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理试题库-(附答案)(17)分析解析

建筑物理试题库-(附答案)(17)分析解析

建筑物理试题库-(附答案)(17)分析解析
建筑物理试题库-(附答案)(17)分析解析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 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c

a.[0°,90°);

b. [0°,90°];

c. [-23°27’, 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

蒸发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

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i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

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

上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值

4、光强体:灯具各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里用矢量表示,由矢量终端

连接起来的封闭体

5、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

二、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设有一个乳白玻璃的球形灯,灯罩的直径为4厘米,其轴向发光强度为

100坎德拉,求该灯的轴向亮度?

解:

2

2

/

79600

2

04

.0

100

cos

m

cd A

I

L=

?

?

?

?

?

=

=

π

α

2、写出国际照明委员会的标准晴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答:(1)晴天空亮度以太阳子午圈为对称(1分)

(2)最亮在太阳附近天空(1分)

(3)晴天空亮度离太阳愈远愈小,最小点在太阳子午圈上且与太阳成90°(2分)

3、叙述侧面采光(侧窗)的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1)建造和维护费用低(1分)

(2)光线有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1分)

缺点:(1)采光均匀度不好(1分)

(2)易产生眩光,易受周围物体影响(1分)

4、写出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并写出2种热辐射光源的名称。

答:发光原理: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时,发出可见光。(2分)如白织灯和卤钨灯(2分)

建筑声学部分(33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声源同时发声时,测得某点的声压级为80 dB,关闭其中一个声源,

测得声压级为70 dB,则被关闭的声源单独发声时声压级为 80 dB。

2、将墙体厚度增大一倍,其隔声量增大 6 dB。

3、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频带为中、高频,穿孔板吸声构造的吸声频带为

中低频。

4、保证双层墙隔声性能的关键是避免出现声桥。

5、判断室内反射声有利还是不利的分界线是反射声与直达声的时差为

50ms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从人耳听闻频率特性、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来说明隔声

措施的有效性。

答:人耳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迟钝,因此高频噪声对人的干扰大;(3分)

而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隔高频声容易,隔低频声困难,因此对控制噪声干扰有效(2分)。

2、文化馆的综合楼里既有歌舞厅又有图书阅览室,大楼采用集中空调通风

系统,请问大楼里有哪几种噪声,可分别采用哪些措施进行控制。

答:大楼里的噪声有空气声、撞击声、气流声(2分)

可采用的控制措施有隔声、减振、消声(3分)

3、厅堂可能出现哪些声学缺陷?如何消除?

答:厅堂可能出现的声学缺陷有: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3分)

消除回声:控制前部天花高度,后部天花和后墙作扩声和吸声处理

消除颤动回声:采用不平行墙面、墙面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墙面装修不

平行

消除声聚焦:不用弧形墙面和壳形天花、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壳形天花

曲率半径大(2分)

三、 计算题(8分)

在20平方米的墙上,开一扇2 X 1平方米的门,若门的隔声量为20dB, 墙

体的隔声量为50dB, 求门安装完成后,该墙的隔声量。

答:

dB S S S S R 3096.29101810220lg 10lg 1052221121==?+?=++=--ττ

(4分) (3分) (1分)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2)及答案

建筑声学部分(33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⒈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 ② 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① 20 ② 10 ③ 8 ④ 3

2.凹面易出现的声缺陷是 ③ 。

① 回声 ② 颤动回声 ③ 声聚焦 ④ 声染色

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的环节是控制 ④ 。

① 传播途径 ② 接受处 ③ 规划 ④ 声源

4.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 措施最有效。

① 吸声处理 ② 装消声器 ③ 隔声处理 ④ 吊吸声体

5.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 ④ 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

6.厅堂中易出现回声的部位是 ② 。

① 楼座 ② 前排 ③ 楼座下部 ④ 中区

7.理论上讲同种材料的墙板厚度是原来的4倍隔声量增大 ④ dB 。 ① 6 ② 16 ③ 8 ④ 12

8.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 ③ dB 。

① 50 ② 110 ③ 80 ④ 100

9.70dB 的直达声后,以下 ② 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① 20ms65dB ② 70ms64dB ③ 80ms45dB ④ 30ms75dB

10.撞击声隔绝措施中,对高频声最有效的是②。

①架空木地板②铺地毯③密封吊顶④面层下铺矿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声音是弹性介质中,机械振动由近至远的传播。

2.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吸收声能+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3.响度级的单位是方,响度的单位是宋。

4.房间的混响时间越短 ,声学缺陷明显。

5.按投影面积计算空间吸声体的α值大于1,其原因是其表面积大于投影面积。

6.从整体考虑为保证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注意缝隙的处理和门窗隔声量。

7.厅堂对电声系统的实际效果基本要求是:具有足够的声压级,

声压级分布均匀,声音还原性好。

8.墙体隔声实际测量时,除测量墙两侧的声压级外,还需测量受声室的

房间吸声量和隔墙的面积。9.噪声控制中从声学系统整体思考问题,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是:

对噪声源进行噪声控制。

三.计算题(共8分)

墙体面积40平方米,隔声量50dB;墙上门面积6平方米,隔声量30dB,求其组合效果为多少dB?

38dB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可见光就是光辐射中为人眼所感觉到的这部分电磁辐射,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从到 380nm~780nm 。

2.照度就是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照度的符号为 E ,常用单位为 lx 。

3.眩光的分类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从眩光形成的方式上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其二是从影响视功能方面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

4.光气候就是当地天然光的平均状况,也就是由太阳直射光、天空扩散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况。

5.人工(电)光源的光学性能的三个主要评价指标是光效、寿命和光色。

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叙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CIE标准晴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答:(1)L以太阳子午圈对称;(2)最亮在太阳附近;(3)离太阳愈远L愈小,Lmin处在太阳子午圈上,且与太阳成90°

2.请解释灯具效率这一术语,同时写出影响灯具效率的两个因素。

答: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灯具发射的光通量与灯具内全部光源的额定光通量之比。灯具效率与灯罩开口大小、灯罩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大小有关。3.室内工作照明方式有哪4种。

答:一般照明方式、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方式和混合照明4种。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

2.热压形成风的条件是温差、高差。

3.按照我国现行日照标准,拉萨、重庆、北京、广州四城市中,拉萨的日照要求最高,日照要求相同的城市是重庆和北京。广州和重庆相比,广州的日照要求高。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小城市的日照要求高。

4.城市与郊区相比,郊区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多,城市的平均风速低,郊区的湿度大,城市的气温高,城市气候的特点表现为热岛效应。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气候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建筑?

答:1、直接作用于建筑,影响建筑的外形、围护结构等

2、作用于地理,影响水土、植被等,从而形成当地的建筑材料

3、作用于人,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从而影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审美,反映在建筑的功能、装饰上

2.如何根据风向分布规划城市?

答:

3.节能建筑热工设计控制指标有哪些?

答:体形系数、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窗墙面积比、气密性、遮阳系数三.计算题(7分)

序号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

K)]

1 水泥砂浆20 0.93

2 空心砖200 0.58

3 石灰砂浆20 0.76

2

e i

K/W )

解:热阻R=0.02/0.93+0.2/0.58+0.02/0.76=0.39 m 2 K/W

总热阻R 0=0.045+0.39+0.115=0.55 m 2 K/W

传热系数K=1/0.55=1.82 W /m 2 K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3)及答案

建筑光学部分(30分)

一、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光通量

在单位时间内,人眼感觉光辐射能量的大小,ф=K m ∑фe λV (λ)

2、亮度

在给定方向上发光面微元的发光强度和垂直于给定方向的该微元投影面积之比,

αφαcos 2dA d d L Ω= 或 αααcos A I L =

3、侧窗

装在侧墙上的采光口(窗洞口)

4、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

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 时,发出可见光,温度愈高,可见光成份愈多。

二、问答(每题4分,共12分)

1、请写出直接眩光产生的原因。

答:(1)L 太大;(2)C 太大;(3)光源表观尺寸大;(4)光源位置太低

2、请叙述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阴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答:(1)最亮在天顶处;(2)最暗在地平线附近天空;(3)L r 与太阳位置无关。

3、请写出评价人工光源性能好坏的主要光学指标。

答:(1)光效;(2)寿命;(3)光色(用Ra 表示)

三、计算(6分)

建筑声学部分(30分)

四、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声波

弹性介质中机械振动状态的传播过程。

2、吸声系数

α=1-r 其中r 为声反射系数

3、响度级

某一声音与其听起来同样响的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绕射,当 障碍物尺度<< 声波波长 时绕射显著。

2、声音频带可划分为 倍频带 和 1/3倍频带 。

3、吸声量的单位是 m 2 。

4、两个声音:50 dB 、40 dB ,它们相加的结果是 50 dB ,它们相减的结果是 50 dB 。

5、在自由声场,与点声源的距离增大一倍,声压级衰减 6 dB ;与线声源的距离增大一倍,声压级衰减 3 dB 。

6、选择多孔吸声材料饰面层的关键是 透气 。

7、隔声门窗设计的关键是处理好缝。

六、问答(每题4分,共8分)

1、城市环境噪声源有哪些?写出它们的特点。

答:(1)交通噪声,活动声源,影响范围大;

(2)工业噪声,固定声源;

(3)施工噪声,临时、固定声源;

(4)社会生活噪声,数量大、无规律。

2、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有哪些评价指标?写出隔声性能分级标准。

答:(1)空气声隔声指数Ia,1级:Ia≥50 dB;2级:Ia≥45 dB;3级:Ia≥40 dB。

(2)撞击声隔声指数Ii,1级:Ii≤65 dB;2级:Ii≤75 dB;3级:Ii≤

80 dB。

七、计算(6分)

房屋与公路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山坡,山坡与房屋等高,以房屋一楼入口为被干扰点,请按图中给定尺寸计算山坡对500Hz和1000Hz噪声的降噪量。

解:

f

R

H

D

H

D

R

H

R

L

452

.0

lg

10

12

9

1

1

12

9

1

12

2

2

20

lg

10

1

1

1

1

1

2

20

lg

10

2

2

2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λ

λ

dB

L5.

23

500

452

.0

lg

10

500

=

?

=

?

dB

L5.

26

1000

0226

.0

lg

10

1000

=

?

=

?

建筑热工部分(30分)

八、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太阳常数:大气圈外,日地平均距离处的太阳辐射强度。

2、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气量fmax的百分比。

3、材料导热系数:1m厚的材料,两表面的温差为1℃,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九、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城市热环境的特征是 日辐射减少 、 高温化 、 干燥化 和 通风不良 。

2、春秋分太阳赤纬角δ= 0° ;太阳时上午9时的时角Ω= -45°;北纬23°27′夏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hs= 90° 。

3、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是指 窗户 、 冷桥 和 外墙交角 。

十、问答(6分)

保温层的位置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减少承重层中温度应力;(2)稳定室温;(3)防止热桥产生;(4)防止保温材料受潮;(5)对旧房改造有利;(6)不占室内空间。

缺点是对保温材料要求高,对大空间及间歇采暖房间不宜。

十一、计算(8分)

求纬度ф=30°夏至日正午和下午3时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解:正午0000000'2783)'272330(90)(90==--=--=s s A h δ?

下午3时

76.0)45cos('2723cos 30cos '2723sin 30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h 00000=-+=Ω

+=δ?δ?s

09.45=s h

0314.05.49cos 30cos '2723sin 5.49sin 30sin cosh cos sin sinh sin cos 00000-=-=-=s s s A ?δ?

08.91=s A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7)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 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c a.[0°,90°); b. [0°,90°]; c. [-23°27’, 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 蒸发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 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汇总题库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Rw=50dB,面积Sw=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Rd=20dB,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c=(τw S w+τd S d)/(S w+S d) 其中:Rw=50dB àτw=10-5,Rd=20dB àτw=10-2 故,τ c=(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Rc=10lg(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dB。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吸声系数a 500Hz 2000Hz 墙:抹灰实心砖墙0.02 0.03 地面:实心木地板0.03 0.03 天花:矿棉吸音板0.17 0.10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Hz);T60(2kHz)。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W=500uW(1uw=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Hz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Hz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A=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dB,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dB,而窗的四周有10mm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dB?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A=S 体积V=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S=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S=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50,面积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20,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ττ)/() 其中:50 àτ10-520 àτ10-2 故,τ (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10(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T60(2)。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500(1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而窗的四周有10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 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 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体积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建筑物理声学考试题库

光源的基本特性 从照明应用的角度对光源的性能有以下要求: ①高光效——用少量的电获得更多的光; ②长寿命——耐用,光通衰减小; ③光色好——有适宜的色温和优良的显色性能; ④能直接在标准电源上使用; ⑤接通电源后立即燃亮; ⑥形状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控光。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系数(λ)的物理意义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层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1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它是反映材料导热能力的主要指标。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冷热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受迫对流是由于外力作用(如风吹、泵压等)而迫使流体产生对流。对流速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外力愈大,对流愈强。 室内气候大致可分为:舒适的、可以忍受的和不能忍受的3种情况。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二、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三、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 四、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露点温度 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汽分压力e值不变,而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当相对湿度达到100%后,如温度继续下降,则空气中的水蒸汽将凝结析出。相对湿度达到100%,即空气达到炮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通常以符号td表示。 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一般认为最适宜 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70%范围内变化,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不大。但如湿度过低(低于30%)则人会感到干燥、呼吸器官不适;湿度过高则影响正

常排汗,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如湿度过高(高于70%)则汗液不易蒸发,最令人不舒适。 城市热岛 在建筑物及人群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 温和气候区:主要特征是一年中一段时期过冷,而另一段时期较热,月平均气温在最冷月份里可能低达~-15℃,而最热月份可高达25℃,一年中气温最大变化可从一30℃到十37℃,如意大利的米兰及中国的华北等地区。 北京(φ=40°)有一组住宅建筑,室外地坪的高度相同,设其朝向正南,后栋建筑一层窗台高1.5m(距室外地坪),前栋建筑总高15m(从室外地坪至檐口),则其计算高度H为13.5m,要求后栋建筑,在大寒日正午前后有2小时日照,查表得大寒日(1月22日)赤纬角δ为-20°,求其必须的建筑间距。 【解】①确定太阳赤纬角和时角:查表得大寒日(1月22日)赤纬角δ为-20°、由于建筑朝向正南,若要正午前后有2小时日照则最理想的日照时间是从11点到13点。在11点和13点二者的太阳高度角相同而方位角的正负号相反。因此,可以只取其中一个时角即可。如取11点,则按其时角Ω的计算公式可算得: Ω=15×(1-11)=-15° ②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以φ=40°,δ=-20°,Ω=-15°代入公式 即:sinh = sin40°×sin(-20°)+cos40°×cos(-20°)×cos(-15°) = 0.473 h = 28.23°或28°14’ ③计算建筑日照间距D0: 由于建筑朝向正南,建筑日照间距的计算为: D0=13.5ctg28.23°×cos16.05° =24.1m 解得所需两栋建筑间的距离为至少 24.1m。 设建设地点、高度及日照要求均与上例同,但建筑朝向为南偏东15°,求最小建筑日照间距。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Onin 红光 B、OIOnln蓝绿光 C、□80nm 黄光 D、553nm黃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nl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3)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历年试题 2000年 建筑热工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最小传热阻:是设置集中采暖设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低要求,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P56 2材料蓄热系数:在建筑热工学中,把无限厚的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P46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边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状态的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P77 4遮阳系数:是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过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P123 5热舒适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P6 二简答题 1稳态导热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对么?为什么。 P42-43 答:正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室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小,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就越小(斜率=温度变化/厚度)。所以成反比。 2简述用普通玻璃制成温室的原理 答:建筑中应用的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高达85%,其反射率仅为7%,显然是相当透明的一种材料,但对于红外线却几乎是非透明体。用这种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0 3为了更好的组织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作者: ————————————————————————————————日期: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建筑物理试题库大全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红光 B、510nm蓝绿光 C、580nm黄光 D、555nm黄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 )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m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 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 )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10、下列减少反射眩光措施的叙述中,(D )是错误的? A、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 B、使视觉作业避开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 C、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 D、提高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照度在总照度中的比例。 11、在照度为10lx的房间里,增加1lx的照度刚能察觉出变化;在另一个照度水平为500lx 的房间里,需要增加(D )lx的照度才能刚刚察出有照度的变化。 A、2 B、5 C、10 D、50 12.关于直接眩光的叙述中,(B )是错误的 A、直接眩光是由视野中的高亮度或未曾充分遮蔽的光源引起的 B、直接眩光是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反射所产生的 C、通过增大光源面积,降低亮度可以减轻直接眩光; D、通过增大光源的仰角,消除直接眩光。 13.下列A-D选项评价优良光环境的基本要素,(B )是不正确的? A、适当的照度水平 B、选用相关色温低于5000K的低温光源 C、宜人的光色,良好的显色性 D、避免眩光干扰 14.在下列措施中,(D )对提高视度是无益的。 A、增加照度 B、增大视角 C、提高视看对象与背景之间亮度之比 D、将识别物体时间提到5 min 以上。 15. 以下有关色彩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C )?

建筑物理声学小结

·液体和气体内只能传播横波 ·声音是人耳所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声音在在空气中传播的是振动能量。·声源的振动使密集和稀疏的气压状态依次扰动空气质点,就是所谓“行波”。 ·波阵面:随着压力波的扩展,声波的形态将变成球面,声波在同一时刻到达的球面,即波阵面。 ·点声源(球面波)·线声源(柱面波)火车,干道车辆·面声源(平面波)大海,强烈振动的墙壁,运动场的呐喊·波速与介质状态,温度,ρ有关。声影区是由于障碍物或折射关系,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即几乎没有声音的区域。声学测量范围:63~8000HZ.·元音提供语言品质,辅音提供清晰度(低于500HZ不贡献清晰度)·100~1000HZ的声音波长与建筑内构件大小差不多,对处理扩散声场和布置声学材料有意义。 ·频谱:对声源特性的表述,声能在各组成频率范围内的分布,即声音各个频率的能量大小。它是以频率为横坐标,对应的声压级(能量高低)为纵坐标所组成的图形。 ·音乐只含基频和谐频,音乐的频谱是断续的线状谱。建筑声环境是连续的曲线。 ·频谱分析的意义:帮助了解声源的特性,为声学设计提供依据(音乐厅、歌剧院、会议厅等声学设计).噪声控制,了解噪声是由哪些频率组成的,其中哪些频率的能量较多,设法降低或消除这些突出的频率成分,以便有效降低噪声。通常使用带通滤波器测量或傅里叶分析得到频谱。 ·频带:不同频率的声音,声学特性各不相同。给出每个频率的信息,不仅工作量太大,显然也没必要。将声音的频率范围划分成若干区段,称为频带。最常用的是倍频带和1/3倍频带。 ·常用倍频带中心频率8个:63~8000.250以下是低频,500~1k是中频,2k以上是高频。1/3倍频带则是在倍频带中间再插入两个值,可以满足较高精度的要求。 ·500~4000HZ(2000~3000MAX):人耳感觉最敏锐。可听范围0~120Db.建筑声学测量范围125~4000?还是63~8000?100Hz 声学工程中一般低限3.4米440Hz 音乐中标准音(A4)0.77米 500Hz 混响时间标准参考频率0.68米1000Hz 声学工程中标准参考音0.34米 4000Hz 钢琴的最高音阶0.085米 ·声源指向性:与波长相比,声源尺度越大,其指向性就越强。(极坐标图上高频比中频的指向性高) ·为什么要引入级的概念:因为人耳对声音响应范围很大,又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记作W,单位为瓦(w)声源所辐射的声功率属于声源本身的一种特性,一般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声强:单位面积波阵面所通过的声功率,用I 表示,单位为w/m2 。基准声强10-12 W/m2 ·声强与声功率成正比,声功率越大,声强越大。但声强却与离声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声压:空气在声波作用下,会产生稠密和稀疏相间变化,压缩稠密层的压强P大于大气压强P0,反之,膨胀稀疏层的压强P就小于大气压强P0 ,由声波引起的压强改变量,就是声压单位(N/m2,Pa)。 ·声压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与波长无关。声压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 ·声功率级是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用L W 表示,单位为dB ·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值为零分贝时,并不是声源的声功率、声强和声压值为零,它们分别等于各自的基准值。·声功率提高一倍(2个相同声源),声压级提高3dB 声强提高一倍,声压级提高3dB 声压提高一倍,声压级提高6dB. 2个声源的声压级相差10dB ,忽略低声压级声源的影响 声波的折射:晚间和顺风,传播方向向下弯曲,穿的远,无声影区。白天和逆风反之。(利用:台阶式露天座椅升起坡度等于声波向上折射的角度。) 声波的衍射:声音绕过建筑物进入声影区的现象。(低频声波衍射作用大·使用反射板要考虑尺度,不能太小) 声音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可用响度级表示。它与声音的频率和声压级有关。 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基频),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音乐中,频率提高一倍,即为所说的高“八度音”。基音:音乐声中往往包含有一系列的频率成分,其中的一个最低频率声音称为基音,人们据此来辨别音调,其频率称为基频。 另一些则称为谐音,它们的频率都是基频的整数倍,称为谐频。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就决定了音乐的音色。 音乐声(即乐音)只含有基频和谐频,所以音乐的频谱是不连续的,称为线状谱。而噪音大多是连续谱。(高速公路隧道内的交通噪声)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一、选择题 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7 D 10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6 D 10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0B13 C 7 D 10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80B50 C 40 D 30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A 20 B 10 C 8 D 3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A L<λ B L≥0.5λ C L≥1.5λ D L>>λ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A 侧墙 B 银幕 C 乐池 D 后墙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A I a B M C α D L p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A 缩短T60 B 强吸声 C 墙面油漆 D 调整比例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分贝。 A 3 B 6 C 5 D 10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A 2 B 5 C 3 D 6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A 20ms65d B B 70ms64dB C 80ms45dB D 30ms75dB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A 吸声处理 B 装消声器 C 隔声处理 D 吊吸声体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A 生活 B 交通 C 工业 D 施工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分贝。 A 2 B 5 C 3 D 10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A 高频吸收增加 B 中低频吸收增加 C 共振吸收增加 D 中低频吸收减少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分贝。 A 50 B 110 C 80 D 100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2.薄板吸声构造的吸声特性主要吸收。 A 高频 B 中频 C 中低频 D 低频 2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最先考虑的环节是控制。 A 传播途径 B 接受处 C 规划 D 声源 24.A声级采用的是方倒置等响曲线作为计权网络所测得的声压级。 A 40 B 50 C 80 D 100 25.为避免声影,挑台高度h与深度b的关系是。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东南大学建筑物理(声学复习)张志最强总结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2.声音的计量 ①声功率 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符号W 。

(整理)建筑物理声学选择题72道

声学选择题72道 1、人耳听觉最重要的部分为: A.20~20KHz B.100~4000Hz C.因人而异,主要在50Hz左右 D.因人而异,主要在1000Hz左右 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0℃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5000m/s、1450m/s、331m/s。 B.0℃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2000m/s、1450m/s、340m/s。 C.气压不变,温度升高时,空气中声速变小。 3、公路边一座高层建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很多,甚至听不见 B.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一些,但小得不多 C.1层、10层、17层噪声大小完全一样 4、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1/3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__。 A.250-500Hz,400-500Hz B. 500-1000Hz,500-630Hz C.355-710Hz,430-560Hz D.430-560Hz,355-710Hz 5、从20Hz-20KHz的倍频带共有_____个。 A.7 B.8 C.9 D.10 6、“1/3倍频带1KHz的声压级为63dB”是指_______。 A.1K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B.900-1120Hz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C.710-1400Hz频带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D.333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7、古语中“隔墙有耳”、“空谷回音”、“未见其面,先闻其声”中的声学道理为:________。 A.透射、反射、绕射 B.反射、透射、绕射 C.透射、绕射、反射 D.透射、反射、反射 8、一个人讲话为声压级60dB,一百万人同时讲话声压级为________。 A.80dB B.100dB

建筑物理声学部分总结

建筑物理声学部分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的要素: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音色的好坏 声源:声音来源于震动的物体,辐射声音的振动物体称之为声源。 弹性介质:气体、固体、液体 介质: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种物质内部时,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质;某些波状运动(如声波、光波等)借以传播的物质叫做这些波状运动的介质。也叫媒质 波阵面:声波从声源发出,在同一介质中按一定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波动所达到的各点包络面称为“波阵面”。为平面的成“平面波”,为球面的成为“球面波” 波长:声波在传播途径上,两相邻同相位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记作λ,单位米。 声速是指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速度记作c,单位是米每秒,声速不是质点振动的速度是振动状态的速度。它取决于传播介质本身的弹性和惯性声音的传播原理:绕射规律: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能绕道展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他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称之为绕射 反射规律: 1、入射线、反射线和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入射线和反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干涉概念: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 驻波概念:当两列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将形成“驻波”。驻波是注定的声压起伏,它是由两列在相反方向上传播的同频率、同振幅的声波相互叠加而形成。 驻波形成条件:当单频率平面波在两平行界面之间垂直传播,两个反射面上都满足声压为极大值(位移为零)。 吸收: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振动质点的摩擦,将一部分声能转化成热能,称为声吸收吸收是把透射包括在内,也就是声波入射到围蔽结构上不再返回该空间的声能损失 透射:声音入射到建筑材料或构件时还有一部分能量穿过材料或建筑部件传播到另一侧空间去。材料或构件的透射能力是用透射系数来衡量的。是指被透过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 透射构件的声能Eτ单位时间能入射到构件的总声能Eo反射的声能Er吸声系数α透射系数τ反射系数r] 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记作W,单位是瓦(W)、毫瓦(mW)和微瓦(μW)。声功率是声本身的一种特性。 声强:声场中某一点的声强,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该点处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记为I,单位是W/m2。它是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建筑物理题库..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 第一节建筑热工学的基本原理 1.构成室内气候的要素为()。 I.空气温度;1I.空气湿度;Ⅲ.人体产热量;IV.气流速度;V.壁面热辐射 A.I、Ⅱ、Ⅲ、ⅣB.I、Ⅱ、Ⅳ、V C.I、Ⅱ、ⅣD.I、Ⅱ、V 解答室内气候是由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壁面热辐射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亦称室内热环境)。 答案 B 2.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0 B.1.2 C.1.5 D.1.8 解答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1.5m高处的空气温度。 答案 C 3.在中等穿着并且安静的状态下,下列组合中()最使人感到舒适。 A.温度12℃、湿度50%、风速1.0m/s B.温度15℃、湿度60%、风速0.5m/s C.温度20℃、湿度65%、风速0.5m/s D.温度25℃、湿度70%、风速0.1m/s 解答当环境在温度20℃、湿度60%一65%、风速0.5m/s的条件下,最使人感到舒适。 答案 C 4.在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中,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 )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 )个等级。 A.4、7 B.4、3 C.6、7 D.6、5 解答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评价室内热环境的PMV指标中包含6个物理量(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壁面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和衣服热阻)和7个等级(+3:热;+2:暖;+l:稍暖;0:舒适;-1:稍凉;-2:凉;-3:冷)。 答案 C 5.一定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气候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 A.房屋的朝向、间距B.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构造方法 C.环境绿化及单体建筑平、剖面形式D.通风口的位置与面积大小 解答一定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气候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传热、传湿、透气)和构造方法。 答案 B 6.下列( )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问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5℃B.16℃C.17℃D.18℃ 解答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是16~18℃。

建筑物理声学报告

建筑噪声控制分析 ——宁波工程学院西校区7号寝室楼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专业班级建筑xx校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 任课教师xxx 日期xxxx.x.x

宁波工程学院西校区7号宿舍楼总图、简单平面图及剖面图: 交通干道 图1 总图

图3剖面图目前,国家发布的住宅声环境检测标准已经相当完善,其中包括: 标准适用范围GB/T 17247-1998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预测交通等环境噪声对住宅的影响 GB 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测量住宅室外环境噪声状况 GB 12525-19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 测量住宅受到铁路运输噪声影响的状况方法 测量住宅受到建筑施工噪声影响的状况GB/T 12524-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 法 GB/T 9661-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 测量住宅受到航空噪声影响的状况法 测量窗的隔声性能并分级GB/T 8485-2002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 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16730-1997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 测量门的隔声性能并分级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J 75-1984民用建筑隔声测量规范测量隔墙、楼板的隔声性能和住宅室内噪 声状况 GB 18145-2000陶瓷片密封水嘴测量水龙头出水振动噪声的状况 GB/T 3649-1999大便器冲洗阀测量马桶冲水噪声的状况 国家已经采取了法制的方法逐步保护住宅声环境,确保人民群众提供安静、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家园。 住宅有这样的法制规定,那么我觉得学生宿舍的使用质量也应该给予一定的保障。就近原则,就以我最为熟悉的学校寝室(宁波工程学院西校区7号寝室楼)为案例进行分析。(总平图、平面图、剖面图见图1、图2、图3) 关于该寝室楼属框架结构,墙体厚度为240mm,有一定的隔声作用,因为理想匀质密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 (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 (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 (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第二章 求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夏季的热阻孔内单面贴铝箔 (设热流为自上而下)(单位:m) 解: (1)将圆孔折算成等面积正方孔,设正方形边长为b,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