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_李伟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_李伟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_李伟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_李伟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

李伟1陈志新2

(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宁夏大学,银川750021;2.宁夏广播电视大学,银川750002)

提要:本文通过对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的哲学解读,探讨了教育终极目标的现实性和教育目标工具性存在的合理依据,提出在现阶段正确处理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时应注重的六个问题。

关键词:教育;终极目标;工具性目标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3-0229-0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自从有教育以来,始终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争论的话题。由于教育概念的复杂性,围绕着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终极目标的确定,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共识。但是,近百年来,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于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在以下两个方面是较为一致的:一是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与人的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二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存在教育,是教育对人的终极性关怀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关于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开始成为教育界和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后,教育的终极目标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个基本指向是,更新教育理念,高扬教育的终极目标,抨击教育的工具性目标。教育终极目标讨论的这种价值取向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是,高涨的教育呼声不能代替冷静的思考。如果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些讨论,会发现这些讨论在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二律背反。它影响着我们对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的正确解读。

一、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

教育是人所创造,在现代社会,人又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被塑造。在教育没有被普及之前,教育仅属于“劳心者”,大多数人被排斥在教育之外。而进入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人们基本的文化方式,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教育文化圈中。在这个积淀着前人的知识、经验和创造的有机组织系统中,人们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相互输送着各类文化信息,因而建构人们的终极教育目标,应当能够反映这个教育文化圈中的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追求。在这个前提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它的参照系应当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整合性。即这个目标能包容人的由低到高各层次基本需要的满足。第二,长久性。即这个目标不只是人的阶段性目标,而是最终为满足人的需要有所实现又不能完全实现的目标,具有较长的前瞻性。第三,可行性。即它是在现实中经过努力可以逐步趋于实现的目标。而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者也可称作“人的实现”,这是人的天赋、潜能、个性的尽可能充分发挥,是人的本质在充分展现的社会关系中的全面生成。从人类个体内在的心理体验的角度说,它涵盖着各种具体幸福感、满足感。只有这样的教育目标,对于社会来说,才具有终极价值目标的性质。

工具性的称谓是一个哲学用语,它不是我们在日常意义上对生产劳动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的规定,而是借用了这个用语,作为相对于人的目的而言的人的活动的一种手段。离开了人的目的,物就不再是工具。在哲学上这种工具性的基本特征一是无否定性,也就是没有意识的批判性,它不是自在的存在之物,它的存在的价值的意义都只能由人来赋予。二是整体性,工具的整体性是由各种工具所不同的使用方式组成的,一件工具只有在工具整体中才能称其为工具,即它只能在对其他工具的依附关系中存在,这与人的多种可能性是相关联的,工具在世界中的秩序是人的可能性在世界中的投射。三是合用性,工具只有在使用时才能按本来的面貌在它的存在中显现出来。所以工具的合用性不仅意向性地指向思维,而且意向性地指向行动。四是意向性,在工具的合用性中实际上已经隐含着意向性。工具的本质结构中不仅有着以某种东西指向某种东西的指引,而且有着以某种东西指向它要完成的任务的指引,不仅指向物,而且最终地指向了人。任务的完成便意味着目的的达到,也意味着人的利益的获得。

由于,教育终极目标显得笼统并且游移性较大,要使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就应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社会阶段的亚终极目标,这类目标往往既具有终极性的特征,又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教育的工具性目标。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这类亚终极性目标往往会根据不同社会生活的多样需求,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样有的工具性目标就会偏离它的终极目标,甚至背道而驰。

可见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之间具有相统一的方面,又有相矛盾的方面。相对于不同社会阶段的亚终极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只是一个理想目标,它有现实可能性的想象,是主体追求真善美的一种价值选择,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可能性的一种合目的性反映。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本身带有极强的主体性,它是教育主体价值选择的结果。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得人对教育的需求也会产生多样性的价值需求,因而,教育终极目标就会分解为一系列的亚终极目标,而不同社会阶段的亚终极目标又会因为不同社会阶段的人们社会生活多样性的选择再分解为不同的次亚终极目标,这就使得这些亚终极目标的工具性特征日益加重,从而有可能背离教育主体,成为新的教育终极目标,使得教育目标的工具性上升为终极性。可见在一个社会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是同

922

伦理

时存在的,有时,他们是一个目标的两个方面,有时,会形成两个相背离的目标。搞清楚教育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今天不同教育组织的价值目标确定是十分有益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强调不同社会阶段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各种教育组织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特殊性,就背离教育的终极目标,离开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去谈人的培养,甚至把人作为一种“工具性的人”、“物化的人”去培养,这样就会把背离终极目标的工具性目标当作教育的终极目标。目前,在中国的许多学校里,关于人的知识成了最贫乏的知识,教育与人的关系成了最薄弱的关系,整个校园功利主义气息浓厚,人文主义气息淡薄,许多知识教育由于严重缺乏人的知识和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思考,变成了没有“根”的知识教育。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这些学校用工具性目标取代终极目标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把这种终极目标束之高阁,使它脱离现实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生活,成为无源之水。要看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亚终极教育目标虽然相对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个终极目标,不可避免地带有工具性的特征,但是,在它所存在的这个社会阶段和社会生活中,它并没有脱离教育的终极目标,比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带有工具性的色彩,但是,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国情使得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就不可避免地在体现终极目标的同时,带有工具性目标特征。正确地把握它,就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方针既不偏离终极目标,又符合现代中国社会实际。

二、教育终极目标的现实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源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这种人类发展理想愿景的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使之系统化,并把它建立在科学的思想基础之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最高价值追求:消灭基于阶级分化之上的剥削与压迫,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性的完全复归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1]。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单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这种发展的制度环境必须是一种保证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中,这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这种人的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地发展,个性化发展是这种自由发展的突出特征。第三,人的自由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前提,没有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第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显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我国现阶段还只能是一个理想目标。但是,这一教育最高价值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个科学而美好的理想愿景,它鼓舞着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向着这一理想目标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之一,之所以是人类进步的不竭的思想源泉,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之所以成为人类进步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源泉,其基本的原因就在于此。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科技和教育的落后,我们一直采用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发展经济,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依靠这种方式发展经济,无疑是竭泽而渔,这种情况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要想把人口多的劣势和负担变成优势和资源,就必须依靠并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把教育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些一方面为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使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奠定在了一个现实发展的基础上。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为教育终极目标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体现。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建设者。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实现终极目标的重要任务。其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教育实现终极目标的必要条件。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但是教育上述两方面目标的实现,又是以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前提的。离开了培养对象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一种畸形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和为人民服务。

结论:必须正确地解读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一方面,要看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的要求,因此,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必须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必须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个性化发展;必须把这种培养面向全体教育对象,体现到每一个人身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工具性的特征。因此,决不能把这种工具性的特征作为我们办学的终极目标。当前,我国一些职业技术学校的那种把单纯的培养人的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的做法既背离了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也背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教育目标工具性存在的合理依据

032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教育目标之所以会出现工具性特征有它存在的现实条件。

(一)教育功能的工具性

教育是人的一种活动,教育活动的价值性是人所赋予的。这种价值性来源于人的社会需求,人们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不同,对教育功能的解读也就会各有千秋。如果将教育理解成为了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那么就会导致教育自主性的丧失和教育本质功能的丧失。比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产生经济上的需求,它就会赋予教育经济方面的功能。这种功能使教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经济发展证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不仅可以替代自然资源,缓解资源短缺,而且能够深度开发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的不足。世界银行在1995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东亚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经济增长速度及经济结构转变速度居全球之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在开发全体国民的人力资本上[2]。再比如,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希望通过提升人的素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他就会赋予教育文化方面的功能。这种功能使教育具有了提升全体国民综合素质,改善民生的作用。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已经分别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实现了连续5年的持续增长,这是我国正规教育迅速发展的结果[3]。

(二)教育对象需求的工具性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人生、创造了人类社会。但是由于生产发展水平的低下,劳动在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还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的异化导致了教育对象需求的工具性,从而导致了教育目标的工具性。比如,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这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现阶段人们生存需求的迫切,就业成为民生之本,稳定的工作往往与幸福指数联系在一起,就业教育开始成为受教育对象的就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就只能从属于受教育对象的工具性要求。

(三)教育组织的工具性

学校本来是学术组织,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组织功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强势和政府的行政强势,加之学校发展经费的短缺,这种教育制度环境的工具性使教育组织开始行政化和市场化,其组织服务的功能开始工具性,从而导致教育目标的工具性。

(四)教育内容的工具性

与教育终极目标相关联的教育是关于人的存在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不管他们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汉民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不管他们在年龄、知识水平、道德社会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多大差别,他们作为人的存在是没有差别的。因而在教育中,关于人存在的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终极性教育。比如死亡的问题、奴役的问题、有限的问题、孤独的问题、自我认同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在教育中给予回答。时下最时髦的一句口号是:教育以人为本。但是上述问题却往往在我们的教育中得不到解决,现代教育的实质依然是生存教育,这种教育给予人们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根据,它给予了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一种盲目的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颗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的生存能力,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就不能只把培养的人作为工具的人,更应该考虑的是作为目的的人如何增加人存在的意义。

(五)教育评价的工具性

教育评价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选择的价值取向。这种教育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作道德上的善恶判断,并提出褒贬评价;二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进行真假判断,进行科学评价。两种评价都关系到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教育评价的作用在于形成一定的舆论环境,从而对应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荣辱需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利益需求和归属需求。因此,基于教育终极目标所建立起来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上述方面的工具性导致了教育评价体系的工具性,这就使教育目标的工具性得到了合理的认可。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工具性的现实依据一方面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中;另一方面,又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社会活动之中。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只能从属于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因此,教育目标的工具性,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了。

四、把握教育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关系应注重的问题

(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

正确把握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关系是正确解读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的哲学前提。教育理想是人们对教育客观现实可能性的一种合目的性的反映。它源于教育现实,又高于教育现实,以一种教育愿景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长远性。科学的教育理想能给教育现实以指导和鼓舞,从而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虽然教育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教育现实,但是教育理想不等于教育现实,教育理想的实现有待于其客观现实条件和教育主体的主观努力。这就从一个视角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脚踏实地地把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搞好,从而为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不断创造条件。

由于教育理想的超前性和长期性,现实的教育活动往往会偏离它的发展轨道甚至会背道而驰。这就使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的工具性目标产生很大的矛盾。因此,从哲学的视角,正确处理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矛盾,对于我们正确地处理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二)物的知识教育与人的知识教育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往往需要开发两种资源:一种是物力资源,一种是人力资源。开发这两种资源都离不开教育。教育通过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两种资源的开发。人的教育是通过知识来进行的,离开了知识,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多样的,有限的教育时空并不能传递无限多样的知识。因此,对知识的理解、选择、组织和控制,就成为正确把握教育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关系的重要前提。理解人与知识的关系非常重要。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对教育目标的选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培根的这句名言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的

132

伦理

色彩,因此许多教育家往往在谈到培根的这句名言时,还要再追加一句:“道德也是力量”。培根的名言的工具性,就在于他所强调的知识虽然具有反宗教教育的背景,但主要是指物的知识,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科学知识,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还需要一种与人的存在直接相联系的人文知识。这就需要教育在知识传授的设计上,既要有关于物的知识教育,也要有关于人的知识的教育,而且应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这种知识传授的设计,往往与教育的哲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哲学中,关于课程主义与建构主义、人文主义的争论,深刻地反映了这种知识设计的差异。而正确地把握两种知识的教育组织和设计,对于正确把握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关系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

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它在开发着人的潜能,从而使人的能力不断提高,以增强人们对社会活动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它又在开启智慧,启迪思维,传授知识,提高人们的素质。因此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是并重的。尽管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的人有不同的工具性要求,但是,学校作为社会良心的栖息地,应当依然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在提高人的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素质与技能并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种素质和能力教育并重的要求对于当前正在发展的职业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因为现在一些职业学校在它的知识设计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往往偏重于技能教育而疏于素质教育,过度强调学生就业需求的工具性目标而忽视了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需求。

(四)生存教育与存在教育

生存教育和存在教育是对应于人的两种存在状态所产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人,它在社会中具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人作为人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存在先于生活的意义,具有绝对的价值。它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这是人存在的一种绝对性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剥夺人存在的权利,因而它是人道主义的最高原则。另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的生存状态。人有生存的权利,这种基本人权应该得到全人类的尊重,这是人道主义的最低原则。人在前一种存在状态中所产生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之为人的存在问题;而后一种状态所产生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只涉及人的具体的存在方式,而人的存在问题则关系到人存在本身的意义、价值和根据。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什么时候,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触及和思考,都会更加有益于生存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因此,教育应该不断引导和帮助人们思考人的存在问题,而不仅仅是传授给他们一些人的生存的知识和技能。今天的教育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死亡问题、自由问题、孤独问题和自我认同的问题。许多学校目前日益增多的自杀问题、精神抑郁问题都与这一类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

众所周知,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就业之基。所以任何国家都会将就业率的高低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民生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数。而教育则与就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讲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人生,是以学校培养的人能够就业为前提。如果学校培养的人一出校门就步入失业大军的话,那么教育就成为“无用”的代名词。因此,一方面社会要为学校的就业教育创造制度环境,保护和扩大合格毕业生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就业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但是,仅此还不够,应当看到,满足就业只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性目标,只有在加强就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满足学生的创业要求,使学生自觉成为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才是学校的终极性教育目标。从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在资本最初积累阶段,中小企业的创办者往往是从那些有一技之长,懂市场懂管理的技师、技工中产生的。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开始,从创业型教育体系的建立开始,使受教育者不仅接受就业谋生的教育而且接受创业创新的教育。使学生进校门就明白,未来的创业者是从这里开始。这样的教育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六)教育者的教育

教育者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应当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对象观的教育。也就是明确: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如何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关于前一个问题,在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来前,人们认为教育的对象就是儿童或青少年学生,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在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来后,应当使教育者认识到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对象,包括自身。教育的场所也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关于后一个问题应当使教育者认识到教育的对象和教育者同样既分享着做为人的存在的人类的尊严,又都遭遇着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帮助教育对象提高对人的存在问题的认识,而且还需要帮助自身解决同样的问题。二是教育者的自我意识教育。也就是教育者如何看待自我。关于这一个问题,历史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古代,无论是作为神权的教育者还是作为皇权的教育者,教育者都把自己看成是一种特殊社会利益阶层的代表;在现代,随着师范教育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开展,教育者将自己看作是一种专业人士的教育者,并拥有相应的专业权威。上述三种教育者在自我意识中,都将自己“功能化”,看作是肩负着某种特殊社会功能的人,而没有注意到教育者也是“人”,并做为人而存在。它必须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并且要努力为自己解答人的存在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来重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迫近教育的终极目标,扬弃教育的工具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2]雷丽平,于钦凯.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4).

[3]刘皓.中国人科学素养怎么样[N].光明日报,2002-01-30.

作者简介:李伟(1954—),男,山东新泰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宁夏大学教授、研究员。陈志新(1976—),男,河南洛阳人,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政平;校对:文雨

232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习“双主双效教学模式”后关于教、学、评的教研心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震撼着传统学校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原来稳定的结构形式,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进行学习评价?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试图从教学教育模式的定位进而更新教师素质和教学评价策略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概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指导思想:它是建立各个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指导下提出来的。②主题:是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主导着教学模式的形成。③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使得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外还有几个隐含的因素:④目标: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使主题具体化,也是主题或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⑤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⑥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⑦评价: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其主题、目标、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教学过程中多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地构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至于模式中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则因教学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概括起来,世界目前流行的总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教师中心模式”),一种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学生中心模式”),还有一种就是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教师学生双主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其结构“讲、听、读、记、练”,特点是解释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因其易于为教师掌控教学节奏,课堂知识输出的容量大,“教”的效率高而被许多教师采用。而有人认为这种模式抹杀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现代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本质也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一味强调学生这一“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失去方向,导致走入学习的误区。 本着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着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需要,我们的教师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变革和重建呢?因此,我认为现代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统一。实施“教师学生双主双效教学模式”. “双主双效教学设计模式”是介于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模式之间,其主要是在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积极利用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人与机、人与人交互中让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既在必要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还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有可能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所以我认为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懂得生活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哪些?(请列举几点)您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 1、简洁端庄的服饰。作为人民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穿着应该得体大方,符合我们教师的身份,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 2、良好的师德。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理应明确自身责任,躬身垂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自己的道德形象上,一定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3、语言健康规范。作为老师,说话要得体,要与自己教师的身份相符合。对于小学生而言,讲课语言要学会儿童化,富有儿童味;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4、举止文明礼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等等。 我自认为本人在教师基本礼仪上面还做得较好,需要改进的是有时讲课敲击讲台,今后一定改过来。

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什么

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什么? 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都在研究企业管理的问题,都在探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增加销量、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如何提高利润等等。但是,我们认为,以上的一切都不应该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企业和企业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全体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企业中工作的员工,同样应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受益者,这种受益,不仅仅是他们从公司领取工资,更重要的应该是,工作本身能够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在工作场所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的程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生活质量”。这是因为: 1、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特定的组织,也不例外,他的活动同样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例如,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所以有客户愿意花钱购买,是因为它能够改善购买者的生活,或者是有助于改善购买者的生活。例如,购买一个“魔鬼训练”,本身不会给购买者带来直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通过训练,使受训者竞争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获取更大的收获。

2、在我们中国,工作时间在员工的生活中最长,工作生活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了员工的人生质量。在现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企业当然应该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经理们当然应该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为己任。 3、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企业自身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才成为可能。 我们分析了一下,要提升“全体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让员工做他们喜欢的工作。如果员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们是不可能有多少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的,所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首先要让员工做他们喜欢做的工作; 2、让员工做他们擅长的、能发挥他们长处的工作; 3、让员工们同他的上司相处愉快; 4、让员工之间能够相处愉快; 5、企业要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员工都有接受培训的机会;工作中遇到问题会有人及时指导; 6、帮助员工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企业中能够找到相应的职业通路; 7、让员工热爱自己的公司,认同公司的价值观; 8、让员工对公司有信心,相信公司的目标能够实现; 9、让员工有较高的薪水,不会被生活困扰;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但是,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用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何种素质更为关键? 教育的终级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因此,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教育的灵魂。精神的高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需要陶冶,绝不是强制、灌输就能实现的,只有教育达到了使学生感到“无厌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师生双方才能共同进入享受阶段。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去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教学方法不重学生学法;只重教学内容不重教学过程;只重讲不重练,致使学生发展不均衡。他们养成惟老师独是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闭门造车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证书无实践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死胡同。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扭转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关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学生来说,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人的基本素质。未来的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思维、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促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新知识,有效的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以便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除教授专业理论知识

幸福快乐才是终极目标

幸福快乐才是终极目标——荷兰“生命公寓” 荷兰经济学家、老年护理和社会服务专家汉斯·贝克教授认为:人类所能感受到的快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方面,另一个是群体方面。护理机构的治疗和护理既要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需要,又要警惕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如果医疗护理所带来的痛苦超过了其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像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综合症、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和正常的衰老病患者来讲,治疗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那么护理机构就应该将注意力从治疗身体的病痛上转移到去帮助老年人们尽可能多地享受余下的生活,这就是荷兰老年护理的新哲学——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贝克教授认为,医疗护理不是老年护理中的唯一重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全面的幸福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基于这一理念,荷兰开发了一系列“生命公寓”。这种公寓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在这种公寓里,即使是乘坐轮椅的老年人也可以在伸手可及的范围里自如地使用洗手池、电闸和信箱等设施,公寓的门槛、走廊以及门窗等都避免采用让老年人使用不便的设计。这种充分考虑老年人隐私和独立性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从个体方面得到快乐和满足感的需求。 但同时公寓的设计也非常重视能让老年人从群体层面获得幸福感和归属感。比如方便老人与其他人见面、谈话、用餐,一起吃饭、小酌、运动,玩棋牌,或者一起带孙辈们去逛公园等,这都需要一定的

公共活动空间才能够实现,因此“生命公寓”中还专门在公寓底部开辟了“社区广场”。并且在设计中,要把这些空间和康复护理、心理咨询、运动康复等医疗护理服务隔离开来,在公共空间里,一些医疗机构特有的标示、设施,甚至灯光都要尽量避免。 另外,为了避免失能老年人集中生活在一起,形成“痛苦的孤岛”,“生命公寓”的设计上还特别对居民进行了融合安排。在一个居住区域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居住者是身体健康和生活自理的老人,不同年龄、种族、经济条件的老年人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另外,公寓内还有价格合理的餐厅、技术高超的理疗师,超市、美容院、美发店、自动提款机、网络咖啡厅、棋牌俱乐部和托儿所等设施也都非常齐全,这都进一步加速了不同老年人之间的融合。 在管理结构方面,“生命公寓”选择的管理模式并非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而是以企业文化为特征的共同运作模式。包括管理层、员工、客户、医务工作者、供应商及其家人等所在内的相关人员,都必须明确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这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这些核心价值包括: 1、自我管理。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的权利,即使这些事情可能超乎常理,比如每天在酒吧喝个酩酊大醉,三个星期才洗一次澡,或者在条件不现实的情况下养五只猫等。 2、积极参与。这是最为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条。一旦老年人的基本行为能力,如走路、泡茶、算钱、缝补衣服、做饭等功能,不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育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社会美德,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才能的培养。简单说,未来的社会是“三Q”突显的社会,未来的人才应该是“三Q”并举的人才,“三Q”即IQ智商、EQ情商、CQ创造力。“三Q”的提升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现代班主任在管理自己班级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一目标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追求。班主任在把握这一主旨后,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营造出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集体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所有才能。 思路决定出路,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一个现代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管理中的“首席”而不是的“终结者”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班主这一身份是多重身份的组合,从行政角度而言,班主任是学校任命的管理者;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一名成员;从教师这个角度而言班主任又是一个教育者。多重的身份就有多重的任务,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将这三重身份的任务完美的结合起来,才是一位合格的优秀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智慧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三者的完美组合呢? 这是一个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不同的定位其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迥异的。王晓春老师,借鉴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将班主任分成九类,即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王老师对这九种班主任都做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下面我将王老师的分析作一简要汇总。 班妈型,一切都围绕“爱”来推动,缺乏“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诚信与和谐 内容摘要:诚信,是立国之本;诚信,是社会的基石;诚信,是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核心;诚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需要;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诚信,是个人或企业进入社会或市场的通行证;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资本。社会和谐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执政党等和谐基础上的,这些关系都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就是诚信。 关键词:社会发展诚信和谐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等。这些重大决策是我

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将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最终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一伟大工程建设中,我认为社会诚信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和谐与诚信 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和”与“谐”二字看似有共义,实则有分义。“和”有“和面”之义,意即“面对面”商讨、议事、谈判;而“谐”具有“糅合”之义,意即“谐调”、“统一”、“共处”。《说文解字》中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所以,从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和谐思想。因此,和谐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即和谐必定是不同要素的协同互济,而不是简单的同一,要素的多样性是形成和谐的前提,“他平他谓之和”。二是关系的协调:表现为比例恰当,各种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比例搭配适度;各得其所,各种要素于相杂和在一起时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三是力量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要达此目的,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只有被唤醒、被培植起来,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1. 以培养学生做人为本为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经常以讲古今名人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通过细致深入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的人。 2. 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本为教育思想。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们应该时刻以服务学生为主,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为学生撑起一片发展的天空,让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愉快地学习。 3. 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为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以激起学生兴趣为本为教育形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证明,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持续的注意,并且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灵活有趣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内容为主题,开展个人教育等,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育以育人为本,实际教学以学生为本,才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检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最具说服力的指标,要看是否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和促进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与措施

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与措施 [提要] 各地在积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尝试与探索,但存在不少困惑和争议,反映出人们对创新的目的和方向模糊和分歧,进一步廓清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方向和基础,就有了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目的;基础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对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各地都在积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尝试与探索,但在探索中有不少困惑和争议,这些困惑和争议背后反映出人们对创新目的和方向认知的模糊和分歧,本文试图通过明确阐述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和基础,探求河北省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一、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这里的社会管理,是指广义的社会治理,即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各利益群体参与式社会管理。当前,绝大多数人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无可置疑,但在创新什么,如何创新,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等问题上,存在认识模糊与分歧。如在社会管理模式上,是以新的社会控制模式为主,还是以新的社会发展基础建设为主;是以发展新的社会自我服务能力为主,还是一种综合的模式?在创新社会管理本质和目的问题上,有的认为要适度恢复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的认为,社会管理的核心是行政管理由控制转向服务;有人说是以参与式和协作式的模式形成政府管理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适度分工协作,使社会更具有自我完善和发展活力。在如何创新上,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社会管理要赋予更多的社会话语权,尊重和发挥公众参与作用,加强基层自治,不能把社区行政化。有的认为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形成社会群体与政府沟通桥梁,创新政府与社会有效合作机制,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互联、互动、互补的有效合作机制,有效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等。要明确如何创新,首先要明确创新目的,那么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解决问题只是创新的直接动因,创新社会管理的深层目的和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使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结构更适应生产关系发展需要,进而更好地服务和满足不同层面群众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适应新情势,开辟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更好地服务民众的路径,找到更好的化解而不是激化矛盾,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的方法,促进社会更加公正、健康、和谐、有序发展,更有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安全。一切社会管理创新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方向 (一)实事求是是创新的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指人们为了解决社会管理难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阶思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阶思维 由Google DeepMind 开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 挑战人类棋王李世石,最终以4:1胜出。围棋规则虽然简单,但变化相当多。被视为人工智能开发领域的最大的一个挑战。人类在下围棋,除了平常的计算之外,最主要的是靠直觉判定。AlphaGo最初是通过网络和人类棋手 不断下棋,来学习人类下棋的风格和方式的。当工程师觉着AlphaGo已经足够像个人类时,才让它开始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参考阅读各种不同棋谱,再依赖数百万局“自己与自己下棋”的经验,AlphaGo已经具有战胜人类的人工智能了!一种模仿人类高阶思维的人工智能! 那到底什么是高阶思维呢? 1.高阶思维: 我们把在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分成: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方面。 其中知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发 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构成。 2.思维是可以培养和教授的: 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日常思维,就像我们普通的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是一种技术、技巧上的训练结果。通过恰当的教学条件支持,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是 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3.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通过这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另一种是由学科教师担负起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任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高阶 思维能力。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和高阶思维能力目标的培养紧密结合! 4.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 运用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的模式例如:合作小组学习、讨论、案例学习、角色扮演、项 目研究、模拟性决策和问题求解学习活动等,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尤其是发现学习,能比较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老师要改变自我教学,学生要改变学习习惯,设法让学习者投入到分析、比较、对比、归纳、概括、问题求解、调研、实验和创 造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去,而不仅仅限于要求学习者回忆事实性信息的活动。 5.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大多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低阶能力、低阶学习和低阶思维的层次上,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没有有效地塑造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 素质和能力培养上。 A.老师没有从意识上审视过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很多时间都在反复做练习,老师的要求是会做做对就可以了!尽管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但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没有什么帮助。让学生养成的是低阶的思维习惯。在探究活动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很多学生用互联网只是做一点资料的简单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而没有加入自己的深度思考,这其实是把高阶思维转换成低阶思维。 B.课堂教学没有高阶的问题设计:最适合发展高阶思维的教学,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 的设计。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包括口头和书面问题,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最有 效手段。开放性的、挑战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学生收集查询资料才能有结论的、需 要学生运用他们的思维深度思考才能够回答的问题,才是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的好问题。 6.教学体系的改进: A.教学主体从老师转移到学生:传统教学在主体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老师 照教科书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的形式。“高阶思维”教学需要彻底改变这种做法,消除

管理的两个终极目标

智慧365 https://www.doczj.com/doc/924159368.html, 管理的两个终极目标 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一言以蔽之,管理企业就是要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而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短期业绩,也要注意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这才是企业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 企业管理仅仅是为了实现股东最大的回报而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还是应该在决策过程中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诸如员工、客户和社会等的利益?不容置疑是后者。公司管理层借提高股东价值为名而进行的种种贪婪行为和主张股东回报最大化的观点应该遭到严厉抨击。因此,准确地讲,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要通过提升内在价值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价值的最大化既包括对公司短期业绩的管理,也包括对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管理。 当然,事实是在一个得到有效监管的市场里,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越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也就越大。如果公司通过管理来创造长期价值,则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将会受益。在过去多年中,创造出最大股东价值的公司同时也创造出了最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其研发投入也最多。此外,值得指出的是,许多公司的最终股东是普通民众,他们的退休储蓄投资于这些公司,因此他们的养老金有赖于这些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这样说来,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公司为实现股东价值,不仅需要管理其短期业绩,而且需要管理其长期健康发展,即公司在长时间内保持其业绩的能力。健康的企业包括许多要素:健全的战略;维护良好的资产;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在客户、监管机构、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当中具有良好的信誉;以及吸引、留住和培养高效能人才的能力。 怎样管理其长期健康发展呢?大多数公司在考虑长期业绩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增长。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全球通胀的今天,增长成为许多职业经理人或首席执行官心中的头等大事。但是,有高增长计划的企业并非就是健康的企业。其实,许多公司在野心勃勃的增长过程中,尤其在为收购付出过高代价时,已经破坏了自身价值。增长也许是公司保持业绩的一个要素,但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良好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在面临低增长或负增长的行业中,对公司健康的管理可能更多的是围绕如何获得持续的回报而展开。 只有通过管理公司的业绩与健康来实现最大的股东价值,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理性的,市场实际关注的还是内在价值。应将股价与公司的内在价值保持一致。衡量长期业绩才是公司管理者、投资者、董事会和分析师评估企业表现的一些方法。总之,企业经营管理不能仅仅只关注合规事务,而要在指导其公司的战略与价值创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掌握基本原理的管理者最能够做到不断创造价值,使公司和社会保持健康发展。唯有如此,企业管理的目标才算实现了,管理者的价值才有了体现。

气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气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关注并培养的核心素质是什么? 说知识,显然是落伍了。大部分家长会说是能力。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能力也还不是教育之核心目标。抛出我个人观点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在此介绍一位杰出的美国教育学家Lilian Katz教授关于学习的理论。 Katz教授认为,孩子在进行任何一项学习活动时(读书、做算术、背单词、学琴、跳舞、野外探险),学习会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同时进行:知识、能力和气质。 以读书为例: 在知识层面上,孩子可能在读书后认识了新的词汇,了解了一个历史事件,或者理解一个物理定理; 在能力层面上,孩子可能在阅读中获得了灵感和启发并由此产生精神愉悦感。 Katz在综合大量实证分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学习活动的三个层次中,气质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所谓的气质,按照Katz的说法,就是“相对稳定的思想意识的习惯”。 按照这种说法,乐观、悲观、好奇、冷漠、自信、怯弱都是“气质”。Katz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不管是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律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气质:乐观、好奇、自信。 很多时候学习活动的效果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未必是一致的。很多学习活动的短期收益(知识)往往是以孩子的长期潜力(气质)为代价的。 同样以上述读书活动为例。如果这个读书是在家长的强迫和家教的帮助下进行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阅读活动的结果是这样的: 在知识层面上,这个学生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在能力层面上,在老师的精心讲解和点拨下,学生可能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 而在气质层面上,孩子可能因为被迫读书而进一步强化了原本对阅读的厌倦。 因此,这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长期潜力而言是一种伤害。 当然,如果这个老师很优秀,懂得在教授阅读之余启发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思考并从中寻找愉悦感和成就感,那还是有可能在气质层面收获正向成果。 对绝大部分学习活动而言,知识层面的结果最为明显,因而也最受家长关注。所以在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教师关注的也只是第一个层面(知识),较少关注第二个层面(能力),几乎从不关注第三个层面(气质)。 死记硬背反复操练可能一时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却伤害了学生的好奇心、钻研精神和对知识纯粹的热爱,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应试虽然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学霸,但其中很少有转化成真正的大家。缺乏了内在驱动力的人,就如同无源之水,行而不远。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992年文科)33.联系现实思想状况,评述下列两种观点: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人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但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谈论人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原则,不是科学的命题。(2分) 人是目的还是手段,就其实际内容来说,是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人的社会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只有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2分) 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个人只有作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也就是充当他人和社会的手段的过程,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分) 在剥削制度下,人的目的和手段是分离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片面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实质上是把自我当作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3分) 。 (本题的主要要求是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现一定的思想倾向。联系实际部分的酌情给分,分析评述优秀者应给满分。) 解折:这道试题属于历史唯物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该题的立意在于考查是否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联系现实思想状况的正确导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人的本质也是历史地变化的,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抽象的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生理属性,把人的本性看作固定不变的,用抽象的人类共性否定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都是不对的。人的价值的根本点在于人的自主创造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只有通过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我们要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对社会贡献之大小作为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在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基本理论的基本上,必然坚持人只能既是目的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片面强调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理论上是荒唐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是极端自私的价值观。这类评述题型的答卷不可能同答案的思路一样,只要评述全面、深刻,联系实际和思想,导向正确,就会得比较高的分数。 (1993年文科)17.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历史观不同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不同 C.社会思想不同D.实现理想的途径不同 E.依靠的社会力量不同 答案ADE 17.答案:A、D、E 解析:这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试题,考查考生对空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区别的认识。对现在的考生而言,显得有些陌生。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上作出伟大贡献,但它与科学社

寒假社会实践要求及目的

寒假社会实践的意义及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优良精神面貌迎接三十周年校庆。在2013年寒假期间我校将继续组织开展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上级组织有关文件的要求,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办实事、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践行十八大精神,引导学生把专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服务紧密结合,以服务基层需求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重点,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讲、社会专题调查、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社会实践等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 二、活动主题 学习践行“十八大”传递青春“正能量” 三、活动时间 全校寒假社会实践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进行 四、活动形式 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学生在家庭所在地或假期常住地开展活动,由各学院分团委具体实施。

五、活动内容 1、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 各年级、班级积极动员、组织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搜寻、整理自己关心的关键词,并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的关键词,围绕自己身边变化看社会发展,或者通过走访群众,走进基层,深入社会开展学习调研实践活动。同时,可以用宣传彩页、图片展、动漫、微视频、专题片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八大精神,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条件的学院可遴选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组建高质量的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结合实际,分地区、分专题开展巡回宣讲活动,深入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 2、社会专题调查 各年级、班级积极动员、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各项重大部署,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智。积极组织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并充分展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以来,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原来的母校回访、调研等形式;通过社会调查,从基层教育改革发展为视角,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说课材料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育目的带有方向的含义,表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价值。 教育目标是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及具体的价值,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教育目标带有里程碑的含义,表现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价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具体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它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确定课程方案,才能确定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与具体化。教学目标在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综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可操作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迄今为止,有人的历史已有七十万年,自有文字的历史也有六千年。人们对此莫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也会感到困惑和疑问。推动社会发展的的究竟是谁,谁才是历史的主人?有的人把历史的发展归功于精神;有的人把国家当作“绝对意志的体现”,从而认为国家是历史的主角;还有的人把历史的辉煌归功于伟大人物的英明决策。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角是人。是活生生的,出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而非隐匿于精神世界中的“人”;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社会推动的而非虚幻的“国家”;是普普通通的人而非万人歌颂的伟大人物(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伟大人物的作用,这里指的是其主要作用的还是普通人)。 生产力是历史的动力,人是历史的主人。人类文明进程就是普通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或者说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从不平等、不自由、不全面到平等、自由、全面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由不平等、不自由、不全面到平等、自由、全面。

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没有人感到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由以及实现了全面发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自由呢,为什么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呢?在我看来,归根结底在于分工,是人自我异化的结果。 在原始社会,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人们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两个,一个是尽可能的是自己生存下去,也就是要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尽可能的繁衍后代,以防种族灭绝。而在解决这两个任务的同时不自觉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和对劳动工具的需要引起了生产力的发展。)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为了更有效的发展,分工出现了。 毫无疑问分工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起初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而后家庭之间的分工也出现了,继而部落之间也出现了分工。 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分工,也就是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而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劳动,即私有制。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人们不平等、不自由、不能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职业。举例来说他本来喜欢画画,可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与画画无关的职业。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机器的产生,带来了劳动效率的空前提高,同时也使得劳动分工也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变得更加不自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2019年文档资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 本期的讨论主题为“教育,因人本而温暖”。梁恕俭老师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追求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回归人本,要在民主的课堂教学中达成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卢望军老师则从教学中的四件小事,以实例阐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真谛。 两位老师关于教育最终目标的反思与实践,也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反思,即如何回归人本,还课堂以本真,实现育人与求知的双重目标。 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是不同教育派别的分水岭。有的说“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有的说“教育说到底,是自我教育”,有的说是“传道、授业、解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卢梭有一个著名论点:教育即生长。杜威进而阐释道:这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 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重要途径。提起课堂教学,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只做到“授人以渔”即够了吗?从关注每个学生未来与发展的角

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在授“鱼”和“渔”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习”。会做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出水自知两腿泥。曾经为了“渔”,教师开始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技巧,着意培养钻研的习惯、思维的方式。殊不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学生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想吃鱼要困难得多。渔,乃雕虫小技耳,在直立的善学的智慧的人面前,何足挂齿!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大有道理。学生不想“鱼”的时候,教师即使授之以“渔”也没多大用。但许多老师都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胃口,一味强调“渔”的重要,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钓竿”,这是育人之道吗?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第三步才是把“大餐”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烹饪,去享用。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学习就是水到渠成,就是自然而然,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 遗憾的是现行教育却不重视“育人”,不教会人“学习”,而是把臭鱼烂虾一个劲地往学生脑子里塞,不管学生有无需要,把活蹦乱跳的孩子硬按在池塘边让他们手持钓竿,呜呼,“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