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何传新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渠道、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意识以及改善农村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改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制度建设创新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有成熟的金融投入作保障,需要构建一套开放的、多主体竞争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新农村长远发展需要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作支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保障,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谐发展,并逐步成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过去的十几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未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一些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先天性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深层次需求,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金融服务系统不完善。基于相关金融政策、机制、体制等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还普遍存在很多缺陷,诸如法人治理不完善、财务包袱重、资产质量差、风险补偿能力低等问题,限制了其服务作用的发挥,不能满足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此外,针对开展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几乎还是空白,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出现金融服务和谐共赢局面的几率很小。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失衡,积极的服务环境稀缺。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方面

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主要范围仅限于粮棉生产,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明显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建设的各方面的需要。随着我国粮棉油购销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棉流通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保护价收购范围日益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窄,其现有的业务量与人力资源及机构设置不相配套,存在金融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在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础工程中,金融机构没能及时给农业综合开发及基础设施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缺乏好的金融政策做引导[1]。

(二)国有商业银行方面

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其支农的功能明显逐步减弱。尤其是在金融改革后期,农业银行大部分资金涌入城市,其政策性诉求和商业利益追求无法完全兼顾。因其盈利需求在农村地区无法得到满足,结果导致大量资金从农村地区被撤出,其支农的作用也大大降低了。作为金融部门的银行,考虑会计风险和投入产出比无可厚非,但是在此基础上也更需要大力提高市场研发能力,加强对金融服务环境的合理开发运用和进行前瞻性研究,结合本地金融市场的具体需求,研发个性化的金融新产品,适时加大创新信贷业务工具的力度,针对客户不同类型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金融机构方面

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有产权不清的现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地深化,信用社与农业银行主体上进行了分离,农村信用社摆脱了代管关系,不再隶属于农业银行。作为合作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社则徒有虚名,主要为社员服务与不以盈利为目标,实行民主管理和自愿入股的合作制原则相违背,其中大多农民入社非自愿而迫于行政力量的强制。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辨别风险的能力不强,且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监事会、理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三会”形同虚设,实际运行过程中未能发挥其应有职能。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经过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产权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一直存在。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8

(一)信息流通不畅

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及微观主体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信息的流通不畅导致了地方金融发展现状无法被地方政府及时掌握;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需求把握不准确,对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了解不及时;农村微观主体往往不能对财政金融政策重点支持对象做到准确把握;信息流通受阻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经济盲目性发展[2]。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机制有待完善

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基本组成元素,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等诸多问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平衡,致使连锁反应发生,造成农村经济系统极不稳定甚至发生混乱。另一方面,相关的金融法律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但在我国农村与金融合作、农业保险相关的立法仍存在严重滞后、缺失的问题。

(三)民间借贷不规范

由于民间借贷法律程序存在不规范、随意性大,有效性差等问题,即便签定了所谓的书面协议,其实质山也是一种简单的君子协定,借贷风险无法避免。比如,有的借贷质押物就只有一张身份证,双方很容易出现经济、民事纠纷,甚至演变成暴力事件。

(四)信用制度不完整

面对失信者、债务逃避者,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惩罚机制,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加以威慑,不但缺乏完善的制度来保护正当的金融债权,还会致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或多或少的受到损害。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使农村金融机构遭遇了尴尬的被动的局面,惜贷、怕贷的思想随之产生,农村信贷资金投放难以深度全面的展开,信贷作用的不充分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防范体系缺失。农业风险一旦发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其波及范围涉及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业风险的防范的不到位无形中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构建和改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渠道

1、完善现行农村金融服务渠道,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法人体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三方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明确的产权权责,完善股权设置机制[3]。笔者认为,农信社采用县一级法人治理结构能提高其资金运营能力,更接近农村,能更好地农户服务。其次,强化金融组织政策性支农作用。省级乃至中央财政应筹建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分配及范围,统一管理农村政策性业务。再者,应尽快出台一批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的专属性法律规章,实现对农信社的依法经营和管理。例如通过采取税收、贴息、损失补偿等优惠政策,诱导商业银行将资金投向县域经济,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流入农村领域。最后,创新特殊政策。针对农民抵押困难的情况,应考虑其贷款的特殊性,适当放宽贷款政策要求条件,适时鼓励信贷担保业务快速发展。

2、尝试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展银行金融机构时,应结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需求额度大的实际情况,适时启动并适度创新组织机构、运作机制和金融形态,其中包括发行有价证券、信托、信用担保、咨询、租赁与代理买卖、保险、外汇资本运营等。农村金融改革必须以辐射区域经济的需求为出发点,努力拓宽多渠道融资,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农业发展所需资金,加大力度培育农村资本市场。

(二)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

政府应为农村金融产业的制度创新创造环境,从制度方面保证产业主体进行金融创新后应该得到的最低限度报偿或好处(如享受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政府有责任为农村金融市场营造适度竞争的经营氛围,一方面用市场化利率抵消金融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金经由金融机构投入到农业经济,同时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补充作用;对一般性商业贷款,形成农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共同竞争的局面,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趋于完善。

农村金融机构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树立互利合作的、共同培育市场、实现双赢的经营理念。在长期竞争中,农村金融机构之间遵循的不是简单的非赢即输的规律,应认识到只要适应生存发展的规律都是最佳模式[4]。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相比在信息、效率上占一定优势,但在规模实力上不如大银行;大型正规银行应着眼于我国的国情,重点支持一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要在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而中小金融机构应发挥自身优势寻求优势资源与打银行开展合作,使它们成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最终使各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协作发展的动态平衡。

-

-79

(三)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改善农村服务环境

通过环境变量的变化趋势可以折射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受金融服务环境的影响程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健全金融制度。(1)规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加大对财政投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培育金融市场主体及支持金融创新等。(2)明晰金融产权关系。具备明晰的金融产权关系是对农村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对区域金融服务环境加以改善的基本前提。(3)加大监管力度。首先,以国际金融系统的监管做为参照标准,构建适合农村的金融监管体系,并制定相对合理的制度政策。其次,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预警、防范与补救机制,对所有农村金融机构统一实施规范有效的金融监管。(4)改善执法环境,加快对农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严格执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强化信用基础。首先,完善立法,强化执行。根据现行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失信惩罚力度,确立失信成本递增的违约制裁机制,发挥信用规则的制衡力和约束力,将其范围扩大至所有信用活动。其次,实行信用报告制度,对所有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建立信用档案,采用信用报告制度促进经济主体规范经营。第三,加强教育培训,应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良好金融环境。

3、完善沟通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及微观主体之间应建立起一个信息流通、共享的沟通平台。农村金融机构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及时了解财政政策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准确把握企业组织及个人需求,便于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及业务方向,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政府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详尽地了解区域内金融现状、准确把握微观主体的需求,及时调整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信贷主体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准确了解政府财政扶持重要信息、信贷政策支持对象及当前国家及地方财政货币政策要求等,以便准确高效地开展信贷活动[5]。

4、合理规范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与正规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在实际操作中具备四大优势:第一是信息优势。民间借贷中的双方当事人相互比较了解,极易获得高度透明的融资信息;第二是制度优势。民间借贷发展符合市场金融交易制度,是市场金融形式的一种,也就是说,民间借贷是市场化行为和利率。第三是速度优势。民间借贷双方能迅速达成交易,交易过程快捷,借方能快捷、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第四是成本优势。民间借贷一般不需要对融资方支付公关等费用,融资交易过程中的搜寻信息及管理成本很低,与正规金融相比优势明显[6]。以上四种独特优势,在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在应对农村金融需求的过程中行成了良好的互补效应。为引导民间借贷走向正规化发展道路,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合理规范民间借贷相关制度,改善其市场发展环境,引导民营经济组织有序发展,并逐步促使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5、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为降低农村金融信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户防范农业风险的保障机制,有效地防止风险带来的损失直接转嫁给金融机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环境。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创新的基本前提。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础工程建设滞后现状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建设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的进程。尽快优化和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环境,保持一个安全与稳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优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环境,确保农村金融安全,实现金融服务的高效、优质、全面的提升有积极推动作用;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新体制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实现农村存量资金的盘活,有利于加速的资本良性循环,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亮.撬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金融支点——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演进与改革发展[J].新华文摘,2010(11):18-20

[2]蒋国政.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8(40):74-77

[3]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9(8).:22-26

[4]李明昌,周晓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运行特征及行为绩效[J].财经科学,2009(08):41-33

[5]陈华,丁焕强.基于金融服务理论建立农村金融新体制[J].财经科学,2010(09):29-32

[6]刘健民,邹娟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商界(上),2010(03):62-64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山东泰安271000

--80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1

————————————————————————————————作者:————————————————————————————————日期: 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调查内容:机构类型现状主要业务趋势存在问题 为了培育一批运行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状况银监会计划2011年设立19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份全国已有13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2家。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入股,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年度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境内自然人入股,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良好信用记录,企业和自然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村镇银行应该是未来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开展以来

已有118家试点分布全国各地,是新型金融机构中比重最大的。它有着商业银行的性质,在经营过程中较农村信用社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子较轻;较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存款,后续资金有保证。但是,由于刚刚涉足农村市场村镇银行运行起来会感到经验不足,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量将逐渐增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二)贷款公司 贷款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它是由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相关业务。按照央行的规定它只能办理贷款业务以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已有7家设立,如下图: 中国人民银行小额贷款首批试点列表 公司名称公司所在 地 成立日 期 注册资金 (万元) 晋原泰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600 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700 全力小额贷款公 司四川广元 2006.04. 10 2000 江口华地贷款公 司贵州江口 2006.08. 15 3000 信昌小额贷款公 司陕西户县 2006.09. 18 2200 4

农村金融服务调查问卷

农户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您的住址定西市县(区)乡(镇)村 2、您家家庭人数人,外出打工人数人 3、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养殖业④工资收入⑤个体经营⑥打工⑦其他,请注明 二、农村金融服务情况 (一)存款服务 1、离您家最近的是哪家银行 ①农业银行②信用社③工商银行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2、距离您家最近的银行机构有多远 ①1公里以内②3公里以内③5公里以内④5公里以外 3、您的家庭存款选择哪家机构机构 ①农业银行②信用社③工商银行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二)贷款服务 1、您有没有从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2、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3、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4、您有没有从政府及财政部门获得过支农资金 ①获得过②没有获得过 5、您有没有从亲戚朋友处借过款 ①借过款②没有借过款 6、您有没有从其他私人高息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7、如果您有借款和贷款,数量是多少 ①1万元以内②1万-5万元③5万元-10万元④10万元以上 8、您借款和贷款主要用于: ①用于生产②用于建房③小孩上学④治病⑤其他,请注明 (三)服务需求 1、您认为当前在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方不方便 ①很方便②比较方便③不太方便④很不方便 2、如果您认为当前存取款业务不方便,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①服务网点太少②存取款金融机构太远③服务态度不好④存款利息太低⑤没有私人借款方便 3、如果您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困难,主要困难和原因是 ①放款数量太少,不够用②手续太复杂,不方便③贷款利息比较高,受不了④没有抵押的财产,贷不了⑤没有关系,贷不到⑥自身信用问题 4、为了贷款您认为是够应该允许用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来抵押 ①应该②不应该

农村金融体系

201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央1号文件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村金融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新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农村金融体系面临很多问题,如金融支农不足,金融产品单一,特别是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比起来,最具体的表现还是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那么造成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不强、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尤其是贷款难、结算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深入剖析这些现象,其实质是资金、人员和科技手段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一)资金供给能力不足,涉农资金投入受限。 一是农业为弱质产业,投入多、产出少,导致农村资金先天性匮乏。二是金融机构商业化取向和乡镇财政的普遍困难,导致农村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三是由于农村基层金融机构赢利能力低于城镇,尤其是小额农贷管理成本较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在乡村,导致资金背农化倾向较为明显,影响了涉农资金的有效投入。四是由于结算功能、行业品牌的影响,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有限。 (二)服务人员力量薄弱,金融覆盖明显缺失。 由于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经营成本偏高,银行企业本质决定了其将服务的重心向城镇转移,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向城镇转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也在不断整合,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呈下降趋势,覆盖范围逐步缩小,服务人群不断减少。农村合作机构虽然人熟、地熟、情况熟,但员工平均服务农户数太多,加之农村金融服务额小、面广,服务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其服务常常陷入疲于应付的状态,妨碍了支农作用的发挥。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金融服务功能不强。 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产品创新重视不够,加之科技力量薄弱,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品更新滞后,服务功能残缺。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把市场研发的力量倾注于城市,对农村最基层客户需求关注不多,甚至不愿意把科技人才和新的硬件设施配置到农村网点,进而导致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适应能力不强。三是农村金融先天供给不足,

金融组织体系概述

第一节金融组织体系概述 一、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体系一般是指由各种金融机构组成的组织体系,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并逐步健全和完善。 构成我国金融体系的金融机构按其地位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金融监管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监会)。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负责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证券、保险除外)实施管理和监督,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并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中国证券会是我国证券业监管机构,负责对证券业和期货业的监管。中国保监会是我国保险业监管机构,负责对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监管。 第二类是经营性金融机构,它包括: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不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目前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三家,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一般是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盈利性机构。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另外还有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各中心城市设立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住房储蓄银行,外资、合资银行。 证券机构。是指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如发行人、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险机构。是指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各种国有、股份制和合资的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机构。包括城市和农村信用社,是群众性合作制金融组织,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各种信用服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职处置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购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 二、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管理货币金融的最高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具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是发行的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是政府的银行;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是银行的银行。世界上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一般认为是瑞典国家银行,1656年由私人创造。但被公认为现代中央银行“鼻祖”的是英格兰银行,于1694年建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有权威的中央银行组织体系。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它于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以来,既作为中央银行、行使发行货币、管理金融的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的各项业务,发展到现在真正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12月至1986年12月,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的一般职能,又对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办理金融服务业务。虽然从1979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先后从人民银行中独立出来,但人民银行继续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9657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

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 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

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如今的城市,银行网点遍布大街小巷。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想取钱、存款、汇钱,到最近的金融网点要花掉二、三十元的车费和半天时间,“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被称为“新三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多,但真正服务“三农”的供给主体少。有资料显示,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农村银行网点仅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而县及县以下仅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我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农信社、邮政储蓄所、农业银行在行政村设置分社或储蓄所的更是微乎其微。以前,农信社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在下面设有分社和储蓄所,村村还设有代办点,那时农民办理业务真方便,因而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但是随着乡镇合并,农信社出于自身经营成本核算、安全防范等因素的考虑,将下面的分社和代办点都撤完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乡镇服务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该体系中存在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非正规金融服务机构受到抑制、农业保险越来越萎缩、相关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改革建议“三农”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也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培育和完善农村的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一,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这样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其主要特点就是除邮政储蓄受到国家邮电局的监管外,其他的金融组织都受到国家金融当局的监管。在正规的金融组织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及农业的业务很少;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所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储蓄,它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第二,非正式金融。该体系主要泛指存在于个体、家庭、企业之间,在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其主要的运作形式有合会、私人钱庄、当铺、集资、贸易商放款和商业信用、民间票据机构等。这些金融组织通常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它们既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又没有纳入政府部门监管,所以归入非正式金融。部分以农村扶贫为中心的小额信贷活动也可归入。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嵌入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型制度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中的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即信任关系。从知识论角度看,非正式金融比任何正式金融更能发现和利用分散在各地的局部知识,而且许多局部知识不能通过正式金融机构的标准化操作所发现和利用。加上非正式金融都建立在明晰的私人产权和无限责任基础上,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金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在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涉及到农业。其中,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一家真正和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无法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应有作用。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于农村信用社。仅仅靠农村信用社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中国农业银行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实际上农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它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户,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它的支援农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吸收储蓄,而不进行放贷,其结果是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进而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直接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受到抑制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阵地,农村金融市场中正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核心作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失灵和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以及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新农村需要新金融,创新的根本路径在于打破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体制密码,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核心“DNA”,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再造”。 “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因此也叫自我更新的机制。 完善机构体系 组织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载体,有效的组织设计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高效的重要机构保障。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它金融组织的作用,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分明、相得益彰的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和约 束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应该是竞争性的,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在金融创新的方式上需要从过去政府供给主导型方式逐步过渡到需求诱发型方式,即鼓励农民群众和农村金融组织自发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重新定位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要适应新形势,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支持农产品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并延伸到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商业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重点支持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型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村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合作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产品。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面对农村金融供需的巨大缺口,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该是弥补缺口的途径之一。因此,组织再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新定位政府角 色与市场力量,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协同共振的效应。 腹有诗书气自华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为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三农”问题倍受关注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了“以农为本,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成为当地“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支持“三农”工作总结 (一)机构网点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乡机构,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市场营业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品种最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努力,我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显示了其资金充裕、信贷规模扩张,支持我区企业、个人的生产及消费,有效保证了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不断加大支农资金,充分体现支农主力军地位 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地支农资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来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在全区金融机构总体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为当地支农工作的“主力军”。 二、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

我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三农”快速发展及自身经营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资金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造成我社支农资金供给不足。农村经济主体一方面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将大部分资金存入其他商业银行,造成我社后续资金补给不足,且难以满足当地“三农”发展的信贷需求。 (二)信贷服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社支持“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简单生产信贷需求,但随着当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信贷服务机制跟不上,导致新时期下当地“三农”发展的新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三、完善服务机制的建议 (一)立足服务“三农”,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 我社市场定位为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中小企业,并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强社之基、固社之本,常抓不懈;积极创新服务“三农”的业务品种,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1、通过创新服务手段、丰富业务品种等措施,有效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社业务种类已达多个,如小额扶贫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抗震安居工程贷款、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和林果业、畜牧业贷款等等。并按照自治区产业结构规划和市场需求研制开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是做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的前提。全市银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也存在着许多新机遇。蚌埠银监分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始终坚持“增机构、扩规模、调结构、优服务、练内功”的科学监管思路,坚持以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决心打造皖北一流分局,进一步推动我市银行业积极寻找适合“新常态”的发展之路,促进经济金融携手共进、融合共赢,为地方经济实现稳中有增、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紧扣改革主题 全力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2015年8月,蚌埠银监分局起草《银行业支持蚌埠市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5大类16个方面意见,要求各银行业机构紧扣目标,序时推进,全面升级银行业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前三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644.15亿元,较年初增加87.4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达63%,有效支持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夯实了经济发展后劲。 2015年以来,蚌埠银监分局进一步优化机构网点布局。6月28日,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正式挂牌开业。至此,我市三县村镇银行的空白全部被填满。构建成农商行+村镇银行“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蚌埠市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是我市金融体系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前三季度新批支行网点5家,社区支行3家,村镇银行网点2家,马鞍山农商行怀远支行及徽商银行四家普惠金融支行筹建已获银监局批复,近期将完善开业手续,邮储银行二类支行改革也已全面完成。 此外,蚌埠银监分局积极参与配套机制改革。协助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机制,严格控制举债成本;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及宅基地产权、林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加大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信用惩戒“黑名单”;加快蚌埠诚信体系建设,与市中院建立“点对点”查控机制,累计查询涉案账户2600余次。 紧盯银企矛盾 不断打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阻碍 蚌埠银监分局一方面积极强化银监会关于续贷政策36号文件以及安徽银监局关于帮扶小微企业活动的落地实施,今年以来,累计向267户小微企业发放续贷资金38.48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2500万元。努力为健康的银企关系打通政策阻碍,银监会曹宇副主席来蚌调研就强调,蚌埠市的“过桥”资金办法效果很好,银监会要想办法,解决与现有政策的矛盾,与监管政策续接。 另一方面继续督促银行高管想作为、能作为、有作为,主动“进企业”,现场办公,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及解决方案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及解决方案

1 乡村金融需求与痛点2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3 乡村金融产品设计4 总结与提问

一、乡村金融的需求与痛点

乡村金融市场痛点——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 ?国办发〔2014〕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稳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需求侧 ?便捷的小额贷款支持种植、养殖 ?种粮能手、养殖大户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大笔收购资金,大规模农机农资投入 ?农民最大财产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缺乏商品化流动渠道 ?城市资本尝试乡村投资,回报周期长 供给侧 ?乡村金融网点少,单笔金额少,传统银行审批流程需要抵押,信审、担保、还款证明等系列文件?传统亲友间借款,经营贷加历年经营留存不足以支持快速扩张 ?集体产权用地的抵押、估值贷款需要政策和法律突破 ?缺乏有效的资本退出途径,融资难

二、乡村金融国内案例

一、普惠金融案例——河北易农科技 ?国家政策: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6年1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印发。2017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市场数据: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为1.72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有近9248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2.7万亿元。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 ?具体案例: ?乡邻小站是宜农科技在全国打造的村一级电商、金融、便民服务平台,在各个行政村引入网络购物,与银行合作在农村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提供便民支付、代缴费、物流快递等综合服务内容,致力于让中国亿万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方便、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服务 ?站点业务首先依托国家一系列金融助农政策,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在农村网点开展便民服务,向农民提供取、汇、转、贷等普惠金融支持。进而以金融的刚性需求作为粘着农民客户群的核心手段,丰富服务体系,叠加便民缴费、网络代购、团购订制、收发快递等新业务。 ?公司实行“轻”运营模式,各项业务合作以平台模式为主,引导各行业知名服务商提供产品和服务进村,宜农站点负责落地引流和营销。宜农科技在河北省农村为某国有银行全年揽储达到300亿元,成为各家金融机构延伸到乡村的金融产品超市和引流平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目前,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村金融得到发展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并未真正、彻底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趋势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大力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农村经济 The Thinking of Perfecting the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pgrade of the rural economics industry and pressing for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distempered development of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nd system reform lag become grievous fetters, which cumber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ics.At present, the rural financial has got a certain extent, 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at the same time, the existing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can’t satisfy the rural financial needs really or full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China's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nd the arisen problem, I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consummate the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to develop the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offer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Finance institution Rural economic

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4)

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县、乡、村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是指在县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在乡镇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站、在村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部,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实行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各司其职、三级联动。为积极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新模式,更好发挥金融助推扶贫的作用,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就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金融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工作目标为指引,有效整合“政、银、担、保、投”等各类资源,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推动“信用+信贷”、“支农再贷款+银行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保证保险”、“三权”(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模式落实,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全县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快捷、高效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目标。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 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分别由扶贫办、金融办、人行的负责同志担任。该中心人员由县扶贫办、金融办、人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牧局、公安局、法院、人行及各专业金融机构等单

位抽调专人组成。 具体职责 (1)负责全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乡村两级金融扶贫服务机构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对全县农户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进行指导,建立完善、共享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2)负责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贫作用明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受理、批转和督办。受理、登记各类主体的贷款申请,批转相应金融机构启动贷款流程,督导相关部门按照办结时限完成; (3)负责全县扶贫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平台建设和业务运转; (4)负责全县农村产权评估、流转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和风险缓释机制建设和业务运转; (5)负责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利息补贴的及时拨付; (6)负责全县不良资产处置及不良贷款清算、偿付工作; (7)对全县金融扶贫服务站、金融扶贫服务部进行监督管理,实施业务指导; (8)完成金融扶贫临时性工作。 (二)乡镇级金融扶贫服务站 设主任一名,由主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负责,设副主任二名,分别由乡镇扶贫办主任和驻该乡镇金融机构负责人担任,另抽调3至5名专职人员(驻该乡镇的金融机构至少2人以上参加)负责具体工作。 具体职责 (1)政策宣传:收集、整理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攻坚政策,定期不定期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并熟知扶贫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030-89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行、招商银行榆林分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榆林分行,构成榆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本框架。其中法人机构12家(1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9家。从业人数5064人,营业网点544个,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325个,邮政储蓄银行79个,农业银行61个,占营业网点的85.4%;从分县情况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榆阳区、神木、府谷、定边、靖边和横山县,分别为106、60、72、52、48、40个,占营业网点的69.4%。当然全市仍有

农村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一、****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市现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426个,其中工商银行51个,农业银行60个,中国银行16个,建设银行26个,政策性银行5个,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37个,邮政储蓄131个。位于乡镇的机构116家,占全市机构务现状的总数的27.23%。其中农业银行21家,农村信用社48家,邮储47家。农业银行机构乡镇覆盖率42.86%,农村 信用社机构乡镇覆盖率97.99%,邮储机构乡镇覆盖率95.92%。 乡(镇)所在地具有贷款功能的机构43家,占乡镇机构总数的37.08%。其中农业银行17家,农村信用社36家。 目前,****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仅限于 存款和贷款业务。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了信贷支持。到20****年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111024万元,较年初减少17155万元。主要原因是农业银行农业贷款锐减,****市农业发展银行充分发展政策性银行优势,积极向粮食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等行业发放贷款,全年新发放贷款88264万元。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存款业务。特别是邮政储蓄机构利用网络优势还能为农民提供全村国通存通兑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 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全市农村地区开展了“一证通”业务。共在32个基层社、34个行政村进行了“一证通”试点,评定“一证通”农户1792户,授信总额3860万元,有718户

得到“一证通”贷款1578万元,为支持“三农”发展开辟了一条新 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由于农业生产是以土地为中心, 农户居住较为分散,不集中。有的村偏僻,距离乡镇远则达上百公里,有的还不通汽车,遇到雨雪天气根本无法出行。****市位于乡镇的机构有116家,只占全市机构总数的27.23%。特别是近年来,国有 商业银行股改,逐渐退出了农村市场。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力量薄弱,代办站撤并后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服务鞭长莫及,使部分农村地区长期处于无金融服务状态下,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农村地区缺乏担保组织机构。农户和农村私营企业由于资产 有限,大都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而农村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又将是否有抵押担保当作放款的必备条件,造成一些确有发展前景的农业项目因缺乏抵押担保而被-迫搁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资金没有“落地生金”。****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基层的 机构只单纯吸收存款,吸收来的存款没有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上存赚取利差。20****年末,****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总额的64.61%。邮政储蓄机构,以其邮政代 办点遍布乡村和通存通兑的优势,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上划。20****年末,****市邮政储蓄余额占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的22%,是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总额的2倍还强,农村

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报告总结

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报告总结 受市长委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十分重视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下功夫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总量和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我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总体情况 在全市各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止末,全市农业存款余额为亿元,占全省余额的10%,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增加额占全省的%;农业贷款余额亿元,占全省总额的8%,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新增金额占全省的%。全年累计投

放粮食购销贷款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72638万公斤,圆满完成粮食收购预期目标。累计支持企业销售粮食79468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全年为万农户和12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较为优质的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做好“三农”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市金融服务“三农”的主要做法 加快建设满足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着眼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网点布局,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重点加大了三个方面的支持力度: 一是支持农村信用社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支农实力。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营业税返还、专项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信用社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推进改革。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有效化解,资金实力显著增强。该社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要求,积极推进“支农惠民工程”,截止末,各项贷款余额亿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656116万元,为474319户农户提供了金融服务;支持基地24个,规模经营户1342户,农业龙头企业16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