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

强国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

速,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

与世界强国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

是我国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

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编制,

作为未来五年指导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涵盖范围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

镁、钛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以及钨、钼、锂、黄金、锆、铟、

锗、镓、钻等主要稀贵金属。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行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为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15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560 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0%其中铜、铝、铅、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796万吨、3141万吨、440万吨、

61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9%、14.1%、1.1%、3.4%,各占全球总产量的35% 55% 43% 44%

专栏1 :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注:2015年产量为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铅产量数据包括未统计的部分再生铅产量;

镍消费数据包括镍铁中含镍量。

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5.7

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9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

11.6%、1.8%。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产量及消费增速较“十一五”期间明显回落。

2.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直径深孔采

矿、复杂矿床安全高效开采、海底大型黄金矿床高效开采与安

全保障、粗铜连续吹炼、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连续熔池熔炼、600kA 超大容量铝电解槽、单线百万吨级氧化铝生产装备、难处理资源可控加压浸出、废杂铜高效利用等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性能电子铜带及箔材、航空铝锂合金、高强高韧铝合金预拉伸板、大断面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等精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为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了重要支撑。

3.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先进铜、铝、铅、锌冶炼产能分别

占全国的99% 100% 80% 87% “十二五”期间,铝材和铜

材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6.9%和10.2%,高于或接近同期有色金

属产量增长率。2015年,有色金属深加工收入占全行业收入比例与2010年基本相同,但利润占比由2010年的32%上升到60% 西部地区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67%全国具有自备电厂的

电解铝产能占比70%分别比2010年提高16个和40个百分点,

“铝-电-网”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建成

投产了一批境外资源基地及加工基地。

4.绿色发展有新进展。“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规

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2%累计淘汰铜、铝、

铅、锌冶炼产能分别为288万吨、205万吨、381万吨、86万吨,主要

品种落后产能基本全部淘汰。2015年,铝锭综合交流

电耗13562千瓦时/吨,比2010年下降402千瓦时/吨,氧化铝、铜冶炼、电锌综合能耗分别为426、256、885千克标煤/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27.8%、35.7%和11.4%再生铜、铝、铅产量分别为295、565和160万吨,5年年均分别增长5.3%、9囁口4.3%。

“十二五”期间,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

5.两化融合逐步深化。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大数

据、云平台等技术逐步应用于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领域,国内大型露天矿和地下矿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铜、铝等冶炼生产智能控制系统,铜、铝加工数字控制成型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等逐步推广,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不足,产品普遍存在质量稳定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大飞机用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和铝合金蒙皮板、乘用车铝面板等尚不能产业化生产,电子级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部

分大直径超高纯金属靶材、宽禁带半导体单晶抛光片、部分高

端铜铝板带箔材等仍依赖进口。

2.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电解铝等部分冶炼及低端加工产

能过剩与部分品种及高端深加工产品短缺并存。目前,国内电

解铝等行业缺乏竞争力,产能退出机制不畅。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实力

弱。高端深加工生产线达产达标率普遍不高,中低端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无序。

3.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和赤泥累积堆存量越来越大,部分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锑等部分小品种及小再生冶炼企业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低,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重点流域和区域砷、镉等重金属污染治理、矿山尾矿治理以及生态修复任务繁重。部分大型有色金属冶炼

企业随着城市发展已处于城市核心区,安全、环境压力隐患加大,与城市长远发展矛盾十分突出。

4.资源保障基础薄弱。矿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国内矿山企

业普遍经营困难,优势稀有金属资源保护面临新挑战。2015年,

国内铜、铝、镍等重要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 45%

和86%受资源出口国政策变化、法律约束和基础设施薄弱等

影响,进口资源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境外资源开发风险评估重视不够,近几年投产后的境外矿山负债率高,债务负担沉重,经济效益差。

二、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共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专项及保障措施等六个章节,是国家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下是规划内容: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516万吨、17万吨和6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15.1%、1 2.2%、1 3.7%、12.5%和7.7%,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9.8%和28.1%。 专栏1:十种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在有色金属领域,意见稿鼓励类共列举了6项,鼓励内容包括了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绿色化冶炼技术开发及资源回收利用,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和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 现阶段,相关产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了上一阶段产业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思路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二、坚持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新技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创新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3、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4、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三、产业背景分析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在有色金属领域,意见稿鼓励类共列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9)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9)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0)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1)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3) 一、行业监管体系和行业组织 (13) 二、行业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 (13) 三、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5) (1)行业规范条件 (15) (2)行业发展规划 (16)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7) 五、行业的周期性 (18) 六、资本密集型行业 (18) 七、进入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障碍 (18) (1)资金壁垒 (18) (2)资源壁垒 (19) (3)技术壁垒 (19) (4)政策壁垒 (19) 第二节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上下游关系 (19) 一、铜行业上下游关系 (19) 二、锌行业上下游关系 (22) 三、铅行业上下游关系 (25) 四、黄金行业上下游关系 (27) 五、白银行业上下游关系 (29) 第三节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31) 一、铜行业基本情况 (31) 二、锌行业基本情况 (34) 三、铅行业基本情况 (36) 四、黄金行业基本情况 (38) 五、白银行业基本情况 (41) 第四节2018-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43) 一、2018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44)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编版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 展规划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共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专项及保障措施等六个章节,是国家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下是规划内容: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着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516万吨、17万吨和6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和%,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 专栏1:十种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2.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高。“十一五”时期,国内自主开发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底吹炼铜、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技术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镍冶炼产能占95%,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先进铅熔炼及锌冶炼产能分别占50%和8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 3.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铜、铝、铅、锌、镍等十种产品的64个品牌已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通过引进技术及装备并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铝板带箔、大型工业铝型材、精密铜

陕西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我省是我国传统有色金属大省,“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内有色金属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力和条件的基础上,为统一思想,科学谋划,明确发展方向,巩固和提高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地位与影响力,提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特编制此规划。规划实施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分析与“十一五”回顾 2005年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209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电解铝7.32万吨,锌19.04万吨,钼精矿2.99万吨,钛及钛合金材0.4万吨,五氧化二钒2000吨。 2010年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78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电解铝30万吨,锌55万吨,钼精矿3.7万吨,钛及钛合金材4万吨,五氧化二钒7500吨。较2005年产值增长376%,年均增长30.32%。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47倍。 “十一五”以来,我省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稀有金属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基本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特色品种国内领先的产业体系。

1.钼、钛等主要优势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均有较强竞争力。金堆城钼业集团采选冶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宝钛集团技术装备水平及钛材加工能力居国内第一。 2.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应用机构。 3.资源较为丰富,综合利用价值较高。 4.“十五”以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表一:“十一五”目标产值产量与实际产量对比(万吨) 二、陕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优势 (一)稀有金属优势突出 钼、钛两大稀有金属品种是我省有色金属的传统优势,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的强势地位更加稳固,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全国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全国10种常用金属产量达883.71万吨。1983年~2001年的18年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在9%以上,多年来据世界前列。 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有色金属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部分重点企业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冶炼、加工技术与装备。如奥托昆普闪速冶炼、诺兰达溶池熔炼、拜耳法生产氧化铝、160KA以上预焙阳极电解槽等。使一批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的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前有色金属工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现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些矛盾主要有: 1.矿产资源紧缺,形势严峻。我国铜矿品位低、大型铜矿少,可供利用的资源严重不足。铝土矿储量虽然丰富,但大多数属于一水硬铝石,矿石溶出性能差,且铝硅比偏低,与国外闪水铝石相比,在氧化铝回收率、碱耗和综合能耗方面有较大差距。 铅、锌、钨、锡、锑、稀土矿资源比较丰富,但富矿多数以开发利用。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滥采乱挖,采富弃贫,使资源损失严重,已面临无好矿可建的局面。

2.产业结构不合理。到2001年年底,10种有色金属矿山原料年生产能力730万吨,而冶炼能力达到990万吨,矿山建设严重滞后于冶炼,40%以上的铜精矿、30%左右的氧化铝需进口。初级加工能力过剩,目前铜加工能力的利用率不足50%。高新技术产品,高精度产品,如高精度铝板带、高档铝箔、电解铜箔、引线框架材料、电站用超长铜冷凝管等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按价值量计算占有色金属进口总额的45%。 3.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目前有色金属产品,除铜、氧化铝受资源条件限制市场短缺外,其他产品均供大于求,不同程度上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生产集中度低,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环境污染没有改善。全国共有电解铝厂119家,平均规模3.4万吨/年,50家铜冶炼厂,平均规模仅2万吨/年;770多家铅锌冶炼厂,平均规模0.3万吨/年;2500多家铜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两家。而发达国家铜熔炼和电解铝厂规模一般在10万吨以上。 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6万安培以下及环保不能达标的自焙电解槽,2000年仍有1万余台,约占电解铝生产能力的37%;中小炼铜厂仍沿用落后的鼓风炉工艺,SO2利用率只有65%;中小铅冶炼企业,普遍采用烧结锅炼铅工艺,烟气浓度低,无法利用,每年排入大气中的硫达到25万吨;铜、铝加工“二人转”等落后轧机设备

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冶炼工厂建设指南(试行)-正式发布版

附件2 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冶炼工厂建设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国家相关政策,按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总体要求,切实推进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智能升级,特编制本指南。本指南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一、建设目标 结合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多元素资源共生、原料品质波动大、冶炼工艺复杂等特点,在企业已有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有色冶炼工厂的应用,实现设备、物料、能源等制造资源要素的数字化汇聚、网络化共享和平台化协同,具备在工厂层面全要素数据可视化在线监控、实时自主联动平衡和优化的能力,建成集全流程自动化产线、综合集成信息管控平台、实时协同优化的智能生产体系、精细化能效管控于一体的清洁环保、优质低 1

耗、安全高效的有色金属智能冶炼工厂,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建设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战略主导。确立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主体责任,根据企业战略,结合企业区域特征、产品定位、工艺装备、管理模式、两化融合基础,明确企业智能制造建设重点。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握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和重点,从全局、整体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围绕有色金属智能冶炼工厂建设主要环节和重点领域,结合企业自身能力和业务需求,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智能冶炼工厂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因企制宜。以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实现关键冶炼设备和控制技术的升级、突破;充分考虑企业智能制造建设基础,结合企业对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因企制宜地进行智能工厂建设,有针对性地完善重点领域的智能化建设。 坚持创新引领,数据驱动。积极探索5G等新型基础设施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动新技术与有色冶炼的融合创新;基于数据和机理融合驱动的理念,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信息系统学习与认知能力, 2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 20xx年xx月 2018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呈现良好发展的局势,产量达到5688万吨,同比增长6%。细分产品来看,2018年我国精炼铜产量903万吨,同比增长8.0%;原铝产量3580万吨,同比增长7.4%;铅产量511万吨,同比增长9.8%;锌产量568万吨,同比下降3.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阶段,国内国际环境总体上都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相关产业作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比较高,随着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路线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示范引领产业发展协同发展的能力,使区域产业发展在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中实现提质增效。

二、原则 1、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2、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3、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三、产业背景分析 2018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呈现良好发展的局势,产量达到5688万吨,同比增长6%。细分产品来看,2018年我国精炼铜产量903万吨,同比增长8.0%;原铝产量3580万吨,同比增长7.4%;铅产量511万吨,同比增长9.8%;锌产量568万吨,同比下降3.2%。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三种黑色金属,以及铀、钍等25种放射性金属之外的铜、铝、铅、锌、镍、锡等59种金属,以及硅、砷、硒、碲等5种半金属,合计64种元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有色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指导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涵盖范围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以及钨、钼、锂、黄金、锆、铟、锗、镓、钴等主要稀贵金属。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行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为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15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56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0%。其中铜、铝、铅、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796万吨、3141万吨、440万吨、61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9%、14.1%、1.1%、3.4%,各占全球总产量的35%、55%、43%、44%。 专栏1: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品种 生产量(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 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率(%)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率(%)十一五十二五十一五十二五 十种有色金属3136 5156 13.7 10.4 3449 5560 15.5 10 其中精炼铜454 796 12.0 11.9 748 1147 15.0 8.9 原铝1624 3141 15.1 14.1 1585 3107 17.5 14.4 铅416 440 12.2 1.1 420 437 16.5 0.8 锌521 615 13.7 3.4 565 671 11.5 3.5 镍15.9 23.2 12.5 7.8 52 102 21.4 14.4 镁65.1 85.3 7.7 5.6 37.5 53.2 16.5 7.2 黄金 (吨) 341 450 8.8 5.7 572 986 17.3 11.5 注:2015年产量为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铅产量数据包括未统计的部分再生铅产量;镍消费数据包括镍铁中含镍量。

2020年(发展战略)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共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专项及保障措施等六个章节,是国家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下是规划内容: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壹、发展现状 (壹)取得的成就 “十壹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壹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壹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516万吨、17万吨和6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15.1%、1 2.2%、1 3.7%、12.5%和7.7%,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及铝工业“十二五”规 划解读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0日】【来源:原材料司】【字体:大中小】 一、关于《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解读 问:《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编制,并与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我部其它司局编制的节能减排规划、再生金属推进计划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障、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致。 问:能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过程吗? 答:2009年7月,《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启动,历经规划研究、规划起草、规划衔接、专家论证等阶段。广泛听取了国务院相关部委、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等各方面意见,多次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修改论证。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统一行业发展认识,凝练行业发展思路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成果。 问:《规划》基于怎样的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编制的? 答:《规划》编制是基于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五个判断”。一是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材料支撑,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色金属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有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总的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2007-4-16 来源: 中国有色网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一、前言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在“十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整体实力增长迅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产业规模连续跨越,行业实力明显增强。2000~2005年期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了2.08倍,年均递增15.8%;2005年达到1630万吨,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传统优势产品锡占世界产量的36%;钨、锑、稀土均占80%以上。铜加工材产量为466万吨,是2000年的2.92倍,年均递增23.9%,超过美国,世界第一;铝加工材为583万吨,是20 00年的2.69倍,年均递增21.9%,居世界第二。2005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882亿元,是2000年的2.23倍,年均递增17.4%;销售收入8090亿元,是2000年的3.71倍,年均递增30.0%;实现利税847亿元,是2000年的5倍,年均递增38%;利润达到543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均递增52.3%;进出口贸易额扩大了2.27倍,年均递增26.7%。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

有色行业最新政策及解读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三发展方向中(一)、(二)、(三)均涉及有色金属行业,【其中(一)高强铝合金、高强韧钛合金、镁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二)耐高温及耐蚀合金、高强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三)以石墨烯、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液态金属】。《指南》目标为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初步完善。 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对环保进行了指导和限制,尤其涉及排水、排污、排气、排废。 三《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规定排污许可证集中规定。企业申请许可证要提供:明确申请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和排放量。 四《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表示稀土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保护稀土战略资源,继续压缩过剩冶炼分离产能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稀土高端功能材料及器件,着力拓展稀土功能材料的中高端应用,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发挥好稀土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中的战略

价值和支撑作用。发展目标为:(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指标。以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5%为基础,兼顾考虑主要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年均增长率15%以上,以及稀土高值利用的需求增长,将2020年指标定为16.5%。 (2)2020年开采总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的目标。与《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指标保持一致。 (3)主要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年均增长15%的目标。主要考虑未来稀土应用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性能医疗设备等领域可大幅增加稀土永磁材料产品用量;二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厂等工业窑炉废气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等领域可为稀土催化材料提供更大市场空间;三是稀土储氢材料在高性能动力电池、规模储能装置、太阳能发电用储热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4)两化融合指标。根据企业两化融合指标考核评价体系,采用达到两化融合要求的企业占行业企业数量百分比的作为行业发展 指标。目前,国内约30%的企业达到要求,争取到2020年达到90%。 (5)绿色发展指标。参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稀土行业规范条件(2016年本)》、《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35-2012)等文件,确定全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含二氧化硫、氨氮、废水等,现有指标国家标准分别为:单位产品二氧化硫排放量300毫克/立方米、单位产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社会经济等w o r d文档下载 甬政办发〔2009〕298号 转发市发改委市经委关于宁波市有色金属产业调 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迅速扩大,重点企业快速成长,在全市工业经济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2007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企业226家,年生产铜13.46万吨,铜加工材55.74万吨,铝材17.6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61.7 亿元,出口交货值25亿元,工业增加值35.2亿元,利税总额22.2亿元, 其中利润总额15亿元,

分别是2005年的2倍、2.55倍、1.68倍、1.4倍和1.65倍。但是从2008年上半年起,我市有色金属行业逐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量不断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引起行业全面亏损,行业平稳发展面临严竣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 3.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由引进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由注重单项技术研究开发向集成创新转变,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4.坚持做优做强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鼓励龙头企业进一步提

高自主创新水平,从做大向做优做强转变。同时要结合工业两创倍增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向新材料研究开发、新材料推广应用转变,扩大应用面,积极引导企业集聚化和集约化发展,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5.坚持转型升级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能评制度和环评制度,新上投资项目的能效水平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以 102 3.电解铜:以金田集团、长振铜业为重点,以应对Rohs法规为导向,加强无铅铜等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系列化生产。 4.铝材:逐步降低低附加值铝材加工比重,大力发展PS板等高档产品比重。 5.稀土永磁材料:以科宁达、韵升强磁公司为重点,加强自主知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一、前言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在“十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整体实力增长迅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产业规模连续跨越,行业实力明显增强。2000~2005年期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了2.08倍,年均递增15.8%;2005年达到1630万吨,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传统优势产品锡占世界产量的36%;钨、锑、稀土均占80%以上。铜加工材产量为466万吨,是2000年的2.92倍,年均递增23.9%,超过美国,世界第一;铝加工材为583万吨,是2000年的2.69倍,年均递增21.9%,居世界第二。2005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882亿元,是2000年的2.23倍,年均递增17.4%;销售收入8090亿元,是2000年的3.71倍,年均递增30.0%;实现利税847亿元,是2000年的5倍,年均递增38%;利润达到543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均递增52.3%;进出口贸易额扩大了2.27 倍,年均递增26.7%。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有色金属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有色金属工业成就的取得,一靠改革开放环境,二靠科技进步支撑。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1、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实力增强。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技面向经济,院所面向企业,人才结构不断调整,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研究与开发取得明显进展。2001年以来,全行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在国家科技投入保持增长的同时,企业自身投入的科研经费大幅增加。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建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实效,为全行业技术提升做出了贡献。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有色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65个,实现销售收入6730亿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385.15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7%;全年科技投入68.4亿元,其中用于开发新产品经费15.4亿元;全行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2%;拥有发明专利774项;全行业工业企业建立科技机构448个,这些科技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6300多人。初步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队伍和科技开发体系。在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和重点新产品开发中,企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金川、大厂、柿竹园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有色金属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大学共同完成。 与此同时,在重点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个,国家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工业试验基地2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个,为行业科技创新创造了条件。 2、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升级加快。在老矿山深部寻找盲矿体,取得了重要进展,有的矿山深部找矿获得了突破。有色金属行业依靠自身力量,能够建设年产3000万吨矿石特大型露天矿,年产300~400万吨矿石地下大型采选企业;自主研制的系列大型浮选机(16m3~160m3)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出口国外;低铝硅比铝土矿脱硅富集技术开发成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扩大了铝资源利用量,延长了利用年限。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1.当局概论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量尽管很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却很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2%,所以说,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建国50多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优化有色金属行业内部结构、有效控制冶炼产能过快增长,是有色金属行业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2011年上半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1655.3万吨,同期增长7.3%,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低6.5个百分点;矿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的增幅。当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正在从依靠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行业固定资产也出现向西部转移的明显态势。 价格方面,进入2011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趋紧、美国经济复苏程度缓慢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重现,宏观环境的恶化打压了基本金属的上行空间,全球有色金属在上半年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而我国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上涨动力更小,呈现出伦强沪弱的态势。稀土等稀有金属价格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大幅上涨。

进出口方面,我国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产品产生国,但是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比较低,而同时,我国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短时期难以实现大量出口,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长期存在巨大逆差。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760.85亿美元,实现了贸易逆差334.55亿美元。 2.供求分析 一、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有效控制冶炼产能的过快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行业利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在政策引导下,2011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过剩现象有所缓解,冶炼产品产量显着放缓。 (一)、供给:冶炼产品增幅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1、在控制冶炼产品增长政策下,冶炼产品增幅放缓 有色金属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因此一直以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根据有色金属“十二五”发展规划,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的产能年均增速被限制在8%左右,而“十一五”期间的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的复合增长为14.3%。在国家政策控制下,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增幅放缓,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655.3万吨,同比增长7.3% 矿产品产量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的,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有色金属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色金属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nonferrous metal enterprise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有色金属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 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 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项目背景: xx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内需进一步扩大。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大市场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工业提供重要支撑,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需要重大突破。上下游产业相互融合、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随 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推进,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未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快、xx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落实,对有色金属尤其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根据《有色

金属工业xx规划》,预计xx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xx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20xx年十种有色金属的消费量预测如下: 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主要完成收购标的企业,帮助其复产及扩大设备规模等。收购完成后,将实现XXX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并购动因 四、投资主体 (一)投资方 (二)被投资方 五、并购计划 六、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020年有色金属粉体材料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2020年有色金属粉体材料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2020年7月

目录 一、公司发展战略 (3) 二、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 (3) 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 (4) 1、深化技术开发与创新 (4) 2、扩大核心产品产能 (4) 3、优化公司管理体系,促进各业务协同发展 (5) 4、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5) 5、资本运作计划 (6)

一、公司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出现推动制造业不断发展,为先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公司将立足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在材料端的重大需求,以现有核心技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的迭代和产品的创新,并与下游客户协同探索新的应用领域、注重产品与技术的增值服务,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公司战略管控和市场协同,构建北京、重庆、安徽、山东等国内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子公司间的协同发展;发挥英国、泰国等境外产业基地作用,加大对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的产品推广,加快市场协同,不断完善公司产业全球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 二、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费用达到1.63亿元,多项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长期以来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并逐渐得到客户认可,公司在有色金属粉体材料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体系和高素质的研发团队,目前公司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教授级高级工程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 一、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在技术进步、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利用境外资源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2008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2520万吨,总消费量2517万吨;其中铜、铝、铅、锌、镍总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20%、32.7%、37.8%、33%、9.5%,总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消费量的27.2%、32%、35.7%、31.7%、23.5%。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66亿元,占全国GDP的1.9%,直接从事有色金属生产的就业人数300万人。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量不断下降,国内消费疲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行业全面亏损,产业平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再生利用水平较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 应该看到,有色金属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客观上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现阶段,有色金属产业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改变,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支撑材料的地位没有改变,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关键材料加工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利用境外矿产资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着力抓好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对危机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着力解决当前有色金属产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保市场稳定,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企业,保主要品种,促进产业平稳运行;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种有利因素的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 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根据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上下游企业重组,支持在具有资源、能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深加工,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由引进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由注重单项技术研究开发向集成创新转变。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坚持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加强体制创新,消除影响企业重组的体制性障碍,为推动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化发展和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国内有色金属资源,注重开发国内市场,控制初级产品出口,鼓励深加工产品出口,支持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三)规划目标。 力争有色金属产业2009年保持稳定运行,到2011年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产业结构进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