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金军华最近听了一堂初中语文课,课题是《生物入侵者》,其教学流程是这样的: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本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关于“生物入侵者”哪些方面的知识;轻声读课文,圈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几句赏析性的文字;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这堂课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生物入侵者》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可能对生态和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文章首先引出话题——生物入侵者,接着具体写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然后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最后指出世界各国已开始采取相应措施。这是文本作为科技类说明文的体裁特性的规定性,内蕴着科学思维的严谨性、严密性。文本多处使用打比方的手法,说明事理形象且富有趣味。其次是文章在说明事理时大量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对“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感受更为明确、更具说服力。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文本是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及文本特色,简单地把教学内容确定为读课文、赏句子、谈感受,丝毫未涉及到说明文的相关

知识,也就谈不上对学生阅读说明文能力的培养,浪费了文本教学资源。阅读能力是指某种具体文体的阅读能力,这样泛化的无文体特征的教学,不仅浪费了文本教学资源,而且违背阅读规律,误导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为文本的文体不同,其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语体风格、语用特色等会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文体的课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各不相同,要求培养的能力点各不相同,其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应各不相同。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文体教学,阅读能力更多的是指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要把小说当作小说来教,教小说应紧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小说的”知识来进行;把诗歌当作诗

歌来教,教诗歌应紧扣意象、意境等“诗歌的”知识来进行。

依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言语形式去理解课文的言语内容和意图,进而掌握课文的言语形式,逐渐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以获得运用语言的本领。依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并不是进行每一种文体的阅读,就要以教学这个文体的知识为主,而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不同文体的阅读个性。小说阅读不是一味重复小说的要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突出情节艺术的欣赏,或者突出人物形象的把握,或者突出环境的分析,在这样的过程中解读作品,欣赏作品。散文教学,叙事散文就要关注文章是如何叙事的,写人散文就要关注是如何写人的,写景散文就

要关注写的是什么景,特点是什么,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那么文体知识也就融合在教学中了。新课程改革以来,一方面教材的呈

现方式出现了变化,有些教材采用了主题单元、不同文体混合编排的方式,客观上引导教师的教学注意由文体向其他方面转移;另一方面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强调阅读感受、强调语言品味的理念。这无疑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但也因此使一部分教师产生了阅读教学不需要关注文章体类,拒绝文体知识的误解。所以,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即文体特征的淡化。有些阅读教学,不管现代文还是文言文,不管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都是读读课文,谈谈感受,说说喜欢的句子。那么,依据不同的文体,我们应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呢?一、根据文体的不同,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阅读教学的重要任

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体文体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的确立的重要依据是文本的文体。一般来说,不同文体的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有基本规律的。比如抒情散文的阅读,重在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欣赏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具体方法,品味积累美的语言;说理类文章的阅读,重在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分析文章说理的内在逻辑和论证结构,欣赏、学习文章成功说理的具体方法,品味文章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而同一种文体,不同的具体类型,又有不同的重点。如:同

是散文,学写景散文,要把握文章所写之景的特点,作者写出这些特点的手段,在特定的景中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与特定思想感情相协调的语言;学叙事散文,则要捕捉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情感,欣赏学习文章叙述故事的方法和手段,学习文章叙事语言的技巧。有位教师上《晋祠》一课,学生口述自己熟悉的祖国名胜古迹导入后,教师要求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词典》中“晋祠”的词条。接着比较词典条目和课文内容的异同。教师总结:就内容而言,书上全面,词典简洁;就表达方法而言,词典平实,书中的描写具有美感;就说明顺序而言,词典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书中则是先总后分。词典跟课文无论是内容、表达方法、说明顺序,还是说明语言都有不同之处。二者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决定的,词典供人翻检,介绍须要言不烦;文章给人美的享受,所以在说明的基础上要进行描述。这位老师并没有纠缠于说明文的具体知识,但这节课以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中充分凸现了说明文教学的文体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从语言入手,都是一种阅读、品味的活动,但又是典型的说明文教学,而绝不可能混同于散文等其他文体的教学。特别是引进名胜词典中关于晋祠的说明条目,巧妙地引导学生比较词典说明和课文描述的异同。学生在比照中发现了不少细微差别,但很快又在课文的细读里,在执教者的点拨里,不仅发

现了描写内容的异同,而且发觉了表达方法的差异。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对文章表达、语言、结构等的领悟,从而也掌握了说明文在表达、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二、根据文体的不同,确定语言训练的重点阅读教学都要以语

言的训练为核心,而文体的特征,不仅仅表现在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上,也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所以语言训练的内容因为文体不同而各有侧重。我们在根据不同文体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突出语言因素,通过具体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感受、认识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及其特有的表现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综合素养。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教师在检查学生字词等预习情况后,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要求学生说出观后的感受。然后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给自己的感受。学生归纳出剑拔弩张、雄健有力等安塞腰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划出文中最能体现安塞腰鼓特点的句子,小组合作研究这些句子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能体现安塞腰鼓的特点。教师点拨:也可以在“词语的选用”这点上讨论,看看词语选用的特点。学生讨论后明确:一是比喻、排比、夸张、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是选用的词语能充分体现安塞腰鼓的特点,三是运用短句,四是感叹号的运用。《安塞腰鼓》被称为“艺术散文”、“神

韵散文”,它的魅力在于作者用奇崛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他想表达的一切,他是作者精心“做”出来的散文,有刻意的艺术

追求,呈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是精雕细琢的语言艺术品。教师首先是让学生感受这是一篇充满豪迈激情的文本,然后启发学生去发现这种豪迈激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教师提示从句式和词语的选用两方面来思考、讨论。全文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是着眼于语言的活动,在文本语句的感受中开发学生的文学感官,让学生体验到文学感受细腻、丰厚的路径和方法。不同的文体,阅读教学语言训练的重心也应该不同。

比如散文的语言训练重点,应放在理解作者如何把自己的独特情思蕴涵在字里行间上;说明文的语言训练重点,应放在如何形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上;小说语言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如何表现人物形象上。学生掌握适当的文体常识,对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但也要避免过分强调文体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把文体知识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文体知识的简单反复,这无疑背离了阅读教学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任务。教师

在对文本进行教学化解读时,不仅要考虑某一篇课文作为类的共性特征,也要把握其个性特征,也就是在把握和研究课文特点的大方向的同时,尽量去发掘文体共性之下的个性特点,让每一篇各具特色的文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也能彰显它们的个性魅力。作者单位:(无锡市旺庄中学)

最新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主张,引起了语文界的热烈讨论。那么,“教语文”又应该教些什么呢?这可能是许多一线教师感到迷惑的地方。吴忠豪教授在本文中,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一命题,并明确主张:“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这无疑是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又一次突破和深化。 你是否赞同昊教授的这一主张?哪些是语文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哪些是语文课的“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希望围绕这一话题,能展开一次讨论。 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都是由一篇篇课文连缀而成。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教师领着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 我们曾经做过两次语文课教学效率的调查,一次是调查教师教课文 后学生对课文理解究竟有多少提高,结果三年级学生提高幅度是10%左

右,五年级学生提高幅度仅1.5%。还有一次是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教课文”两种方式教学同一篇课文,测试结果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自学效果都略高于教师教学效果。这两次调查样本不大,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教师“讲课文”的教学效率非常有限。为何语文教师认认真真备课,辛辛苦苦讲课,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最近,我对“讲课文”这种常态化的语文教学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是长期来我们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了语文课主要目标进行教学,造成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关于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我们都认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

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长安乡中心学校李敏 王荣生教授在他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中谈到:语文教学内容主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为使他们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二是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乃至这一组这一个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可见,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啊。教学内容这是教师施教的主要凭借,新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自主选择阅读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众所周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必须选择有效的内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有效的呢?我认为有效的内容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的那些内容,并且要精当。 一、找准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兴奋点即兴趣点,扣准了学生的兴奋点,就把握住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参与度。教师要在学情分析中寻找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情感纽带,清楚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不感兴趣的是什么。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时“寻趣而教”,才能较好地调控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促使学生因为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对教学过程投入。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中推荐阅读的一本书,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两部分。作为名著导读,除强调阅读方法指导外,更侧重于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本历险小说,故事围绕主人公的五次

有惊无险的历险经历展开,情节一波三折,惊险刺激,很适合采用预测情节来激发学生兴趣。预测阅读是导读激趣的有效途径,影响预测法运用效果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适宜预测展开的内容。我发现教材中的故事梗概部分对五次历险介绍得过于完整,加上在教材中直接呈现,难以制造悬念。于是,我反复阅读原著,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结果发现汤姆·索亚被罚刷墙部分,非常有趣,读到这儿总会让人忍俊不禁,“惩罚变成欢乐”这个题目就会给人留下很大的悬念,这应该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于是,除了“封面预测”、“目录预测”之外,我把“刷墙”部分确定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讲述波莉姨妈决定惩罚汤姆的前因,逐步让学生猜测:姨妈会怎么惩罚汤姆呢?汤姆会怎么将惩罚变成欢乐呢?由于故事的结果出人意料,课堂上,学生被吊足胃口的情况下,参与情节猜测的积极性不言而喻。无论最终有没有猜中,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的确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全书一睹为快的阅读热情。 不同类型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表现出的兴趣点往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文体的文章,也客观存在着作家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写作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阅读的兴趣点肯定也不一致。因此教师在把握学生兴奋点时,需要将学情分析和教材特点紧密结合,全盘考虑,这是合理、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二、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知识结构,着眼于知识拓展整合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其实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生活化,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运用自己所得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他们。

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是人生求学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特点,明白语文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热爱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学得知识,夯实基础,练好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习尖子,榜样带动全体;注重学生的转差工作,转差效果突出,力争在考试绝大多数学生过90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要求:按大纲规定,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任务和知识能力的迁移,必须做到基础知识习题化,基本方法灵活化,基本能力熟练化,重点、难点通俗化,薄弱环节要强化。然后再深化三基,强化重、难点,达到知识熟练,方法会用,技能娴熟,促进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步骤:课文教学,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业和课后检测,采用‘测(或练)、改、评、补’的形式。 五、教材特点 (一)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共五册,共用三个学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他时间学习选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 1、阅读鉴赏:这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是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学习重点各不相同:有侧重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有侧重对思变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侧重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重点学习古诗文,现代文课文有所取舍(精讲三分之一),剩余的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2、表达交流:这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分4专题;“口语交际”共设计五次活动。 3、梳理探究:每册共有3个专题,学生可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探究。 4、名著导读:每册有2部导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六、教学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从三个方面落实实施:一是落实课前预习和疑难问题收集制;二是落实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时空空间;三是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会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七、落实日常教学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低效、微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对“教什么”这个方向性的问题缺乏充足的重视。从某种水准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很多专家就提出:就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但教学实际并非如此,问题有两个方面:(1)目标意识不强。很多教师平日备课,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个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匆匆地跟教材“见上一面”。教师备课时最不关心的教学目标,仅仅被当作一个条目抄到备课本上,如此而已。(2)教学内容模糊。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除了少量课文是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的以外,绝大部分选自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各类著作。能够说,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从作品成为教材再成为教学内容,至少要有两次开发过程:第一次是编者经过遴选和改编,把作品编成教材,尽量适合某一年级的教学;第二次是教师细读文本,从教材中开发出对本班学生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来。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对教材作“二度开发”,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什么教什么,这就是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就阅读教学来说,当前大体有这样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仅仅知道了一个故事。这样的阅读教学处于没有“入门”的状态。第二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课表面上看似乎好一点,其实好不了多少,因为这是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并没有完成阅读教学应该担当的任务。第三种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协助学生积累语言、形成水平、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才是比较完整地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效果标准。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理应“学到什么水准,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②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③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④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等等。所以,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适切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特点:①恰当——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②明确——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发生的变化,可操作,可检测。③全面——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包含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避免顾此失彼。 如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呢? 1.依据年段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我们要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避免教学目标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就阅读教学来说,年段要求是有层次和梯度的。 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理解9个生字,会写1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②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天文学家、距离、清楚、钻研等。 ③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④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品质。 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实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

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汇总

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汇总 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记叙文、散文、文言文、诗歌和寓言故事这五大类。 (一)记叙文教学模板: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师恩难忘》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五年级了,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对于老师,有许多赞美、歌颂的文字。其中,我最喜欢著名语言大师、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先生说的一句话:?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课件出示?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你们理解这句话吗?下面大家就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是啊,是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茁壮成长;是老师让我们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神奇的天地玩耍,探索一个个未知世界;是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生活抹上绚丽的七彩之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板书课题)《师恩难忘》。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926411707.html, 3、介绍作者,激发兴趣: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介绍,相互补充 (展示课件,简介作者)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

文坛的?神童作家?。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4、设疑:让这样一位大作家都难以忘怀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刘绍棠是怎样来写他的老师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生字新词) 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朗读课文。 2、抽一到两个四人小组在全班朗读课文。 3、学生点评。 4、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5、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 6、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恭恭敬敬?中的?恭?字。 三、再读课文,读词悟句 1、再读课文,注意刚才强调的字词。 2、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深深感谢春雨点点恭恭敬敬 3、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来。 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 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拓宽学员本学科的知识, 加深理论认识, 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使之更好地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适应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本课程4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掌握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 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理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组织和实施听说读写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 了解:指能知道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基本内容。 理解:指能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能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它是在"了解"基础上提高了的能力要求。 掌握:指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阐述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在"理解"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用这些思想、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特别是学员的自我教学实践)。 2.按照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本课程应以自学为主,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指导书和网上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面授教学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性强的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与学习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 1.《小学语文教育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的主教材。 2.《小学语文教育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本课程的辅导教材。它的主要内容是: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主教材内容的补充阐述;各种形式的练习及考核、测试题等。 3.网上资料。 五、平时作业 本课程有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要计入期末总成绩。所有学员都应该认真完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专题讨论 一、关于“责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曾经的我一直以为把自己知道的、了解的在课堂上都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填满原先的一个个知识盲点,让他们拥有在考场上强大的战斗力就是我的责任。所以这样的惯性思维会让我的课堂很“满”,加上年纪轻经验不足的原因,我会片面地认为我教得越多,给学生的越多,我就越有成就感。不可否认,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有收获的。但是今天回头想想,在那样的课堂里我真的给了学生想要的东西了吗?我所有的教学设计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的吗?学生们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的得到提高了吗?恐怕未必吧。很多时候,可能我关注更多的是“我想给学生什么,所以我就要给他们什么”,而并非真真切切站在学生的角度着想,并非考虑到“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就要给他们什么”。当然,在“我想”和“他们要”之间,肯定会有交集的部分,但另外非交集的部分呢?可能在过去的日子里,它们真的被我忽略了。在现如今大力提倡“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前提之下,关注学生所想要的,并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获得想要的恐怕才是我们身为老师的责任所在吧。 二、关于“作为”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相信大家都对现在语文学科的尴尬现状深有体会吧,有人就曾经用“地位不高、说话不响、腰杆不硬”来形容。面对着外语学科的威胁以及数理化的强大挑战,我们语文老师现在该做的不是在课堂以外去和别的学科厮杀、抢夺阵地,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创建有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有效与否就与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的如何确定直接有关。 首先,要对学情做客观准确的分析。我们的学生处在哪个层次,哪些是他们渴求知道的,需要知道的,哪些是他们已经知道的,无须再多做强调的。分清主次是前提。 其次,分析教材是必须。分析一篇课文,除了对选文类型进行确定以外,还要关注单元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再者,设计学生活动是关键。从学情角度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适切的满足教学双方需求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保证课堂效率的生命线。 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没错。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必须有所作为。而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适度放手,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找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学生投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得到了保障。 三、关于“困难” 困难一:对于我这样经验尚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来说,对于某些文本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在把握上有时可能还会模糊,需要不断操练,培养感觉,积累经验。 困难二: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教学的概念已经存在,但在“导学案”与旧有的“教学设计”之间难免还会走上老路,缺乏一以贯之的思考力和执行力。 困难三:面对高考的指挥棒,课堂教学有时候也很无奈。“以学定教”可能就会不得已被“以考定教”所取代。 解决办法: (一)基地方面 1、希望能多多开展集体备课的活动,集思广益,收获颇丰; 2、如果能基地能提供一套优秀的典型“导学案”样本给我们加以学习,效果应该不错。 (二)个人方面 增强“以学定教”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多读相关理论文章,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反思,与时俱进。克服自身惰性及其他客观因素,不求篇篇课文、堂堂课都落实到位,但重点经典篇目要力求实现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王荣生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等主要资料

王荣生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等主要资料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等主要资料作者:明星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 这个专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讨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十分关注的两个问题——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环节如何展开。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打算讲四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第二,陈述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扭曲。我们将以《背影》为案例,展开讨论。第三,介绍国外的两个工作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要点和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反思的要点。第四,归结到专题的主题,简述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合宜和有效,必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我们讨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假设: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 广大教师是想努力做好工作的。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非常努力,上课非常认真,努力想把课堂搞好,把课上好。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这两个假设就构成了矛盾: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努力想要搞好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不足。而且,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里的问题绝不是单个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大规模的”、“集团性的”、“长时期的”。“大规模的”,东西南北的语文教师,几乎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那样的问题。“长时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有;如果我们不努力加以改善的话,相信同类的问题以后还会不断地出现。“集团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带有语文教师的集团性,往往只有语文教师才会犯。或者说,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教学习惯、习俗,大家都这样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别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出了严重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最近听了一位教师讲《秋天的怀念》,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秋天的怀念》。首先,请同学们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的意图很明显:第一段有个关键词语“你要好好活着”,最后一段又出现了“你要好好活着”。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时,抽取这个关键词语,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分析课文。在课后交流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什么人在读文章的时候,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呢?”也就是说,拿到一个作品,先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段,这样的阅读方式有没有问题呢? 一方面,我们教师想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想,事情一定是这样的:教师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好的,所以努力去做。但是,这样做,实际上未必是对的,未必是好的,甚至是很不对的、很不好的。也就是说,一定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上、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在专业知识上出了问题。所以我说: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95332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文章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从中可以明确的体现出小学语文在教学、考核方面的知道内容和考核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前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 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 (一)语言文字训练方面

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 王荣生

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 王荣生 新世纪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 九年义务制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树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尽管标准研制和目标的制订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的中心任务,无疑应该是标准的实施。实施,意味着要获取成功;而成功的标志,是目标的有效达成。如何达成目标,则关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指引着、蕴涵着课程与教学内容,语文实验教材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正在做出努力,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也摸索了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至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还没有得到澄清和纠正,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种种严重的问题仍明显地存在着。 有人以为,确立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似乎也一并完成了。这种想法实在要不得;因为它混淆了目标与内容这两个有区别的范畴,也模糊了语文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差异。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属于“能力目标”或者叫“素养目标”,这与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内容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说,“内容目标”往往较为具体、较为直接地含概着乃至规范着课程与教学内容,比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这里所说的“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就有确切的所指,即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古代东方的君主制、古希腊的民主制、近代欧美国家的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等。而能力或素养目标,往往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课程与教学内容,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描述(即目标“是什么”)与为达成目标而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之间,存在着种种较为复杂的关系。比如“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比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达成这些目标该“教什么”?答案是需要研究,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这就好比是登山,登上山顶是既定的目标,选择什么方式登上山顶构成活动的内容。如果有人就住在山顶上,那么对他来说,就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如果有人选择徒步攀岩,那么就需要做诸如挑选鞋子、熟练攀岩工具等工作;如果有人决意缆车前往,那么就需要做与装载缆车相应的一系列工作;如果有人想驾驶直升飞机降落到山顶,那么他所要做的工作就与前面几位有根本的不同。“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达到这个目标该“教什么”,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混淆目标与内容、模糊能力目标与内容目标,导致的结果往往让学生处于朴素状态做自发的尝试。“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那好,就让学生大量地接触大量的现象,然后期望学生在接触中“感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正如俗话所说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道理固然有很对的一面,离开了游泳的实践当然与学会游泳无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有着丰富的语文元素,可用于语文学习的“点”很多。同一篇教学素材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可以讲出无数的内容来,完成所定的不同目标。所选取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严密的对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太强等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应当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教学目标? 2. 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3.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4. 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 5. 如何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状态的提前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的重要参照点;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做什么。 而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与测验这些都不是教学目标。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并且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在能力培养等问题上的模糊性;教学目标陈述时所用概念操作性不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及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的不能全面考虑教学的结果;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清等等。 2.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三个方面: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3.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 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荆轲刺秦王》 知识与技能: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我有一个梦想》 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日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论语选读》 抓住课文里的“哭”字重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哭过的人、不哭的人、应该哭而且可以哭却没有哭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把握形象个性特点。 探究和鉴赏相结合,以“哭”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探究性学习和鉴赏性学习自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探究和鉴赏能力。 ——《宝玉挨打》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

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100万字。 2. 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策略之(三)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策略之(三)----选准差异点确定教学内容,为对话交流留出弹性空间 所谓的差异点,这里主要指面对同一文本,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班级整体学情的差异。无论课程、教材处于何种情形,了解这些差异成为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也为师生课堂中的和谐对话留出弹性空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发展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不同性格的学生个体,他们的言语思维和语文能力都有不同的特点,最大的现实也在于每个人的语文知识层面不同,对语文课的需求也就不相同了。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还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需求。 一位老师的预习作业单就较好地体现了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确定上的“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具体体现在:给阅读理解能力偏低的学生布置“读通课文,给生字注音”的预习任务,帮助他们扫除“阅读障碍”;针对学习自觉、基础扎实,有较高阅读能力的学生布置“搜集、阅读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的预习任务,帮助他们丰富“前备知识”;为语文能力强、求知欲强的学生布置“质

疑问难,尝试自学释疑”预习作业,帮助他们进行“学习监控”。如此,教师想到不同层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将教学内容锁定在各层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调动学生可能性的易变因素,分层递进,因材施教,就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 其次,顺应班情差异,课堂灵活应变。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同一位教师用同一则教案,在不同的教室里也会演绎成不同的版本,实施效果也各不相同。我觉得问题主要在于班级学情的差异。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没有关照具体情境中某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备课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将“感受20世纪科学成就之大”作为教学的认知情感目标。由此基本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抓住课文第四自然段第一句“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密切的‘地球村’。”相应拓展的教学内容为前半句“发现”部分,补充20世纪人类科学发现的文本资料,以教师介绍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后半句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生活经验,交流科学发现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捷,引发情感共鸣。教学实施过程中,第一次在学生没有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展开教学,一切按部就班,拓展文本内容的补充和生活经验的介入收到如期的效果。而在另一班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对于人类科学发现、发明的课前资料搜集很充分,于是课堂上就及时把资料的呈现替换成朗读品味语言,深入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