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案

辅导讲义

教师龙彬科目化学上课日期2014.3.14 总共学时

学生年级初三上课时间10:00-12:00 第几学时类别基础# 提高培优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知识框架】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针对性练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混合物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B.糖水C.食盐水D.冰水混合物

二、溶液的组成

1.溶质和溶剂: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2)溶剂:溶解溶质的物质叫溶剂。

2.溶质、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液体是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针对性练习】

1.现有食盐水、白酒、碘酒、植物油和汽油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其中溶剂是水的是()A.食盐水和白酒B.白酒和碘酒

C.植物油和汽油的混合物D.食盐水和碘酒

2.把20g食盐水放在蒸发皿内,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g,则其溶剂水的质量是()A.24g B.4g C.20g D.16g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B.泥浆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D.高温下的铁水中铁是溶质

4.按要求各举一例:

(1)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水_______________ ;

(2)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水___________;

(3)溶质是固体,溶剂是酒精______________;

(4)溶质是气体,溶剂是水____________。

三、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物质一细小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悬浊液是不均一的,经之后,固体小颗粒会成为沉淀,因此也是不稳定的。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是不均一的,静置后,会分为上下两层,因此也是不稳定的。

【针对性练习】

1.血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盐水三者之间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B.都是均一的C.都是稳定的D.都是混合物

2.牛奶是一种()

A.纯净物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

【课堂练习】

1.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B.用酒精清洗残留有碘的试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汽油清洗沾在手上的油漆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

A.水、95%酒精溶液B.食盐、盐水

C.碘、碘酒D.氯化氢气体、盐酸

3.对于一些布料贵重的衣服沾上油污后,为了防止衣服在接触水后发生形变,衣服的标牌上注明要“干洗”,“干洗”就是用专门的非水溶剂洗涤剂洗衣服。洗完后,需要一段时间让非水溶剂蒸发才能让衣服变干,所以送去“干洗”的衣服通常需要过几天才能拿。下表中“√”表示上面的液体能溶解左侧的物质,“×”则表示不能,能作为“干洗” 洗涤剂的是()

A B C D

布料××√√

油污×√×√

4.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蒸锅水能不能喝

家庭中蒸馒头或蒸小菜的水叫蒸锅水。

普通水里往往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长时间加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而且它受热分解变成了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们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它能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早成缺氧。亚硝酸盐也能使人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虚脱。现代医学已证明,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性物质。

蒸锅水中的溶质是什么?这种溶质有什么性质?他有什么转化来的?由此情况您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时2 溶解度

【知识框架】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针对性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平时喝的汤一般是饱和食盐溶液

D .相同温度下,饱和蔗糖溶液比不饱和蔗糖溶液要甜

2.t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是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降低温度 D .t ℃时蒸发少量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B .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D .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4.能证实A 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 .降温到10℃有A 晶体析出B .蒸发掉10克水,有A 晶体析出 C .加热到30℃时,再加A 物质能继续溶解

D .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 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第九单元教案

教案(序号52 )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课后感受 教学时,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球,我给学生准备了围棋子,3颗白棋和3颗黑棋,一个信封,并且准备好了小正方体(用橡皮切的),这些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有利于这节课的教学。 授课日期12月2日

教案(序号53 )

百度文库 结果,在书上予以记录。 7?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8.全班进仃交流:在黄球与红球不一样多的情况下,红球如果多,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黄球多,那么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大,也就是说:在两种球不一样多的/情况下,哪种球多,那种球摸到的可能性就\ 大。 三、巩固练习1.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1题。 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 1”,一个面上写“ 2”,一个面上写“ 3”。把小正方体抛30次,在书上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 1”、 “2”、“ 3”朝上的次数。在条形统计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2.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2题。 在布袋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可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1)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 的次数比蓝铅笔多。 (2)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 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疑惑?先在小组里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课后感受这节课我还是给学生准备了所有的学具,这有利于学生真正动' 手操作,得出结论。效果较好。/ 授课日期12月3日

教案(序号54 )

书上第4 题 五、完成练习九的第五题 六、学习思考题 课后感受 这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但让学生讲讲生活中哪些事情经常发生,哪些事情偶尔发生,学生很难讲好。 授课日期12月4日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九单元教案

达喜欢 永登县河桥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2017——2018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学科 英语 年级 九年级 审批 周次 份数 课 题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主 备 范永和 辅 备 武善福 实施教师 苏涛 授课时间 1) 能掌握以下单词及短语:prefer , lyrics, Australian, electronic, suppose, smooth, spare, director , case, in the case, war 知识与 2)掌握 I like /love/prefer music 表that… 的音乐。 教 学 目 标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掌握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ike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句型的用法。 3) 学习关系代词 that/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 讲练结合 1. 使学生学会谈论自己的喜好。 2. 通过表达个人喜好,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句型及语法 教学难点 学习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预习要求 学法指导 熟记单词及句型 自学-解惑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PPT 教学课时五 第一课时 Unit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课题 Section A1(1a-2d) 教学目标1)能掌握以下单词及短语:prefer,lyrics,Australian,electronic,suppose, smooth,spare,director,case,in the case,war 2)掌握I like/love/prefer music that…表达喜欢的音乐。 1)prefer,different kinds of sing along with的用法。 教学重点2)句型: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I like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教学难点学习关系代词that/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Ⅰ.Warming up 师生问候。 Ⅱ.Lead-in Say 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like?I like interesting books.I like books that are interesting.Write…that are interes ting on the blackboard.Point t o it and ask who can mak e another sentence with it.Write another phrase on the blackboard,…that is comfortable to….Help the students to mak e sentences with it. 学生活动 同桌两人进行对话练习 T:Do you like music/…? S:Yes,I do. T:What kind of music/…do you like? S:I like… T:Which singer do you like? S:I like… 让学生自己练习写出由先行词+引 2.Play the tap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for the导词构成的简单定语从句并提问students,only a short piece of each tape.Say,I like回答,再由老师指出错误。 music that makes me relaxed.Write these four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

第九单元的教案

Unit 9 Let’s go to the zoo! 平梅小学袁叶青 Teaching contents Part 1 and part 2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1.教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动物。 2.让学生明白表示“所有”的词have和has的用法。 3.使学生通过描述,了解动物的不同特征。Ability aim: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Emotion aim: 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Key points: It has….. It’s….. Difficult points: 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Breakthrough method: 反复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替换练习,从而突破难点。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Revision. 3.Free talk/Sing an English song.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Learn the new words by using pictures. 2.Practice words in different ways. 3.Explain the usage of have has. https://www.doczj.com/doc/924875238.html,e “It has…..”to describe some animals. 5.Learn English dialogue with scene graph. https://www.doczj.com/doc/924875238.html,anize various forms of exercise. Step 3 Consolidation 1.Guessing game. 2.Make love animal card to the birthday of the students. Step 4 Summary Summarize key. Step 5 Homework Collect 20 descriptive words about animals.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 学广角》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单元教学内容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第六册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第九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就是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具体编排 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主备人:## 二、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三、单元教材简析: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六、课时安排:数学广角2课时 七、教学建议: 1、有层次推进,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1的教学时,可以先引入没有重叠的数学问题,求一共有几人?顺着学生的思路,求一共有几人就是把两个小组的人数合起来,引出直观图。再引入有重叠的数学问题,求一共有几人?引发认知冲突后,再让学生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并解释直观图。例2也可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展开教学。这样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2、提供丰富的生活中数学素材,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在本单元中,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使学生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时的抽象、概要可以打下必要的基础。这里的丰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提供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因为教材上例题和练习只有7题。我们还可以补充更多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素材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如:一只小狗的重量等于2只小猫的重量,4只小猫的重量又等于2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狗的重量等于几只小兔的重量?又如:王老师出了两道题,在第一小组的12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0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题,两题都做对的有几人?等等。第二是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数学素材。有情境图的,有图片的,有文字描述的,有图片加文字描述的等。在这些具体的、丰富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情景变化了,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没有变。 3、运用直观方式,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让学生抽象地想像、理解数学思想是有困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软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用圆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块代表砝码,用三角形片代表苹果,通过摆学具,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而且直观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可以减少记忆量,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晰,有序。

英文第一到第九单元教案资料

英文第一到第九单元

Unit 1 1.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Flight 211 was called off due to the thick fog. 请大家注意。211航班由于浓雾被取消了。 2.Never have I been so moved.我从来没有如此感动。 3.I didn’t want to discourage John from taking up fishing.我不想阻碍约翰从事钓鱼。 4.There is nobody in the army who doesn’t know George.在军队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乔治的。 5.That math problem was a hard one ,even for Diana.那道数学题很难,甚至戴安娜也觉得难。 6.The rent is due on the last day each month.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付房租。 7.Jeff plays football every other weekend.每隔一周的周末Jeff去踢足球。 8.Mandy is ten years old and quite short of her age.Mandy10岁,在这个年龄,她属于个子较矮。 9.The sweaters sell for seven fifty and are available in five colors.这件毛衣卖7.5美元,且有5种颜色。 10.Jenny had three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but she gave one to her brother. Jenny有3张音 乐会的门票,但是她给了她哥哥一张。 1.Tom wanted to find an apartment for 150 dollars a month, but discovered that he had to pay twice as much.汤姆想以150美元/月找一间公寓,但是发现他不得不支付两倍。 2.Today is Thursday and the exhibit is supposed to open the day after tomorrow.今天是周四,展览应该在后天开幕。 3.I worked for 3 hours last night, half on writing, half on vocabulary.我昨晚工作了3小时,一半在写作上,一半在词汇上。 4.It seems as if we’ve know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instead of just five days.我们似乎彼此相识很长时间了,而不是只有5天。 5.Forty students came to Doctor Johnson’s first lecture, but after a week, all but fourteen had dropped out.40个学生去了约翰逊的第一次讲座,但是一周以后,除了14个学生外,其他的都退出了。 6.These books have been on the market since last June.自去年6月,这些书已经在市场上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 NaCl溶液、CnS0 4溶液、CuC1 2 溶液、KMnO 4 溶液、FeCl 3 溶液、NaCl固体、糖、 CuS0 4 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 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 4、CnCl 2 、KMn0 4 、FeCl 3 。让学生观察,并 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 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 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 4 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交流现象】 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得出结论】 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混合物颜色有差异。 【提出问题】 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 【分析小结】 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 【引导观察】 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教材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 , 单元导语

生动地引出“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的多样化。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中,猜测是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列表法有助于通过有序思考找到问题答案,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足够的时间探究、讨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第1课时 鸡 兔 同 笼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03~105的例1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例1是在古代趣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呈现了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设计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主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采用情境导入、巧设疑问、引导探究等教法。 2.本课以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为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承前启后链 复习:回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如:整数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 学习:理解鸡兔同笼问题。 如: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延学:用假设方法解决问题。 如:有2分、5分硬币共20枚,共8元4角,问2分、5分各有几枚。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同学们,老师假期游玩时,在一个农家小院里,看到一个老爷爷正在考他的小孙子,老爷爷出的题很有趣,于是我近前去看,发现那个小孩

2017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复习要求: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2、复习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进一步复习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4、复习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 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 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 位学生主持复习。 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 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 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 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 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计算。 3/4×2/5=2/3×5/6=7/9×18= 3/10÷3/4=5/9÷5/6=21÷7/9= 3/10÷2/5=5/9÷2/3=6/11÷5/12= 4.复习比的知识 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知识性问题: 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怎样求比值? 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 难点问题: 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练习: 3÷4=()/()=()/12=():32=12:()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八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我换牙了》教学设计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许丽萍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 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和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 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 析,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间活动录像片段,课件,统计图、统计表、课本 第一课时新授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在家里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数一数自己换过几颗牙 (一)、导入: 观看游戏录相,调查换牙情况。 师生观看录相。

录相: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游戏,笑得开心,画面最后定在一个缺 牙孩子的笑脸上。(配音:下课了,孩子们都高兴来到了操场上,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转呼啦圈,还有的在……真有意思!) 师:他们玩得真高兴!刚才看录相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 你在笑什么 生:他的牙掉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洞。 师:其实,这没什么好笑的,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要掉牙,小朋友 们,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就要开始掉落,然后又会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 阶段叫做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开始换牙的孩子举起手 来! 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换过牙。 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经开始换牙了,课前我也让同学 们和家长一起数了自己换牙的数目,那么,你换了几颗牙 生:3颗、2颗、4颗…… 师:同学们有的换2颗牙,有的换3颗牙,还有的换的更多,如果我想了解咱们全班同学换2颗牙的有多少人,换3颗4颗的分别有多少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先动脑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可以举手”、“让所有掉两颗牙的站在一起”、“把自己换 了几颗牙写在纸上”……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 (1a-2c) 一、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1) New words:curly, straight, tall, medium, thin, heavy, build, tonight, little, cinema, glasses, later Sentences: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s of medium/build.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 —Is he tall or short? 2. Teaching emotion and value Make students describe the people’s looks. 二、Teaching key points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三.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 四、Procedures of teaching Ⅰ. Lead-in I have a new friend, her name is Nancy. Do you want to know her? Then show some pictures to lead in the new sentences: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 e’s of medium/build. S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 Ⅱ. Presentation (Section A 1a) 1.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1a) 学习课本的第一部分P49,1a先看图片,然后搭配图片和相关的外貌特征的词。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9总复习 总复习内容主要涉及本册教科书中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数学广角。通过总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正因为总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所以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二是沟通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四大版块的内容学生基本已经掌握,欠缺的是厘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的能力以及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所以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抓住重难点知识,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内容,辨析含糊不清的认知,巩固强化薄弱环节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例如,复习“大数的认识”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大数的读写法,一方面抓住其重点内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易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思维障碍点。 2.复习课要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例如,复习“图形与几何”时,结合本册教科书知识较为零散、概念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概念,内化理解。 3.复习时,既要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更要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例如,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时,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与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准确、迅速。如学生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学习商不变性质之后,就可以说清其中的道理了。复习笔算乘、除法时还可进一步阐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知道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等。

初一英语上册第9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key vocabulary, target language, writing practice. 2. Ability Objec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 writing skill. 3. Moral Objects: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Ⅱ. Teaching key points 1. Key vocabulary Ping-pong player, basketball player, tennis player, football player, great, born. 2. Target language Who’s that? That’s Deng Yaping. She is a great ping-pong player. When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 1973. Ⅲ. Teaching Difficulty Target language Ⅳ.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method, writing method and speaking method.Pairwork. Ⅴ.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Pictures or photos. Ⅵ.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第九单元集备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全面实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本单元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五部分: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表内乘法 3、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 4、观察物体 5、统计 内容安排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 学情分析: 本单元从内容看基本上含盖了二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差异必然存在,尤其是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和应用上会存在“学困生”。 像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这样的内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米和厘米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比较抽象,有的学生难以把握;统计图中一格表示两个物体,这种数学中的“对应关系”也是学生比较难接受的;还有看图想象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等等,在复习中都是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 教学策略: 1、复习前,结合平时学生学习的情况认真分析缺差,拟订适合本班学情的复习计划,以便做到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图提出其他问题、看图想象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等,都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3、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理解,引导学生用自己身体的某部分或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来比划;找角和直角与观察周围的实物联系起来;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等。 4、复习过程中做到既全面,又突出重点。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也非常重要,复习过程中不可轻视。 5、引导学生对具体实物的观察(课前准备的三棱柱积木),运用量一量、画一画等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直观体验和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 复习过程中的练习和效果考察,主要是选用练习二十四中的练习和根据复习需要适当编写练习,或从《基础训练》册上选用,以补充练习,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全套教案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将以游戏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等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几何直观,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1.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枯燥的数学赋予生活的气息,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集合圈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集合圈的表象,从而真正达到图形、文本和算式的有效结合,既沟通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1集合................................................................ 1课时

九年级英语第九 单元教案人教版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第一课时单元分析与提示 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 1、掌握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2、学会谈论发明的历史,会使用以下的基本句子: When was the car invented? It was inverted in 1885. Who were they invented by? They were inverted by …… What are they used for? They are used for seeing in the dark 认知目标 弄清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差异,通过练习和运用加以巩固 情感目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懂得人类的科学发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 2、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的能力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 1、基本结构:助动词be(was / we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A thief was caught last night. They were asked to speak at the meeting. 肯定式:It was made. 否定式:It was not made.

疑问式:Was it made? No, it wasn’t Yes, it was 2、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1)主动结构的宾语变为被动结构的主语; 2)主动结构的谓语动词由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3)主动结构的主语变为介词by的宾语,组成介词短语,放在被动结构中谓语动词之后。在动作的执行者无须说明或不必强调时,by 短语可以省略。 4)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两种时态要保持一致: We repaired the motor. The motor was repaired by us.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 1b, 1c, 2a, 2b, 2c 第二课时:Section A: 3a, 3b, 4 第三课时:Section B: 1a, 1b, 2a, 2b, 2c, 3a 第一课时:Section B: 3b, 4a, 4b and Self Check Unit 9 第二课时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教案Unit 9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教案Unit 9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A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定语从句是本单元的语法要点,是在1-8单元已经对该语法知识有所渗透的前提下安排的。本节课话题是让学生体会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会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学会热爱生活;能用简单的定语从句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复合句的理解,提高其对此句式的应用能力。 二、学生分析 学生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复合句的知识。 三、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基本词汇,学会恰当的使用引导词that ,who 2、能力目标 1)掌握功能句“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ove singers who can write their ownmusic.” 2)能够自如地谈论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和音乐家。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谈论对音乐和音乐家的好恶,从而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美。 四、教学重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并掌握先行词为物或者人时,引导词“that ,who ”的使用方法。2)“prefer …to…”的用法 3)掌握有关音乐的词汇和相关的词组,能够比较流利地描述自己喜欢的音乐,运用功能句“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ove singers who can write their own music.” 五、教学难点定语从句运用 六、教学策略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感激励法。 七、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录音机(A tape recorder) 八、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 ⑴Warming up ⑵Discuss: Do you like music? What kind ofmusic do you know? ⑶There aremany kinds of music such as pop ,jazz, rock……. Let Sstalk about the kinds of music..(多媒体出示) ⑷Let Ss read 1a. Explain the sentences: I prefer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better. lyrics:the plural form is often used. Ask Ss topractice in pairs then make up a short passage using the four sentences on thescreen. 2、课堂讲授 Explain attributive clauses. 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先行词是“人”时,用关系代词who引导,先行词是“物”时,用关系代词that来引导 I love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music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a. that即可代表事物也可代表人,which代表事物;它们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that在从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总复习

0 5 8 7 (1)奇数。 (2)偶数。 (3)5的倍数。 (4)3的倍数。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7)是2,3,5的倍数。 由学生独立完成,能写几个就写几个,然后,全班反馈,集体评价。 3.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数字可重复使用) 1 2 4 8 9 10 12 15 21 57 91 68 练习要求: (1)学生分别将各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2)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判断过程。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②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③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④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⑤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巩固作业】 1.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1题。 此题是有关2、3、5倍数特征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4题。 第3题:此题是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课堂作业】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2.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3.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 4.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5.两个实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予以解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