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_煤制油_项目的意义与未来[1]

中国_煤制油_项目的意义与未来[1]

中国_煤制油_项目的意义与未来[1]
中国_煤制油_项目的意义与未来[1]

一、“煤代油”战略新鲜亮相

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旨在用煤炭替代石油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以缓解未来石油进口压力,确保国家现代化所需的长期而可靠的能源供应。去年,在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煤炭替代石油”战略的首次“亮相”引发了业界的极大兴趣。

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透露,该集团建设的世界上第一条煤直接液化工业生产线将今年9月投产。这个“煤变油”示范工厂的运行状况,将关系到中国自主研发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否成熟,以及进一步产业化的前景。拥有全球领先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南非沙索公司,正与神华一道,为在宁夏东部和陕西榆林建设两家煤制油工厂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顺利,这两家示范工厂可能在2014年完全建成,规模为日产8万桶油。

中国北方从山西、内蒙古一直向西延伸至宁夏、陕西、新疆等省份,是世界上煤炭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

里正孕育一批世界级的煤化工企业,生

产以煤为原料的液体燃料和化工材料,

从而部分地替代石油。

除煤制油项目外,世界上第一个以

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

目——

—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也正在宁

夏加紧建设。该项目年产中间产品甲醇

167万吨,最终产品聚丙烯50万吨,此

外还有汽油、硫磺等副产品。中国煤化工

产业的重点是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

化工产品,做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

甲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

范和开发利用。

二、“煤制油”项目意义重

综合各种预测与分析来看,国际油

价在未来出现大幅回落的概率似乎不

大。尽管油价不会长期高于100美元,但

由于2008年国际石油供应偏紧,油价重

心将持续上移,全年平均油价将处于85

美元/桶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进口。我国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

费国,未来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还将

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20年,石油的对

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一旦石油对

外依存度超过60%,整个国家的石油安

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都会面临很大的

挑战。中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这在国

内引发了对石油安全的担心,也在国际

上刺激了一些国家敏感的神经。

不过,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虽然相

对稀缺,煤炭却相对丰富,这使得将煤炭

液化来作为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技

术,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目

前高油价的背景下发展煤制油在经济上

是可行的。”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

说,“‘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以及相对低

廉的煤价是中国煤制油发展的主要动

力。”换言之,“煤液化”作为石油替代品,

具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三、质疑声中谨慎起步

中国“煤制油”项目的意义与未来

楚淮君

152008年第4期改革与开放

产业发展

从能源结构来看,煤多油少的情况让中国有了煤制油的良好基础条件。但在此前两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时,对于煤制油的质疑之声不断,除了技术考虑之外,成本则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据悉,生产1吨煤制油需要4吨煤,对水资源的消耗也很大。煤制油项目能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关键是生产成本的控制。此前曾有研究测算,煤制油项目在原油价格在40美元/桶时能够达到盈亏平衡。显然,当油价冲破80美元、90美元,继而站上100美元之后,煤制油的效益愈发突出。

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时称,中国将稳步推进工业化试验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煤制油品和烯烃产业化步伐,适时启动大型煤制油品和烯烃工程的建设。

今年1月,《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申请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的评估,加上目前启动的中国神华和潞安环能两家企业的煤制油项目,高油价令政府对煤制油项目的态度由观望转为了“默认”。按此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在煤制油项目上将完成4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投资,形成年产5000万吨煤制油的生产能力。

中国政府于2006年下半年专门出台文件为煤化工热“降温”,提出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产品,煤炭液化尚处于示范阶段,建议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2010年前主要完成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的工业化示范,为后十年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赵亮富博士分析,煤制油技术对中国来说更像是能源战略技术储备,一旦未来石油进口出现困难,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煤化工给中国煤炭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那些拥有煤炭资源的省份都对发展煤化工表现出浓厚兴趣。当然,由于煤制油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并且存在技术及工程风险,因此,如果各地不顾客观条件,纷纷规划建设煤制油品和烯烃项目,则将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对此发改委亦提出过警示。由于煤制油品、烯烃尚处于工业

化试验和示范阶段,且单个工厂的投资

多达上百亿元,一些地区纷纷规划上项

目,潜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中国建设

煤直接和间接液化项目还需要经过工业

放大过程和示范试验,且项目投资巨大,

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抗

风险能力。”张玉卓说。

四、神华捷足先登得先机

抢得发展先机——

—由于煤制油项目

属于高技术、高投入项目,并涉及耗水和

污染环境问题,因此,尽管美、日、德都纷

纷投巨资研究,并建设了试验工厂,但煤

制油始终没有真正投入商业运行。正因

如此,我国政府对于“煤制油”也是持“积

极支持,谨慎推进”的态度。

虽然从目前看,国家对于煤变油项

目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但直

到目前,也只有神华、兖州煤矿和潞安煤

矿的煤制油项目获得批准。而神华作为

特大央企和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企

业,其“煤制油”项目却始终受到了国家

的扶持——

—1998年国务院将大约110

亿元的“煤代油基金”划拨给神华集团,

再加上神华集团所掌握的煤炭资源、煤

制油技术及项目进展情况,神华集团无

疑已在这场“煤制油”竞争中赢得了先

机。

利润前景看好——

—神华“煤制油”项

目上马之前,曾有很多反对意见。人们主

要是担心油价大跌会给项目带来损失。?

而从国际市场看,高油价已成为一种趋

势。近期,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已突破每桶

100美元,最高达104美元。这意味着,

神华“煤制油”项目将会在目前高油价背

景下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

据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根据神华

集团目前掌握的煤制油技术水平折算,

煤制油每桶总成本大约在30美元,而在

大规模量产后固定成本还会略有下降。

以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

元看,考虑到其他费用及税收,煤制油每

桶将产生净利润约在60美元左右。

根据神华“煤制油”项目设计的目

标,预计2009年煤制油产能将达500万

吨,并逐步形成3000万吨的产能。假定

未来煤炭成本上升幅度与油价涨幅基本

相当,到2010年,神华煤制油项目产能

起码将在1000万吨左右,大约合7300

万桶,其将产生的利润将在300亿元人

民币左右。

五、“煤制油”板块前景难

首先,取决于这项技术在我国能否

普及。实力雄厚的中国神华在资金、设

备、技术等方面无疑是我国煤制油技术

的排头兵,但从我国煤生成品种繁多,中

小煤碳产业规模大,煤制油整体处于试

验阶段等现状看,就算中国神华实现了

300万吨的年产量,也不过是2至3船

的原油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石油需求

大国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第二,取决于国际石油价格能否长

期站在高位。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狂涨,

但是当前原油价格在多种政治、经济因

素的作用下,已经远远背离了其真实价

值,很可能在未来不确定的时间出现大

幅度的价值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讲,煤制

油技术成本高、难度大、商业前途不明

朗,将面临很大的潜在市场风险。

第三,取决于这项技术的成本和适

用性能否为市场接受。煤制油技术半个

多世纪以来没有实现商业化的重要原

因,在于应用这项新技术制造的产品,至

少在短期内由于制造成本高,其价格也

令人咋舌。此外,石油产品在现实生活中

已被广泛应用,消费者在质量方面有着

相当高的要求。新的煤制油产品能不能

在不改造原有使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对

现有油品的完全替代,是决定其市场占

有率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四,中国神华能否通过这项技术

创新而大幅度提高自身业绩。作为上市

公司,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

大化。中国神华固然是一家大盘绩优公

司,但是煤制油的新技术能否在不长的

时间内使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目前

恐怕难下定论。

改革与开放2008年第4期16产业发展

国内十个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案例

国内十个煤化工污水处理 项目案例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国内十个煤化工污水处理项目案例 时间:2016-01-08来源:工业水处理 我国煤化工行业在2005年以来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相继批准了一些煤化工企业建设,但是由于废水污染环境和废水零排放工艺等原因,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受到限制。 技术决定效益 煤化工水资源消耗量和废水产生量都很大,因此,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而我国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反向分布,例如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和新疆五个省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76%,但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煤化工废水的组分复杂并且含有固体悬浮颗粒、氨氮及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水污染并演变为水质型缺水,因此,废水处理是所有煤化工项目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效益。 十个煤化工项目污水处理案例 项目简介、项目规模、主要工艺、技术亮点 1云天化集团 项目名称:云天化集团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煤化工领域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典范 项目简介: 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是云天化集团下属分公司。该项目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当地政府要求此类化工项目的环保设施均需达到“零排放”的水准。同时此项目是亚洲首个采用BGL炉(British Gas-Lurgi英国燃气-鲁奇炉)煤制气生产合成氨、尿素的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此项目也成为国内煤化工领域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典范。 项目规模:

煤制油

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汇报材料提纲 一、煤制油项目 1、煤制油简介:煤制油也称煤液化,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化工技 术的简称。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2、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是煤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直接催化加氢裂化,使其降解 和加氢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煤直接液化也称加氢液化。 煤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并建设了许多中试装置,但是目前世界 上并没有正在商业运行中的工业化装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神华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 示范装置2010年5月投产,预计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吨级的直接液化煤制油商业示范装置。但去年实地考察了解到,该装置现在只能生产30万吨/年成品油,主要靠煤焦油加氢来生产, 技术还是不成熟。 国外煤直接液化技术 二战期间德国建设了大量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装置,煤制油成为其油品的主要来源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及前苏联等国相继开展了煤直接液化 技术研究。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完成了中间放大试验,为建立商业化示范厂奠定了基础。典型 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主要包括德国IGOR工艺(装置规模200吨/天)、美国HTI工艺(装置规模600吨/天)及日本NEDOL工艺(装置规模150吨/天)。 国内煤直接液化技术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20多年来,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对我国上百个煤种进行了直接液化试验研究,并开发出高活性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同时也进行了煤液化油品的提质加工研究。 1997-2000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别与美国、德国、日本等有关机构合作,完成了神华煤、云南先锋煤和黑龙江依兰煤直接液化示范工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2004年1月,以煤直接液化中试为首要研究任务的“神华煤制油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正式 成立,2004年9月,研究中心第一期工程,占地150亩的煤直接液化中试装置(PDU)正式建成。2004-2006年:6吨/天的PDU装置进行了3次试验。 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采用强制内循环的悬浮床反应器,采用成熟的减压蒸馏固液分离技术,

煤制油项目装置设施

一、空分装置(1000):提供氧气、氮气和空气 该项目需:氧气5.0MPa、753×103Nm3/h;高压氮气13.6×103Nm3/h;低压氮气508×103Nm3/h;仪表空气34×10 3Nm3/;工厂空气21.56×103Nm3/h。 (1)配置8套每套氧气产量100×103Nm3/h空分装置,一套故障可正常生产。 (2)氧气后备一台3500 m3液氧储罐,一台液氧汽化器;氮气后备一台2500 m3液氮储罐,一台高压液氮汽化器、台一低压液氮汽化器,保证空分装置故障时,氧气、氮气供应。 (3)空分装置提供0.7MP仪表空气和0.5MPa工业空气。 二、尾气转化装置(2000):将尾气的烃类组分先转化合成气,再变换、脱碳生成富氢气体,再经PSA脱除惰性组分提供纯氢 (1)尾气气化单元:1个系列设置2台尾气气化炉,暂按非催化部分氧化法,制氢合成气346×103Nm3/h。 (2)尾气变换单元:1个系列,两台高温变换炉、两台低温变换炉。采用高变串低变工艺,制氢变换气,197×103Nm3/h。 (3)尾气脱碳单元:1个系列,一套脱碳系统。MDEA(氨法脱碳)脱碳工艺,制氢净化气,139×103Nm3/h。 (4)PSA单元:1个系列,设置两套PSA(变压吸附法)系统。推荐将含CO的两种气体进入一套PSA装置,另外不含CO的两种气体进入另外一套PSA装置,制取氢气,243×103Nm3/h。

三、煤气化装置(3000):采用GSP 煤粉气化工艺,制取粗煤气 (1)煤干燥单元:推荐采用热泵干燥工艺,3套煤干燥系统,干燥原煤量1678×103kg/h 。 (2)磨煤单元:4台磨煤机(3开1备)将干燥的原料煤研磨至合适的颗粒,干燥煤1346×103kg/h 。 (3)煤气化单元;设置18台气化炉,6个系列,每列3台气化炉, 温度1350℃、压力4.0MPa 下,以纯氧和少量水蒸气为气化剂在气化炉中对煤进行气化,采用激冷流程生产粗合成气。制取粗煤气5256×10 3Nm 3/h 。 (4)渣水处理单元:对气化炉、文丘里洗涤器分离罐及渣池排出的灰水及渣锁斗排出的固渣进行处理。 四、净化装置(4000):将粗合成气净化处理,制取合格净化合成气 (1)变换单元:设置4个系列变换系统,每套变换系统有两台变换炉,采用部分变换,变换前设置保护床,防止变换炉超温。变换原料气3585×10 3Nm 3/h ,非变换气1671×10 3Nm 3/h 。 (2)低温甲醇洗单元:甲醇洗系统,每套系统有两个吸收塔,采用变换气和非变换气分别吸收工艺,脱去H 2S 、COS 、CO 2等杂质。净化原料气3467×10 3Nm 3/h 。 (3)精脱硫单元:设置2个系列脱硫系统,推荐新型羟基氧化铁常温脱硫技术,将F-T 合成原料气中总含硫量小于0.005ppm ,净化合成气2514×10 3Nm 3/h 。

国内煤化工在建拟建煤化工项目统计汇总

煤化工在建/拟建项目初步统计 一、 甲醇、二甲醚项目 目前在建和拟建的30万吨以上的甲醇项目多达25个,算上30万吨以的甲醇项目,在建和拟建的产能总计达到3679万吨,2009年投产的产能为1550万吨,2010年投产的产能为1454万吨。2011年投产的产能为380万吨。其中部分规划项目因资金或原料问题缓建。 表1、在建、拟建甲醇项目 项目名称 地区 投资方 规模 投资额 (万元) 建设 时间 投产 时间 性质 海港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 河北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焦化厂 30万吨 98000 20072008在建 哈尔滨煤化工年产25万吨甲醇项目 黑龙江中煤集团哈尔滨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5万吨 56576 20072008在建 渤海年产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甲醇项目 天津 渤海化工集团天津碱厂 50万吨 150000 20072008在建 江苏年产76万吨液相甲醇项目 江苏 美国禄恒集团公司和香港康宏国际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 76万吨 363000 20062009缓建 鹤壁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 河南 河南煤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项目 50万吨 285910 20072009在建 泽楷赤峰煤制甲醇(一期)项目 内蒙 中国泽楷集团 40万吨 220000 20072009在建 宝泰隆98万吨焦化技术改造联产20万吨甲醇 工程 黑龙江黑龙江宝泰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0万吨 86577 20082009缓建

项目名称 地区 投资方 规模 投资额 (万元) 建设 时间 投产 时间 性质 太行年产300万吨甲醇项目 山西 山西太行无烟煤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30万吨 100000 20082009缓建 泛海集团180万吨甲醇项目 内蒙 泛海国际投资 60万吨 2000000 20062010拟建 世林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 内蒙 世林集团 30万吨 220000 20062011在建 兖矿国宏年产100万吨甲醇项目 山东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0万吨 320000 20082010新建 华鹤120万吨甲醇项目 黑龙江鹤岗市华鹤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120万吨 489313 20082010拟建 曹妃甸甲醇(一期)项目 河北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万吨 1200000 20082010新建 华亭煤业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 甘肃 华亭煤业 60万吨 270000 20062010在建 咸阳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 陕西 陕西咸阳煤化工公司 60万吨 260000 20062010在建 陕西彬长年产18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 陕西 陕西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80万吨 890000 20082011拟建 中海油日产3400吨甲醇项目 海南 中海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340吨日 230000 20072009拟建 大同煤矿120万吨甲醇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山西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 60万吨 276915 20072009缓建 四川化工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 内蒙古四川化工 60万吨 330000 20092011在建 中煤集团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 山西 中煤集团 30万吨 100000 20082010在建 上海重工宝日希勒40万吨甲醇项目 内蒙古上海重工 40万吨 未知 未知未知拟建 内蒙古神华宝日希勒180万吨甲醇项目 内蒙古神华集团 180万吨 未知 未知未知拟建 神华乌海30万吨甲醇项目 内蒙古神华集团 30万吨 89900 20082010在建 太工天成25万吨甲醇项目 山西 太工天成 25万吨 未知 未知未知拟建 表2、拟建在建甲醇、二甲醚项目 项目名称 地区 投资方 规模() 投资额 (万元) 建设 时间 投产 时间 性质 新疆广汇年产120万吨甲醇、84万吨二甲醚项目 新疆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甲醇120万吨 二 甲醚84万吨 672000 20072009在建

煤制油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1)

煤制油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煤制油(Coal-to-liquids,CTL)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动力生产的首选燃料。在本世纪前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由1999年67.8%、2000年63.8%、2003年67.8%达到2005年50%左右。我国每年烧掉的重油约3000万吨,石油资源的短缺仍使煤代油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以煤制油己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我国己投入工业化示范的煤制油项目有5个,产能达160万吨。根据煤制油项目进展情况和几个煤制油企业规划,到2015年煤制油产能可达1200万吨,2020年可达3300万吨的规模。预计,按照高中低三种增速计算,到2015年我国煤制油的生产规模分别达到600万吨/年、1000万吨/年、1200万吨/年。到2020年高增长情景下可达5000万吨/年。随着煤制油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煤制油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煤制油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煤制油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煤制油行业中的翘楚!

该煤制油项目计划总投资3776.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77.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1%;流动资金898.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79%。 达产年营业收入80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6328.99万元,税金及附加72.73万元,利润总额1715.01万元,利税总额2024.29万元,税后净利润1286.2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38.0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42%,投资利税率53.61%,投资回报率34.06%,全部投资回收期4.44年,提供就业职位126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项目概况、项目必要性分析、市场分析、项目投资建设方案、项目选址规划、土建工程方案、工艺说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安全管理、项目风险情况、节能评价、进度计划、投资规划、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结论等。

中国_煤制油_项目的意义与未来[1]

一、“煤代油”战略新鲜亮相 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旨在用煤炭替代石油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以缓解未来石油进口压力,确保国家现代化所需的长期而可靠的能源供应。去年,在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煤炭替代石油”战略的首次“亮相”引发了业界的极大兴趣。 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透露,该集团建设的世界上第一条煤直接液化工业生产线将今年9月投产。这个“煤变油”示范工厂的运行状况,将关系到中国自主研发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否成熟,以及进一步产业化的前景。拥有全球领先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南非沙索公司,正与神华一道,为在宁夏东部和陕西榆林建设两家煤制油工厂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顺利,这两家示范工厂可能在2014年完全建成,规模为日产8万桶油。 中国北方从山西、内蒙古一直向西延伸至宁夏、陕西、新疆等省份,是世界上煤炭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 里正孕育一批世界级的煤化工企业,生 产以煤为原料的液体燃料和化工材料, 从而部分地替代石油。 除煤制油项目外,世界上第一个以 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 目—— —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也正在宁 夏加紧建设。该项目年产中间产品甲醇 167万吨,最终产品聚丙烯50万吨,此 外还有汽油、硫磺等副产品。中国煤化工 产业的重点是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 化工产品,做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 甲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 范和开发利用。 二、“煤制油”项目意义重 大 综合各种预测与分析来看,国际油 价在未来出现大幅回落的概率似乎不 大。尽管油价不会长期高于100美元,但 由于2008年国际石油供应偏紧,油价重 心将持续上移,全年平均油价将处于85 美元/桶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进口。我国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 费国,未来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还将 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20年,石油的对 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一旦石油对 外依存度超过60%,整个国家的石油安 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都会面临很大的 挑战。中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这在国 内引发了对石油安全的担心,也在国际 上刺激了一些国家敏感的神经。 不过,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虽然相 对稀缺,煤炭却相对丰富,这使得将煤炭 液化来作为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技 术,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目 前高油价的背景下发展煤制油在经济上 是可行的。”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 说,“‘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以及相对低 廉的煤价是中国煤制油发展的主要动 力。”换言之,“煤液化”作为石油替代品, 具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三、质疑声中谨慎起步 中国“煤制油”项目的意义与未来 楚淮君 152008年第4期改革与开放 产业发展

神华鄂尔多斯百万吨煤制油项目

■神华鄂尔多斯108万吨/年煤制油项目 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工程项目,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 【1】项目进展回顾 1997年 神华集团与美国合作完成了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了建设大规模煤液化装置的论证和讨论; 2001年3月 项目建议书获国务院批准; 2002年8月

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务院批准; 2004年8月 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5年1月 上海煤液化中试装置(PDU)投煤试运行,获得试用试验油品,工艺流程全面打通; 2005年4月 项目核心装置开始建设; 2005年10月 上海煤液化中试装置(PDU)优化改造后再次投煤开工,试验装置运转稳定,各项控制参数正常;经化验数据分析,装置蒸馏油收率达到54%—56%,转化率为90%—91%,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试验中得到验证; 2007年底 建成 2008年12月31日 经过一年试车,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油品和化工产品; 后续几年:工艺优化和改造,实现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较长周期运行。项目操作弹性、生产符合、开工率、油收率、能源转化效率均达到设计值。 2010年5月 项目平均日产量达2000—2800吨; 2010全年 最长连续运转2071小时,共运行5000小时,生产油品45万吨; 2011年上半年 项目生产油品46.7万吨,实现利税8亿元; 2011年7月

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工程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2011全年 全年开车运行6744小时,年产油量79万吨,总利润为10.05亿元人民币,净 利润达到4.06亿元人民币; 2012全年 全年开车运行7248小时,年产油86.5万吨,总利润为18.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8亿元人民币; 2013全年 全年开车运行7556小时,首次超过设计值7440小时。共生产油品86.6万吨、聚烯烃产品54.5万吨、精甲醇127.9万吨、型煤9.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48 亿元。 【2】工艺流程介绍 神华直接液化工艺流程图 流程说明 项目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单元,制氢工艺单元,催化剂制备单元,煤液化反应单元,加氢改质单元等。

煤制油典型项目进展

煤制油典型项目进展 2014-02-10化化网煤化工 神华集团 神华鄂尔多斯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试车成功。2011年7月,《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工程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神华集团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的煤制油项目规划总产能为500万吨/年,一期产能320万吨/年,共建三条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工程)于2010年投产,2012年产油86.5万吨。第二、三条生产线计划投资240亿元,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神华还计划建设配套的间接液化装置,实现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油品的调和,以提高煤制油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伊泰集团 伊泰集团鄂尔多斯16万吨/年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项目2009年即已投产,2012年产量达17.2万吨。伊泰在内蒙古、新疆规划了煤制油项目,包括鄂尔多斯120万吨/年煤基精细化学品项目、180万吨/年煤制油二期项目,新疆伊犁540万吨/年煤制油一期首套100万吨/年油品项目和乌鲁木齐一期18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其中进度最快的新疆伊犁煤制油项目规划产能540万吨/年,总投资645亿元,由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为项目主体,与国家开发银行融资合作。项目一期产能90万吨/年,总投资150亿元,2012年初签约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采用5台日投煤量3000吨的气化炉。 潞安集团

潞安集团山西长治煤制油示范项目产能为21万吨/年(16万吨/年铁基浆 态床+5万吨/年钴基固定床),于2009年投产。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潞安集 团在山西长治建设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39亿元,生 产规模为三条50万吨/年F-T合成油品生产线,一套30万吨/年焦油加工装置。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投产。 神华宁煤集团 2013年9月23日,神华宁煤集团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即日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园区,可年转化煤炭2036万吨,年产合成油品405.2万吨,其中调和柴油273.3万吨、石脑油98.3万吨、液化石油气33.6万吨。该项目总投资约550亿元,计划2016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66亿元,年均利税总额153亿元。采用 中科合成油公司技术,该技术已经在伊泰和潞安的16万吨/年装置成功示范验证。 兖矿集团 兖矿集团在陕西的100万吨/年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处于全面建设阶段, 预计将于2014年投产。其示范装置现已进入设备和管道安装阶段,计划2014 年进行投料试车并进行工业示范。针对该装置研发的煤制油工艺过程动态模型及操作员培训系统,也于日前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 兖矿自主研发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并在山东鲁南化肥厂完成5000吨级中试。2011年1月,兖矿与延长石油共同成立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榆横煤洁净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61.2亿元,已于2011年3月由陕西省发改委备案批准,山东省国资委备案批复同意,正式开工建设。 晋煤集团 晋煤集团100万吨/年甲醇制清洁燃料项目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项 目总投资30亿元。此前该集团的10万吨/年MTG项目已于2009年投产。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MTG工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