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说课讲解

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高晶郭玉璞 一、概述: 脑卒中因为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以及其可预防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的兴趣在于积极的预防,另一方面的兴趣在于积极的治疗。功能的恢复、认知的恢复、情绪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共同成为评价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生活回归和社会回归的重要指标。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重视认知功能对病人转归的影响,研究渐多。这是可喜的变化。 对于脑高级神经功能暨认知功能的认识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当时的代表理论是功能定位学说:代表性的例子是Broca的语言定位报告。二十世纪的重要学说是功能系统学说,代表性的例子是鲁利亚的“基本功能联合区的学说”:调解觉醒状态的联合区——脑干的网状系统为主;接受加工和保存信息的联合区——颞顶枕以及其联合区;产生意图、制定规划程序、控制调节执行的联合区——前额叶为主。二十一世纪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人们对认知功能在脑内的结构分布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验证了鲁利亚的思想之一:高级心理活动的脑皮质定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结合日益增多的影像以及功能影像的手段,在脑卒中的认知功能评价中得到了更多的有关认知功能与脑结构关系的新认识。比如过去一直认为执行功能密切相关于额叶的功能,脑卒中后的研究显示执行功能相关于一个广泛联系的网络,涉及顶叶,扣带回,运动前区,枕叶以及颞叶,皮层下结构(基底节和丘脑)以及幕下机构如小脑和桥脑。另一个重要的认知功能,视空间与结构功能,也是通过卒中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了认知功能相关脑结构的系统性以及非固定性。比如,40%的幕下脑卒中病人有时空间以及结构功能的障碍,一系列的研究显示视空间的功能有双侧半球的额、顶、颞、枕叶以及基底节,丘脑,小脑共同参与。不仅幕下病变可以引起视空间与结构功能的障碍,而且左右半球的病变都影响视空间功能的改变。 二、认知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

脑出血防治知识

脑出血防治知识 背景资料: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脑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 世纪90 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 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 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 万。 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 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 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中风病的一种,也称出血性中风,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活动、用力过度、咳嗽、排便等诱因下,使血压升高而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认知障碍、言语困难、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1、高血压病:高血压是脑溢血最主要的病因。脑溢血的发生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内穿通动脉上可形成许多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出血。 2、脑血管淀粉样变:异常的淀粉样物质选择性地沉积于脑皮质及软脑膜的中小动静脉的中膜和外膜,年龄愈大愈好发。 3、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它们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但也有出血后破入脑实质内形成脑内血肿。 4、颅内恶性肿瘤:如胶质瘤,发生肿瘤卒中时可形成脑内出血。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3-07-16T14:59:32.65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魏燕燕 [导读] 心理治疗易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心理防御作用,改善和清除抑郁情绪[5]。另外,家庭、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也有利于PSD的改善。 魏燕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是指由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引起的抑郁症(相对于静息性脑血管病而言),属于继发性抑郁。PSD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预后,造成卒中病程迁延,增加复发和死亡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存、生活质量,加重疾病负担。但在临床过程中,因卒中症状明显,且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急性脑血管病得到有效控制,而PSD却常常被忽略或轻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严重者出现自杀。本文就PSD 发生率、临床表现形式、诊断要点和发生机制及治疗作一综述。 1.PSD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PSD 的临床表现与内源性抑郁或抑郁发作的表现基本相同。首先,其区别在于PSD 有明确的卒中发病史和临床症状表现,如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知觉运动障碍和/或言语障碍等。PSD 的抑郁症状可在卒中发生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其次,临床表现多样,分类显示5%-25%患者表现为忧郁,75%-95%的患者表现为抑郁[11]。 Robinson 等将PSD分为轻、重两型,轻度抑郁:症状类似神经症性抑郁,表现悲哀、沮丧、睡眠障碍、精神活动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度、兴趣减退、失望和易愤怒。重度抑郁:症状类似内源性抑郁,除了上述轻度抑郁症状外,常有紧张、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思维困难、濒死或绝望及自杀意念等。 卒中后抑郁的诊断尚无统一的客观的标准和评定指标,PSD属于继发性抑郁,所以诊断必须具备脑卒中这个前提条件又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国内外目前诊断PSD,基本依靠患者卒中的诊断,结合原发性抑郁症诊断标准,辅以相关量表。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一般辅以量表作为定量诊断,如常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17/24 项),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Sirodff 编制于1977 年,原名为流行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等,虽然这些量表不能作为抑郁症的客观诊断标准,但仍可以反映抑郁的严重程度,帮助判断抑郁的疗效。 2.PSD的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PSD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方向基本趋向以下几个方面: 2.1 神经解剖与神经递质学说 20世纪80年代Robinson提出左半球前部损伤较其他部位更容易引起PSD,且程度较重,但此后部分研究认为PSD与损伤部位无关。因此,目前关于脑卒中病灶部位与PSD 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结论缺乏明确的一致性。但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大脑半球对称性、损伤容积、皮质及皮质下损伤等方面[1]。大多数研究认为,大脑损伤部位是决定卒中患者是否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与以下部位有关:左半球损害;左前皮质损害;左前半球损害。其中尤以左前半球皮质或皮质下损害累及左额背外侧者更易发生。 Maybery应用PET行脑代谢研究发现,PS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单胺递质(NE、5-H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水平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这更支持PSD的神经递质学说。 2.2 社会心理学说 Ebrahim 认为PSD是反应性抑郁,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因素导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从而产生担忧、恐惧的情绪。社会活动减少,自己感觉是负担,易引起情绪低落、妄想、自杀等念头。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程度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 3.PSD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的治疗PSD的药物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ARI)、 5-HT 和NE 再摄取抑制剂(SNRI)。TCA 是较早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代表药有阿米替林、丙咪嗪等。它的作用机制是阻断脑内单胺递质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单胺递质的浓度,但其对脑内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性,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等毒副作用,而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多伴有心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等疾病,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SSRI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从而提高突触间隙5-HT的浓度来消除抑郁症状,代表药物有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该类药对胆碱能类和组胺类受体无亲和力,也无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亲和力,因而没有心血管方面和昼间镇静的副作用,患者易于耐受[2]。主要特点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起效快、服用安全方便,但价格较为昂贵。其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痛、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大量PSD治疗的药物中SSRI与TCA疗效相似,但SSRI 起效快、副作用小,对PSD 患者更适用。NARI 代表药为瑞波西汀,研究显示西酞普兰和瑞波西汀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均可作为一线用药[3]。其中,西酞普兰对于焦虑型抑郁效果较好,而瑞波西汀更适于治疗运动阻抑型抑郁。SNRI 代表药有文拉法新和新药盐酸米那普仑等,研究发现对传统抗抑郁药抵抗的老年患者用盐酸米那普仑治疗效果较好[4]。 3.2 心理治疗 由于PSD 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因此,对PSD 进行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目前有关PSD 的心理治疗资料不足,缺乏系统的干预方案和策略。根据经验,PSD的心理治疗主要是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治疗。心理治疗易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心理防御作用,改善和清除抑郁情绪[5]。另外,家庭、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也有利于PSD的改善。 参考文献: 3.刘永珍,龙洁, 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6):340. 4. 栾文慧,有关国内卒中后抑郁的文献综合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2010. 19.张长青,方向华,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杂志,2009,35(3):148-151.

脑卒中试题

余北卫生院关于脑卒中健康教育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 1、世界卒中组织在开普顿(2006)把每年的月日确定为世界卒中日,并呼吁“希望听到全世界的声音,让世界卒中组织的呼吁传遍全世界。”“要通 过这个活动影响公众、大众媒体、政府相关部门,让百姓远离卒中。” 2、为了引起社会各界对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脑血 查的结果。 二、选择题 1、如果发生脑卒中,当被急送到医院后立即会接受哪项检查?() A、心电图 B、胸片 C、胃镜检查 D、头部CT 2、中国患者一次TIA后1一个月内发生卒中约() A、4%—8% B、12%—13% C、24%—29% D、50%-60% 3、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A、年龄 B、性别 C、种族 D、家族遗传性 4、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和家人防止卒中再发?() A监控血压 B抗血小板治疗 C抗凝治疗 D调节血脂 E运动 三、问答题 什么是脑卒中

余北卫生院脑卒中健康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 世界卒中组织在开普顿(2006)把每年的 10 月 29 日确定为世界卒中日,并呼吁“希望听到全世界的声音,让世界卒中组织的呼吁传遍全世界。”“要通 过这个活动影响公众、大众媒体、政府相关部门,让百姓远离卒中。” 为了引起社会各界对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共同将每年的11月20日确定为中国“卒中教育日。 卒中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反应迟钝、感觉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失去平衡、步行困难、单眼、双眼视物模糊或向一侧凝视、缺乏平衡感、吞咽困难、言语困难(包括言语模糊、不能找到合适的单词表达或理解其他人的言语含义)、意识障碍或抽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卒中的治疗方式取决于:1、卒中的类型;2、你是否还有其他临床症状;3、头部CT检查的结果。 如果发生卒中,当被急送到医院后会接受哪些检查? (1)头部CT (2)头部MRI扫描(3)其他检查有:血液检查、胸片、心电图、多普勒超声检查等。 中国患者一次TIA后1一个月内发生卒中约 4%—8% 12%—13% 24%—29% 一、什么是卒中(stroke)?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88 康复科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为:I63)或脑出血(ICD-10编码为:I6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2.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风痰瘀阻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且伴有运动性失语的住院患者。 2.由脑肿瘤、脑外伤等非脑卒中疾病引起的运动性失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有昏迷、脑疝、并发心肌梗塞、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认知功

能障碍等情况者不能进入临床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言语功能评定(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头颅CT或MRI、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凝血功能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甲状腺功能、胸部正侧位片、TCD、颈动脉和双下肢血管彩超、头颅MRA、DSA或CTA、动态心电图、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P300)、功能核磁共振(fMRI)、全腹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方法 (1)针刺治疗 体针 头针 舌针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穴位注射 推拿疗法 (3)运动康复 (4)物理因子疗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2)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 3.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语言听理解、口语表达功能有所改善。 2.日常交流能力改善。

脑出血后认知障碍与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脑出血后认知障碍与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9T09:30:32.64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作者:向艳南 [导读] 目的:探究脑出血后认知障碍与患者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 向艳南 湖南省桃江县中医医院 413400 【摘要】目的:探究脑出血后认知障碍与患者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数据库时间段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间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其中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将其分为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每组中录入60例患者。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自身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认知障碍组患者主要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以及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为主;而正常组主要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为主,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中气虚血瘀以及阴虚风动患者分型数量均较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以及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易导致脑出血发病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注重于患者的认知障碍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中风辨证治疗;病症分型 脑出血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类型,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认知障碍,而认知障碍发生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痴呆症状,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难度较大[1]。而在对患者进行血管性痴呆防治时,亢血小板凝聚的药物都能够导致患者发生再出血,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并证明,确实应当注重与患者出血后认知功能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后续治疗[2]。目前西医在进行临床研究时未见良好的方案,明确患者病症,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误诊或漏诊状况[3]。所以本文中对中医辨证方案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探讨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患者与患者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现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数据库时间段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间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其中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将其分为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每组中录入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男:女=32:28),年龄35~64(51.9±5.2)岁;实验组患者(男:女=30:30),年龄34~66(52.4±4.9)岁;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保证不会主动退出本次实验;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无法进行治疗,长期随访;患者在治疗前或开展实验前接受过其他骨科疾病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个体状况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两天内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性别以及中医证。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选择spss22.0软件对实验中各项数据进行处理。记录所有患者病症类型(%),数据应用卡方值进行检验。本次实验数据t值用于检验文中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计量资料,以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中显示,认知障碍组患者主要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以及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为主;而正常组主要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为主,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中气虚血瘀以及阴虚风动患者分型数量均较少,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脑出血病正在发病后期脑组织会受到相关病症影响,出现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状况,发生诸如脑水肿、炎症反应以及能量代谢紊乱等病症对于患者正常认知功能和生理功能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而脑出血正在进行治疗时,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后续病症改善来说不利影响,对于患者的病症控制来说也会造成影响[4]。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患者发病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患者出现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但在目前西医理论中还尚未明确这种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中医理论中认为神智包括患者意识、智能以及精神等多个范畴,所以在患者发生脑出血后,其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属于神志病、呆病范畴。而患者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昏迷时间等多种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由于老年人群肾中精气缺乏,患者脑缩小,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智力功能,而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显示老年患者不仅存在肾虚状况,患者的脏腑功能也会受到年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患者发生脑出血,后期风阳上逆会使得患者胃气不降,进而通向迟缓,影响了患者的食物运化,患者体内糟粕无法排出,进而导致患者清窍失养。浊毒上扰清窍则引起患者智能和记忆受损。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分型以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以及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为主,均是由于患者血痰未清,而风气上扰引起患者血痹瘀

缺血性脑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

·专题· 缺血性脑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 张卫1,恽晓平1,2 [摘要]本文从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影像学指导下病灶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康复;综述 Ischemic Strok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review)ZHANG Wei,YUN Xiao-ping.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Beijing Charity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100068,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of post-ischemic-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le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under imaging guidance. Key words:ischemic stroke;cognitive impairment;cognitive rehabilitation;review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11)06-0540-03 [本文著录格式]张卫,恽晓平.缺血性脑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6):540—542. 随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脑卒中后康复的理念被神经内科医生认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关注点一直比较集中在促进偏瘫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语言障碍能力等方面。而脑卒中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诸如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以及各种知觉障碍等则长期未受到重视,一些仅仅影响认知功能的脑卒中患者甚至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实际上,这种治疗观念上的偏颇极大地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常常干扰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出现生活和社会适应性障碍,还可造成焦虑、抑郁、激惹等情感障碍,影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认知损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躯体功能障碍的影响[1-2]。此外,由此而致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资源消耗增加,不仅加重患者家属的经济、生活及心理负担,也加重社会负担。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Hachinski等(2007)研究显示,高达64%的脑卒中患者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障碍,约1/3会明确发展为痴呆[3]。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至少是未患脑卒中患者的6~9倍,尤以脑卒中后12个月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更高,而且可能持续数年之久[4]。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比例较高,西方发达国家高达85%[5],我国为60%~80%[6],因此对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多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Jaillard及同事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后2周非痴呆的患者中,高达91.5%至少存在一个认知领域的障碍,而有73.4%存在多个认知领域的障碍[7]。因此,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对脑卒中康复十分重要。 1认知与认知功能的结构基础 1.1认知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指人类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是大脑执行高级活动的功能。包括从简单对自己和环境的确定、感知、理解、判断到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等[8]。它既是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也是一个体现机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更是人们适应周围环境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注意、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计划、起始、顺序、运行、反馈、抽象、决策和判断等)、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9]。如果其中某一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就称为该认知域的障碍,如记忆障碍、计算障碍、定向障碍等;如为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10]。 1.2脑结构与认知功能研究显示,大脑额叶、颞叶、丘脑、基底核及顶叶与认知关系密切。其中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区与认知功能关系最为密切,参与注意、记忆、执行、推理和抽象思维等高级认知活动[11-13]。基底核与前额叶在解剖位置上很接近,且参与前额叶相关的皮质-纹状体-苍白球-黑质-丘脑-皮质环路系统,因而基底节与额叶共同执行决策、注意选择、行为变换和语言记忆等活动[14]。顶叶参与物体的空间位置识别和加工[15],并与额叶共同参与空间记忆、注意、计算、推理判断[16]。颞叶参与记忆、执行和语言(复述及流畅性)认知活动[17]。丘脑参与注意、语言、记忆等认知活动[18-19]。 尹义臣等的研究表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皮质下白质、边缘系统、间脑神经核团、脑干核团及小脑等)共同组成神经网络或环路,参与认知活动。复杂的认知活动不是由某一脑区或神经结构单独完成,而是多个脑功能区和神经结构共同参与;不同的脑功能区或神经结构承担认知活动中不同环节的信息处理,不同的认知活动需要不同的脑功能区参与;而各种认知活动也不能截然分开,某一脑区或神经结构可能与多种认知活动有关[20]。 大脑皮层及皮质下结构有着不同来源的血液供应,其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系统中的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3支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中的大脑后动脉。某一皮层或皮质下结构也不完全由同一支动脉供血,例如基底核区就由大脑前、中、后动脉的中央分支及脉络膜前动脉发出相应分支提供血液;而某一支动脉也可能供应多个大脑皮层或皮质下结构,例如大脑中动脉就供应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额叶、颞叶、顶叶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评定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简介:张卫(1975-),男,河北邯郸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康复评定和认知康复。通讯作者:恽晓平。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24T09:14:30.523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作者:唐蓉娥、曾继来、周利民[导读]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认知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6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8例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9)、对照组(n=39),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认知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认知功能恢复;康复治疗;脑出血;认知障碍;改善效果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死亡率较高,多在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发病,其主要是由于用力过猛、气候变化、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较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头痛、头晕等症状,临床上多进行手术治疗,但幸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本次旨在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实验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9.5±11.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4-72天,平均时间(47.8±22.2)天,脑叶出血患者12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7例,出血量24.32-48.52ml,平均出血量(36.42±11.58)ml;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9.2±11.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2-74天,平均时间(47.2±20.1)天,脑叶出血患者15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4例,出血量24.82-48.12ml,平均出血量(30.22±6.18)ml。将两组脑出血术后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细致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所有脑出血术后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护理 给予抗感染、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出院后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2.2康复治疗 (1)心理干预:脑出血多存在一定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术后应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配合程度。 (2)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宣传教育,及时纠正家属和患者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的错误观念和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3)术后3天: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上颈段保持屈曲状,躯干稍微向后转,上肢与躯干角保持90°角,并将患者的后背固定,每2小时协助患者更换1次体位。 (4)坐位训练:患者病情逐渐开始恢复后,协助患者髋关节屈曲接近90°,开展坐位训练,使患者学会控制头部,每天训练7次,每次15分钟[2]。 (5)关节训练:关节活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并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6)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减少协助锻炼的次数,增加锻炼的强度。 (7)饮食护理:合理调节患者的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来进行评估,满分100分,评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评分在75-90分之间为一般满意,评分在75分以下为不满意,得分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好。认知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MSE量表来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越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NIHSS量表来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量表来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表示,P<0.05,两组脑出血术后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脑出血患者护理计划

脑出血患者护理计划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头痛;②生活自理能力缺陷;③语言沟通障碍; ④肢体活动障碍;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有发生压疮的危险;⑦潜在并发症——脑疝。 一、头痛 【相关因素】 颅内出血、水肿。 颅内压增高。 【护理目标】 病人叙述疼痛减轻。 病人叙说疼痛消失,感觉舒适。 【护理措施】 1.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颅内出血、水肿致颅高压引起头痛,并向病人仔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3.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4.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5.各项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6.减少探视人员,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 7.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和止痛剂。 8.给药半小时后观察头痛有无缓解,无缓解时应通知医师。

9.认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等,并作好记录,报告医师。 【重点评价】 病人能否述说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 病人能否针对头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头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二、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相关因素] 偏瘫。 意识障碍。 体力不支,虚弱。 认知障碍。 [护理目标] 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穿衣等。 病人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完成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寻求帮助。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3.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 4.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动,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要,提高生存质量。 5.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 6.穿衣/修饰自理缺陷:①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 ——神经心理的评价,影像学的评价 北京协和医院高晶 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见诸各类杂志。对可贵的病人资源进行研究时注意系统的可靠的评价方法,会让我们的研究增值。 一、概述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执行功能,语言,视空间,以及记忆。另外还要评价情绪以及病前状态。检查项目的确定分为初级快速筛查(五分钟),临床筛查(三十分钟)以及研究应用(六十分钟)三类。 测验的基本原则仍然是环境安静,病人没有抑制性的心理,意识清楚是最基本的前提。测查用的量表要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常模,那种将国外量表翻译过来使用的方法是不恰当的。应该注意的是每个相关功能的检查应该进行2-3个不同的检测。许多神经心理检查汇同时涉及多项认知功能,常常只是侧重点不同。 二、初步筛查: 一般5-10分钟完成。MMSE有我国的常模并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它只是一个初级筛查测验,用这项测查作研究是不合适。而且MMSE对于文化背景不同,敏感性差别很大。如:高文化的假阴性多,地文化的假阳性多。另一个,目前应用较多,更敏感的测查是MoCa测验,此项检查涉及认知功能项目多,敏感性远远超出了MMSE。但是目前在中国只是处于无本地常模状态,其中的有些项目需要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替换,如命名中的犀牛,记忆测查中的教堂,天鹅绒在我国的使用频率远不如礼堂,宾馆,丝绸等。但是此项测查可能会替代MMSE成为主要的筛查测验。这些量表可以作为门诊医生的初步诊断是筛查选择。接龙测验

也可以作为一项筛查补充测验。如果要对病人同时进行MMSE和MoCa测验,那么应该注意时间间隔,间隔最好一天,至少要一小时以上。对于血管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因为其突出的执行功能障碍,Benton视保持也可以作为一项筛查的补充测验。 三、临床检查: 一般要30分钟完场,是要得到更多更确实的认知功能问题。基本的背景要有MMSE的分数,另外顾及执行功能、视空间、语言、学习记忆,精神情绪,以及病前状态等。基本的内容应包括词语流畅性,数字符号测验(韦氏智力测查的子项目),修订的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R-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在我国可以选用中科院心理所许淑莲教授的临床记忆量表中的联想学习测验。另外,抑郁的客观评价可选用CES-D。另外要通过病人的身旁人调查病人的病前状态,可以选用16项情况问卷(16-item informant questionnaire for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得到信息。接龙测验A和B可以作为补充测验。CAMCOG(Cambridge Examinationg for Mental Disorder of the Elderly)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临床检查项目:10个子项目涉及了认知功能的定向,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记忆(长时的,短时的),注意,计算,运用,概念推理,以及抽象知觉等。 四、研究检查:一般要60分钟,仔细地分项测查认知功能得到尽可能详细的资料,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血管病相关的认知功能。 (一)执行功能的检查:语义性词语流畅性和字母的流畅性是最常用的检查:如60秒内或30秒内叙述动物的名字;2组不相关的三个字的复述,所选单字的应用频率应该与英文字母CFL 和PRW 相同。另外用于执行功能检查的项目是韦氏智力测验中的数字符号测验。接龙测验A接龙测验B也是重要的选择。STROOP测验,画钟测验。向前或向后的数字广度。 (二)视空间检查:Rey osterreith comples figure copy 用36点计分法。线段方向判定测验(Judgment of line orientation) 以及面孔再认都是可用的检查。视觉忽视也是视空间检查中的重要现象的检查常用线段等分测验,自由画图:华中菊花房子等,临摹,以及行为注意测验中的划消测验(Bhavioural Inattention Test)。视觉记忆的测查可供

(完整版)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病因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血管炎、瘤卒中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检查

1.CT检查 颅脑CT扫描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 2.MRI和MRA检查 对发现结构异常,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 3.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外周白细胞可暂时增高,血糖和尿素氮水平也可暂时升高,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 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 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脑卒中临床表现

脑卒中临床表现 1.脑血栓形成 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性闭塞多发生于基底动脉中部,栓塞性通常发生在基底动脉尖。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引起脑干梗死,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痪、共济失调、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和高热等。脑桥病变出现针尖样瞳孔。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闭塞后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和皮质盲。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并较快恢复,出现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凝视麻痹,无明显运动和感觉障碍,应想到该综合征的可能,如有皮质盲或偏盲、严重记忆障碍更支持。 2.脑梗塞 根据栓子来源分为心源性、非民源性和来源不明性三种。其中心源性占脑栓塞的60%~70%,栓子在心内膜和瓣膜产生。如:心房颤动,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其中瓣膜病性AF占20%,非瓣膜病性AF占70%,其余10%无心脏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聚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 3.脑出血 本病多见于高血压病史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在情绪激动、劳动或活动以及寒冷时发病,少数可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寒冷季节多发。 常见例题: 1. 下列关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梗塞描述正确的是: A.脑血栓形成一般是在情绪激动,醉酒,淋雨后出现,3~5分钟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继而晕倒。 B.脑栓塞一般发病迅速,如在情绪激动后立马出现头晕,呕吐,意识障碍,昏迷,晕倒在地,继而可出现言语不利,口齿不清,肢体瘫痪。 C.脑出血的部位多见小脑下方的间隙,出血导致颅压增高,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而死亡。 D.脑血栓形成一般发病迅速,时间紧张,应该在发病的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否则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新进展

从性,从而避免精神分裂症复发,较为复杂的联合治疗方案可能导致患者降低甚至失去治疗依从性18(。有研究表明,在联合使 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当中,后期停药率远远高 于抗精神病单一用药的患者。 4从联合用药转为单一用药 有学者曾进行过为期12周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联 合用药治疗的 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数患者的治疗有必要联合用药,可 为单一用药治疗,通过统计学研究证明两种方法的疗效并不存在著差异'9(。有的研究证据,发对于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用药治 疗 可 用单一用药 联合用药果患者在治疗过 中病 甚至 , 的联合用药方案中来?。 5总结 目前,抗精神病联合用药的研究样本较少,研究意义不够显著,的结论不有的。之后应进行 性研究,研究样本的,从而得到更 为可 有 的结论。,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从抗精神药物联合治疗为单一用药治疗在在的可行性,对于 的患者 合 种治疗方, 要进一的深人研究。 参考文献[1]范红梅.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 (11):224-225. [2]桂琴.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功能的损害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 2016,22(27): 150-151. [3]李洁,姚贵忠,刘丽娟,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代谢不良反应的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31(3):210-216. [4]武扬,王雷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对精神 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7,30(7):100-101. [5]黄勇.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 行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90-91. [6]刘高华.Notch信号路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促进少突胶 质细胞发生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4. [7]张斌.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影响的差异 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00、102. [$]陈艳,陈松华.丁螺环酮与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理性或药源性焦虑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 (23): 32-33. [9]王亚萍,唐向明.探究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 电图的影响[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349. [10]马春红.调查分析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 良反应发生状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 (13):160-161. (收稿日期:2018-02-02) 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新进展 吴静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大部分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上存在障碍,并且临 床康复治疗不能取得显著效果,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所以,对脑 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关知识进行全面与系统的了解,及时 进行干预治疗,对于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率、缓解患者症状意义重大。 【关键词】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影响因素认知评定治疗方式 D O I:10.19435/j.l672-1721.2018.14.078 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该疾病的大部分患者存在 功能障碍,甚至出 [1]。不 对患者生质量,而且与病率院率、医疗费用有 联系。对脑出血后 功能 表 评定、治疗方式进行了分析,在为 治疗 一。 1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形式 1.1 过 有复杂性,认知功能的类型 不 ,的脑区 在 ,损的部不 出 的 作者简介静,女,本科,主治医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4碍也各有特点。脑出血损伤神经系统,导致轴突不能再生,神经 系统失功能,其中 功能 为。有 ,在人院的脑出血患者中,多 在 与 的 [2]。 1.2失 在脑出血急性,失语类型的 因素 为病灶的部%为 与 的B ro c a区与W e rn ic k e区功能紊乱,脑组织被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出现变化,细胞受损导致 基酸与 基数量 ,细胞凋与 症 量 多,出 生物 学与分 生物学中的 ,轴突损,神经 ,患者出 与 能 的功能 。 1.3痴呆脑出血后痴呆是认知功能障碍上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 高 。研究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有30%的概率导致痴呆,出血性脑卒中则有27%的概率[4]。临床调查表明,脑出血患者在3年中发生痴呆概率为23%151。 2影响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 2.1出血位置脑出血位置不同导致的认知障碍特点也不相同。一为额叶出血损害执行能力,然后 与等损;颞出血导致行能 损;顶叶出血 命名 与计算、抽象思维功能;枕出血损, 基层医学论坛2018年5月第22卷第14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