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本习题与答案

课本习题与答案

课本习题与答案
课本习题与答案

课本答案与提示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

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四练习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

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问题探讨1.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二实验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2.提示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3.提示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三思考与讨论提示绝大多数细胞有细胞核只有少数细胞没有细胞核。例如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细胞核。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蓝藻以单细胞或以细胞群体存在它们的细胞与植物细

胞和动物细胞比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有拟核。拟核与细胞核的区别主要有两点1拟核没有核膜没有核仁2拟核中的遗传物质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以DNA的形式存在。四资料分析 1.提示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提示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

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

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

研究进程。五练习基础题1.B。2.提示1人体皮肤本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保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等等。2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点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液泡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叶绿体。3因为它们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能行使一定的功能。例如人体皮肤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共同构成人体皮肤有保护、感受环境刺激等功能迎春叶由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构成有进行光合作用、运输营养物质等功能。1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即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拟核的结构比细胞核要简单。它们的区别里包含着共性细胞核和拟核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DNA体现了彼此之间在生物进化上的联系。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判断题1.×。2.×。3.√。选择题1.C。2.D。

3.B。画概念图3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不具有、具有、具有。二、技能应用提示假定人脑每个细胞完全充满水一个脑细胞的平均大小为1.5×10-15 m3。如果脑细胞是简单的立方体那么平均大小的脑细胞每边长度约为1.14×10-5 m。三、思维拓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略。第 2 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思考与讨论1.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

如糖类是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2.提示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

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3.提示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的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甘蔗的茎和甜

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二实验3.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不同。因此我们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获得全面的营养三练习基础题1.12√。3.B。拓展题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2.提示不能。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问题探讨1.提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腐竹奶类制品如奶粉、酸奶、袋装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等。2.提示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3.提示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2 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二思考与讨论1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代表了

氨基酸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三思考与讨论2 1.提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或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2.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要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构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具有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3.提示10个氨基酸能够组成2010条互不相同的长链。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不同是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原因。四旁栏思考题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n-1个水分子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脱掉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五练习基础题1.1√2√。2.A。3.B。拓展题提示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和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问题探讨1.提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提示DNA鉴定技术还可以运用在亲子鉴定上。在研究人类起源、不同类群生物的亲缘关系等方面也可以利用DNA鉴定技术。 3.提示需要。因为DNA鉴定只是提供了犯罪嫌疑人的遗传物质方面的信息还需要有嫌疑人

是否有作案动机、时间是否在犯罪现场是否有证人等其他证据。如果有人蓄意陷害某人也完全有可能将他的头发、血液等含有DNA的物质放在现场。因此案件侦察工作应在DNA 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证据确定罪犯。二旁栏思考题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区域。三练习基础题 1.1√2√3√。2.C。

3.C。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问题探讨1.不一样。

2.糖类。二思考与讨论1.提示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2.提示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高的脂肪这些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

3.提示脂肪除了可以储存大量能量外还具有隔热、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动物和人体的内脏器官。 3 三旁栏思考题 1.糖尿病人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需限量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

生成的是葡萄糖。2.熊在冬眠前大量取食获得的营养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既可御寒也供给冬眠中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四练习基础题 1.1√2√。2.C。3.C。4.C。5.C。拓展题 1.提示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尤其是大

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贮存时所占的体积相

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2.提示葡萄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它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内因此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注射但是蔗糖只能口服而不可以静脉注射因为蔗糖是二糖必须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两分子单糖后才能进入细胞。蔗糖经过口服后可以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变成单糖后被细胞吸收。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问题探讨 1.提示水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总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提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等。二旁栏思考题 2.提示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缺碘只能引起甲状腺肿大还没有认识到缺碘对儿童智力的影响。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

认识到缺碘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不是甲状腺肿而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只有补足了碘才能确保婴幼儿脑的正常发育。根据1994年的统计结果中国缺碘地区的人口达7.27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6轻度缺碘或碘营养不足已波及所有省、市。1995年的儿童碘营养调查结果表明许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儿童尿碘也在100 μg/L以下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上。证明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目前公认标准为人群尿碘水平在100 μg/L以上才能基本上消除碘缺乏危害。从这个全新的认识出发我国几乎所有地区包括以前认为的非病区实际上都是缺碘地区因此需要补碘的范围已扩大到全国高碘地区除外。3.提示不同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其种类有一定差别。例如淀粉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糖原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不同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别。例如肌细胞中含蛋白质较多脂肪细胞中含脂肪较多。但是各种细胞中的化合物组成及含4 量又有许多共性。例如所含的有机物都是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无机物中都有无机盐和水各种化合物在不同细胞中的含量一般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体现了生命世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人类贫血症中有缺少红细胞和缺少血红蛋白两种类型它们都可导致贫血。而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就是铁所以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引起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

症。正常人体内含铁量约为35 g它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当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就不能合成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2.提示光合作用不能缺少叶绿素而叶绿素的分子结构中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镁。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因此镁对于光合作用有重要意义。缺镁时叶绿素的形成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此外镁还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镁还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因此镁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四练习基础题1.C。2.A。3.D。拓展题提示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正是人体细胞所处液体环境的浓度所以叫生理盐水。当人体需要补充盐溶液或输入药物时应输入生理盐水或用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以保证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问题探讨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

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二实验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三练习基础题1.C。2.A。

3.C。拓展题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容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这样类比也有不妥当的地方。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被动地在起作用。2.提示“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问题探讨 5 1.提示一件产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不同车间生产不同的零部件之后要有组装车间完成装配工作质量检测部门负责检查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有部门提供原材料有部门提供设计图还要有部门负责动力供应等等。部门齐全配合协调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2.提示例如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蛋白质的合成要在遗传

信息的指导下进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同时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也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也是需要多个“部门”和“车间”协调配合完成的。二资料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2.提示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初步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3.提示需要如核糖体在将氨基酸连接成肽链的过程中就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由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提供的。三旁栏思考题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运动员的肌细胞中线粒体多。同样道理新生细胞的生命活动比衰老细胞、病变细胞旺盛所以线粒体多。四练习基础题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染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心体”。2.C。3.B。4.C。拓展题提示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问题探讨 1.提示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控制

作用如细胞核内贮存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所以细胞核可以比喻为部队的司令部等。2.不能。3.不能。4.提示不能.

数据库课后练习题

ORACLE数据库课程习题 1 通过SQL*PLUS等数据库访问工具登录数据库服务器时, 所需的数据库连接串是在以下哪个文件中定义的( )A (A) tnsnames.ora (B) sqlnet.ora (C) listener.ora (D) init.ora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2 以下关于数据库连接串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名一致 (B)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全局数据库名一致 (C)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的实例名(INSTANCE)一致 (D)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的SID一致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3 关于SQL*PLUS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SQL*PLUS是ORACLE数据库的专用访问工具 (B) SQL*PLUS是标准的SQL访问工具,可以访问各类关系型数据库 (C) SQL*PLUS是所有ORACLE应用程序的底层API (D) SQL*PLUS是访问ORACLE数据库的唯一对外接口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4 SQL*PLUS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A) 是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器运行的基础构件. (B) 是ORACLE数据库系统底层网络通信协议,为所有的ORACLE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 (C) 是ORACLE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一个工具,通过它可以向服务器发送SQL命令 (D) 是ORACLE客户端到客户端的点对点的通信工具,用来传递各个客户端的数据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5 命令sqlplus /nolog的作用是( )C (A) 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打开数据库. (B) 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C) 启动sqlplus,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D) 以nolog用户身份启动sqlplus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初中数学例题的选取建议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例题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和应用数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如何设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针对例题教学提出以下看法 1.精心选取,抓住重点 例题教学虽然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却不宜在课堂教学中占过高的比例,也就是说,教学中选取的例题一定尽可能的精致巧妙,尽可能的抓住教学的重点,尽可能的包含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同时选取的例题难度要适中,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定,这样的例题才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例题功能。 2.例题讲解要灵活 不少教师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所选择的题目也基本是课本上的例题或者课后习题,讲解过程也基本是按照课本中的解题思路或者过程照搬硬套的,这样的例题教学虽然针对性比较强,但是却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例题的设定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将例题从不同角度灵活处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答题思路。

3.例题设计注意开放性 目前,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多以封闭性为主,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禁锢形成思维模版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例题设计时,必须加大开放性例题的比重。如,可以加一些探索性多解性趣味性强的例题。这样不但加深了问题的深度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有效发散,还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经常做这种类型的例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 4,结合实际选取例题 例题选择的恰当与否,实际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学智慧的体现。教材中的例题都是专家们精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应重视课本中例题的使用,但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肯本的例题并不三唯一的和必须的选择,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已有经验作为例题选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如果课本中不适合学生现有水平或脱离实际教师应补充合适的例题或者条换例题。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 5,注重一题多解,多法比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套用已有的解题模式,造成思维定势,因此在例题教学过程中要求多变、灵活,鼓励学生尽可能用不同方法求解。同时也可通过改变已知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多层次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I )数据库定义功能;(2 )数据存取功能; (3 )数据库运行管理;(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 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 若干学生选修。请用E —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

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 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 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 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 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 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 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 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 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 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A A ' B B ' C C ' 2 3 新编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 2015版人教A 版必修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 伍海军 597917478@https://www.doczj.com/doc/926326259.html, 1.原题(必修2第15页练习第4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它的几何结构特征,并说出它的名称. 改编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 (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Ⅱ)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 (Ⅲ)设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为θ,求cos θ. 解:(Ⅰ)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3-2所示. (Ⅱ)这个几何体是直三棱柱. 由于底面ABC ?的高为1,所以2 2 112AB =+=. 故所求全面积22ABC BB C C ABB A S S S S ''''?=++ 1 221322328622 =???+?+??=+2(cm ).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121332 ABC V S BB ?'=?=???=3 (cm ) (Ⅲ)因为//AA BB '',所以AA '与BC '所成的角是B BC ''∠. 俯视图 A 正视图 侧视图 A ' B B 'A B C A B C A ' B ' C ' 1 2 3 11 3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P P 正视图 侧视图 O O O ' O ' 2 2 22 2 2 2 俯视图 P O O ' 在Rt BB C ''?中,22223213BC BB B C ''''=+=+=,故33 cos 1313 13BB BC θ'= =='. 2.原题(必修2第28页例3)如图,已知几何 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改编1 如图,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 (Ⅰ)画出它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Ⅱ)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Ⅰ)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Ⅱ)这个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1cm ,高为2cm ),它的上部 是一个圆锥(底面半径为1cm ,母线长为2cm ,高为 3cm ). 所以所求表面积2 1212127S ππππ=?+??+??=2 (cm ), 所求体积221 3 1213233 V ππππ=??+???=+ 3(cm ). 3.原题(必修2第30页习题1.3B 组第三题)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三个几何体,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并探讨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 改编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其三边分为c b a ,,,(c b a >>).分别以三角形的a 边,b 边,c 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三个几何体,其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21,,S S S 和 321,,V V V ,则它们的关系为 ( ) A .321S S S >>, 321V V V >> B .321S S S <<, 321V V V << C .321S S S >>, 321V V V == D .321S S S <<, 321V V V == 解:a a bc V c b a bc S 211)(31),)(( ππ=+=,22223 1 ,bc V c ac S πππ=+= , c b V b ab S 23233 1 ,πππ=+=, 选B. 4.原题(必修2第32页图像)改编 如图几何体是圆柱挖去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所得,现用一个竖直的平面截这个几何体,所得截面可能是:

教材中_经典例题_给了我们什么_

走进课堂争鸣 ZOUJINKETANG 2008年第4期(总第250期 ) 《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当前初中数学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连试卷、习题的题干因创设“情境”,“ 体积”也越来越臃肿。每当学生对此心存怨气时,我总会戏说:“谁叫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呢?信息时代当然得面对如此具有海量信息的题干啊!” 话虽如此,但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做人;数学课堂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若为情境而情境,忽略了教育的目的及数学的本质,无疑是舍本而求末。而我们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往往沉浸于单纯的“数学”之中,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问题。若干年后,我们所教育的学生会是怎样的人呢? 记得有一次,有人开玩笑地对我说:“ 世上的奸商都是你们数学老师教出来的?”我当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一种“自豪”,为数学教师能培养思维灵活的商人而骄傲。 但这番话后来让我想起了一道题: 例: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台灯应进多少个? 解:设每个台灯涨价x元,则(40+x-30)(600-10x)=10000 x1=10,x2=40 答:这种台的售价应定为50元或80元,这时台灯应进200或500个。 此题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 67页的例题。我曾多次将它作为利用方程建立模型 的经典例题来讲解,现在想来感觉“汗颜”。此题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会诱导学生形成“奸商”的思维。正如题目所述,提高售价(损害了顾客的利益)后,看似销售数量减少,实际上减少了自己进货的成本和辛苦程度(利己),却又能确保自己的利润(再次利己)。无异让神圣的数学课堂在潜意识地助长“损人利己”的社会不良风气。我想,该题的潜在影响虽不是编书人的初衷,却也难辞其咎。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引用该题的网页有300多个,似乎都没意识到该题潜在的隐患。不知是我错了?还是我过于敏感了?我感到非常茫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单纯的数学是不存在的,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是必需的。但我认为设计具体情境时一定不要仅仅只想到数学啊!初中学生无论身心特点,还是生活阅历,都决定着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也将左右他们的成长。我个人认为,初中数学课堂还是应更多的让他们感受“阳光”,让更多的学生具有阳光一样的心灵。 当然该题还是有较大的“编味”:“调查表明,这种台灯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面对好奇心较强的学生,这段叙述很难有说服力。市场规律如果真像“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那么简单,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将更简单、更美好。新课程处处强调联系生活实际,但绝不意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乱编”。 无独有偶,一个曾获得了教学大赛三等奖的案例,展示的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节《一定摸到红球吗?》其部分情节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今天的数 教材中“经典例题” 给了我们什么?●史 珂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初中的数学的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 鸡足山镇中学雷鹏军 第一章实数 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 1.正确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 2.借助数轴工具,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等概念和性质; 3.掌握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熟悉按精确度处理近似值。 4.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5.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 6.用实际生活的题材为背景,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近似值、有效数字、科学计数法依然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实数的大小的比较往往结合数轴进行,并会出现探究类有规律的计算问题。 应试对策 牢固掌握本节所有基本概念,特别是绝对值的意义,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还要注意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

【回顾与思考】 知识点: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 课标要求: 1. 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 2. 了解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3. 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比较实数的大小 4. 画数轴,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会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考查重点: 1. 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概念; 2.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概念; 3.在已知中,以非负数a 2、|a|、 a (a ≥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实数的有关概念 (1)实数的组成 {}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有尽小数或无尽循环小数正分数实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数据库概论必考经典例题及课后重点答案

补充题1 设R、S和W分别如下表,试计算:R∪W;R-W; S;∏A(R);δA=C(R×S)。 R S W 补充题2 假定R为2元和S为3元关系,将表达式进行转换: E1=∏1,5(δ[2]=4∨[3]=4(R×S)) E2=∏5,2,1 补充题3 将表达式进行转换: E3={t(2) | R(t)∧(?u(2))(S(u)∧u[1]=t[2])} E4={ab | R(ab)∧R(ba)} E5={xy | R(xy)∧(?z)(﹃S(xy) ∧﹃S(yz))} 习题2.5试用关系代数语言完成如下查询: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JNO=‘J1’(SPJ)) 结果:{S1,S2,S3,S4,S5}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JNO=‘J1’∧PNO=‘P1’ (SPJ)) 结果:{S1,S3}

πSNO (σJNO=‘J1’ (σPNO=‘P1’ (SPJ)))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SNO; πSNO (σJNO=‘J1’ (SPJ) ??σCOLOR=‘红’(P)) 结果:{S1,S3}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 (J) —πJNO(σCITY=‘天津’ (S) ??SPJ??σCOLOR=‘红’ (P)) 结果:{J2,J5,J6,J7}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工程中使用的同一种零件可以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供应商S1,供应的全部零件有{P1,P2},但是S5也可以供应P2零件给工程。 πJNO,PNO (SPJ) ÷πPNO (σSNO=‘S1’(SPJ)) 结果: {J4} 其中: πPNO (σSNO=‘S1’(SPJ) 结果:{P1,P2} 6)求S1提供的零件名PNAME; πPNAME (σSNO=‘S1’(SPJ??P)) 7)求给工程J1和J2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JNO=‘J1’(SPJ))∩πSNO (σJNO=‘J1’(SPJ)) 8)求天津的供应商给天津的工程提供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 (σCITY=‘天津’(S??SPJ??J)) 或πSNO (σCITY=‘天津’(S))∩πSNO (σCITY=‘天津’(SPJ??J))

最新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配套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人教A版

习题1.2(第24页)

练习(第32页) 1.答:在一定的范围内,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工人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时,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 而超过这个数量时,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并非是工人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2.解:图象如下 [8,12]是递增区间,[12,13]是递减区间,[13,18]是递增区间,[18,20]是递减区间. 3.解:该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在[4,5]上是增函数. 4.证明:设 12,x x R ∈,且12x x <, 因为 121221()()2()2() 0f x f x x x x x -=--=->,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1f x x =-+在R 上是减函数. 5.最小值. 练习(第36页)

1.解:(1)对于函数 42()23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4242()2()3()23()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42()23f x x x =+为偶函数; (2)对于函数 3()2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33()()2()(2)()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3()2f x x x =-为奇函数; (3)对于函数 21 ()x f x x +=,其定义域为(,0)(0,)-∞+∞,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 22()11 ()()x x 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21 ()x f x x +=为奇函数; (4)对于函数 2()1f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22()()11()f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2()1f x x =+为偶函数. 2.解:()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是关于y 轴对称的; ()g x 是奇函数,其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习题1.3(第39页) 1.解:(1) 函数在5(,)2-∞上递减;函数在5 [,)2 +∞上递增; (2)

回归教材经典例题和练习题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12>5 (2)若a 为正无理数,则a 也是无理数: (3)x ∈{1,2,3,4,5} (4)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吗? 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是偶数都是偶数,则b a b a +, (2)若m >0,则方程有实数根02 =-+m x x 3证明:0,02 2 ===+y x y x 则若 4 下列各题中,那些q p 是的充要条件? (). :,:)3(;0:,0,0:)2(:,0:)1(2c b c a q b a p xy q y x p c bx ax x f q b p +>+>>>>++==是偶函数 函数 5下列各题中,那些q p 是的充要条件? . 0:01:)4()0(0:),0(04:)3(; 0)4)(3(:,03:)2(; 43:,43:)1(22 2 2=++=++=≠=++≠≥-=--=-+=+=c b a q c bx ax x p a c bx ax q a ac b p x x q x p x x q x x p 的一个根,是方程有实数根; 6下列各题中,那些q p 是的充要条件? . :,:)4(; 33:,2:)3(;51:,32:)2(; 11:,1:)1(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 p x x q x p x q x p x x q x p -=-=≤≤-≤--=-= 7 求圆()()22 2 r b y a x =-+-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

}{}{; ,)3(;,)2(;,)1(.q x |x ,p x |x 8的什么条件是那么的什么条件是那么的什么条件是那么满足条件满足条件已知q p B A q p A B q p B A B A =??== 9 写出下列命题,并判断真假: }{}{}{}{不是素数, 是偶数这里不是素数是偶数这里这里这里3:,2:,)4(;3:,2:,)3(;3,22:,3,24:,)2(;3,22:,3,24:,)1(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 10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8 7)3(4343)2(3725)1(≥<>>>或且 1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 这里这里是实数是无理数这里是实数是无理数这里1578:,32:,)4(;1578:,32:,)3(;:,:,)2(;:,:,)1(≠+>∧≠+>∨∧∨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ππππ 12 写出下列全称命题的否定: 3 ,:)3(:)2(3:)1(2的个位数字不等于对任意点共圆;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整除的数都是奇数;所有能被x Z x p p p ∈ 13写出下列特称命题的否定 . :)3(:)2(022,:)1(02 00数有一个素数含三个正因形;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p p x x R x p ≤++∈? 14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 )4(01,)3(05)2(,)1(02 0023对角线互相垂直存在一个四边行,它的; ;都是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所有可以被; ≤+-∈?>∈?x x R x x x N x 15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borrow 表) (reader表)1) 找出姓李的读者姓名(NAME)和所在单位(COMPANY)。2) 列出图书库中所有藏书的书名(BOOK_NAME)及出版单位(OUTPUT)。3) 查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名称(BOOK_NAME)及单价(PRICE),结果按单价降序排 序。4) 查找价格介于10元和20元之间的图书种类(SORT),结果按出版单位(OUTPUT)和单价(PRICE)升序排序。5) 查找书名以”计算机”开头的所有图书和作者(WRITER)。6) 检索同时借阅了总编号(BOOK_ID)为112266和449901两本书的借书证号(READER_ID)。##7)* 查找所有借了书的读者的姓名(NAME)及所在单位(COMPANY)。8)* 找出李某所借所有图书的书名及借书日期(BORROW_DATE)。9)* 无重复地查询xx年10月以后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READER_ID)、姓名和单位。##10)* 找出借阅了一书的借书证号。11) 找出与”赵正义”在同一天借书的读者姓名、所在单位及借书日期。12) 查询xx年7月以后没有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及单位。#13) 求”科学出版社”图书的最高单价、最低单价、平均单价。##14)* 求”信息系”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数。#15) 求出各个出版社图

书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总册数。#16) 分别找出各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数及所在单位。17)* 找出当前至少借阅了2本图书(大于等于2本)的读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18) 分别找出借书人次数多于1人次的单位及人次数。19) 找出藏书中各个出版单位的名称、每个出版社的书籍的总册数(每种可能有多册)、书的价值总额。20) 查询经济系是否还清所有图书。如果已经还清,显示该系所有读者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称。附录:建表语句创建图书管理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基本表的表结构:创建BOOK:(图书表)CREATE TABLE BOOK ( BOOK_ID int, SORT VARCHAR(10), BOOK_NAME VARCHAR(50), WRITER VARCHAR(10), OUTPUT VARCHAR(50), PRICE int); 创建READER:(读者表)CREATE TABLE READER (READER_ID int,COMPANY VARCHAR(10),NAME VARCHAR(10),SEX VARCHAR(2),GRADE VARCHAR(10),ADDR VARCHAR(50)); 创建BORROW:(借阅表)CREATE TABLE BORROW ( READER_ID int, BOOK_ID int, BORROW_DATE datetime)插入数据:BOOK表: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1,'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2,'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3,'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套教材例题习题改编(高考必做,高考题来源)

人教A 版必修1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必修1第七页练习第三题(3))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A={} {}|410|20,x x x N B x x m m N ++∈==∈是与的公倍数,, 改编 已知集合4x x M x N N **??=∈∈????且10,集合40x N x Z ?? =∈???? ,则( ) A .M N = B .N M ? C .20x M N x Z ?? =∈???? D .40x M N x N *?? =∈???? 解:{}20,M x x k k N *==∈, {} 40,N x x k k Z ==∈,故选D . 2.原题(必修1第十二页习题1.1B 组第一题)已知集合A={1,2},集合B 满足A ∪B={1, 2},则这样的集合B 有 个. 改编1 已知集合A 、B 满足A ∪B={1,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B 有多少对?请一一写出来. 解:∵A ∪B={1,2},∴集合A ,B 可以是:?,{1,2};{1},{1,2};{1},{2};{2},{1,2};{2},{1};{1,2},{1,2};{1,2},{1};{1,2},{2};{1,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B 有9对. 改编2 已知集合A 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有 个,真子集个数有 个 解:子集个数有2n 个,真子集个数有21n -个 改编3 满足条件 {}{} 1,21,2,3A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个 解:3必须在集合A 里面,A 的个数相当于2元素集合的子集个数,所以有4个. 3.原题(必修1第十三页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改编 用C(A)表示非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定义 ?? ?<-≥-=*C(B) C(A)当C(A),C(B)C(B) C(A)当C(B),C(A)B A ,若 {}{} 02)ax ax)(x (x x B ,1,2A 22=+++==,且1B A =*,则由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 成的集合S = . 解:由{ }2C(A)1,2A ==得,而1B A =*,故3C (B )1C (B )==或.由02)ax ax )(x (x 22=+++得02)ax (x 0ax )(x 22=++=+或. 当1C(B)=时,方程02)ax ax )(x (x 2 2 =+++只有实根0x =,这时0a =.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

刍议中学数学教材例题处理技巧

刍议中学数学教材例题处理技巧 发表时间:2018-12-04T21:09:54.30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作者:邓启强[导读] 数学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少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往往忽略了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例题教学教法单一,讲解刻板,缺乏变通、创新,失去了例题教学应有的功能。(陕西省西乡县子午镇九年制学校 723503) 摘要:数学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少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往往忽略了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例题教学教法单一,讲解刻板,缺乏变通、创新,失去了例题教学应有的功能。切实加强各种例题的教学研究,处理好教材中的例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词:例题教学;教学研究;开发改编;题后反思;提高效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能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范例,揭示数学方法,规范思考过程,而且还能为其数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石。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数学知识,培养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往往忽略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性,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盲目选择一些难题、偏题,进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恐惧、厌恶数学,适得其反。也有不少教师例题教学教法单一,照本宣科,讲解刻板,缺乏变通、创新,失去了例题教学应有的功能。切实加强各种例题的教学研究,处理好教材中的例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如何处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首先要尊重教材,教材的编写是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验证的,凝聚专家学者的经验与智慧。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现成的例题,它们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对于这类例题,不能简单地模仿、记忆,追求解题的难度和技巧,应着重让学生体会例题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与本节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其次,有些例题的背景比较抽象,缺乏生活气息,如果将例题进行适当的“开发”,改编成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处理后的例题是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整合的新教材。只有这样经过优化整合的教材,才能使它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观念。例题的再次“开发”,往往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由“重结论轻过程”转向“过程与结论并重”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下是我在例题“开发”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一、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积累成功的经验,还要总结失败的教训,并以此为鉴,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有时即使不改变例题而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也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分析例题考查知识和技能,自我设计同类问题 在先学后教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自我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典型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运用相应知识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自我设计同类题目,加深了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得心应手,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自信心,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改变题目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不要忽视了课堂情感的投入,在上课时可以对题目的背景进行适当更改。教师有意识地进行题目背景的更换,使知识溶入在不同的背景中,选择的背景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这会让数学教学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更加可亲。如“数据集中趋势”中的例题,过于陈旧,缺乏典型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中埃蒙斯的真实案例,最后一枪射到邻座的枪靶上,第10发成绩为0,如何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射击水平?情境真实,离学生生活很近,例题的改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例题的知识范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有的例题仅仅针对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但在实际教学时有时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借题发挥”,对例题的知识范围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知识时,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结合具体的例题,配合图像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对应的本质,函数是整个过程中的对应,不等式是某个范围内的对应,而方程式是某个瞬间的对应,加深学生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有的例题仅仅针对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但在实际教学时有时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借题发挥”,对例题的知识范围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变化中的三角形”这节课时,分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中,“高h为6不变,底a变化时,有S=ah÷2=6a÷2=3a,点明变量S怎样随着自变量a的变化而变化。在学生掌握了这个例题之后及时渗透行程等常用公式中因变量怎样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子,教学效果非常好。 五、创造全新的例题 教材处理过程中不能只盯着课本中的题目,应选择和创造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题,增加一些书本上没有但是今后又要用到的知识,以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可增加“十字相乘法”等的相关例题,二次函数补充“交点式”等等。 最后,注重题后反思,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然而,教师常常把例题解答完就了事,不对例题进一步挖掘,题后不引导学生对例题题型、思想方法、表述等进行反思,学生得不到解题反思的熏陶,没有题后反思的意识,无法养成题后反思的习惯。 因此,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1、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又打破思维定式,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2019人教版 高中数学 选修2-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2019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高中选修数学 选修2-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选修2-2第十一页习题1.1B 组第一题)改编 在高台跳水中,t s 时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单位:m )是105.69.4)(2 ++-=t t t h 则t=2 s 时的速度是_______. 解:5.68.9)(+-='t t h 由导数的概念知:t=2 s 时的速度为 )/(1.135.628.9)2(s m h -=+?-=' 2.原题(选修 2-2 第十九页习题 1.2B 组第一题)改编记 21 sin 23sin ,23cos ,21cos -===c B A ,则A,B,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 B A C >> D. C B A >> 解:时的导数值,,在分别表示,2321sin 23cos 21 cos = x x 记)2 3 sin 23(,21sin 21,),(N M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A 表示sinx 在点M 处的切线的斜率,B 表示sinx 在点N 处的切线的斜率,C 表示直线MN 的斜率, 根据正弦的图像可知A >C >B 故选B 32.5 2 1.5 1 0.5 0.5 1 1.5 2 2.5 3 54321 1 2 3 4 5 f x () = sin x () M N 3.原题(选修2-2第二十九页练习第一题)改编 如图是导函数/ ()y f x =的图象,那么函数 ()y f x =在下面哪个区间是减函数

A. 13(,)x x B. 24(,)x x C.46(,)x x D.56(,)x x 解: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就是其导函数小于零的区间,故选B 4.原题(选修2-2第三十二页习题 1.3B 组第1题(4))改编 设02 x π << ,记 s i n ln sin ,sin ,x a x b x c e === 试比较a,b,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b c a << 解:先证明不等式ln x x x e << x>0 设()ln ,0f x x x x =-> 因为1 ()1,f x x '= -所以,当01x <<时,1()10, f x x '=->()f x 单调递增,()ln (1)10f x x x f =-<=-<;当1x >时1 ()10,f x x '=-<()f x 单调递减, ()l n (1)1f x x x f =-< =-<;当x=1时,显然ln11<,因此ln x x < 设(),0x g x x e x =-> ()1x g x e '=- 当0()0x g x '><时 ()(0,+g x ∴∞在)单调递减 ∴()(0)0g x g <= 即x x e < 综上:有ln x x x e <<,x>0成立 02 x π << ∴0sin 1x << ∴ sin ln sin sin x x x e << 故选A 5.原题(选修2-2第三十七页习题1.4A 组第1题)改编 用长为18 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是_________. 解:设长方体的宽为x m ,则长为2x m ,高??? ?? -=-=230(m)35.441218<<x x x h .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2 30)((m 69)35.4(2)(3322<<x x x x x x V -=-= 从而2 ()181818(1).V x x x x x '=-=- 令0(X)V =',解得x =0(舍去)或x =1,因此x =1. 当0<x <1时,(X)V '>0;当1<x < 3 2 时,(X)V '<0, 故在x =1处V (x )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V (x )的最大值. 从而最大体积V =3(m 3 ),此时长方体的长为2 m ,高为1.5 m. 答:当长方体的长为2 m 时,宽为1 m ,高为1.5 m 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3 m 3 . 6.原题(选修2-2第四十五页练习第二题)改编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变速行驶,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