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种商品,先提价10%,后降价10%,这时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无法确定

D. 没有变化2.10吨糖增加10%,再减少10%,结果是()吨。

A. 9.9

B. 10

C. 10.1

3.在含盐率为25%的盐水中,加入4克盐和16克的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率()

A. 大于25%

B. 等于25%

C. 小于25%

D. 无法确定4.把30g糖溶入90g水中,糖占糖水的()

A. 33.3%

B. 20%

C. 25%

5.下面的百分率中,可以超过100%的是()。

A. 增长率

B. 成活率

C. 合格率

D. 出勤率6.一种商品原价1000元,第一季度售价比原价降低10%,第二季度售价比第一季度再提高10%,第二季度的售价是()元.

A. 800

B. 810

C. 900

D. 990

7.一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下它的50%,第二次剪下米,哪次剪下的多?()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两次一样多 D. 无法判断8.小明去年体重增加了10%,今年加强了锻炼,体重减轻了10%。与前年相比,他的体重()。

A. 变轻了

B. 变重了

C. 一样重

D. 不确定9.某班有50人,4人请假,缺勤率是().

A. 92%

B. 46%

C. 8%

10.种植99棵树,全部成活,成活率是( )。

A. 99%

B. 100%

C. 1%

D. 101%11.一杯糖水有80克,含糖率是12.5%。如果再放进20克糖,含糖率变成( )。

A. 20%

B. 30%

C. 37.5%

1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B. 一吨煤用去吨,也就是用去80%吨

C. 学校鼓号队有102人,今天训练全部出勤,出勤率高达102%

二、填空题

13.青山学校去年期末测试跳远的成绩是3.5米,今年期末测试跳远的成绩比去年的成绩远了10%.今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是________.

14.五月份产量比四月份增长15%,五月份产量是四月份的________%,四月份产量比五月份少________%。

15.比50千克多20%是________千克,32.5吨比________吨少吨。

16.上周三,六(2)班到校上课的有38人,缺席2人,那么这一天的出勤率是________。

17.用30吨黄豆可以榨出11.4吨的豆油,黄豆的出油率是________。

18.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缺勤率是________.

19.50米的80%是________厘米;________元的25%是600元;________千克的是3吨。

20.6kg比45kg少________%,45kg比36kg多________%。

三、解答题

21.一件上衣原来售价160元,现在降低到128元出售,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22.新华小学开展植树活动,右图是所植各种树木棵数所占百分比。

(1)所植柳树的棵数占各种树木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2)已知法桐有48棵,那么所植槐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少百分之几?

23.“十一”大促销,这台电视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百分之几?

24.某市2017﹣2019年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如表所示.

年份201720182019

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604842

2019年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比2018年前三季度下降了百分之几?

25.从9月1日起西安市成为陕西省第一个正式施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下面是六(1)班同学收集的可回收垃圾中的饮料瓶的情况统计图,其中收集废塑料瓶200个.

(1)收集的易拉罐比废塑料瓶多百分之几?

(2)六(1)班同学共收集饮料瓶多少个?

(3)为了响应垃圾分类号召,丽丽决定下次要多收集10%的玻璃瓶,那么下次她应该要收集多少个玻璃瓶?

26.一件衣服现在售价为200元,可赚25%,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设原来的价格为1,则

现价=1×(1+10%)×(1-10%)

=1×1.1×0.9

=0.99

因为1>0.99,所以这时的价格和原来的相比降低了。

故答案为:B。

【分析】设原来的价格为1,则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提价的百分数)×(1-降价的百分数),代入数值计算出现在的价格,再与原来的价格比较即可。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10×(1+10%)×(1-10%)=9.9吨,所以结果是9.9吨。

故答案为:A。

【分析】结果的吨数=原来有的吨数×(1+先增加百分之几)×(1-再减少百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4÷(4+16)

=4÷20

=20%

25%>20%

即加入盐水的含盐率小于原来的盐水的含盐率,所以这时盐水的含盐率小于25%.

故答案为:C。

【分析】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这样求出加入盐水的含盐率,如果加入盐水的含盐率小于25%,那么混合后含盐率就小于25%;如果加入的盐水含盐率大于25%,混合后的含盐率就大于25%。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30÷(30+90)

=30÷120

=25%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糖占糖水的百分之几。

5.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增长了可以超过100%。

故答案为:A。

【分析】成活率=×100%,故成活率不能超过100%;

合格率=×100%,故合格率不能超过100%;

出勤率=×100%,故出勤率不能超过100%。

6.D

解析: D

【解析】【解答】1000×(1﹣10%)×(1+10%)

=1000×0.9×1.1

=990(元)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商品的原价×(1-10%)×(1+10%)=第二季度的售价,据此列式解答。

7.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2×50%=1(米),1米>米,所以第一次剪下的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绳子的总长度乘第一次剪下的分率求出第一次剪下的长度,再与第二次剪下的长度比较即可。

8.A

解析: A

【解析】【解答】设原来的体重是1,现在的体重是:

1×(1+10%)×(1-10%)

=1×110%×90%

=0.99

0.99<1,

现在的体重比原来轻了。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去年体重增加10%的单位“1”是原来的体重,设原来的体重是1,增加后的体重是原来的1+10%,用乘法求出增加后的体重;再把增加后的体重看成单位“1”,现在的体重是增加后的1-10%,用乘法求出现在的体重,然后与原来的体重1比较即可判断。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4÷50×100%

=0.08×100%

=8%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应用,缺勤率=缺勤人数÷总人数×100%,据此列式解答。

10.B

解析: B

【解析】【解答】99÷99×100%

=1×100%

=10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成活率的公式:种树的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的棵数×100%,据此列式解答。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原来的糖:80×12.5%=10(克),

现在的糖:10+20=30(克),

现在的糖水:80+20=100(克),

现在的含糖率:

30÷100×100%

=0.3×100%

=3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含糖率的公式: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用糖水的质量×原来的含糖率=原来糖的质量,然后用原来糖的质量+放进的糖的质量=现在糖的质量,再用原来的

糖水质量+放进的糖的质量=现在的糖水质量,最后用公式: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据此列式解答。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A: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此选项正确;

B:80%吨是没有意义的。此选项错误;

C:今天的出勤率是100%。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示具体的量,也就是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出勤率是不会超过100%的。

二、填空题

13.85【解析】【解答】解:35×(1+10)=385(米)所以今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是385米故答案为:385【分析】今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去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1+今年期末测试跳远

解析:85

【解析】【解答】解:3.5×(1+10%)=3.85(米),所以今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是3.85米。

故答案为:3.85。

【分析】今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去年期末测试成绩跳远的成绩×(1+今年期末测试跳远的成绩比去年的成绩远了百分之几)。

14.115;1304【解析】【解答】把四月份的产量看作单位1五月份产量是四月份的1+15=115;(115-1)÷115=15÷115=1304故答案为:115;1304【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

解析: 115;13.04

【解析】【解答】把四月份的产量看作单位“1”,五月份产量是四月份的1+15%=115%;(115%-1)÷115%

=15%÷115%

=13.04%

故答案为:115;13.04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把四月份的产量看作单位“1”,五月份产量是四月份的1+15%;要求四月份产量比五月份少百分之几,(五月份的产量-四月份的产量)÷五月份的产量=四月份产量比五月份少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15.60;33【解析】【解答】解:50×(1+20)=60千克所以比50千克多20是60千克;352+12=33吨所以325吨比2吨少12吨故答案为:60;33【分析】求比一个量多百分之几的是多少用这个

解析: 60;33

【解析】【解答】解:50×(1+20%)=60千克,所以比50千克多20%是60千克;

35.2+=33吨,所以32.5吨比2吨少吨。

故答案为:60;33。

【分析】求比一个量多百分之几的是多少,用这个量×(1+百分之几);

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少几,那么另一个量=这个量+几。

16.95【解析】【解答】38÷(38+2)×100=95所以这一天的出勤率是95故答案为:95【分析】用上课的人数÷总人数(上课的人数+缺席的人数)×100即可得出这一天的出勤率

解析: 95%

【解析】【解答】38÷(38+2)×100%=95%,所以这一天的出勤率是95%。

故答案为:95%。

【分析】用上课的人数÷总人数(上课的人数+缺席的人数)×100%即可得出这一天的出勤率。

17.38【解析】【解答】解:114÷30×100=38故答案为:38【分析】出油率=豆油的重量÷黄豆的重量×100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解析: 38%

【解析】【解答】解:11.4÷30×100%=38%

故答案为:38%。

【分析】出油率=豆油的重量÷黄豆的重量×100%,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18.4【解析】【解答】2÷(48+2)×100=2÷50×100=4;所以今天六(1)班学生的缺勤率是4故答案为:4【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应用已知出勤的人数与缺勤的人数要求缺勤率根据公式:学生的

解析: 4%

【解析】【解答】2÷(48+2)×100%

=2÷50×100%

=4%;

所以今天六(1)班学生的缺勤率是4%。

故答案为:4%。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应用,已知出勤的人数与缺勤的人数,要求缺勤率,根据公式:学生的缺勤率=缺勤的人数÷(出勤的人数+缺勤的人数)×100%,据此列式解答。19.40;2400;3600【解析】【解答】解:50米的80是:50×80=40(米);600÷25=2400(元)所以2400元的25是600元;3吨=3000千克3000÷56=3600(千克)所以

解析: 40;2400;3600

【解析】【解答】解:50米的80%是:50×80%=40(米);600÷25%=2400(元),所以2400元的25%是600元;

3吨=3000千克,3000÷=3600(千克),所以3600千克的=3000千克=3吨。

故答案为:40;2400;360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20.7;25【解析】【解答】(45-6)÷45=39÷45≈867(45-36)÷36=9÷36=25故答案为:867;25【分析】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乙-甲)÷乙=甲比乙少百分之几;要求甲比乙多百分之

解析:7;25

【解析】【解答】(45-6)÷45

=39÷45

≈86.7%

(45-36)÷36

=9÷36

=25%

故答案为:86.7;25 。

【分析】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乙-甲)÷乙=甲比乙少百分之几;要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甲比乙多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21.解:(160﹣128)÷160

=32÷160

=20%

答: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

【解析】【分析】求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就是求降低的钱数占原价的百分之几,用减法计算降低的钱数,用降低的钱数除以原价即可求出降低了百分之几。

22.(1)解:1-14%-20%-30%-16%=20%

答:所植柳树的棵数占各种树木总棵数的20%。

(2)解:法一:

48÷16%=300(棵)

300×20%=60(棵)

300×14%=42(棵)

(60-42)÷60=30%

答:所植槐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少30%。

法二:

(20%-14%)÷20%=30%

答:所植槐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少30%。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植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槐树占总棵数的百分比-其他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杨树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法桐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柳树

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植树的总棵数,用法桐的棵数÷法桐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植树的总棵数,然后用植树的总棵数×柳树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柳树的棵数,植树的总棵数×槐树占总棵数的百分比=槐树的棵数,最后用(柳树的棵数-槐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槐树比柳树少的百分比,据此列式解答。

23.解:400÷(2800+400)=12.5%

答:这台电视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2.5%。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台电视机的价格比原来降低的钱数÷(现价+现价比原价降低的钱数)=这台电视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4.解:(48﹣42)÷42×100%

=6÷42×100%

≈14.3%

答:2019年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比2018年前三季度下降了14.3%。

【解析】【分析】(2018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2019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2018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2019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比2018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下降了百分之几。

25.(1)解:(30%﹣25%)÷25%

=5%÷25%

=20%

答:收集的易拉罐比废塑料瓶多20%。

(2)解:200÷25%=800(个)

答:六(1)班同学共收集饮料瓶800个。

(3)解:800×45%×(1+10%)

=800×45%×110%

=360×110%

=396(个)

答:下次她应该要收集396个玻璃瓶。

【解析】【分析】(1)用收集易拉罐比废塑料瓶多的百分比除以废塑料瓶的比例,即可解决问题.

(2)求单位“1”用除法,即200÷25%.

(3)多收集10%的玻璃瓶即下次收集的玻璃瓶比这次多10%,用单位“1”的量乘这次收集玻璃瓶的比例,再乘(1+10%)即可.

26.解:200÷(1+25%)=160(元)

答:这件衣服的原价是160元。

【解析】【分析】这件衣服的原价=这件衣服的现价÷(1+赚了百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解比例》 教 案 设 计

教师:严克飞 2013年05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解比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 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测试题

百分数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8.6%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七写作()。 2、火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燕子的速度是150千米/时。火车的速 度是燕子的()%。 3、0.6= () () =()∶()= () 25=()% 4、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5、比80米少20%的是()米,()米的20%是60米。 6、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约占女生人数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 7、某饭店九月份的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 税,九月份应纳税()元。 8、果园今年种了200棵果树,活了198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 ()%。 9、一辆自行车原价560元,这辆自行车打八五折后的价钱是()元。 二、对号入座。 1、一堆煤,用了40%,还剩这堆煤的()。 A、40% B、60% C、60吨 D、无法确定 2、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1 2,这个月增产 ()。A、25% B、45% C、30% D、20% 3、一种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300件产品中有()件不合格。

A、2 B、4 C、6 D、294 4、丽丽家上月用电50度,本月比上月节约了10度,比上月节约 ()。A、80% B、50% C、40% D、20% 5、右图中的涂色部分用百分数表示是()。 A、150% B、15 C、15% D、5 10 6、甲数是240,乙数比甲数多25%,乙数是()。 A、60 B、240 C、300 D、125 7、把25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A、20% B、25% C、100% D、125% 三、解决问题。 1、80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面粉576千克,小麦的出粉率是多少? 2、饲养小组养了白兔和灰兔。白兔36只,灰兔12只,白兔和灰兔 分别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3、某乡去年造林15公顷,今年造林18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 分之几?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2.18:6=24:()=()÷3=()%。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比例才能成立。 8.在比例尺是1:xx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 ()千米。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4.x:16=7:6,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6.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16厘米。() 三、计算题。 1.解比例。 2.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与x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的比。 四、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2. 893003.3:26.37.减28.140 二、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计算题。 2. (2)10:99=3:x x=29.7 x=1 四、应用题。 1.解:设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x=3000000030000000厘米=30千米,300÷8=37.5千米/小时 2.解:设实际长度为x厘米, x=8.5 3.70×20=1400千米,1400千米=140000000厘米,35:140000000=1:4000000

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测试题 一、填空: 1、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也叫做( )或者( )。 百分之零点一二写作( ),二五折改写成百分数是( ),它含有( )个1%。 2、5 1=( )÷( )=( )∶( )=( )%=( )成 3、一个数是由10个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成小数是( ),写成百分数是( ),这个百分数读做( )。 4、A 、B 两数的比是2∶5,A 是B 的( )%。 5、一件商品打七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的价钱出售,也就是比原价低( )%。 6、王师傅做200个零件,合格198个,合格率是( )。 7、联华超市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73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十二月份应纳税( )元。 8、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0.115○12.5% 0.02○0.2% 28%○八折 对折○5% 二、判断题。 1、一批布,用去了40%,还剩60%米。 ( ) 2、李家民做了50道口算题,每题都正确,正确率就是50%。 ( )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20%。( ) 4、26.9%读作百分之二六点九。 ( ) 5、一件衣服打三折,就是指衣服的现价是原价的70%。 (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的是( )。 A 、这条绳子约长87米 B 、女生比男生少51 C 、学校已经吃了10 3吨米 2、把2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 、20% B 、25% C 、125% 3、某校共有学生300人,今天有297人到校。该校今天的出勤率是( )。 A 、98.3% B 、3% C 、99% 4、刘老师家七月份用水20吨,比上月多用6吨,上个月比这个月节约了( )。 A 、30% B 、25% C 、26%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45%-10 3 = 97÷79+5%= 56×25%= 85+15%=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1.在:= 1.2中,6是比的,5是比的,1.2是比的。在:=4: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4.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6.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7.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8.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9.如果x÷y = 1×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比例。 二、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 =B那么B :A = : 4.15:16和: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 :400001 :4000001 :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21 :14 3.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和 14:1 0.6:0.和:1 19: 110 和 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四、解比例 25:7=X:3514:5=7:x23:X= 12: 14 X:15=13::X=:2X :0.7=1.25 五、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2.和X的比等于25和8的比。 3.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 六、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六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比例尺 教案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77的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P78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比例尺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很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上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同学们会很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能读懂不同种类的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的含义,会正确的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2)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和比例尺的求法。 教学难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脑筋急转弯引出地图; 2、师问: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这么一张小小的图纸上呢?(缩小以后画出来的) 3、那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像这样余姚将实际尺寸缩小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4、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是的,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或房屋时,都要将原物体缩小以后画在设计图上;其实生活中还有需要将原物体扩大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比如手表零件图,电脑芯片图等。那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比例尺的含义 1、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设计要求: 2、小组内交流自己时怎么设计的?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距离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2分。) 1、一批水果卖了70%,还剩( )。 2、34.7%读作:( ),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 3、五(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47%,该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4、在500件产品中,有25件不合格,合格率是( )。 5、某班今天到校人数是49人,缺1人,这天该班的出勤率是( ) 。 6、五(1)班在植树节时植树200棵,有196棵成活,这些树的成活率是( )。 7、有一批衣服,9月份卖出了1 5 ,10月份卖出了28%,两个月一共卖出了( )%。 8、3 5 =( )÷( )=( )% =( )(填小数)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 )1、出勤率是99%,就一定表示有99人出勤。 ( )2、用105粒种子做实验,有100粒发芽,发芽率就是100%。 ( )3、400吨是800吨的50%。 ( )4、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9%,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 ( )5、把2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这时盐水的含盐量是20%。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几个数中,最小的是( )。 A 、33.3% B 、 3 1 C 、0.33 D 、3 2、甲数是乙数的80%,若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 、80 B 、3200 C 、60 D 、50 3、一本书共200页,看了20页,还剩( )%没有看。 A 、180 B 、80 C 、90 D 、无法计算 四、按要求作答。(共34分) 1、把表填写完整。(8)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 数学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一个比例 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 分名称,知道比与比例的关系。 2.在举例、分类、观察、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教案出示国旗画面,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教案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5m宽10/3m 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 2.4m,宽1.6m 教室里的国旗:长60cm,宽40cm. 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国旗的知识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老师板书课题。 1.教学比例的意义。 出示P40主题图,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写出不同场地的国

旗的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之后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写出的比,想一想,这些比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的式子可以怎样写!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⑴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教案出示:2.4 : 1.6 = 60 : 40 f f-内项-f f I 外项I 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结合学生回答, 教案出示2.4/1.6=60/40 。 ⑵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先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再算一算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 形式,是否也存在上面发现的规律! 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有这种规律!小组合作,举出这样的例子。通过探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另U交叉相 乘,积相等。 ⑶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试题 (含答案)

6.2反比例 第一课时 1.填空题。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关系式是()。 2.选择题。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质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六年级同学都在读《草房子》这本书,下表是一班4名同学的读书情况。从表中看,已读额页数和没读的页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1.选择题。 (1)长方形的(),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出勤率一定,应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判断 (1)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2)油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油量和用油的天数不成比例。()3.食堂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如下表: (1)食堂在用大米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化? (2)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3)如果食堂每天用大米25千克,那么这些大米可以用多少天?

第一课时答案 1.乘积反比例 xy=k(一定) 2.(1)B (2)B 3.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已读的页数和没读的页数的积不是一定的。 第二课时答案 1.(1)B (2)C 2.(1)×(2)× 3.(1)总质量(2)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乘积一定,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3)这些大米可以用4天。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第10题2分,其它每空1分,共25分) 1、50比40多( )%,40比50少( )% 8是12的( )% 12是8的( )% 2、5 2=( )%=( )÷40 =( )(填小数) 二成=( )% 3、六(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比男生少( )%,男生是女生的( )%。 4、五月份销售额比四月份增加15%,五月份销售额是四月份的( )%,四月份销售额比五月份少( )%。 5、爸爸去年一月份把2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是2.5%,两年后爸爸可得利息( )元,一共可取回( )元。 6、光明饭店今年一月份的营业额是4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那么,这个饭店一月份需缴纳营业税( )元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元。 7、一个电饭煲的原价是160元 ,现价是120元,电饭煲的原价降低了( )%. 8、一件上衣,打八折后比现价便宜了70元,这件上衣原价是( )元. 9、小刚将一张长方形纸的40%涂上蓝色,将剩下部分的3/5涂上红色,涂上红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 ). 10、甲数的2/5是乙数的5/6,乙数是12,甲数是( ). 11、五年级(1)班同学共植树50棵,成活率是98%,没有成活的树有( )棵. 12、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7.5%,还剩180米没有修,这天公路共长( )米。 1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1 三折 33.3% 0.34 二五成 ( )<( )<( )<( )<(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 1、出勤率不可能超过100%。 ( ) 2、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汇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实际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学习这节内容,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主探究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比例中未知项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从中进行优化。 2、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了解各种和比例知识相关的问题,掌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学法: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2、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 1.25:()= 2.5:4 教师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准备。 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二 1、投影出教材第42页例二。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完整)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练习题精选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练习题精选(一)填空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0.8=()÷()=()∶()=()/20 =()% (2)( ):()=1.4=70/() =( )% (3)一个数是由2个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成小数是(),写成百分数是(),这个百分数读作()。 (4)在数a(a≠0)的后面加上%,那么这个数就 ()100倍。 (5)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 (6)甲除乙的商是1.6,甲是乙的()%。 (7)5比8少()%,8比5多()%。 (8)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比甲数多()% (9)苹果的千克数比梨子少1/4,梨的千克数比苹果多()%

(10) 梨的筐数和桔子的筐数的比是3:5,桔子比梨多()% (11) 甲的45%等于乙的60%,甲是乙的()% (12) 50的()%是15 (13) 在含盐率为30%的盐水中,盐占水的()% (14) 从甲地到乙地,甲车要行4小时,乙车要行5 小时,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15) 有两个数,甲数是10,乙数比甲数少2,那么,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16) 150千克是3吨的()% (17) 最小的合数比最小的质数多()% (18) 比50米少20%的是()米,35米比()米多40%。 (19) 比25吨多30%是()吨比()吨多25%是50吨 (20) 60千米比()千米少40% 45千克比50千克少()%

(21) 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约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 (22) 把10克盐放在90克水中,盐占水的 (),盐占盐水的()%。 (23) 六年级共有学生120人,今天有2人请病假。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 (24) 学校植树500棵,有10棵没有成活,成活率为()% (25) 六一班今天实到48人,有2人没来,出勤率为()% (26) 李师傅加工200个零件,有2个不合格,合格率为()% (27) 把30克糖溶解在120克水中,那么糖水中含糖量为()%。 (28) 在3.145、3.14、π、3.14%、22/7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挂图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塔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 (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

塔的高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 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 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 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 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 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 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 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 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3、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 5.25.1= x 6这样形式 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练习题及答案 1、先找单位“1”,再列出数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把看作单位“1” ÷=小明做题的正确率是几分之几?把看作单位“1” ÷=、32人是50人的%;45分占1小时的%;甲数是乙数的 4 ,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3、种子发芽率是的百分之几。零件合格率是的百分之几。小麦出粉率是的百分之几。胡麻出油率是的百分之几。二、准确计算: 55254372-50%0%× 1-÷+- 67677938 125%X-X=28X=91-20%X=三、解决问题: 1、把8克糖放入92克水中,糖水的浓度是百分之几? 11 1+20%X=4 2、601班共50人,体育锻炼达标的有48人。求达标率;未达标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3、学校植树绿化,种了120棵树,成活了102棵。求成活率。 4、602班昨天1人有事请假、2人生病没有到校上课,

到校上课的有57人。求昨天的出席率。 一、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113123 ============888810 二、谨慎选择: 1、口算测验时,小明做对100题,错了4题,小明计算的正确率是A96% B 100% C96.2% 2、401班有50人,昨天有4人缺席,昨天出席率是A92.6%B 2%C% 三、细心填写: 1、求“去年产值是今年的百分之几”应该用÷,再把求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 2、花生出油率是的百分之几。子弹命中率是的百分之几。考试及格率是的百分之几。、某学校今天六年级400人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的出席率是%。四、解决问题: 1、电视机厂去年计划生产彩电20万台,结果生产25万台。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 2、401班有女生44名,男生36名。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清水湖春季植树400棵,未成活的有10棵。求成活。 4、兵参加数学竞赛,做对了18题错了2题。求兵的正确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 2.18:6=24:( )=( )÷3=( )%。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43 ,另一个外项是( )。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 ),比例才能成立。 8.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 ( )千米。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4.x :16=7:6,求x 的值叫做解比例。(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 6.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16厘米。( ) 三、计算题。 1.解比例。 )-:=:)(x (43117212141 2:x)-(1571:31(2) 2.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21 与x 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 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 的比。 四、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2. 893003.3:2 315 .492.56.37.减28.140 二、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计算题。 331 (2) 21133 (1).1  2.412x x :219:2(1)== (2)10:99=3:x x =29.7 x :214:(3)2= x=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知识宫里奥妙多。(每题2分,共20分。)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或()。2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为51:49,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及格率就是()人数占()人数的百分之几? 4.35%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单位。 5.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长15%,是把()看作单位“1”,今年的棉花产量占去年的()。 6.=()()÷8=4:()=()%。 7.在15/8,1.83,1.82和18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和()相等。 8.甲数如果增加20%后与乙数相等,乙数相当于甲数的()% 9.一块5平方米的布,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整块布的()% 10.利息=()×()×() 二.是非分明我最清(每题2分,共14分) 1.3/5吨=60%吨。() 2.出勤率就是应出勤人数占实际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3.七折就是比原价减少70% 。() 4.一种商品先提价10%,又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等。() 5.某校春季植树,共植了102棵树苗,结果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2%。 ( ) 6.王红和李明投篮,王红投10个中6个,李明投6个中3个,所以王红的成绩好。() 7.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三.是真是假我知道。(每题2分,共20分。) 1.今年植树500棵,比去年多植了5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A.50÷500 B.(500-50)÷500 C.50÷(500-50) 2.大于20%的百分数有()个。 A.1,B.无法确定,C.无数个。 3.今年油菜产量比去年增产1/5,就是()A.去年油菜产量比今年少20%B.今年油菜产量占去年的120%。C.去年油菜产量占今年的80%。 4.甲数的3/5与乙数的40%相等(甲乙均不为0),那么()。 A.甲〉乙 B.甲〈乙 C.不确定 5.合格率就是()A.合格产品占不合格产品的百分之几?B.合格产品占生产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C.产品总数占合格产品的百分之几? 四.我是神算小能手。(共20分) 1.直接得数。(6分) (1)20×30%= (2)2÷20= (3)1-8%= (4)15+70%= (5)(12.5+1/4)×16= (6)(1/5-1/7)= 2.破译密码。(每题3分,共6分) (1)X-35%X=26 (2)60%X+90=102 3.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完成本题,仔细想想你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练习题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百分数测试卷 班别:姓名:得分: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8.6%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七写作()。 2、火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燕子的速度是150千米/时。火车的速 度是燕子的()%。 3、0.6= () () =()∶()= () 25=()% 4、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5、比80米少20%的是()米,()米的20%是60米。 6、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约占女生人数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 7、某饭店九月份的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 税,九月份应纳税()元。 8、果园今年种了200棵果树,活了198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 ()%。 9、一辆自行车原价560元,这辆自行车打八五折后的价钱是()元。 10、完成下表。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用11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这些种子的发芽率是110%.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20%。 3、一件衣服打九折,就是指这件衣服比原价便宜90%。() 4、一根绳子长9 10米,可以写成90%米。() 5、π>33.3% () 6、0.12化成百分数是0.12% 。() 三、对号入座。 1、一堆煤,用了40%,还剩这堆煤的()。 A、40% B、60% C、60吨 D、无法确定 2、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1 2,这个月增产 ()。A、25% B、45% C、30% D、20% 3、一种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300件产品中有()件不合格。 A、2 B、4 C、6 D、294 4、丽丽家上月用电50度,本月比上月节约了10度,比上月节约 ()。A、80% B、50% C、40% D、20% 5、右图中的涂色部分用百分数表示是()。 A、150% B、15 C、15% D、5 10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解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解方程 解比例 练习题 姓名 成绩 X - 27 X=43 2X + 25 = 3 5 70%X + 20%X = 3. 6 X ×53=20×4 1 25% + 10X = 54 X - 15%X = 68 X +83X =121 5X -3×215=7 5 32X ÷4 1=12 6X +5 =13.4 834143=+X 3X=83 X ÷72=167 X +87X=43 4X -6×3 2 =2 125 ÷X=310 53 X = 7225 98 X = 61×5116 X ÷ 356=4526×25 13 4x -3 ×9 = 29 21x + 61x = 4 103X -21×32=4 204 1=+x x 8)6.2(2=-x 6X +5 =13.4 25 X-13 X=3 10 4χ-6=38 5X=19 15 218X=154 X ÷54=28 15 解比例:

x:10=41:31 0.4:x=1.2:2 4.212=x 3 21:51=41:x 0.8:4=x:8 43:x=3:12 1.25:0.25=x:1.6 92=x 8 x 36=354 x: 32=6: 2524 x 5.4=2.26 45:x=18:26 2.8:4.2=x:9.6 101:x=81:41 2.8:4.2=x:9.6 x:24= 43:3 1 8:x=54:43 85:61=x: 12 1 0.6∶4=2.4∶x 6∶x =15∶13 0.612=1.5x 34∶12=x ∶45 1112∶45=2536∶x x ∶114=0.7∶12 10∶50=x ∶40 1.3∶x =5.2∶20 x ∶3.6=6∶18 13∶120=16 9 ∶ x 4.60.2=8x 38=x 64

人教新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反比例》教案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的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它能装水多少立方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反馈。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气肿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正比例;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二、新授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的量。 课件出示P47例2,引导学生汇报:表中有哪两种量?(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升高)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底面积×高=体积(一定))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反而升高,并且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把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