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薯渣降解处理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木薯渣降解处理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木薯渣降解处理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木薯渣降解处理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木薯渣降解处理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木薯渣降解前与降解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下面的两个表中可以看出,发酵后营养成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表观蛋白含量相对值增加不多,但蛋白质的消化率却增加了几倍之多(未降解前动物能消化木薯渣的营养仅为12%左右,降解后可达到93%),粗蛋白含量相对增加了50%以上,消化能和代谢能也显著增加了,营养价值改善最显著的莫过于维生素的含量了,几乎都是成倍成倍地增加。在广西武鸣县的龙宝猪场,从2004年一直采用此项技术处理木薯渣代替米糠和麦麸,仅一百头母猪每月节约饲料开支就达5000元以上。

木薯渣维生素含量在发酵前后的变化

为烘干后测定(单位为毫克/公斤)

木薯渣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表

目前采用“粗饲料降解剂”处理的木薯渣,其中的营养有了大幅度地提高,最显著的就是糖分、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的提高,饲喂效果十分明显,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变化比较大的有粗纤维,比处理前降低了56%以上,降低了一半还多,这可能是木薯渣的粗纤维呈现出比较松散的结构,以及“粗饲料降解剂”中酶和微生物共同协作的效果,微生物让纤维结构更为松散和暴露,并消化纤维结构间质,利于纤维素复合酶的协作酶解的原因;另外的显著变化是可消化蛋白增加率,是成五倍地增加的,这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变化,对营养价值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降解前的蛋白消化率是30%左右(注:蛋白消化率为可消化蛋白除以粗蛋白含量,这里

即为1.2%除以4.01%得到30%),降解后的蛋白消化率是78.8%,提高了2.6倍多,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蛋白消化率比之蛋白含量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谷氨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工艺和发展运用 摘要生产味精谷氨酸之类氨基酸的发酵,区别于传统的酿酒和抗菌素发游,是一种改变微生物代谢的代谢控制发酵。本文则就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谷氨酸发酵机制,说明谷氨酸发酵的发展。关键词:谷氨酸;发酵;工艺;研究;发展 刖言 谷氨酸发酵是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谷氨酸的大量积累不是由于生物合成途径的特异,而是菌体代谢调节控制和细胞膜通透性的特异调节以及发酵条件的适合【1】。 谷氨酸产生菌主要是棒状类细菌,这类细菌中含质粒较少,而且大多数是隐蔽性质粒,难以直接作为克隆载体,而且此类菌的遗传背景、质粒稳定尚不清楚,在此类细菌这种构建合适的载体困难较多。需要对它们进行改建将棒状类细菌质粒与已知的质粒进行重组,构建成杂合质粒。受体菌选用短杆菌属和棒杆菌属的野生菌或变异株,特别是选用谷氨酸缺陷型变异株为受体,便于从转化后的杂交克隆中筛选产谷氨酸的个体,用谷氨酸产量高的野生菌或变异菌作为受体效果更好。供体菌株选择短杆菌及棒杆菌属的野生菌或变异株,只要具有产谷氨酸能力都可选用,但选择谷氨酸产量高的菌株作为供体效果最好。这样就可以较容易地在棒状类细菌中开展各项分子生物学研究。有了合适的载体及其转化系统后,就可通过DN林外重组技术【2】进行谷氨酸产生菌的改造。这对以后谷氨酸发酵的低成本、大规模、高质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

1.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菌种的选育,培养基配制,斜面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发酵过程参数控制通风量、pH温度、泡沫),发酵液。 1.1菌种棒状杆菌属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生物素缺陷型、温度敏感型;北京棒杆菌、钝齿棒杆 菌;短杆菌属:黄色短杆菌、天津短杆菌。 1.2培养基 1.2.1 .保藏斜面培养基: 牛肉膏l %,蛋白胨l %,氯化钠0.5 %,琼脂2%, PH7.0。 1.2..2活化斜面培养基: 葡萄糖0.1 %,牛肉膏l %,蛋白胨l %,氯化钠0.5 %,琼脂2%, pH7.0。 1.2..3一级种子培养基: 葡萄糖2.5 %,玉米浆3.1 %;,尿素0.55 %,磷酸氢二钾0. 12%,硫酸镁 0.06 %, PH7.0。 1.2.4摇瓶初筛发酵培养基: 葡萄糖12%,玉米浆0.8 %,磷酸二氢钾0.2 %,硫酸镁0.04%, PH7.0。 1.2.5摇瓶复筛发酵培养基: 葡萄糖18%,玉米浆0.5 %,甘蔗糖蜜0.15 %,磷酸二氢钾0.2 %, 硫酸镁 0.04 %. PH7.0。 1.3斜面培养斜面菌种:32?33C培养,22h。 1.4 一级种子培养32 —33C培养,往复式摇床,冲程76mm转速100r/min, 9h。 1.5 发酵培养往复式摇床,冲程80mm装量:20ml/500ml三角瓶。接种量:5%。转速:前期100r/min,第一次加尿后125rJmin。 温度:前期32—33C,后期34—350G转速:前期100r/min,后 期125dmin。pH: 40%尿素控制。

木薯价值

木薯作物 木薯块根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估 木薯植株由块根(鲜薯)、茎干、叶片三部位组成,各部位所含有的成分,蛋白质、淀粉质、纤维、氢氰酸毒素等,因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首先:木薯块根新鲜状态含有大量氢氰酸毒素,因此需要进行脱毒加工处理,木薯干粉则含毒素较少,但是由于密度小,易造成饱腹感,加上一些木薯品种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造成脂肪过氧化进而影响家禽肉质和蛋品着色,故雏鸡、肉鸡饲料中应该少使用,使用量在30%以内,而在育肥猪中,由于胃容量大,所以可以用到50%。 一、木薯块根的常规营养成分 木薯块根 木薯块根富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 鲜木薯块根中含有淀粉一般为24~32%,最高可达到33%;据测定,鲜木薯含水分70%左右、淀粉21.5%、糖分5.1%、粗蛋白质1.1%、粗脂肪0.4%、粗纤维1.1%、灰分0.5%、菜豆苷(又称亚麻苦苷)0.01~0.04%。 木薯块根风干片中,含有:淀粉72.6~76.6%、水份13~14%、蛋白质2.8~3.9%、油脂0.8%、粗纤维3.3%、钙0.07%、磷0.05%、灰份2.4%。 不过,上述成分中,会因为品种的不同,栽培方法的不同,施用肥料的不同,土壤状况和收获时期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木薯鲜薯中的毒素含量:新鲜的木薯根茎含有一种生氰糖苷,名为亚麻苦苷,当根茎损坏或破碎成小块时,其中的亚麻苦苷就会在亚麻苦苷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葡萄糖和氢氰酸。释放出来的氢氰酸会蒸发到空气之中,因而木薯制品中的氢氰酸水平是很低的。 鲜薯中的氢氰酸含量一般在30~100毫克/千克,也因为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食用品种的木薯中,毒素的含量是极低的,如面包木薯、蛋黄木薯等品种。人如果食用了氢氰酸含量高的木薯,容易发生中毒,轻度中毒发生呕吐,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 二、木薯块根的能量营养 1、木薯可以作为饲料中能量的供应原料。 木薯几乎是生产碳水化合物和产生热能最高的作物,以我国薯类和谷实类平均产量计算,每公顷产品产生热能分别为:粟259.5万卡,玉米499.5万卡,小麦558万卡,红薯660万卡,木薯1110万卡。每千克鲜木薯含消化能(DE)1.2兆卡,干木薯粉达3.18Mcal/kg。与玉米粉的能量值相当,只是粗蛋白质低于玉米,同时不含有黄玉米所含有的家禽着色素,如果能与少量的豆粕等进行配合,完全可以代替等量的玉米粉,用于饲料配合,服务于养殖业,这方面泰国在木薯干粉用于养殖业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泰国已经在养殖业中大量使用木薯干粉,用于代替玉米粉,由于木薯的种植对土壤和肥力要求都不高,生产成本远低于玉米,所以,使用木薯干片粉或木薯干粒代替玉米粉的课题,能大大缓解饲料价格高企给养殖场带来的压力。

年产600吨薯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工厂设计

摘要 马铃薯渣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马铃薯淀粉行业广大厂家,以马铃薯渣固态通风培养单细胞蛋白的技术在解决此问题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方案设计了年产600吨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固态通风培养生产单细胞蛋白工厂,方案对工艺及主要设备进行了设计论证,并绘制了全厂工艺、主要设备及厂区平面布置图等图纸。

Abstract The potato residue pollution problem has been perplex the potato starch factorys. The technique of fermenting potato residue into single cell protein(SCP) was considered a good way to solve the prblem. This project designed a factory to produce 600t SCP per year ,using potato residue as the raw material well ventilated to produce SCP. the project carried on the design argument to the craft and the main equipments, and draw diagram papers such as whole factory craft,main equipments and the factory area flat surface diagram etc. 第1章绪论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7000万亩,居世界第一位,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总产量为7086.5万吨。目前,马铃薯生产淀粉及利用淀粉进一步深加工是马铃薯增值的主要途径,但是马铃薯淀粉生产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马铃薯渣污染这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如何妥善解决此问题,达到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是行业内一个重大课题。 统计显示,我国马铃薯淀粉企业每年产生的薯渣大约有800万吨。由于马铃薯渣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较高,营养价值不高,适口性不好,饲喂效果差,将薯渣作为饲料应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应用,也只能消化部分薯渣,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菌体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某些特殊菌种生产的蛋白饲料由于菌种原因,还具有特殊香味。实验表明,菌体蛋白饲料的饲喂效果比玉米、豆粕要好,与鱼粉饲喂效果相当。在多种禽畜及水产养殖动物的饲喂实验中均有优良的表现。

糟渣类饲料营养成分表

羊糟渣类饲料营养成分表 糟渣名称 自然状态干物质中 水分 (%) 粗蛋白 (%) 代谢能 (兆焦/千 克) 粗蛋白 (%) 代谢能(兆 焦/千克) 柑橘渣 菠萝渣 玉米糟 玉米糟 玉米糟 玉米糟 甘薯淀粉渣甘薯淀粉渣土豆淀粉渣土豆淀粉渣土豆淀粉渣啤酒糟 啤酒糟 啤酒糟 威士忌酒糟9.2 11.0 11.1 10.9 11.1 11.2 90.6 16.9 88.4 11.9 9.8 73.8 9.1 10.9 9.4 3.3 1.1 17.4 57.3 35.0 19.7 0.0 0.0 0.1 0.7 61.2 5.3 17.7 21.5 15.3 10.92 9.46 11.09 12.34 12.13 11.17 1.09 9.04 1.21 9.08 10.63 2.72 9.79 8.91 10.08 3.63 1.24 19.57 64.31 39.37 22.18 0.0 0.0 8.62 0.79 67.85 20.23 19.47 24.13 16.89 12.01 10.63 12.47 13.85 13.64 12.59 11.58 10.88 10.29 10.46 11.80 10.38 10.75 10.00 11.13

威士忌酒糟威士忌酒糟威士忌酒糟威士忌酒糟玉米酒糟玉米酒糟玉米酒糟玉米酒糟白酒精 白酒精 柠檬酸酵糟酱油渣 酱油渣 酱油渣 豆腐渣 豆腐渣 糖蜜 甘蔗渣 甜菜渣57.6 10.13 73.4 66.5 8.9 65.1 6.8 7.1 49.2 94.5 11.1 25.9 13.4 12.3 83.9 9.8 26.8 26.8 11.9 9.6 18.0 5.1 7.5 19.0 6.8 17.0 18.3 2.0 0.7 1.1 14.9 18.0 26.0 4.2 22.4 1.0 2.9 4.5 4.39 9.96 3.18 4.6 10.96 4.10 13.26 11.34 3.85 0.54 5.23 8.16 9.54 9.33 2.26 12.72 9.16 7.82 10.13 22.64 20.02 19.17 22.38 21.09 19.48 18.24 19.3 3.94 12.73 1.24 20.11 20.79 29.65 26.09 24.86 1.37 3.96 5.11 10.38 11.09 11.97 13.72 12.18 11.76 14.23 12.22 7.57 9.87 6.11 11.00 11.00 10.50 14.02 14.10 12.51 10.67 11.51

木薯粉的成分分析及有毒物质的危害

(十)以干木薯粉作为饲料配料的全价饲料配方 1、关于木薯干粉用于饲料的有关毒素问题。 新鲜的木薯根茎含有一种生氰糖苷,名为亚麻苦苷,当根茎损坏或破碎成小块时,其中的亚麻苦苷就会在亚麻苦苷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葡萄糖和氢氰酸。释放出来的氢氰酸会蒸发到空气之中,因而木薯制品中的氢氰酸水平是很低的。 木薯植株中含有的亚麻苦苷等本身并不表现出毒性,但含有亚麻苦苷的木薯植株,在被破坏(如切碎打碎等)、被动物采食、咀嚼后,在适宜的条件(温度湿度)下,亚麻苦苷(即氰苷)与木薯植株中共存的糖苷酶的分解作用下,水解而产生氢氰酸,并从而引起毒性。 据chen(1934)报道:氰化物的致死量为每千克体重0.5~3.5毫克(成年人的致死剂量为50毫克)。例如人如果采食即使是甜味品种的木薯,当然是指没有经过任何脱毒处理的鲜木薯,则采食量达到500克时,即有可能有生命危害。 牛食下0.5-0.6克时,就有可能会在0.5-24小时内致死。所以,我们无论是食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都应该进行对木薯去毒的处理,切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饲料卫生标准中规定:氰化物(以氢氰酸计)的允许量为木薯干中≤100mg/kg;胡麻饼粕中≤350mg/kg;鸡混合饲料、猪配、混合饲料中≤50mg/kg。 2、木薯薯干粉的加工过程,及毒素的脱除。 木薯薯干就是将采收的鲜木薯切片后晒干的物质,要求至少晒三天以上,这样的生产方法会使木薯中的氢氰酸水平极大地降低到对动物无毒的程度。Khajarern等(1982就已证明,木薯片经6天日晒干燥后,其中的氢氰酸就从原来的111.63ppm降低到了22.97ppm (ppm=百万分之一)。干木薯片的贮存还会进一步降低其中的氢氰酸含量。Khajarern 等(1982)证明,将干木薯片贮存5天,其中的氢氰酸含量从87.14ppm降到了36.95ppm (表2)。通过蒸汽处理对木薯进行制粒可使产品中的氢氰酸含量降低到11.82ppm (Khajarern等,1979)。 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木薯片在生产过程中经3-6天晒干又贮存数天后运输到饲料厂时,其中的氢氰酸含量已经降到了无毒的程度。木薯在饲料厂中再经过数天的贮存,其中的氢氰酸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安全系数。而如果采用木薯粒,可以排除动物氢氰酸中毒的任何危险。 现已证明,泰国生产的含水量不高于14%的优质木薯片对于动物决不存在氢氰酸中毒的问题。木薯制品中的氢氰酸平均含量低于30ppm。

发酵木薯渣的制作方法

草食动物发酵木薯渣的制作方法 赖景涛,范雪雁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S81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5235(2011)02-0104-01 木薯渣含能量较高,在广西,它来源广泛、量大、价格低廉,但作为畜禽饲料,却因其适口性差和不宜保存受到极大限制。把木薯渣发酵后,能很好地解决这两大问题,从而起到降低饲料成本,缓解饲料短缺和提高木薯渣利用价值的作用,现将木薯渣发酵的常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主要原材料 木薯渣、发酵剂、玉米粉、大桶或发酵池、薄膜。2制作过程 方法一:将25kg玉米粉与一包发酵剂混合均匀后,再与500kg木薯渣混合均匀,放入池或大桶中压实密封好即可。 方法二:将25kg玉米粉与一包发酵剂混合均匀成混合料,再将500kg木薯渣分层放入池或大桶中,20c m左右为一层,每层上面撒一层混合料,然后压实密封好。 方法三:发酵剂一包,玉米粉215kg放入桶中,用28e~35e温水(放手入水中不烫手为宜)搅拌成糊状,保温10分钟~20分钟,见桶内上层有泡沫状出现,即可加清水25kg,搅拌均匀作成稀释液,搁置8小时~12小时后备用。再把500kg木薯渣平铺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用25kg玉米粉撒在木薯渣上面用钉耙翻拌,并不断泼上稀释液,边泼边耙,泼完为止,再将木薯渣装入池或大桶中压实,用薄膜密封好。 以上三种发酵方法,以方法三发酵效果最佳。 3发酵温度和时间 在气温20e以上发酵要2天~3天,气温低于20e以下发酵要3天~4天,闻到浓郁的甜酒味或面包香味即可用来饲喂。 4注意事项 4.1木薯渣的水分含量控制在60%左右,以手紧抓一把,手指尖能见水印,但没有水滴,撒落地面上能散开为标准,如含水量过多,应滤掉多余水分,或拌玉米粉吸水分,使含水量达到要求。 4.2没有玉米粉可用统糠或麦麸代替。 4.3发酵用的木薯渣原料不能霉烂变质,必须是新鲜的。 4.4发酵过程中会有胀气现象,应打开薄膜放气并立即密封。 4.5木薯渣每次使用后都应该立即密封好,以免引起发霉变质。 4.6木薯渣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切勿高温暴晒及雨淋。 4.7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木薯渣发酵剂有:活力100(广西武鸣立大饲料厂出品),生态宝(湖南湘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木薯渣发酵剂(南宁诺美微生物制品研究服务中心生产),活力99生酵剂(江西省宜春市圣宇畜牧有限公司出品),以上发酵剂均为一包可发酵500kg木薯渣。 发酵成功的木薯渣,手感润滑,气味醇香,适口性好,营养水平和消化利用率都能得到提高,可减少5%左右的蛋白饲料的用量,密封保存期可达1年。本人与同事曾用发酵过的木薯渣做育肥淘汰奶牛试验,育肥两个半月,荷斯坦奶牛日增重可达2125kg,娟姗牛可达114kg。 104广西畜牧兽医2011年Vo l.27(2)

第七章发酵木薯渣喂肥育肉牛

第七章发酵木薯渣喂肥育肉牛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4-23 11:25 浏览量:245次 第七章发酵木薯渣喂肥育肉牛 可以结合当地资源,用米糠、谷粉、麦粉、次粉、高粱粉、干草粉、青饲料、花生麸、菜棉粕、向日葵饼、芝麻饼、石粉、肉粉、骨粉、……等代替或部分代替表中的原料,也可以用其他发酵后的秸秆如:发酵麦秸、发酵甜菜渣、发酵甘蔗渣、发酵花生秆、发酵油菜秸等代替表中的玉米秸发酵料,原则是所使用的原料尽量多样化,即一个配方中多用几样秸秆原料配合,精饲料也是如此。 如果发酵料比较酸,则需要添加发酵料的1—3%的小苏打粉来中和后,才喂。 注意:尿素的喂给,要先少量试喂,再增加用量,同时,尿素不能空腹吃,必须与其他精饲料特别是能量饲料配合喂给,并溶解在水中掺入。 采用发酵木薯渣喂牛注意事项: (1)发酵的木薯渣一定要严格密封,否则木薯渣酸度加重会引起牛不喜吃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适量的小苏打1~3%中和,也可以用碳酸钙粉来中和,即石灰石粉;

(2)要注意给牛足够的饮水和青饲料; 大麦高粱次粉不一定要用,可以用相应的如玉米粉薯粉等能量饲料代替。 喂牛一般占体重的2%左右。 最好喂牛是发酵料搭配青饲料喂养。 3、使用发酵饲料(如发酵微贮饲料,青贮饲料,微贮秸秆发酵料)时,要注意补充缓冲剂。 所以,牛饲料日粮中,粗饲料必须占50%以上,奶牛略低一些,精饲料则占45%以内,如果使用比较多的发酵饲料,如青贮饲料、发酵糟渣、发酵秸秆等,也要相应增加缓冲剂的使用量,建议在使用发酵饲料过程中,至少添加小苏打粉1~2%,有条件的,可以再使用氧化镁0.4%和膨润土: 0.6%—0.8% (占日粮DM%)。 4、牛羊的日粮配合原则 日粮配合原则上有以下几点:一是日粮中可发酵氮素最低量为30克/千克(可消化有机物);二是绿色饲草的最低量为0.7%(占畜体活重量)或占日粮的25%;三是饼粕类或动物副产物最高补添量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20%。 即牛羊日粮饲料整体上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在粗饲料占绝大多数时,可以考虑使用部分尿素氮; 绿色青饲料的折干物质,要占牛活体重量的0.7%,以300公斤牛为例,至少需要青干草2.1公斤,如果是鲜牧草,则需要8.5公斤以上,这是最少值。 棉菜粕、豆粕、油饼、鱼粉、肉骨粉等最高添加量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20%,这是最高量,一般情况下使用为10~15%。 粗饲料(秸秆、微贮秸秆等)供给量建议一般为日粮干物质的30%以上。 这样一来,牛羊的典型配方模式为:秸秆料40%、青干草25%(如果是鲜草,实践中在喂养前则按含水量折算成鲜草用量)、饼粕类15%、其他碳水化合物精饲料(谷物、薯干、麦麸、米糠、淀粉粮等)20%,磷酸氢钙1%,小苏打粉0.6%、微量元素适量等,可发酵氮素较低时,可以适当补充尿素,一头成年牛以补充40克/天左右;注意以上各物料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但是在围绕这个具体数量左右的变化。 奶牛日粮则建议适当增加青干草料的供给,以增加乳脂率和产乳量。 当使用较多的发酵饲料(如发酵微贮饲料,青贮饲料,微贮秸秆发酵料)时,要注意补充缓冲剂,建议在使用发酵饲料过程中,至少添加小苏打粉1~2%,有条件的可以再使用氧化镁0.4%和膨润土: 0.6%—0.8% 。

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

目录1.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简介 1.1工艺流程 1.2工艺参数 1.3工艺要求 2串级控制系统特点与分析 2.1串级系统特点 2.2串级控制结构框图及分析 3控制方案 3.1总体方案 3.2系统放图 3.3待检测点的控制系统流程图 4仪表的选型 4.1热交换器 4.2仪表清单 5控制算法选择 5.1控制规律 5.2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6总结 7参考文献 附图

串级控制系统-----两只调节器串联起来工作,其中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调节器的给定值的系统。 例: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1. 基本概念即组成结构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 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在该反应中,主要控制的指标是釜温。但由于测量元件的测量滞后,以及由于测量套管插入其内,在套管的外表面有反应发生,很容易造成釜温的假象。因此在升温-恒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热水和冷水的交换切换,以便使谷氨酸发酵充分反应,提高产品质量。 主、副变量,主、副控制器(调节器),主、副对象,主、副检测变送器,主、副回路。 作用在主、副对象上的干扰分别为一、二次干扰 系统特点及分析 * 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 * 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 *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 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我们平时吃酱油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买,但是大家都知道外面买的酱油里面的添加剂是非常多,而且有些酱油还是用酱油曲精自制的,并不是用真正的大豆制作而成的,其实酱油我们是可以自己制作的,那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的方法一 材料 1、黄豆4斤,面粉0.5斤,麦皮0.1斤,酱油曲精1克,饱和盐水。 2、八角1克,陈皮2克,公丁香3克,茴香1克,味精2克,白酒0.1斤、红糖0.3斤。 做法 1,原料处理。选优质黄豆,倒入缸或池中浸泡2-4小时左右,洗净沥干,用压力锅煮熟;面粉和麦皮用锅炒至微焦黄色。酱油,食醋,味极鲜,老抽,生抽,陈醋,米醋,香醋,北京佐禾食品有限公司。 2、接种。黄豆熟料呈红棕色,略有豆香味,摊凉后将面粉、麦皮和酱油曲精混合均匀拌入。 3、制曲。接种翻拌均匀的豆料分装于竹篾簸箕2-3厘米后,盖上盖子,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制曲。经过约24小时后料温上升,豆粒表面长满了白色菌丝,此时用铲将豆分成几块翻过来,经过

约24小时,期间约5小时打开盖子1次,豆粒表面长满黄绿色的孢子有正常曲香,无其他异味即为成曲。(以上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变,以菌种生长情况为准) 4、发酵。将黄豆曲倒入罐或坛中,加入饱和盐水,达到用手用力压豆粒能浸没为合适,表面再盖一薄层盐粒。 5、日光暴晒。将黄豆曲放到阳光下,经过1-3个月天然日晒夜露即为成熟酱醪。 6、淋油。加入盐水浸泡成熟酱醪3天,吸出的酱油液汁浓粘,色泽红棕,味道香浓,再加入盐水浸泡7天,吸出酱液,第三次加入盐水浸泡7天,再吸出酱液。 8、配制成品。将三次吸出的酱液混合,经10天日光曝晒,沉淀,加入八角、陈皮、公丁香、茴香的煮出液,再加入味精、白酒、红糖和盐使酱液盐分浓度约为17%(约10-15斤酱油),加热煮沸过滤即为成品五香黄豆酱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的方法二 黄豆浸泡膨胀无皱纹,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到笼屉里面蒸煮1-2小时,然停火自然降温。不要蒸烂,黄豆降温降到40℃以下,接种酱油曲精,将曲精和面粉混合均匀,和黄豆拌匀,让黄豆都沾上面粉。 把拌好的黄豆放在干净的盒子,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发酵制曲。 温度30-35度之间最好,8-12小时,料发白,将曲翻一次,温度低延长时间。 28小时左右,黄豆表面会长满菌丝(菌丝为黄绿色),此时已

《饲料原料目录》含“酒糟”类

《饲料原料目录》含“酒糟”类 单一饲料是指来源于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饲料产品生产的饲料。2012年6月1日,农业部第1773号公告公布了《饲料原料目录》,其中第四部分为单一饲料品种目录。根据《饲料原料目录》,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单一饲料共有六类66个品种,酒糟饲料厂家——江苏谷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整理。 1.1.3 大麦蛋白粉 9.1.2 ____油渣(饼) 1.2.6 大米蛋白粉 9.3.1 肠膜蛋白粉 1.2.8 大米酶解蛋白 9.3.3 动物内脏粉 1.5.1 干白酒糟 9.3.5 动物水解物 1.5.2 干黄酒糟 9.3.6 膨化羽毛粉 1.5.3干酒精糟[DDG] 9.3.9 水解蹄角粉 1.5.4干酒精糟可溶物[DDS] 9.3.10 水解畜毛粉 1.5.5 干啤酒糟 9.3.11 水解羽毛粉 1.5.6 含可溶物的干酒精糟[干全酒精9.4.1 蛋粉 糟][DDGS] 9.4.2 蛋黄粉 1.11.3谷朊粉[活性小麦面筋粉][小麦蛋白9.4.3 蛋壳粉 粉] 9.4.4 蛋清粉 1.11.15小麦水解蛋白 9.6.2 ____骨粉(粒) 1.13.2 喷浆玉米皮 9.6.7 ____肉粉 1.13.7 玉米蛋白粉 9.6.8 ____肉骨粉 1.13.10 玉米浆干粉 9.6.9 酸化骨粉[骨质磷酸氢钙] 1.13.11 玉米酶解蛋白 9.6.10 脱胶骨粉 2.2.3 菜籽蛋白 9.7.1 喷雾干燥____血浆蛋白粉 2.2.5 菜籽粕[菜粕] 9.7.2 喷雾干燥____血球蛋白粉 2.2.9 双低菜籽粕[双低菜粕] 9.7.3 水解____血粉 2.3.2 大豆分离蛋白 9.7.4 水解____血球蛋白粉 2.3.4 大豆酶解蛋白 9.7.5 水解珠蛋白粉 2.3.5 大豆浓缩蛋白 9.7.6 ___血粉 2.3.10 大豆糖蜜 9.7.7 血红素蛋白粉 2.3.14 豆粕 10.2.2 磷虾粉 2.3.18 膨化大豆蛋白[大豆组织蛋白] 10.2.3 虾粉 2.3.19 膨化豆粕 10.4.2 白鱼粉 2.9.3 花生蛋白 10.4.3 水解鱼蛋白粉 2.9.6 花生粕[花生仁粕] 10.4.4 鱼粉 2.12.4 棉籽蛋白 10.4.7 鱼排粉 2.12.6 棉籽酶解蛋白 10.4.8 鱼溶浆 2.12.7 棉籽粕[棉粕] 10.4.9 鱼溶浆粉 2.12.9 脱酚棉籽蛋白[脱毒棉籽蛋白] 10.4.10 鱼虾粉 3.3.2 蚕豆粉浆蛋白粉 10. 4.11 鱼油 3.7.2 绿豆粉浆蛋白粉 12.1.1 发酵豆粕 3.8.5 豌豆粉浆蛋白粉 12.1.2 发酵____果渣 4.7.2 马铃薯蛋白粉 12.1.3 发酵棉籽蛋白 7.5.2 _____藻渣 12.1.4 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 7.5.3 裂壶藻粉 12.2.1 产朊假丝酵母蛋白

饲料原料豆渣利用与微生物技术

饲料原料豆渣利用与微生物技术 一、豆渣的利用与微生物技术 由于豆渣的营养特性,所以说是喂猪、喂鸡、喂鸭等的好饲料,目前豆渣大都简单地直接用于饲喂牲畜,没有经过处理,又或是简单的蒸煮加热处理下,有句俗语“豆渣喂猪,越喂越缩”,这主要是因为豆渣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皂素、血凝素等抗营养因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腹泻,影响生长,适口性差,难于消化,饲料效价低。这不仅在经济上是很大的损失,而且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产量日益增长的豆渣成为各国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微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在养殖、种植、环境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在饲料资源的开发这一方面为节省饲料成本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缓解资源紧张,经过如益加益发酵剂的微生物发酵处理,生产微生物菌体蛋白饲料,豆渣中蛋白质能够得到有效降解,从而使豆渣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得以大量提高,豆渣在除异味、改良口感、细化颗粒、纯化营养、阻碍因子等方面进行了改善,这是一种有效利用豆渣的方法,利用发酵处理的豆渣养猪,比正常喂养提前1个月左右出栏,节省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二、豆渣是指做豆腐、豆奶等豆制品的下脚料,其营养成分高于众多槽渣,粗蛋白含量28%左右,粗纤维含量6%左右,比稻谷多3倍,是喂猪、喂鸡、喂鸭等的好饲料。 豆渣不可直接生喂,需要煮熟,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因为豆渣中含有三种抗营养因子:即胰蛋白酶抑制素、致甲状腺肿素、凝血素、三种抗营养因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腹泻,影响生长。而通过益加益饲料发酵剂发酵后,不仅不需要煮熟,还有更好的饲喂效果和优点: (1)便于较长时间保存。不发酵的黄豆渣最多能存放3天,经过发酵后的豆渣一般可存放一个月以上,但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如果能做到严格密封,压紧压实的情况下,则可以保存半年以上甚至一年。关键是密封要做好,一般人并不容易做到完全密封。

谷氨酸发酵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谷氨酸简介 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目前,我国许多工厂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谷氨酸产率,如选育高产菌种、改进发酵工艺、搞好发酵控制、引进微机控制、增加控制参数等。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谷氨酸产率非常有效。 谷氨酸是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随着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技术的发展,我国味精生产始于1923年,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味精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变革,由创建之初的以面筋、豆粕为原料水解法生产工艺,改变为现在以淀粉为原料发酵法生产工艺,发酵法生产工艺从1964年在上海味精厂首次投入生产以来,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生产技术进步较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菌种的突破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进展更快,进入九十年代,尤其九五年后,技术进步较快,目前行业最好水平时(仅少数厂家)制糖收率99%以上,发酵产酸11-12%,转化率59-62%,提取收率96-98%精制收率96%,与80年代比较全行业平均制糖收率提高了10%,发酵产酸率提高了117%,转化率提高了43%,提取收率提高了20%,精制收率提高了8.8%,综合技术指标淀粉消耗下降了166%

1.2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1.2.1液化和糖化 因为大米涨价, 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料。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然后再与β- 淀粉酶作用进入糖化阶段。首先利用α- 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 降低淀粉粘度并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 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的大米, 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段, 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去大量蛋白质沉淀。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淀粉浆液化后, 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进入糖化罐, 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 pH 值4.5, 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后, 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经过压滤机后进行油水分离( 一冷分离, 二冷分离) , 再经过滤后连续消毒后进入发酵罐。 1.2.2谷氨酸发酵

酱油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2 14: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921946910.html,/kcms/detail/11.1759.TS.20121122.1407.023.html 酱油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巩欣1程永强1纪凤娣2韭泽悟3辰巳英三3鲁绯2* (1.植物源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市食品及酿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北京,100075;3.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 业研究中心,筑波,日本,305-8686) 摘要:酱油渣是酱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本文对酱油渣的综合利用现状做 了简要的概括,如将其用作饲料、肥料,或从中提取膳食纤维、油脂、大豆异丙 酮等功能性成分,为今后更好地利用酱油渣提供参考。 关键词:酱油渣;功能性成分;综合利用 Research Progresses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oy Sauce Residue GONG Xin1, CHENG Yong-qiang1, JI Feng-di2, SATORU Nirasawa3 , EIZO Tatsumi3, LU Fei2*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Food from Plant Resour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 100083, China 2 Beijing Food & Win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tation Ⅰ,Beijing 100075,China 3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 Tsukuba, Japan, 305-8686) Abstract: Soy sauce residue is the by-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soy sauce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oy sauce residue is summarized, such as its use for feed, fertilizer, or extraction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like dietary fiber, grease and soybean isoflavone. Thi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better use of soy sauce residu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oy sauce residue; functional componen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61.9 文献标识码:A 酱油作为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在世界上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大陆的酱油年产 量在500万t左右,酱油市场年增长在10%以上,而每生产1kg酱油,就会产生 大约0.67kg酱油渣[1]。酱油渣是酱醪淋油压榨或抽油后产生的残渣,呈深棕色。 酱油渣中仍含有20%~30%的粗蛋白,1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以大豆为蛋白质 原料生产的高档酱油,酱油渣中粗脂肪含量可达18.1 % [2]。而以豆粕、面粉为原 料,酱油渣中的粗脂肪含量为7.4%~8.6%[1]。由于其产量大、水分多,不易储存 和运输,若不及时处理会很快发臭变质,造成环境的污染。目前尚没有成熟且便 于推广的酱油渣综合利用技术。低盐固态酱油渣经常以较低的价销售给周边农民 用作肥料或饲料,高盐稀态酱油渣盐分过高,若直接用作饲料易引起动物中毒, 若用于肥料或直接填埋会造成土壤盐化。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酱油渣再 利用的研究,但涉及酱油渣综合利用的生产实践方法仍然较少。因此,如何充分 利用酱油渣中的有效物质,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高营养价值的新产品,仍是当*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巩欣(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738;3117173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TC-10-0776)项目;教育部201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项目;北京市优秀人 才培养资助计划(2011D009007000001)

《饲料原料目录》(2016年最新完整)

饲料原料目录 (2016完整版) 目录 第一部分通则 第二部分饲料原料加工术语 第三部分饲料原料列表 1.谷物及其加工产品 2.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 3. 豆科作物籽实及其加工产品 4、块茎、块根及其加工产品 5、其它籽实、果实类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6. 饲草、粗饲料及其加工产品 7、其它植物、藻类及其加工产品 8、乳制品及其副产品 9、陆生动物产品及其副产品 10、鱼、其它水生生物及其副产品 11. 矿物质 12、微生物发酵产品及副产品 13. 其它饲料原料 第四部分单一饲料品种 第五部分增补部分(至2015年4月22日)

第一部分通则 一、本目录所称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含载体和稀释剂)。饲料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均应属于本目录规定的品种,并符合本目录的要求。 二、本目录之外的物质用作饲料原料的,应当经过科学评价并由农业部公告列入目录后,方可使用。 三、按照本目录生产、经营或使用的饲料原料,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四、本目录第二部分给出了常用饲料原料加工术语的名称、定义及其形成产品的修饰语,第三部分凡涉及到相应术语的,其含义与第二部分的定义一致。 五、本目录第三部分原料列表给出了原料名称,饲料原料标签中标识的产品名称应与列表中的“原料名称”一致;饲料产品标签中“原料组成”所使用的原料名称也应与列表中的“原料名称”一致。“原料名称”栏内方括号列出的为饲料原料的常用别名,可以与括号前的名称等同使用。“原料名称”栏内圆括号列出的为相关原料不同物质形态,应根据产品实际进行选择。 六、本目录第三部分中原料编号采用三级编号格式,第一级表示大类编号;第二级代表相同大类下的不同原料来源;第三级表示相同原料来源下的

米曲霉固态发酵对木薯渣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一86一中国伺料2018年第9期DOI:10.15906/https://www.doczj.com/doc/921946910.html,11-2975/s.20180919 米曲霉固态发酵对木薯渣 蛋臼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徐高骁1*袁王士长2袁裴亚玲3 (1.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曰2.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3曰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木薯渣作为广西生产木薯淀粉后的废弃物被大量浪费,本文研究如何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提高木薯渣蛋白质含量,使木薯渣能被畜牧业广泛应用。试验设计包括木薯渣发酵的底物含水量、发酵时间、米曲霉接种比例、添加 硝酸铵比例四个因素,每个因素下设三个水平。即采取3水平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组添 加5%玉米粉作为米曲霉的营养物质和不同比例的硝酸铵作为氮源。结果表明:米曲霉固态发酵对增加木薯渣粗蛋 白质含量较优工艺条件为,底物含水量55%、发酵时间6 d、米曲霉接种比例为5%、添加硝酸铵比例3%。 [关键词]米曲霉;木薯渣;发酵;蛋白质含量 [中图分类号]S81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18)09-0086-03 我国的木薯产区十分广阔,主要位于华南地 区的广西、广东等省。目前,广西年产木薯900多 万吨,主要用于制取木薯淀粉,随之而来的就是产 生大量的木薯渣废弃物。唐庆凤等(2016)和吴端 钦等(2015)指出,在木薯渣中非氮化合物的含量 可以高达78.7%,是很好的碳源,而其粗蛋白质含 量很低。Ren(2015)和Daniel(2005)研究认为,木 薯渣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又极不平衡,直接用来 喂养禽畜效果差。因此大量的木薯渣无法被利用,形成了极大的浪费。本试验以木薯渣为碳源,加入 少量的无机氮源,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将木薯渣 转化为蛋白质饲料,达到开发新的饲料,有效利用 木薯废弃物的目的。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米曲霉、木薯渣和玉米粉均由 南宁学院实验室提供。米曲霉液体培养基:马铃 薯提取液500 mL+葡萄糖10 g,加热混勻。马铃 薯提取液的制作方法院100 g马铃薯带皮洗干净 后切碎+2000 mL蒸馏水寅煮沸45 min寅稠状寅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1442);南宁市邕宁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50108A) *通讯作者5层纱布过滤寅取滤液。 1.2 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本试验研究影响木薯渣发酵的 底物含水量、发酵时间、米曲霉接种比例、添加硝 酸铵比例四个因素,并且每个因素下设三个水平。即采取3水平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试验 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重100 g,每组添加5 % 玉米粉(即5 g)作为米曲霉的营养物质和不同比 例的硝酸铵作为氮源。 表1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水平- 因素 A水分/豫B时间/d C接种比例/豫D硝酸铵比例/豫145531 255642 365753从表2决定的试验方案可以看出,用正交表 安排试验的两个特点,每个因素的各个不同水平 在试验中出现了相同的次数;任何两个因素的各 种不同水平的搭配,在试验中都出现了,并且出现 了相同的次数。 1.2.2测定方法蛋白质的测定采用半微量凯式 定氮法。

木薯渣水解液中木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普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木薯渣水解液中木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的研究—HPLC-ELSD法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木薯渣水解液中木糖、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木薯渣水解液经预处理后,用NH2柱(4.6 mm×250 mm,5 μm)分离,以乙腈-水体系( 80/20, V /V)为流动相,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测定木糖、葡萄糖含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 1.70 mg/mL、0.100~ 2.00 mg /mL ,在此范围内木糖、葡萄糖的含量与峰面积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用该方法测得样品中木糖、葡萄糖含量的RSD值分别为0.983%~4.67%、1.94%~4.47%;木糖、葡萄糖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1%~107%、92.2%~108%。建立了测定木薯渣水解液中木糖、葡萄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可靠、重现性好且操作过程简单等优点,为木薯渣水解液中糖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木薯渣水解液;木糖;葡萄糖;含量测定

Abstract A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xylose and glucose in cassava dregs hydrolysate by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assay (ELSD).After pretreatment, the cassava hydrolyzed was separated by NH2 column ( 4.6 mm × 250 mm, 5 microns ) and acetonitrile water system (80/20, V/V) as mobile phase,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as detector.Within the scope of 0.100 ~ 1.70 mg/mL, 0.100 ~ 2.00 mg/mL ,there are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the peak area of Xylose and glucose. By the method , the RSD are 0.983%~4.67% (Xylose) and 1.94%~4.47% (glucose), the recovery rate are 94.1~107% (Xylose) and 92.2~108% (glucose). The HPLC-ELS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xylose and glucose in cassava dregs hydrolysate was established. This metho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reliable, reproducibility and simple operation process. An accurate, sensitive and quick analysis method was provided to determine the sugar content in the cassava residue hydrolysate . Key wor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cassava dregs hydrolysate;xylose ;glucose;sucros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