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的理想

大学的理想

大学的理想
大学的理想

《大学的理想》读书报告

摘要:《大学的理想》是英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约翰·亨利·纽曼系统、全面、综合论述大学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专著。纽曼在书中就知识、自由教育、大学教育、学生学习等作了经典的论述。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他的方法论、宗教思想的局限, 他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存在一些偏颇。但是纽曼的论述, 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谈了纽曼的观点在今天教师和学生教学、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大学理智和大学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思想,经典性,局限性,启示

一、作者与著作背景

1、作者简介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出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三一学院,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1817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1825年担任英国牧师。1828年成为牛津大学圣·玛丽教区的神父。19世纪30年代,英国新大学运动在中部城镇迅速蔓延,它以市场为驱动, 具有收费低、入学要求低、不要求学生住校、排斥宗教教育、不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等特征。“实用”成了新大学教育的座右铭。这些新大学的产生危及了英国高等教育几百年来形成的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使传统的人学理想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851年7月,纽曼应邀担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的职务。第二年,他就知识、自由教育和大学教育问题作了5次讲演,又发表了5篇文章,阐述有关一所理想的大学、一种理想的教育以及“绅士”教育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讲演和文章同年汇集成册出版,题名为《关于大学教育范围和性质的论述》。此外,纽曼还就大学科目的问题发表了许多讲演,并于1858年汇集成册出版了其中的10篇讲演,题名为《关于大学科目的讲演和论文》。1873 年,他把以上两本书合成一卷出版,书名为《被界定和说明的大学的理想》。这本书后来就成为了闻名于世的《大学的理想》。

纽曼是19世纪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在牛津大学生活二十余年,牛津的精髓——学院制、寄宿制、导师制——构成了他的大学理想的重要内容。此外,他的宗教生涯也极大的影响了他的大学理想。

本次读书报告中读到的是《大学的理想》(节本),由徐辉、顾建新、何曙荣翻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版本。

2、著作背景 <1>政治因素

18 世纪末的法国和美国的政治革命,宣布人人都应有政治自由。同时,为了向外扩张殖民地,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其优势,政府急需大量懂技术,掌握现代生产、科技、经济、管理乃至军事技术的人才。而这仅仅依靠当时的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于是一批新大学和学院纷纷出现,这些学校注重实科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纽曼的观点针锋相对。这使纽曼对大学的功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自由教育观。

<2>经济因素

18 世纪中叶,英国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手工业。人们慢慢认识到要获取更大的利益,是生产持续发展。而要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就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大量优秀的实用人才。而当时学校基本上都属于英国国教会统治,课程的设置是传统的“七艺”,学校的目的是培养牧师和神职人员。新兴资产阶层为了获得教育权,就开展了反教会、反神学的斗争。

具体表现为:开办世俗大学,在这些学校里排斥神学,由此掀起了历史上英国著名的“新大学运动”。面对由经济革命带来的宗教危机,纽曼多次发表自己的演说,对大学的教育目的和大学教学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

<3>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英国大学固守传统,注重理想培养和性格养成,排斥科学教育,直至19世纪上半叶仍是如此。因此,两校的学生数不断下降,这引发了教育界的深思。以斯宾塞和赫胥黎以及爱丁堡评论派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倡导者,不断抨击牛津和剑桥的保守和封闭,要求这两所大学进行改革,废止宗教考试,吧自然科学成果吸收到大学教育的内容当中,设置自然科学课程,并建立科学实验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纽曼以人文主义者的身份,全面、综合地对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4>宗教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减弱,科学的影响和社会地位逐渐增强,科学知识开始取代宗教知识的主导地位。由此引发了1833 年旨在强化圣公会的天主教因素牛津运动。要求唤醒民众关注政府对教会构成的危机境况。在这场运动中,纽曼改变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皈依天主教,开始潜心研究教育,发表演讲,最终形成了《大学的理想》一书。

二、全书主要内容

1、大学的概念

纽曼从词源学的角度认为,大学是讲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他主张大学应平等、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这就意味着,大学的目标:首先是理性的而非道德的。大学的目的是理智训练,发展人的理性;其次是知识的传播与推广而非知识的进步。他说:“如果它的目标是科学或哲学的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如果是宗教训练,我不明白它为什么是文学和科学的中心”,这也就说,大学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地方,既是知识的集中地,也是讲授知识的中心。“大学讲授普遍知识”是大学的本质所在。大学具有特殊性,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应屈就于任何事物,包括教会。在纽曼看来,巴黎大学作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关键就在于它容纳了并教授了所有的普遍知识。他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没有国家、种族、阶层等的区别。这就是纽曼理想的大学。纽曼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大学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理性,重视人的因素。

因此,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他所说的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自由教育的具体体现是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于一身的绅士。为知识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是进行这一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大学为讲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出发,纽曼坚持大学不同于学术机构,更反对大学进行职业教育。

在《大学的理想》第五篇中,他说:“当知识越来越具体、细化的时候,知识就不称其为知识了”。而在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也将被机械化,目光也就会变得短浅,这与纽曼提倡的完全的人皆然相背离,也就实现不了其教育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目的,除了必须坚持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外,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他的理想大学中的大学生,不仅要主动、积极、开放、交互式地进行学习,还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他主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分类、对照、协调、匹配、整合等手段,是新旧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学生的才智增长。由于学生不可能攻读每一门向他开放的学科,为了实现大学应提供普遍的与完整的知识的教学目标,他主张使大学成为“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也即让学生生活在“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之间”,强调学生在一种洋溢着普遍知识的益智团体范围内进行自我教育。

2、大学的目的

作为红衣主教兼任大学校长的纽曼,其思想主要还是源于神学思想。因此,大致可把其对于大学的目的分为三种:

第一,超自然的宗教目的。在纽曼看来,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皈依上帝,笃信天主教。

“大学是通过文学和科学,达到使他们的子民受到更多益处的目的,获得道德习惯和智力习惯……”。纽曼作为天主教人士,认为宗教是知识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学里必须讲授宗教神学。他坚持教会的权利至高无上。所以这个超自然的宗教目的,自然就成为了他的大学的长期目标。

他指出,大学相对于教会是独立的。但如果离开了教会的帮助,大学就不能充分地完成其目的,因为教会对实现大学的完整性是必要的,神学作为宗教真理应是这种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的理想》第九篇中,纽曼提出:“若大学里不传授天主教神学,就谈不上在传授普遍知识。但尽管神职人员一直人数众多,仍不足以成立天主教大学,因为神学只能作为知识的一个分支,只能作为我所说的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传授”。

在此,纽曼虽然过分强调了宗教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神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大学自治的思想。实际上,当他意识到教皇任命他为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只不过是让他把大学变成一座受到精心保护的天主教温室时,他毅然辞去了校长职务。

第二,近期的智力训练的目的。纽曼认为大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智力。在自由教育的思想下,必须通过培养完善的智力来获取知识,通过智力对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联系、综合、分析,运用知识进行思考。纽曼认为知识是精神的一种状态或条件,学生必须以掌握各种知识为近期目标。然而知识又是如此之丰富,人生命有限,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智力训练和培养。智力培养最终是为了对真理的探索,对知识的思考、推理和探究。有了发达的智力,个体就可以成功的做许多事。而追求功利的职业教育却只能培养出某一领域的人才。换而言之,一个经过智力训练的人能够拥有在各行各业发展的潜力,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却只能紧紧局限于自己狭窄的领域之中。当然纽曼并不否认职业教育的价值,但就大学教育而言应该还是以智力训练为真正的目的。

在《大学的理想》第七篇中,纽曼提出:“自由教育尽管并非专业教育,但它却具有真实和充分的实用性。”虽然,“好”是一回事,“实用”是另外一回事,但实用的并不见得总是好的,但好的却必定重学生心智的培养、理性思维的训练、品格的提升和优雅举止的形成,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既能自主健康生活、又有益于社会健康发展的公民。

3、要倡导通识教育

现在,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校园里,许多大学生每天忙碌着听课、记笔记、穿梭在图书馆之间“学知识”,而毕业后却面临着失业,因而开始抱怨学校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这就引起了我们对教育的又一深思。

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学生不是因为某一职业而专门学习某一特定技能。技能不是教育,因为它们无助于理智的形成和培育。教育就是为获取知识作准备,教育就是根据所做的准备传授知识。这种教育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技能,却能让你在各种工作中应付自如,而不是一生只能从事一个职业。”这种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识教育。当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隔阂日益加重,通识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大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才是专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在通识教育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专业教育才能实现它最终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通识教育,重视学生理性发展和智力培养,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从而培养出我们所期待看到的通才。

4、对教师和学生教学的启示

纽曼的大学学习观,强调教学与自学的结合,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和智力习惯。这种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今后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师生互动, 采用问答式的方法,反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你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你是为了问答教学而来的。这种教学存在于你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中”。这在当时是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学习观。

就是在今天, 我们所提倡的学习及教学的方法也仍然是这些。

按照纽曼的观点,大学的职责就是提供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环境:一群年轻人,以其特有的敏锐、坦荡、同情心、观察力在一起密切交往时,即便没有人来教育,也能互相学习。所有的自由交谈, 对他人都是最好的讲课。他们每天获得新的概念、观点、思想,以及判断事物、选择行动的原则。姑且不论内容怎样,是对是错,都是一种真正的智力训练。因此,大学要营造加强师生相互的同情和了解、加强学生之间思想交流的环境。

教师给学生灌输教条思维和死的知识,既不符合理性精神,也不切合实际需要。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独到的思维,获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大学课堂的关键不是让人越听越明白,而是越听越“糊涂”—--培养反省、批判、怀疑、提问、探索的能力。学生提问可以随时打断讲课,展开讨论。同时当商业文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学校园的时候,以传播知识、锤炼情操为已任的大学教师应该思考纽曼的“大学的理想”。

5、对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示

纽曼认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他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大学教育应注重理智的训练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和掌握是具有启示作用的。甚至可以说, 纽曼在一百多年前所提出的“知识融合”的问题,仍是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 需要我们去认真地进行思考。

按照纽曼自由教育的理念,我们要树立培养通才的观念。自由教育的原则己经成为了现今一流大学培养学生的基础。这种自由教育不是为了特定的职业或专业, 而是为了智力,为了最高级的文化。学会了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练就了审美能力、判断能力,丰富了内心的想象力,即便不一定立即成为专家, 但他受到这种智力训练后,便能在各种情况下触类旁通,掌握普遍的知识,从而胜任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和任何一种职业。这些毕业生起先并不一定受社会欢迎,因为他们就职后不能马上胜任某项工作, 不如那些专业性强的工程技术学院毕业生。但几年后,他们不仅适应了环境,而且表现出独到的思维和开创能力,能把那些后劲不足的工匠型人才远远抛在后面。

6、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管理的启示

纽曼当年热情召唤的大学理想并未因世风变迁而遭人遗忘, 反而在世界各国一次次的大学转型中得到延续,直至今天,它仍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大学的理念对大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当蔡元培在北大提出“大学是用来追求高深学问的所在,而非为了做官”,并提出“兼容并包”的原则时,北大被注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这种灵魂使北大成为整个新风的开拓者。当清华校长梅贻琦上任时,清华还是一所二流大学, 正是梅校长提出“培养健全人才, 而非专门人才;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的理论,使清华迅速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高校之一, 使清华一时成了新学风的中心。而北大、清华在这段时间内的学术成果与人才培养更是惊人,大学的教授与学生则成为社会光明的象征。在回忆当时北大、清华的文章中, 学生更是普遍把大学视为他们生命的重生, 因为这里的思想让他们激动, 这里成为他们永恒的精神故乡。

五、结语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大学的定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无论对人类、国家、社会还是个人, 大学既有其功利性的一面, 又有着非功利性的一面, 并且侧重于非功利性。大学不仅要促进社会发展, 而且也要促进人的发展;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 还担负着超越与引导的功能。大学固然充当了“未来生活的通行证” , 可以帮助人们改变社会地位,提高适应能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但是大学更是承担着激发学生潜能,陶冶人的情操,确立人的理想信念等功能。

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大众化阶段, 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纽曼和他的人学理想。我们要拥抱现实,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我们的大学理想。在新形势下,

重新审视与评价纽曼的大学教育观,发掘其教育目的观,可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某些启示。纽曼认为大学应培养人的理性、提高人的修养、完善人的品格,这无疑是我国大学教育继续努力的方向。大学是社会良知、思想阵地, 大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纽曼的“象牙塔”还是我们的追求之一。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译.《大学的理想》节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陈鹏.纽曼的大学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7 【3】光晓燕.纽曼的大学理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文教资料.2009.3

【4】黄媛媛,李化树. 解读纽曼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现代企业文化. 2009 .11

【5】徐沁. 走出阴影,步向真理——纽曼的大学理念.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范文3篇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范文3篇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经过时间的冲洗,有些记忆会渐渐褪色,有些记忆以烟消云散,而记忆的瞬间—目光却深深的刻在我们心中,令我们难以忘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范文3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您喜欢。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范文1 在我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难忘的是,但其中有一件事最令我难忘,那就是我第一次做饭。那是那一年的夏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一回到家,我就大声喊道:“今天谁做饭啊?饿死我了”。走到餐厅,才发现爸爸妈妈不在,着急的我这是在餐桌上看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道:“儿子,今天我们不回来了,你自己做饭吃吧”。看到这张字条,心里想:“哼!不就是做饭么,谁不会,今天我就露俩手给他们瞧瞧”。我该做甚么呢?就做我最爱吃的鸡蛋面把。我先拿来俩颗鸡蛋,左手拿着鸡蛋,右手固定住碗用力的在碗上磕了一下,不聊鸡蛋被我磕碎了,蛋黄都洒在了我的手上,没办法还得重磕,我又把另一颗鸡蛋拿在手上,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这次稍微用力的一磕鸡蛋,正好磕在了碗里,我高兴的手舞足蹈,然后,在用力搅拌,搅拌好了,我就开始和面,面活好了我就用菜刀切,这些面被我左切一下,右切一下,让我切的乱七八糟,面切好了,我在打开电磁炉,里面的水开了,我就把鸡蛋和面条放进去一起煮熟,等上七八分钟,面就好了,这中途,我就打开电视,开始看我最喜欢的电视剧了,过了一会,走到餐厅看到面早就熟了,我赶紧把面倒进碗里,幸好还没有坏道低,还能吃了。我听爸爸说加点醋和辣子味儿会跟好点,然后我就加了一些醋和辣子,最后我尝了尝我的“杰作”。呀,还不错就是有点辣了,我得意的点点一头,嘴里还吃着自己做的面。等妈妈爸爸回来尝尝我的面,一定会开心死的。这就是我难忘的第一次,没次想到这见是我都会捧腹大笑,你呢?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范文2 生活中,

《大学》经典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理想,是要彰显一个人光明的德行,是要他亲近爱护百姓,是要他抵达完美的目标。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想 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通过对万事万物 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5、《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6、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 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8、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之所以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认知的科学 今天,我们都知道脑是人心理活动的器官,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活动由心脏产生的,而脑的功能是用来冷却血液的。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心理活动是怎么被组织起来产生智能思维,心理活动又是如何在脑中产生的科学。在这一章,我们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来介绍认知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 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大脑中的细胞是如何加工信息的? 脑由哪些部分来负责他的各种不同功能? 哪些新的研究方法扩展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心理学? 1.1求知欲 人的心理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装置,展现出令人惊奇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我们想要了解这种复杂精妙的智力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们试图开发男士计算机展现智能行为的程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开发出一个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理的程序,有一个程序具有人类那样回忆、解决问题、推理、学习、加工语言的能力。 但是,人的智能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得我们没有办法用计算机来建立模型。曾经因为在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建树而通过了1978年的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在生命中的最后40年研究认知心理学,他集中研究了从事科学时涉及的智力过程,他发现,科学探索的方法,可以用基本的认知过程来阐明,因为这些活动中很多只是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智慧涉及的是基本的认知过程,它们以复杂的方式一起运行产生出灿烂的成果。 1.2 对其他领域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是所有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支配人类思维的基本机制,对于理解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行为类型非常重要。例如,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某种思维障碍(临床心理学)、人在对待别人时会有怎样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劝说是如何起作用的(政治学)、如何作出经济决策(经济学)、为什么某些组织群体的方法要比其他方法更为有效和稳定(社会学)、为什么自然语言具有一定的特征(语言学)。 虽然是这样,很多社会科学在没有认知心理学做基础的情况下已经发展起来了。你是因为认知心理学领域还待发展,二是因为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了其他途径来解释他们感兴趣的现象。 1.3 实际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关键动机。如果我们能搞清楚人们是怎如何获得知识和技能,如何执行智能行为,那么我们就能够相应的改进他们的智能训练和绩效。已经出现了一些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成果,例如:关于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研究、关于网络浏览的研究。关于课堂练习的研究以及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脑功能异常的理解。 启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关键在于抓住书中每一节的主要观点,并理解这些观点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可以用PQ4R法(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帮助自己记住这些内容。 2.认知心理学的历史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普遍共识与中国特色知识讲解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普遍共识与中国特色 伴随着最早的现代大学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应运而生,传播 并影响至今,对其研究和探讨也一直未曾停止。从清末“西学东渐” 之初到 21 世纪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并积极从 滥觞于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推动着办学理念更 新和大学治理创新。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冲击影响和逐步融入中国高 等教育的过程,是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先进思想和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既是相互碰撞、批判吸收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现代大学制度演变 (一)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和发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方式的影 响下,中世纪大学内部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带有明显的制度性。中世纪 大学周旋于“皇权”与“王权” 之间,从教皇和国王处获得特许,享 有广泛自主权,成为自由研究学问的场所,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学科教学以及学位等级等一系列制度,较为深刻地反映 了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知识传播、探寻真理这一独特社会场所的内涵本 质和运行规则,为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传承,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19 世纪中叶,在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柏林大 学“确立了彪炳世界高等教育史册的‘大学理念’——大学自治、学术 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①,不仅改变了大学人才培养方式,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进一步扩展大学职能。正是柏林大学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适时回应了时代发展对 高等教育的呼唤,因而崛起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并影响了整个世界高等 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现代大学制度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共振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 1898 年成立的京 师大学堂,沿袭了日本东京大学的办学模式。“五四”运动后,中国逐 步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美,中国大学方才追求建立具有自治权和学术 精神的现代大学,推动了西方大学制度在中国的扎根和中国现代大学 制度的生发。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在未公开发表的《不肯再 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提出没有办学自主权、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任校 长的鲜明观点。胡适则在他著名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提出 要建立“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②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现代大学制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00字(一) 我做了一件好事,那是前些天,午饭过后我返回校园,当我蹦蹦跳跳地路过操场时,在操场发现了一叠钱,打开一看是两张伍拾圆——100元钱,啊!这些钱能办很多事呢!失主得多着急呀!平时我很喜欢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今天捡到了100元钱更要交给警察叔叔了,正想到这里,我看到校园里有值周生,便毫不犹豫地把钱交到了校值周生那里,他们把我的名字记在本子上,我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每当妈妈与别人谈及此事,我总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以后我还会这样做的。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要想做一个好孩子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00字(二) 去年12月25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北京,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我们先将行李打包,然后乘公交车到火车站等车,等了几十分钟,火车终于到了站台。我们通过天桥来到火车那里,上到我们所坐的十三号车厢,火车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在第二天的下午5时15分到达北京。吃过晚饭,我们就马不停蹄的参观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首我国的最高学府。第二天早上,我们乘车去了颐和园,我一

路上蹦蹦跳跳,不料走过湖面冰上时,我突然肚子痛,爸爸说这是药起的作用,因为胃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消化了,所以肚子痛。接着,我们就去看鸟巢和水立方。鸟巢就像鸟的巢一样,它高大威武,雄伟极了!水立方看上去只是一个个方块,其实不然,它是由许多凹凸不平的小方块组成的。我们还去了长城,长城非常像一条巨龙,它全长六千三百千米,它有的地方崎岖陡峭、有的地方却很平坦,使我想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天安门广场在北京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我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我十分自豪! 我6岁就到了首都北京,看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安门、长城、鸟巢等这些风景名胜,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考取清华大学的理想。这次北京旅行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00字(三) 有一天>我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不在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 我觉得没意思,我打开冰箱拿出橘子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吃橘子,吃着吃着吃出了一座“果皮山”我想下楼去扔又怕看不了电视节目。所以看了看楼下四周没人,我就赶快扔了出去。突然,外面发出了发出生气的尖叫声:“这橘子皮谁扔的”?我把头伸出来看了看急忙缩回来了,啊!不妙原来是我爸爸,我爸爸生气地跑上楼来说:这橘子皮是不是你扔的?我低声说“不是”,爸爸声音大了十倍说:“有错就该认错”。声音又微微地说:“你不能不认错,别人如果都像你这样把垃圾扔下去这里还叫人住的房子吗?这儿岂不成了垃圾场了”。爸爸要我过去到他身边,我慢慢地走了过来心里就像一只小兔子在蹦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理论学习 “读写结合”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并非唯一,但最基本的原理是迁移理论。迁移理论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迁移理论背景下的样例学习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实践路径。 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桑代克将学习机制看作是通过强化和反馈形成的S-R的联结,迁移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联结,根据这一观点,迁移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联系,使这些联结的强度得到加强。这种迁移观是一种机械的迁移观。目前,语文教学中盛行“多读多写”观念大多沿用的是这一理论。不理解由读促写、由写促读的内在机理,仅凭多读多写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虽或有效,但事倍功半。 由于早期的迁移理论缺乏科学的知识分类观,试图在动作技能及简单的联想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寻找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势必造成了为了实现迁移而反复地机械练习。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分类的思想已被认同和接受,进而在知识分类视域下探讨迁移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出现了新的学习迁移观。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陈述性知识在人的大脑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并贮存的,其层次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新知识的获得。所谓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也称之为迁移的图式理论,其实是“概括化理论”的推衍,它是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苏贝尔指出,为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良好的知识结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1)具有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框架;(2)已有的知识是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的;(3)已有的知识是清晰的、巩固的和稳定的。在这一理论中,奥苏贝尔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表示为图式,并从概念同化的角度提出了在教学中促进迁移的措施。季克和霍约克从图式归纳的角度解释了迁移的机制: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中可以存在同一个问题图式(称为“辐合图式”),它们的表面特征不同,但结构特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问题的初始状态之间建立起部分的映射关系,并由此获得一个类比的解题策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类比迁移。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读写结合的可能性在于,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由“读”可以获得一类文章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套文章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可以与写作形成映射关系,成为写作时的“先行组织者”。 1989年,西格勒和安德森出版了《认知技能迁移》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迁移的“共同要素理论”。共同要素理论是建立在安德森的“自适应控制理论”(Adaptive Control Theory,简称为ACT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ACT理论,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等;过程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过程或操作程序的知识,可以表示为“条件―动作”形式的产生式规则。这一理论认为,熟练的技能是陈述性知识被“编辑”为过程性知识的结果。在这一理论中,“知识使用的特定性原则”是其核心观点。根据这一观点,两种技能之间发生迁移的条件,是它们之间必须共用相同的过程性知识,并且,两种技能之间的迁移量,可以通过计算它们共用的过程性知识的数量作出估计:(1)如果两种技能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较多,它们之间将产生显著的迁移;(2)如果两种技能共用的过程性知识较少,即使它们共用相同的陈述性知识,它们之间也将产生很少的迁移。 依据这一迁移理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所寻求的是:(1)通过精读细读以及评点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进而言之,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就是要从“读出什么”导向“怎么读出”、从“写出什么”导向“如何写出”;(2)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最重

关于欲望的作文:欲望的深渊

关于欲望的作文:欲望的深渊 《满城尽待黄金甲》的名字其实出自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意思是说无处不有,遍满京都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欲望与命运,是这出戏的主导。脱不去的欲望,令人不安的命运,是每个人的深渊。这出戏里的人都在挣扎,希翼着。 周润发在片中饰演王。王使陷落别人的深渊,自己亦跌扑在深渊里僵死了一盘浩大的棋局。王用计的时候,他不当用计,天下都是用计得来的。 王后是巩俐饰演的。说这么个女人邪淫,不完全是。深宫里什么都能禁住,却禁不住欲念。这个女人一直以来的欲念,是与平常的女子一样,期待男人温厚的怀抱和亲近。然而这个女人除了死亡什么也得不到。王后是这深宫禁院里最美的女人,也是天下最美的女人。这样的女人,肚腑中藏着最惊心的秘密与筹划。 满城的菊花,意态舒展。 故事开头是在金碧辉煌的宫廷里,大王征战之后大胜回朝,暗暗发觉宫廷内部已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来王后与大王子发生不伦之恋,各方为权力、情欲展开明争暗斗,最后矛盾不可避免地总爆发,所有争斗的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空荡荡的皇宫内只剩下大王孤独的身影,大殿外则是一幅电

闪雷鸣、狂风暴雨的悲凉景象…… 王是这样的王,仿佛振一振袍子,也有雷霆迅至。 大王子是祥,他的秘密太沉太重,矜贵之躯,却被这秘密打发落魄。 二王子是杰,他的单纯孝顺仿佛与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太不相称。 小王子是昌,他温厚端笑,变过身去,嘴角竟有了一丝冷凝。 郁郁不舒、纠葛不尽的命运,带来雷霆暴雨的气象。菊花道上,纷沓而来那些藏在秘密中又挤破了秘密的人!暗战、刀光,斩不断痴缠与无情,只有阴霾压境……满城的菊花。杀。满城的菊花,意态舒展。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菊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 《满》的首映,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场景:影片已播完,但观众却久久不肯离去,原因在与jAy的片尾曲--《菊花残》。那安静的曲调,引人遐想。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部真正实现了“全球同步”上映的作品,与该片在国内全面飘红的电影票房遥相呼应,美国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为《黄金甲》喝彩。而在国内的人们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飞跃;而另一些

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华南理工大学自招自荐信 来源:互联网 2013自主招生正式启动!为了帮助2013届的高三考生与家长更好的为高校自主招生进行准备,特此整理了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主招生推荐信,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尊敬的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我是XXX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张晓非。久闻华南理工的大名,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的梦想,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自荐信,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7月,通过考试,我从XXX实验中学进入省城名校——XXX实验中学上高中。在小地方优秀的我,刚到这里变得普通一般了,为此,我彷徨、我犹豫,当我看到省实验的校训:“异想天开,脚踏实地。”时,我心中一亮,这不就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的翻版吗?从此,我就有了一定要上像华南理工这样的全国名牌的工科大学的理想。为此,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努力完成作业,平时真诚向同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班里的各项集体活动。慢慢地我的学习又进入上游,不断受到老师的表扬。在高二全省的物理竞赛中,我获得一等奖。 学习虽然重要,但服务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心更重要。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消息传来,正上初二的我,被新闻联播中全国人民的捐款行动深深感动,于是我在我们学校率先发起募捐活动,并带头捐款100元。经过我和同学的共同努力,这次个人行动共募集1120元,钱虽不多,但行动走在了学校前边,受到了班主任和校长表扬,还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最重要的是这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爱心意识和社会责任,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 在学习之余,我的爱好是写作和军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坚持写日记,这种爱好丰富了生活、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从中选出了一些投到《洛阳日报》、《洛阳晚报》《语文天地网》,发表了《我爱打台球》、《T-34的自述》《张非屠虫》,《生命的利器》等。 从小学开始,我就常常购买军事类书籍如:《世界军事》、《兵器知识》、《舰船武器》、《坦克装甲车辆》、《西洋军事史〉》、《大国的兴衰》等,这

欲望的初中作文素材

欲望的初中作文素材 欲望 欲望,像一只虫子盘踞在人的体内,虽然在外罩的包裹下掩饰得巧妙自然,但在心里 终究还是有一只能吞噬一切的虫子的。 人的欲望如同高山滚石一般,一旦开始了,就在也停不下来。除非,它本身就在山脚下。可见,如果让一个有野心的人停止他前进的脚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处在山脚下。 欲望如同人体内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奋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他被阻挠而不能实现时,它就会变成一种是人恶毒的催化剂。 当野心家感到事业有希望成功时,与其说他们是危险的人,不如说他们是忙碌的人。 但是,如果说他们的报负因压抑而不能实现时,他们将使用那种“凶狠”目光看人,再采 取一定恶毒的办法了。因为,成功总是不讲究过程的。这时,他们将成为幸灾乐祸、好乱 喜祸之人,只有从唐人的挫折之中感受愉快,这样的人可是十分危险的。 专注于一种事业的欲望比凡事都想占先的欲望好些;忙于事业的欲望比谋取人心的欲 望好些;富于竞争精神挑战难题的欲望比占有一切的欲望好些。想到从前某位作家前辈的话:“知足常乐”也真好笑,由于有欲望的存在,知足能常乐吗? 欲望 “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欲望。” 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东西叫欲望吗?谁知道,谁又不知道?我从来的相信,世界上有人有 善良的一面,有人就会有罪恶的一面,但是否是欲望,谁又知道。 有人说欲望像魔镜,她总是照着心中的你,它既是女人也是男人,它既在梦中也在现 实里。 或许它会一直更着你,直到你放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便开始走远,而你只能一直 追随着它,但或许时间慢慢推移的过程中,你会渐渐对欲望麻木,想去找回原来的美好。 又或许它使你愈战愈勇,慢慢让你懂得享受权利的快乐。你开始离享受愈来愈远,整 天只想着怎样赚钱,你对你的工作感到快乐,可你或许有一天老了,想停止,却发现你摘 下了这个赚钱的面具没有人认得你。你对了工作和这一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你就没了一切。 人都是有欲望的,或许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正在慢慢使你改变,未来的某一天或许 现在你会想起你从前的自己会在心中感叹”自己老了,自己的心老了”又或许你会更喜欢

《三部曲》读后感作文800字

《三部曲》读后感作文800字 《三部曲》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俄罗斯是一个盛产文学大师的国家,曾经拥有过文学上“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高尔基就是这里的一颗星星,高尔基苦难的人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及追求理想的坚毅都是真真实实的写在这三本书里。 《童年》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故事。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居在外公家中,外婆很疼爱她,经常给她讲优美的童话故事。但是,他的外公非常专横霸道,经常打他,两个舅舅也十分自私贪婪,阿廖沙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度过了本应该幸福的童年。 《在人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到16岁的人生经历,11岁时,因为母亲的去世,在外公家无法立足,和外公外婆离婚,他不得不自己走上社会,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学徒,做过杂工,品尝了挣钱的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在正直的厨师斯穆雷的帮助下开始读书。生活阅历的正常和大量的阅读开阔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离开家乡,到喀山去上大学。 《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16岁时,阿廖沙满怀着上大学的理想来到喀山。他与人共用一

张床板,到处打工,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喀山的四年,阿廖沙的思想、学识、社会经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使它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作文作文人网你也可以投稿,一个向我们这么大的一个男孩独身一人出去打工,还经常被人家打骂,受尽了不少的屈辱,但他还是忍受了,在当洗碗工的时候他遇到了好心人帮助自己来读书,对他来说,就是上天给他的恩赐,是开启他学习的成功路道,让自己踏上读书的路程,成为一个知识分子。 高尔基的三部曲,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学习的渴望,人生的经历和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他的奋斗历程也在告诉我们,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我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看一看。

现代大学精神之我见

现代大学精神之我见 摘要:“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大学精神的内核是一种不媚俗的精神,既是潜心向学的纯粹学术精神,又是引领社会,敢于不随波逐流的正确批判精神。本文认为大学精神应包括:危机意识、以人为本、拥抱孤独,创新相伴、与真理为友、关注国家需求。 关键词:大学精神;危机意识;创新;以人为本 巍巍青山,著其沉稳;悠悠绿水,名其灵性;现代大学,谓其精神。上善若水,精神之于大学亦若如此。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代学者眼中大学精神的至高境界,然而此“大学”非彼“大学”,那么在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精神又该如何阐释呢?今日的大学又该如何才能长久不衰呢? 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作为继承弘扬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和传播现代科技文化的场所,又该如何使其莘莘学子成为国之栋梁? 一、何谓大学精神? 大学不可能是乡村而全然是城市文明的产物,尽管乡村的农民和土地用剩余粮食养活的教授和学生。大学应该教人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教人思考什么。也许,大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大学精神在“志”和“气”:志贵高远,气贵雄浑。正是这气概,将为时代培养出一大批地天立地的人物。 大学作为一个存在的实体,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寄存于这一实体中的精神却不能仅靠视觉就能观察到,必须深入其中才可体会。“精神”一词抽象却富有魅力,大学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精神。大学精神的内核是一种不媚俗的精神,既是潜心向学的纯粹学术精神,又是引领社会,敢于不随波逐流的正确批判精神。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和博大胸怀的代表。王翼生认为: “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刘亚敏把大学精神定义为“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 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共同努力, 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 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 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它对大学的发展起到了激发、凝聚、定向的作用。 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同时大学精神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充实着自身。 那么在全球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又该以什么样的现代大学精神迈向世界,

初二话题作文 : 欲望_800字

初二话题作文:欲望_800字 “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欲望。” 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东西叫欲望吗?谁知道,谁又不知道?我从来 的相信,世界上有人有善良的一面,有人就会有罪恶的一面,但是否 是欲望,谁又知道。 有人说欲望像魔镜,她总是照着心中的你,它既是女人也是男人,它既在梦中也在现实里。 或许它会一直更着你,直到你放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便开始 走远,而你只能一直追随着它,但或许时间慢慢推移的过程中,你会 逐步对欲望麻木,想去找回原来的美好。 又或许它使你愈战愈勇,慢慢让你懂得享受权利的快乐。你开始 离享受愈来愈远,整天只想着怎样赚钱,你对你的工作感到快乐,可 你或许有一天老了,想停止,却发现你摘下了这个赚钱的面具没有人 认得你。你对了工作和这个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你就没了一切。 人都是有欲望的,或许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正在慢慢使你改变,未来的某一天(或许现在)你会想起你从前的自己会在心中感叹”自 己老了,自己的心老了”又或许你会更喜欢今天的自己。岁月就像一 把杀猪刀,杀的不是你、又是你,他是你衰老,他一点一点地削弱你 的斗志。时间真的能改变你,你平时听到的老生常谈,或许时间能你 理解的更深。你平时看到的社会百态,却未尝不是你面具的一副。你 平时的热血,未尝不是别人嘲笑你的工具。 人的一生的在彷徨中实行,你缠缠绕绕只为了自己心中的欲望。 人都是向美得一边看的,也许在你身后的才是最美的。我虽然不能经 历每一段人生,不能选择每一条路,但至少一路走来的不必徘徊,因 为每一段路都有自己的风采,每一种选择的有它存有的意义。一路上 或杂草丛生,或落英缤纷都有它的魅力。一座真正喜爱的高峰,你不

大学新生征文9篇

大学新生征文9篇 大学新生征文9篇 新生征文① 01 科文梦为马 18汉语2 吴文宇 我在烟雨蒙蒙的日子里挥别我的故土,又在阳光璀璨的日子里来到我期盼已久的地方。 ---题记 当踏进科文时,心里曾有过微微的失落感,贾汪校区很小,它没有我想象中大学校园的宽阔、壮丽,亦没有被熙攘热闹的小吃街所环绕。我甚至有些怀念起高中那些涩中带甜的日子了。曾以为科文不是我想象中的黄金天堂,后来才知道它依旧承载着当初我的梦想。当对昨日的怀念渐渐湮没在今日的晨风中时,我终于抬起头静静的审视它--我的大学。 徐州的天亮得很早,像是在劝诫学子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要把稍纵即逝的青春浪费在被窝里。当我清晨和傍晚于微风中漫步校园时,凉飕飕、静悄悄的校园像是在给予我们晨读和晚自习的良好氛围。这时的科文如秋叶的静美,让人不自禁地沉醉。当我顶着午日的骄阳穿行在校园时,如火的骄阳提醒着我们保持着如

火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这时的科文如夏花般绚烂,使人不敢亵渎。 礼记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点明了大学的宗旨,科文也将这句话奉为信条,并不断地付诸实践。科文不仅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更是将“德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懂得“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崇德厚学,励志敏行” 这八个字的校训更是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四年很长,四年很短。它长到有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让珍惜它的人为梦想努力,获得被命运垂青的机会。又短到霎时而已,使不重视它的人只来得及感叹:“时间倥偬,青春已逝。” 科文是学习者的天堂,它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阻断了物质的诱惑,使一届届优秀学子得以圆梦。 我曾经一昧地追求成功,却未能成功。而今在科文才体会到:以梦为马,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02 以梦为翼,展翅科文 18通信黄紫颖 悠静绵长的梦境兀的闯进一阵急促的铃声。 安然的午后时光悄然溜去。 怀揣着希冀,我接下了那一份沉甸甸的信件,前往远方……

大学与理想演讲稿

大学与理想演讲稿 导读:本文是关于大学与理想演讲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学与理想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关于“我的大学我的理想”这一主题。 其实开始我一直以为主题应该是“我的学院我的理想”才对啊,因为是“汉口学院”嘛!呵呵,要是改成了“汉口大学”,是不是就是仅次于武汉大学的一流大学了呢?那么到底“学院”和“大学”有什么差别吗? 今天我想咨询在座的各位同学三个问题,以上是其一! 首先,我想谈谈关于“大学”。看看我们的祖辈父辈,能读书就已是件近乎奢侈的事,更别说上大学了!反观如今,年轻人中大学生的比例已是大概全部,打个比喻来说:就像牛身上的虱子一样多!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被限制自由的小学,失去了纯真自然的童年;经历了被扼杀创新的中学,丧失了思想驰骋的少年;又刚刚经历了被繁重课业所压迫的高中,再一次,在本应激昂的年纪没有了风采!十二年的书海泛舟,十二年的风雨无阻! 难道,现在,我们又要在我们为之奋斗了多年的大学里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吗?这是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我想继续谈谈关于“理想”。理想不同于梦想或幻想。用思想道德修养书中的话说就是:“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有自己关于未来的想法。小时候,估计每个人的梦想无非是科学家,企业家,警察叔叔,教师云云。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慢慢长大,慢慢成熟,慢慢的发现自己,没有做科学家的思维,没有做企业家的头脑,也不能做到像警察叔叔那样尽职尽责,就算想着为孩子们做点贡献顺便养家糊口当老师,也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证书! 残酷的现实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使得我们不能也不敢去想当年在脑海中浮现过的理想!那么,难道我们真的要这样平平庸庸的走完一生吗?这是第三个问题! 听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对此是否有什么想法或答案!但是,在此,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自己的答案。 我想说,“学院”和“大学”是有差别的,但是“学院”中的大学生和“大学”中的大学生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因为高考分数的高低踏进了不同的学校,最终拿到不同的证书。但是这只能代表我们的过去,不能烙印在我们的未来之上。当我们身处在不同的校园之中,诚然,享受到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学术气氛会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别,但是大学所提倡的大学生“自由开放,独立创新”的理念是绝对相同的。大学是一个完全自主的环境,你的未来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的未来你做主,你的青春你放飞!美国的一位国家级优秀教师就说过:“没有不合格的老师,只有不合格的学生” 大学不是用来给你打消时间的场所,更不是拿着父母的钱为自己买安乐的幌子。听到过很多同学说过他们自己的所谓的职业规划,大部分同学说到自己想在大学期间多去旅游观光,遍赏名山大川,尽情游玩。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大学是一个奔放的年纪,不趁现在有时间多出去走走,以后

有关欲望的作文

有关欲望的作文 篇一:欲望与写作 欲望与写作 欲望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公有制决定了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的形式,从根本上取消了人对物质的非分要求,人的本能欲望和个人情感也被排除在文学表现的视野之外,稍有越轨就会招致批判。“文革”期间,人的日常生活被高度政治化,政治欲望空前膨胀,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纯粹的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欲望话语叙述被搁置,身体在文本中处于“缺席”的状态。 新时期文学欲望话语叙述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复苏过程,源自对人的生命本能的发现,并由此发展到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具有思想和文化启蒙的意义。欲望叙事是在1980 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张承志、邓刚、张炜等对人的原始生命力的歌颂,张欣辛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对原始生命本能的确认,在思想启蒙、人性解放和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上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张贤亮的《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食”与“性”两个方面肯定了人的自然本能,证明了人不仅是精神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生命

的存在、物质的存在。小说以主人公深切的肉体和精神体验对一个人的原始本能欲望和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叙事结构沿袭了中国古代主体人格成长的传统模式,即将他者对主体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作为对主体的考验与磨砺,作为主体道德完善的必经之路,对欲望的具体描述采用了审美化的形式,艺术表现唯美、含蓄而节制。在 文本中,欲望不是目的,而是人性表达和主体精神成长的工具,有意凸显欲望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审美观念都处于解构与重构的关键时期,信仰迷失、道德沦丧、金钱至上、快乐主义、感官主义、性泛滥等现象普遍存在。人的欲望具有多样性与生成性的特征,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出题材和叙事策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注重表现权欲的“官场小说”,有刻意表现物欲追逐的“商场小说”,有张扬情欲的“情爱小说”,有专门表现女性意识的“女性写作”,有关注身体的“身体写作”,等等。欲望穿越了题材、性别、家族、地域等外在叙事表征,成为文学叙事的核心,欲望化写作成为文学最重要的创作模式。以陈染、林白、徐坤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把身体和“性”作为叙事的焦点,身体是她们探测女性无意识隐秘欲望的切入口,她们对女性身体器官及其感觉的描述,没有停留在器官感觉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女性的潜意识。这种私人化写作的身体叙事挣脱了现代国家、民族等宏大的现代性话语叙事模式,女性作家从身体入

高一学生——我们关注的重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211586305.html, 高一学生——我们关注的重点 作者:杨正斌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08期 高一学生形成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社会的不良影响,又有家庭过高的期望值或溺爱,还有学生本人的原因,甚至是在初中阶段由于教师违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工作作风造成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步入高中生活的,他们暗下决心:克服自身的缺点,重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力求在高中三年中学有所成,实现上大学的理想。这就给我们高中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就会改变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许多初中并不优秀的学生成为天之骄子,甚至杰出人才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高一的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给本就脆弱的学生不是鼓励,而是雪上加霜,把本可转化的学生又推入了差生行列。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教育的失败。 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讲授的教学内容、制定的教学进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心理背景。 所谓心理背景是指教学开始前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也叫心理基础。包括知识基础,智能水平,个性品质以及定势心理等。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或讲述教学内容时,如果不了解学生心理背景,机械地照搬大纲、考纲、提出的要求太高,讲述的知识太多、太难,学生就会听不懂,啃不动,虽然努力,但总受挫折,看不到学习上的进步,体会不到一种获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就会降低,甚至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就会对高中学习失去信心。 教学评价体系或检测成绩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指推动教学活动进行和完成的主体心理动力的各个方面。它包括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动机、目的、兴趣、志向、态度、求知欲,责任感和成就感等等,是驱动主体进行教与学的内部动力。学生学完某一段知识或某一章时,总希望评价自己学得怎样,看到付出劳动后的收获。学生评价的方法常有两种,回答教师提问的正确与否和考试得到的分数。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如果所提的问题太难或教师订正时过分挑剔,不给予鼓励,就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效果。关于考试,学生在初中是习惯获高分的,他们的心理背景包括着只要记忆好,就能学好各科,就能得高分的心理定势。但高一检测题偏难或教学内容的差距突然增大,学生对所获的分数是不满意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多次考试的失败,形成了学生的惧怕心理,产生了学不好的思想,更谈不上热爱学习了。 教师的作风和人品是学生形成不良心理状态的直接原因。 教师的作风可划分为专制型、放任性、民主型等三种。专制型的教师对学生大耍家长作风,摆绝对权威,好像教师的话就是法律条文,不准学生有异议,只能执行,学生稍有问题,就大声责斥,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就报告班主任或通知家长,使学生不敢抬头。在课堂上,

现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

土木工程专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考核 姓名:陈亿 学号:14044550115 班级:工管14-1班 日期:2014.12.29 任课老师:李丽 成绩:

现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 陈亿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管14-1班) 内容提要: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和价值观取向的表现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重视个人享乐,轻视自己的责任,重视物质追求,轻视精神追求、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缺少自己对事物的客观看法,人云亦云的特点。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自身的环境等等的影响。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当前大学生的这种理想信念,作为现实的人,有这种追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审视我们的生活状况,不断的做出调正,做一个有担当的现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状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在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光荣还是可耻的评判标准。 (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已经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就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在

有关欲望的作文题目

有关欲望的作文题目 篇一:作文欲望 [作文欲望] 妈妈,为什么那些人要侵占我们的土地呀?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拉了拉妈妈的衣角,作文欲望。为了钱,为了满足贪财的欲望&&母亲目光迷离,头发凌乱,疲惫地答道。钱是一种什么东东哦,为什么人们都如此痴迷于它?女孩好奇的问。钱啊,母亲双眉颦蹙,是一种可以决定人生死的物质,它有时很可怕,有时又如一名天使般带给人们希望,初中一年级作文《作文欲望》。◆分享好文◆那我们不要它,不要钱。女孩充满童稚的声音响起。母亲神情复杂地望着女孩,半晌,才说道:你还太小,不懂。女孩轻轻地叫出声来:妈妈,我们走吧,他们动工了。走吧,走吧&&母女俩消失在一片烟尘中。江西萍乡上栗县上栗镇中初一:肖思怡 篇二:欲望与写作 欲望与写作 欲望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公有制决定了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的形式,从根本上取消了人对物质的非分要求,人的本能欲望和个人情感也被排除在文学表现的视野之外,稍有越轨就会招致批判。“文革”期间,人的日常生活被高度政治化,政治欲望空前膨胀,人与人的

关系成为纯粹的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欲望话语叙述被搁置,身体在文本中处于“缺席”的状态。 新时期文学欲望话语叙述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复苏过程,源自对人的生命本能的发现,并由此发展到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具有思想和文化启蒙的意义。欲望叙事是在1980 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张承志、邓刚、张炜等对人的原始生命力的歌颂,张欣辛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对原始生命本能的确认,在思想启蒙、人性解放和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上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张贤亮的《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食”与“性”两个方面肯定了人的自然本能,证明了人不仅是精神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生命的存在、物质的存在。小说以主人公深切的肉体和精神体验对一个人的原始本能欲望和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叙事结构沿袭了中国古代主体人格成长的传统模式,即将他者对主体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作为对主体的考验与磨砺,作为主体道德完善的必经之路,对欲望的具体描述采用了审美化的形式,艺术表现唯美、含蓄而节制。在 文本中,欲望不是目的,而是人性表达和主体精神成长的工具,有意凸显欲望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审美观念都处于解构与重构的关键时期,信仰迷失、道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