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七章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七章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七章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言语身体语言身体

2. 工具性敌意性

3.特质性状态性

4.唤醒水平内疚感人格特征

5.环境的温度噪音拥挤的人群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害怕报复比赛的结构竞争相互熟悉和比赛次数

6.运动员观众

7.意志认识要求克服困难

8.行为标志

9. Freud Dollard Berkowitz Bandura

10. Dollard Berkowitz

11.有伤害无伤害有交叉很困难

12. 本能论挫折-攻击性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3.习得抑制去抑制反应促进刺激指向情绪唤醒

14.认识情感意志行为

15.知识信念评价能力

16.榜样社会强化大众媒体传播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D 7.A 8.C 9.B 10.D 11.A 12.D 13.B 14.C 15.A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B.C.D 3.A.D 4. A.B.C.D 5.C.D

6.B.C.D 7.A.B.D 8.A.B 9.A.C.D 10.A.B.D

四、匹配题

1.

抑制效应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胜后,心情

激动,手持国旗绕场跑动时,也能激起

观众同样的爱国主义

去抑制效应看到榜样用木槌击打布娃的儿童同未

看到这种行为的儿童相比,他们更多

的用木槌击打布娃。

习得效应胆小的学生看到胆大的学生的示范,胆

子也大起来,认为自己也能做。

反应促进效应有不良行为习惯的队员进入队风很好

的运动队,他的不良行为方式很可能

暂时不会出现。

刺激指向效应队员暂时被抑制的不良行为习惯又重

新发作。

情绪唤醒功能青年人通过观看职业运动员的角色榜

样而学得攻击性行为。

2.

原始的挫折-攻击性理论 Bandura

修正的挫折-攻击性理论 Dollard

本能论 Berkowitz

社会学习理论 Freud

3.

果断行为故意伤害对手、目标时伤害,愤怒情绪明显

敌意性攻击故意伤害对手、目标时获胜,没有愤怒情绪

工具性攻击无意伤害对手、合理行为,全力以赴,积

极拼抢

五、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

18. √ 19. √ 20. ×

五、简答题

1.各举5个例子说明运动中哪些行为是道德行为,哪些行为是不道德行为。

答:个体在运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为明辨是非、遵守纪律与运动规则,服从与尊重裁判、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等(任选5个);个体在运动中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受个人的欲望所驱使,经常故意犯规、辱骂斗殴、装假、作弊以及服用违

禁药物等(任选5个)。

2.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它包含哪些方面?

答:攻击性行为是指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命体的行为。它主要包含有下面几个方面:

(1)它是有目的的行为。

(2)它包括言语活动和身体行动两种。

(3)以外显行为为标志。

(4)它总是指向有生命的对象。

(5)它既可以指向他人,也可以指向自己。

3.什么是敌意性攻击?什么是工具性攻击?它们的区别如何?

答:敌意性攻击,是指由攻击者的愤怒而产生的、具有使人受伤害的意图、引起他人痛苦的攻击性行为。工具性攻击,是指由期望得到奖赏所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出现时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后者出现时没有愤怒的情绪表现。

4.什么是特质性攻击?什么是状态性攻击?通过什么方法能测定特质性攻击和状态性攻击?

答:特质性攻击是指个体具有攻击性的性格特征,并经常发生攻击行为;状态性攻击是指一种暂时的攻击行为状态。具有特质性攻击的人,更容易产生状态性攻击行为。借助于人格问卷和有关攻击性问卷能测出这两种攻击性倾向。5.简述Bandura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

答:习得效应;抑制与去抑制效应;反应促进效应;刺激指向效应;情绪唤醒功能

6.简述运动中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答:在运动中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能力。7.简述在运动中通过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答:(1)树立先进榜样

(2)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3)道德意志的培养要根据运动项目的需要而进行

(4)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

(5)大强度训练

(6)教会青少年自我强化的方法

8.简述攻击性行为与果断行为的区别。

答:攻击性行为有故意伤害的意图,而果断行为没有故意伤害的意图。果断行为要求运动员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全力以赴,积极拼抢。在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和果断行为之间存在着交叉,即存在着模棱两可的领域,这给人们正确区分攻击性行为和果断行为带来一定困难。

9.简述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因素。

答:唤醒水平;内疚感;人格特征

10. 简述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外部因素。

答:环境的温度;噪音;拥挤的人群;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害怕报复;比赛的结构;竞争;相互熟悉和比赛次数

11.简述攻击性行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答:运动心理学家对攻击性行为是否促进运动表现持有争议。持支持观点的学者认为,敌意性攻击常常与愤怒的情绪相联系,愤怒的情绪可能增强比赛动机,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因而促进竞赛表现。持反对观点学者认为,攻击性行为所升高的唤醒水平可能超过运动员的最佳功能区,或使运动员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其场上表现。造成上述观点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在运动实践中有时很难明确区分攻击性行为和果断行为。

七、论述题

1.试述运动中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体育工作者如何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

答: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工作者有责任结合日常的教学与训练,指导青少年掌握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方式,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这个过程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联系系统的过程。这种习惯一旦形

成,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自动化地实现该行动的倾向。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地模仿别人良好道德行为;另一种是通过有意的练习,与不良的体育道德行为做斗争。在此过程中应做到:

(1)体育工作者要对他们的行为练习及时地给予反馈和做出客观的道德评价,使他们不断地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不断地强化运动中良好的道德行为;

(2)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青少年在运动中的道德行为应有一致的评价;

(3)奖惩要严明,要足以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真正起到强化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作用;

(4)要加强对青少年运动中道德动机的教育,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地防止和根除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5)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要以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作为青少年的榜样。

2.试述降低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并请举例说明。

答:(1)必须为年轻的运动员提供非攻击性的角色榜样。

(2)运动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形成自我控制的策略。对于运动员不合法的攻击行为一定要予以惩罚。

(3)教练员的教练计划中,要强调必须消除攻击性行为, 并教会运动员控制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对于允许甚至鼓励运动员采取暴力行为的教练员必须受到处罚。

(4)应该消除那些在比赛场上可能激起敌意性攻击的外部刺激;教会运动员控制或对付敌意性攻击行为的策略和应对技巧。

(5)应当鼓励那些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承受得了惩罚性的打击或不予报复而继续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6)应当鼓励教练和有关人员参加如何处理和应对运动员攻击行为的职后培训。

(7)教练员与运动员要学会尊重对手。

(8)体育部门的领导、教练员和运动员一起建立与强化一套非攻击性行为的章程,并通过大众媒体,将这个章程广为宣传。

(举例略)

3.试述降低观众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并请举例说明。

答:(1)密切监控潜在的闹事者。

(2)比赛中应限制酒类产品的销售和饮用。

(3)要教育观众,使他们认识到运动不是搏斗,而是促进身心健康和做出成就的重要事件。

(4)新闻媒体不应过度渲染比赛场上的攻击行为。

(5)当部分观众做出攻击性行为时,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迅速地处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举例略)

4.试述运动中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请举例说明。

答: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它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拟定和执行行动计划,并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运动中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志,首先要使他们产生锻炼意志的愿望,即愿意用体育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并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在行动上实践体育道德准则。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中,为激起青少年锻炼意志的愿望,可以做下面一系列的工作:

(1)树立先进榜样

(2)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3)道德意志的培养要根据运动项目的需要而进行

(4)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

(5)大强度训练

(6)教会青少年自我强化的方法

(举例略)

5.试举例说明运动中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与果断性行为的区别。

(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初中生暴力行为心理分析

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成因 小骞,14岁,性格外向,爱交友,好胜心强。初一上学期学习成绩很好,被选为班长,对班级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下学期成绩开始下滑,并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学会了抽烟,还和别人合伙“拿”了别人的钱。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们都认为他不宜再当班长了,最后班主任撤销了他的班长职务。从那以后他开始恨老师,认为老师对他有成见,因此经常犯些小错误,对学习也是应付了事。到初二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上课不仅不爱听讲,还故意接老师的话荐,甚至顶撞老师。同时在同学之间也加强自己的“形象”树立,拉帮结伙,让同学给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随便动同学的东西,随意骂同学,同学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初二上学期11月,他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同学发现后告诉了班主任,经了解,他说是为了吓唬老师的,因为老师对他太不公平,总是找他的“茬”,对他有成见,总是讽刺、挖苦他,不让同学和他在一起玩。 看了这个案例老师们可能都会觉得震惊,学生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转变呢?通过这个案例是否还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老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 暴力行为是指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财务、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现在学生的暴力行为广泛存在,不仅仅是对老师的,更主要的是同学间冲突的升级,而且不再是“后进生”特有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暴力行为仅仅看成是“不遵守纪律”,把学生对老师的暴力行为看成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而应该深入分析其心理成因。 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小骞,14岁,初二,正是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是人生命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生理发育加速,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是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在精神上想摆脱成人的束缚但又希望得到成人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学生在情绪、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问题,在情绪、情感上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的情绪比喻为“疾风怒涛”;在情绪上还容易产生迁怒和移情,在行为趋向上有一定的危险性,往往引发暴力行为。 2、缺乏自制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欲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大都是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这种矛盾容易引起暴力行为的发生。小骞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他的教育,因此他缺乏自制力,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了暴力倾向的举动。3、自我概念建立的不清晰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 1、需求不满

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 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在幼儿的生活里,让孩子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外,还有父母和他人对孩子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实际上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攻击的发生也并不总是以挫折为前提。儿童对挫折的反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回避、哭泣、寻求他人安慰等。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3、同伴影响 幼儿的生活当中,同伴是一直存在必不可缺的,但是同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幼儿在交往时,当发现有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攻击性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时,其他幼儿也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更多的目的,可见幼儿之间相处有利也有弊,就看教师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了。 4、家庭模仿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5、媒介影响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异常旺盛,很多外显性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了出来。攻击性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被攻击方的人格的发展,有现象表明,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分类不同,而且引起攻击的原因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帮助恢复;矫治 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此,攻击性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欺侮他人,比如逆反与反抗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经历。 1 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在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中,应注意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会使父母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家庭家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原因。许多学者经广泛地研究得出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综述 时间: 2010-4-26 作者: 刘晋来源:幼儿教育 [摘要] 攻击性行为的存在造成了教养者不同程度的困扰,为了解决这种困扰,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回事,它在学龄前幼儿的身上又是如何的产生,如何体现的,它发生的概率、频率有多高?第二,现在面对这一现象存在,社会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态度又是怎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第三,这一群体的幼儿其社会关系比较差,作为他们的教养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怎样的方式方法才是对“问题幼儿”最好的。事实上,为了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人们容易孤立这一群体的幼儿。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

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 罪的道路。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现状;对策 学龄前(0—6岁)幼儿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学龄前幼儿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处在不稳定状态,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幼儿问题行为。幼儿问题行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特点的客观存在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攻击性行为是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是一种消极行为。它不但会对其他幼儿或班集体造成危害,而且容易使攻击者本人得到比较多的来自周围环境的 否定,不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正因为如此,该问题历来为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究 所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

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一线教育者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要解决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不可避免,首先对攻击性行为需要具备有深刻的认识,这里我们所谈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为学龄前幼儿。 ㈠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⑴(aggressive behavior)通常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经常性发生对他人、周遭物体进行的行为或言语上的严重攻击表现。0——4岁的幼儿常采用直接的吵架,打架等进行身体攻击,4——6岁的幼儿常采用间接的语

中学生常见心理行为表现

一、逆反心理 这是个体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听话、不受教、专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顶牛的个体,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其行为表现为: 1、对正面教育不认同、不信任,认为老师、家长总像小时候一般讲故事骗人; 2、对先进人物进行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 3、对一些不良行为倾向则持欣赏、赞同态度。 中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1、个体内在的成人自我常主导个体对任何人和事物持批评态度; 2、教育的可信任程度不高或者是教育方法、手段、地点出现失误而带来消极后果。 二、焦虑症 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中学生情绪障碍的一种,其表现主要有: 1、对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如第二性征的出现感到惶惑不安或因此四处求医问诊; 2、怕与某人或心爱的人和物分离、担心意外会降临其身上; 3、常对未来的事情出现毫无根据的担扰,在生人和陌生环境中坐立不安、浑身冒汗甚 至颤抖等。 中学生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父母的影响 父母亲某方的焦虑性倾向往往会直接“传染”给孩子们; 2、家庭环境不良 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多争吵、亲人生病或死亡等; 3、教育方法不当 如过分溺爱导致个体独立性差、面对复杂的社会冲突时束手无策导 致焦虑、或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个体高度紧张、对任何人都觉得胆战心惊; 4、对自己期望过高 如总对自己的学习和其他生活、社交行为表现不满而产生焦虑; 5、对自身身体的发展变化不理解而产生焦虑。 三、抑郁症 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由个体心理因素引发的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为: 1、典型特征是不愿与人交往 孤独离群 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十分淡漠 2、自我责备、自我贬低 一些病案个体总认为自己笨 同时又十分敏感 总将老师或 他人对第三者的批评揽上自身 久而久之悲观低落情绪缠绕心头而失去进取心 3、具周期易发性 个别患者会表现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 具有周期的喜怒无常 且发作前无先兆 有时甚至伴有挑衅行为和破坏性 攻击性 行为倾向 4、各种伴随身体症状 如头疼、腹痛、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瘙痒或疼 痛等。 中学生抑郁症的成因主要有 1、感情上受到巨大打击:如亲人过世、父母关系紧张、好友离去等带来的情感负担过重 2、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如学业不好,特别是在关键考试中(如开学考试失利)或者有生理缺陷等; 3、不良性格的影响:如过于内向、孤僻 4、家长“传染”:患抑郁症的父母会直接将病症“传染”给孩子 5、攻击性的内抑转化:一些患者失去自尊自信后的攻击倾向不能转化为行为而只能郁积在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的海洋,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空间,他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愉快地生活,但是同样因为是孩子们所待的地方,所以就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行为。如:“老师,童童又打人了!”“张弛把瑶瑶打哭了”。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不断地招惹他人、制造事端,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伤害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关键词: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 我们在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而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少,大都是攻击性具体行动,如打人、推撞、抢夺玩具、破坏物品等,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它是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一种不良倾向,有一定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怎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是个值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长过分溺爱幼儿。如今都是一个孩子,甚者有的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因此,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 家长过分要求幼儿。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 攻击性行为包括活动和行动两种。前者主要是通过对他人进行的攻击;后者主要是使用一些部位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攻击。 2. 根据攻击时是否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可以将攻击性分为攻击和 攻击两大类。 3. 根据个体的人格(个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____ _____攻击和攻击两种。 4. 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因素有、 和。 5.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这八类因素。 6. 减少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必须从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考虑。 7.道德__________是道德的能动作用,它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拟定和执行行动计划,并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的过程。 8. 道德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 9. 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挫折-攻击理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 ___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10.原始的挫折-攻击性理论由_______________等人提出,后来, _______________针对原始的挫折—攻击假设的弱点,提出了修正意见。11.攻击性行为与果断性行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意图,后者

的意图,这两者包含的领域,对它们进行区分。 12.攻击性行为的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13.Bandura分析的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是效应、和_____________效应、效应、效应和功能。 14.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包括道德、道德、道德和道德 的形成和发展几个部分。 15. 道德认识由道德、道德和道德几个方面组成。 16.对个体社会学习起重要作用的有的力量、的 力度、的有效性。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道德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它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拟定和执行行动计划,并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克服困难的过程。 () A.情感 B.知识 C .意志 D.评价2.道德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A.评价 B.行为 C.信念 D.意志 3. 本能论起源于。() A.Freud B.Dollard C.Berkowitz D. Bandura 4.修正的挫折-攻击性理论是由提出的。()A.Bandura B. Berkowitz C.Freud D.Dollard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Dollard B.Freud C.Berkowitz D.Bandura 6.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分析了观察学习的种效应。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教育科学学院陈霞 一. 什么是攻击性: 1.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言语攻击是用口头,文字,表情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动作攻击是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或用武器对他人的攻击。 2.根据攻击的动机不同可以分为报复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报复性攻击的目的在于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对方,给他人造成痛苦的行为;工具性攻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3.根据攻击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处罚性攻击和内罚性攻击。处罚性攻击的对象是针对他人或他人的财物;内罚性的对象是自己。 4.从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看,可以分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和被认可攻击。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称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是捍卫群体的道德标准,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行为;被认可的攻击是介于亲社会攻击和反社会攻击之间的攻击。 二.儿童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呈上升趋势,四岁后达到高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以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的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和成人的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 4.攻击性行为随年龄而变化。2—3岁幼儿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他们的攻击性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龄儿童多采用叫绰号,奚落,戏弄等方式。年长儿童攻击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是敌意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6.在攻击性意图上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识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 7.攻击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无论对男女性都适用。 三.什么导致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例如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家庭的影响等等。 1.生物因素。研究表明,在儿童的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其

教师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二、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在幼儿园,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又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如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踩坏同伴的手工作品等。 四、模仿 有的影视片,打来打去的很多,孩子觉得好玩,无形中就学习一些不好的榜样,还有现在孩子非常喜欢看像《神龙斗士》、《奥特曼.?怪兽大战》带打斗的动画片。经常看,也就模仿起来,常常在幼儿园与同伴学着动画片中人物打打闹闹,这样一来免不了会乘机攻击他人,再有就是当孩子自己犯错时,父母有时会为一时出气打他,使孩子感到父母教育自己不要打人,可他们自己却打人。在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打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留意,别的孩子也会跟着打斗起来。崐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其危害都是很大的,都会影响到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The questionnaire of majo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就青少年来说,攻击行为易招同伴的排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交往困难,影响学习与技能习得。由于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在校往往受到批评,在家受父母责骂、惩罚,易引起自卑或产生强烈的愤恨与逆反情绪,影响人格的正常发展,可能导致将来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这里对具有高度攻击性的初中学生的操作(作者在逗我?)定义为,在日常行为与交往中,具有明显的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的初中学生。 本问卷由郑全全、陈秋燕,在参考Buss AH等人1957年编制的敌意问卷(the hostility Inventory)和(1992年)建构的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ve questionnaire),以及Dodge KA 等人于1987年编制用于鉴别反应性与前摄攻击性儿童的教师评价量表的基础上,经调查研究,于2002年独立编制而成。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特征及其指标,为及早防止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为诊断、矫治具有严重攻击性行为的学生提供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科学依据。 内容及施测方法 本问卷为他评问卷,包括4个维度:行为、认知、情绪、言语,共23个条目,采用1~4四级评分,即1分=很不符合,2分=基本不符合,3分=基本符合,4分=很符合。 他评问卷,应由熟悉学生至少1年以上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学校行政管理者填写。信效度 行为、认知、情绪、言语α系数分别为0.844、0.737、0.575、0.568,问卷总的为0.865。 评价效度时,可与学生平时操行记录做对比,同班同学评价,或学生自我评价。 结果分析与应用 维度构成项目: 1行为:包括6、8、9、12、14、16、18、21共8条,反映具有典型攻击性行为的初中学生的外显表现。 2认知:包括3、7、10、17、19、20、23共7条,反映认知倾向。 3情绪:2、5、13、15、22共5条,反映情绪表现。 4言语:包括1、4、11共3条,反映言语表现。 第9、16项反向计分。 23项得分之和即为总分,反映被测者总状况。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指导语: 本问卷用于探究初中具有高度攻击行为学生的主要特征与表现特点。攻击性行为指以身体、言语或利用其它物体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如:言语上威胁他人,打人,欺负伙伴,粗暴的干扰他人。请你仔细阅读问卷题目,对照现实中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评定题目所述内容是否符合真实情况,然后用圈“Ο”将适当的评定项目于对应的数字圈出,1

体育攻击性

攻击性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在心理学中,攻击性是指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 攻击性是指倾向于毁坏财产或伤害其他人的行为,或者指建立在完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基础上的行为;攻击行为的后果可能是身体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暴力是指基于完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基础上的身体攻击,或者是倾向于伤害其他人或毁伤财产的身体攻击。 体育运动确实能使人们暂时远离挫折 攻击性与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有挫折导致的结果。一个人进行运动后,伤害的意图或者殴打别人致伤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许多,因为任何紧张的活动都能够使个人暂时偏离其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情境中。在这些时间中,人们能够使自己平静下来或列出理性的非侵犯性对策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挫折来源 运动参与的环境良好可以减少攻击性 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参加武术或拳术这类攻击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可以鼓励参与者控制他们的攻击性。但是这种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参与所发生的环境。如果体育运动周围所形成的社会世界促成理性,强调一种非暴力、自我控制、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身体健康、耐心和责任的文化,那么运动员可能会学会如何控制攻击性行为。运动员通过参加运动学会了控制侵犯行为的表达,这大部分是因为当运动员在场上表现出控制时,他们的行为更多地建立在对赢得比赛的关注上,而较少触犯规则。 对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分析 通常将攻击性定义为有目的地伤害其他人的行为。这是许多力量在同一时间内作用的结果。 这些力量包括: (l)鼓动性一趋向于攻击性行为的驱力与动机。 (2)抑制性一个体反对攻击、或是朝向某些正的、非攻击性的行为。 (3)情境因素一易化或抑制攻击性的瞬时环境因素 对上述定义,要与动机与身体接触两个概念相区分。在某些公众的观念中,一个有强烈取胜动机的运动员是一个“攻击性运动员”。然而,除非是有目的地伤害,否则高水平的动机本身并不具有攻击性特征。强有力的身体接触也不能被视为攻击性行为。实际上,所有的运动都有规则限制身体接触,并且,不仅惩罚有意犯规者,而且还惩罚无意犯规者。对攻丢性和运动的分析显然能够说明这些差异。 传统上,对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解释有本能论、挫折一一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本能论认为运动是一种宣泄,通过运动,攻击性行为可以以一种无害的方式疏导出来,结果是那些强调竞争、包含强有力身体接触的大众体育运动被认为能够十分合适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并且,观看这样的比赛,通过移情作用,也能够产生相同的结果。这样,就认为事件越有攻击性,它给人们带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R 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 二、典型事件: 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 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 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 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 三、原因分析 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 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 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不当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儿童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绪论 (2)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概述 (3)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3)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3)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4)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6) (一)生物遗传因素 (6) (二)生活环境因素 (6) (三)个人心理因素 (8) (四)同伴关系因素 (8) 四、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10) (一)家庭方面 (10) (二)幼儿园方面 (10) (三)社会方面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摘要 如今在校园和校外的其他场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已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很多的典型案例逗曾经引起过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种寻常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比较明显而典型的成长问题,它对于施暴少儿自身以及对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学习成长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本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包括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社会方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为我们帮助儿童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并且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一、绪论 在儿童的自身社会性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儿童攻击性行为这样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儿童实施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的时段大多是儿童正处于完善身心健康发育的非常关键阶段,在此期间,他们对于情绪的自我控制比较弱,自我控制的意愿也不强,情绪起伏大,心情时常变换不定。这类儿童不仅在校园中争吵推搡、吵架骂人、暴力殴打、蓄意毁坏破坏公私财物,还会心怀恶意对身边的他人或动物残忍施虐。由于这样的恶性事件常常发生,幼儿园老师领导无可奈何,甚至已然严重影响到了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但社会各界群体关注攻击性行为的出发点基本是出于这些不良的、暴力的、恶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对被攻击的儿童(或其他人群)的严重危害,却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者自身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后果。所以,社会不仅应当更宽容理解这些施暴的儿童,更应该关注如何给青少年人群建立榜样,如何宣传教育善意的思想,用温情和理性感化这些迷途的羔羊;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为父母,应该加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时刻给儿童灌输正面的、积极的思想,给孩子朝着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动力;老师们应该指导儿童正确缓解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等,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理智处理攻击性行为。本文写作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解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危害的影响,研究其内在成因,将会对父母的教育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幼儿园的规范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②。

攻击性行为论文: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

攻击性行为论文: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 特征 摘要:通过注意偏向实验、bpaq攻击问卷与barratt 冲动量表的施测,探讨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冲动控制性别差异不显著;低攻击性与高攻击性中学生表现出对攻击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征,在冲动控制上差异也极其显著;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注意偏向、冲动控制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攻击词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对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注意偏向;冲动控制 1 前言 攻击性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中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学业进步和社会交往,也关系到周围人的身心安全及学校和谐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1]。以往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认知心理学家anderson等人提出了关于攻击性行为研究的一般攻击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即gam模型[2],从社会认知的视角探讨了不同人格特质或刺激情境下个体攻击性行为的特征,揭示个体对身边情境的关注及其人格特质可能会对其攻击性

行为产生影响。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行为,常常发生在具有挑衅或威胁信息的情境中,并伴随着负性情绪信息。dolan r j[3],matthews g和wells a[4]等人的研究指出:情绪信息对注意会产生特殊影响。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包含情绪意义的刺激更易引起个体注意或占用更多的注意资源。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探索注意偏向的特征及其变化,点探测范式、cue实验范式等实验范式也被广泛运用于相关研究之中。而情绪stroop范式是注意偏向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的实验范式。中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情境是学校和家庭,学生生活的情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不同学生对情境信息的注意特征可能是不同的。相对于一般中学生,具有攻击倾向的中学生可能会对环境中的部分信息更加关注,表现出对这些刺激的注意偏向特征。 基于anderson的一般攻击模型,冲动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控制[5]。当前国内关于冲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冲动性购买行为方面,seagate和zhou(2007)把冲动性消费行为定义为“感受到一种突然意外的冲动,以一种取乐的方式行动,这种行动方式基于冲动,没有仔细考虑随后的不良后果,但该行动能带来立即的满足”[6]。也有研究指出,冲动性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存在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