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每课一练

2020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每课一练

2020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每课一练
2020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每课一练

2020六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每课一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练习

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一、长方体有()个面、()个棱和()个顶点,()的面完全相同。

二、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

三、先观察,再填空。

这是一个(),长()、这是一个(),棱长是()。

宽()、高()。

答案:一、6 12 8 相对

二、6 正方形12 相等8

三、长方体6厘米4厘米8厘米正方体2分米

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四、下面的平面图,能围成正方体的有()。

五、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说一说哪些面是相对的。

( A )——()()——()()——()

六、求出下面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涂色面的面积。

答案:一、1 2 4

二、A——F B——D C——E

三、120平方厘米20平方分米49平方厘米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七、看图做一做。

(1)右图中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左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下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八、一个正方体礼盒,棱长是2.5分米,想要在它的6个面上贴上包装纸,至少

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九、一种感冒药外盒包装的形状是长方体,长和宽都是4厘米,高是8厘米,制

作这个包装盒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一、(1)36 15 60 (2)(36+15+60)×2=222(平方厘米)

二、2.5×2.5×6=37.5(平方分米)

三、160平方厘米

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十、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金鱼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

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的玻璃需要4元,那么至少需要多少元买玻璃?

十一、一个正方体包装盒,棱长4.5分米,底面是木板,四周和上面用的是硬纸板。做这个包装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和都是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十二、一个长6米、宽3.5米、高3米的房间,其中门窗的面积是8平方米。现要在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那么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

答案:一、176平方分米704元

二、木板20.25平方分米,硬纸板101.25平方分米

三、70平方米280千克

第5课时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十三、判断:同一类物体的体积大小是一样的。()

十四、如果两个不同容器的容积相等,则它们的体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十五、小丽和小樱各买了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丽用一号杯装,刚好装4杯,小樱用二号杯装,刚好装5杯,几号杯的容积大些,为什么?

答案:一、×

二、C

三、因为一号杯的容积是1÷4=,二号杯的容积是1÷5=,>,所

以一号杯的容积大些。

第6课时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十六、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小瓶酒精的体积约是50()。

一个顶楼水箱可容水约800()。

十七、下面的物体都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厘米?

十八、将一只拳头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中,溢出来的水的体积()。

①大于1升,小于1毫升②小于1立方米,大于1升

③大于1毫升,小于1升④大于1立方米,小于1升

答案:一、毫升升

二、6立方厘米7立方厘米8立方厘米

三、③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十九、下面的长方体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二十、计算下面长方体的体积。

二十一、计算下面正方体的体积。

答案:一、长3厘米宽2厘米高4厘米体积24立方厘米

二、8×3×4=96(立方厘米)

三、8×8×8=512(立方厘米)

第8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二十二、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

(1)(2)(3)

二十三、一个正方体的木箱的棱长是0.5m,它的底面积是多少?体积呢?

二十四、已知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80立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56平方厘米,则它的高是多少厘米?(用方程解)

答案:一、(1)12×2=24(立方厘米)(2)3×3×3=27(立方分米)(3)2米=20分米4×20=80(立方分米)

二、底面积:0.5×0.5=0.25(平方米)体积:0.25×0.5=0.125(立方米)

三、5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整理与复习(1) 1.填一填。 4.05 dm3=() cm3 6.8 m3=() dm3 4080 dm3=() m3 6800 cm3=() dm3 6.4 L=() mL=() cm3 8600 mL=() L=() dm3 2.在下面表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 长/cm810 30 宽/cm38 底面积/cm2 高/cm530 棱长和/cm 表面积/cm2150 体积/cm3800 3.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4.(探究题)根据图中的信息,求出这个铁球的体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5.(思维训练题)右图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你能先测量,再分别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吗? 6.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7.一个无水观赏鱼缸(如图)中放有一块高为28厘米,体积为4200立方厘米的假山石,如果水管以每分钟8立方分米的流量向鱼缸内注水,那么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假山石完全淹没? 整理与复习(1) 1.405068004.086.8640064008.68.6 2.5524809002510564112360601585205400 120 27000125 3.(1)288 cm2,324 cm3 (2)294 cm2,343 cm3 (3)130 cm2,100 cm3 4.12×7×(6-5)=84(cm3) 5.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测试题

百分数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8.6%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七写作()。 2、火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燕子的速度是150千米/时。火车的速 度是燕子的()%。 3、0.6= () () =()∶()= () 25=()% 4、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5、比80米少20%的是()米,()米的20%是60米。 6、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约占女生人数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 7、某饭店九月份的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 税,九月份应纳税()元。 8、果园今年种了200棵果树,活了198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 ()%。 9、一辆自行车原价560元,这辆自行车打八五折后的价钱是()元。 二、对号入座。 1、一堆煤,用了40%,还剩这堆煤的()。 A、40% B、60% C、60吨 D、无法确定 2、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1 2,这个月增产 ()。A、25% B、45% C、30% D、20% 3、一种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300件产品中有()件不合格。

A、2 B、4 C、6 D、294 4、丽丽家上月用电50度,本月比上月节约了10度,比上月节约 ()。A、80% B、50% C、40% D、20% 5、右图中的涂色部分用百分数表示是()。 A、150% B、15 C、15% D、5 10 6、甲数是240,乙数比甲数多25%,乙数是()。 A、60 B、240 C、300 D、125 7、把25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A、20% B、25% C、100% D、125% 三、解决问题。 1、80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面粉576千克,小麦的出粉率是多少? 2、饲养小组养了白兔和灰兔。白兔36只,灰兔12只,白兔和灰兔 分别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3、某乡去年造林15公顷,今年造林18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 分之几?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达标题

第一单元《圆》 《圆的认识 ( 一) 》 一、我会填。 1 、圆中心的一点叫 ( ) ,通常用字母 (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2 、通过 ( )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 ) ,叫作圆的直径,用字母 ( ) 表示。直径是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 ( ) 的一条。 3 、从 ( ) 到圆上 ( ) 一点的线段叫作圆的半径,用字母(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4 、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 ,分针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 ( ) 。 5 、在同圆或等圆内, ( ) 的长度是 ( ) 长度的 2 倍,我们字母表示 ( ) 。 6 、 ( ) 决定圆的大小, ( ) 决定圆的位置。 二、我会辩一辩。 1 、圆的直径都相等。 ( ) 2 、同一个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 3 、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 ) 4 、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5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

三、我会选。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一个圆有 ( ) 条直径。 A 、1 B 、2 C 、无数 2 、在一个边长是 5 ㎝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 ( ) 。 A 、5 ㎝ B 、10 ㎝ C 、任意长 D 、2.5 ㎝ 3 、直径和半径都是 ( ) 。 A、射线 B 、直线 C 、线段 4 、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 4 ㎝,所画的圆的直径是 ( ) ㎝。 A、2.5 B 、 4 C 、8 《圆的认识(二)》 1.判一判。 (1) 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圆的直径。() (2) 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 2 倍长。() (3) 任何一个圆都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4)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画一个直径是 6 厘米的圆。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王焕成 摘要::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活选取素材。 关键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 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题(一)精选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题(一)精选练习题 (1)在一次测验中,小明做对的题数是11道,错了4道,小明在这次测验中正确率是百分之几? (2)大米加工厂用2000千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共碾出大米1600千克,求大米的出米率。 (3)林场春季植树,成活了24570棵,死了630棵,求成活率。 (4)家具厂有职工1250人,有一天缺勤15人,求出勤率。 王师傅生产了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485只,不合格的有15只,求这一批新产品的合格率。 (6)用一批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有192粒,没有发芽的有8粒,求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 (7)六(1)班今天有48人来上课,有2人请事假,求这一天六(1)班的出勤率。 (8)六(1)班有50人,期中考试有5人不及格,求这个班的及格率。 (9)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小王命中的子弹是200发,没命中的是50发,命中率是多少? (10)解放军战士进行实弹射击训练,50人每人射6发子弹,结果共命中256发,求命中率。 (11)某厂的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96元,技术革新后,求产品的合格率?每件成本降低到了84元,每件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12)录音机厂第三季度计划生产录音机3600台,实际生产4500台,实际产量超过计划百分之几? (13)化纤厂由于加强企业管理,每班的工人由800名减少到650名。现在每班工人数比原来减少了百分之几? (1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比乙多百分之几? (15)加工一种零件,现在每天加工1500个,比过去每天多加工300个,现在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比过去增加百分之几? (16)某小学今年计划用水250吨,比去年节约用水30吨,今年计划用水相当于去年用水的百分之几? (17)小明家十月份用电80度,比上月节约了20度,比上月节约了用电百分之几? (18)向群连锁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4.5万元,比九月份营业额增加了4.5万元,十月份的营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每课一练测试题及答案

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随堂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中华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______、民族______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 2.__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______。 3.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______,尊重当地的______。 4.中国是世界上第_____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我国自主研发的______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7062米。 5.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_____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______ 的方式取得。 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7.公民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____。 8.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______等信息,应注意______ 。避免个人______ 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18分) 1.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2.我国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 4.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5.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中国公民。()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小朋友不具有中国国籍() A.小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小明出生在德国。 B.小亮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他出生在美国。 C.迈克是英国人,他与父母在中国旅游。 2.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作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平均数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吴:为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成数 冀教版(2014秋)(含答案) (2)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成数 一、单选题 1.一条高速公路全长240千米,先修了全长的20%,又修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正确的列式是() A. 240×(1-20%-) B. 240÷(1-20%-) C. 240×(1-20%)- D. 240÷(1-20%)- 2.小明对全班早上如何到学校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做成统计图如下,已知全班有40人,则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是()人。 A. 20 B. 16 C. 14 D. 26 3.一件商品,先降价10%,后来又提价1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的价格相比(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4.畜牧场有800头母牛,比公牛多60%,有公牛() A. 408头 B. 230头 C. 480头 D. 500头 5.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3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列式正确的是( )。 A. 3×(1-20%) B. 3÷(1-20%) C. 3×(1+20%) 6.口算测验时,小明做对100题,错了4题,小明计算的正确率是( )。 A. 96% B. 100% C. 96.2% D. 56.2% 7.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就是说北京出游人数( )。 A. 是去年的20% B. 是去年的80% C. 是去年的102% D. 是去年的120% 二、判断题 8.1公顷相当于1平方千米的1%。 9.把8千克盐放在40千克水里,盐水的含盐率是20%。 10.把25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那么盐占盐水重量的20%. 11.甲数比乙数多20%,则乙数比甲数少20%.() 12.某商场所有商品均八折出售,我买了一条原价100元的裙子,实际花了92元,便宜8元。 三、填空题 13.学校体操队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 (1)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________%. (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________%. (3)女生人数比男生多__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学会讨论交流。 3、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小黑板、两个杯子、课前让学生搜集含有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先设计一个让小组长记录本节课本组同学举手次数总和的环节,伏笔) 1、让我们先一起来和一位老朋友叙叙旧——分数。 2、他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大家欢迎吗?——百分数。 3、你想这位新朋友说些什么呢? 引出并板书课题: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出示两杯糖水(糖水的质量分别是20克和25克)。 师:你知道那一杯最甜吗?为什么? 师:这样猜科学吗?那要知道什么才行? 2、接着出示糖的质量分别是7克和9克。 师:现在你认为哪一杯最甜? 3、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哪一杯最甜,只看糖水的质量或者糖的质量可以吗?要看什么呢?(糖的质量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4、比较。 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一杯中。 (一号杯:7÷20= 二号杯:9÷25= ) 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通分成100分之35 、100分之36 进行比较) (一号杯:7÷20=20分之7=100分之35 二号杯:9÷25=25分之9 =100分之36)(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师: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书写35%、36%),它的名字就叫。现在好比较了吗,因为分母都是?我们一来就发现了这位新朋友的第一个好处,易于比较。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一、看一看,填一填。 (1)72+72+7 2 =( )×( )=( ) 61+61+61+6 1 =( )×( )=( ) (2)125+125+125+125+……+12 5 =( )×( )=( ) 120个 (3)5 2×4表示( )。 (4) 2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43 时=( )分 5 2千米=( )米 二、计算。 73×5 193×6 114 ×5 61×10 97×8 65 ×12 134×6 97×6 15 7 ×21 三、一种胡麻每千克约含油25 8 千克,1吨胡麻约含油多少千克? 四、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 吨,三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第2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1) 一、2 5 ×6表示( ); 13 ×3 4 表示( ) 二、910 米的 21 是( )米; 14 公顷的4 5 是( )公顷。 三、计算下面各题。 313 ×2637 51×73 157×32 125×9 43×25 163×6 5 四、列式计算。 ①18 的1 2 是多少? ②8个7 12 是多少?

第3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2) 一、在○里填上“>”“<”或“=”。 1112 ×89 ○1112 78 ×119 ○78 34 ×1○3 4 ×0 910 ×89 ○910 67 ×32 ○67 98 ×34 ○34 二、计算。 12×38 35 ×14 57 ×4 15 313 ×2637 1821 ×79 2324 ×869 三、金星小学夏季运动会上,六(1)班的45名同学中有3 2的同学参加了比赛项目,参加比赛项目的有多少人? 四、修路队修路,上午修了58 千米,下午修的是上午的3 4 ,这一天共修多少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测试题 一、填空: 1、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也叫做( )或者( )。 百分之零点一二写作( ),二五折改写成百分数是( ),它含有( )个1%。 2、5 1=( )÷( )=( )∶( )=( )%=( )成 3、一个数是由10个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成小数是( ),写成百分数是( ),这个百分数读做( )。 4、A 、B 两数的比是2∶5,A 是B 的( )%。 5、一件商品打七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的价钱出售,也就是比原价低( )%。 6、王师傅做200个零件,合格198个,合格率是( )。 7、联华超市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73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十二月份应纳税( )元。 8、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0.115○12.5% 0.02○0.2% 28%○八折 对折○5% 二、判断题。 1、一批布,用去了40%,还剩60%米。 ( ) 2、李家民做了50道口算题,每题都正确,正确率就是50%。 ( )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20%。( ) 4、26.9%读作百分之二六点九。 ( ) 5、一件衣服打三折,就是指衣服的现价是原价的70%。 (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的是( )。 A 、这条绳子约长87米 B 、女生比男生少51 C 、学校已经吃了10 3吨米 2、把2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 、20% B 、25% C 、125% 3、某校共有学生300人,今天有297人到校。该校今天的出勤率是( )。 A 、98.3% B 、3% C 、99% 4、刘老师家七月份用水20吨,比上月多用6吨,上个月比这个月节约了( )。 A 、30% B 、25% C 、26%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45%-10 3 = 97÷79+5%= 56×25%= 85+15%=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案例〗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和。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和。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如和。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组讨论,指名汇报。)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如>。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如>。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和,=,=,因为,所以>。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所以>。(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生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评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同伴们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经过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以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大组汇报,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进行了有序的梳理,通过分类、举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圆 冀教版(秋)(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圆 一、单选题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它的长度一定()直径。 . 小于 . 大于 . 不大于 .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 圆心 . 圆外 . 圆上 .要画直径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厘米. . . . .仔细看一看,图中圆的半径是()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运动场中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 )。 . 半径 . 直径 . 周长 . 面积.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圆的() . 周长 . 直径 . 半径 .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 .直径是半径的倍。 .半径或直径决定了圆的位置。 .π= .画圆时,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是直径. .用个圆心角都是。的扇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 三、填空题 .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是. .填表 .填空题

有条对称轴 有条对称轴 .一个半圆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这个圆的。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用字母表示是;半径用字母表示是,直径用字母表示是,同一个圆中直径是的两倍,用字母表示公式或. .在一个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厘米。 四、解答题 .给下面的图形涂上颜色,使图画更美丽. .当π≈时,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说一说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题 .看图填一填。 ()

()圆的直径长方形的长 () 六、应用题 .下图(单位:厘米)中,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答案】 【解析】【解答】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最长,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它的长度一定不大于直径.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圆的直径的定义: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最长,据此解答.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解答】解:半径:÷(厘米); 答: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知,要求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就是求所画圆的半径是多少,可用直径除以求得.本题注意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即是所画圆的半径. .【答案】 【解析】【解答】解:÷÷(厘米) 故答案为: 【分析】厘米是个圆的直径之和,用除以即可求出一个圆的直径,再除以就是一个圆的半径。 .【答案】 【解析】【解答】解:根据运动场的形状可知,运动场中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 故答案为: 【分析】运动场的中间部分是一个长方形,两头是两个半圆,根据长方形与半圆的关系选择即可。如图: .【答案】 【解析】【解答】解: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故答案为: 【分析】圆的周长不是圆中的线,也不是线段;同一个圆内直径是半径的倍,因此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二、判断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解决问题分类型练习

百分数应用题练习 类型一 (1)在一次测验中,小明做对的题数是11道,错了4道,小明在这次测验中正确率是百分之几? (2)大米加工厂用2000千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共碾出大米1600千克,求大米的出米率。 (3)林场春季植树,成活了24570棵,死了630棵,求成活率。 (4)家具厂有职工1250人,有一天缺勤15人,求出勤率。 (5)六(1)班今天有48人来上课,有2人请事假,求这一天六(1)班的出勤率。 (6)六(1)班有50人,期中考试有5人不及格,求这个班的及格率。 (7)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小王命中的子弹是200发,没命中的是50发,命中率是多少? 类型二 (8)某厂的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96元,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降低到了84元,每件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12)录音机厂第三季度计划生产录音机3600台,实际生产4500台,实际产量超过计划百分之几? (13)化纤厂由于加强企业管理,每班的工人由800名减少到650名。现在每班工人数比原来减少了百分之几? (14)加工一种零件,现在每天加工1500个,比过去每天多加工300个,现在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比过去增加百分之几? (15)某小学今年计划用水250吨,比去年节约用水30吨,今年计划用水相当于去年用水的百分之几? (16)小明家十月份用电80度,比上月节约了20度,比上月节约了用电百分之几?

类型三 (1) 甲数是200,乙数比甲数大20%,乙数是()。 (2) 甲数是120,乙数是甲数的40%,丙数比乙数多40%,丙数是()。 (3) 把200增加10%以后,再减少10%,结果为()。 (4)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5)青年农场第一天割麦8.5公顷,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割20%,第二天割多少公顷? (6)一根电线长1.2米,截去20%后,还剩多少米? (7)一种化工原料,原来每吨生产成本是1250元,现在成本降低了20%。现在每吨成本是多少元? 类型四 (1)小军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42页,第二读了43页,还余下全书的83%没有读,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 (2)一堆煤,用去了20吨,还剩这堆煤的25%,这堆煤一共多少吨? (3)某养猪场,今年养猪400头,比去年多养25%,去年养猪多少头? (4)一条绳子,剪去全长的60%,还剩下12米,原来绳子长多少米? (5)一条公路修了60千米,正好是全长的70%,求这条公路剩下多少千米? (6)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25%,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30%,两小时一共行了220千米,甲乙两地全长多少千米? (7)农场今年收小麦150万吨,比去年增产20%,今年比去年增产小麦多少万吨?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达标题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达标题 《圆的认识 ( 一) 》 一、我会填. 1 、圆中心的一点叫 ( ) ;通常用字母 (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2 、通过 ( )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 ) ;叫作圆的直径;用字母 ( ) 表示.直径是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 ) 的一条. 3 、从 ( ) 到圆上 ( ) 一点的线段叫作圆的半径;用字母 (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4 、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 ;分针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 ( ) . 5 、在同圆或等圆内; ( ) 的长度是 ( ) 长度的 2 倍;我们字母表示 ( ) . 6 、 ( ) 决定圆的大小; ( ) 决定圆的位置. 二、我会辩一辩. 1 、圆的直径都相等. ( ) 2 、同一个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 3 、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 ) 4 、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

5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 三、我会选.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一个圆有 ( ) 条直径. A 、1 B 、2 C 、无数 2 、在一个边长是 5 ㎝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 ( ) . A 、5 ㎝ B 、10 ㎝ C 、任意长 D 、 2.5 ㎝ 3 、直径和半径都是 ( ) . A、射线 B 、直线 C 、线段 4 、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 4 ㎝;所画的圆的直径是 ( ) ㎝. A、2.5 B 、 4 C 、8 《圆的认识(二)》 1.判一判. (1) 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圆的直径.() (2) 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 2 倍长.() (3) 任何一个圆都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4)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画一个直径是 6 厘米的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但怎样摒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案例,谈点体会,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是主动,还是被动? [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二、是环节,还是方式? [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纳税_人教版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纳税 练习卷(带解析) 1.王叔叔买了15000元的国债券,定期三年,年利率3.89%,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的总数,下面()的算法是正确的。(国债不纳税) A.15000×3.89%×3 B.15000×(1+3.89%)×3 C.15000+15000×3.89%×3 D.15000+15000×(1+3.89%) 2.小明把6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若年利率是3.33%,到期时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利息按5%纳税)正确列式是() A.600+600×3.33%×2 B.600×3.33%×2×(1-5%) C.600×3.33%×2 3.妈妈把6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若年利率是3.33%,到期时,她可取回税后利息是多少?(利息按5%纳税)正确列式是() A.6000×3.33%×2×5% B.6000×3.33%×2×(1-5%) C.5000×3.33%×2 4.某商店2月份的营业额是8000元,按规定营业额的5%纳税,应纳税()元。5.某店去年的营业额是600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要纳税______万元。6.某饭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4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应纳税______万元。7.张阿姨把一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年利率是4.68%,根据国家规定,存款利息要按5%税率纳税,到期时,张阿姨应纳税()元。 8.某饭店六月份的营业额为250000元,纳税后剩下237500元。这个饭店是按()%的税率纳税的。 9.联华超市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73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十二月份应纳税______元。 10.20万元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存单(年利率是5.40%),当时国家规定存款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到期后小李把纳税后的利息全部购买图书,捐给一所希望小学,这批图书的总价是( )元。 11.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若年利率是2.79%。按利息的5%纳税,到期后,可得到本金与税后利息共()元,给国家纳税()元,其中本金()元。12.1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若年利率是2.52%,利息按5%纳税,到期后,可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共计()元,给国家纳税()元,其中本金()元,税后利息()元。 13.李老师退休后月工资1780元,按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李老师需纳税()元。 14.某青年歌手参加演出,得到演出费24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扣除800元后余额部分要按20%纳税,这次演出后,这位歌手实得()元。 15.存人银行4000元,整存整取三年,若年利率是3.96%,到期后可取回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元。(利息按5%纳税) 16.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______把集体或个人______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17.2019年6月1日,小军在银行存2019元,定期三年,如果三年期的年利率是2.7%,到期时,他可获得()元的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18.按规定,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数额时要纳税,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第1页/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知识点归纳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区别: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3、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建议用这种方法) (三)常见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

1文言文两则 【字词荟萃】 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 奕()惧()缓()孟()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3、选字填空。 诲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 (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句段集锦】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