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金融实证分析方法

课号:课程名称:金融实证分析方法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金融实证分析方法 ——宁波市生产总值因素分析

课号:课程名称:金融实证分析方法阅卷教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Abstract:In the are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t industries’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find out the larger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of the industry, is to further accelera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This paper selected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Ningbo City, Ningbo region by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ime series data stationarity and cointegration test, the model multicollinearity analysis, autocorrelatio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heteroscedasticity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inal establishment of Ningbo GDP econometric model to arrive at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total fixed asset investment,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finance general budget revenue of GDP in Ningbo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the model is simple economics. This paper selecte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has a direct stimulus. In this paper, 1978-2010 economic data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Ningbo fixed asse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study. Keywords:GDP; influencing factors; time series; multicollinearity; fixed asset investment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对企业的影响 环境的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要。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人们通过政治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希望解决环境问题,对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同时也是产生环境问题主体的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系统只有将追求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达到环境与经济“双赢”才能使可持续发展顺利地进行下去。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调整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绿色”回归。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指出要把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改善及社会的公平结合起来。当前绿色消费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而商品市场又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场所,所以,绿色消费主义的兴起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绿色产品的价值与非绿色产品相比通常更高,因此企业及其产品是否为“绿色”决定了其能否获得更高额的利润;另一方面,商品市场的绿色化将使那些“非绿色”企业的销售受到影响,决定了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能否完成周转,从而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下去。为此许多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的转变,把绿色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从中寻找有利的发展机会。 一、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上。 对于资产项目,主要是资产价值的变动及资产结构的变化。如在固定资产上,环境业绩较差的企业可能为了符合有关环保法律的要求,或是受到外部利益关系人的压力,或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必须增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如购买有关的污染处理设备,更新原有的机器设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这些都能够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对于企业原有的固定资产,若已受到环境的污染或其本身就产生了许多污染,那么其价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对于负债项目,从道义上来说,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企业就要为此而承担治理的责任,从而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但是,这种责任能否真正成为企业的一项真实义务或者真实的负债,还有待区分。对于另一部分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者企业不愿履行的治理义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落实,相信最终也会由企业来进行承担。 二、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体现在企业的各种收益和成本费用、损失上,企业环境业绩的高低能够引起相应的收益和成本费用、损失的增减变化。 对于各种基于环境问题而引起的成本费用和损失,我国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归纳:⑴环境管理费用,即指企业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人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1、。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答案要点: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2.5分)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5分)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答案要点: ①Ed=0,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变化。(1分) ②0

(2分)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1分)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2分)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 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答案要点: 给出对方的策略,你所选策略是最优的(至少不比其它策略差),如果每个局中人都是这样,那么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对局),就称为纳什均衡。(5分)

统计学实证分析模板-呜呜

江西边际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江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北接武汉经济圈、长江三角洲,东靠闽东南三角区,南邻珠江三角洲。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京九线、浙赣线和赣粤高速公路以及正在修建中的大批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江西区位的“点--轴”优势愈发显现出来。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与这个地区的开放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而江西低成本优势为江西全面加速与经济发达地带的经济合作与联系提供了强劲动力,这使地处与周边经济带相连的边际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省是一个边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大省,边际经济不仅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致富农民的基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系列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均有赖于边际经济提供实力、动力和活力。鉴于此,在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探究的基础上对江西边际县经济发展现状、边际县内部和与邻省边际县发展差异及成因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加快边际县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料分组 我们采用地理区位的划分方法,将江西边际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江西及邻省边际县分布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江西及邻省边际县分布概况 区域分布边际县相邻的外省边际县 赣北地区 九江市 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市 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 湖北省: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阳新县武穴市黄梅县 安徽省:宿松县望江县 上饶市鄱阳县安徽省:东至县 景德镇市浮梁县安徽省:祁门县 赣东地区上饶市 婺源县德兴市玉山县 广丰县上饶县铅山县 安徽省:休宁县 浙江省:开化县常山县江山市 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 抚州市 资溪县黎川县南丰县 广昌县南城县 福建省:光泽县邵武市泰宁县 建宁县 赣 南地区赣州市 石城县瑞金市会昌县 寻乌县定南县龙南县 全南县信丰县大余县 崇义县上犹县 福建省:宁化县长汀县武平县 广东省:蕉岭县平远县和平县 连平县翁源县始兴县 南雄市仁化县 湖南省:桂东县汝城县

环境绩效评估 ISO14031

ISO14031的基本流程,指标体系,意义 环境绩效评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ISO14031),是持续对组织环境绩效进行量测与评估的一种系统的程序。对象则是针对组织的管理系统、操作系统,乃至于其周围的环境状况。 所谓的“环境绩效评估(Env如~ntalPerformanc。Eval移ation,简称EPE)”是由组织自我界定适合组织和行业特性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以供组织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了解组织在环保方面的成效。通过实施15014031环境绩效评估标准,可将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表现转化为有力的指标和数字,来证明其环保“绩效”。 组织的环境管理绩效为环境绩效评估的工作重点所在,在考虑成本效益下,可针对其重要的环境参数,建立持续监督的系统,并将评估结果与各利害相关者加以沟通。这也呼应了环境管理系统持续改善的要求与精神。 ISO14031的目的 为组织进行环境表现评价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并将环境表现评价的有关信息通报给管理者和其他相关方提供了指南;鼓励并促进各种类型、地点和规模的组织,主动使用环境表现评价方法;使组织不仅能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还能考虑到相关方的需求;该子系列标准作为一种内部的管理工具是一种通用标准。 意义 发现环境问题的根源,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 了解环境影响的程度,协助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进行持续改善 协助资派的有效分配,展示环境份理的成效 加强污染控制,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满足现代水库职能要求 环境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与选择 进行环境绩效评估时,最重要的课题即为选择适当的环境绩效指标(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EPIs)。指标的选择攸关后续绩效评估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在选择指标时,不管是定性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都应简单明了,并能反映出组织的特性与范围。 在ISO14031所规定的环境指标,依其评估对象和目的的范畴大小,分为环境状态指标(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ECIs)和环境绩效指标(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PIs),而EPI又可分为管理绩效指标(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PIs)及作业绩效指标(Operatio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PIs),可分别针对组织外界环境,组织本身操作系统及管理系统进行评估。 以上这三项指标亦可作为环境管理系统(ISO14001)执行成效指标,在环境管理系统的环境政策之下,必须设定环境目标与标的来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ltz)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XXXXXXX 摘要:本文运用ArcGIS软件,分析了建德市各乡镇1999年、2003年、2008年的人均GDP 和三产结构,直观地表现了建德市交通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建德市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在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合理规划交通布局,调整乡镇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德市区域经济交通因素 ArcGIS 1建德市概况 1.1建德市自然地理概况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隶属杭州地区。市境内山脉大致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整个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水系由周边向中间汇集,主要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2008年底,全市总面积2321平方千米,总人口51.2万人。 图1a 杭州市区位示意图图2a 建德市区位示意图 1.2建德市行政区划概况 根据县志记载,建德置县最早可追溯到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县城在今梅城。几经沿革,1960年8月,县城由梅城镇移白沙镇(今新安江街道)。1963年,建德县划属杭州市。1992年,建德撤县置市。

图1c 建德市交通水系及行政区划示意图 1985年12月,建德县辖:白沙镇、新安江区(辖2镇2乡)、梅城区(辖2镇10乡)、乾潭区(辖5乡)、三都区(辖4乡)、寿昌区(辖8乡)、大同区(辖5乡)。 2000年,建德市辖15个镇、12个乡:新安江镇、莲花镇、乾潭镇、安仁镇、梅城镇、 杨村桥镇、下涯镇、大洋镇、三都镇、寿昌镇、航头镇、檀村镇、大同镇、李家镇、劳村镇;邓家乡、下包乡、钦堂乡、马目乡、洋尾乡、麻车乡、 三河乡、 姚村乡、凤凰乡、童家乡、石屏乡、上马乡。 2001年,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1个乡。1 2005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建德市下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2:洋溪街道、 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 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 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 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 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 1.3 建德市交通概况 建德市是省会城市杭州 通往浙西的门户,也是杭州连 接金华、衢州的重要节点城 市。市境内有320、330两条 国道,是江浙至赣闽的主道。 2000年,320国道建德段完成扩建改线,从柏油路拓宽为一级公路3。2006年,杭千高速公路4正式通车,杭州至建德行车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1 浙政函[2001]20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德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1)撤销原新安江镇、邓家乡,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新安江、更楼、洋溪3个街道办事处;(2)①撤销大同镇、劳村镇,设立新的大同镇。②撤销乾潭镇、安仁镇,设立新的乾潭镇。(3)原檀村镇更名为大慈岩镇。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1个乡。 2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函[2005]18号)批复:(1)撤销上马乡建制,与大同镇合并。(2)撤销石屏乡建制,与航头镇合并。(3)撤销童家乡建制,与寿昌镇合并。(4)撤销马目乡建制,与下涯镇合并。 (5)撤销三河乡、麻车乡建制,与大洋镇合并。(6)撤销洋尾乡建制,与梅城镇合并。(7)撤销下包乡、姚村乡建制,与乾潭镇合并。(8)撤销凤凰乡建制,与三都镇合并。 3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0~25000辆,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4 杭千高速公路,省规划项目“杭新景高速公路”在杭州区段的项目名称,始于杭州袁浦,经富阳、桐庐,终于建德寿昌,全长128公里,开车1小时30分左右。

环境绩效指标

* 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包括哪些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绩效的定义为:一个组织基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系统成效。这里,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管理系统成效则意味着组织通过加强环境管理而取得的综合绩效。 企业的环境绩效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从财务角度来讲的, 即企业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亦即在环境方面的主观努力而导致的财务业绩。 环境财务绩效是一个类似于利润的概念,它是环境收入和环境支出之间的差额。一般而言,无论从事何种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势必导致某种支出。同时,企业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经济收益。如环保产品导致的税收减免、因通过了环保认证而成功打入某个市场,从而扩大了销售额,还包括因达到某种环保指标而免于遭受法规惩处的或经济制裁的机会收益。收益抵除支出,就是环境财务绩效。 第二个方面是站在环境质量角度来讲的, 即企业的主观努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出贡献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所形成的环境质量绩效。 环境质量绩效则包括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情况以及生态环境损失情况等。此外,环境质量绩效还可以包括环境审计报告、未来展望等部分。事实上,凡是与企业的环境质量有关的、具备重要性特征的事项都可以

列入到环境质量绩效的体系中来,可以灵活采用量化的或者非量化的方式来披露。 企业环境绩效的特点编辑 企业环境绩效具有外部性、无形性和长期性等特征。 (1)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个微观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外部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影响(即外部经济)和不利的影响(即外部不经济)。 (2)无形性 企业环境绩效的无形性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效果难以用货币形式确切计量,现有市场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其效益;二是企业活动的环境收益或损害往往间接地体现于生产、投资、销售等各个环节,无法直观或单独表述,产生的影响在空间范围上也很难有效界定。如企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噪音等。 (3)长期性 企业环境绩效的产生,是企业对环境施以影响与作用的结果,耗时较长,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就决定了企业环境绩效具有长期性特征,如企业治理环境的效益、企业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等。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原有绩效评价体系的补充,是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其外部性予以内部化,对无形性和长期性进行科学界定与计量,从而建立起科学实用的评价制度,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编辑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我国东西部消费差异的实证研究》

我国东西部消费差异的实 证研 摘要:本文选取的是2003年全国31个省市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全年消费支出,以及各地区的失业率。 关键词: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失业率(%) (由于造成消费支出因素很多,笔者只是找到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数据如下: 消费支出(元/每人全年) y 可支配收入 (元/每人全年) X1 失业率 (%) X2 北京11123.84 13882.62 1.4 天津7867.53 10312.91 3.8 河北5439.77 7239.06 3.9 山西5105.38 7005.03 3 内蒙5419.14 7012.9 4.5 辽林6077.92 7240.58 6.5 吉林5492.1 7005.17 4.3 黑龙江5015.19 6678.9 4.2 上海11040.34 14867.49 4.9 江苏6708.58 9262.46 4.1 浙江9712.89 13179.53 4.2 安徽5064.34 6778.03 4.1 福建7356.26 9999.54 4.1 江西4914.55 6901.42 3.6 山东6069.35 8399.91 3.6

河南4941.6 6926.21 3.1 湖北5963.25 7321.98 4.3 湖南6082.62 7674.2 3.8 广东9636.27 12380.43 2.9 广西5763.5 7785.04 3.6 海南5502.43 7259.25 3.4 重庆7118.06 8093.67 4.1 四川5759.21 7041.87 4.4 贵州4948.98 6569.23 4 云南6023.56 7643.57 4.1 西藏8045.34 8765.45 陕西5666.54 6806.35 3.5 甘肃5298.91 6657.24 3.4 青海5400.24 6745.32 3.8 宁夏5330.34 6530.48 4.4 新疆5540.61 7173.54 3.5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一、建立模型并回归 建立回归方程: Y=a0+a1*X1+a2*X2 +U Y消费支出(元/每人全年) X1 可支配收入 (元/每人全年) X2失业率(%) 运用OLS估计方法对式1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回归分析结果:(表2)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4/10 Time: 12:07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99.66845 512.5545 0.194454 0.8472 X1 0.749028 0.033317 22.48216 0.0000 X2 30.99029 95.80441 0.323475 0.7487 R-squared 0.949335 Mean dependent var 6433.182 Adjusted R-squared 0.945716 S.D. dependent var 1761.376 S.E. of regression 410.382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96382 Sum squared resid 4715575. Schwarz criterion 15.10259 Log likelihood -228.9392 F-statistic 262.3240 Durbin-Watson stat 1.17960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实证研究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修订日:2010.12.8实证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周健敏整理) 名称变量类型在SPSS软件中的简称(自己设定的代号) 变革型领导自变量1 zbl1 交易型领导自变量2 zbl2 回避型领导自变量3 zbl3 认同和内部化调节变量 TJ 领导成员交换中介变量 ZJ 工作绩效因变量 YB 调节变量: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称变量M为调节变量。也就是, 领 导风格(自变量)与工作绩效(因变量)的关系受到组织认同(调节变量)的影 响,或组织认同(调节变量)在领导风格(自变量)对工作绩效(因变量)影响 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对于组织认同高的员工,变革型领导对工作绩 效的影响力,要高于组织认同低的员工。 中介变量:如果自变量通过影响变量N 来实现对因变量的影响,则称N 为中介变量。也就 是,领导风格(自变量)对工作绩效(因变量)影响作用是通过领导成员交换(中 介变量)的中介而产生的。 研究思路及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领导风格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主效应(Main Effects)研究。 (2)组织认同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s)研究。 (3)领导成员交换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Mediator Effects)研究。

目录 1.《调查问卷表》中数据预先处理~~~~~~~~~~~~~~ 3 1.1 剔除无效问卷~~~~~~~~~~~~~~~~~~~~ 3 1.2 重新定义控制变量~~~~~~~~~~~~~~~~~~ 3 2. 把Excel数据导入到SPSS软件中的方法~~~~~~~~~~ 4 3. 确认所有的变量中有无“反向计分”项~~~~~~~~~~~4 3.1 无“反向计分”题~~~~~~~~~~~~~~~~~~ 5 3.2 有“反向计分”题~~~~~~~~~~~~~~~~~~ 5 4. 效度分析~~~~~~~~~~~~~~~~~~~~~~~~6 5. 信度分析~~~~~~~~~~~~~~~~~~~~~~~~8 6. 描述统计~~~~~~~~~~~~~~~~~~~~~~~~9 7. 各变量相关系数~~~~~~~~~~~~~~~~~~~~ 12 7.1 求均值~~~~~~~~~~~~~~~~~~~~~~~12 7.2 相关性~~~~~~~~~~~~~~~~~~~~~~~12 8. 回归分析~~~~~~~~~~~~~~~~~~~~~~~13 8.1 使用各均值来分别求Z值~~~~~~~~~~~~~~~13 8.2 自变量Z值与调节变量Z值的乘积~~~~~~~~~~~13 8.3 进行回归运算~~~~~~~~~~~~~~~~~~~~14 8.3.1 调节作用分析~~~~~~~~~~~~~~~~~~14 8.3.2 中介作用分析~~~~~~~~~~~~~~~~~~18 8.4 调节作用作图~~~~~~~~~~~~~~~~~~~~22

环境绩效评价综述

企 业 管 理 论文题目: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综述年级: 2012级 专业: 12级财务管理 姓名:唐乐 学号: 1213101006

目录 一、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 (一)加拿大政府及其《环境绩效评价》 (1) (二)“环境绩效指数”排名 (1) (三)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1) (四)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生态效益评价标准 (2) (五)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2)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探索 (2) 三、启示 (4) 参考文献 (5)

一、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世界上第一个尝试达成环境整体指数的是1980年至1988年英国发展的一套环境指数系统,它用以评价不同的环境,将数据分析加权合并从而得出整体指数。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42届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多次强调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概念,人们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在发展经济时必须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必须要有企业的合作与参与,环境管理手段开始从尾段治理,转向污染预防,综合管理发展,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到环境的综合治理之中。 1989年,Pearce等人发表了《绿色经济的蓝图》,首次提出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经营决策的问题,探讨了对环境资源进行实务核算。这些都为环境绩效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境绩效评价真正有系统性的发展与定义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一)加拿大政府及其《环境绩效评价》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lCA)1994年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列示出了不同行业的环境业绩指标。在制定这些指标体系时主要考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该报告列举了资源、公用事业、大型制造业、小型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和其他服务业共7种行业和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内容涉及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土地的破坏和恢复,采掘、使用再生资源,污染预防,固体废物的管理,危险废物的管理,能源的保护,空气方案,水方案,自我监控方案,对环境负责的产品与服务、科技的创新,员工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情况,环境绩效的分析等方面。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的制定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企业环境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选择。1 (二)“环境绩效指数”排名 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组织,提出用“环境绩效指数”排名来评价政府环境管理绩效。它按照六大政策类别中的16项(2008年已扩展到25项)指标,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名。六大政策类别包括:环境健康、空气质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生产性自然资源和可持续能源政策。同时提出了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一共由三个层级的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由环境经营业绩、环境管理业绩和环境财务业绩构成;在环境经营业绩指标下设绿色采购情况、能源投人情况、原材料投人情况、水资源投入情况、产品或服务产出情况、“三废”排放情况与物流过程中的排污情况等7个二级指标;在环境管理业绩指标下设企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守法情况、内部环境管理情况、与外部环境沟通情况等4个二级指标;在环境财务业绩指标下设环境资本性支出、环境成本、费用、环境负债与环境收益4个二级指标,另外,在二级指标下共设计了45个三级指标。从而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三)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14000系列标准是关于组织“环境管理”的指南,其目的是促使组织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持续提高环境绩效。自1994年后ISO 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国际标准,并于1999年11月发布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南)正式公告,为组织内部实施环境绩效评价提供指南,促使组织发现并阻止未遵 1T.B. Ramos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policy indicators for the public sector: the case of the defense secto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82 (2007) 410–432.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32304517.html,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作者:夏蓉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5期 [摘要]针对城乡消费差异,通过1989年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历年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分析。建立具体的城乡消费差异模型,来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 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城乡差异的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比较分析 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额从1989年的1466元增长到2005年的9393元,增长量为7927元,平均每年增长466.3元。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而农村居民的人居消费额从1989年的549元增长到2005年的2531元,增长量为1982元,平均每年增长116.6 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基本环节,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制约着交换、分配和消费,消费也反过来影响生产。如果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生产不仅仅是单一的劳动过程,它也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用于消费,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以及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由此可以看出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财产也是决定消费数额的一个重要因素。财产包括消费者拥有的储蓄和固定资产等,其中储蓄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较多的财富有可能导致较多的消费,这一事实被称为财富效应。我国学者主要采用储蓄作为影响消费的资产因素来研究,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首先,从现实情况看储蓄存款对消费的确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目前居民的消费还是带有很大的风险意识,老百姓不愿把所有的收入都拿来消费。更不喜欢进行超前消费,投资的额度也不大。只有在储蓄额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居民才有可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因而储蓄对居民的长期消费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关于居民储蓄的数据也比其他资产的数据容易获得。 二、消费函数模型的确立 (一)数据预处理

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手段和步骤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 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 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 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 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 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 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 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 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 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 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 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 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 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 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 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 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

2019企业文化-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评估

精心整理 2019年-9月 ★★★文档资源★★★ 一、企业环境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三个方面:即,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其中环境责任 主要是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把环境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19 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UN Global Compact)”,并于2000年7的社 动增加对 限度的 的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紧密结 个环节来分析这一问 题。 非常重 (National Environmental (Global 环 2001年2月23日发布的。该准则还书的公开并加 强了其可比性。 环境报告书要通过环境绩效评估展现企业环境管理的业绩。环境绩效评估可在考虑环 境因素下,增加对企业内部活动、产品与服务的了解;可评估出企业运作带来的成本与 利益;在显示企业的环境绩效外,亦可达到资源的有效分配及作为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 外部利害相关者沟通的基础。因此,环境绩效评估系统可以通过企业经营者、投资人与 政府等相关利益团体的不同角度,以系统和整体的方法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架构。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方法

精心整理 2019年-9月 所谓“环境绩效评估”就是利用适当的指标,将组织(企业、公司、工厂等)环保的绩 效,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的过程。这是组织内部从收集、测量、分析、评估、报告, 兼顾对内与对外,展现对环境管理所做努力程度的一项必要程序。 环境绩效评估最大的好处就是了解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凭借定性与定量的环境绩 效评估指标,提供给组织内部管理者及外部利害关系人相关的环境信息。由于指标的适 当选取,无论管理者或利害关系人是否具备专业的环境知识,都可利用生态效益值的变 化,了解组织和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生态效益并不是某段时间的片面信息,而是全 面性的。其中必须考虑整个生产流程,并且生态效益评估的结果要能够反映组织所做的 努力和产品生态效益的持续改进,展现企业环境责任实施的成果。 因于层 开其环境信 拒压力将愈大, 业数量相当可观,但 现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系统 度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有助于 环境绩效评估的具体方法有: (一 年里约地球高对生态效益的定义为“生态效益的获得, 减少每单位产品和服务的原料使 强每单位产品和 服务的服务效能。 生态效益的概念主张将生态、环保方面的信息,转化为财务数字,对企业界及金融界 而言才有具体的意义,因此WBCSD 发展并制定生态效益指标以量化企业在环境和经济两 方面的信息,即将生态效益看作一种“产出”除以“投入”的比率。“产出”所指的是 企业、部门或整体经济活动产品与服务的总值;“投入”则指企业、部门或整体经济活 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总和。生态效益的评定量,决定于投入与产出双方面的鉴定指标。 为了使生态效益指标架构更具有弹性,可应用到更多不同的行业类别,且尽量将指标 协调一致以便于比较,WBCSD 发展各行业可通用的“核心指标”(Core

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评估

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 效评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评估 一、企业环境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三个方面:即,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其中环境责任主要是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把环境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19 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UN Global Compact)”,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该协议号召公司遵守的社会责任中,就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鼓励无害环境科技的发展与推广。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首要责任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企业生存之本。有人认为企业承担环境的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而从长远角度看,企业环境的社会责任是与其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并且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可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来分析这一问题。 企业因为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而赢得竞争优势,有远见的国际知名大企业对此非常重视。企业相关的利益团体也越来越重视企业运作对经济以外的环境和社会方面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需要了解有关企业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信息。部分国家推行相关法令,要求企业申报环境绩效及其他非金融性绩效,如挪威及瑞典政府立法规范其企业环境年报信息。美国的国家环境表现跟踪计划(Nation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rack Program,TEPT)也规定成员企业有关环境绩效报告的框架以全球报告指南(Global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有形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针对我国31个省区的对外贸易水平,采用28个对外贸易的指标,对对外贸易省区进行分类,并对它们的特征、形成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性对外贸易战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对外贸易地区差异因子分析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我们选取1999-2002年的panel数据,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等28个变量建立指标体系。包括:进出口总值(x1)、进出口同比增长率(x2)、出口总值(x3)、出口同比增长率(x4)、进口总值(x5)、进口同比增长率(x6)、外贸依存度(x7)、出口增长弹性系数(x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x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x10)、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值(x11)、对外贸易占国内外贸易总额的比重(x12)、出口初级产品比重(x13)、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x14)、进口初级产品比重(x15)、进口工业制成品比重(x16)、国有企业出口总额(x17)、国有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1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x1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20)、其他类型企业出口总额(x21)、其他类型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22)、一般贸易出口总额(x23)、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变化率(x24)、加工贸易出口总额(x25)、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变化率(x26)、其他贸易方式出口总额(x27)、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同比变化率(x28)。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及因子的专业意义解释 通过提取因子得到:F1在X1、X9、X10、X19、X25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进出口总额因子。F2在X2、X4、X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发展因子。F3在变量X13、X14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出口商品结构因子。F4在变量X15、X16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进口商品结构因子。F5在变量X18、X22、X26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发展因子。F6在变量X20、X2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外资企业及其他贸易出口因子。 因子得分的结果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对6个主因子计算其因子得分,并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综合得分F和名次,然后根据名次分类。 因子得分的线性组合模型为: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题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 1、选定课题 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