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在唐代,诗歌

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在后人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诗歌的参照,而

且也为中国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一、唐代的诗歌理论

唐代的诗歌理论以“文心雕龙”为代表,主要代表作有刘勰的

《文心雕龙》和韩愈的《进学解》。这两部著作对唐代的诗歌理

论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后来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照。

《文心雕龙》是唐代一部重要的文论著作,作者刘勰对文学进

行了全面的解析。在诗歌方面,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以“气韵生动,神理之高”为原则,同时强调“以人情为本,兼及天人之辞”。他认为,诗歌创作的关键在于“文思、辞采、声律、义理、兴变、志行”,即对语言、情感和人生的把握,力求达到语言写意、文辞优美、意义深刻的境界。

《进学解》则是韩愈对唐代文学的一种总结和评价,对唐代的

诗歌理论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韩愈认为,唐代的诗歌表现了

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同时也更加注

重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烘托。他强调,唐代的诗歌应该贴近

生活,写出人性的真实和生活的感受。

二、唐代的诗歌创作实践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大批杰出的诗人和经典之作涌现出来。他们的创作实践,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诗歌经验和艺术成就。

较为著名的唐代诗人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他

们的诗歌风格各异,但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深远的历史

意义。

李白是唐代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飞天”、“醉卧美人膝”等诗

句流传至今,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遗产。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迈

的气息,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生命力。

杜甫的诗歌则强调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对长期以战乱和社会动荡为基调的唐代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反映。杜甫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社会责任感,向人们传递“人们之苦、天下之艰”的信息。他的诗歌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产和精神品质上的启迪。

白居易则是唐代另一位知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明朗,文字流畅婉转。白居易的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城市和市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各种话题的时事评价。

王之涣的诗歌则是典型的抒情诗。他的诗歌有着独特的音律和节奏,意境曼妙深远,使人陶醉其中。王之涣的抒情诗代表了唐代的“乐府诗”风格,具有强烈的场景感和意象感。

总之,唐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唐代诗歌从语言、形式、意境等方面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为后人提供了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同时,唐代诗歌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永恒的文化遗产。

唐代诗论

初唐: 一、四杰提倡刚健骨气 二、陈子昂风骨与兴寄 盛唐:一、李白 1、清水出芙蓉——清真自然的提倡 2、蓬莱文章建安骨——风骨兴寄的重视 二、杜甫 1、杜甫诗论 2、集大成说 3、沉郁顿挫说 三、《河岳英灵集》 1、《河》之品评标准 2、盛唐气象 3、殷璠“兴象论” 中唐:一、白居易 1、讽喻诗论 2、闲适感伤杂律诗论 二、韩孟诗派 三、皎然《诗式》 晚唐:司空图《诗品》 初唐四杰 一、四杰其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二、诗歌理论主张 都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三、创作表现:情思浓郁气势壮大 1、内容题材上的扩张: “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向江山塞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诗歌体裁上的成就: 王、杨长于五律,卢、骆长于歌行 律诗绝句方面,王勃杨炯于平仄、对偶、用韵等方面完善了律诗绝句的体式。七言歌行方面,卢、骆运用“以赋为诗”的手法,使得诗歌气势壮阔 以赋为诗即铺张扬厉的描写融合以抒情、议论的手法 七言歌行的体式工整而有流荡的气势和力量,读之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以赋为诗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纵横开阖、书卷自如之气。 四、评价: 杜甫的评价 诗歌创作中旧的影响和新的倾向并存,“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四杰诗中还有宫廷诗风的痕迹,遣词造句用典等尚未摆脱六朝绮糜婉转之风。但四杰诗歌中毕竟融入了浓郁的情思与壮大的气势。因此这一评论可以反过来说,时带六朝锦色,然调入初唐。即虽然四杰诗歌中仍沾染着六朝风气,却已开启了唐音之风。

陈子昂风骨与兴寄 一、评价: 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刘克庄倡高雅清淡之音,扫六代之纤弱 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元好问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泽厚“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 风骨和兴寄的实践,六朝绮糜诗风的余韵一扫而光,雄浑苍茫、浓烈昂扬的情感气势开启了盛唐气象的序幕。 二、诗论主张: (一)风骨: 东汉时,用“风骨”来品评人物,形容人物体貌与风度,多赞人物富有神采,刚直劲健,清俊有力。 六朝时,用“风骨”移评绘画、书法之气韵和笔力 至《文心雕龙•风骨》将风骨一词移评于文学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俊爽,则文风成焉” 对于风骨的理解: 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指内容,一指形式 风指浓烈昂扬的感情力量骨指劲健刚直的思想力量 陈子昂对风骨的形容“骨气端翔,音情顿措,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二)兴寄: 兴指比兴之手法,寄指内容上有寄托 兴寄合用,指“托物起兴”“因物喻志”之手法,即要求诗歌有感而发,情真意切,内容充实,寄托深意。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就是借咏物叙事抒发激越情怀,寄托人生理想和政治见解,即其“兴寄”主张的实践体现。 三、理论评价: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一. 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诗美理想。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 三.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倡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躺市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唐代诗歌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在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1.初唐革新(两诗体三流派)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 “吴中四士”完成对宫体诗的救赎。 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2.盛唐气象(两诗派两大家) 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风骨与声律兼备性情与声色融汇 殷璠《河岳英灵集》:既闲新声,复晓古调;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有两股潮流特别惹人注目。 一是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比较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综合了陶渊明咏写田园和谢灵运模山范水的传统而出以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较多地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静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做到色彩清淡,意境幽深。 再一是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派,写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 他们接受了鲍照和北朝诗人描写边塞战争的影响而予以扩大,把军旅生活的各个侧面、边地特异的民情风俗以至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尽收入笔底,并结合诗人建功立业的怀抱和慷慨不平的意气,往往显得气象开阔,情调悲壮。 前者常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的体裁;后者多采用七言歌行或七言绝句的形式。同时显示了唐诗言志侧重“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明显分野,印记着盛唐社会不同层面以及寒士阶层自身二重性的矛盾投影。但两者在抒情写景中多还保留着清新明朗的基调,所以共同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侧面。 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与现实诗歌创作的顶峰。 李白:【首先以宏放的气魄、奇绝的才调、叛逆的性格,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唐代寒士追求功业、关心世务、爱好个性自由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三位一体”的最圆满的结合与最充分的发扬。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其次,广泛吸收了以往诗歌的精华,熔为一炉,形成自己特有的天马行空、飘逸不群的艺术风格,天与俱高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人追摹难及的典范。他把盛唐诗人的共同理想和不平之气夸大到极点,把自我形象放大到极限,因而诗歌具有极其强烈的个性。

唐代的诗歌与文学创新

唐代的诗歌与文学创新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个时代的诗歌创作达 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常青之树。唐代文学创新 的背后是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唐代文化的多元交融 唐代是一个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唐朝的文化传承了汉 唐的基础,同时又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影响。众所周知,唐朝是一 个开放的时代,西域文化、东南亚文化、天竺文化、突厥文化等 文化都在唐朝与中原文化交融,交流,融为一体。在这些文化影 响下,唐代诗歌在传统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二、自由独立的创作思路 唐代诗人不满足于古诗的格式,他们的创作思路多样而自由。 纵观唐代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性。在唐 代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新体诗。除了继承严格的五言律诗、七 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之外,他们提倡新诗、乐府、长短句、律诗以 外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唐代诗人尝试着将自己的生活、人生经历

和感悟,融入到诗歌中。他们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新的声调运化、灵动的词藻,表达出了一种新的诗歌美。 三、现实与诗歌的融合 唐代的诗人们继承发扬了汉代“乐府”的音乐性诗歌传统,但又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拓展。唐代的诗人们在诗中反映了时代 特点,写实而新颖的内容成为他们的创作追求:写喜、怒、哀、思、乐,而又不落俗套。这种表现现实的异彩和个性的诗歌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突破。唐代的诗人们赞美了士人才学,快 意恣情的狂欢,也描写了苦难的人生和磨难的生活。可以说,诗 歌和现实的融合成为唐代创新的另一大特点。 四、富有哲理的抒情诗 唐诗在创作中一些抒情的现象,也具有哲学思考的深度,这体 现在一些诗句当中。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世间万物一体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这些抒情的唐诗往往让 人意犹未尽,可以引发文化深度的思考。

浅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

浅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及影响2016届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1203614090 徐应运 指导老师:史宏伟 摘要 陈子昂是唐代文学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革新和实践的诗人,从初唐到盛唐的诗风发展转变中是一个不可避过的存在。他在《修竹篇》中标举风骨,力倡兴寄,批评了齐梁以来“文章道弊”、“彩丽竞繁”的弊病,开风气之先,为唐代诗歌繁荣开辟了道路。《感遇诗》是充分实践陈子昂的“风骨”“兴寄”,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许多弊政,表现对人民所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悲愤激情和深深的感慨。这组诗歌“风骨”“兴寄”兼备,为唐代文艺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陈子昂,兴寄,风骨,《感遇诗》,《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陈子昂是在初唐四杰之后更加鲜明坚决的反对初唐盛行的齐梁诗风,并且在理论的革新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贡献。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太白、韦、柳继出,皆自子昂发之。”[1]这是对陈子昂对唐代诗歌由初唐向盛唐转变做出的贡献表现了极高的赞誉。在当时陈子昂不是一个闻名天下的著名诗人,他的光芒被沈宋、杜审言等人掩盖住了。但是陈子昂彻底否定宫廷诗,反对齐梁诗风的靡靡之音,提出了一套改变唐诗诗风的诗歌理论——“兴寄”、“风骨”。使唐诗风气为之一变。 一、“兴寄”说的内涵与其在《感遇》诗中的表现 陈之昂的诗歌理论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 [1](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五[M].

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及思想内涵

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及思想内涵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一个时期,兴起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以代表了唐代文学高峰的诗歌作品最为著名。唐代诗歌以形式优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蜚声中外,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艺术珍品。本文将就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及思想内涵在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寻求灵感 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之一就是寻求灵感,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法预料的。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曾经说过,“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句句都是随口而出。他的这首《登鹳雀楼》描述的是他所见到的自然景观,而创作的灵感源自于他徜徉于山间时的感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结尾的地方有一句:“惟天地之无穷,兮,与万物之生成”,这是对他置身自然中的感悟,从而吸取灵感的表现。唐代诗人杜甫更是常常为逐求灵感到处游荡,从村落到万籁俱寂的山峰寻找灵感,他的许多诗篇中都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表现现实 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之二是强调表现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了社会、人文、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纠缠,这是一段尘世中的故事,但却通过唐代诗歌的形式传达出来。李白的《将进酒》以饮酒作为主题,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他的许多诗篇都是在游山玩水和赏景之余,感受当时时代之风貌,表现现实之丑陋,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三、崇尚自然 唐代诗歌的创作技巧之三是崇尚自然。唐代诗人梁启超曾对唐诗的审美特点进行了分类,认为其中有“山水之美”,“节日之美”和“风俗之美”等,其中“山水之美”的主要目的是表现自然风光之美。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庐山谣》等诗篇中,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他们在自然中感悟自然的神秘性和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在唐代,诗歌 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在后人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诗歌的参照,而 且也为中国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一、唐代的诗歌理论 唐代的诗歌理论以“文心雕龙”为代表,主要代表作有刘勰的 《文心雕龙》和韩愈的《进学解》。这两部著作对唐代的诗歌理 论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后来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照。 《文心雕龙》是唐代一部重要的文论著作,作者刘勰对文学进 行了全面的解析。在诗歌方面,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以“气韵生动,神理之高”为原则,同时强调“以人情为本,兼及天人之辞”。他认为,诗歌创作的关键在于“文思、辞采、声律、义理、兴变、志行”,即对语言、情感和人生的把握,力求达到语言写意、文辞优美、意义深刻的境界。

《进学解》则是韩愈对唐代文学的一种总结和评价,对唐代的 诗歌理论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韩愈认为,唐代的诗歌表现了 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同时也更加注 重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烘托。他强调,唐代的诗歌应该贴近 生活,写出人性的真实和生活的感受。 二、唐代的诗歌创作实践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大批杰出的诗人和经典之作涌现出来。他们的创作实践,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诗歌经验和艺术成就。 较为著名的唐代诗人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他 们的诗歌风格各异,但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深远的历史 意义。 李白是唐代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飞天”、“醉卧美人膝”等诗 句流传至今,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遗产。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迈 的气息,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生命力。

论唐代诗歌的创新性

论唐代诗歌的创新性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瑰宝之一,被人们广泛传颂。唐代诗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创作 了大量出色的佳作,其创新性更是为后世所津津乐道。本文将从横向 和纵向两个方面讨论唐代诗歌的创新性。 一、唐代诗歌的横向创新 唐代诗歌在内容、题材、形式和技巧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横向创新性。 1. 内容 唐代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以往的咏史、咏景、咏物和 咏古等常见主题,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哲学、人生、政治和社会等方面 的内容。诗歌中表现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反映了民间 生活的真实情况,呈现出极其广泛的文化内涵。 2. 题材 唐代诗歌的题材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不像以往只是追求唐 风五言或者律诗的形式,而是更多的探究现实社会的现象,或者是人 民生活中更加细腻的情感,包括诗歌抒情、写景描写、咏物咏史等等。具体而言,唐代诗歌的题材可以形容为“虚情假意赋券计”的追求,体 现了作为素材和音象汇集的特点。 3. 形式

唐代诗歌在形式上也有了创新,出现了相对自由的行云流水、动静灵动的画意描写等新的表现方式,这种感性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为后来元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技巧 唐代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也借鉴了汉魏六朝的写作技巧,运用词语增强艺术感染力,继承了辞、典、韵、借等习惯,以及自成风格的韵部对偶、以意合韵等奥妙,创造出更为细腻的表现手法,让诗歌更加清新自然。 二、唐代诗歌的纵向创新 唐代诗歌的纵向创新,表现在历史、思想和艺术等方面。从整个历史层面上来看,唐代诗歌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思想层面来看,唐代诗歌在表现个性、情感和人生观等方面,创造了全新的高峰,得到了后世文人墨客的认可。从艺术层面来看,唐代诗歌在音乐和韵律方面的变革和升华,更为我们带来无限的精神享受。 三、结语 总之,唐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所有文学艺术形式中,诗歌作为表达最为简洁和深刻的一种艺术形式,唐代诗歌不仅在当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而且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新时代。唐代诗歌的创新性反映了当时文艺界作家们的见解和智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瑰宝。

唐代文化与诗歌理论创新

唐代文化与诗歌理论创新 唐代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诗歌也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创新性的进展。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诗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唐代的诗歌创新不仅在技巧上表现出来,更体现了对文化、情感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探索。本文将从唐代文化和诗歌理论创新两个方面来谈谈唐代诗歌的魅力和影响。 一、唐代文化 唐代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的时期之一。在此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名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思想,也为后世的文化遗产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唐代文化的特点是多样化和开放性。在唐朝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 展和文化繁荣,社会上知识分子大量涌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他们活跃于官场、书院、街市等各个领域,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由于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期,许多外来的文化也进入中国,使中国文化经历了一次转型。 二、诗歌理论创新 唐代的诗歌理论创新,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诗歌理论,主要围 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对诗歌形式的探索,二是对诗歌的哲学思考。 在唐代,诗歌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代以前的诗歌,往往比较单调,形 式较为固定,句式简单。唐代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就是“律诗”,它是采用严格的韵律和格律写成的诗歌形式。在这种诗歌形式的创新之下,唐代的诗歌技术手法得以更加丰富和精湛。 同时,唐代的文人还更多地关注诗歌的哲学思考。他们认为,诗歌是文化的精 神表达。通过诗歌,他们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哲学性的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

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与文化价值

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与文化价值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在这个 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神采奕奕,游走于宫廷和社会之间,创作 了一批充满魅力和深度的作品。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和文化价值,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一、诗歌创作思想 1.1 以人生为主题 唐代诗歌以人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们创作的主题包括爱情、友谊、离别、悲欢离合等,反映了 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春望》等,都是经典的人生主题诗作。 1.2 追求自然真实 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强调追求自然真实。诗人们尽力描绘出自 然界的美景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他们在

创作时,不回避生活中的残酷现实,也不忘记录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经验和智慧。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岑参的《登高》和孟浩然的《登科后》都是具有强烈自然属性的经典唐诗。 二、文化价值 2.1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唐代诗人们热爱文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才华和创造力,为人类文学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不仅创作了精湛的诗歌作品,而且借助诗歌传递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 2.2 增强国家凝聚力 唐诗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探索,加强了国家凝聚力。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和兴盛的时期,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唐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通过塑造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使各个社会阶层和地区之间产生深刻的联结和共鸣。

2.3 增进人类情感交流 唐诗通过诗人们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探索和表达,增进了人类情感交流。唐代诗人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但是他们在面对人生和自然时的思考和感悟是共通的。唐诗通过深刻的人性洞察和语言表达,传递出许多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引起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共鸣和交流。 三、总结 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和文化价值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是唐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和学习唐代诗歌的创作思想和文化价值,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文学与艺术的创新

唐代文学与艺术的创新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灿烂的时期,文学与艺术的创新 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唐代,文学与艺术都呈现出了蓬勃 的生命力,与前代相比,更加进步、卓越。 一、诗歌的创新 唐代以诗歌而称其文学,而诗歌的创新是唐代文学创新中的重 要方面。唐代的诗歌首先是大量涌现,诗歌数量远超盛唐之前。 唐代的诗歌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出现的新体裁如乐府诗、绝句、律诗等,做到了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在诗歌内容上,唐代的诗 人开始站在一个全新的社会背景中,他们开始写下自己眼中跌宕 起伏的社会图景,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对现实的关注、对政治 的批判等,这些诗歌既能反映时代的精神气息,也具备了深厚的 文化底蕴。 二、绘画的创新 唐代的绘画技法比前代更加娴熟,表现手法也更为独特。唐代 是中国绘画发展的转折点,它不再是单纯的写实,更多地表现出

画家主观的情感,涌现出风景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种类型, 每种画作风格独特、充满灵气,成为了世界上令人称颂的艺术品。著名的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 都是唐代绘画的代表作品,表现出了唐代绘画的高峰。唐代的绘 画风格优雅华丽,色彩鲜明,构图精巧,画家们运用了各种绘画 技法,让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 典之作。 三、雕刻的创新 唐代的雕刻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唐代,人们在雕刻上 创新性地采用了各种技法,让艺术更加纯熟,迥异于前代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石刻方面,唐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像 雕像、佛塔等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唐风,充满气势和雄浑的气质, 令人称道。此外,唐代的木雕和金银器也是十分出色的,这与唐 代盛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四、书法的创新 唐代的书法依然强调着以“规范”为主,但与前代不同的是,它 更多地强调书法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唐代的书法家生动表现了

唐朝文学与诗词创作的高峰时期

唐朝文学与诗词创作的高峰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代,尤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展而闻名于世。 唐朝文学的高峰时期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学巨匠和诗人,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具一格的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在唐代的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诗,唐诗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予了人们极大的艺术享受。唐诗流派繁多,各具特色,无论是骚体、古体还是绝句、律诗,都在唐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骚体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代表作家有杜牧、王之涣、杜甫等人。 他们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向读者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远的人生哲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体诗也是一种重要的创作形式,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许多杰 出的古体诗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白居易和王之涣。他们的作品大多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这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抒情诗,后来被冠以“山水田园诗”的称号,并成为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除了骚体和古体诗,绝句和律诗也是唐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绝句以其简洁 而精华的表达方式,以及对人生哲理和情感的深入思考而闻名于世。唐代两位著名的绝句诗人是杜甫和白居易。他们的绝句作品大多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对家庭亲情的追忆,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律诗则是一种注重形式与音韵的诗歌形式,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著 名的律诗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以其独特的才华和精湛的艺术手法,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研究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研究 李商隐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史上的艺术奇才”。 他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韵律之美和意象的抉择,独特的诗风和独 特的修辞技巧也为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 了强烈的人生感悟、深沉的思考和复杂的情感体验,凭借着这些 精彩之处,李商隐的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一。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他的诗歌中常常使 用叠韵和对仗这种高复杂度的技巧,这些技巧不仅让他的诗歌有 了极高的审美价值,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语言和文学的深入思考。例如他在《无题》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用了多种高难度的韵律 技巧,例如叠句、对仗等,这些技巧使得这首诗的感觉非常极致。从这首诗歌中,人们很容易地看到了他对语言和诗歌的认真思考 以及对文学极端的重视。 李商隐的诗歌抉择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意象,运用丰富的修辞 表达了深沉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一些非常有意思的 意象,这些意象让他的诗歌更加的优美,更加的深入人心。例如 他在《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牛渚西江夜,青山独归远。黄鹤楼 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歌比较浪漫深邃,配上它蔚蓝的

意象、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韵律之美,让人感受到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世界的认真思考。 李商隐的诗句中透露着复杂的情感体验。他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出复杂而深入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既包括爱情、亲情,也包括孤独、失落、哀伤等较为负面的情感。例如他在《夜雨寄北》中写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失落和孤独的情感。他描写出生命的短暂、爱情的残破以及时光的蹉跎,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感受。 在总体上来看,李商隐是一个十分独特且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中融合了韵律之美、意象的抉择、人生感悟和复杂的情感体验等诸多元素,这些元素都使他在唐代的诗坛上有了很高的分量。他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许多人都被他的诗歌所深深感动和打动。希望人们能够在今后从他的诗歌中体会到一些精神价值,好好地珍惜人生,对待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对世界的尊重。

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

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特别是诗歌方面,更是书写 了嘹亮的篇章。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被后人推崇为中国文 学的宝库。以下,将从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五个方面来 探讨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 一、唐代的诗 唐代的诗歌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之一,唐代的诗人们 以其出色的才华和卓越的写作技巧,在诗歌创作方面创造了许多 精彩的作品。唐代的诗分为律诗和古体诗,其中以律诗更为精华。 唐代律诗的特点是结构严整、音律优美、意蕴深刻。唐代律诗 被赞誉为“唐诗三绝”之一,与五言诗、七言诗并列。唐代律诗以 王之涣、杜甫、李白等为代表,其中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唐代的古体诗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唐人的古诗大 致可分为五律以及各种绝句词,以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为代表。他们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古典文化知识对自己的

作品进行修辞,以达到清新淡雅的效果。例如杜甫的《夜泊牛渚 怀古》、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古典精品。 二、唐代的词 唐代的词创作也是极富盛名的,它是中国诗词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唐代的词主要以《唐诗三百首》、李清照、文天祥、柳永等 人为代表。唐代词的特点是清新脱俗、意蕴深长、抑扬顿挫,有 着独特的音乐性和叙事性。 其中《唐诗三百首》是唐诗入门读物,它是唐代词的代表之一。它收录了唐朝所有代表作品中的三百首,代表了唐朝诗歌的最高 成就。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柳永的《雨霖铃》等也是唐代词的佳品。 三、唐代的歌 唐代的歌同样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歌以形式独特、语言优美、优美琅琅、动人心魄著称。唐代的歌分为《乐府诗集》

唐代王维及其诗歌思想研究

唐代王维及其诗歌思想研究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王维。他的诗 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尤其是他的山水诗,更是被誉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本文将对唐代王维及其诗歌思想进行研究,希望能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位著名诗人。 一、生平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玄山,祖籍山西屯留,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画家、官员。他在唐玄宗时期曾任客省郎中,被誉为“宰相才子”。后拜故宫画院的资深画家张良为师,以草书和山水画著称,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维生平作诗350余首,以山水诗著称,尤其是《相思》、《鸟鸣涧》、《终南滴溜》、《青玉案·元夕》等诗作,至今仍备受推崇。 二、诗歌思想 王维的诗歌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包括他的诗歌主题、表现手法和 意象等方面。 主题 王维的诗歌主题以山水题材居多,这也是他被尊为山水诗派开创者的原因。他 的山水诗以自然风景为主题,苍松翠柏、山峦叠翠、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等元素,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审美体系。他笔下的山水风光,方山圆岭,气象万千,色彩艳丽,为后来的山水诗派和山水画派奠定了基础。 表现手法 王维的诗歌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意象、意境和意蕴。他善于对一些简单的事物进 行审美,从而发现其中的美丽和深刻意义。例如,他在《鸟鸣涧》中写到“人闲桂 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描写桂花的枝干在中秋时节

的凄凉之感,展示了时间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他的诗歌多采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意象深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悟。 意象 王维的诗歌意象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发现。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他的诗词,体验到他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相思》中的“灯火阑珊处,飞花共剪春”,描绘了春天里的花瓣和灯火相辉映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眷恋之情。 三、对后人的影响 王维的诗歌创作和思想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诗歌对唐诗和宋诗都有一定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艺创作的源泉。其中,他的山水诗更是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不仅如此,他的山水画被誉为“大唐画派之先”,在绘画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王维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创作和思想对于后来的文学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他的诗歌主题、表现手法和意象等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创作思想,感受到他的艺术魅力。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诗歌创作的技法和手法。

唐朝的诗词鉴赏与文学批评

唐朝的诗词鉴赏与文学批评 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随着唐朝的建立和繁荣,诗歌创作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当时不仅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还出现了诗词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概念和实践。本文将从唐朝诗词 鉴赏和文学批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唐朝诗词鉴赏 唐朝诗词鉴赏是指通过对唐代诗词的欣赏和研究,揭示其艺术 魅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唐朝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鉴赏能力的文学 家和学者,他们懂得如何品味和赏析唐代诗词,从而发挥出唐朝 诗词的艺术价值。 唐朝诗词的鉴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音韵格律 唐代诗词奉行格律,能用音韵来表达情感,使诗歌更加受欢迎。唐代的韵文比较规范,爱好音韵的人可以从中寻找乐趣。唐代的 文人往往能通过格律、韵律等手段,在语言上达到美的效果。

2.句法结构 唐代诗词的句子结构和意象看似简单,实则深刻。这是因为唐代诗词的文字艺术非常丰富,句子变化也很有特点,能够引人深思。 3.诗歌内容 唐代诗歌最大的特点是丰润思辨。唐代的诗人,常常将自己深深的内心情感和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了无数真情流露的佳作。这首诗又常常配上美丽的画作,形成了一种完美的融合。 4.意象 唐代诗词运用意象,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唐代的文人们懂得利用意象,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唐代的诗人们在创作中,往往能将自然景物加入到诗歌中,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二、唐代文学批评

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代表。唐代的文学批评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鼻祖,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文学批评的特点主要有: 1.不拘一格 唐代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十分灵活多样。不同的文学批评家,会对同一篇文章给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使得文学批评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灵敏性。 2.重视审美价值 唐代文学批评注重文章的美学价值,认为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要表达思想,还要追求艺术的完美。唐代文学批评家对于诗歌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代女性诗歌研究

唐代女性诗歌研究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女性诗歌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唐代女性诗歌在创作技巧、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色,对后世的女性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唐代女性诗歌的创作背景 在唐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和支持。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氛围宽松,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为女性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唐代女诗人数量众多,许多著名的女诗人如李冶、薛涛、刘采春等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二、唐代女性诗歌的创作技巧 唐代女性诗歌在创作技巧上具有独特的特色。她们运用细腻的描写、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美、人性美和情感美。例如,李冶的《明月照高楼》中,她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明月和高楼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三、唐代女性诗歌的主题内容

唐代女性诗歌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景色 自然景色是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向往。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描写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壮丽的自然景色的赞美。 2、情感表达 唐代女性诗歌中情感表达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女诗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思想情感。例如,杜牧的《秋夕》中,通过描写孤独的少女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表现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唐代女性诗歌的艺术风格 唐代女性诗歌的艺术风格具有清新淡雅、细腻入微的特点。她们在诗歌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美、人性美和情感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杜牧的《秋夕》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将秋天的景色和孤独少女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

唐代诗歌的人文主义思想

唐代诗歌的人文主义思想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文学方面,唐代诗歌堪称古代诗歌的巅峰,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灿烂篇章。唐代诗歌以其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著称于世。本文将从唐代诗歌的人文主义思想入手,探究唐代诗歌在人类思想中的地位。 一、人文主义思想在唐代诗歌中的体现 人文主义思想在唐代诗歌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唐代诗人大量使用自然与人类的比喻,赋予自然以人格,赋予人类以自然的质感和情感,使得其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深刻印象的形态,使得唐代诗歌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元素。 首先,唐代诗歌中大量采用抒情叙事的形式,以人的感情和心理为主要表达方式。例如,《长恨歌》和《将进酒》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通过叙述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个人情感,达到了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共鸣。唐代诗人善于通过具体的细节和人物描写,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注。

其次,唐代诗歌赋予自然以人格,赋予人类以自然的质感和情感。在唐代,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唐代诗歌以美好的风 景和自然景色为契机,表现出对自然宏伟壮观之美的探寻与赞美,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关系,呈现出对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追求。 最后,唐代诗歌表现出对人性的探讨和反思。唐代诗人热爱人类,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唐代诗歌中不乏探讨人性变迁、人性 之美等主题。例如《闺怨》和《静夜思》等作品,就是通过对人 性进行探究,表达出了对人性之美的崇尚,呈现出对人类和人性 的深刻洞察。 二、唐代诗歌与西方人文主义的联系 唐代诗歌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个人权利,强调人的自由、平等 和多元性。唐代诗歌也表现出了对人性、自由、平等和多元性的 探讨和重视。 首先,唐代诗歌表现出对人类尊严和个人权利的追求。唐代诗 人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常常凸显人物的人性以及个人的尊严和权

唐代文人的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

唐代文人的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 1. 引言 1.1 概述 在唐代,文人们不仅擅长文学创作,还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研究。他们探讨了音律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自己的音乐理论进行创作实践。唐代文人的音乐创作不仅丰富了当时的音乐艺术,也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从唐代文人的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实践以及其影响力与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将介绍唐代文人对于音乐理论的探索和思考,然后阐述他们在实际创作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并分析其在作品中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法。接下来将探讨唐代文人对后世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从风格传承与延续以及评价和影响力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将总结唐代文人音乐理论与创作实践成果,并探讨其对今后研究与发展可能带来的启示和意义。 1.3 目的 本文旨在全面展示唐代文人对音乐理论与创作的贡献,并探讨其对后世音乐影响力的传承与延续。通过研究唐代文人的音乐观点、创作方法和艺术成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音乐的独特之处,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也可以从中挖掘出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推动古典音乐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2. 唐代文人的音乐理论: 2.1 唐代音乐理论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人音乐理论兴盛的时期。在唐代,文人对于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论体系。 2.2 音律与音乐创作: 唐代文人对音律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他们研究了五声、七声等不同的调式,并运用这些不同的音阶来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他们注重旋律和节奏的组合,追求动听和谐的效果。此外,他们还将诗词与音乐相结合,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催生出优美动人的曲调。 2.3 文人对音乐的态度与观点: 唐代文人普遍对音乐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他们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并且能够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和思想意境。同时,他们将音乐视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并强调其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联。他们认为音乐有助于修身养性,能够提高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境界。 以上是“2. 唐代文人的音乐理论”部分的内容。

李白的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

李白的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 摘要:双子星座之一的李白,历来是评论家永恒的话题,关于他的方方面面的论著,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众多评论家却忽略了对他的诗歌主张的研究。其实,在李白的一些诗文中反映了他独到的诗歌见解,他认为诗歌的创作不仅应该恢复风雅传统以及汉魏风骨,而且要清新自然。 关键词:李白;诗歌主张;创作实践;复古;清真 齐梁以来,浮艳靡丽之风弥漫着整个文坛,文学发展之路,举步维艰。隋文帝虽两下诏书,欲革新文风,然积重难返,收效甚微,时俗词藻,尤多艳丽。 至唐朝时,陈子昂登高悲怆而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毅然扛起了以恢复风雅传统以及汉魏风骨的诗界革新大旗。此后,文坛上生机渐呈。陈子昂拉开了诗界革新的序幕,李白继陈子昂之后,全力以赴地进行着以复古为革新的诗歌创作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白在反对齐梁诗风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到、深邃的诗歌主张,而且这些诗歌主张对整个诗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李白也自觉的实践着自己的诗歌主张。 1 “将复古道,非我而谁”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曾说:“卢黄门(藏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 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白)大变,扫地并尽。”李白在诗歌中 明确表达了他恢复古道的志向和主张,如《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在《古风》三十五中又说:“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显然,诗人是针对六朝以来文坛上多是靡丽之音而感叹风雅精神的不传,因而要求恢复诗歌应该具有的深刻现实性和严肃思想性。 汉朝乐府诗歌缘事而发,建安诗人多慷慨激昂之音,这都是对风雅精神的直接继承。“因此,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的传统和诗歌风骨,就成为他(指李白,笔者注)振起诗道的革新手段,主要体现在他大力拟作古乐府的创作实践中”[1]。葛晓音 也认为:“李白大量创作古乐府,体现了明显的复古革新的倾向”[2]。 李白的“复古”首先表现在他继承且革新乐府诗歌的内容上。如《妾薄命》,郭茂倩引《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