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局域网通信设计报告

局域网通信设计报告

局域网通信设计报告
局域网通信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论文)局域网通信系统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

系(院):

答辩日期: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1)

1.1 即时通信系统的概念 (1)

1.2 UDP协议 (1)

1.3 开发背景 (1)

1.4 运行环境 (2)

1.5程序核心流程图 (2)

1.6功能设计 (2)

二、主要界面及功能的实现 (4)

2.1界面设计 (4)

1)主界面 (4)

2)添加好友界面 (4)

3)更换头像界面 (5)

4)搜索界面 (5)

5)聊天界面 (6)

6)修改备注界面 (6)

2.2编码实现 (6)

2.2.1 主程序初始化函数 (6)

2.2.2监听端口方法 (7)

2.2.3 添加好友方法 (8)

2.2.4 删除好友 (9)

2.2.5修改好友备注 (9)

2.2.6修改头像 (9)

2.2.7截图功能 (10)

2.2.7 聊天界面初始化方法 (10)

2.2.8 消息接收并显示 (11)

2.2.9 图片发送以及保存方法 (12)

三、软件测试 (14)

四、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摘要

即时通讯软件是目前计算机用户进行交流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各种各样的聊天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通讯服务功能。即时通信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之间的文本数据的互换的形式实现思想的交流和沟通,它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为人们之间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廉价的、快速的、简便的沟通方式。

本系统是基于UDP的局域网聊天工具。从实现了面向无连接的点对点异步通信,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多线程技术解决了局域网多用户间的通信问题。聊天程序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基本开发环境和C# 语言进行编码设计实验表明该聊天工具能够为局域网内部人员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方便了工作上的交流与协同。本课题开发了一个基于局域网内部的消息通讯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实现内部用户之间的实时通讯,使用户之间能更及时、更方便有效的沟通信息。实现了局域网内部电子信息化的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系统有如下功能:

1、信息的接受和发送功能:包括文字信息以及图像信息。

2、添加好友功能:能够通过IP查找到相对应的用户以及添加其为自己的好友。

3、数据本地化功能,将好友信息保存在本地.

4、图片发送与接收,保存到本地功能.

5、截屏功能

6、更换头像功能

一、绪论

1.1 即时通信系统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自1998年面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即时通讯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即时通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是一种终端连网即时通讯网络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为传统的Internet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即时通讯带来了一场革命,交互双方已经不再局限于以网络终端设备为唯一的接入手段,PC 机在传统的网络即时通讯中所起的作用正在被手机、平板电脑所取代。这使得即时通讯更加大众化和人性化,即使不会使用电脑的人现在也可以享受到即时通讯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1.2 UDP协议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

在选择使用协议的时候,选择UDP必须要谨慎。在网络质量令人不十分满意的环境下,UDP 协议数据包丢失会比较严重。但是由于UDP的特性:它不属于连接型协议,因而具有资源消耗小,处理速度快的优点,所以通常音频、视频和普通数据在传送时使用UDP较多,因为它们即使偶尔丢失一两个数据包,也不会对接收结果产生太大影响。比如我们聊天用的ICQ和QQ就是使用的UDP协议。

1.3 开发背景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多,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由此而产生的

聊天工具越来越多,类似QQ、网络聊天时一类的聊天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QQ等现有的聊天程序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比如使用QQ的时候,就对各种弹窗广告深恶痛绝。对于登陆后时不时弹出的打扰窗口,很是厌烦。因此在本次作业下产生了一个制作类似QQ的网络聊天工具并且“无垃圾信息”洁净聊天工具的想法,而且希望通过制作该程序还能更好的学习网络软件编程知识。

1.4 运行环境

1.本系统基于Visual Studio 2008设计,适用于WINDOWS XP,WIN7,WIN8等系统。

2.运行环境仅限于局域网,否则无法正常通信.

3.使用C#语言开发

1.5程序核心流程图

如图1.1所示:

图1.1程序核心流程图

1.6功能设计

1)自动获取本机IP,并监听指定端口有无消息接收。

2)界面显示:将已添加好友显示在好友列表中,如有不是好友向本机发消息,将自动添加为好友。

3)聊天功能:与好友聊天。

4)好友纪录:能保存好友信息至本地,并能察看。

5)更换头像:双击头像,能够更换头像显示

6)发送图片:在聊天界面选择要发送的图片进行发送。

7)截屏:将截取整个屏幕,并且保存到指定位置。

如图1.2所示:

图1.2 功能设计图

二、主要界面及功能的实现

2.1界面设计

1)主界面

如图1.3所示:

图1.3主界面图

2)添加好友界面

如图1.4所示:

图1.4添加好友图

3)更换头像界面

如图1.5所示:

图1.5更换头像界面图

4)搜索界面

如图1.6所示:

图1.6搜索界面图

5)聊天界面

如图1.7所示:

图1.7聊天界面图

6)修改备注界面

如图1.8所示:

图1.8修改备注图

2.2编码实现

2.2.1 主程序初始化函数

改函数的主要功能为创建UDP实例,并且开启新线程监听消息收发端口,,以及从本地加载好友信息,添加至主界面的ListBox控件列表中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uc = new UdpClient(6959);

LIPAddress.Text = getInfo.myIp();

Thread th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listen));

th.IsBackground = true;

th.Start();

//-----------填充ListBox-----------

loadXMLList();

if (friendsList.Items.Count != 0)//选中列表第一个

friendsList.SelectedIndex = 0;

}

2.2.2监听端口方法

该方法主要功能是监听端口信息,收到消息后首先判断是否已存在该好友的聊天窗口,如果存在只发送消息到窗口,否则创建新的窗口实例,并且弹出聊天界面。还实现了陌生好友来信后自动添加信息至ListBox和本地。

IPEndPoint iep;

string text,text1;

byte[] b;

private void listen()//监听端口

{

iep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getInfo.myIp()), 6959);

while (true)

{

text = "";

b = uc.Receive(ref iep);

text =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String(b);

if (text != "")

{

text1 = text;

MethodInvoker mi = new MethodInvoker(openNewForm);

BeginInvoke(mi);

}

}

}

public void openNewForm()

{

CommForm cf=null;

if (!listIP.Contains(iep.Address.ToString()))

{

Friend f = new Friend();

f.IpAddress = iep.Address.ToString();

f.NickName = "";

SaveOrLoad.addNodeXML(f);

loadXMLList();

}

if (listForm.Count == 0)

{

cf = new CommForm(listFriend, iep.Address.ToString(),listIP);

https://www.doczj.com/doc/927740216.html, = iep.Address.ToString();

cf.rMessage(text1, iep.Address.ToString(),b);

cf.Show();

listForm.Add(cf);

}

else

{

foreach (CommForm f in listForm)

{

if (https://www.doczj.com/doc/927740216.html, == iep.Address.ToString())

{

f.rMessage(text1, iep.Address.ToString(),b);

}

else

{

cf = new CommForm(listFriend, iep.Address.ToString(), listIP);

https://www.doczj.com/doc/927740216.html, = iep.Address.ToString();

cf.rMessage(text1, iep.Address.ToString(),b);

cf.Show();

listForm.Add(cf);

}

}

}

}

2.2.3 添加好友方法

该方法实现的功能为单击主界面的添加好友按钮,弹出添加好友对话框,输入对面IP后点击确定返回IP,并添加至本地和ListBox控件。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AddFriendForm aff = new AddFriendForm();

if (aff.ShowDialog() == DialogResult.OK)

{

if (!listIP.Contains(aff.IpAdd))

{

Friend f = new Friend();

f.IpAddress = aff.IpAdd;

f.NickName = "";

SaveOrLoad.addNodeXML(f);

friendsList.Items.Add(aff.IpAdd);//列表添加

loadXMLList();

}

else

MessageBox.Show("已存在");

}

}

2.2.4 删除好友

该方法实现的功能为右击ListBox控件弹出右键菜单,单击后删除好友。

private void删除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friendsList.SelectedIndex != -1)

{

SaveOrLoad.DelNodeXML(friendsList.SelectedIndex);

friendsList.Items.Remove(friendsList.SelectedItem.ToString());

loadXMLList();

}

else MessageBox.Show("没有选择任何项");

}

2.2.5修改好友备注

该方法实现的功能为右击ListBox控件弹出右键菜单,单击后弹出修改对话框输入后返回输入信息。

private void备注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friendsList.SelectedIndex != -1)

{

ChangeNameForm aff = new ChangeNameForm();

if (aff.ShowDialog() == DialogResult.OK)

{

SaveOrLoad.UpdateNodeXML(friendsList.SelectedIndex, aff.ChangeName);

friendsList.Items[friendsList.SelectedIndex]= aff.ChangeName;

loadXMLList();

}

}else MessageBox.Show("没有选择任何项");

}

2.2.6修改头像

该方法主要实现了双击主界面的头像,弹出头像选择窗体,单击喜欢的头像后,实现头像的修改。private void pictureBox1_Double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ouxForm tf = new TouxForm();

if (tf.ShowDialog() == DialogResult.OK)

{

pictureBox1.Image = tf.ImagePath;

}

}

2.2.7截图功能

该方法主要实现电机主界面截图按钮,实现全屏截图,然后保存至本地。

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Visible = false;

System.Threading.Thread.Sleep(200);

Bitmap bit = new Bitmap(Screen.PrimaryScreen.Bounds.Width,

Screen.PrimaryScreen.Bounds.Height);

Graphics g = Graphics.FromImage(bit);

g.CopyFromScreen(new Point(0, 0), new Point(0, 0), bit.Size);

SaveFileDialog saveFileDialog = new SaveFileDialog();

saveFileDialog.Filter = "bmp|*.bmp|jpg|*.jpg|gif|*.gif";

if (saveFileDialog.ShowDialog() != DialogResult.Cancel)

{

bit.Save(saveFileDialog.FileName);

}

g.Dispose();

this.Visible = true;

}

2.2.7 聊天界面初始化方法

这几个函数主要实现了UPD的初始化,接收来源好友的信息,判断是否已经备注决定窗体标题的显示,如果没有备注显示对方IP否则显示对方备注。

public CommForm(List listFriend, string ips, List listIP)

{

InitializeComponent();

ip = ips;

uc = new UdpClient();

this.listFriend = listFriend;

this.listIP = listIP;

this.Load += new EventHandler(CommForm_Load2);

}

void CommForm_Load2(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listIP.Contains(ip))

{

int i=listIP.IndexOf(ip);

if (listFriend[i].NickName == "")

{

this.Text = ip;

}

else

{

this.Text = listFriend[i].NickName + " - " + ip;

}

}

}

public CommForm(List listFriend, int selectIndex)

{

InitializeComponent();

uc = new UdpClient();

this.listFriend = listFriend;

this.selectIndex=selectIndex;

this.Load += new EventHandler(CommForm_Load);

}

void CommForm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listFriend[selectIndex].NickName == "")

ip = this.Text;

else ip = listFriend[selectIndex].IpAddress;

this.Text+=" - "+ip; }

2.2.8 消息接收并显示

该方法主要将收到的消息以及要发送的消息显示到聊天界面的TextBox中。

public void rMessage(string message, string name, byte[] b)

{

if (b.Length > 100)

ByteArrayToImage(b, b.Length);

else

{

DateTime dt = DateTime.Now;

mess.Text += dt.Month + "/" + dt.Day + " " + dt.Hour + ":" + dt.Minute + " " + name + "\r\n\r\n";

mess.Text += message + "\r\n\r\n";

mess.SelectionStart = mess.Text.Length;

mess.ScrollToCaret();

}

}

2.2.9 图片发送以及保存方法

这几个方法主要实现了将收到的二进制图片数据通过ByteArrayToImage()方法转换为图片数据,并且显示到PictureBox控件中同时可以按保存按钮将接收到的图片保存到本地。

public void ByteArrayToImage(byte[] byteArrayIn, int count){

MemoryStream ms = new MemoryStream(byteArrayIn, 0, byteArrayIn.Length);

Image returnImage = Image.FromStream(ms);

this.pictureBox1.Image = returnImage;

btnSave.Visible = true;

}

string path;

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OpenFileDialog open = new OpenFileDialog();

open.Filter = "jpg|*.jpg|gif|*.gif";

if (open.ShowDialog() != DialogResult.Cancel)

{

pictureBox1.Image = Image.FromFile(open.FileName);

path = open.FileName;

button4.Visible = true;

}

}

private void button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PEndPoint iep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ip), 6959);

FileStream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path, 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BinaryReader binaryReader = new BinaryReader(fileStream);

byte[] img = binaryReader.ReadBytes((int)fileStream.Length);

binaryReader.Close();

fileStream.Close();

//发送信息

try {

uc.Send(img, img.Length, iep);

}catch(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文件过大");

}

}

private void btnSav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aveFileDialog saveFileDialog = new SaveFileDialog();

saveFileDialog.Filter = "bmp|*.bmp|jpg|*.jpg|gif|*.gif";

if (saveFileDialog.ShowDialog() != DialogResult.Cancel) {

pictureBox1.Image.Save(saveFileDialog.FileName);

}

}

三、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程序的一种执行过程,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被测试软件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它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工作,对软件可靠性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形式化方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技术还无望成为实用性方法的情况下,软件测试在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软件可靠性保证的有效方法。软件工程的总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软件开发项目。不足的测试势必使软件带着一些未揭露的隐藏错误投入运行,这将意味着更大的危险让用户承担。

通过自己在自己机器上通过多个进程的测试和通过两台机器联机测试,本程序完全实现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各种功能,满足了提出的各种要求。但是,测试期间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中有些以我们现在的水平还无法解决,只能说是测试是否能够通过程序验证。所以,对于本程序中的问题,还要通过在以后的学习中解决。

由于时间和自己的能力有限,该系统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如:好友在线时才能发送消息和文件,界面还不够美观,功能还不完全等等, 还不能像飞鸽这种局域网通讯软件一样成功,需要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多知识技能和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完善。

对于本系统的展望:该系统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以后有时间和能力去改进。比如:改变聊天字体的大小和字体、发送表情、增加截图功能、发送抖动窗体,视频与语音功能、远程协助等功能。

四、结论

经过几天的课程设计,即时局域网通讯系统终于完成了。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UDP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分析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应用.NET平台具体实现了一些基本的功能,如:即时聊天、添加好友和分组、删除好友和分组、图片传输等。

本系统功能虽简单,但目的的了解基于.NET的窗体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如果要完善系统还需更多的时间。

课程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与研究的过程,而且,我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在实践中学习与研究,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更扎实。我使用.NET为开发平台,Socket 等相关技术完成系统,虽然系统已基本完成,但我对于.NET的核心技术和高级编程还是很陌生,不能熟练运用,对于C#语言也不是很熟悉,这是我以后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次的毕业设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进行软件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开发者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的思维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总之,我以后要多专心研究软件开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中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争取得到更多的收获。

通过这次用C#设计的新闻发布系统,我也明白了很多整理。它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对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的回顾同时也是进一步的消化和巩固的过程。毕业设计培养了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相对应的工程意识,同学之间的友谊互助也充分的在毕业设计当中体现出来了。

但是由于课程设计时间较短,所以该系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功能不太完善,用户界面不够美观,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改善。这次毕业设计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学到了新的知识,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致谢

致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非常感谢曾经为我纠正错误及指导我的人。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我从指导老师梁老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师那严谨教学的工作态度、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她平时工作非常忙,但还是经常抽时间向我们询问有关毕业设计的问题,在系统的制作过程中她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通过梁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使我的设计更加完善,最重要的是激励我对待任何事情都要积极、认真的态度。我想这些对我在今后正式的走进社会中会有很大影响和帮助。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https://www.doczj.com/doc/927740216.html,网络程序设计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12年2月

[2]C#.NET程序设计项目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8年9月

[3]SQL Server 2008应用实践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年5月

[4]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实用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年2月

[5]九州书源.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

[6]李晓静.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

[7]周苏峡,李建利.Web数据库应用实例教程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

[8]Nicholas C.Zakas.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李松峰,曹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波电台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引言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通信电子线路》这门课,让我对无线电通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来检验和考察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本课设结合Multisim软件来对中波电台发射机与接收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进行研究。既帮助我将理论变成实践,也使自己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发射机与接收机原理及原理框图 1.发射机原理及原理框图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部分: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和电源部分。 高频部分一般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倍频器、中间放大、功放推动级与末级功放。主振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往往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低频部分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与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低频信号通过逐渐放大,在末级功放处获得所需的功率电平,以便对高频末级功率放大器进行调制。因此,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也叫调制器。发射机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 设计指标: 设计目的是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小功率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 技术指标:载波频率535-1605KHz,载波频率稳定度不低于10-3,输出负载51Ω,总的输出功率50mW,调幅指数30%~80%。调制频率500Hz~10kHz。 本设计可提供的器件如下,参数请查询芯片数据手册。所提供的芯片仅供参考,可以选择其他替代芯片。 高频小功率晶体管3DG6 高频小功率晶体管3DG12 集成模拟乘法器XCC,MC1496 高频磁环NXO-100 运算放大器μA74l 集成振荡电路E16483 原理及原理框图 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是从已调制AM波中解调出原始有用信号,主要由输

通信系统综合设计报告——光照强度监测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一节课题背景与意义 (2) 第二节课题设计要求与指标 (2) 第二章系统方案选择与确定 (3) 第一节硬件系统方案选择 (3) 一、光照采集模块方案选择 (3) 二、无线传输模块方案选择 (3) 三、 LCD显示模块方案选择 (4) 四、 MCU模块方案选择 (4) 第二节软件系统方案选择 (4)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6) 第一节采集端硬件设计 (6) 一、光照采集模块设计 (7) 二、ATmega16L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8) 三、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9) 第二节终端硬件设计 (10) 一、LCD显示模块设计 (11) 二、变压电路设计 (12)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13) 第一节程序整体设计 (13) 第二节光照采集与AD转换程序设计 (13) 第三节无线传输程序设计 (14) 第四节LCD显示程序设计 (16) 第五节程序下载 (17) 第四章测试结果及讨论 (18) 第一节LCD显示测试 (18) 第二节光照采集与显示测试 (19) 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一、器件清单 (23) 二、工具清单 (23) 三、实物图 (24) 四、程序代码 (24)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课题背景与意义 在现代农业和工业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以做出相应处理,确保设备和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传感器、单片机和无线通信芯片设计出一种无线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十分的重要。 光照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参数,在工业和农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课程设计介绍一种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的无线光照强度监测系统,实现对环境中的光照强度进行实时采集处理、无线传输与显示的功能。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光照强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上,通过C语言编程对单片机进行控制,使单片机控制光照采集传感器、无线通信芯片和LCD,实现系统功能。在本课题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完成一个高速、方便、稳定的环境数据监测采集和传输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和工业领域。 第二节课题设计要求与指标 本系统以环境光照强度为研究对象,应满足的要求与指标为: 1、监测点光照强度测量精确,精度大于0.1lux; 2、将监测点的参数数据以无线方式发送至汇节点,并LCD显示,要求分立元件实现的无线传输距离大于20cm,无线传输模块实现的传输距离大于1km; 3、无线传输设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4、设备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5、设备功耗功耗较低。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4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904 学号: 200901201 学生姓名:朱娅 2011年11月20日

实验四、调幅系统实验及模拟通话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调幅发射机、接收机的整机结构和组成原理,建立振幅调制与 解调的系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用调幅实验系统进行模拟语音通话实验。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及步骤,说明每一步骤线路的连接和波形 (一)调幅发射机组成与调试 (1)通过拨码开关S2 使高频振荡器成为晶体振荡器,产生稳定的等幅高频振荡,作为载波信号。拨码开关S3 全部开路,将拨码开关S4 中“3”置于“ON”。用示波器观察高频振荡器后一级的射随器缓冲输出,调整电位器VR5,使输出幅度为0.3V左右。将其加到由MC1496 构成的调幅器的载波输入端。 波形:此时示波器上,波形为一正弦波,f=10.000MHz,Vpp=0.3V。 (2)改变跳线,将低频调制信号(板上的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接至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J19 波形,调VR9,使低频振荡器输出正弦信号的峰-峰值Vp-p 为0.1~0.2V. 波形:此时示波器上,波形为一正弦波,f=1.6kHz,Vpp=0.2V。 (3)观察调幅器输出,应为普通调幅波。可调整VR8、VR9 和VR11,

使输出的波形为普通的调幅波(含有载波,m 约为30%)。 (4)将普通的调幅波连接到前置放大器(末前级之前的高频信号缓冲器)输入端,观察到放大后的调幅波。 波形:前置放大后的一调幅波,包络形状与调制信号相似,频率特性为载波信号频率。f?=1.6kHz,Vpp=0.8V,m≈30%。 (5)调整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使其输出幅度1Vp-p 左右的不失真调幅波,并送入下一级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中。 (6)高频功率放大器部分由两级组成,第一级是甲类功放作为激励级,第二级是丙类功放。给末级丙类功放加上+12V 电源,调节VR4 使J8(JF.OUT)输出6Vp-p左右不失真的放大信号,在丙类功放的输出端,可观察到经放大后的调幅波,改变电位器VR6 可改变丙类放大器的增益,调节CT2 可以看到LC 负载回路调谐时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波形:此时示波器上为放大后的调幅波,f?=1.6kHz,Vpp=8V,m≈30%。 (二)调幅接收机的组成与调试 从GP-4 实验箱的系统电路图可以看出调幅接收机部分采用了二次变频电路,其中频频率分别为:第一中频6.455MHz,第二中频455kHz。由于该二次变频接收机的两个本机振荡器均采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其中第一本振频率16.455MHz,第二本振频率6.000MHz,也就是说本振频率不可调。这样实验箱的调幅接收机可以接收的频率就因为第一本振频率不可调而被固定下来,即该机可以接收的已调波的中心频率应该为10.000MHz(第1本振频率-第1中频频率 = 16.455MHz - 6.455MHz =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04-6班 姓名:朱明录 学号: 0402020608 指导教师:赵金宪 教师职称:教授

摘要 :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 )是现 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 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关键词: PCM 编译码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ystemView 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和专业库。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PCM 编码模块、PCM 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2、系统介绍 PCM 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 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示意图见图1。 图1 PCM 原理框图 下面将介绍PCM 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b) 量化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如图2所示,量化器Q 输出L 个量化值k y ,k=1,2,3,…,L 。k y 常称为重建电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学号: 班级:通信工程14-2班 指导老师:正琼

目录 键入章标题(第1 级)1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1 级)4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

设计课题一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1. 设计容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设计容:设计一个LC 正弦波振荡器 ● 已知条件: 三极管 负载 ●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 谐振频率?0 = 5MHz ② 频率稳定度o c f f ≤510–4/小时 ③ 输出峰峰值 2. 设计方案选择 ● 方案选择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优点:由于1L和2L之间有互感存在,所以容易起振。其次是频率易调(调C)。 缺点:与电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输出波形差。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波形失真较大。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1L和2L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1L与2L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振条件。因此,优先选择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优点:高次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好,其次振荡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因而本电路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

缺点:频率不易调(调L,调节围小),调1C 或2C 来改变震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但只要在L 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1C 与2C 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克拉波振荡器 优点:频率可调,,其次改变F 不 受影响,与 无关,故比较稳定。 缺点:频率不能太高,波段围不宽,波段覆盖系数一般约为1.2~1.3,波段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 4 西勒振荡器 优点:振荡频率可以很高,且在波段振幅比较稳定,调谐围比较 4 C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 计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设计课题题目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知识(选择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文件等)来完成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程序的设计。 (2)充分体现和体会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并反映主函数main ()在程序设计中的实现思路和方法。 2. 课程设计要求 制作一个通讯录系统。 (1)该程序具有查找、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2)通讯录包括:姓名、电话、街道、城市、省、邮编等。 二、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的要求,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1

printf("\t--------------------\n"); printf("\t请您选择(0-7):"); scanf("%d",&c); }while(c>7&&c<0); return(c); } int Input(struct date per[10],int n) { int i=0; char sign,x[10]; while(sign!='n'&&sign!='N') { printf("\t姓名:"); scanf("%s",per[n+i].name); printf("\t电话号码:"); scanf("%s",per[n+i].phone); printf("\t电子邮箱:"); scanf("%s",per[n+i].email); printf("\tQQ:"); scanf("%s",per[n+i].QQ); gets(x); printf("\n\t是否继续添加?(Y/N)"); fflush(stdin); ame,per[i-1].phone,per[i-1].QQ,per[i-1].email); if(i>1&&i%10==0) { printf("\t-----------------------------------\n"); printf("\t"); system("pause"); printf("\t-----------------------------------\n"); } } printf("----------------------------------------------------------------------\n"); system("pause"); } int Delete_a_record(struct date per[10],int n) { char s[20]; int i=0,j; printf("\t请输入想删除记录中的名字:"); scanf("%s",s); while(strcmp(per[i].name,s)!=0&&i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四、实验结果 1. ZD.OUT波形: 2. TZXH波形:

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指导书 班级通信D101 指导教师董自健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2013年10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综合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由于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因此设计的内容应该围绕主干专业课程,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传输设备,通信网点等。 课程设计要求的主要步骤有: 1、明确所选课题的设计目的和任务,对设计课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 统的性能、指标、内容等。 2、进行方案选择。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 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设计合理、可靠、满足要求的一个方案。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

3、原理设计; 4、调试阶段; 5、说明书编制。 本次课程设计在校内完成,主要方式是以理论设计为主,进行实验或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 三、设计内容 本次综合课程设计内容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应该包括以下设计内容: 1、使用一种分组码或者卷积码进行信道纠错编码。 2、使用格雷码对数据进行映射。 3、使用MQAM举行调制,M可选择8、16、32、6 4、128、256。 4、选择合适的升余弦参数,使用升余弦对基带信号举行滤波。 5、在解调端,进行滤波、MQAM的解调、格雷码逆映射、纠错解码。 6、改变信噪比,分析系统性能。 四、设计内容介绍: MQAM是一种基本的相位-幅度联合调制方式。研究这种基本的数字调制信号的性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特点。 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要求的技术,如信道纠错编码可以是分组码或者卷积码,M必须选择数字8、16、32、64、128、256中的至少3个,以分析各种M下的QAM系统性能。应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采用蒙特卡罗模型。仿真基本框图是: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_____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 I 1绪论.. (1) 2正弦波振荡器 (2) 2.1 反馈振荡器产生振荡的原因及其工作原理 (2) 2.2平衡条件 (3) 2.3起振条件 (3) 2.4稳定条件 (4) 3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5) 3.1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5) 3.2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5) 3.3 振荡器设计的模块分析 (6) 4 仿真与制作 (10) 4.1仿真. (10) 4.2分析调试 (12) 5 心得体会...................................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本文介绍了高频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及设计,电感三点式容易起振,调整频率方便,变电容而不影响反馈系数。 正弦波振荡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发射机中的载波信号源,接收设备中的本地振荡信号源,各种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频率计、fT测试仪中的核心部分以及自动控制环节,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根据所产生的波形不同,可将振荡器分成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两大类。前者能产生正弦波,后者能产生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种利用一款名为Multisim 11.0的软件作为电路设计的仿真软件,电容电感以及其他电子器件构成的高频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中采用了晶体三极管作为电路的放大器,电路的额定电源电压为5.0 V,电流为1~3 mA,电路可输出输出频率为8 MHz(该频率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关键词:高频、电感、振荡器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周全专业班级:信息sy0901 指导教师:刘新华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 初始条件:MA TLAB 软件,电脑,通信原理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或SystemView),或硬件实验系统平台上设计 完成一个典型的通信系统 2、学生要完成整个系统各环节以及整个系统的仿真,最终在接收端或者精 确或者近似地再现输入(信源),计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 月 1 1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3 年 1 月 11 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设计任务 (4) 2实验原理分析 (5) 2.1 PCM原理介绍 (5) 2.1.1 抽样(Sampling) (5) 2.1.2 量化(quantizing) (5) 3. 基带传输HDB3码 (12) 4.信道传输码汉明码 (14) 5.PSK调制解调原理 (15) 6. 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 (18) 7.仿真结果 (19) 8.心得体会 (23) 9.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摘要 通信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具体实现上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总的过程却是具有共性的。对于一个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过程可分为数字化,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加扰等。本实验利用MATLAB实现了PCM编码,HDB3码,汉明码,psk调制,AWGN及对应的解调过程,完整实现了一个通信系统的全部过程。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关键字:通信系统,调制,解调,matlab

通信电子线路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Multisim调制电路仿真

目录 一、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常规调幅A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本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双边带调制DSB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本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单边带调制SSB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调频电路F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调相电路P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感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通信0711 姓名邱加钦学号 2007830029 成绩指导老师马中华陈红霞 2010年 1 月 4 日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名称: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 二设计时间:2010年1月1日~1月5日 三设计地点: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实验室 四指导老师:马中华、陈红霞 五设计目的: 1,了解无线话筒的发射原理; 2,熟练掌握protel设计; 3,完成简单的无线话筒制作; 4,通过制作和检测无线话筒,加深对放功率放大器的认识。 六设计原理 调频无线话筒是一种可以将声音或者歌声转换成88~108MHz的无线电波发射出去,距离可以达到30~50m,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或者带收音机功能的手机就可以接收。 将声音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可以用调幅的方法,也可以用调频的方法。 与调幅相比,调频具有保真度好,抗干扰性强的优点,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 调频的方式一般用于超短波波段。 1、调频无线话筒的框图如下: T2 图1 调频话筒框图 2、设计原理图:

图2 试验原理图 晶体管T1和其周围的电路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L、C4、C5、T1的结电容决定。 加至T1管基极的音频信号电压,会使c-b结电容随它变化,从而实现调频。 C4可改变中心频率的选择(88~108MHz)。 T1输出调频信号,通过C7耦合到T2管的基极,经过T2管放大后从天线辐射出去。T2管构成高频放大器,还有缓冲作用,隔离了天线对高频振荡器的影响,使振荡频率更加稳定。 七设计内容 1,protel设计 (1)电路原理图设计。按设计原理图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如图3示。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通信电子线路实物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与综合实验 第一次实物实验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姓名:陈金炜学号:04013130 实验室:高频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陈秦郭子衡邹俊昊实验时间:2015年11月21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常用仪器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常用示波器、信号源和频谱仪等仪器的使用,并理解常用仪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 2.通过实验掌握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带宽大于 100MHz) 1台 万用表 1台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 信号发生器 1台 频谱仪 1台 多功能实验箱 1 套 多功能智能测试仪1 台 三、实验内容 1、说明频谱仪的主要工作原理,示波器测量精度与示波器带宽、与被测信号频率之间关系。 答: (1)频谱仪结构框图为: 频谱仪的主要工作原理: ①对信号进行时域的采集,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成频域信号。这种方法对于AD 要求很高,但还是难以分析高频信号。

②通过直接接收,称为超外差接收直接扫描调谐分析仪。即:信号通过混频器与本振混频后得到中频,采用固定中频的办法,并使本振在信号可能的频谱范围内变化。得到中频后进行滤波和检波,就可以获取信号中某一频率分量的大小。 (2)示波器的测量精度与示波器带宽、被测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示波器的带宽越宽,在通带内的衰减就越缓慢; 示波器带宽越宽,被测信号频率离示波器通带截止频率点就越远,则测得的数据精度约高。 2、画出示波器测量电源上电时间示意图,说明示波器可以捕获电源上电上升时间的工作原理。 答: 上电时间示意图: 工作原理: 捕获这个过程需要示波器采样周期小于过渡时间。示波器探头与电源相连,使示波器工作于“正常”触发方式,接通电源后,便有电信号进入示波器,由于示波器为“正常”触发方式,所以在屏幕上会显示出电势波形;并且当上电完成后,由于没有触发信号,示波器将不再显示此信号。这样,就可以利用游标读出电源上电的上升时间。 3、简要说明在FM 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的幅度与频率信息是如何加到FM 波中的? 答: 载波的瞬时角频率为()()c f t k u t ωωΩ=+,(其中f k 为与电路有关的调频比例常数) 已调的瞬时相角为00 t ()()t t c f t dt t k u t dt θωωθΩ =++? ?()= 所以FM 已调波的表达式为:000 ()cos[()]t om c f u t U t k u t dt ωθΩ =++? 当()cos m u t U t ΩΩ=Ω时,00()cos[sin ]om c f u t U t M t ωθ=+Ω+ 其中f M 为调制指数其值与调制信号的幅度m U Ω成正比,与调制信号的角频率Ω反比,即 m f f U M k Ω=Ω 。这样,调制信号的幅度与频率信息是已加到 FM 波中。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

¥ 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设计题目 DSB与2ASK调制与解调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 …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DSB与2ASK调制与解调 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根据DSB的调制原理设计线路,进行仿真模拟调制DSB的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仿真软件观察信号以及的调制过程中信号波形和频谱的变化。 2. 根据ASK的调制原理设计线路,进行仿真模拟调制DSB的调制和解调过程,并通过仿真软件观察信号以及的调制过程中信号波形和频谱的变化。 3.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信号变化的过程和思考仿真过程的设计原理。 ; 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DSB与ASK的调制与解调; 2.运用仿真软件设计出DSB与ASK的调制线路 3.分析信号波形和频谱 指导教师:范文 2012年12月16日 课程设计评语 ( 成绩: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一.调制原理: 调制: 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 时域定义: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几个参量的变化,将信息荷载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而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将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 频域定义: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信道通带中或者其中的某个频段上的过程,而解调是将信道中来的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反过程. 根据所控制的信号参量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调幅,使载波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调制方式。 调频,使载波的瞬时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而幅度保持不变的调制方式。 调相,利用原始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相位。 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这就意味着把基带信号(信源)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代通信号。该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调制可以通过使高频载波随信号幅度的变化而改变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来实现。调制过程用于通信系统的发端。在接收端需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也就是将基带信号从载波中提取出来以便预定的接受者(信宿)处理和理解的过程。该过程称为解调。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2018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题目: 1. 调频发射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中心频率?0=6. 5MH Z或10.7MH Z, 发射功率P A≥ 50 mw效率ηA> 50%负载R L = 51Ω, 最大频偏Δ?max =20KHz 2. 调频接收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0=6. 5MH Z或10.7MH Z,输出功率P0 = 0.25w( R L = 8Ω) 灵敏度10mV 3. 调幅发射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中心频率?0=6. 5MH Z或10.7MH Z, 发射功率P A=300mw总效率ηA> 50%调幅度m a =50% 负载R L = 51Ω, 4. 调幅接收机设计 接收信号: 载频?0=6. 5MH Z或10.7MH Z,调制信号1Khz,调幅度m a =50%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0=6. 5MH Z或10.7MH Z,输出功率P0 =100mW( R L = 8Ω) 灵敏度20mV 5.调频与解调系统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工作中心频率?0 =10MHZ或15MHZ,最大频偏Δ?max =75KHz, 调制信号1Khz, 解调输出峰峰值UOP-P ≥2V, 6.调幅与解调系统设计 调幅电路能产生AM和DSB信号, 解调电路应无失真.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工作中心频率?0 =1MHZ 到10MHZ任选,调制信号1Khz到10KHZ任选, AM调幅度ma =50%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5 x 10 –4 /小时, 解调输出峰峰值UOP-P ≥1V 实验室已有的条件: 晶体管3DG100(3DG6)或3DG130(3DG12)9013 晶振: 2M 5M 6.5M 10.7M 10.245M 变容二极管BB910 中频变压器6.5MHz 10.7MHz 模拟乘法器MC1496 MC13135集成接收芯片LM386低功放芯片集成振荡器MC1648 锁相环NE564 二、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设计报告撰写要认真,不可抄袭,否则重写) 1. 设计题目及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给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通过比较,确定系统各个模块的选择; 3. 各个单元电路设计 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等; 4.电路的安装调试: 包括实际指标测试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 对测试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5 按国家标准画出定型电路图,PCB图(选),列出元件明细表; 6. 总结课程设计的收获及心得体会。 7. 列出参考文献

通信系统设计报告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线性调制系统的 建模、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 学院xx 专业班级xx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xx 提交日期 2015.6.28

目录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 3 设计内容 (3) 3.1线性调制的一般原理 (3) 3.2常规双边带调制AM (4) 3.2.1 AM调制工作原理 (4) 3.2.2 A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5) 3.2.3 AM调制解调仿真结果与分析 (5) 3.3双边带调制DSB (9) 3.3.1 DSB调制解调工作原理 (9) 3.3.2 DSB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9) 3.3.3 DSB调制解调仿真结果与分析 (10) 3.4单边带调制SSB (14) 3.4.1 SSB调制解调工作原理 (14) 3.4.2 SSB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15) 3.4.3 SSB调制解调仿真结果与分析 (16) 4 本设计改进建议 (19) 5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2 设计目的 (1)使学生掌握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4)能提高和挖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创新能力; (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 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学习SystemView仿真软件; (2)对需要仿真的通信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3)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模块; (4)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仿真; (5)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3 设计内容 3.1 线性调制的一般原理 模拟调制系统可分为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本课程设计只研究线性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线性调制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AM 调制,DSB 调制,SSB 调制。 线性调制的一般原理: 载波:)cos()(0?ω+=t A t s c 调制信号:)cos()()(0?ω+=t t Am t s c m 式中()t m —基带信号。 线性调制器的一般模型如图3-1 在该模型中,适当选择带通滤波器的冲击响应()t h ,便可以得到各种线性调制信号。 线性解调器的一般模型如图3-2。 图3-2线性解调系统的一般模型 其中()t s m —已调信号,()t n —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三点式振荡

通信电了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刖 现代通信的主要任务就是迅速而准确的传输信息。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组成通信系统的电子线路不断更新,其应用十分广泛。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很多,通信电子线路主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本课程设计中,着眼于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电路一一LC正弦振荡器的分析和研究。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其中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正反馈放大器既可以由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分立器件组成,也可由集成电路组成。LC振荡器中除了有互感耦合反馈型振荡器之外,其最基本的就是三端式(又称三点式)的振荡器。而三点式的振荡器中又有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和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这两种基本类型。 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本文介绍了高频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及设计,电感三点式易起振,调整频率方便,可以通过改变电容调整频率而不影响反馈系数。正弦波振荡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产生的波形不同,可将振荡器分成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两大类。前者能产生正弦波,后者能产生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在此次的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我选做的是电感三点式振荡设计,通过为时一周的上机实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