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1984—2002年

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选秀比赛。该比赛的专业性较强,参加节目的门槛较高,所以观众的参与度很低。在这个阶段观众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节目。

?成长阶段:2003—2004年

在2000年,大众类的电视选秀节目开始被搬上银屏,荷兰的选秀节目《老大哥》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节目。节目以其新颖的参与方式和极高的互动性,获得了平民大众的喜爱。紧接着该选秀节目模式被德国、意大利、丹麦、美国等十八个国家引入本国。中国多家电视台觊觎已久,节目被引入到中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2003年8月,湖南卫视参照《美国偶像》创办了《超级男声》。该节目摒弃了选手的专业性,只要有动人的歌喉就有机会成为超级明星。刚开始报名的只有一百多人,但在节目播出后,报名人数大约以每天二百人的速度增长,两周内便有三千人报名。节目中心紧接着经过半年的筹划,便在2004年创办了《超级女声》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第一期经历了平稳的一年。

?高潮阶段:2004—2007年

2005年《超级女声》第二期异军突起。该节目为年轻人变成明星提供了简捷的途径,一时间观众参与量和收视率节节攀升。总决赛期间的整体收视率为6.22%,收视份额为17.89%,有着近乎万人空巷的情景,造就了地方电视台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速朽阶段:2008—2011年

由于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导致 2006年以来,中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浙江卫视的《梦想奥运真男孩》、山东卫视的《联盟歌会》、江西卫视的《红歌会英雄汇》以及被停播的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等各种选秀节目200多个。

0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式的盲目跟风,选秀类节目的新颖程度严重下降,

观众参与热情锐减。综艺类选秀节目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此阶段选秀类节目的收视率平平。

再发展阶段:2012年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中国好声音》一改近几年选秀节目以炒作、毒舌、绯闻为卖点,以发现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目的,排除相貌的干扰,实实在在地挖掘中国好的声音。

除了第一期收视率排在“天天向上”节目后,全国位列第二,其余档期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均位列全国第一。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国内选秀节目对比分析

国内选秀节目对比分析 ——《快男》VS《中国好声音》 近年,国内选秀节目异军突起,节目制作、推广模式也不断创新。在此以2013年《快男》与《中国好声音》海选时期作比较,浅析当前国内选秀节目的一些特点。 1节目宣传推广 《快男》以湖南卫视多档节目或广告时间进行推广,电视右下角图标显示,随时预告;娱乐类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下午娱乐播报中,主持人都会对其有所推广。线上微博、芒果TV、视频播放网站等的网页推广。 《中国好声音》也以本台电视黄金时段,随时播放宣传片,宣传片的制作很吸引人,极力打造不一样的选秀节目,也以倒是个人魅力为看点。 2.节目海选流程 《快男》分散在多个城市,不同评委、地点的海选场地,凭借早年节目的知名度,在各城市接待选手,自己来报名。有种广撒网,守株待兔的模式。当然,在该城市的宣传必不可少:外景宣传、联合当地利益商家造势。 《中国好声音》因为是第一次本土化首播,知名度、影响力都不如《快男》,在这一情况下,制播方主动出击,到多个城市,多层次主动挑选学员,在初选之后,邀请选手到演播室集体录播。也就是说评委只有4个,地点也只有一个,海选是制播方主动寻找,这与快男不同。 3.海选中各自重点不同 2013《快男》的海选,更加注重评委鲜明的个性,选手鲜明的个性,也就是西方选秀节目中鼓励创新、奇特表演和样式,讲故事在这一环节比重较小。原创性或是正能量型、另类歌手更受青睐。而唱歌时间也比较短,以评委主观决定来算。往往唱得不好的选手,几句就被叫停;唱得好的相对时间久一点。 评委在此间点评事件比以往增多,也更多镜头来凸显评委个性,镜头感减弱更像直播的效果。评委可以各种犀利点评,其中陈坤就在里面火了一把。 《中国好声音》也充分利用了导师的个人魅力,但点评不如《快男》犀利,更多的是诱导提问,挖掘学员背后的故事。歌曲也不固定,有学员自选,且一定会让其在节目中唱完一首。打破以往的选秀模式,凭声音选学员。不看长相,这是一大亮点。在海选就更突出亲情,有不少学员亲人、朋友的镜头。 对于素材的运用,快男在海选会发掘娱乐性,例如将一些搞笑的片段做成特辑,节目的主题“快乐”被放大、凸显。而《中国好声音》则走温情路线,整个拍摄更有人情味。 以上只是两个节目在海选时期的一些对比,也可以从中看出很多不同,但都可以看到的共同点是:两档节目都在不断发掘其中的创新点。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变迁及其困境

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变迁及其困境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郝俊慧叶昌前 2005-06-19 17:10 10月8日,各大媒体都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第三套节目)今起正式改版,对原有34个栏目进行了调整,减至22个。开创了中国综艺节目先河的央视名牌栏目《综艺大观》成为首批被淘汰的栏目之一。”这档融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为一体,有着14年历史的综艺节目,在捧红倪萍、周涛等多个主持人后,终于成了昨日黄花。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0月24日落下帷幕的《非常6+1》特别节目——《梦想中国》,在经过三个多月的全国选秀之后,来自上海的王思思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大奖——金蝶奖,同时环球唱片将把她全新包装推向市场,至此,又一个由全国电视观众实时投票推选出“全民偶像”诞生了,这种新生代互动全民造星式综艺节目也达到了一个高潮。由这两个内容形式截然不同的综艺节目之命运来看中国综艺节目十四年变迁,我们发现,在内部元素、形式形态、运作方式、经营理念上综艺节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已经不仅仅是“综合才艺”的表演,其外延已经扩大到了整个综合娱乐节目,可以说现在我们经常讨论的具有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电视娱乐节目就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 综艺节目从大的类型方面来讲有现场晚会型和栏目型两种,小的内容形式方面包括歌舞表演、游戏、曲艺、访谈、速配、真人秀等等,凡娱乐艺术的内容无所不包。如果我们从这个概念范畴出发来看这十几年综艺节目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综艺大观》的开播,这是大陆电视综艺节目的鼻祖,标志着电视“晚会时代”的开始;第二阶段是96年起风靡一时的《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让人们初次接触到游戏娱乐综艺节目;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综艺节目逐渐由以前的嘉宾表演型向全民互动型转变,98年开播的《幸运52》通过竞猜加奖品,掀起了一番益智类节目的高潮,也开创了综艺节目的第三阶段——益智时代;第四阶段出现在近两年,像《欢乐英雄》和《非常6+1》这样全民参与的互动性节目逐渐成了荧屏的主角。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综艺节目在短短的十几年出现如此快速的转变呢? 1、时代的变迁带来受众需求的转变 电视节目的兴衰是与整个大时代背景相契合,90年代初,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全面拉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还是相对落后,对电视节目没有太高的要求,贫乏的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使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成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所以当集曲艺、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综艺大观》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的确以“小春节晚会”的姿态吸引了不少观众。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逐渐走向高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十年,也是新闻媒介改革最重要的十年,电视技术迅速发展,有线、无线的同城之争开始上演,卫星传播技术打破了电视的传播界限,频道越来越多,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很难再固定在一个台上,传统的小晚会已经不是唯一的娱乐选择。 国家开始推行双休日,一年当中,国民有1/3的时间在休假,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进行电视消费,因此满足观众休闲时光对电视的消遣需求,最大化的占有一周当中的收视份额,成为了很多卫视的周末战略核心。尤其是到了90年代后期,商品市场逐渐细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消费行为的变化使电视的受众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开始从“大众”走向“分众”。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爱好的受众对电视内容有了不同的需求。于是,晚会类综艺节目开始分化,由以前大而全的综合型节目根据内容分化为不同的类型节目,比如《同一首歌》和《周末喜相逢》,同时人们的生存压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简史

初创期至1990年6月15日改版:王刚(1990,风趣,幽默,神秘)倪萍(1990,亲和力) 1991年至1995改版:成方圆(1991)周涛(1995-2000,大气、稳重、亲切、真诚) 1999年改版至2004年:周涛(1995-2000,大气、稳重、亲切、真诚)曹颖(2002,清新、感性)沈冰(2002/9/11客串)王玲玲(2003)主要主持人主持顺序及主持人风格:王刚(1990,风趣,幽默,神秘)倪萍(1990,亲和力)成方圆(1991)周涛(1995-2000,大气、稳重、亲切、真诚)曹颖(2002,清新、感性)沈冰(2002/9/11客串)王玲玲(2003) 节目板块:《开心一刻》《音乐星空》《请你参加》《新起点》《艺海春秋》《海外飞鸿》《天南地北》《东方奇观》《综艺快车》《综艺传真》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简史 2005年8月26日,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在这个晚上,一个叫做《超级女声》的节目落下了帷幕,一个普通的成都女孩以三百五十二万八千三百零八票的高票数,成为这场平民选秀的冠军。见证这一时刻的,是电视机前近4亿的观众。 不久之后,这个叫做李宇春的女孩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亚洲英雄”。

在中国电视诞生的47年后,娱乐节目走向了癫狂。 90年代 1990年3月14日,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目中长期稳居第一,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大观》等晚会节目的成功,得益于文艺演出与电视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事业发展尚显欠缺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民众进剧场观看文艺演出的机会很少,而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则相对较高,广大电视观众处于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将最优秀的文艺演出集中在荧屏中,利用最少的演出资源,覆盖了最广泛的观众群体,让观众足不出户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综艺大观》等栏目的发展造成了三个直接结果。第一,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节目创作被过度开发,创作优秀节目越来越难;第三,创作队伍、演出队伍越来越急功近利。而正是这三个结果成为《综艺大观》迅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与《综艺大观》同时,中央电视台还有另外一档节目,叫做《正大综

中国开放不会因谷歌而收紧

中国开放不会因谷歌而收紧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0年第5期 环球时报社评 因为谷歌公司的偏执,刚满4岁的“https://www.doczj.com/doc/9417436586.html,”在2010年-3月23日,给自己在中国的 历史画了个句号。这是谷歌的损失,也不可避免地会给中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世界正盯着中国的反应。西方的宣传机器说,谷歌的离去将造成中国内地竞争机制的缺失,不利于未来西方相关企业迸入中国市场,甚至会影响内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恰好在此前一天,中国美国商会公布了一份调查,称越来越多的外商抱怨中国实行保护主义。尽管外商所指和谷歌事件无关,但一些西方媒体还是乘机将两件事生拉硬扯到一起 这些担心甚至有意抹黑,并不令中国人意外。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误解或误判中国开放政策的类似事情也曾发生过每当中西交往遇到分歧或麻烦时,一些西方媒体就喜 欢往政治上扯,常揣测或假惺惺地议论中国的开放是不是要收紧了。 绝大多数中国人相信,今天中国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因为一家商业公司的不理性选择而关闭.无论从中国人主观愿望,还是国内外客观环境分析,开放的大势都不会逆转。谷歌退出内 地市场后留下的“蛋糕”也正等着其他国际互联网企业参与分割。温家宝总理近日对外国企业说:“中国政府会给你们创造机会,也请你们不要失掉机会。”这是代表中国人民说的真心 语 中国在发展,也在成熟,对谷歌的偏激做法,中国社会不会受其刺激,不会以偏激对偏激。谷歌事件的处理厘清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政治及道德问题,在中国人当中形成了更广泛的共识,也让外国人看清了中国在什么地方是坚定的,在什么地方是有弹性的,这样的理解有助于减少 中外之间的误判,有助于中外之间今后的合作,避免纠纷。 我们相信,在谷歌事件之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动力,而不是相反;中外合 作的空间将更宽阔,而不是收窄。也唯有在谷歌之后中国互联网变得更强大,事业更蓬勃,留 在中国发展的公司创利更多,才是中国人对谷歌事件最完整的回答我们坚信,数年之后,后 悔的将是谷歌,而不是中国,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利用外资总量已达到近万亿美元,谷歌在华投资还不到万分之一.中国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66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家进入中国。谷歌事件只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偶尔溅起的小小浪花,它的出现或许有必然性,但对大潮前行 的方向产生不了丝毫影响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期待西方对中国的主动理解是幼稚的,中国 只能用自己发展和成长的事实,撕裂西方舆论对中国的铁幕。 (刘景耀选自《环球时报》2010.3.24)

认识启示

第一部分基础考核部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科技 对长城、故宫、大运河、都江堰的古代建筑成就的认识: (1)这些伟大建筑与工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部分工程在当时或以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4)它们是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还激化了社会的矛盾等。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候发展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随着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先进工具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天文历法、古代农书的编撰对农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造纸、火药、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对孔子及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被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的有: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等。 我们应该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变革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良好素质。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了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的“仁政”等儒家思想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关爱百姓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认同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进民族自豪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的启发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搞好学习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中得到发展;营造以人为本的宽松的课堂气氛等。 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 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警示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它用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警示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于世界,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障。 毒品的危害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导致犯罪;危害社会稳定等。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应该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与吸毒、贩毒行为做斗争。 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 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文明及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破坏,是对全人类的犯罪;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它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掠夺的强盗嘴脸,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西方殖民者的滔天罪行;它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面对圆明园残迹,作为中学生,你有什么感想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 动乱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1978至今) 1. 1949,西柏坡会议(重心:乡村→城市);《共同纲领》 2. 1950,土地改革 3. 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4.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一化三改) “一五”计划(1953-195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外交政策成熟)5.195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 6.1955,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7. 1956,中共“八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双百”方针 8.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多快好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9. 1959-1961,自然灾害,经济困难 10.1960,经济调整(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1962,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2.1964,原子弹 13.1965,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4.1966,导弹 15.1966-1976,“文革”,停止高考,“样板戏” 16.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1) 17.1971,重返联合国(26届联大) 18.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19.1973,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975,邓小平对经济进行整顿 21.1977,恢复高考 2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23.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 中美建交 24.1980,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25.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1983,“三个面向” 27.1984,开放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8.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29.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1992,“南方谈话”,开发上海浦东;“九二共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现代史(八下)简答题必背:

中国现代史(八下)简答题必背: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土地改革的意义及启示 4.“一五计划”的意义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意义、地位和作用 6.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 8.“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认识 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10.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1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12.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3.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14.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和地位。 15.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意义 16.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原因及启示 17.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近代史(九上) 1.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3.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和启示 4.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5.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影响 6.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7.工业化时代来临的意义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9.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0.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11.美国崛起的原因 11.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 1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3.科学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世界现代史(九下) 1.“一战”爆发的原因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胜利的原因 8.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等事件在美苏冷战对峙局面行成中的地位 9.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和启示 10.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11.对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认识 12.联合国的宗旨。世贸组织的宗旨。

中国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意义篇

中国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意义篇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1)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保障了中国的边境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消极影响:在战争中,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4)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 (1)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 (2)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3)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 (4)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5)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利于冲破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树立革新创造、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6.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2)经济特区是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前沿地区。 (3)经济特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7.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1)洗雪了百年国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现。 (2)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4)有利于促进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根据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注:不能写成北京)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临时:从1949年-1954年]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天安门广场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54门礼炮28响(54门: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1921—1949)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 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除港澳台外)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谷歌中国发展历程分析报告

目录 一、案例背景--------------------------------------------------------2 二、关于谷歌的SWOT分析---------------------------------------------2 三、关于谷歌的PEST分析---------------------------------------------2 四、谷歌中国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3 五、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分析------------------------------------------7 六、小结------------------------------------------------------------10 小组分工: 陈志远:整体调度协调,整合组员资料,PPT及分析报告的制作 林戈玉:案例背景,SWOT分析 马宗佑:PEST分析 李锡顺:谷歌中国行 尹家兴: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分析,小结

一、案例背景 谷歌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亦是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之一,创造了每天数十亿次页面访问,8年获得1700亿美元市值等一系列互联网的奇迹,源于创新和具有责任感的公司文化。随着谷歌不断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以及拓宽其海外市场,其经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公司行政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该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意味着谷歌中国正式成立,中国的搜索引擎服务市场将不再是只有百度一家独大。 二、关于谷歌的SWOT分析 三、关于谷歌的PEST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1、中国政府积极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外商创造和谐的投资环境;而且近年来中国的市场在演变,政策在变化,向市场经济转变。尤其政府在制度建设,比如商业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方面执行度和透明度有所加强,提升中国的投资环境。政府还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将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为国家战略,维护外商企业在华利益。 2、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 a、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 b、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常识与求实--评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常识与求实 ——评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摘要】葛剑雄先生所著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是有关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现象这一问题的难得佳作。它在成书的那个年代给当时的思想界、学界甚至包括老百姓带来了一定的思想冲击,引来了一些不小的争议,但也代表了学者关于这一问题比较成熟、理性的思考,体现出独立、求实的精神品格。而笔者试从本书的成书背景、理论渊源、观点创新以及方法论等几个方面予以评价,希望能给读者们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统一分裂求实 一 当人们翻开小说《三国演义》,在开篇第一节里我们总会看到这么一句家喻户晓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由此而引出了接下来的一段三国历史风云,引人入胜。而这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成了反映中国古代历史演变趋势的经典名言,深入人心。统一与分裂,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政治家的施政纲领,史学家的春秋之笔,还是平民的街谈巷议,都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话题的讨论。更何况,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正如葛剑雄先生所说的,“统一与分裂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从未间断的过程,今天依然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矛盾。传统的史学观从来没有正确地解释过这一过程,几十年来的中国史学家也从未能做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教条主义、‘左’的政策和学术专制更使这方面成了事实上的禁区”1。当“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被扣上了狭隘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帽子,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规范与求实精神,这种学术失范与失实无疑会给这个问题的讨论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甚至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史学也变成了政治的附庸,失去了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回归史学的实事求是,摆脱狭隘政治的粗暴干预与控制,由此而不断探求其中的真实历史趋势或规律,在政治已开放、社会已开明的背景下,更应该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在寻求学术求实创新的同时也应该进行思想普及,让更多的中国民众了解、认识这一不得不回避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无疑,在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不久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里,由于思想、学术上的一度开放自由,引发了一次次激烈的思想争论,使学术与思想在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迎来了一个恢复与发展的春天。而关于“统一与分裂”的话题讨论,也开始打破以往的政治坚冰,摆脱思想政治控制,产生出了一些耳目一新的观点与 1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史分期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进而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史划分为8个时期,并分析了其中每一个时期的划时代事件。 (一) 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曲折、仰或缓慢渐进和急速推进依次呈现或交替呈现的历史。但是,历史轨迹的这些对立状态,又无不统一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上。 在众多的历史坐标中,重大历史事件占据重要历史地位,它相当于坐标原点,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世界科技史上,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酝酿和发表就属这类事件。事件发生过程中,科学技术以间断、曲折、急速推进的形式发展着;事件发生前或后,则以相对连续、平滑和缓慢渐进的形式增长着,并且发生前和发生后又有所不一样,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性质上,在此之前可能属古代科学,之后则是近代科学了。 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可以是内在的,也即是以改变科技发展轨迹的科技思想的产生或科技成果的建立。这种事件由于表现为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比较直观,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以此作为分期的依据或标准的作法,往往用T?内史体系中。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也可以是完全外在的,也即在事件的科技性质不显著,或者不考虑科技成果的情况下,把足以结束科技运动的己有轨迹或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的环境性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等,作为分期标准或依据。这种事件由于表面上看来与科技无关,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是隐蔽的,有时甚至不易被科技人员接受。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科技史深层次的分期。这种作法往往在典型的科技外史中使用。由于上两类事件,在科技史的分期中,各具有特殊的有利之处,也各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以科技成果和环境性事件的合作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一科技史的每一时期的划分中,始终贯彻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与环境性事件统一的原则;一是各个时期不同,两方面的判据间或运用,如第一、二阶段间,以科技成果划界,二、三阶段间则以环境性事件分期。一般情况下,以前者为主,因为环境性事件毕竟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方面的事件,环境对科技的影响不仅存在,而且或迟或早会表现出来,也即一定的环境对应于科技的一定运动。人为地隔离或间或使用两方面判据,由于二者的不同步,会导致分期失准,进而不科学。这种两重标准统一使用的作法,常出现在内、外结合史中。 统一运用科技成果性和环境性的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准,比单纯使用某一方面,对于描述科技史,要有利些。科技成果的产出与环境性事件的发生,在不同的时候,互为因果关系。这样,就要求既陈述科技成果的产出情况;又交待与之相应的环境材料;还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全分位、立体式地展示了科技的发展。 环境因素方而的重大事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本质的影响还是科技体制的变更。科技体制不仅决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反映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决定对科研的投入、国际科技交流、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因此,对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1984—2002年 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选秀比赛。该比赛的专业性较强,参加节目的门槛较高,所以观众的参与度很低。在这个阶段观众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节目。 ?成长阶段:2003—2004年 在2000年,大众类的电视选秀节目开始被搬上银屏,荷兰的选秀节目《老大哥》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节目。节目以其新颖的参与方式和极高的互动性,获得了平民大众的喜爱。紧接着该选秀节目模式被德国、意大利、丹麦、美国等十八个国家引入本国。中国多家电视台觊觎已久,节目被引入到中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2003年8月,湖南卫视参照《美国偶像》创办了《超级男声》。该节目摒弃了选手的专业性,只要有动人的歌喉就有机会成为超级明星。刚开始报名的只有一百多人,但在节目播出后,报名人数大约以每天二百人的速度增长,两周内便有三千人报名。节目中心紧接着经过半年的筹划,便在2004年创办了《超级女声》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第一期经历了平稳的一年。 ?高潮阶段:2004—2007年 2005年《超级女声》第二期异军突起。该节目为年轻人变成明星提供了简捷的途径,一时间观众参与量和收视率节节攀升。总决赛期间的整体收视率为6.22%,收视份额为17.89%,有着近乎万人空巷的情景,造就了地方电视台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速朽阶段:2008—2011年 由于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导致 2006年以来,中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浙江卫视的《梦想奥运真男孩》、山东卫视的《联盟歌会》、江西卫视的《红歌会英雄汇》以及被停播的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等各种选秀节目200多个。 0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式的盲目跟风,选秀类节目的新颖程度严重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