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表水采样技术要求

地表水采样技术要求

地表水采样技术要求
地表水采样技术要求

地表水采样技术要求

一. 水质采样的概述

1. 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 14581-199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04 ;多泥沙河流水环境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技术规程》(SL 270-2001 )

2. 布点原则

根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3)与评价标准要求的对应;

具体措施:合理的采样位置和采样时间;科学的采样技术;

1. 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入海口断面。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有足够长度还应设消减断面

2. 根据功能区设施监测断面,至少设置1 个监测断面

3. 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顺直河段、河床温度、水流平稳、宽阔、无急流、无浅滩

4. 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

5.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长远性

6. 根据流域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标目标确定监测断面

7. 监视政治效果的断面

8. 应急监测断面

9. 入海口断面要设置在反映入海河水水质并邻近入海的位置。

3. 设置方法:

1. 背景断面须能够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 入境断面: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尚未收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

3.

4. 控制断面:设置在排污区的下游,污水和河水基本混匀处数量和距离的决定因

素: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和其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水文特征。考虑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各控制断面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流总纳污量的80%

出境断面 省交界断面

其它各类监测断面 潮汐河流监测断面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布设

通常只设监测垂线,特殊情况设置监测断面

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类别设置垂 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若有分层,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10. 选定的断面和垂线均应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

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

11.采样网络可以是单点,也可以是整改流域 米用点位的确定 表一采样垂线的设置

5. 6. 7. 8. 9. a ) b ) c ) d ) e ) 4.

水面宽 垂线数

小于等于50米时 一条(中泓) 50 — 100 米 二条(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 处) 大于100米

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 污

染带应另加垂线

说明

1. 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

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2. 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

可仅设中泓垂线

3. 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

时,必须按本表设置垂线

表二 采样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 水深 采样点数

小于等于5米时

上层1点

5 — 10 米

上、下层两点

大于10米

上、中、下三层三点

说明

1. 上层指水面下0.5米,水深不到0.5 米

时,在水深1/2处。

2. 下层指河底以上0.5米处。

3. 中层指1/2水深处。

4. 圭寸冻时在冰下0.5米处采样,水深不 到0.5米处时,在水深1/2处采样。

5. 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

须按本表设置采样点。

表三湖(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

水深

分层情况

采样点数

小于等于5米时

1点(水面下0.5米)

5 — 10 米

不分层

2点(水面下0.5米, 水底上0.5米)

说明

1. 分层是指湖水温度分层状况。

2. 水深不足1m 在1/2水深处设置

测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充分证据证实垂线水质均匀 时,可酌情减少测点。

5.水样的类型

① 瞬时水样:指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 机采样。适用于水质稳定,或组分早相当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变化不大时,否则应隔时、多 点采集瞬时样。地表水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② 混合水样:同一样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样(按一定比例),等比例混合 水样、等时混合水样。观察平均浓度时非常有用,不适用于被测组分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明 显变化的水样。

分为等比例混合水样和等时混合水样

a ) 等比例混合水样

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 等时混合水样

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③ 综合水样: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的混合后得到的样品。 某些情况下更具 有实际意义,如为废水河、渠建立综合处理厂,以此水样作为设计的依据更为合理。

6. 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

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 a. 背景断面

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 值的断面

b. 对照断面

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 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C.控制断面

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d. 消减断面

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 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5 — 10 米

分层

3点(水面下0.5米, 1/2斜温层,水底上

0.5 米) 大于10米

除水面下0.5米,水底 上0.5米处外,按每一 斜温分层1/2处设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代替GB3838-88,GHZB1-1999 2002-04-28发布 2002-06-01实施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1.1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2 引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年)和本标准表4~表6所列分析标准及规范中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

污水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污水采样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DJCZ-ZY-02-2016 版本:第一版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2017年12月15日 1 目的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HJ 493-2009、HJ 586-2010、HJ 776-2015、HJ84-2016、HJ 637-2012、HJ 828-2017 、HJ 503-2009、HJ694-2014、HJ 505-2009、HJ484-2009、GB/T 14204-1993) 3 采样设备 4 采样程序 5 采样的安全防护 1·0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0 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 技术指导》和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3·0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 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 装。 3·1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 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4·0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4·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 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 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 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 4·3·1样品的采集: 、硫化物、油类、悬浮物、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 5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4·3·1·1 采样方法: 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 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

地表水采样总结讲解学习

地表水采样总结

地表水采样总结 1、采样前准备 (1)采样器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清洗干净,晾干待用。 (2)采样容器一般玻璃瓶用于有机物和生物品种。高密度聚乙烯瓶适用于水中的氯化物、氟化物、硬度等无特殊要求项目的分析。对光敏物质可使用棕色玻璃瓶。BOD5、石油类等必须用专用的容器,微生物类采样瓶要提前灭菌。(3)需要带的其他设备及用品流速仪、溶解氧仪、测深锤、温度计、pH计、卷尺、相机、标签纸、采样记录等。 2 现场采样要点 (1)pH、溶解氧现场测定,测定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采样时还需同步测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 (2)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3)采样时,采样器和采样瓶应用采样的水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涮洗用的水样应弃去。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4)采样应在自然水流状态下进行,尽量不要扰动水流与底部沉积物,以保证样品代表性。用塑料桶或样品瓶人工直接采集水体表层水样时,采样容器的口部应该面对水流流向。 (5)污水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采样,避免死水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岸稳定的地方采样。 地表水采样总结 1 采样前准备 (1)采样器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清洗干净,晾干待用。

(2)采样容器一般玻璃瓶用于有机物和生物品种。高密度聚乙烯瓶适用于水中的氯化物、氟化物、硬度等无特殊要求项目的分析。对光敏物质可使用棕色玻璃瓶。BOD5、石油类等必须用专用的容器,微生物类采样瓶要提前灭菌。(3)需要带的其他设备及用品流速仪、溶解氧仪、测深锤、温度计、pH计、卷尺、相机、标签纸、采样记录等。 2 现场采样要点 (1)pH、溶解氧现场测定,测定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采样时还需同步测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 (2)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3)采样时,采样器和采样瓶应用采样的水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涮洗用的水样应弃去。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4)采样应在自然水流状态下进行,尽量不要扰动水流与底部沉积物,以保证样品代表性。用塑料桶或样品瓶人工直接采集水体表层水样时,采样容器的口部应该面对水流流向。 (5)污水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采样,避免死水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岸稳定的地方采样。 (6)流速不大时宜在河流断面较规则,河流较窄处进行测量,然后倒推出较宽处流速。 (7)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实验室分析及使用数据者参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40分) 1.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 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2.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 C ) A. 5 B. 2 C. 3 3.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C )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 采集水样冲洗。( C ) A. 100 B. 200 C. 300 5.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C ) A. 铅 B. 氰化物 C. 油类 6.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7.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 )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8. 以下水质项目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C ) A. 总铅 B. 总铬 C. 总锌 D. 总砷 9. 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的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 的生产工况和其他有关参数。( B ) % B. 75% C. 80% D. 85% 10. 以下数据中,其中是3位有效数字的是。( D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 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 (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3.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的1/4处采。(×) 4.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 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5. 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保留末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 6. 空白值的测定方法是:每批做平行双样测定,分别在一段时间内(隔天)重复测定 一批,共测定5~6批。(√) 7.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不用注满容器,上部可留空 间,不用水封。(×)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1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1 5 监测报表格式8 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11 附录B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13 附录C土壤采样技术22 附录D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 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 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 T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 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 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 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 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 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 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 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 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 取均匀。 b.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 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

水质 采样 样品的保存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493-2009、HJ494-2009、HJ495-2009)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二、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和《》。 三、器具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四、采样程序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人员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准备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上,不能搅匀时,可按各层量的多少的比例分层取样。 对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大型贮罐或废水池,根据具体情况,可多点分层采样。可采用自制的负重架,架内固定聚乙烯塑料样品容器,沉入废水中采样。 从地面水如河流、湖泊等水体取样:采集表层水样时,可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进行;采集表层以下各层面的水样时,可用单层采样器采样。 各种采样器的采样方法 采样器用水样冲洗三次后(不可先加固定剂),正式取样。 用单层采样器采样:采样时在架底固定好铅坠,检查采样瓶是否牢靠,带软绳的瓶塞是否合适;一手抓软绳,一手将水瓶慢慢放入水中;到达预定水层时,提拉软绳,使瓶塞打开,待水灌满后迅速提出水面,倒掉上部一层水,便得到所需的水样。 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当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时,应把自动采样器的采水用配管沉到适当的深度(一般在中心部分),配管的尖端附近装上2mm筛孔的耐腐蚀的筛网,以防止杂质进入配管及泵内。由于筛孔容易堵塞以及泵内易黏附油脂物质,所以要定期清洗。 聚乙烯塑料桶采样:到达采样站位正式采样前,用水样冲洗桶体2-3次。当用桶采集的水样为离表层零~几十厘米深处混合水样时,应避免水面漂浮物体进入采样桶。采样时,使桶口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桶后,应迅速提出水面。 特殊项目的采样方法 pH:测定样品的pH值,应使用密封性好的容器。采样器采集样品后,应立即灌装,将样品容器完好充满并且紧密封严,以隔绝空气的作用。 油类:含油的废水样品,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测定油类的样品容器禁止预先用水样冲洗。测定水体中包刮油膜的含油量时,要一并采集水面上的油膜样品,同时测量油膜厚度和覆盖面积。测定水面上薄层油膜的油分含量时,可用一个已知面积的不锈钢格架,格架上步好不锈钢丝网,网上固着容易吸收油料介质,(如厚滤纸,硅藻土,和成纤维等),将不锈钢网格放在水面上吸收漂油的油分。

环境水质监测采样方案.doc

水质监测采样方案 一、采样目的 为了加强分析人员的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 494-2009 )的要求,在渭河草滩八路湿地公园段采样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 x 河 x 段。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 (1)检测点位确定 根据及《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 x 河进入草滩段设置一个控制断面,一个点位进行取样详细见表 1、表 2。 表 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水面宽垂??线??数说 ????明 ≤ 50m 一条(中泓) 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二条 ( 近左、右岸有明显水 50~lOOm 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流处 ) 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 >lOOm 三条 ( 左、中、右 ) 置垂线 表 2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 水 ????深采样点数说????明

上层指水面下 0.5m 处,水深不到 0.5m 时,在水深 1/2 ≤ 5m上层一点 处下层指河底以上0.5m 处 中层指 1/2 水深处5~ lOm上、下层两点封冻时在冰下0.5m处采样,水深不到0.5m 处时,在 水深 1/2 处采样 上、中、下三层三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置采>1Om 点样点 (2)采样方法 根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的要求进行采样。 (3)测定项目 检测项目为:水温、流量、 PH、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 BOD5、 COD、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碱度、钙、钙 和镁、酸度、亚硝酸盐、硝酸盐、动植物和石油类、硫酸盐、水质苯系物、挥发酚、苯胺类 化合物、六价铬、总磷、氯化物、总氮、水质甲醛、总残渣、矿化度、全盐量、氟化物、总铬、游离氯和总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臭氧、氰化物、钴、镍、汞、砷、硒、铋、锑、 铁、锰、铜、铅、锌、镉。 四水样采集 (1)采样工具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3。 表 3 水样保存和容器的洗涤 ( 部分 )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 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 (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 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 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 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 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 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 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 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 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 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 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 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 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 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 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 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 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 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3.了解采样 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 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 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 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 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 人和接收人签字,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2.湖库面积、 湖盆形态,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5.污染物在水体中 的循环及迁移转化,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 采用酸化-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证预处理装置各部位的气密性.2.导气管保持在吸收液下,3.加酸前须通氮气驱除装置内空气,4.加酸后,迅速关闭活塞,5.水浴温度应控制在60-70°C,6.控制适宜的吹气速度保证加标回收率。 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水样应如何采集和保存:1.先加入适量的乙酸锌溶液,再加水样,然后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PH 值在10-12,2.遇碱性水样时,先小心滴加乙酸溶液调至中性,再从事(1)操作,3.硫化物含量高时,可酌情多加固定剂,直至沉淀完全,4.水样充满后立即密集,不留气泡,混匀,5.样品应在4°C避光保存,尽快分析。 简述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的原理:硝酸盐在无水情况下于酚二磺酸反应,生成硝基二磺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为黄色化合物,于41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酚二磺酸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时,水样若有颜色应如何处理:每100ml水样中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密塞充分振摇,静置数分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环境检测水质采样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二、依据标准 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三、器具 1.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样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他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2.样品容器 四、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准备 ·现场采样实施 ·样品交接 1、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山东嘉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程序文件》JYJC/A-2014(第一版)的规定,中心化验室从营销管理部接受采样任务单同时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项目、频次等内容。

2、采样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中心化验室安排采样人员(须两人以上)准备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携带相应的水质采样原始记录表格,并根据现场情况详细填写表格内容。 3、现场采样的实施 、废水采样方法 3.1.1 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见表 1—1。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等于1M时,在水深1/2处采样。 一类污染物(总共、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二类污染物(ph值、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粪大肠菌群、总余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3.1.2、注意事项 a.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禁止预先用水样冲洗,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 (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 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 接受采样任务单 ● 采样的准备 ●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 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 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 现场采样的实施 d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 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

环境监测采样方案计划

渭河水质采样方案 一、采样目的 为了加强分析人员的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的要求,在渭河草滩八路湿地公园段采样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渭河草潭段。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 (1)检测点位确定 根据及《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渭河进入草滩段设置一个控制断面,一个点位进行取样详细见表1、表2。 表1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2)采样方法 根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的要求进行采样。 (3)测定项目 检测项目为:水温、流量、PH、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BOD5、COD、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碱度、钙、钙和镁、酸度、亚硝酸盐、硝酸盐、动植物和石油类、硫酸盐、水质苯系物、挥发酚、苯胺类化合物、六价铬、总磷、氯化物、总氮、水质甲醛、总残渣、矿化度、全盐量、氟化物、总铬、游离氯和总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臭氧、氰化物、钴、镍、汞、砷、硒、铋、锑、铁、锰、铜、铅、锌、镉。 四水样采集 (1)采样工具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3。

注:(1) *表示应尽量作现场测定; **低温(0~4℃)避光保存。 (2)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①为单项样品的最少采样量; ②如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改用1L水样中加19ml浓HCl04。

(4)I,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I: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三次,蒸馏水一次; 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一次; Ⅲ: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0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一次; 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5)经160℃干热灭菌2h的微生物、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细菌监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2)采样方法 a、采样器 直立式采水器 b、采样数量 所需采水量按表3采集。 c、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中,立即按表3要求加入保护剂。 d、注意事项 (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须使用定位仪(GPS)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 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 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 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 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 积分法 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

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 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

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潮汐河流 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 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 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 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 流域监测 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 水污染事故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3.6 瞬时水样 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3.7 混合水样 3.7.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 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7.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 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8 采样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 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采样作业指导书模板

篇一: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 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 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c.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 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练习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 一、填空题: 1、在封闭管道采样中,最佳的采样点是。 答案:湍流部位 2、地下水分为、和。 答案: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3、流量的测量方法有、、、、等。 答案:流量计法容积法流速仪法量水槽法溢流堰法 4、水体沉积物可用、或采集。 答案:抓斗采泥器钻探装置 5、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变化情况的断面叫,这类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河水与污水基本混匀处。 答案:控制断面 6、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时,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格 7、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体效率评价时,应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和设置采样点。 答案:进口出口 8、采样方案有、、三种类型。 答案:质量控制质量表征污染源调查 9、在测定挥发性物质的采样中,如果是用采样泵采样,应尽量确保采样泵的吸入高度,管路连接严密。 答案:小 10、采集生物样品的容器,最理想的是。广口瓶的瓶口直径最好是接近广口瓶体直径,瓶的材质为。 答案:广口瓶、塑料或玻璃的 11、对于定量地采集水生附着生物,用最适宜。 答案:标准显微镜载玻片 12、用于微生物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经受。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打开前,应保持,并包装好,以防污染。 答案:高温灭菌、密封 13、水样的类型有、、。 答案;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 14、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答案:时间与流量

15、水流量的测量包括、、三方面。 答案:流向、流速和流量 16、对于流速和待测物浓度都有变化的流动水、采集样品,可反映水体的整体质量。 答案:流量比例 17、采集水质样品时,在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 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混合水样。 答案:已知比例 18、在水质监测的采样期间必须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应该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污染来源,必须采取适当的以避免污染。 答案:控制措施 19、一般情况下所采集的水样只代表采样和的水质。 答案:当时;采样点 20、采集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样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及 排出。 答案:杂质;陈旧水 21、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将采样器容器、盛样瓶及塞子洗涤次(油类除外)。 答案:2~3 22、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采样瓶不能用冲洗。 答案:300 mm;采集的水样 23、采集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的水样,水样必须,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 答案:注满容器 24、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答案: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型玻璃容器,静置30 min,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乘样容器 25、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查性监测,监测站事先应对污染源单位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进行加密监测。周期在8 h 以内的,每小时采1 次样;周期大于8 h,每小时采1 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次。 答案:1;2;3 26、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行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监督检测可以采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 答案:瞬时;分时间单元 27、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时间等比例采样和流量等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采样,否则必须采用采样。 答案:时间等比例;流量等比例

地表水及地下水现场采样测定保存要求

地表水及地下水现场采样、测定、保存要求一、站点布设依据 依据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规范》,对其样品进行采集;现场测定;根据不同的项目、方法要求,对样品进行现场固定、低温保存并及时送实验室监测。 二、地表水 1、断面、站点选取原则 1)、根据本河段(地区)取水口、排水口数量分布和污染物排放状况;水文、河道地形;水利工程;植被;水土流失等因素设定水质站。使之具有代表性,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该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时空分布状况与特征。选点时避开死水区,尽量与水文断面结合。断面站点位置确定后,应设立标志,不得任意变更。 2)、地表水水质站分为:河流水质站(源头背景站、干流水质站及支流水质站)和湖泊(水库)水质站。 ①背景水质站:设置在水系上游,未受人类活动影响且接近源头的河段。 ②干、支流水质站:控制河段包括一、二级支流汇入处,重要水源地及主要退水区。 ③大、中(主要)城市河段,工矿企业集中区,污水厂出口(清河污水厂出口站)等。 ④大型水利设施河段,引水渠渠首、渠尾等。 ⑤省市、区、县界的交界处。如:位于白河上的下堡站(河北省与北京市的交界)。 ⑥不同水文地质或植被区,地方病发病区等等。 ⑦湖泊(水库)水质站位置选取要在主要出入口、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水源地、鱼类产卵区、旅游区等。水库要根据水面宽度和水深分别布设采样垂线和采样点数(如官厅水库的永1008断面分别设置了东、西、表、底四个点)。 2、采样及贮样器具

1)采样器与水样接触部分用惰性材料(如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有足够强度,使用灵活,方便可靠。使用前用洗涤济洗去油污,用自来水冲净,再用10%硝酸涮洗,用自来水冲净备用。 采样器有直立式、横式、有机玻璃、自动采样器。我们目前主要使用有机玻璃采样器,桶、瓶直接采样。 2)贮样器:要求容器材质化学性质稳定性好,在贮存期内不与水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通常用的贮样器是硬质玻璃瓶和聚乙烯塑料桶,一般要求用10%硝酸浸泡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备用,部分特殊项目根据项目和方法要求,采用相应的洗涤方法。 3、现场测定项目 目前现场测定项目通常有水温、透明度。用手持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可测定电导率、pH、溶解氧、浊度等。 1)水温:将水温计置于0.5米或适当水深处,放置5分钟后,迅速读取温度示值,记录小数点后一位; 2)透明度:在避免强光直射的环境下,将黑/白圆盘沉入水中,以刚刚看不到黑白分界时的水深为该点的透明度,以米表示,记录小数点后两位。 4、水样现场采集与处理保存 1)现场采样:河道站点时要在自然水流状态下(不应扰动水流与底部的沉积物)取样,现场采样要求均匀,具有代表性,根据欲测组分要求,及时加入相应的保存剂,并摇匀水样,使其不改变样品的理化特性,按要求及时填写采样记录。采样量根据预测项目、方法而定。采样器、贮样容器在现场采样时,应用水样洗涤三次后,再贮存样品。(特殊要求除外); 2)现场加试剂,固定样品 ①溶解氧:将样瓶在水中倾斜,使水样缓缓流入瓶内至溢出,(水样流入瓶时,应避免曝气,不能有气泡入内),加入1mL硫酸锰(粉色),再加入2mL碘化钾,盖好瓶塞后,摇匀; ②重金属:加浓硝酸(250mL塑料瓶加入约1mL酸),混匀,使PH小于2; ③挥发酚、氰化物:加固体氢氧化钠(加碱)(500mL玻璃瓶加氢氧化钠约0.4克),混匀,使PH大于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