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酸 说课稿 教案

硫酸 说课稿 教案

硫酸  说课稿  教案
硫酸  说课稿  教案

硫酸

【知识面面观】

一、硫酸是一种强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H2SO4===2H++SO42-;(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蓝色,酚酞不变色(2)置换反应:Fe+2H+==Fe2++H

2

↑,

Zn+H

2SO

4

= ZnSO

4

+H

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 H

2SO

4

===CuSO

4

+ H

2

O

(4)与碱反应:Cu(OH)

2+H

2

SO

4

= CuSO

4

+2H

2

O

(5)与盐反应:Na

2CO

3

+ H

2

SO

4

=== Na

2

SO

4

+CO

2

↑+ H

2

O

2、浓硫酸也具有酸的性质。与碱性氧化物、碱、盐均可以反应,如发生以下反应:

2NaCl + H

2SO

4

(浓) Na

2

SO

4

+2HCl↑

Na

2CO

3

+ H

2

SO

4

=== Na

2

SO

4

+CO

2

↑+ H

2

O (浓硫酸也可以发生,而且速度更快)

二、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变白,结论:

浓硫酸有吸水性,解释:浓硫酸吸收了晶体里的水分子使五水硫酸铜变为无水硫酸铜。

2、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现象(见后面的“名优新题淘宝网”例3)

蔗糖变黑的本质: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3)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能力点点说】

一、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比较

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的脱水性

含义有“H2O”去吸收,为吸无“H2O”去吸收,将H、O元素

2:1的比例脱出成为“H2O”是脱

本质浓硫酸吸收含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中的“H2O”形成硫酸水合物。浓硫酸按照H、O元素2:1的比例脱出“H2O”,有机物被“炭化”

二、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

1.在试管里加入4mL浓硫酸,用导管

和一个小孔的胶塞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现象。品红溶液褪色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

SO2气体具有漂白性,和品

红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

2.拔出铜丝,观察溶液颜色。溶液呈蓝色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

CuSO4使溶液呈蓝色。

【探讨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H2SO4(浓)、Cu,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铜、硫,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1:1,浓硫酸既显氧化剂,又显酸性。

重难疑点透析机

一、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

性质浓硫酸稀硫酸

酸性

强弱

弱(主要以分子状态存在,弱酸性,不

能用来制取氢气)

强(可以用来与活泼金属反应

制取氢气)

化学

方程式

H2SO4(浓)+2NaOH=Na2SO4+2H2O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H2SO4+2NaOH=Na2SO4+2H2O

2NH3+H2SO4=(NH4)2SO4

应用制氯化氢等挥发性酸除铁锈、制硫酸铵等盐类

氧化性

强弱

强氧化性(硫元素被还原,可以与不活

泼金属如Cu及非金属如C等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弱氧化性(氢元素被还原,只

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

前面的金属反应)

化学

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

+2H2O

Zn+H2SO4=ZnSO4+H2↑

应用精炼石油、制造炸药等实验室制氢气、制盐等

吸水性

浓硫酸有吸水性无应用干燥剂

脱水性

浓硫酸有脱水性无化学

方程式C12H22O1112C+11H2O

应用在有机反应中作脱水剂、制染料等

二、【思考】1、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容易吸水。

2、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怎么办?立即用抹布拭干,再用大量水冲洗。

三、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教材【实验4-9】

1、反应完毕,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可观察到溶液呈现蓝色。

2、在做这个实验时,试管底部往往会出现黑色沉淀物,溶液也显得发黑,持续加热的时间长一些,颜色可变浅。

3、此实验可稍作改进(如下图)。改进后的实验可证明SO

2

的产生;证明

SO

2溶液为酸性;证明SO

2

不能漂白石蕊溶液。

图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的改进

现象: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或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名优新题淘宝网

例1.向浓盐酸中加入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与产生这一现象无关的原因是()

A. 浓H

2SO

4

具有脱水性

B.浓H

2SO

4

具有吸水性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A

解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浓H

2SO

4

具有吸水性,吸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使盐酸中的HCl挥发到空气中,结合水蒸气形成盐酸酸雾。

例2.取100mL18.3mol·L-1的H2SO4与Zn反应,当Zn完全溶解时,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为22.4L,将所得溶液稀释成1L,测得溶液的H+浓度为1mol·L-1,则所生成的气体中SO2与H2的体积比约为()A.1︰2 B.2︰1 C.1︰4 D.4︰1 答案:A

解析:设所生成的气体中SO

2与H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化学方程

式:Zn+2H

2SO

4

=ZnSO

4

+SO

2

↑+2H

2

O;Zn+H

2

SO

4

= ZnSO

4

+H

2

↑;可得方程组:

x+y=1mol,2x+y=1.33mol,解得x =0.33mol, y=0.67mol。

例3.向一个小烧杯中加入20克蔗糖,加3~4滴水,再加入20mL浓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发热、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个过程中浓硫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

答案: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解析:本题通过探究性实验考查学生对浓硫酸的性质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对浓硫酸的性质具有探究体验,并能够运用硫酸的性质分析相关实验现象。浓硫酸吸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为后面发生的反应提供热量,浓硫酸的脱水可以使蔗糖“炭化”,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和炭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本题能力层次为C,属中档题。

过关检测小练吧

1.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

2SO

4

干燥的是()

A. CO

2 B.NH

3

C. SO

2

D. HC1

答案:B

解析:因为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干燥氨气。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答案:D

解析:浓硫酸使蔗糖炭化体现它的脱水性,A错;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铜片反应,B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因为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C错。

3.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硫酸未表现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答案:D

解析:在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的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选D 4.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布拭去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答案:C

解析:A 错,稀硫酸有氧化性,如:Fe +2H +==Fe 2++H 2↑;B 错,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 错,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仅表现强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H)2+2H +=Cu 2++2H 2O B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2Fe 3++3H 2↑ C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 2++SO 42—=BaSO 4↓ D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 +2H +=Cu 2++H 2O 答案:B

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Fe 2+。

6.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A . 2NaCl + H 2SO 4(浓) Na 2SO 4+2HCl ↑

B . C+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C . Cu+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D . H 2S+H 2SO 4(浓)

SO 2↑+S ↓+2H 2O

答案:C

解析:在Cu+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反应中,浓硫酸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一部分降低,一部分不变,所以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7.将绿矾晶体加强热,除生成水蒸气以外,还发生了如下反应:2FeSO 4==Fe 2O 3 +SO 2↑+SO 3↑,如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BaCl 2溶液,应发生的现象有 ( )A .一定产生BaSO 4沉淀 B .一定产生BaSO 3沉淀 C .一定有SO 2逸出 D .一定有SO 3逸出

答案:A

解析:氯化钡溶液与SO 2不反应,能与SO 3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8.向50mL18 mol ·L -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A .等于0.9mol

B .大于0.45mol ,小于0.9mol

C .等于0.45mol

D .小于0.45mol

答案:D

解析:18 mol·L -1的H 2SO 4是浓硫酸,在50 mL 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0.90 mol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2H 2SO 4=CuSO 4+SO 2↑+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逐渐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硫酸不再跟铜发生反应,可见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mol 。

9.硫酸的性质有:A .高沸点;B .强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E .强 氧化性。在下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

(1)实验室制取氢气 ; (2)实验室干燥氢气 ; (3)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

(4)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______;

(5)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_______________。

答案:(1)B;(2)C;(3)B 、E;(4)E;(5)D。

解析:与硫酸的主要性质对应起来

10.(福建高考卷)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

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 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

应:SO

2+Br

2

+2H

2

O=2HBr+H

2

SO

4

然后加入足量BaCl

2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

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

2

的体积分数为。[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

2体积分数的结果,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

2

和Q气

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选填序号)。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6)如果气体Y中含有H

2

,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答案:(1)铁钉表面被钝化(或其他合理答案)(2)66.7%;(3)检验

SO

2是否除尽;(4)C + 2H

2

SO

4

CO

2

↑+ 2SO

2

↑+ 2H

2

O;(5)c;(6)D中固

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

解析:(1)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铁钉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2)+2价亚铁离子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中已经有+3价铁离子,选择a会造成干扰,选c会造成两种沉淀,受氢氧化铁颜色的影响无法辨别。(3)A除去SO

2

,B可以检验A中是否完全除

去SO

2。(4)C + 2H

2

SO

4

CO

2

↑+ 2SO

2

↑+ 2H

2

O。(5)Q为CO

2

,它与SO

2

样都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浑浊,选择a或b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无法判断Q的存在;若选择d,Q将被碱石灰吸收。(6)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

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 罗田县三里畈高中童华君 ㈠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知识脉络 ⒈知识线: 知识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深广度(要点):认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⒉学生认识发展线: 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 ⒊问题线: 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 ⒋活动线: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验。 ⒌情景线: 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知识线和学生认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材线展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㈡学情分析: ⒈已知: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节课中仅以知识回顾的方式提出,使硫酸知识完整化 ⒉想知: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知识 ⒊未知: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而我认为这是本节课需要用探究的方法重点突破的内容 ⒋实验探知:采取学生做实验,亲身体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强化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区别 ㈢学习目标:

《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硫酸》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 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浓硫酸的性质,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 氧化性;第二部分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涉及到碳酸钡和硫酸钡的区别。硫酸 作为三大强酸之一,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会考、高考的 重要考点。硫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学习好该节课是十分 有必要的。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和了解有关 硫酸的基本性质和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上编排的。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 硫污染物为下一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和怎样检验硫酸根离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设计几种辨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学有所用,更加的热爱科学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科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键 (1)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反应和根据实验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和硫酸根 离子的检验 (2)教学难点:用氧化还原的概念解释浓硫酸的氧化性,由宏观现象转 入微观分析 (3)教学关键: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 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 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 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编辑推荐]中国()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放在金属和非金属的之后构成氧化还原与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氧化一还原原理对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节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硫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一H2So4的性质作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三大强酸之一的硫酸,从性质上来说,不但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让学生在已往知识的基础上对酸的性质有了更深一

层的认识,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间的关系。另外,硫酸的通性和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为接下来HNo3生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 3、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 4、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已知的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能力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①、通过浓硫酸性质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理论问题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回归理论的良好化学学习习惯。 ③、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硫

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从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原有认知情况:对酸的通性比较了解,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和稀释的方法。但在课堂上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无接触。 2、学生认知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停留在表面的识记,未养成通过实验、逻辑思维分析物质性质的习惯。 3、探究能力:在前期的学习中做过几个探究实验,有一定的经验。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我采用了学生实验探究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分为创设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归纳结论五个阶段,进行开放式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索意识,顺

硫酸课后说课稿

硫酸课后说课稿 硫酸课后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浓硫酸的性质,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第二部分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涉及到碳酸钡和硫酸钡的区别。硫酸作为三大强酸之一,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会考、高考的重要考点。硫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学习好该节课是十分有必要的。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和了解有关硫酸的基本性质和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为下一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和怎样检验硫酸根离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设计几种辨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学有所用,更加的热

爱科学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科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键 (1)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反应和根据实验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2)教学难点:用氧化还原的概念解释浓硫酸的氧化性,由宏观现象转入微观分析(3)教学关键: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 教学的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材的内容和目的。 本节课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和“教与学的统一”的原则。结合课本采用实验演示和课件展示的方法。体现以下特点: 1、采用多媒体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容量更大,速度更快而且效果更好。 2、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并且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加以放大,使得实验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

公开课浓硫酸教案

公开课教案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2.将棉花撕出一小块置于点滴板 上,滴加一滴浓硫酸,观察现象。 3.取少量蔗糖置于点滴板上,先加 一滴水再加两滴浓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3、浓硫酸的脱水性 概念:是指。 书写葡萄糖脱水的化学方程式 C 12H 22 O 11 12C + 11H 2 O 【思考讨论】: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2.万一不小心将浓硫酸见到皮肤上,眼睛上,衣服上或桌面上应分别怎样处理? 3、有两瓶硫酸,一瓶为浓硫酸,一瓶为稀硫酸,你能想出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1、观察状态,略摇动,观察。 2、将少量的酸加入水中,观察。 3、取少量酸,投入一小块胆矾,观察。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酸在纸上写字。 5、取少量试液,加入Fe粉。[讨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归纳]吸水性:指浓硫酸直接吸收现有的水分子。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练习 1、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酸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D、强氧化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2) 某些罪犯用浓硫酸给人毁容。()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4) 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5)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就产生H2。() (6)常温下用铁、铝制的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8)魔术师用玻璃棒蘸无色液体在白布上写字而变黑。()2、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浓H2SO4可用来干燥SO2、NH3、H2 B.浓H2SO4可以使蔗糖变黑,并能产生气体,此气体可能是SO2和CO2 C.常温下可将浓H2SO4盛放在密闭的铝制容器中 D.浓H2SO4可制取HCl、HF等,但不能制HBr、HI 3、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中,浓硫酸所表现的性质有 A.只有酸性B.只有强氧化性C.脱水性D.既有强氧化性,又有酸性 4、若浓H2SO4不慎溅在皮肤上,清洗的方法应该是( ) A.用NaOH溶液去中和B.用纱布擦干后涂油 C.用布擦干后,用水冲洗,然后涂3%~5%的NaHCO3溶液 D.用大量的水冲洗 5、下列对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H2SO4 B.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浓H2SO4和铜片加热时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D.浓H2SO4和亚硫酸反应制取SO2时,浓H2SO4表现出强氧化性 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搞;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

浓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浓硫酸的特性》。 一说教材 1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氧族元素是一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族,硫是氧族的一种代表元素,而硫酸不仅是硫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中常常涉及的热点。学好浓硫酸的特性,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 2 本节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把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定为教学重点,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是这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掌握好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但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浓硫酸的特性,还为以后硝酸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基于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80%学生掌握硫酸的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性。 2、70%学生能够根据气体性质设计实验验证三种气体,从而掌握验证物质的实验设计流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意识。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碳和浓硫酸的反应产物,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硫酸教学时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演示实验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进行教学,同时灵活充分的运用了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学法上则注重学案导学,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思考探究,把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论水平,最后通过安排课堂练习给予巩固和加深理解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教材特点、教学的资源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程序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1 通过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做法:上课的一开始,我就直接演示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但是我并未告诉学生我是用浓硫酸和蔗糖,这是说用一种液体和蔗糖反应。这样留有小悬念,为的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边观察实验边思考或者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先加些水?蔗糖在加入这种油状液体后颜色有什么变化?这黑色物质是什么?看到有气泡说明有什么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这个实验现象很明显,这样使得学生一上课就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氛围。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浓硫酸的其中两个特性:吸水性和脱水性。 2 对比分析,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接触过浓硫酸的吸水性。这个实验同时又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把这两个性质放在一起,区分两者的不同点,从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并且马上在学案中通过一道习题进行反馈,看看学生掌握情况。 3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设计实验验证产物 从实验现象和氧化还原知识,学生很快得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这个特性,并在学案上完成碳与浓

高中化学《浓硫酸》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章第四节《浓硫酸》教学设计 板块一:浓硫酸的引入 给学生播放刘海洋硫酸泼熊的图片和家里竹制笔筒的图片,从情感态度方面入手引起学生共鸣,引入浓硫酸。 板块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回忆】}之前学习过的酸的通性有哪些啊?回忆实验室里我们是如何稀释浓硫酸的? 学生:把浓硫酸缓缓地注入水中,期间还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使散热均匀。 【讨论】根据以上的材料和讨论,请概括出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总结为两高两大。 【小结】 壱、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2)沸点:约338 度---难挥发酸(高沸点酸) (3) 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 (4) 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 板块三:浓硫酸的特性 【过渡】动手做五水硫酸铜上滴加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浓硫酸的吸水性:吸收物质本身含有的水。可以做干燥剂,不可干燥碱性气体。 【过渡】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出现黑色字迹。 浓硫酸的脱水性:将有机物中H、O 原子按2:1 的比例脱去---物质本身不含水。 【探究实验】黑面包实验 回答五个问题: 1.蔗糖为什么会由白变黑? 2.黑色的物质为什么会体积膨胀? 3.刺激性气味是什么气体的气味? 4.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吗?你认为可能发生了什么反应? 5.实验前滴入蔗糖的水再反应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浓硫酸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H2SO4(浓)+C=2H2O+2SO2↑+CO2↑

【思考】通常用稀硫酸或者稀盐酸制取氢气,而不用浓硫酸,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实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一片铜片,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用酒精灯加热,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将反应后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蒸馏水中进一步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a 试管: b 试管:品红溶液逐渐变为色 c 试管:紫色溶液变色 结论及解释:在常温下,铜与浓H2SO4 ,在加热时反应生成。停止加热,将 试管中液体冷却至室温,将试管a 中液体倒入盛少量水的大试管中大试管中的溶液呈 色,证明CuSO4 溶于水。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归纳总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思考】那为什么生活中运输浓硫酸的车是铝制或铁制的呢?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铁等金属钝化。钝化是因为形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行,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 板块四:总结 浓硫酸的性质小结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黑面包”实验探究与改进—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说课稿

《“黑面包”实验探究与改进—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黑面包”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中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黑面包”实验充分证明了浓硫酸的这些特性。对“黑面包”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和验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②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一体化。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②小组合作优化实验条件,改进实验装置,熟悉实验研究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的求知主动性。 ②树立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认识化学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③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优化反应条件,按绿色化、一体化思想改进实验装置。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CO 2、SO 2 的性质及检验等相关内容,学科 基础知识扎实。在能力上,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化学实验热情高、兴趣大。但对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不太熟悉,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指导。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利用来自社会的教学资源,以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引领学生积极思维。实际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如下方法:(1)实验探究法:加深学生对浓硫酸的三大特性的认识,了解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增强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归纳和逻辑推导、教师总结点评,解决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2、学法指导 本节教学立足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应注意: (1)回顾旧知:强化氧化还原反应、CO 2和SO 2 的性质及检验等有关知识。

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范文

高中化学硫酸说课稿范文 高中化学《硫酸》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浓硫酸的性质,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第二部分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涉及到碳酸钡和硫酸钡的区别。硫酸作为三大强酸之一,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会考、高考的重要考点。硫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学习好该节课是分有必要的。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和了解有关硫酸的基本性质和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为下一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和怎样检验硫酸根离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范文TOP100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设计几种辨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学有所用,更加的热爱科学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科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反应和根据实验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 教学难点:用氧化还原的概念解释浓硫酸的氧化性,由宏观现象转入微观分析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的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材的内容和目的。本节课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和“教与学的统一”的原则。结合课本采用实验演示和课件展示的方法。体现以下特点:

高中化学说课稿《硫 酸》说课_0933文档

2020 高中化学说课稿《硫酸》说课 _0933文档 EDUCATION WORD

高中化学说课稿《硫酸》说课_093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化学03林小敏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浓硫酸的性质,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第二部分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涉及到碳酸钡和硫酸钡的区别。硫酸作为三大强酸之一,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会考、高考的重要考点。硫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学习好该节课是十分有必要的。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和了解有关硫酸的基本性质和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

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为下一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和怎样检验硫酸根离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设计几种辨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学有所用,更加的热爱科学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科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反应和根据实验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教学难点:用氧化还原的概念解释浓硫酸的氧化性,由宏观现象转入微观分析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的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

氨、硝酸、硫酸说课稿

氨的性质及其用途(说课稿) 高一年级晋霞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氨的性质和用途》。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谈一谈关于这一课时我的一些的教学设计思路。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对氮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受热易分解,遇碱性物质放出氨气,但对于氨气的性质缺乏系统性掌握。 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在对比学习、实验设计和操作方面缺乏训练,而且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 情感方面: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识不足。 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以及能力程度,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喷泉实验原理。 2、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氨及铵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趣实验现象原因探索,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和意义 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

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2、重点、难点 重点:氨、铵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性质决定用途,氨气重要用途在于制氮肥,制造硝酸,这些用途都是基于氨的化学性质。铵盐氮肥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我们有必要掌握它的化学性质,因此将氨、铵盐的化学性质定为教学重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室发现物质进行研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学生应该掌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但是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方面缺乏训练,故将氨的实验室制法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设计学案,布置课前预习题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分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立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引入教学内容 2、比较法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3、设计实验探究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五、教学过程(25分钟) 1、创设情景,引入教学(用时2分钟) 由生活中常见现象提出问题:厕所里闻到的刺激性物质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2、阅读课本,了解氨的合成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用时3分钟)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了解氨的合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充分发挥实验功能,突出教学重点

高中化学说课稿《硫酸》

高中化学说课稿《硫酸》 《硫酸》说课稿 内蒙古包头市田家炳中学 顾萍 二〇一〇年十月九日 新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提倡让学 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硫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 都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掌握硫酸的性 质可以更好的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 学生将来能在工农业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㈠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 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 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 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 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 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 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 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 重要作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知识脉络 ⒈知识线: 知识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 殊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认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⒉学生认识发展线: 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 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 测提供思路。 ⒊问题线: 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 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 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 ⒋活动线: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 演示实验。 ⒌情景线: 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 ---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知识线和学 生认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 材线展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高中化学《浓硫酸的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节硫的转化 课题:第三课时硫酸的性质—教学设计学 段: 高一学科:化学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出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3)强氧化性。 2..引导学生通过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最基本方法--实验法;并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原理运用到实际训练、浓硫酸的工业生产。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等方式初步掌握分类、比较、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等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 式和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关注个人生活及生存环境,体会化学与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对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做出合理的判断;锻炼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创 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2.运用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组实验 1

一高:沸点高 三大:溶解度3 大 度大、溶解时放热量大) 提出问题】 思考 1】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 教学环节 实验引入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黑色面包实验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 设计意图 激发学习兴趣, 引出本节课要 学习的内容。 【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 ,1、完成酸的 通性习题; 对照学案自学探究以下内容: 1. 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具有酸的 通性: 课堂 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石蕊试液呈 探究 色; 一、 能与碱反应生成: 自学 H 2SO 4+NaOH = ; 整理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与合 H2SO4+CuO = 作探 究: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H 2SO 4+Zn = ; 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 2. 请在学 习小组内 交流,将存在的疑问和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填入“小组 问题汇报 卡”中,交 给老师。 3. 回答问题 发挥学生自主 探究及小组合作的作用,复习稀硫酸的 性质:回顾 离子方程式 书写 H2SO4+BaCl2 = 。 4. 整理、记录、 巩固所学内容 (提问) (点拨) 【过渡】通过刚才我们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思考预测那么浓硫酸有什么性质呢? 1、【展示】浓硫酸 【板书】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小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 、 密 【 观察并阅读 教材 P89, 学生总结归纳 思考 知识整合能力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 【 热 , 讨论;

最新硫酸说课稿

《硫酸》第一课时说课稿 何维军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包括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里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因此,必须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掌握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 b.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③德育目标 通过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由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等知识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仅是硫酸特性之一,而且反应机理也较稀硫酸复杂。所以,我认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又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

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 关于浓硫酸脱水性、氧化性的教学,我采用实验、讨论、归纳与阅读、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做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和从中说明了 什么问题,能作出什么结论。在演示浓H 2SO 4 跟铜反应时,着重根据实验现象分 析实验产物,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从硫的化合价入手,应用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观点去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硫酸还能与一些非金属和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应。通过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有浓硫酸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浓硫酸是氧化剂,它发生还原反应。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浓硫酸的氧化性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论,根据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推知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由此说明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H 2 ,再观察稀释后的溶液为蓝色,推知反应后还生成了硫酸铜,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反应时浓硫酸中硫元素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总结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浓硫酸是氧化剂的结论。 2.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但有少数实验,由于药品的腐蚀性,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实验效果,如:在本课时学习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后,有些学生对使用浓硫酸有些害怕,不敢动手实验,这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让个别实验能力强的学生上台示范,以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为学生实验七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3.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如在学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铁“钝化”性质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解疑;在学习硫酸的用途时,诱导学生自己设疑,通过讨论“解疑”,进一步进行“质疑”。 4.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其中性质是中心,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学习硫酸的用途要联系硫酸的性质,如实验室用强酸制取弱酸,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稳定性酸制取不稳定性酸,所以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试剂。另外要牢记浓硫酸的特性。 五、说课堂教学程序。 怎样组织教学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呢?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旧知回顾巧搭桥梁;实验演示探求新知、系统总结承前启后、达标测评、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旧知回顾巧搭桥梁 为了顺利实施本节教学目标,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条件,我首先提问:稀

氨 硝酸 硫酸 说课稿 教案

氨硝酸硫酸 《硫酸》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硫酸》,它是高一化学必修本第六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五个方面来说明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想。 本节的内容是硫酸的性质和用途,硫酸的性质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过程,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酸的通性,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本节对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起着辅垫作用。 学生已初步认识硫酸的性质,但对浓硫酸的特性并不了解,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要求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重要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把浓硫酸的特性定为教学重点,从知识本身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的难点,从学生能力看,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本质,有一定困难,所以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定为本节教学难点。 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复习初中学过的硫酸性质,引出教学重点,通过启发、实验探索掌握浓硫酸的特性,突出重点。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引导、分析实验现象,认识反应本质,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借助于演示实验和计算机动画模拟,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的理解。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我采用了实验探索法。运用了演示实验、录像、投影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从常规角度看,一节好的化学课应该是“结构好、引入好、问题好、实验好、语言好”,并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节课 就是按以上要求设计的。 首先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情趣,引入新课。放一段录像,内容:硫酸在化工生产 中的地位,“酸雨”的形成及对环境污染,告诉学生要知其中缘由,就要认真学习今天上课的 内容。 新课教学:分三步 第一步:通过复习讨论,使学生明确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让学生归纳总结稀硫酸的性质,设疑:稀硫酸为什么具有酸的通性?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生成氢离子。 第二步:主导思想是做好演示实验,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分析反应实质,深入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设问:浓硫酸和稀硫酸在发生上有什么差异?指出:浓硫酸不仅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转入本节这重点。

常见的酸--说课稿

《常见的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我说课主要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常见的酸》是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和常见溶液的酸碱性之后更深层次的探究,同时也为以后常见的碱和碱的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从本单元来看这节课即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认识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特别是酸的化学性质。(2)初步学会酸性溶液的稀释方法。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酸和用途,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2)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在探究酸的性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类比、概括、迁移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化学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次之前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对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在第八单元中学生系统学习了金属与酸的反应。因此,学生学习本节课时已经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另外,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浓硫酸的强腐蚀性等,也为学生学习本节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学科模式 《常见的酸》是一堂新知探索课,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新知的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兴趣;对难点重点进行讲解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配以有效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 四、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中的重点内容是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以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展示一组含有蓄电池、食醋、酸牛奶的图片,直接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含有什么酸吗?学生回答后直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酸。紧接着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目的:从生活中常见的酸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来,提高学生的学

初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初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初中化学硫酸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浓硫酸的性质,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第二部分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涉及到碳酸钡和硫酸钡的区别。硫酸作为三大强酸之一,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会考、高考的重要考点。硫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学习好该节课是十分有必要的。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和了解有关硫酸的基本性质和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为下一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和怎样检验硫酸根离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设计几种辨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学有所用,更加的热

爱科学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科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反应和根据实验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教学难点:用氧化还原的概念解释浓硫酸的氧化性,由宏观现象转入微观分析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的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材的内容和目的。 本节课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和“教与学的'统一”的原则。结合课本采用实验演示和课件展示的方法。体现以下特点: 1、采用多媒体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容量更大,速度更快而且效果更好。比如本节课采取一则实际材料导入,由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字并说明体现了硫酸的哪些性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须教师 读材料或发放材料,显得浪费时间和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