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能和内能期末练习题

机械能和内能期末练习题

机械能和内能期末练习题
机械能和内能期末练习题

机械能和内能练习

1. 冬天,对手呵气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_方式

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 下列物体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______,只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_,又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_____。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 B. 被压缩的弹簧

C.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 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

3.在空中飞行的球,重力势能为700焦,动能为800焦,则球的机械能是焦。

4.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飞流直下的瀑布水是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能。

5. 用电水壶对质量为1kg的水加热。壶内水温增加15℃,那么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

水的内能_________(选“增加”、“不变”或“减少”)。

6. 一个物体能够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_____________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______________能。

7. 完全燃烧84g热值为×107J/kg的酒精,可以放出___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

_________kg的水温度升高50℃。

8.下表列出了几种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干木柴无烟煤酒精煤油氢气

×107×107×107×107×108

从表中可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07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那么燃烧1 g的干木柴可放出热量______J.放出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干木柴与氢气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9.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

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

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

10. 卫星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运动(如图),当卫星运动到近地点时,卫星()

A、动能最小,势能最小

B、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C、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D、机械能最大,势能最大

1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C.抛在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12.人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若不踩脚踏板,也不计摩擦阻力,则它们的( ) A.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C.机械能的总量逐渐增大 D.机械能的总量逐渐减小

13. 一只皮球从高处落下,碰地后发生形变,又反跳起来,则下列各阶段中皮球的弹性势能

转化为动能的是( )

A.从高处下落到刚碰地面 B.从碰到地面到皮球形变最大

C.从皮球形变最大到离开地面 D.从皮球离开地面到最高点

14. 在空中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 )

A.飞机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B.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15. 有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较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放在0℃

的大冰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块应具有()

A. 较大的体积

B. 较大的密度

C. 较大的比热容

D. 较高的熔点

16. 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

A.质量

B. 温度

C. 比热容

D. 能量

17. 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是乙的3倍,乙的比热容是甲的1/3,若它们吸收

了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

A. 1:9

B. 3:1

C. 9:1

D. 1:1

18.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高低是(已知

c铝>c铁>c铜)()

A. 铜最低

B. 铁最低

C. 铝最低

D. 都相同

1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冰熔化成水,其比热、密度不变

B.物体吸热越多,其比热越大

克酒精用去四分之三,剩下酒精的热值和比热均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 对试管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试管塞子冲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克服摩擦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 压缩气体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 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水蒸气的重力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21. 铜的比热容是酒精的1/6,取铜块质量为酒精的6倍,设初温相同,使它们分别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酒精中,则()

A. 铜块向酒精传热

B. 酒精向铜块传热

C. 它们之间不发和热传递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2. 有关四冲程内燃机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效率不可能大于等于1

C. 工作开始时要靠外力启动

D. 每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只做功一次

23. 有的航天器发动机用氢做燃料,这是因为氢的______很大, 燃烧1 m3煤气大约能放出热量×107 J,某市管道煤气收费标准为元/m3,有一户人家在一个月内燃烧煤气消耗×109 J热量,这个月应该交煤气费元.

24. 完全燃烧的酒精可获得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的80%被水吸收,能使250克50℃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大?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

1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C .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 D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 2.如图,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 丙、丁 3.李兰同学到自贡的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 A .动能增大 B .势能不变 C .机械能增大 D .机械能不变 4.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以下有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 B .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 .门的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动能 D .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 5.赤脚在烈日当空的河边玩耍,你会发现砂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 ) A .砂子的比热容大 B .砂子的密度大 C .水的比热容大 D .水的密度小 6.由Q =cm (t - t o )可得c = ) (0t t m Q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B .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 .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 D .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8.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 A .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 C .较高的凝固点 D .较大的热值 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势能减小,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B 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C .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D .势能增大,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10.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内燃机压缩冲程过程中 B .陨石坠落大气中 C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D .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 11.从50g 煤油中倒出20g ,则剩下的煤油 ( ) A .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热值为原来的一半 B .密度不变,热值和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 C .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D .密度和热值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12. 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 .从斜面顶端匀速下滑的木块 B. 汽车行驶在上山的公路上 C .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D. 苹果从树上落下 13.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瓶的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 B .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 C .瓶口的“白烟”是瓶内CO 2液化形成的 D .瓶口的“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 比为 ( ) A .3∶4 B .4∶3 C .1∶3 D .3∶1 15.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 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二、填空 1.说明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手表里上紧的发条具有 ;(2)举高的铅球具有 ; (3)空中飞行的炮弹具有 ;(4)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具有 。 2.上课时,老师从室外带进教室一根烫手的钢锯条。对这根锯条烫手的原因,同学们猜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刚 刚在火炉上烧过——用 的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刚刚用它锯过木头――用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在老师不说明锯条烫手的原因的情况下,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肯定是通过哪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的。这表明: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3.新型防空导弹“红旗 - 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 ___ 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__ 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_____ __ 的方式实现的。 4.有10 kg 的木炭,完全燃烧掉一半可放出热量 J ,剩下一半木炭的热值是___________J /kg 。(木炭的热 值为3.4×107 J/kg)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里利用了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 能转化为扇叶的 能的道理。 6.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块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__________能。 7、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 __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 个冲程组成,其中如图所示是热机的________冲程。一台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 ,则汽油机每秒完成 个冲程,燃气做功 次,如果一次做功为1000J ,则汽油机的功率为 W 。 8.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 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 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9.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减小”、 “增大”或“不变”) 10、陈明同学在塑料胶卷盒的盖子上,开了一个小圆孔,然后将电子打火器伸进 圆孔并套紧,如图所示。向胶卷盒里滴入2滴酒精。稍过几秒钟,待酒精汽化后,手握电子点火器,使胶卷盒指向空旷的地方,按动电子点火器,产生电火花,胶卷盒盖被弹到很远的地方;重新向胶卷盒里装入等量的2滴汽油,经过同样的过程,胶卷盒盖被弹到更远的地方。 (1)塑料胶卷盒盖弹出很远的原因是:___ ___对___ ___做功,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若实验中,发现燃烧与酒精同样多的汽油总能使胶卷盒盖弹得更远,这个实验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丁

机械能和内能精选练习题

第12单元 机械能和内能 1、“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2、如图所示,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有如下四点看法:(1)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3)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4)子弹机械能不变 在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有( ) A .1点 B.2点 C.3点 D.4点 3、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4、为了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郑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右图,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有关铁锁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锁回摆后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 .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小 D .铁锁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6、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在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 .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 C .小明的机械能守恒 D .小明的机械减少 7、如图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的一端系在身上, 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 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绳下端的位置,c 点的游 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 能 C.游戏者通过a 点后,他具有弹性势能 D.游戏者到c 点时,他的动能为零 8、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 .子弹水平穿过 苹果的瞬间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李华同学发现建筑工人在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关于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 猜想2:与纤维掺入量有关; 猜想3:与纤维材料的种类有关。 经过思考后,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将铁锤通过电磁铁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对水泥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水泥样品断裂,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是由________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2)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序号2、3、4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纤维时,掺入纤维材料越多,水泥路面越________(选填“牢固”或“不牢固”)。 (4)比较序号2、5、6的三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得出:在水泥中掺入等量不同纤维材料,掺入C纤维材料水泥路面最牢固,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5)为缩短上述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碰撞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答案】重力势能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有关牢固能在水泥中掺入C 纤维材料,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最多,说明该水泥路面最牢固增加铁锤下落时的高度或增加铁锤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铁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由重力势能

机械能和内能-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是小型客车120km/h,大型车100km/h.请用动能的知识来解释: (1)为什么要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2) 为什么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同? 2.如图1所示,射箭运动员拉弓的力越大,箭射得越远,这是因 为: . 3.势能可以分为两种.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______,物体由于被 举高具有的能叫______. 4.500g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6J ,木材热值为 J/kg,完全 燃烧5kg木材放出的热量为 J. 5.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 叫远地点,卫星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能最大,能最小. 6.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所具有的动能,具有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保持不变”) 7.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汽车里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冲程,排出废气的是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能转化为能. 8.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9.如图2所示,一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弹簧上,又被弹起到原来高度,物体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2个物理知识. (1) ;(2) . 10.100g的水温度升高5℃,内能增加了,需吸收热量.[水的比热为4.2×103J/(kg·℃)] 二、选择题 10.如图3所示,在盛水的容器中,用力将一木块浸没在水底,撤去力后,木块在水中上浮且能跳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和势能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跳出水后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C.木块上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D.木块下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11.下面事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是(). A.风吹动风车转动 B.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C.拧紧的发条带动钟表指针转动 D.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12.一个物体在两个平衡力作用下下落,它的(). A.动能和势能都不变B.动能和势能都变大 C.动能不变,势能变大D.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 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加热前液体温度/℃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燃料的热值/(J/kg)12040 2.4×106 2203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燃料2的热值是____J/kg; (3)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56 液体a25262728293031 液体b25272932343638 可知道:对液体a和液体b都加热6min,液体a吸收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__。 【答案】甲乙甲丙相等 4.8×104 1.2×106等于液体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用不同的燃料给相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用相同的燃料给不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3]在实验中用上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要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控制相同,即液体的种类及其质量、初温要相同;同理要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相同,即热源、燃料的质量要相同。 (2)[4]由表格数据知,完全燃烧20g 燃料1放出的热量 Q 放=m 1q 1=0.02kg×2.4×106J/kg=4.8×104J [5]完全燃烧10g 燃料1放出的热量 441 4.8101J 2J 122 .410Q Q ===???放放 而甲图中,液体a 吸收的热量等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设液体的质量为m ,据Q 吸=cm (t -t 0)得,液体a 的比热容 ()3041010J 22.4 1.210J ()(0)40Q Q c m t t m t t m m ?====--??-吸放℃℃ 乙图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2 =Q 吸2=cm (t '-t 0')=341.210J (3020) 1.210J m m ?-=???℃℃ 则燃料2的热值 462 1.210J 1.210J/kg 0.01kg Q q m ?===?放2 燃料 (3)[6][7]在甲和丙中,用相同的热源给液体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a 、b 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表格数据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a 升温慢,其比热容较大。 2.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A 、B 两种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接入甲、乙两段电阻丝,实验中记录下A 、B 两种液体的温度。 (1)要完成该实验探究,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2)为保证A 、B 两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对甲、乙两段电阻丝的阻值要求R 甲______R 乙(选填“>”、“=”或“<”)。 (3)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A 、B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由乙图分析可知______(选填“A ”或“B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4)若A 的比热容为34.210J/(kg C)o ??,则B 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C)o ?。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 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加热前液体温度/℃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燃料的热值/(J/kg)12040 2.4×106 2203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燃料2的热值是____J/kg; (3)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56 液体a25262728293031 液体b25272932343638 可知道:对液体a和液体b都加热6min,液体a吸收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__。 【答案】甲乙甲丙相等 4.8×104 1.2×106等于液体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用不同的燃料给相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用相同的燃料给不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3]在实验中用上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要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控制相同,即液体的种类及其质量、初温要相同;同理要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相同,即热源、燃料的质量要相同。 (2)[4]由表格数据知,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 Q放=m1q1=0.02kg×2.4×106J/kg=4.8×104J [5]完全燃烧10g燃料1放出的热量 44 1 4.810 1 J2J 1 22 .410 Q Q == =??? 放放 而甲图中,液体a吸收的热量等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设液体的质量为m,据Q吸=cm(t-t0)得,液体a的比热容 () 3 4 1 10J 2 2 .4 1.210J ()(0) 40 Q Q c m t t m t t m m ? ==== --? ? - 吸放 ℃℃ 乙图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2 =Q吸2=cm(t'-t0')= 3 4 1.210J (3020) 1.210J m m ?-= ? ? ?℃℃ 则燃料2的热值 4 6 2 1.210J 1.210J/kg 0.01kg Q q m ? ===? 放2 燃料 (3)[6][7]在甲和丙中,用相同的热源给液体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a、b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表格数据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a升温慢,其比热容较大。 2.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不可伸长,AQ为水平面,AP段长为L,表面光滑;PQ段粗糙,实验开始时,木块的细绳拉直,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P点,质量为m的重物恰好置于地面,将木块从P向右拉至A,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B点,PB长为x。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 (1)木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功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木块经过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 (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则蜡的热值q=______(水的比热容为c水); (4)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没有完全燃烧 B.桶A中水的质量太多 C.桶A吸收了部分热量 D.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 【答案】温度计防止热散失21 12 () c m t t m m - - 水水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蜡的热值时,根据 Q q m =放的原理进行实验,而蜡的质量用天平进行测量,燃烧焟放出的热量Q放在忽略热散失的情况下,等于A桶中内水吸收的热量,而Q吸=c水m(t- t0),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2]罩子B的作用是防止蜡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3)[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2-t1) 而Q吸=Q放,那么蜡的热值 21 1212 () c m t t Q q m m m m - == -- 水水 放 (4)[4]据 Q q m =放,实验中造成测量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有:蜡烛没有完全燃烧,造

机械能和内能_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 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是小型客车 (1) (2) 2. 如 为: ____ 3. 势能可以分为两种?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 举高具有的能叫 _______ . 4.500g 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6 x 106J ,木材热值为 J/kg ,完全 燃烧5kg 木材放出的热量为 J. 5. 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 叫远地点,卫星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当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 最小. 6. 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所具有的动能 ________ ,具有的机械能 _______ .(选填“变大”、“变 小”、“保持不变”) 7.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部分汽车里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 内燃机.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____________ 冲程,排出废气的是 ___________ 冲程,在压缩冲程 中,是_能转化为_能. 8. 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 者是用 ____________ 的方法使它燃烧. 9. 如图2所示,一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弹簧上, 又被弹起到原来高度, 物体在此过程中涉 及到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 2个物理知识.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10.100g 的水温度升高5C,内能增加了 3 热为 4.2 x 10 J/(kg 「C )] 二、 选择题 10. 如图3所示,在盛水的容器中,用力将一木块浸没在水底,撤去力后,木块在水中 上浮且能跳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和势能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跳出水后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 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C. 木块上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D. 木块下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11. 下面事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是( A.风吹动风车转动 B. C.拧紧的发条带动钟表指针转动 D. 120km/h ,大型车100km/h.请用动能的知识来解释: 为什么要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为什么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同 图1所示,射箭运动员拉弓的力越大,箭射得越远,这是因 ,物体由于被 图1 ,需吸收 最远的一点 能最大, 台 匕 冃匕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 热量.[水的比 9 I 、、、 图2 12. 一个物体在两个平衡力作用下下落,它的( A.动能和势能都不变 C.动能不变,势能变大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 E.动能和势能都变大 D.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 A.甲物体所处的位置比乙物体高,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大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docx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A卷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___ (满分 100 分,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如图,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 甲乙丙丁 2.李兰同学到自贡的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A.动能增大B.势能不变C.机械能增大D.机械能不变 3.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以下有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B.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门的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动能D.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 4.赤脚在烈日当空的河边玩耍,你会发现砂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的.这主要是因为()A.砂子的比热容大B.砂子的密度大C.水的比热容大D.水的密度小 5.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6.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B.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7. 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A.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C.较高的凝固点D.较大的热值 8.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内燃机压缩冲程过程中B.陨石坠落大气中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D.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 9、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油比酒精含有的热量多 B、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

九年级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 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加热前液体温度/℃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燃料的热值/(J/kg)12040 2.4×106 2203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燃料2的热值是____J/kg; (3)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56 液体a25262728293031 液体b25272932343638 可知道:对液体a和液体b都加热6min,液体a吸收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__。 【答案】甲乙甲丙相等 4.8×104 1.2×106等于液体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用不同的燃料给相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用相同的燃料给不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3]在实验中用上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要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控制相同,即液体的种类及其质量、初温要相同;同理要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相同,即热源、燃料的质量要相同。 (2)[4]由表格数据知,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 Q放=m1q1=0.02kg×2.4×106J/kg=4.8×104J [5]完全燃烧10g燃料1放出的热量 44 1 4.810 1 J2J 1 22 .410 Q Q == =??? 放放 而甲图中,液体a吸收的热量等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设液体的质量为m,据Q吸=cm(t-t0)得,液体a的比热容 () 3 4 1 10J 2 2 .4 1.210J ()(0) 40 Q Q c m t t m t t m m ? ==== --? ? - 吸放 ℃℃ 乙图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2 =Q吸2=cm(t'-t0')= 3 4 1.210J (3020) 1.210J m m ?-= ? ? ?℃℃ 则燃料2的热值 4 6 2 1.210J 1.210J/kg 0.01kg Q q m ? ===? 放2 燃料 (3)[6][7]在甲和丙中,用相同的热源给液体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a、b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表格数据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a升温慢,其比热容较大。 2.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 (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

机械能和内能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能和内能测试题及 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是小型客车120km/h,大型车100km/h.请用动能的知识来解释: (1)为什么要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2) 为什么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同 2.如图1所示,射箭运动员拉弓的力越大,箭射得越远,这是因 图为: . 3.势能可以分为两种.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______,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的能叫______. 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6J,木材热值为 J/kg,完全燃烧5kg 木材放出的热量为 J. 5.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能最大, 能最小. 6.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所具有的动能,具有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保持不变”) 7.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汽车里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冲程,排出废气的是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能转化为能.

8.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9.如图2所示,一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弹簧上,又被弹起到原来高度,物体在 此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2个物理知识. (1) ;(2) . 的水温度升高5℃,内能增加了 ,需吸收 热量.[水的比热为×103J/(kg ·℃)] 二、选择题 10.如图3所示,在盛水的容器中,用力将一木块浸没在水底,撤去力 后,木块在水中上浮且能跳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和势能都发生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跳出水后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势 能 B.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C.木块上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D.木块下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11.下面事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是( ). A.风吹动风车转动 B.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C.拧紧的发条带动钟表指针转动 D.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12.一个物体在两个平衡力作用下下落,它的( ). A.动能和势能都不变 B.动能和势能都变大 C.动能不变,势能变大 D.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图3

上海昆明学校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上海昆明学校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一个问题:“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停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物体下滑时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而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速度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高度相同的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由顶端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这时她想起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对此她进行了反思: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小车的动能________,下滑时间缩短.于是修正了这一错误并进行了重新测量,发现时间仍为2.5秒。表中四个数据的下滑路程和时间都相同,即速度相同,说明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跟质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猜想一是 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实验次数1234 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050100150 时间t/s 2.5 2.5 2.0 2.5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同一小车分别从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不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速度不同、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速度不同”判断错误的原因是路程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不能只比较时间。正确的方法是计算出每次下滑的速度,才能下结论。 (4)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她________(选填“需”或“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原因是倾角是指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夹角大小代表斜面陡与平的程度,倾角越大高度 ____________。 【答案】越大增大无关错误不同不需越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时转化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 (2)[2]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使小车的初速度增大,增大了物体的动能。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4分) 1.据报道,一辆横穿铁路的拖拉机,因故障而停在铁道上。此时从远处驶来一列火车,尽管司机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缓缓驶近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飞”了。这是因为火车的() A.动能很大B.速度很大C.势能很大D.功率很大 2.人骑自行车下坡时,不用蹬车自由滑行的过程中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C.人与车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D.人与车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3.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A.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B.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 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D.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 4.如图7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5.受高空落物伤人的启示,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上帝之杖”实质就是高密度、耐高温的金属棒,它要依托太空平台的搭载,借助小型火箭助推和高空下落产生的巨大动能,对地球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破坏力巨大.它攻击目标的巨大能量主要来源于() A.小型火箭助推动能B.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能量 C.“上帝之杖”本身的内能D.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 6.如图所示,小球从左端由静止释放,在左右摆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 A.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一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左侧最高点的高度大于右侧最高点的高度 D.左侧最高点的高度等于右侧最高点的高度 7.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 程中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李华同学发现建筑工人在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关于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 猜想2:与纤维掺入量有关; 猜想3:与纤维材料的种类有关。 经过思考后,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将铁锤通过电磁铁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对水泥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水泥样品断裂,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是由________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2)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序号2、3、4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纤维时,掺入纤维材料越多,水泥路面越________(选填“牢固”或“不牢固”)。 (4)比较序号2、5、6的三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得出:在水泥中掺入等量不同纤维材料,掺入C纤维材料水泥路面最牢固,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5)为缩短上述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碰撞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答案】重力势能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有关牢固能在水泥中掺入C 纤维材料,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最多,说明该水泥路面最牢固增加铁锤下落时的高度或增加铁锤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铁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由重力势能

机械能和内能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是小型客车120km/h ,大型车100km/h.请用动能的知识来解释: (1)为什么要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2) 为什么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同? 2.如图1所示,射箭运动员拉弓的力越大,箭射得越远,这是因为: . 3.势能可以分为两种.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______,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的能叫______. 4.500g 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6J , 木材热值为J/kg , 完全燃烧5kg 木材放出的热量为 J. 5.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 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 能最大,能最小. 6.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所具有的动能,具有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保持不变”) 7.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汽车里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冲程,排出废气的是 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 能转化为能. 8.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9.如图2所示,一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弹簧上,又被弹起到原来高度,物体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2个物理知识. (1) ;(2) . 10.100g 的水温度升高5℃,内能增加了 ,需吸收 热量.[水的比热为 4.2×103J/(kg ·℃)] 二、选择题 10.如图3所示,在盛水的容器中,用力将一木块浸没在水底,撤去力后,木块在水中上浮且能跳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和势能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跳出水后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C.木块上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D.木块下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11.下面事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是(). A.风吹动风车转动 B.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C.拧紧的发条带动钟表指针转动 D.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12.一个物体在两个平衡力作用下下落,它的( ). A.动能和势能都不变 B.动能和势能都变大 C.动能不变,势能变大 D.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所处的位置比乙物体高,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大 B .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大,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大 图 1 图 2 图3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一个问题:“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停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物体下滑时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而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速度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高度相同的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由顶端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这时她想起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对此她进行了反思: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小车的动能________,下滑时间缩短.于是修正了这一错误并进行了重新测量,发现时间仍为2.5秒。表中四个数据的下滑路程和时间都相同,即速度相同,说明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跟质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猜想一是 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实验次数1234 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050100150 时间t/s 2.5 2.5 2.0 2.5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同一小车分别从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不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速度不同、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速度不同”判断错误的原因是路程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不能只比较时间。正确的方法是计算出每次下滑的速度,才能下结论。 (4)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她________(选填“需”或“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原因是倾角是指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夹角大小代表斜面陡与平的程度,倾角越大高度 ____________。 【答案】越大增大无关错误不同不需越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时转化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 (2)[2]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使小车的初速度增大,增大了物体的动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