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米的认识教案

分米的认识教案

分米的认识教案
分米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4)量一量。

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

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单 位进率。 2.能够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3.能选用适当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估测出具体实物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题目渗透统计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调动感官参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品质,在合作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 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热爱求知,增强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学生尺及文具。 五、教学过程 1、认识毫米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师: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100厘米)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你知道你学习的最亲密伙伴是谁吗?(书、文具盒、削笔刀、橡皮、铅笔等)你知道他们身高是多少吗?他们有多厚吗?现在请你为他们建立一个小档案。用直尺测量它们并且将记录写在本上。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解析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这些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本次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 1、教学认识分米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通过小鸟的问题,学生了解到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不能解决某些问题,从而产生认识新知的需求,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铅笔盒的长度和宽度,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直尺上用不同的方法找一找1分米和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紧接着让学生用小尺画出一分米的线段,再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并数出1米里10个分米,揭示1米=10分米。最后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并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引导法进行教学。先让同学估测数学书的厚度,再实际测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找小格的方式认识1毫米有多长,再通过数小格的方式揭示1厘米=10毫米。最后,比划与找一找的环节中,体验1毫米,特别是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数学书中的10张纸,可以直观得体会1毫米的厚度。 三、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 1、注重自主探究,锻炼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

(完整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该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分米和毫米,是日常生活中测量的需要,是对以前知识的补充。它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并为以后学习千米打下基础。教材十分注重联系以前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直尺,体会新知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通过画、估、数、比、量等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能力目标: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长度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课件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厘米,也可以伸长到一米,乃至几百米、几公里,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适才他们的发言里,你能找出一些咱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DOC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大约1分米或1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学生按小组且准备米尺,各人准备一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尺,导入新课 出示直尺,提问:谁能说一说直尺上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1厘米?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2厘米、5厘米、10厘米?多少厘米是1米?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认识 1

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第一道例题 1、出示一个文具盒的直观图,图上标出长“20厘米”、宽“10厘米”。 提问: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文具 盒的长是2分米,宽1分米。(板书:分米) 2、提出要求: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0,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 追问: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启发:直尺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3、提问: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学生操作后讨论: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我?还有不同画法吗? 提出要求:同桌同学交换量一量所画的线段,发现错误告诉你的伙伴。 4、出示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讲清该物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大约长1分米。 提问:你也能从身边找出一些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吗? 5、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 1分米=1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2页《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 2 页《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 思 《测量——分米、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通过一系列与数学有关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实践、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交流合作,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 发展学生应用意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一一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 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认识分米和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2. 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提问:你们都学过那些长度单位?学生:米和厘米 2 、关于米和厘米你们都了解那些知识呢? 3 、你能用手比划1 米、1 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除了这些长度单位,你们还知道其它长度单位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新的长度单位。 (一)分米的认识: 1 、初步感受1分米的长度: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 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3厘。 [评析:通过比划、找刻度等方法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分米。 (1)出示一个文具盒(长2Ocm、宽l0cm)。提问:猜一猜,文具盒的宽是多少厘米?长呢? (2)谈话:要准确地说出物体的长度,不能只靠眼睛看,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长。

让学生动手量。 (3)讲述: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4)谈话: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1分米的长度?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互相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5)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米=10分米) (6)谈话: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 [评析:由学生熟悉的文具盒的宽和长引出分米的概念,再通过数一数、比划比划、画一画等方法,加深对分米的认识,了解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 2.教学毫米。 (1)认识毫米。 谈话:猜一猜数学书有多厚?用尺量一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讲述:这本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用厘米作单位,不能准确地量出它们的长度,接着我们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投影演示:刻度尺上每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同学们用铅笔尖指一指1毫米,看看1毫米有多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3页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下面我通过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板书等方面,来进行说课。 说教材分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比较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所以,教学难点是学生对物体的估测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情景导入的时候采用谈话方式,述说方式。 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 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金钥匙。 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一角硬币、直尺、两张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 二、认识毫米 1、引出毫米 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教室门高约2() (2)、 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3)、米尺长度是100() (4)、估计老师手里的硬币厚度是多少? 课件演示量出厚一毫米。 2、感知毫米 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 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 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 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

二年级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教师(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些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比1厘米还要短呢? 生:眉毛、眼睫毛、蚂蚁、硬币的厚度...... 这些东西都不够1厘米长,我们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表示长度呢? 生:毫米。 对!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小朋友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在尺子上到底有多长?教师引导说出:直尺上1厘米之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请小朋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让学生说一说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学生说并说明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板书:1厘米=10毫米)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3、估一估,量一量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厚呢?先让学生用眼睛估测,再小朋友 自己动手测量,学生量出是6毫米。(板书:毫米)。 (2)先估测再测量桌上小纸条的长度,引导说出小纸条长度为3厘米4毫米或34毫米并追问3厘米4毫米是怎样换算为34毫米的,理由是什么? 三、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认识了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小朋友再想一想,有没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对!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解读

分米毫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 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

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二、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准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准确,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三、说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养方面做到: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本课教学比较重视观察发现,估计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交流观察发现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取长补短;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 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甜甜的梦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学具准备: 学生:直尺一把(带刻度的,并且刻度要清晰) 硬币一枚(一分的) 四、教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交流 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5)练习 60毫米=()厘米120毫米=()厘米8厘米=()毫米 教材自主练习第二题 (6)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有什么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完整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新版)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学习金钥匙。因此在这节课里要向学生展示学习思路:建立1分米的观念—理解米、分米、厘米的进率、建立1毫米的观念——理解毫米和厘米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的进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实际测量。 2、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