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

卫星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

卫星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

卫星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

1.必要性分析现代通讯中数据通讯越来越重要,评估误码率是评判传输系

统性能的最终标准。误码率的测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指标主要集中在基带信源码的测试。随着系统集成度的复杂性增加,系统功能划分细化导致了在分机系统中也需要进行误码率的测试。接收机,发射机的误码测试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误码率测试系统所面对的信号已经由传统的信源信号转变为模拟的中频信号,甚至是射频信号。

2.平台的组成框图

系统组成:81250 误码率分析系统。

如图1,测试系统由安捷伦ParBERT 81250A 并行误码测试系统构成。ParBERT 81250A 并行误码测试系统采用VXI 模块化构架,为了满足用户不同的测试需求,以及增强系统配置扩展升级的灵活性,系统硬件划分为前端、数据模块、时钟模块、主机箱,系统控制计算机组成(如下图所示)。前端决定

了数据端口的特性(码型发生器/误码分析器)能力,而数据模块作为小的机架,承载前端并最终实现其(码型发生器/误码分析器)功能。这样,数据模块就能

够对数据码形(包括用户自定义数据文件,标准PRBS/PRWS)进行生成、排序和分析。所有数据模块需要至少一个时钟模块驱动,才可以产生/分析相应速率的数据,其作用是产生仪器的公用系统时钟或频率。

3.平台的功能特点

可测试复杂的具有多通道,多种频率的设备,例如完成数字视频多路复用器/ 解复用器(并串转换器/串并转换器)电路测试,可利用一个通道向被测设备提供/ 接收控制信号,并可对来自被测设备的控制信号作出响应可测试多种逻辑电平,如预设CML、LVDS、ECL、PECL、SSTL-2 等电平。而且用户可以自定义逻

测试误码率的简单装置

测试误码率的简单装置 按照传统,数字接收机的接收质量是用BER(误码率)来表示的。这一数值与在给定的周期内接收到的错误码成比例。一般来说,你可在实验室里 测量BER,方法是把一个被伪随机码调制的RF 信号加到被测接收机。本文设计实例提出一种使用单纯方波的代替方法。这种方法也许并不优于常用技术, 但由于它不需要复杂的同步,实现起来简便,测量结果可靠。不可否认的是, 方波信号并不能真正代表正常使用中接收机收到的数据(图1)。调制射频载波的方波被移相,为的是把接收机的延迟考虑在内。一个“异或”门在每个位转 移处――一般在数据位宽度10% 的地方产生一个采样脉冲。这个采样脉冲对 接收器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采样,从而提供干净的数据。图1,这一时序图说明了一个种简单的BER 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理解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记住:一个由两个连续的“1”或“0”组成的位串表示一个错误。实现一个 1 位延迟的 D 触发器能检测到这种错误。图 2 ,BER 测试仪使用一个采用OOK(通/断键控)调制的信号发生器。你可以将错误脉冲显示在示波器上,或者用一个频率计数器来进行计数。图 2 示出了一个典型的测试设置。你要按规定的数据速率对RF 发生器进行调制。要注意的是,一个500Hz 方波等效于1kbps 波特率。调制信号和接收到的数据都送入BER 测试板。你可调整采样信号,使之靠近数据脉冲接收末端。在许多数字接收机中,这种安排 相当好地近似于一个相关接收机。错误脉冲显示在示波器上。举例来说,如果 你希望调节RF 电平,以获得1/100 的BER,那你就要降低加到接收机的RF 电平,在一次100 ms 的扫描中平均看到每次扫描有一个错误脉冲。图3,简单BER 测试仪使用了一个可调移相器和一个差分器。在图 3 中,IC1 和电位器P1 构成一个基本的可调移相器。R2 提供滞后,R1、C1 和IC2 构成一

2017年卫星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卫星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处于空闲模式下的手机所需的大量网络信息来自( A )信道 A. BCCH B. CBCH C. RACH D. SDCCH 2、关于位置区说法错误的是( B ) A. 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BSC B. 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MSC C. 一个位置区只能由一个MSC处理 D. 一个位置区有一个特定的识别码 3、下面哪个是手机使用DTX的优点( A ) A. 延长手机电池寿命 B. 增加接受信号强度 C. 降低比特误码率 D. 提高通话质量 4、在同一MSC下,整个切换过程由( A )共同完成 A. MS、BTS、BSC 、MSC B. BTS、BSC 、MSC C. BTS 、BSC D. MS 、BTS 、BSC 5、支持( B )的信道不参与跳频 A. SDCCH B. BCCH C. TCH D. CCCH 6、一个用户在忙时一个小时内先后进行了2分钟和4分钟的通话,那么此用户产生的话务量是( C ) A. 33毫厄兰 B.66毫厄兰 C.100毫厄兰 D.10毫厄兰 7、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A ) A. FDMA A. TDMA A. CDMA A. SDMA 8、采用分集技术时,最好的合并方式是哪个( A ) A. 最佳比值合并 B. 等增益合并 C. 选择式合并 9、在CDMA中,不同MSC下,同一频率的切换属于( A ) A. 硬切换 B. 软切换 C. 更软切换 10、GSM网常采用的切换方式是( C ) A. 移动台控制 B. 网络控制 C. 移动台辅助的网络控制 11.GSM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多址通信方式为( B ) A. FDMA B. TDMA C. CDMA D. SDMA 12、我国目前有三大运营商获得了3G牌照,其中,CDMA2000是由( C )在运营。

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及误码测试的讨论

第!"卷第"期孝感学院学报#$%&!"!’$&" !!(("年)月*$+,’-%!$.!/0-$1-’!+’0#2,30456-5!((" """""""""""""""""""""""""""""""""""""""""""""""" ! 对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性能 及误码测试的讨论 丁么明 !孝感学院物理系"湖北孝感7"!8((# 摘!要!文章就光纤通信宽带传输数字信号的比特误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日本安立公司生产的 62)!(-$g误码仪就光复用数字信号误码性能%误码测试原理和测试参数进行讨论"结合比特误码的外观%对 猝发长度进行了分析%提出误码相关性"并提供了误码测试的实例& 关键词!光纤通信’数字信号’误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4’:!:&8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8;=8>!)77"!(("#(">((7(>(7 8!引言 !!光纤通信网络的技术本质几乎全是数字化!特别是在长距离"高容量光纤中继线!其传输信号速率每秒高达几百兆甚至上千兆!这些高容量数字信号通过同步时分复用过程形成#8!!$%正因为这个原因!全球两大主导标准得以形成&3$’24技术标准’3W L G P F@L@S Q$R O K G E A’24Z@F T(((同步光纤网络)!3I J技术标准’3W L G P F@L@S QI K B K O Y E AJ K D F E F G P W(((同步数字结构)%而新近推出的$4’技术标准’$R O K G E A4F E L Q R@F O’D O Z@F T>>光传输网络)!将成为数字复用结构的下一个主要修订版本%$4’将借助光复用*开关以及复杂的前向误码校正’.2X)!使使用更长的光波长范围成为可能!使长距离的光纤通信更加富于成本效益%通用误码性能分析仪能够对这些网络中所用的元件和器件进行测试!但是要想对这些网络的系统和子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必须使用3$’24*3I J*$4’通信性能分析仪#"$%本文结合日本安立公司生产的62)!(-*g误码仪就光 复用数字信号误码性能"误码测试原理和测试参数进行讨论% !!误码分析 !!高速传输数字信号必须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快速提高的比特率!诸如为每个元件设计足够的带宽!这使系统设计更加棘手+二是随着客户要求在越来越小的空间内得到更多连接!端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这使串扰性能等参数越来越重要+三是市场要求从供应商得到更低的成本!并且要用较少的元件和最廉价的材料满足工程师尽可能快地解决设计问题% 对数字链路的最终测试就是其是否有正确传输比特!通常是以g2,’比特误码率)为单位测量%这里定义g2,为& >0L Q K#/*L","#A"7#$0((4( K#/*E(’$*="(("7 Q 0((4(-4%$/#$C"’*%("&"$/)"(#47 ’>#/L’/")V’C"’*%("&"$/)"(#47) g2,通常并不能直接指示哪里有缺陷!但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从g2,性能推导出更多的 !!收稿日期!!((">(!>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8-!=((<# !!作者简介!丁么明!8:;">!#"男"湖北孝昌人"孝感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理学硕士& ( ( 7 (万方数据

卫星通信基础原理测试题 含答案

卫星通信基础原理测试题 单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4分) 1 乐、电话会议、交互型远程教育、医疗数据、应急业务、新闻广播、交通信息、船舶、飞机的航行数据及军事通信等。 2、我国自目前全球共有地球同步静 止轨道卫星约。 3 4 5、SkyBridge2002年开始运行,通过 80 6、VSAT 7、在VSAT通信中,一般常用的调制解方式有 8、按卫星的运转周期以及卫星与地球上任一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9

10、另外还有 的正常工作。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超级基站采用的卫星是(A ) A、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B、中轨卫星 C、倾斜同步轨道卫星 2、自动寻星天线室外部分包括( ABC ) A、卫星天线 B、LNB C、BUC D、GPS 3、中国移动应急抗灾超级基站的网络拓扑结构为( D ) A、环形 B、链型 C、网状 D、星型 4、VOIP超级基站无法对星通常会检查哪些参数( ABCD ) A、极化角 B、方位角 C、俯仰角 D、信标频率 5、通过下列哪个命令可以查询iDriect设备的发送功率( B ) A、rx power B、tx power C、tx cw on D、rx frequency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按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不同,可分为赤道轨道卫星、极轨道卫星和倾斜轨道卫星(√) 2、VOIP超级基站站点一律采用自动寻星天线。(√) 3、超级基站在配置时采用一套硬件,单逻辑基站配置。(x) 4、通信卫星是卫星通信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一个静止通信卫星主要由5个分系统组成(√) 5、VSAT系统一般工作在Ku波段或C波段。(√)

误码率测试系统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________ 误码率测试系统____________ 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 信息与通信工程____________ 学位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 通信与信息系统____________ 导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题报告要求 一、课题来源(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否为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进展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 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现有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 五、指导教师评语、学科组审查意见 注: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送研究生处、一份存学院、一份导师处

与所传输总码数之比[10]。由于比特(bit)是码元的最小单位,故在码流的每个码元是Ibit 时,误码率就是误比特率(简称BER)。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

的电压导致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噪音、交流电或闪电造成的脉冲、传输设备故障及 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误码(比如传送的信号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一般来讲, 这种错误非常小,通常用小数(0.001)来表示,也就是说只有大约0.1%的错误。然而, 各种不同规格的设备,均有严格的误码率定义,如通常视/音频双向光端机的误码率应该 在:(BER) < 10E9[11][12]。 与传统的误码率测试系统所不同的是,该误码率测试仪除了实现基带序列的发送与接收功能外,还实现了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无线通信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模拟因此只需要用该误码率测试仪对待测设备进行一次测试,就能得出设备的误码率性能。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尤其是北美与日本的机构和学者对误码率测试系统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误码率测试系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系统芯片的实现、标准制定、信道模型测量、调制解调、射频设计、内容保护等方面据国外资料报导,近年来国外通信测试仪器已成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它在整个电子测量仪器市场销售中所占份额己从百分之几猛增至30 %左右;这种增长势 头预计还要不断扩大[16]。国外有关专家和企业家都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极为重视,在他们看来,测试技术上不去必将成为严重制约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公司调集一批优秀通信专家和测试专家联手开发先进的测试仪器,并垄断市场。但我国情况极不乐 观,目前国内档次高一些的通信测试仪器绝大部分仰求于国外,自己不但形不成一个像样的产业,也缺乏一个像样的规划,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也极其不足[17][18]。 数字通信开始于1937年提出的PCM脉冲编码调制。随着数字通信以及数字网的发展对于通信链路及网络的性能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误码性能测试作为数字通信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测试,广泛用于产品性能鉴定、通信电路的维护与检修以及长期运行 中的质量监测测试,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的课题⑷。针对不同的误 码测试要求,相应的误码率测试系统也在不断的改进。1991年,Berber提出了使用固定长 度的测试序列来测试误比特率的误码测试系统[19]。1998年,Zwick介绍了一种对于二进制 频移键控(2FSK)调制,通过射线光学波传播模型的结果可以预测误码率[20]。然而,Chen 于2009年指出随着收-发两端传输距离的增加,路径损耗也越大,从而导致接收端所接收到的比特能量也越低[21]。 [参考文献]: [1]基于FPGA的误码率测试仪设计 [2]刘颖,王春悦,赵蓉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3]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5版)【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卫星通信期末考试A卷有答案

《卫星通信》课程试题 课程号: 试 卷 卷 查 卷 卷 一、名词解释(10分) 1、S-PCN 卫星通信网络 2、DAB 数字音频广播 3、MMSS 海事移动卫星业务 4、EIRP 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5、HEO 高椭圆倾斜轨道 6、MCPC 多路单载波 7、DBS 卫星电视接收 8、MEO 中轨道 9、BSS 广播卫星业务 10、S-ALOHA 时隙ALOHA 二、判断题——下列指令,对的打“√”,错的打“x ”。(10分) 1、( x )处于同步轨道上的卫星都属于静止卫星。 2、(√ )同步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处于赤道平面上。 3、(√ )使用非静止卫星也能实现卫星。 4、(√ )在VSAT 系统中,通常小站与小站之间通信使用的是双跳方式。 5、(√ )在VSAT 系统中,通常小站与主站之间通信使用的是单跳方式。 6、( x )所有同步轨道的倾角都有是零度。 7、(√ )以一个恒星日为圆形轨道周期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 8、(√ )从小站通过卫星到主站方向的信道称为内向信道。 9、(√ )静止轨道也是同步轨道。 10、(√ )从主站通过卫星向小站方向发射的数据称为出向数据。 三、填空题(20分) P-9 一般卫星系统由空间段、控制段和地面段三部分组成。 P-9 目前的卫星系统,主要有固定业务的卫星系统(FSS )、移动业务的卫星系统(MSS )、和广播业务的卫星系统。

P-43 范·阿伦辐射带是由高能质子和电子组成的辐射带,有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穿透会 使卫星的寿命大大降低。其内层辐射带的高度为1500~5000Km,高度为3700 Km时,浓度最大;外层辐射带的高度为12000~19000,高度为18500 Km时,浓度最大。 P-114 用于卫星跟踪的自动跟踪系统主要有三种,即:步进跟踪系统、单脉冲跟踪系统和智 能跟踪系统。 P-159 P-159 VSAT网络的小站天线直径最小的为0.55m左右。由于要考虑邻近卫星系统干扰,使天线的尺寸受到限制。 用在VSAT网络中的主要结构有:星形结构、广播网络、网状或总节点(总线连接)连接。 P-163 VSAT主站又称中心站或枢纽站(Hub),是VSAT网的心脏。与普通地球站类似,它使用大、中型天线,其直径在Ku波段一般为3.5 ~ 8m,在C波段一般为5 ~ 11m。 四、画图题(共20分) 1、(P-95)如下是地球站设备的一般原理性框图,请标注出其中发送支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2、(P-155)请画出在数字压缩卫星电视中采用的MPEG-2编码过程基本原理框图。 P-158 VSAT设备框图。

误码率在线测试电路设计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误码率在线测试电路设计 学院(系):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佟贵滨 学号:04021618 指导教师:李春杰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2008年6月15号 大连民族学院

摘要 由于种种原因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本文设计一误码率在线测试电路。它可以有效的检测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通信系统中帧同步的相关概念及其捕捉的方法,对误码率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误码率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主要有FPGA和单片机两部分。用FPGA芯片实现了误码率测试的检测电路,用AT89S52单片机实现了误码率在线测试电路的主控部分,将FPGA的高可靠、高速的特点与单片机良好的数据处理和控制管理能力结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具有了良好的性能。 FPGA主要用MAX+plusⅡ为软件平台,基于FLEX10K芯片,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HDL,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流程完成误码的检测,并进行了时序仿真及调试,结果正确。这部分是本系统的核心。单片机主要完成误码率测试系统的数据的算法处理和实时显示的功能。其次单片机还起主控的作用,将误码率测试系统的其他模块连接起来。 关键词:误码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帧同步

Abstrac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inevitably will produce errors, the paper design of a bit-error rate online test circuit. It can effectively test the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frame synchroniza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capture, the bit error rate testing system fo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analysis, the bit-error rate test system design. This system is mainly a FPGA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 two parts. FPGA chip with a bit error rate testing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with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bit-error rate online test circuit main section, the FPGA will be highly reliable, high-speed MCU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data-processing and control Ability to integrate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whole system is a good performance. FPGA main MAX + plus Ⅱfor the software platform, based on FLEX10K chips,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VHDL, a top-down design process to complete the error detection, and the timing simulation and debugging, the results correct. This part i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complete the main test system bit error rate of data processing algorithms and real-time display functions. This was follow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lso has the role of control, the bit-error rate testing system linking the other modules. Key Words:bit-error; FPGA; frame synchronization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通信工程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卷及答案:通信工程 一、填空题 1.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2.同步通信卫星是指在地球赤道上空约()km的太空中围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通信卫星。 3.国际卫星的通信方式已由以模拟频分方式为主,转向以()方式为主。 4.卫星通信网是由一个或数个通信卫星和指向卫星的若干个()组成的通信网。 5.通信卫星的温控方式有两种,即()和无源控制。 6.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设备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及跟踪伺服系统组成,一般采用修正型()天线。 7.卫星通信地球站的频分多路复用是多个话音通道在基带频率上按频率顺序排列合并成一个()的过程。 8.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时分多路复用是多个话音PCM信道在时间域内顺序排列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过程。 9.通信卫星是作为无线电通信()的人造地球卫星。 10.卫星通信地球站是指在地球的陆上、水上、空中设置的能通过通信卫星传输信息的(),简称地球站。 11.甚小天线地球站()网根据其网结构可分为星状网、网状网以及()。 二、单项选择题 1.模拟卫星通信单路单载波/调频/频分多址方式采用门限扩展技术可降低门限(C/N 值)()dB。 A.1~2 B.2~3 C.3~4 D.4~5

2.国内卫星通信一般的TDMA方式的速率在()Mbit/s以下。 A.60 B.120 C.180 D.200 3.卫星通信地球站通过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的转发进行通信,视地球站纬度高低,其1跳的单程空间距离为72000~()km。 A.80000 B.82000 C.90000 D.92000 4.常用的固定卫星以C频段的居多,C频段为上行6GHz、下行()GHz。 A.4 B.6 C.8 D.10 5.Ku频段卫星上行为()GHz,下行为11GHz/12GHz。 A.10 B.14 C.18 D.22 6.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使用()频段。 A.L B.S C.C D.Ku 7.卫星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转发器和()。 A.收信机 B.发信机 C.通信天线 D.基站 8.通信卫星中自旋稳定卫星的太阳能电池阵有效功率为三轴稳定卫星太阳能电池帆板有效功率的()左右。 A.1/2 B.1/3 C.1/4 D.1/5 9.模拟卫星通信单路单载波/调频/频分多址方式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提高转发器功率利用率()倍。 A.1 B.15 C.2 D.25 三、多项选择题 1.卫星通信网按卫星的服务区域划分,有()和国内卫星通信网等。 A.国际卫星通信网 B.区域卫星通信网

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

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 设计与分析

目录 一、概述 (1) 二、课程设计要求 (2) 2.1课程设计组织形式 (2) 2.2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2) 三、软件简介 (3) 3.1 SystemView系统的特点 (3) 3.2使用Systemview进行通信系统仿真的步骤 (5) 四、设计内容原理简介 (5) 4.1设计分析内容 (5) 4.2分析设计内容要求 (5) 4.3设计目的 (6) 4.4系统组成及原理 (6) 五、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10) 5.1仿真模型的原理 (10) 5.2 2DPSK系统的仿真模型 (12) 5.2.1 2DPSK低频相干解调系统 (12) 5.2.2 2DPSK高频差分相干调制解调系统BER测试仿真模型 14 5.2.3 2DPSK高频相干解调系统和2DPSK高频差分相干解调系统 误码率比较 (20) 六、心得体会 (22) 七、参考文献 (24)

一、概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Systemview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平台。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 System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动态通信系统仿真工具,可达到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目的,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尤其适合于无线电话、无绳电话、寻呼机、调制解调器、卫星通讯等通信系统;并可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既可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完成实验室中用

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

长沙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MATLAB 实现及性能分析 123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 评分项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 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课程设计动手能力 文字表达 学习态度 规范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 综合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2017年1月15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8~20周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曹敦 题目数字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 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仿真通信加密系统。对输入随机数字信号与m 序列异或运算以实现信号加密,送入含噪信道,在接收端与相同序列再进行异或运算以解密,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误码率,分析该种加密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要求: (1)本设计开发平台为MATLAB中的Simulink。 (2)模型设计应该符合工程实际,模块参数设置必须与原理相符合。 (3)处理结果和分析结论应该一致,而且应符合理论。 (4)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课程设计学年论文。 (2)课程设计附件(主要是模型文件和源程序)。

数据传输误码率的MATLAB实现性能分析学生姓名:席广然指导老师:曹敦 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运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进行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仿真。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先根据9级m序列发生器的结构,从Simulink 工具箱中找所需元件,送入含噪信道,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大小,其中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改优化得到需要信号,最后通过对输出波形的分析得出仿真是否成功。 关键词Simulink;数据系统;m序列;误码率 1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运用MATLAB软件,在Simulink平台下建立仿真模型。实现数据传输系统的的误码率计算的过程,通过比较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产生的误码率大小,分析比较,改变参数设置,观察波形变化及误码率大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的专业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掌握通信原理课程的知识可使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可提高处理通信系统问题能力和素质。由于通信工程专业理论深、实践性强,做好课程设计,对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提高其基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的课程设计研究的是数据传输的误码率,通过改变噪声方差的大小,测试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大小,用来理解实际生活的数据传输之间误码率大小的决定条件,从而在实际中尽量减少误码率的大小。

误码率和信噪比

摘要:比特误码率(RBE)是衡量一个通信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如何利用System View仿真软件测试和生成一个通信系统的RBE测试曲线的实例进行了研究,并对此次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论述。 关键词:比特误码率;BCH码;卷积码;仿真 2误码率测试仿真原理及其仿真的关键问题 2.1误码率测试仿真原理 在仿真系统中,信道模拟成一个高斯噪声信道(AWGN),输入信号经过AWGN信道后在输出端进行硬判断,当带有噪声的接收信号大于判决电平时,输出判为1,此时的原参照信号如果为0,则产生误码。 为了便于对各个系统进行比较,通常将信噪比用每比特所携带的能量除以噪声功率谱密度来表示,即Eb/N0,对基带信号,定义信噪比为: 这里的A为信号的幅度(通常取归一化值),R=1/T是信号的数据率。在仿真过程中,为了能得到一个通信系统的RBE曲线,通常需要在信号源或噪声源后边加入一个增益图符来控制信噪比的大小,System View仿真时应用此种方法(在噪声源后面加入增益图符)。受控的增益图符需要在系统菜单中设置全局关联变量,以便每一个测试循环完成后将系统参数改变到下一个信噪比值,全局关联变量的设置方法在下述内容中介绍。 2.2全局关联变量的设置 当一个高斯噪声信道的RBE测试模型设置基本完毕后,并不能绘出完整正确的RBE/RSN 曲线,还必须将噪声增益控制与系统循环次数进行全局变量关联,使信道的信噪比(RSN)由0 dB开始逐步加大,即噪声逐步减小,噪声每次减小的步长与循环次数相关。设置的方法是:单击System View主菜单中的“Tools”选项,选择“Global Parameter Links”,这时出现如图1所示参数设置栏,在“Select System Token”中选择要关联的全局变量,图中选择了Gain 图符,如果设定每次循环后将信噪比递增1 dB,即噪声减小1 dB,则应在算术运算关系定义栏“Define Algebraic Relation F[Gi,Vi]”内将F[Gi,Vi]的值设置为-c1,这里c1为系统变量“Current System Loop”的系统循环次数。 2.3设置系统仿真时间 在进行系统仿真之前首先必须对定时参数进行设置,系统的定时设定直接影响着系统仿真的效果甚至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定时参数的设置也直接影响系统仿真的精度,因此选取定时参数必须十分的注意,这也是初学者应重点掌握的内容,采样速率过高增加仿真的时间,过低则有可能得不到正确的仿真结果。单击设计窗口工具栏上的系统定时按钮则弹出系统定时设定窗口。 在进行定时窗口设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2李唐军实验报告光纤通信网中的误码率测量实验

实验十二 光纤通信网中的误码率测量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光纤通信网络经历了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同步数字体系(SDH )和光传送网(OTN )等三个阶段,目前正向大容量高速率传输、多业务承载、网络智能化方向发展。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好环直接影响全网的通信质量。误码、抖动及漂移是描述光通信系统的三个最主要的参数。本实验目的是熟悉和使用商用数字传输分析仪,测试与分析PDH 传输线路及各网络层次上的误码性能。 2、 熟悉光接收机误码率的概念 3、 掌握光接收机误码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RC-GT-Ⅲ(+)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2、 光功率计 3、 万用表 4、 小可变衰减器 5、 PDH 误码分析仪 6、 FC-FC 型光跳线两根 三、 基本原理 1、误码的基本概念 误码又称差错(error )。对于数字传输系统而言,若发送和接收序列中,若存在不一致的数字符号称为差错。若发送序列中只存在两种符号,如“0”和“1”,该差错则为比特误码。对于PDH 网络而言,发生的差错为比特误码。 在一定测量时间t 0内,误码率(BER)的计算公式为: )/(B t X =BER b (1) 其中,B 为码元传输速率,X 为误码个数。若SDH 系统的传输条件保持不变,则当测量时间无穷大时,该误码率趋于一个平均误码率,即 BER Lim =P t e ∞ →0 (2) 实际上,PDH 是一个时变系统,其误码具有突发及时变性质,系统产生的误码实质上是一个随机过程,无法采用单一的参数来描述误码的性能。经过长期的研究,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化组织(ITU-T)提出了描述系统误码性能的一系列规范,其中,G.821及G.826是定义误码测量的主要规范。这两个规范反映了大多数业务的误码性能要求,给出了误码的测量方式,目前商用的数字传输分析仪均遵守这两个规范及由这两个规范衍生来的其它文件。 在本实验中,用到了如下误码性能事件,其定义如下:

CDMA三种用户检测方法的误码率

第四章仿真环境介绍及模型的建立 4.1 MATLAB & Simulink简介 MATLAB软件系列产品是一套高效强大的工程技术数值运算和系统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当今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半导体制造、电子通信、医学研究、财经研究和高等教育等领域,被誉为“巨人肩膀上的工具”。研发人员借助MATLAB软件能迅速测试设计构想,综合评测系统性能,快速设计更好方案来确保更高技术要求。同时,MATLAB 也是国家教委重点提倡的一种计算工具。综合起来,MATLAB有编程效率高、使用方便、扩充能力强、语句简单,内涵丰富、高效方便的矩阵和数组运算、方便的绘图功能等特点。 动态系统是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系统。要描述这种系统的特性,传统的建模方法是先对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它们的系统方程,然后编写程序进行仿真。这种仿真方法有两个缺点。首先是不够直观,缺乏足够的人机交互。由于所有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都被抽象成数值之间的关系,仿真表现为一种计算过程,因此难以对仿真的过程进行控制,也难以对仿真的输出数据进行直观的描述和分析。另外,这种方法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在对复杂系统的处理过程中,难以采用模块化方法,从而降低了仿真程序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 Simulink 是MATLAB 提供的用于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工具包。Simulink提供了专门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模块,可以在仿真过程中随时观察仿真结果。同时,通过Simulink 的存储模块,仿真数据可以方便地以各种形式保存到工作区或文件中,供用户在仿真结束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另外,Simulink 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组织成模块的方式,并且这些模块可以组织成具有等级结构的子系统,因此具有内在的模块化设计要求。基于上述优点,Simulink 称为一种通用的仿真建模工具,广泛应用于通信仿真、数字信号处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机械控制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根据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Simulink 提供 3 种类型的模块:连续模块、离散模块和混合模块。连续模块是指输出信号随着输入信号发生连续变化的模块,离散模块则是输出信号以固定间隔变化的模块。对于连续模块,Simulink 采用积

误码率

误码率 误码率 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如果有误码就有误码率。另外,也有将误码率定义为用来衡量误码出现的频率。IEEE802.3标准为1000Base-T网络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误码率为10-10。这个误码率标准是针对脉冲振幅调制(PAM-5)编码而设定的,也就是千兆以太网的编码方式。 误比特率 误比特率是指在数字传输过程中,错误的比特数与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在采用二进进制编码的情况下,误比特率与误码率是相同的,因为误码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而在二进制码的情况下,码元就是比特,因此误码率就是误比特率。 误码的产生 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致使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产生误码。噪音、交流电或闪电造成的脉冲、传输设备故障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误码误码率(比如传送的信号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种不同规格的设备,均有严格的误码率定义,如通常视/音频双向光端机的误码率应该在:(BER)≤10E-9。 由于种种原因,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例如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在通信系统内部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不够理想而使传送的信号发生畸变等。当受到的干扰或信号畸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差错。 什么是差错?在数据通信中,如果发送的信号是“1”,而接收到的信号却是“0”,这就是“误码”,也就是发生了一个差错。在一定时间内收到的数字信号中发生差错的比特数与同一时间所收到的数字信号的总比特数之比,就叫做“误码率”,也可以叫做“误比特率”。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

加快误码率测试的置信度和精度估算方法

加快误码率测试的置信度和精度估算方法 是一个人在讲话或是一串字符。传感器将此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或处理器可处理的电信号。这种基本的形式就是位或二进制数字。 显然,一串未定义的数据流并不能代表信息的传送。还需要一套规则,将基本的可识别语音词汇或字符串转换为可识别的数据流。这是源编码器的基本功能,也是通常无线通讯工程师工作的起点。 一旦工程师知道了信息的类别和形式(即信息源和源编码的方法),他就要估 算传送通道所传送的信息可能受到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这就是误码测试优于其它测试方法的地方。简而言之,工程师的工作是为给定的通信通道的信息源测量误码或误码率,并为电路设计合适的编码/解码器和调制/解调器,或想办 法减少这些误码。 误码率测试和FB100A 仪表 用于无线数据通讯测试的Fastbit 系列产品支持串行和并行通讯、可编写4M 字节数据字流、附加4M 字节可编写的内存用于打包数据或帧结构数据。 FB100A 为研发工程师设计,它不适用于低端误码测试和野外协议分析验证。FB100A 中中包含的功能,如测试包和帧误码的测试能力、用于定义和分析长序列的大内存空间,使得它不能与低端的BER 测试设备进行价格上的竞争。FB100A 的可编程能力使得它对研发工程师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不被限定在某一特定协议。FB100A 并不是设计用来替代某一专用试验室协议分析仪,也不能替代昂贵的、高速(Gbs)的(例如SONET 系统开发实验室所需的)误码测试。FB100A 可提供100Mbs 的串行数据流和高达160Mbs 的并行数据流。因此FB100A 是那些需要灵活性和高性能但预算紧张的实验室工程师们的理想选择。

8960-GSM-CDMA手机误码率测试方法

8960,GSM,CDMA手机误码率的测试方法 2009-12-20 19:43 一、手机误码率的测试方法 在谈测试方法之前,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GSM和cdma2000。GSM是时分、频分多址系统,它属于窄带调制,带宽200kHz。GSM的传输信道是物理信道,其他逻辑信道是共用一个物理信道。GSM采用RPE-LTP对语音进行编码,把语音数据分成了三类,非常重要的语音数据(Type Ia),重要的语音数据(Type Ib)和其他的语音数据(Type II),其中非常重要的语音数据和重要的语音数据都加了校验码,而其他语音数据没有加任何校验码。GSM是第二代无线通讯的标准,后来发展到2.5代GPRS系统,数据通信能力有所提高。 cdma2000是码分、频分多址系统,因此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同时码分技术的基础是扩频技术,其重要应用就是解决在出现有强烈干扰下的可靠通信问题。它是宽带调制,带宽1.25MHz,能有效抑制一些窄带干扰,采用了RAKE 接收机技术,能把部分多径干扰变成有益的,它是第三代无线通讯的标准,其不仅可以进行语音通讯,而且很重视数据通讯,它比GSM标准有更多的逻辑信道。

从前文中我们知道,衡量数字通信的方法就是把发出的和收到的数据流进行比对,计算误码率,那么在具体测试过程中是如何实现这个过程哪?GSM标准规定GSM手机要有“环回模式(loop-back mode)”,其思想是手机要把接收到的数据流再调制后发回来,以便仪表比对数据流,计算误码率。GSM手机只要安转了测试SIM卡,GSM手机的“环回模式”就会被激活,测试设备可以通过下行的SACCH给手机发出命令,使之进入“环回模式”。 cdma2000的标准也规定手机要有“环回模式”,但不是所有误码率都是用环回模式来测量,测试SCH的TDSO(Test Data Service Option)就不是用的环回模式,标准规定在这种模式下,测试仪表要发出已知格式和内容的数据流,手机将这些数据解调后也不再调制发出,而是直接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计算误祯率,另外对F-BCCH、F-CCCH等信道测试也不是采用环回模式,而是用cdma2000中一祯数据中的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位来确定误祯率,cdma2000为什么采用这么多方法来测试误祯率,这点主要是不同逻辑信道的特点决定的,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再展开讨论。 GSM标准在表述手机接收质量,也就是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io)时,除了用误码率这个概念外,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引入了残余比特误码率RBER(Residual Bit Error Rate)和误祯率FER (Frame Error Rate)两个概

卫星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验收测试报告

卫星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验收测试报告 ********************公司 2011年08月

为了验证*****应急卫星指挥系统功能,保证此应急卫星指挥系统和设备满足合同要求,由*****和*****公司技术人员共同按照此表格要求进行测试验收工作。 一、系统功能测试验收要求 测试目的:验证系统功能满足合同要求 测试项目: 1.验证卫星地面站与图像控制中心之间通信正常; 验证卫星地面站能够把接收到的图像和语音能实时传输至图像控制 机房。 2.验证动中通通信车与卫星地面站之间通信正常; ?验证动中通通信车与卫星地面站之间实时双向图像、语音通信正常; ?验证可以在动中通通信车上接打电话、访问公安网及接入当地集群网; ?验证动中通通信车能够实现语音、图像的存储和处理,任意视频和音频之间的切换。 3.验证首长指挥车能与动中通通信车之间通信正常; ?验证首长指挥车与动中通之间实时双向图像、语音通信正常; ?验证可以在首长指挥车接打电话、收发传真和访问公安网; ?验证可以在在首长指挥车上任意视频和音频之间的切换。 测试记录表格:

二、各分系统设备测试验收表 1.动中通通信指挥车分系统 1.1 卫星通信系统测试表 目的:验证卫星通信系统及设备功能达到合同要求 步骤: a验证“动中通”天线自动对星及自动跟星功能; b验证卫星通信系统链路建立功能; c验证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功能. 测试项目: 天线自动对星及跟踪检查(通过“√”,不通过“×”)

表1 天线自动对星及跟踪检查 测试项目: 卫星链路建立功能(通过“√”,不通过“×”) 表2 卫星链路建立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