人力资源管制诊断的方式方法7.doc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 方式方法7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方式方法 引言: 如何对该公司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首先要明确该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在通过与公司高层的交流后,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了解到了公司的困惑,主要问题包括:1、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应该如何定位才更加具有发展空间,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获得更长远的发展。2、为适应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如何进行设计和优化。3、对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如何进行激励。明确了目的,下面就是在该人力资源管理诊断项目中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华恒智信从以下几方面对为该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其中包括:一、企业问题诊断及分析维度。二、针对B公司三大管理困惑的解决建议(1)、对B公司组织战略定位的发展趋势建议—慎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围绕企业级客户创新营销模式;拓展网络营销模式。(2)、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规划建议——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维护和开发;成立虚拟品牌中心。(3)、对核心人才的有效激励的建议—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该人力资源管理诊断项目中,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该企业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以及实施方案,给予了该公司很大的帮助。 【客户行业】环境工程

【问题类型】企业管理诊断 【客户背景】 B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致力于室内外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建筑物维护保养。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正是凭借优质的服务,该公司一直稳健成长。经过多年的发展,B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物业管理、设备维修保养、保洁保安托管、室内外环境清洗及翻新保养、节能环保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公司,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B公司逐渐由最初创业的几个人发展成为几百人,其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但是由于管理基础薄弱,公司也遇到一些经营管理上的问题,诸如战略定位不清晰、核心人才积极性差等。基于此,公司领导提出企业管理诊断的咨询需求,并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进驻企业,希望能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为企业经营发展“指点迷津”。 【现状问题】 通过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与访谈,华恒智信顾问专家团队了解到,B公司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1、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应该如何定位才更加具有发展空间,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访谈中了解到,目前该公司业务以保洁保安托管为主,公司领导有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但是,由于医疗器械领域与公司现有业务跨度较大,再加上公司对市场环境及自身实力的认知和分

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节选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第一部分扼要概述 1.项目承接 Z公司创办八年以来,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本行业的不断领悟,通过对产品研发技术、工艺和品质营造、营销通道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专业生产(包括OEM)、销售中高档家庭影院、音响配件系列产品一体化的企业,赢得了全国六大地区经销客户的认同和信赖。多年来的滚打和机会把握承载了这一产品上档次。在稳扎稳打、不断求取动力的基础上,公司决策层更意识到,企业融会到大市场的行业竞争上,不仅仅是“资本累积和市场运营”的效果,更多的是有形与无形的组合竞争,内功与外击刚柔并济做得好,就有机会上一台阶。 因此,Z公司在2003年12月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认证,更凝结和提炼出以“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和经营理念。然而,专业性的经验和普通集合管理模式,如何造就出企业化的规范管理和行动纲领;尤其是管理资源方面的规划理顺和制度化建设,产品形象与内涵深层次的文化展示等,已逐步处于滞后状态和形成“瓶颈”。如何有效冲破瓶颈,正是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有效共识 为此,由Z公司决策层与CAE经过多次的磋商、深层次的沟通,确认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共识;并以贴近企业、把握脉搏、合适传导和驱动操作的专业服务来确认咨询项目,且通过企划方案的设计方式,铺垫出双方互动的诚意,携手为实现公司2004年的经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人员素质与资源基础。 CAE通过有效沟通与贵公司决策层达成: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品质管理核心作为运营控制,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服务中的战略共识,作为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十项资源”(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环境、文化、关系、时间、客户、风险)中取其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诊断、企划、培训、改进、确认、实施和提高等八个步骤,四个阶段性咨询和顾问服务,逐步贴近“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从理念到行动的预期效果。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诊断报告 人力资源就是企业发展得第一要素,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就是管理提升得重要环节。根据股份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得整体要求,我集团公司从人力资源管理得基础工作、领导人员竞争性选拔、人才队伍建设、员工绩效考核、依法规范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各个方面,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深入开展自查工作,找出了本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得差距与不足,具体报告如下: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标准化有待提升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标准化得业务操作流程与工作说明书,造成具体业务工作不规范、不统一、不标准,进而对整个体系管理工作得效率与效果产生影响、 2、工作中忙于应付大量日常琐碎业务,对人力资源核心管理工作得持续改善与效果提升缺乏研究与投入,对本系统管理工作得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建立。 3、重集团公司层面得管理,缺乏对三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得有效督导,各公司人力资管理工作质量不均衡,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提升进程缓慢。 二、选人用人机制亟待创新 1、管理制度有待规范与完善。集团公司先后出台了《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与《领导人员公开招聘办法》等多项制度办法,但对办法得可操作性研究不够,干部管理各项制度之间得配套衔

接不紧密、不顺畅,科学得管理体系未有效形成、 2、竞争性选拔尚未真正全面实施、集团公司仅在年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了名机关总部与三级公司副处级领导人员,领导人员竞争性选拔工作未全面展开,选拔方式还比较单一,工作力度远远不够、 3、选人用人满意度仍有待提高。现有得领导人员选拔、考核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深度不够,科学有效得测评工具运用不足,部分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出现不能胜任情况,干部考核工作得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得质疑,改进得空间较大、 三、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缺陷 1、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途径不畅。集团公司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以技术专家为龙头,主任(副主任)工程师为技术骨干,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为基础得专业技术人员梯队,但缺乏科学系统得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与技术专家科学培养得整体规划未真正建立,导致各业务职系不能得到充分激励,专业岗位缺乏吸引力,专业技术人员重“官"现象严重,引起官本位与机关机构臃肿,不利于企业得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 2、新入职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不够。对大中专毕业生得培养缺乏系统规划,且与现场实际脱节,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无法尽快实现个人与岗位得融合,无法有效实现个人发展与公司目标得一致,造成大学生流失逐步严重。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与管理模式设计咨询项目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2003年5月23日

目录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1.人力资源综合分析 人员组成描述及分析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623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12人。具体组成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 全体员工年龄结构组成(表1、图1) 表1 全 体 员 工 年龄结构 合计 30岁以下 30—35岁 35—40岁 40—45岁 45—50岁 50岁以上 人 数 709 308 133 157 136 180 1623 图1 从公司整体来看,全体员工中40岁以下的1150人,占总人数的71%,30岁以下的709人,占总人数的44%,50岁以上的180人,占总人数的11%,年龄搭配比较合理,并且非常富有活力,适于公司长远发展。 全体员工学历结构组成(表2、图2) 表2 人力资源综合分 人员组成描述与分析 人员变动描述与分析 问题综述

全体员工 学历结构 合计 研究生 双学士 大学大专 中 专 技 校 高中初中 其 它 人 数 4 263 36 5 179 141 253 418 1623 图2 全公司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632人,占总人数的39%,其中在前方单位的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466人,占前方单位员工1156人的40%,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但在本行业这个比例水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公司每年都在招聘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整体学历水平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全体员工职称结构组成(表3、图3) 表3 全体员工 职称结构合计高级中级初级其它 人数58 237 588 740 1623 图3 全公司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员工有883名,占到总人数的54%,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295人,占总人数的19%,整体的专业技能较高。另外,公司中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数分别为67人、52人、13人、3人,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资质级别从高到低的人数逐

个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诊断报告材料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诊断报告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管理提升的重要环节。根据股份公司管理提升工作的整体要求,我集团公司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领导人员竞争性选拔、人才队伍建设、员工绩效考核、依法规范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各个方面,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深入开展自查工作,找出了本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差距和不足,具体报告如下: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标准化有待提升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工作说明书,造成具体业务工作不规范、不统一、不标准,进而对整个体系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 2、工作中忙于应付大量日常琐碎业务,对人力资源核心管理工作的持续改善和效果提升缺乏研究和投入,对本系统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建立。 3、重集团公司层面的管理,缺乏对三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督导,各公司人力资管理工作质量不均衡,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提升进程缓慢。 二、选人用人机制亟待创新 1、管理制度有待规范与完善。集团公司先后出台了《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和《领导人员公开招聘办法》等多项制度办法,

但对办法的可操作性研究不够,干部管理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衔接不紧密、不顺畅,科学的管理体系未有效形成。 2、竞争性选拔尚未真正全面实施。集团公司仅在年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了名机关总部和三级公司副处级领导人员,领导人员竞争性选拔工作未全面展开,选拔方式还比较单一,工作力度远远不够。 3、选人用人满意度仍有待提高。现有的领导人员选拔、考核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深度不够,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运用不足,部分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出现不能胜任情况,干部考核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改进的空间较大。 三、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缺陷 1、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途径不畅。集团公司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以技术专家为龙头,主任(副主任)工程师为技术骨干,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梯队,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科学培养的整体规划未真正建立,导致各业务职系不能得到充分激励,专业岗位缺乏吸引力,专业技术人员重“官”现象严重,引起官本位和机关机构臃肿,不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 2、新入职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不够。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缺乏系统规划,且与现场实际脱节,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无法尽快实现个人与岗位的融合,无法有效实现个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分析

人资源管理诊断分析 以下,将列出一些在企业人力资源诊断中会出现的较为有意思和重要的问题。 一、可笑的面试 很有必要专门来讨论面试不要做什么。如果你曾经当过老板,你会知道面试时会出现一些滑稽场面,所提问题不太高明,使你无地自容。 知道面试中不要做什么是件有益的事情。比如,接受应试者的邀请赴约就不太合适。美国惠普公司的一次面试结束后,一男性应试者主动邀请女性主考官出去约会,女主考官考虑再三还是婉言谢绝了。当然,她也没有给这位白马王子一个工作机会。 面试是招聘整个过程中比较敏感的方面,有可能会让人觉得你有各种歧视和偏见。比如说,尽管你可以问应试者能否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但你不能问他们是不是有不方便之处,不该问什么你必须在心里有一本账。视情况而定,下面所提到的各项话题,你若大开尊口,则会给你和你们公司惹麻烦的: (1)应试人的种族或皮肤颜色; (2)应试人的出生地; (3)应试人的性别; (4)应试人的婚姻状况; (5)应试人的宗教信仰; (6)应试人有无犯罪记录; (7)应试人身高、体重; (8)应试人负债情况; (9)应试人的不方便之处。 关键的问题是,上述任何一种话题都不足以决定应试人是否胜任拟聘职位,你应该直截了当地问哪些与胜任工作有关的各项要求。反其道而行之,只好法庭上见。 二、晋升管理的主要问题 晋升管理采用年功主义的方式有其好处。可是,这种年功主义的晋升不能带来长期的效果,稍有滥用或不公平之处,便会显著地降低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企业将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必须考虑采用能力主义的晋升管理。 晋升管理的关键是调动从业人员的自觉工作积极性,激发从业人员自我上进的能力。企业应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在进行晋升管理时有下列问题: (1)职务岗位的不足。在快速成长时期,企业因扩大规模,相应地增加新的职务岗位。可是,在稳定成长时期,由于企业规模不能扩大,与高年龄化相联的职务岗位的不足问题也日益深刻化。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开始了以能力和热情为中心的晋升、负责人退休年龄制、职务申请制等任命方式。 (2)管理职务要求的能力、作用的变化。随着技术革新的加速发展和企业环境的显著变化,管理职务要求的能力和作用也将发生变化。如何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各企业通过职能资格制度、专门职务制度等,来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三、领导的错误 (一)以貌取人 从前有句名言,叫做“士为知己者死”。用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愿为最理解自己的人而尽力效劳”。如果领导缺乏鉴别下属的能力,下属绝不可能萌发积极性,而且也不肯听从呼唤。今天的上下级关系也是如此,作为领导,必须公正待人,挑选有用的人才,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XX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本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状况的综合分析,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考核、薪酬、文件资料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诊断,第七部分是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节综述 一.思路 综述中首先分析本公司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然后从年龄、专业等方面分析人员结构并与其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员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情况,以此说明重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主要内容 本公司是一家集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塑胶制品生产销售企业,工厂部分管理人员来自于国有企业,所以公司部分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导入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的一系列变革改进现状,但有一部分工厂员工不认同这个方式,变革中因此存在阻力。总体上,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意识已经有所起步,部分人员已经有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但是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档案处理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已经不能满足本公司迅速发展的需要。 本人在对人员现状分析发现,公司人员结构不合理:开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比例过小,两者一共只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0.71%,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富力强,但绝大多数(93.33%)是技术出身,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技能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公司没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是助理工程师及以下职称,销售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高年龄段人员占总销售人员的(73.33%),并且真正是销售专业毕业接受过正规的销售专业化培训的人员比例占26.67%,其他的专业人员占73.33%。工人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18-30岁之间的人数比例占全工人的40%,而30-60岁之间工人占全部工人的60%,并且但教育层次,有近73%的工人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最专业的咨询公司项目纪实文章描述:在某集团公司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进行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企业快速的发展所带来的弊病明显显现了出来,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严重桎梏。此时,对集团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如何对集团公司进行专业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就成为了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对集团公司进行一个专业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管理企业,为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针对集团公司的现状进行专业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引言: 随着市场的不段扩大,许多集团公司为了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进行了深入的经营体制的改革,但是快速的发展及集团公司原有的弊病,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严重桎梏。对集团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就成为了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对集团公司进行专业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就成为了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对集团公司进行一个专业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管理企业,为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针对集团公司的现状进行专业深入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客户行业】建筑行业 【客户背景】 山东省某大型集团公司,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家已拥有半个多世 纪发展历史的企业集团,是集土木工程建筑、勘察科研设计、房地产开发、工贸 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总注册资本1.98亿元,职工6000余人,是山 东省建筑施工综合实力五十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经过在建筑领域五十多年的精耕细作,该集团总公司已经在建筑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具有自身的独到优势,这一系列的优势,对于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目前,该企业集团刚刚完成企业改制,快速的发展及国企特有的弊病,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地出现了一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思路分析

CAE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节选) CAE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状况的综合分析,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考核、薪酬等四个方面进行诊断,第六部分是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节综述 一.思路 综述中首先分析T公司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然后从年龄、专业等方面分析人员结构并 与其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员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情况,以此说明重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主要内容 T公司是由一个科技型企业与一家生产厂合并组成的,两者在管理上存在差异,工厂一直 是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合并后的一系列变革改进现状,但有一部分工厂员工不认同这个方式,变革中因此存在阻力。总体上,T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有所进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已经不能满足T公司发展的需要。 CAE在对人员现状分析发现,T公司人员结构不合理:开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比例过小,两者一共只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2%,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富力强,但绝大多数(76%)是技术出身,缺乏管理技能,且学历水平偏低;技术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但教育层次、职称水平偏低;没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是助理工程师及以下职称,销售队伍主要是青壮年,但人数太少,主要是技术出身,没有人经过营销专业教育,工人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但教育层次、职称水平太低,有近65%的工人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薄弱,以各直线部门干部的经验化管理为主,尤其缺乏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出现的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员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工作压力。由于缺乏绩效评估,没有有效的激励,干好干坏差不多,员工逐渐失去进取心。T公司进一步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通过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运用是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46【精编版】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46【精编版】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节选) CAE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状况的综合分析,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考核、薪酬等四个方面进行诊断,第六部分是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节综述 一.思路 综述中首先分析T公司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然后从年龄、专业等方面分析人员结构并与其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员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情况,以此说明重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主要内容 T公司是由一个科技型企业与一家生产厂合并组成的,两者在管理上存在差异,工厂一直 是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多数员工希望通过合并后的一系列变革改进现状,但有一部分工厂员工不认同这个方式,变革中因此存在阻力。总体上,T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有所进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已经不能满足T公司发展的需要。 CAE在对人员现状分析发现,T公司人员结构不合理:开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比例过小,两者一共只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2%,中高层管理人员年富力强,但绝大多数(76%)是技术出身,缺乏管理技能,且学历水平偏低;技术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但教育层次、职称水平偏低;没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是助理工程师及以下职称,销售队伍主要是青壮年,但人数太少,主要是技术出身,没有人经过营销专业教育,工人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但教育层次、职称水平太低,有近65%的工人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薄弱,以各直线部门干部的经验化管理为主,尤其缺乏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出现的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员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工作压力。由于缺乏绩效评估,没有有效的激励,干好干坏差不多,员工逐渐失去进取心。T公司进一步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通过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运用是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及改进建议报告_[全文]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 及改进建议报告 导读 问题剖析 初步建议 人力资源规划 主要问题呈现 工作分析 招聘 考核 薪酬 培训 职业生涯规划 根源探究 金自天正于2002 年9 月上市。一个以提供工程技术服务为主业的企业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技术人力的作用功不可没 成功的基石 技术先进 依靠一批技术专家使自动化院原有的技术积累得到释放 冶金自动化院在提出“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口号以后,在市场中积极进取、奋力拼搏,获得了较大的成 功,成为科研院所改制、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成功典范。同时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制度先进承包解放了生产力,是适合当时环境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激励和分配制度品牌优势 在冶金行业里,金子天正所依赖的自动化院的品牌知名度很高 人力资源 金自天正拥有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中层干部和团结敬业的基层员工 然而时至今日,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成为公司获得更大成功的障碍 暴露出来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改变 其他变化… 其他 市场已经发生改变,原有的技术优势 正在丧失… 市场 由提供工程技术服务向逐渐产品化的 方向过渡… 战略 从管理上必须尽快完成由科研院所向 上市公司的转化 企业

“想要招的人招不进来,不想要的人辞退不掉” 内部的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没有建立起来 关键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缺乏系统、科学、能够量化的考核体系 对于薪酬,部分员工不但“患寡”,而且“患不均” 士气不高,部分员工对未来感到迷茫 目前金自天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比较薄弱,没有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不足以为公司 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 规划不够系统和科学,缺乏工作分析 难以吸引所需要的人才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结合企业和个人发展 缺乏系统科学的考核体系,缺乏量化指标 培训受到重视不够,不系统 激励不足,存在不公正现象 培训 激励 工作规划 招聘 考核 职业生涯规划 力 战略 积 能 和 性 极 工 分 发 挥 员 充 员工认为:金自天正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一、缺乏能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激励和分配制度,二、关键技术人员流失 4-351> .您认为影响金自天正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来自哪些方面?(限选四项)1%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分析报告

Z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节选) 第一部分扼要概述 1.项目承接 Z公司创办八年以来,靠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本行业的不断领悟,通过对产品研发技术、工艺和品质营造、营销通道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专业生产(包括OEM)、销售中高档家庭影院、音响配件系列产品一体化的企业,赢得了全国六大地区经销客户的认同和信赖。多年来的滚打和机会把握承载了这一产品上档次。在稳扎稳打、不断求取动力的基础上,公司决策层更意识到,企业融会到大市场的行业竞争上,不仅仅是“资本累积和市场运营”的效果,更多的是有形与无形的组合竞争,内功与外击刚柔并济做得好,就有机会上一台阶。 因此,Z公司在2003年12月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认证,更凝聚和提炼出以“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和经营理念。然而,专业性的经验和一般集合治理模式,如何造就出企业化的规范治理和行动纲领;尤其是治理资源方面的规划理顺和制度化建设,产品形象与内涵深层次的文化展示等,已逐步处于滞后状态和形成“瓶颈”。如何有效冲破瓶颈,正是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有效共识 为此,由Z公司决策层与CAE通过多次的磋商、深层次的沟通,确认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共识;并以贴近企业、把握脉搏、

合适传导和驱动操作的专业服务来确认咨询项目,且通过企划方案的设计方式,铺垫出双方互动的诚意,携手为实现公司2004年的经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人员素养与资源基础。 CAE通过有效沟通与贵公司决策层达成: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品质治理核心作为运营操纵,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服务中的战略共识,作为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因而,在现代企业治理的“十项资源”(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环境、文化、关系、时刻、客户、风险)中取其最差不多,也是最全然的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诊断、企划、培训、改进、确认、实施和提高等八个步骤,四个时期性咨询和顾问服务,逐步贴近“客户为本、质量第一”的从理念到行动的预期效果。 3.切入调研 CAE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多次沟通和了解(四个工作日),有所侧重地与二十多人次的谈话(包括高层中层和基层人员对话)和实施现场查看以及相关资料的调阅,并凭“把脉必须贴近企业”的专业态度,对Z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的基础测评和企业全景(包括战略核心、战术层面、基础治理、系统运作)的调研(十个工作日)。 在各种信息的归纳和过滤中,对Z公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症结,有了一定的头绪和感悟后,在列出 “调研分析报告纲要草案”的同时,再深入、透彻地进行研讨和互动分析,最终定稿为公司的<<调研诊断分析报告>>,为下一时

企业人力资源诊断方法

人力资源诊断方法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涉及企业“人”的管理和“事”的管理,因而采用的方法与一般经营诊断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多采取如下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通过设计问卷来了解企业员工的意愿。依据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目的,可以设计出调查对象不同、结构不同、调查内容不同的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加工、分析、核对后所提出的相应的改革措施,员工也易于接受。经验表明,人们对他们能影响的决定是支持的。 调查问卷法可以用来诊断企业运营状况,也可以用来分析单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效果,是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问卷调查法,调查面较大,属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的进行一般先作问卷设计,根据调查目的编制一套结构性的问句,并由回答人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独立填写,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最后由调查人员汇总整理。问卷调查中必须注意如下6点: (1)问句贴切,用词正确,所问之处与调查目的相一致。 (2)一问不能两答,语义明确,不要含糊其辞。 (3)不用威胁性的语句。 (4)问句排列要合乎逻辑,便于回答者思考。 (5)问卷回收率必须达到一定比例。 (6)要作问卷信度分析。 二、量表调查法 量表调查法是一种标准化的等级量表,通过组织测评、员工测评、自己测评等多种途径,对人员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方法。 量表调查法的优点是调查项目设计严格,调查的问题明确,被调查对象的意向选择比较规范,计量方法统一而又合理,调查结果便于计量,便于比较分析,如表3-1所示。 三、面谈调查法 面谈是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一名优秀的诊断人员只需与少数人进行面谈,便可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状况有较准确的概念,并对组织运转状况有较准确的认识。因此,面谈是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四、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即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报表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综合,揭示某方面的变动趋势。由于统计分析手段较客观,所得出的数据也较有说服力。 五、个案分析法 寻找和选择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单位进行人员组织、结构、功能、发展规划和人力开发方面的研究,力求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应用上的可操作性 人员功能测评是人员业绩考核的工具,一般要求采用“多层测评法”,即评定时,既要求有足够的评定人数,又要求评定人分层取样,保持一个合理结构, 人力资源诊断 还要求评定人在没有外界干涉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进行评定,以保证充分发扬民主,从多种角度摄取信息,防止评价的片面性。 六、图像描绘法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目的在于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最终需通过诊断人员、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三方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诊断人员将分析结果加以量化成图像,

集团人力资源咨询诊断报告定稿版

集团人力资源咨询诊断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某集团咨询诊断报告 引言 应集团的邀请,人大专家组对集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公司的职位评估、组织流程设计、绩效考核制度设计、薪酬制度设计及员工持股制度方案的制定进行前期准备,对各课题的背景有客观的把握,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有正确的了解。 本期调研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1.访谈。与公司高层领导和中层管理者进行单独或集体访谈,访谈对象近20人次。 2.问卷调查。面向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组织运行状况问卷调查,并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3.查阅公司有关文献资料。内容包括公司报纸、内部文件、管理资料等。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集团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管理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集团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对房地产业经营发展的内在规律已有深刻的把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虽然目前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认为这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公司上下能够正视困境,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共同参与经营管理的变革,集团定能更快、更新、更高的发展。

基于对公司的粗浅认识和了解,我们撰写了这份咨询诊断报告。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调研尚不够深入全面,加之时间限制,报告中的观点和对问题的把握不一定准确定位,也难免存在谬误,另外我们也不想罗列更多的事实,因为不管是取得的成绩,还是存在的问题,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切身地感受到,我们只是从整体作一把握,仅供公司领导参考。 本咨询诊断报告共分四部分: 1、集团成功的关键;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关于公司二次腾飞的对策与建议; 4、附件:某员工基本心态调查。 1.集团成功的关键 在企业咨询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三个问题是:1.是什么使企业获得成功;2.促使企业成功的因素能不能使企业继续成功;3.企业成功还需要哪些成功的关键要素。 与同行业相比,集团一没有国外财团的资金支持,二没有国有企业的政策扶持,三没有合作合资的综合优势,集团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起来。某经过仅十年的艰苦创业,由创业者单枪匹马闯深圳,到在竞争激烈的深圳杀出一条血路,在房地产市场站稳脚跟,从在混沌中摸索,到形成一套有特

(企业诊断)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与管理模式设计咨询项目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2003年5月23日

目录 1.人力资源综合分析 (1) 1.1人员组成描述及分析 (1) 1.2人员变动描述及分析 (5) 1.3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综述 (6) 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诊断 (7) 2.1规划与招聘诊断 (8) 2.2培训与发展诊断 (9) 2.3薪酬诊断 (11) 2.4考核激励诊断 (12) 3.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总结及建议 (15) 3.1问题总结 (15) 3.2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16) 附图一(招聘流程图) (17) 附图二(培训流程图) (18) 附图三(机关考核流程图) (19) 附图四(分公司经理考核流程图) (20)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1.人力资源综合分析 1.1人员组成描述及分析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623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12人。具体组成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 全体员工年龄结构组成(表1、图1) 表1 从公司整体来看,全体员工中40岁以下的1150人,占总人数的71%,30岁以下的709人,占总人数的44%,50岁以上的180人,占总人数的11%,年龄搭配比较合理,并且非常富有活力,适于公司长远发展。

? 全体员工学历结构组成(表2、图2) 表2 全公司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632人,占总人数的39%,其中在前方单位的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466人,占前方单位员工1156人的40%,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但在本行业这个比例水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公司每年都在招聘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整体学历水平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 全体员工职称结构组成(表3、图 3) 表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