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第31卷第2期2010年3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 NNOVAT I ON M ANAGE M ENT

V o.l31No12

M ar12010

=管理科学>

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万静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摘要:处置效应是资本市场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即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服从处置效应的投资者盛行的市场,股票有更高的平均回报率和波动性,这预示着这种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本身就容易造成市场的波动以及股价泡沫。研究表明,它的存在导致了盈余漂移异象和价格惯性异象,F a m a认为这两种资本市场异象是仅有的两个对有效市场假说形成真正威胁的、持续的、稳健的市场异象。因此,对市场非理性现象)))处置效应的研究是最本质的问题。

关键词:处置效应;前景理论;心理账户;资本市场异象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0)02-0208-04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 w of Dis position Effect

WAN Jing-ya

(Econo m ic and M anage m ent School,Beihang Universit y,B eijing100191,Ch i na)

A bstrac t:T he dispos ition e ffect,the tendency o f investors ho l d i ng l os i ng i nvest m ents too l ong and se lling w i nni ng i nves-t

m ents too soon,is a pervasi ve non-ra ti ona l behav i or o f investors i n capita l m arket.In t he m arket that i s f u ll o f i nvestors s ubject to PT/M A,stocks have h i ghe r averag e returns and vo l atility,w hich i m pli cates that t h is irrati onal behavior w ill re-su lt i n the ma rket fl uctua ti on and pr i ce bubb le.In additi on,som e research sho w s that th i s e ffect causes PEAD(post ea rning announce m ent dr ift)and pr i ce mom entu m.F a m a contended t ha t these t wo cap ital m arket anom ali es are reall y t hreatened, persistent and stab l e m arke t anom a lies to the effi c i entm arke t hypothesi s.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 he d isposition eff ec t is t he root o f t he proble m.

K ey word s:d i spositi on effect;pro spect theo ry;m ental accounti ng;capita lm arket ano m a lies

处置效应由She frin and S tat m an(1985)[1]根据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提出的概念,即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前景理论(K ahne m an and Tversky c s1979)[2]指投资者在收益的情况下厌恶风险,在损失的情况下喜好风险。作为期望效用理论的代替者,前景理论以非理性理论为基础,第一次把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决策者的行为。心理账户(Tha ler c s1980)[3]表示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前景理论(PT)和心理账户(MA)联合起来就构成了处置效应的内涵,原因是投资者对一些投资风险厌恶的,而对另一些投资风险喜好,投资者对不同账户的风险态度导致更愿意卖出盈利的股票,而持有损失的股票。

我国学者赵学军、王永宏(2001)使用Odean (1998)的方法研究了处置效应,发现中国的处置效应比国外更加严重。吕岚和李学(2002)通过考察某证券营业部共9945个股票账户在1998-2000年的交易数据库,也进一步验证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此外,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孙培源、施东晖(2002)、李新路和张文修(2005)、王强松(2009)、陈磊和曾勇

*收稿日期:2009-11-23

作者简介:万静雅(198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方向的研究.

第2期万静雅: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2005)、高雷、何少华和宿成建(2005)、赵彦志,王庆石(2005)、王家(2007)、刘端,陈收(2007)、池丽旭、庄新田、王健(2008)。然而纵观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各学者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致使很多研究结论互相矛盾。而某些研究方法较为陈旧,致使研究结论不具代表性。因此笔者在此对国外有关处置效应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类。

1验证处置效应的研究

紧随Shefrin and Stat m an(1985)之后,研究处置效应的文章不断涌现。Lakonishok and Sm idt (1986)使用历史股票数据计算参考点,发现盈利股票比损失股票趋于有更高的异常交易量,Ferris et a.l(1988)和B re m er and K ato(1996)也使用了这样的方法进行研究。Odean(1998)[4]使用个体投资者的股票购买数据作为参考点,然后算出账面或已实现的资本利得或损失,计算出实现的资本利得比率(PGR)和实现的损失比率(PLR),将PGR和PLR的比率作为处置效应的衡量。Odean的发现证明了个体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行为,进一步分析了可能产生/处置效应0的各种原因,同时与前景理论进行比较,认为只有行为金融的前景理论可以有效地说明和解释/处置效应0。H eath,H uddart和Lang (1999)使用雇员的股票认股权进行检验,发现雇员用去年最高的股票价格作为参考点。他们进一步发现雇员在当前股票价格超过参考点时,更可能执行期权,尽管再等等的话可能会获利更多。这一结果表明雇员过早卖掉盈利的证券。Grinblatt and K elo-harj u(2000)和(2001)[5]通过使用包括几乎所有的芬兰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用Log it方法对/卖-不卖0哑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同处置效应一致,过去回报、历史高、低股价以及资本利得、损失的大小都是交易的决定因素。

Shap ira and V enezi a(2001)[6]认为如果投资者有处置效应,那么其持有盈利股票的平均时间将小于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作者使用买卖周期时间作为统计量,把多次买入卖出行为看作是一个买卖周期,然后把不同的买卖交易进行加权平均以计算平均的买卖周期时间。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多次买入卖出行为分别看作是不同的买卖周期,作者同时对这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两者在分析结论上一致,因此认为处理方式对结果没有影响。作者还比较了以色列的个人投资者及专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表明专业投资者同样表现出/处置效应0。Genesove and M ayer(2001)使用波士顿市区的房地产数据研究了买方行为,发现存在损失的卖方通过设定比期望卖价高的叫价,或者使用原始购买价作为参考点,进而不实现损失。Kaustia(2004)在美国股市使用I PO的价格和交易量信息,发现低于发行价的股票(此处将发行价作为参考点),也就是处于负回报的股票,其交易受到/镇压0,当股价达到新的记录高点时,交易量会有个上升;而处于正回报的I PO,K austia发现当股票首次跌到发行价以下时,交易量会升高。

Locke and M ann(2005)发现损失股票的持有时间比收益股票的持有时间长,当所有交易者持有损失股票的时间比收益股票的持有时间长时,持有损失股票时间最长的投资者最不可能成功,而持有损失股票时间最短的投资者最可能成功。Feng and Seasho les(2005)指出投资者的资本利得和损失在随时间变化,而上述方法计算出的资本里的或损失所得出的推论是不准确的。并且指出虽然很多研究使用Odean(1998)计算处置效应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不能很好地衡量个体层面的水平,因为如果某个投资者只卖出盈利或损失的股票,那么PGR-PLR就可能为1或0。因此作者结合传统的Log it分析和存活期分析,通过使用H azard模型估计数和中国国家经纪商的数据研究了投资者处置效应的演变过程。他们这种方法有利于引入典型持有量,并提供一个对卖出概率的解释,发现投资者混合性(即投资者间统计差异)和交易经验联合起来可以消除投资者不愿实现损失的行为。但混合性和交易经验对损失和利得又不对称的作用,即它可以完全消除投资者不愿实现损失,但只能减少、不能完全消除投资者实现收益的行为。Grinblatt and H an(2005)也在其文章中使用了投资者异质性,即混合性的逻辑。W eber and W elfens(2006)的研究认为对于投资者的损失厌恶的普遍认识是一种错误,因为投资者间存在异质性,作者发现过快地实现盈利的投资者不是长期持有损失的投资者。Szyszka and Zielonka (2007)使用波兰I PO数据,发现初始交易日回报为正的股票交易量更高,回报为负的股票交易量低。Chen et a.l(2007)也证明中国的投资者也存在处置效应行为,并且比机构投资者程度更大。H yuk Choe and Yunsung E o m(2009)使用韩国股指期货市场数据进行检验,发现1个体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更容

#

209

#

易产生处置效应;o投资者混合以及交易经验会减弱处置效应;?处置效应在看涨市场比看跌市价更强烈;?处置效应同投资业绩成负相关关系。

W eber and C a m erer(1998)使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投资者的这种效应。作者采用了一个多阶段实验检验了处置效应的不同特征和决定因素,发现相比股价上升时,被试者在股价下跌时趋于更不愿卖出股票。比起股价高于购买价格,股价低于购买价格时,投资者就更不愿卖出股票了。

以上文献均是针对处置效应存在与否的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芬兰等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存在处置效应,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存在这种现象。并且不仅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雇员股票认股权、房地产市场、I PO以及股指期货市场等也存在这种效应。前人的文献也从经验研究的各个方面验证了处置效应的存在。

2前景理论对资产定价的研究

另一类文献是针对使用前景理论对资产定价的研究。Shumw ay(1997)在假设了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均衡定价模型,并且发现损失厌恶的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这是因为这些风险同负市场回报相联系。Barberis,H uang,Santos (2001)以前景理论为基础,检验资产定价的内涵,通过对传统的幂效用函数加入一个前景价值函数,调整基于消费的定价函数。他们预测在服从前景理论的投资者盛行的市场,股票有更高的平均回报率和波动性。在动态模型中引入代理者的损失厌恶有助于解释高风险补偿、超常波动性、股票回报预测性以及同消费增长的低相关系数。Bar beris and H uang (2001)在前文的基础上,加入了心理账户来研究股票的均衡回报,分为针对单个股票和投资组合进行研究,发现单个股票的研究中,股票回报均值和超常波动性高,在截面上存在高溢价。

C ic i(2005)证明在短期和中期,处置效应和共同基金的业绩存在负相关关系。G ri n b latt and H an (2005)[7]首次将处置效应同价格动量联系,发现在对未来股票回报率的预测中,投资者的资本利得比过去的股票回报率有更高的解释力,在理论和经验上表明处置效应可以解释过去盈利的股票比过去损失的股票在未来的回报更高。作者认为服从处置效应的投资者使得这种行为偏差扭曲市场中股票价格,使得股票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收益的股票由于投资者急于卖掉而达不到应有的高位,进而被低估;损失的股票由于投资者不愿出手而一直持有达不到应有的低位,进而被高估。因此,价格的扭曲会导致以后股票回报率的扭曲,投资者的资本利得应当是驱动未来股票回报的真正因素,而非过去的回报。

随后,Ty ler Shumw ay和Guo j u n W u(2006)也使用中国上海股市的数据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作者通过使用H azard模型估计数来表示处置效应,得出的结论同G ri n blatt andH an(2005)的结果类似,作者发现处置效应作为一种行为偏差,是驱动价格动量的因素。

A l b ert S.Ky lea,H u i Ou-Yanga,W ei X iong (2006)同Grinblatt and H an(2005)使用的方法类似:在投资者的盈亏平衡点处市场出清,发现该风险项目处于损失时,投资者愿意以相对低的夏普比率持有,而当超过盈亏平衡点时将其出售。

W illia m N.Goetz m ann and M assi m o M assa (2008)检验出服从处置效应的投资者的比例同股票的回报和波动水平成负关系。作者认为服从处置效应的投资者所交易的股票对基本面的冲击缺乏敏感性,因而产生较低的回报率和波动性。不同于Gr i n b l a tt and H an(2005)的研究,作者通过使用美国1991年到1996年贴现票经纪人数据,以在损失或利得时卖出(买入)股票的差来构造了新的代表处置效应的变量,用这些变量作为所研究的处置效应投资者的代理变量。作者发现处置效应同回报、交易量和波动呈负相关关系,证实了Gri n blatt and H an (2005)的研究。

Frazzi n i(2006)[8]认为存在服从处置效应投资者的市场,股价对消息反应不足,进而会引起盈余漂移。当一只股票经历好消息,并且相对于购买价格上涨时,服从PT/M A的投资者急于锁定它的账面利得进而将其出售,投资者这种行为会打压股票价格,在这一较低的基础上,以后的股票回报会更高。因此好消息趋于产生高的未来回报。同样的,经历坏消息的股票的价格相对于购买价格下跌,而PT/M A 投资者不愿卖出。在这一较高的基础上,未来回报会更低。因此,坏消息之后会产生负的价格漂移。因此当资本利得和消息有相同的符号时,盈余漂移的程度更强。Frazzini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共同基金经理更容易产生处置效应。

#

210

#技术与创新管理第31卷

第2期万静雅:处置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3参考点文献综述

关于处置效应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参考点。Dor on K li g er,Andrey Kudryavtsev(2008)专门研究了构造参考点的机制。作者假设在股票持有期间显著的时间会影响投资者的观念并且使他们更新股票的参考价格,发现当盈余报告的信息没有被投资者预期到时,盈余就会对参考价值起很大的作用,此外参考点还受公司市值、(值影响。作者再对以前文献的综述中将参考点的计算划分为三类:股票水平、个体投资者水平和实验。

股票水平的文章包括Lakonishok and Sm idt (1986)、Ferris et a.l(1988)、B re m er and Kato (1996)、H uddart et a.l(2003)、Kaustia(2004)、Szyszka and Z i e lonka(2007);使用个体投资者水平的数据计算参考点的文献包括,Odean(1998)、Chen et a.l(2007)、Ranguelova(2001)、Dhar and Zhu(2002)、B ro wn et a.l(2002)、Goetz m ann and M assa(2003)、G ri n b latt and H an(2005)、Frazzini (2006)、C ici(2005)、W eber and W e lfens(2006);另一类分析个体水平的文献使用的是收益或损失的持有时间,包括Locke and M ann(2005)、Shap ira and V enezia(2001)、Garvey and M urphy(2005)、Grinb-latt and Ke l o harju(2001)、Feng and Seasho les (2005);第三种使用实验的方法,包括W eber and Ca m erer(1998)、Oeh l e r et a.l(2002)。

M anel Bauce lls,M arti n W eber,and Frank W elfens(2007)发现大部分研究处置效应的文献假设参考点是过去购买价格的函数,很多文献使用等权重购买价格作为参考点,如Odean(1998),Grinb-latt and Ke l o harju(2001),Garvey and M urphy (2004),Feng and Seasho les(2005);而一些文献使用先进先出(FI FO)或后进先出(L I FO)作为指标,如W eber and Ca m erer(1998)和Frazzi n i(2006)。如果近期没有购买价格,则使用历史购买价格作为参考点。虽然上述计量方法各不相同,但研究结论并没有太大差异,原因是这些不同方法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Shefr i n and Sta t m an.T he D ispo siti on to Se llW i nne rs T oo

Ea rl y and R i de Losers T oo L ong:Theory and Ev idence

[J<.Journa l o f F i nance,1985,40:779-790.

[2]K ahnem an D,T versky A.P ro spect theo ry:an ana l ysis of

dec isi on under r i sk[J].Econom etr i ca,,1979,47:263

-291.

[3]T haler R.T owa rd a positive theo ry o f consu m er cho ice

[J].Journa l o f Econom ic Behav i o r and O rg an izati on,

1980(1):39-60.

[4]O dean,T.A re Investors R eluctant t o R ea lize the ir L osses

[J].Journal o f F inance,1998,53:1775-1798.

[5]G r i nb latt M,K elohar j u M.W ha t m akes i nvesto rs trade

[J].Journal o f F inance,2001,56:589-616.

[6]Shap ira,ZUR,Itzhakvenez i a.Patterns of behav iour of

pro fessiona lly m anaged and i ndependent i nvesto rs[J].

Journa l o f Banki ng and F i nance,2001,25:1573-1

587.

[7]G r i nb l a ttM,H an B.P rospect theo ry,m enta l accounting

and mom entu m[J].Journal o f F i nanc ial E cono m ics,

2005,78:311-339.

[8]F razzi n iA.T he d isposition e ffect and unde r-reacti on to

new s[J].Journal of F i nance,2006(61):2017-2046.

#

211

#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某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一)选题意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竞争。就留住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公司而言,公司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用好、培养好现有人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人才经营战略,减少人才管理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失是企业资源的最严重损失,这种损失有时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关键人才的流失将影响和带动大批人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该公司的研究,调查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内外因素,提出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最终将结果运用在同类型的公司中,为他们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帮助其明确影响企业人才的流失,并针对原因,找到适合的留人办法。同时,对于企业人才来说,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选题背景 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起步晚,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再加上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人才的管理有许多不足之处。许多的中、小企业还没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流动也频繁,其中不乏一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人才的流失,也逐渐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研究表明,

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某公司为例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但是当前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却阻碍着企业发展。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型民营企业专业技术员工离职现象非常严重。 本文通过对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人才流失现状进行分析,以售后服务中心中的维修工程师和研发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国内外关于造成人才流失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发放统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分析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经济因素,工作满意度,晋升因素及个人发展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降低人才流失率,增加员工满意度的目的。 本文研究对于改进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状况具有重大意义。专业技术人才是公司的核心技术的开发者,他们的流失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专业技术人才频繁流失会造成企业的巨大经济和技术损失,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达到提高专业技术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率,降低企业损失的成本,增加公司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原因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Reason for the Loss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the a Compan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d to grow. Introduction and retain qualified personnel, with good tal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but frequent the current mobility problems are hamp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 brain drain, particularl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s a private enterprise specialized technical staff turnover is very serious. For example to the company of HONKON.., analyze brain drai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broad for the study. On a combin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rain drain caused by the payment of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loss, summed up the factor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economic factors, job satisfaction, promotion social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for these factor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s to minimize wastage, increase employee satisfaction purpos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urnover rate is significant.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the company's core technology developers, and their loss will affect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frequently lost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through this study hopes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taff job satisfactio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reduce churn II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315886642.html,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方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2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讨 专业12秋人力资源 学习中心苏州 姓名施丽花学号712116312003 指导教师傅夏仙 年月日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在人才流失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关于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这个课题,中外学者分别在人才流失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相关原因上进行了分析。 国外学者J.Hack认为人才流失将会直接导企业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减弱。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他指出企业一旦出现人才流失问题,将会直接危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Lee Dyer在他的硕士学论文写作中指出,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流失是仅次于财务危机最大的企业危机。企业人才流失如果变得严重,不仅会直接危及企业的人才队伍,更是破坏了企业的发展能力。Amin W在分析了密歇根州6家农场后,对人才流失现象也做出了很好的说明。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将会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减弱、生产效率下降,并最终体现到企业竞争力的减退。 关于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危害,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邢宏伟在对一家公司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人才流失是企业最大的危害,一旦出现人才流失情况,直接损失的是企业的财富和未来发展的能力,而后者对于企业而言,是最致命的损失。赵欣在对GJK企业人才流失进行研究后,则指出该企业近些年来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核心技术的丧失。人才流失后,尤其是转投竞争对手公司后,虽然有各种保密协议的约束,但是由于这些人才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将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自己核心技术的外泄,只是比起那种故意泄露核心技术的损失要小得多。其次,人才队伍的不稳定,而且还将会加大企业成本,比如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适应时间等等。第三,对企业未来市场布局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关键产品的人才流失。 人是一种拥有各种需求的复杂生物,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曾经说过“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小詹姆斯等著,《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5页),如果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需求,人才流失是个很自然的结果。 盛建英在对我国家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就指出目前很多家族企业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用待遇代替精神关怀的问题,过分强调待遇而忽视人才的精神满足,结果导致很多人才对企业难以形成忠诚度,最终选择了离开。冯兆田则认为我国很多企业之所以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给人才所提供的环境空间太为有限。他以我国民营企业为例,指出目前很多

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

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人才流失的研究较早,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人才流失进行了众多研究,形成了诸多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理论模型的构建上,较有代表性的有: ①马奇西蒙模型 马奇西蒙模型(1958)最早出现在马奇和西蒙合著的《企业论》中,是关于人才流失模型中影响较大的模型。马奇和西蒙的模型可以被称为“参与者决定”模型他们的模型实际上是有两个模型共同构成,一个模型分析感觉到的从企业流出的合理性,一个模型分析感觉到的从企业流出的容易性。雇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其对企业间流动的可能性的估计是这里的两个最重要决定因素。他们研究发现工作满足度是与人才在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把握以及对工作角色或其他角色的胜任程度等是相一致的,它们的关系如图: 但是人才流失意愿并不等于人才真正流出。在人才感觉到的流出的容易程度的决定因素中,马奇和西蒙特别强调雇员所能够看到的企业的数量、他们胜任的职位的可获得性以及他们愿意接受这些职位的程度。马奇和西蒙模型对人才流出研究的突出贡献在于将劳动力市场和行为变量引人到了对雇员流出过程的研究中,为以后研究人才流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模型缺乏充分的实证和经验性调查研究。

②普莱斯模型 普莱斯是美国对雇员流失问题研究卓有成就的专家,他建立了有关雇员流出的决定因素和干扰变量的模型,如图2.2。普莱斯定义了决定雇员流出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工资水平、融合性(雇员在首属关系和次首属关系中的参与程度)、工具式的交流(直接影响到雇员所担当的角色)、正规交流(通论文下载过正规办公渠道传递信息),以及企业的集权化(权力集中程度)。前四种决定因素与雇员流出呈正相关性;第五个因素, 即企业的集权化与雇员流出呈负相关性。普莱斯模型的积极贡献在于它尝试将企业变量和个人变量结合起来探讨雇员流出问题。它给出了大量的个体人口学变量(如年龄,工龄等) , 这些变量通常与其他决定因素及干扰变量是相互作用的。 ③莫布雷中介链模型 莫布雷(Mobley, 1977)认为,在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中应该研究发生在人才工作满足与实际流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过程。他指出人才流出企业的过程如下: 雇员对工作的不满意会导致产生辞职的想法,之后会寻求对这种想法和行动的评价,进而衡量其它可能的选择方案,产生辞职意图,最终决定流出。Mobley 的主要研究理论假设是,认为雇员打算辞职的意图这一变量才是可能立刻导致雇员流出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对工作的不满足。他强调将流出作为一个选择过程,并对把工作满足与流出的关系直接作为雇员流出的先兆的论点提出了质疑。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进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优势是企业进展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目前人才流失问题在中小企业相当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差不多严峻阻碍了其健康稳步的进展。如何查找人才、留住人才、进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目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课题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了解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严峻阻碍,指出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以BS公司为案例,设计调查问卷,找出BS公司人才流失的缘故,并针对缘故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改善BS公司人才流失的状状况。本文通过对BS公司人才流失缘故及对策的分析,相信对整个中小企业进展与实践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才流失,中小企业,对策 1 / 49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3) 1.2人才流失相关文献综述 (4) 1.3研究方法及框架 (11) 1.3.1研究方法 (11) 1.3.2研究框架 (12) 第二章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缘故分析 (14) 2.1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14) 2.2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缘故分析 (16) 2.3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带来的阻碍 (22) 第三章防范国内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27) 3.1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27) 3.2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操纵体系 (27) 3.3塑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27) 3.4设计完整的职业进展规划,加强职业培训 (28) 第四章 BS公司实证研究分析 (30) 4.1研究方法 (30)

4.2BS公司概况 (30) 4.3BS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31) 4.4BS公司人才流失缘故分析 (33) 4.5BS公司人才流失对策设计 (38) 第五章结论 (44) 致谢 (45) 参考文献 (46) 1 / 49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 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

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 姓名:学号: [摘要] 员工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并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流失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减少员工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员工流失马斯洛需求层次文献综述 [Abstract]Staff turnover problem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In this paper,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oss of employees as the foundation,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the loss of employee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staff turnover. [Keywords] Staff turnover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literature review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流动也日趋频繁,员工流失带走的不仅仅是员工个人,还有企业的各项成本,并给企业带来多种分风险和一系列的消极连锁反应,也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员工的流失问题己成为企业管理人员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如何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失,降低员工流失风险与成本,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所需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者对员工流失的研究定义多种多样,Price (1977)将员工流失定义为:个体作为组织成员状态的改变。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人才流失的研究较早,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人才流失进行了众多研究,形成了诸多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理论模型的构建上,较有代表性的有: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1从环境推动的角度阐述了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会促使人 才选择流出企业。他认为:个人能力、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1关培兰《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测评体系、并对国内外CSR维度进行比较,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提出企业在处理CSR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现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渊源 在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不过20余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我国第一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题的文章——《企业社会责任——访南化公司催化剂厂》发表在《瞭望》杂志1985年第三期,而第一本以企业社会责任命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此后,法学家刘俊海将企业社会责任首次引入公司治理研究,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随后,我国学者相继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视角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 2008年全球性金融爆发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盛斌、胡博(2009)阐述了由金融危机到来引发的政府与企业一系列问题。在经济繁荣之时,政府力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当经济危机到来时,政府是否应该任由企业倒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否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而且,这些问题在不同社会文化类型的国家势必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另外,做为金融危机导火索的商业银行,关于它的社会责任也是备受关注。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因为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

任的贪婪性,引爆了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大灾难,并且致使全球经济到目前为止仍发展缓慢。 200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文中用了“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实践对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做了统计。其理论模型主要有四部分,分别设计以责任管理为中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础,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整个模型围绕责任管理这一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三角形。 现阶段我国的学术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数量上升较快。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SA8000标准认证的调查,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是否存在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等。2.对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的研究在最近几年呈井喷之势。随着国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也陡然增多,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环境污染的问题上来。自然而然,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关键一环,对其是否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也引起了学者们更多的争议。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更是引发了学者们对自然灾害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的大量探讨。此后中国相继出版了一引些慈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专著,如《中国慈善蓝皮书》等,既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也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慈善与企业的相互影响机制。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外国的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企业社会责任还处在萌芽时期,关于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

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初探修订稿

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初 探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初探 张善智,张凤 张善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30051安徽合肥张凤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30051安徽合肥 E-mail:, 摘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怎么才能把人口资源真正变成人力资本真正使得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怎样培育人使得人成为一个资本另外怎样改善改进我们的管理体制使得人力资本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同时把其他的一些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这样一个生产要素更好的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人才大量流失的严峻形势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够真正改变我国人力资源相对落后的局面在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键词 资源争夺人才流失现状原因 前言

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 首先是人才的竞争 面对全世界人才奇缺的严重形势 为缓解 人才供求矛盾世界各国一方面加快对本国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展开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争夺优秀人才 人才争夺已经成为各 国经济竞争的主战场之一我国权威部门统计表明20多年来我国共有近60万专业人才出国学习 只有15万多人回到内地工作 2001年美国移民局发放了20万个用于招聘科技 人员的签证其中我国占10%德国政府实施“绿卡计划”揽入15万个专业人才我国是其首要目标之一另据经济日报载文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有2300万国内精英涌向外企日前央视的报道称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8万留学生选择在海外创业立业人才流失问题已经让国内诸多企业经营者挠头叹息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 我国作为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高度重视人才流失的问题全方位加强人才安全政策 1.我国目前人才流失现象分析

人力资源文献综述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教师填写: 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企业人才流失文献综述 关于人才流失的问题,西方国家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而我国直到近十年才重视对人才流失的研究。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无关系,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现在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企业的竞争逐步变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流失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国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的人才流失。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合理的人才流动有益于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人才的高流失率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当前,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

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期。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人才流失进行了众多研究,形成了诸多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人才流失是人才流动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一概念起源于50年代中期的英国,但是,直到1962年英国毕业的大学生纷纷流失到海外以后,这一概念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Mackay 1969)。 国外学者对人才流失的研究可以从宏观、微观以及个人的角度进行分类。 1、宏观角度对人才流失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国家、区域、行业角度着手,对市场机制下,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行业结构的变化均会产生人才的普遍流动,如从穷国流向富国、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夕阳行业”流向“朝阳行业”。宏观角度对人才流动的研究富有成效,在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中均有较多论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Lewin从环境推动的角度阐述了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会促使人才选择流出企业。他认为:个人能力、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Friedlander(1963)认为,社会及技术环境因素(包括上司、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自我实现因素(个人能力得到发挥)、被人承认的因素(工作挑战性、责任、工资、晋升等)构成了工作满意度;Vroom(1964)提出,工作满意度主要构成因素包括管理、提升、工作内容、上司、待遇、工作条件、工作伙伴等七个方面。这些因素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关键。如何平衡这些问题时企业解决人才流失与企业利益矛盾的主要方面。 2、微观角度,即从企业角度对人才流失进行治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大重要领域,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和实践研究。 Bevan认为,企业内部因素的作用比外部的吸引来说更能影响人才流失,而且人才做出离开企业的决定是基于离开的愿望和流动的容易程度。 马奇和西蒙(1958)最早尝试将劳动力市场和个体行为融为一体来考察和研究人才的流失行为。他们认为人才选择流出企业的意愿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对组织氛围、自身工作胜任力、人际关系、晋升机会等工作满意度方面做

国外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文献综述(DOC 27页)

https://www.doczj.com/doc/9315886642.html,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土 如果您不是在 https://www.doczj.com/doc/9315886642.html,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3722, 加入 https://www.doczj.com/doc/9315886642.html,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 国外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文献综述 一、国外社会企业出现的背景 传统上,“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部门)之外的一些志愿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协会。这些组织的集合构成了“非营利部门”,或者说是“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在社会的三大支柱。这三个部门在传统社会体制下具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因此在法律地位上的权责也比较明确。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动态演进,三个部门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开始逐步引入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而以“营利”为宗旨的公司开始向公共产品市场开放。在这一过程,“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逐渐从模糊的摸索阶段走向稳定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将从政治、经济和发展理念三个角度回顾一下社会企业的产生背景。 (一)政治因素 社会企业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三个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任何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政府在一定时期会运用政治的力量进行引导,以维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社会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因素有关:首先,回顾一下美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情况,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从卡特政府到里根政府,联邦政府一直被财政赤字困扰,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削减预算已经无法满足慈善组织日渐新增的需求,非营利组织因而转向另一个替代方案——市场。在此期间,商业收入不仅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成为推动非营利组织收入增长的引擎;另一方面,私人企业在此时期也大量投入于社会福利领域,以本身市场机制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方案 (Salamon.1995;Auteri,2003)。 其次,19世纪70年代,欧洲一些福利国家也开始出现了经济衰退,继而引发了财政上的危机。在这一时期,欧洲福利国家为了维持其原有的福利水平,必须保证政府在公共支出上水平,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话,政府甚至需要提高其公共支出的水平。这种情况对传统福利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这种背景下,欧洲部分国家逐渐采取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以此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是,这种政府契约外包形式,其利润空间并不高,所以私人企业对这种投资形式的热情并不高。所以,这种新的模式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危机。直至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非赢利组织开始介入这个领域,它将组织的目标定位为“提供无法由公共部门满足的需求,必须能够从事生产性活动,并且寻求经济支持”,将服务人群定位为“边缘人群及失业者”,实际上这些组织已经具备社会企业的雏形。(Borzaga&Santuari, 2003: 38-39)) 最后,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一下“政府职能”的变化。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渐渐变得薄弱。超越传统理念的企业责任和形象,使跨国公司和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在《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全球战略合作》一文中,陈鉴泉、庄彩菊及卡拉米勒将上述现象称为“全球合作的崛

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2006-12-14 21:27:22) 经过充分准备,我组就“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具体分析了中国人才流失的现象、原因、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首先,在流失人才的界定方面,经过讨论,我们将其定为科学人才、非科学领域的各行业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而人才流失通常有两种途径:留学国外、移民。因此,我们重点讨论了留学生人才的流失现象,也提到了科学人才、高技术人才的流失等。下面我将从现状、影响、原因以及建议这四个方面阐述我组成员的观点。 我国人才流失的现状介绍:据了解,全世界科技移民的百分之四十被吸引到了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和工程项目工作的人员中有百分之七十二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仅在硅谷地区供职的中国科技人才就超过了十万人。我国人才流失最主要的渠道是以学生和科研人员为主的出国留学、进修。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度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结果指出:从1978——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以留学生身份出国目前在外的留学生人员有52.74万人。回国人员只占24.7%,超过75%的留学生尚未回国。教学科研领域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2000——2002年,人才外流率为18.6%,回国率为14.4%,人才净流失率为4.5%。1993——2001年间,我国软件人才流失率为10%左右。研究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出国留学人员回国率保持在2:3是比较合理和有利的。若以此为标准,中国仍处于严重的“智力流失”状态。 鉴于中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状,我们讨论了其影响。部分同学认为人才流失并非坏事,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流失的人才可以在国外优越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自己,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流失的人才在国外得到发展后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国内,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并且,科技人员留在国外,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他们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然而我们也考虑到了其坏的影响。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讲,人才流失的后果十分严重,国家前期人才培养投入将得不到回报。从企业的角度讲,人才流失后的置换成本相当高。据美国一项研究,一个人的离职可能会使公司损失5万到10万美元。人才流失成本包括:(1)人才交替成本由重新招聘、考察和培训周期内的生产力下降导致的损失。(2)“专用资产”的流失:员工在某个企业通过学习获得的技术和人文知识,客户关系信息、配合默契构成的生产力,就是蓄积在员工身上的该企业的专用资产;(3)人才风险成本的增加:企业在培训、使用不熟悉的职工过程中要冒一定的风险;(4)企业为自身信誉降低所支付的成本。被解雇的员工常常会散布不利于企业的言论,解雇的员工多所付出的代价越大。(5)文化蜕变成本。人才流失常常发生在具有创新意识,与传统文化不太相容的人才群体,结果是导致企业文化朝表面去同方向蜕变,这是十分危险的倾向。 其次,人才流失将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科技知识创新及转化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的差距。入世后人才的流失将比市场份额的丢失更为危险。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地实施包括人才吸引、培养、使用和激励在内的人才战略,对人才回流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doc

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1 题目: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 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 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文献综述 姓名:学号: [摘要] 员工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并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流失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减少员工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员工流失马斯洛需求层次文献综述 [Abstract]Staff turnover problem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In this paper,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oss of employees as the foundation,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the loss of employee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staff turnover. [Keywords] Staff turnover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literature review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流动也日趋频繁,员工流失带走的不仅仅是员工个人,还有企业的各项成本,并给企业带来多种分风险和一系列的消极连锁反应,也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员工的流失问题己成为企业管理人员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如何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失,降低员工流失风险与成本,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所需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者对员工流失的研究定义多种多样,Price (1977)将员工流失定义为:个体作为组织成员状态的改变。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人才流失的研究较早,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人才流失进行了众多研究,形成了诸多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理论模型的构建上,较有代表性的有: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1从环境推动的角度阐述了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会促使人 才选择流出企业。他认为:个人能力、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1关培兰《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们处于一个不利的工作环境中(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心情不舒畅、工资待遇不公平、领导作风专断、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等),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因此,当个人对环境无能为力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