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绿假单胞杆菌使用说明

铜绿假单胞杆菌使用说明

铜绿假单胞杆菌使用说明
铜绿假单胞杆菌使用说明

1例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护理体会

1例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根治及淋巴结清扫仍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例甲状腺癌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后,淋巴漏恢复好,顺利出院。 标签:甲状腺癌;淋巴漏;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每年甲状腺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发病的1%~5%[1]。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方式,但是常导致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发生率约为1%~2.5%[2],若淋巴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感染坏死、颈部大血管腐蚀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处理淋巴漏的方法较多,其治疗效果评价在临床上均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科1例甲状腺癌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经过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55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实性占位8d入院,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癌根治+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第6d引流出乳糜样液体,约1200~1500ml/d左右,同时出现低钙症状,最低为1.45mmol/L,考虑淋巴漏。经积极禁食禁饮、负压引流、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引流液体无明显改变。经全科讨论后,在全麻下行淋巴漏管结扎。术中结扎淋巴漏处,术中未见淋巴液漏出,术后约10h,患者再次流出大量乳糜样液体,1500ml/d左右,同时出现了休克、低钙抽搐等,血钙最低为1.21mmol/L。考虑再次淋巴漏可能。经全院全科讨论,查询相关文献、咨询同行及得到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对患者颈部引流管注入绿假单胞菌注射液2ml+生理盐水10ml,夹闭引流管1.5h后行负压引流,引流液呈淡血性,引流量明显减少,患者有轻微的畏寒发热症状,无颈部疼痛,无皮疹,无恶心呕吐,注射2d后予拔管,出院。患者出院2w后,门诊复查,见颈部无肿胀,切口及引流管口处愈合良好。 2 讨论 据研究,胸导管75%~92%位于颈部左侧,也有位于右侧不到5%的报道[3]。在甲状腺癌根治过程中,偶尔会损伤较大的淋巴导管,手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常导致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发生率约为1%~2.5%。淋巴漏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诱发感染,伤口不愈合,加重淋巴液的流失,造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危及生命。此例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除了休克、低钙抽搐等生理反应,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恐惧悲观和绝望的情绪。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淋巴漏的措施有:饮食控制和营养支持,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包扎,红外线局部照射、抗感染,生长抑素的应用等。国内外文献报道可使用强力霉素及泛影葡胺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临床最常见的非发酵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作为正常菌群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下呼吸道是医院内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感染种类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感染和肺炎等,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因此规范PA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学特点 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孢及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糖(Nonfermenters)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PA是假单胞菌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70%以上。PA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0.5~1.0 μm,长约1.5~3.0 μ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孢,成双或短链排列。PA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专性需氧,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二、流行病学 (一)流行状况 近年来,P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国内已有多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PA感染的严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综合性教学医院PA的分离率占所有分离菌的第5位,2005-2012年PA的分离率分别占革兰阴性菌的11.6%、14.1%、16.9%、16.4%、15.8%、14.8%、14.2%和14.0%,居第2~5位[1]。有13家教学医院参与的中国医院院内获得性细菌耐药性分析(CARES)结果显示,2009年和2011年PA在所有分离细菌中也是居第4位,分离率分别为10.8%和12.6%[2],且MDR-PA的比例高达12.7%。这一点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突出,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全国医院感染研究数据显示,PA 肺炎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1975-2003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PA比例从9.6%上升至18.1%,几乎翻了一倍[3]。一项大规模ICU感染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A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需氧菌,占23%(8 244/35 790),也是最常见的从呼吸道分离出的细菌(31.6%)[4]。美国一项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PA分离率达9.3%。即便得到有效地治疗,PA导致的感染总病死率仍高达42.1%~87.0%,直接病死率为 32.0%~42.8%[5]。2005年胡必杰等[6]报道562例HAP中PA的分离率为18.6%,列第1位;我国近期进行的13家大型教学医院HAP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PA的分离率为20.9%,居第2位[7]。2011年CARES研究也证实HAP中PA的分离率为22.9%,居第2位[2]。二是PA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全球细菌耐药监测数据(SENTRY)显示PA在HAP致病原中居前几位,同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逐年升高[8]。中国CHINET 2005-2012年连续监测资料显示,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略呈下降趋势。如亚胺培南的年度耐药率分别为31.0%、42.8%、35.8%、30.5%、30.5%、30.8%、29.1%和29.1%,对美罗培南的年度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百科名片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而言,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肿瘤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气管切开、保留导尿管等)的病人易导致本菌感染,故认为该菌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编辑本段]病原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在琼脂平板上能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本菌为无荚膜、无芽胞、能运动的革兰阴性菌,形态不一,成对排列或短链状,为专性需氧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0C,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420C 时仍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菌体0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12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假单胞菌素分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 线不敏感,湿热550C 1小时才被杀灭。 [编辑本段]流性病学 正常人皮肤,尤其潮湿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及耳道内,呼吸道和肠道均有该菌存在,但分离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在医院内发生,医院内多种设备及器械上均曾分离到本菌,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病人、病人与病人的接触也为传播途径之一。除院内感染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可引起与医院环境无关的感染,近年来对此已有更多的认识,它已成为足穿刺感染、心内膜炎、滥用药物所致的骨髓炎、眼部感染、新生儿感染性外耳炎、游泳池等引起的皮肤病的主要病原菌,亦是战伤感染的常见致病 菌。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多种产物有致病性,其内毒素则在发病上无重要意义。其分泌的外毒素A(PEA)是最重要的致病、致死性物质,进入敏感细胞后被活化而发挥毒性作用,使哺乳动物的蛋白合成受阻并引起组织坏死,造成局部或全身疾病过程。动物模型表明:给动物注射外毒素A后可出现肝细胞坏死、肺出血、肾坏死及休克等,如果注射外毒素A抗体则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保护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尚能产生蛋白酶,有外毒素A及弹性蛋白酶同时存在时则毒力最大;胞外酶S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一

铜绿假单胞菌治疗策略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策略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定植于正常人的呼吸道,皮肤粘膜以及医疗设备等处。当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接受吸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铜绿假单胞菌大量繁殖,往往导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因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及复发率高,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建议应采取以预防为主,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及早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检测,避免大量和长期使用同一类型的抗菌药物,并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一、阻断病原菌播散 医院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病原菌监测,尤其将下列患者列为目标监测的重点:住在ICU、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导管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对目标监测患者进行主动筛查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定植患者。如:患者的呼吸道长期定植铜绿假单胞菌,到多家医院就诊导致其克隆传播,致使不同医院间存在同一克隆株的PA,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患者的监控,是控制克隆株播散的关键。有文献报导PA克隆朱主要在ICU病房流行,原因可能为ICU住院患者病情重、自身免疫力低下,多接受过侵入性治疗,因此,加强病区(尤其是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和监控工作,阻断外源性传播媒介,是有效控耐药PA在医院感染发生和流行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监测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及其敏感性

目前可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基本有六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另外多黏菌素类(如黏菌素,多黏菌素B)以及磺胺类(甲磺灭脓、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局部感染的治疗。多黏菌素B也用于难治性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全身治疗。2011年中国C H IN E 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 药率最低,为14.3%,对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31.7%和38.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9~30%,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 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 (1)青霉素类药物包括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其中以哌拉西林最常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 (2)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匹胺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药物。头孢他啶是目前针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药物,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似,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联合治疗用药,头孢匹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相似或略优。 (3)碳毒霉烯类药物该类药物抗菌谱特别广,抗菌活性强。治疗PA感染应首选敏感药物碳青霉烯类,并且初始剂量宜大,以增强其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控制与护理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控制与护理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阳性杆菌、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属,是医院感染中主要的病原菌之一,本文以神经外科重病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控制与护理对策展开分析。 标签:重病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控制;护理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医院各种潮湿地方、物品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其他细菌更强,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泌尿道、伤口、皮肤与软组织等部位感染,其传播途径可来自环境污染(如消毒液、尿壺、尿管等),医务人员的手,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以及患者自身的内部源性感染,以及患者自身的内部源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耐药谱广,日益受到重视[1]。2009年在7月~8月在神经外科重病房发现了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1微生物学特点 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孢及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PA是假单胞菌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70%以上。PA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0.5~1.0 μm,长约1.5~3.0 μ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孢,成双或短链排列。PA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专性需氧,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2流行状况 国内已有多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PA感染的严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综合性教学医院PA的分离率占所有分离菌的第5位,2005~2012年PA的分离率分别占革兰阴性菌的6%,14.1.%、16.9%、16.4%、15.8%、14.8%、14.2%和14.0%,居第2~5位《3b 有13家教学医院参与的中国医院院内获得性细菌耐药性分析(CARES)结果示,2009年和2011年PA在所有分离细菌中也是居第4位,分离率分别为10.8%和12.6%,且MDR-PA的比例高达12.7%。 这一点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突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全国医院感染研究数据显示,PA肺炎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1975~2003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PA比例从9.6%上升至18.1%,几乎翻了I倍。 中国CHlNET 2005~2012年连续监测资料显示,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略呈下降趋势。如亚胺培南的年度耐药率分别为31.0%、42.8%、35.8%、30.5%、30.5%、8%、29.1%和29.1%,对美罗培南的年度耐药率

(完整word版)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铜绿假单胞菌是存在于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假单胞菌,它偶尔可在腋下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但除非给服抗生素,在粪中甚为罕见。该菌通常伴随毒力较强的细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尔也可单独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组织感染.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医院内。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院内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除医院内获得感染外,HIV感染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该菌的感染,而且一旦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可出现晚期HIV感染的体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耳,眼,尿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烧伤时,焦痂下区域可成为大量细菌侵犯的场所,进而成为引起菌血症的病灶,而菌血症常是烧伤的致死性并发症。 本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在住院病人中,若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囊性纤维病的后期铜绿假单胞菌性支气管炎常见,分离得到的菌株有粘液状菌落的形态学特征。烧伤伴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常见在其血液中分离出该菌株,临床表现为革兰氏阴性败血症,有时出现坏疽性深部脓疱,其特征为直径约1cm的紫黑色病变,中央区溃疡,四周为红斑。这种病变最常见于腋下和肛门生殖器部位。该菌还是 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常见于有过泌尿科操作的病人,尿路梗阻的病人或接受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热带气候条件下常见的外耳炎流脓是耳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更为严重的恶性外耳炎,表现为严重耳痛常伴有单侧颅神经麻痹,需要肠外给药治疗。绿脓杆菌眼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角膜溃疡,最多见于外伤之后,但有些病人也可因角膜接触镜片或镜片液体污染而感染。引流的窦道,特别在足部外伤或深部穿刺伤后,可发现该菌菌。引流物常有汗味和果味.这种穿刺伤有很多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性蜂窝织炎和骨髓炎,为此除抗生素外,还要早期外科扩创。 罕见情况下该菌可引起心内膜炎,通常发生于心脏直视手术所装的人工瓣膜或静脉吸毒者的自然瓣膜上。右侧心内膜炎用内科治疗,但为根治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的感染,通常必须将感染的瓣膜切除。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本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35℃,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需氧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在血平板上会溶血。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O抗原可用以分型。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2.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 3.分离培养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采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MAC;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2 的结构蛋白及其

第17卷 第4期 医 学研究生学报 Vol.17 No.4  2004年4月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Apr.2004?论 著?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2的结构蛋白及其 编码基因的研究 黄建军, 胡晓梅, 朱军民, 申晓冬, 李 明, 饶贤才,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市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摘要: 目的: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2结构蛋白的构成及其编码基因。 方法:CsCl 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 PaP2颗粒,SDS 2PAGE 电泳,确定结构蛋白条带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然后电转印于PVDF 膜上,用Edman 降解法进行N 端测序。根据所测的N 端氨基酸残基序列在PaP2预测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检索,从而逆推其编码基因。 结果:SDS 2PA GE 显示PaP2含有10条带,其中1、3、4、5、8、9等6条带的含量足以回收进行N 端测序,测得N 端氨基酸残基分别依次为:Met 2Ile 2G lu 2Leu 2G ly 、Ala 2Ile 2Ser 2Pro 、Ala 2Arg 2Phe 2Ile 2Asp 、Ser 2Val 2Tyr 2Ala 2G ly 、Ala 2Ile 2Ser 2Arg 2Asn 2和Ser 2Phe 2Ser 2Leu 2G ly 。据此推论出它们的编码基因分别是ORF183********、ORF441926419、ORF16589218322、ORF827429530、OrF157********、ORF756328309。 结论:噬菌体PaP2含有10个结构蛋白,其中6个主要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分别是orf 24、orf 8、orf 23、orf 12、orf 22、orf 11。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蛋白质N 端测序; 编码基因 中图分类号: Q93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199(2004)0420292204 Ξ The constituent prote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hage PaP 2and their responding coding genes HUAN G Jian 2jun ,HU Xiao 2mei ,ZHU J un 2min ,SHEN Xiao 2dong ,L I Ming ,HU Fu 2quan (Depart ment of M icrobiology ,the Thi rd M ilitary Medical U niversity ,M icrobiologic Core L ab of Chongqi ng ,Chongqi ng 400038,Chi 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onstituent proteins and their responding coding genes in Pseu 2domonas aerugi nosa phage PaP2. Met hods :Phage particles of PaP2were purified with the method of CsCl gradient centrifugation.The phage constituent proteins separated by SDS 2PA GE were trans 2ferred to a PVDF filter ,six major bands were excised from the membrane and were subjected to N 2ter 2minal sequence with Edman degradation method.The coding genes of the six proteins could b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ir N 2terminal sequences with amino acids sequence of the coding sequences of PaP2genome. Results :PaP2particles are separated to at least eight bands by SDS 2PA GE.The N 2terminal sequences of six proteins are in turn :Met 2Ile 2G lu 2Leu 2G ly ,Ala 2Ile 2Ser 2Pro ,Ala 2Arg 2Phe 2Ile 2Asp ,Ser 2Val 2Tyr 2Ala 2G ly ,Ala 2Ile 2Ser 2Arg 2Asn and Ser 2Phe 2Ser 2Leu 2G ly.Their concluded coding genes are ORF183********,ORF441926419,ORF16589218322,ORF827429530,ORF157********,ORF756328309. Conclusion :There are ten constituent proteins in PaP2particles.Six corresponding coding genes of them are orf 24,orf 8,orf 23,orf 12,orf 22,orf 11res pectively.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re figured out in this study.K ey w ords : Pseudomonas aerugi nosa ; Phage ; N 2terminal sequencing ; Coding gene ? 292?Ξ 收稿日期: 2003211227基金项目: 2000年度重庆市攻关项目(批准号:6458)作者简介: 黄建军(19692),男,四川岳池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噬菌体基因组学研究。通讯作者: 胡福泉(19532),男,四川珙县人,教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抗微生物感染及噬菌体基因组学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商标名称】 佰安 英文名称】 Pseudo monas Aerugi nosa Preparati on 汉语拼音】 Tong Lv Jia Dan Bao Jun Zhu She Ye 成份: 成品外观为乳白色液体,有微粒,无杂物 适应症: 接种后能改善机体免疫状况, 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降低感染的发生。 规格: 本品规格为每瓶1ml ,含菌1.6 X 109? 2.0 X 109。 用法用量: 上臂皮下注射,隔日注射 1次,30次为一个疗程,第 1次注射0.5ml ,以后每次 注射1ml 不良反应: 注射后局部有轻度红肿,极少数有低烧症状,无需处理可自行消退 ^禁忌、: 禁忌. ^禁忌、: 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须将冷藏药液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摇匀后使用,存放后有少量沉淀,但不应 凝块或异物。 (2)不得与其他药液混合注射。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量为成人的二分之一, 幼儿为成人的四分之一量, 老年用 药: 本品系用绿脓杆菌 性状: MSH 菌毛株)经培养杀菌后制备而成 有摇不散的 现尚无婴儿使用本品 的资料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量为正常人用量的四分之三。 药物过量: 尚无药物使用过量的资料,请遵医嘱。 药理毒理: 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调整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的不平衡状态,增加巨噬细胞和NK 细胞活性,维持T 细胞数量与比例,调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与抗体的协同作用。在荷瘤小鼠,可提高巨噬细胞和NK 细胞活性,维持T 辅助细胞与T 抑制细胞比值在正常水平,另外可提高小鼠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和大肠杆菌感染致死的存活率。 贮藏: 2? 8C 避光保存。 有效期: 自效力检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二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 生产企业:海南微克西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铜绿假单胞菌是存在于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假单胞菌,它偶尔可在腋下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但除非给服抗生素,在粪中甚为罕见。该菌通常伴随毒力较强的细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尔也可单独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组织感染.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医院内。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院内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除医院内获得感染外,HIV感染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该菌的感染,而且一旦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可出现晚期HIV感 染的体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耳,眼,尿 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烧伤时,焦痂下区域可成为大量细菌侵犯的场所,进而成为引起菌血症的病灶,而菌血症常是烧伤的致死性并发症。 本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在住院病人中,若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气管 1 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囊性纤维病的后期铜绿假单胞菌性 支气管炎常见,分离得到的菌株有粘液状菌落的形态学特征。烧伤伴有恶性肿瘤的

病人常见在其血液中分离出该菌株,临床表现为革兰氏阴性败血症,有时出现坏疽性深部脓疱,其特征为直径约1cm 的紫黑色病变,中央区溃疡,四周为红斑。这种病变最常见于腋下和肛门生殖 器部位。该菌还是 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常见于有过泌尿科操作的病人,尿 路梗阻的病人或接受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热带气候条件下常见的外耳炎流脓是耳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 常见的临床类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更为严重的恶性外耳炎,表现为严重耳痛常伴有单侧颅神经麻痹,需要肠外给药治疗。绿脓杆菌眼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角膜溃疡,最多见于外伤之后,但有些病人也可因角膜接触镜片或镜片液体污染而感染。引流的窦道,特别在足部外伤或深部穿刺伤后,可发现该菌菌。引流物常有汗味和果味.这种穿刺伤有很多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性蜂窝织炎和骨髓炎,为此除抗生素外,还要早期外科扩创。 罕见情况下该菌可引起心内膜炎,通常发生于心脏直视手术所装的人工瓣膜或静脉吸毒者的自然瓣膜上。右侧心内膜炎用内科治疗,但为根治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的感染,通常必须将感染的瓣膜切除。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本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 长温度为35℃,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需氧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在血平板上会溶血。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中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经营的保健用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 ℃±1 ℃条件下能生长。 4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4.1 灭菌生理盐水:详见附录A.1。 4.2 灭菌液体石蜡:详见附录A.2。 4.3 灭菌吐温-80:详见附录A.3。 4.4 SCDLP:详见附录A.4。 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详见附录A.5。 4.6 乙酰胺:详见附录A.6。 4.7 革兰氏染液:详见附录A.7。 4.8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详见附录A.8。 4.9 硝酸盐蛋白胨水:详见附录A.9。 4.10 明胶液化培养基:详见附录A.10。

5 仪器和设备 5.1 天平:感量0.1 g。 5.2 灭菌刻度吸管:10 mL、5 mL、1 mL。 5.3 高压灭菌器。 5.4 量筒:100 mL、200 mL、2000 mL。 5.5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5 ℃±0.5 ℃。 5.6 无菌锥形瓶:100 mL、200 mL、250 mL、2000 mL。 5.7 研钵。 5.8 振荡器。 5.9 恒温培养箱:36 ℃±1 ℃、42 ℃±1 ℃、28 ℃±2 ℃。 5.10 接种针、接种环。 5.11 显微镜。 5.12 小倒管。 5.13 玻璃棒。 5.14 冰箱:2 ℃~5 ℃。 6 样品 6.1 样品的采集 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保健用品数量大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检验时,应从不少于2 个包装单位的取样中共取10 g(5.1)或10 mL(5.2)。包装量小于20 g的样品,采样时可适量增加样品包装数量。 6.2 注意事项 6.2.1 供检验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 6.2.2 接到样品后,应立即登记,编写检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尽快检验。如不能及时检验,样品应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 6.2.3 若只有一个样品而同时需做多种分析,如微生物、毒理、化学等,则宜先取出部分样品做微生物检验,再将剩余样品做其它分析。 6.2.4 在检验过程中,从打开包装到全部检验操作结束,均须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和扩散,所用器皿及材料均应事先灭菌(5.3),全部操作应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中进行。 6.2.5 如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自报告发出之日起该菌种应保存一个月。 6.3 样品的制备 6.3.1 液体样品 水溶性液体样品,用灭菌吸管吸取10 mL加到90 mL(5.4)灭菌生理盐水(4.1)中,混匀后,制成1:10匀液。 油性液体样品,取样品10 g,先加5 mL 灭菌液体石蜡(4.2)混匀,再加10 mL灭菌的吐温-80,在 40 ℃~44 ℃水浴中(5.5)振荡混合10 min,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75 mL(在40 ℃~44 ℃水浴中预温),在40 ℃~44 ℃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 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铜绿假单胞菌是存在于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假单胞菌,它偶尔可在腋下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但除非给服抗生素,在粪中甚为罕见。该菌通常伴随毒力较强的细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尔也可单独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组织感染.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医院内。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院内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除医院内获得感染外,HIV感染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该菌的感染,而且一旦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可出现晚期HIV感染的体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耳,眼,尿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烧伤时,焦痂下区域可成为大量细菌侵犯的场所,进而成为引起菌血症的病灶,而菌血症常是烧伤的致死性并发症。 本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在住院病人中,若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间歇性正压呼吸可引起肺部感染。囊性纤维病的后期铜绿假单胞菌性支气管炎常见,分离得到的菌株有粘液状菌落的形态学特征。烧伤伴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常见在其血液中分离出该菌株,临床表现为革兰氏阴性败血症,有时出现坏疽性深部脓疱,其特征为直径约1cm的紫黑色病变,中央区溃疡,四周为红斑。这种病变最常见于腋下和肛门生殖器部位。该菌还是 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特别常见于有过泌尿科操作的病人,尿路梗阻的病人或接受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热带气候条件下常见的外耳炎流脓是耳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更为严重的恶性外耳炎,表现为严重耳痛常伴有单侧颅神经麻痹,需要肠外给药治疗。绿脓杆菌眼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角膜溃疡,最多见于外伤之后,但有些病人也可因角膜接触镜片或镜片液体污染而感染。引流的窦道,特别在足部外伤或深部穿刺伤后,可发现该菌菌。引流物常有汗味和果味.这种穿刺伤有很多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性蜂窝织炎和骨髓炎,为此除抗生素外,还要早期外科扩创。

铜绿假单胞菌的传播途径

(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传播途径: 1、水源:水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联系紧密。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或动物排泄物、人肠道铜绿假单胞菌两个途径。铜绿假单胞菌在污染的水中可较长时间的存留,各种液体药剂,包括眼药水长期放置有可能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消毒剂、手术器械浸泡液都可能成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贮存场所。呼吸机湿化装置及导管可作为传播的直接媒介。 2、环境:医院内长期潮湿的地方及湿的物品是铜绿假单胞菌贮存的场所。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 3、医护人员:通过医护人员(手)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4、特殊的病人:人体本身是一个主要的铜绿假单胞菌贮存所,细菌主要存在人体较为潮湿的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呼吸道和肠道等。HIV感染、气管切开和插管、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免疫力低下、静脉插管、留置导尿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易感染本菌。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预防措施: 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应实行接触隔离,住隔离病室,隔离标志明确、醒目,在隔离病房或者区域的

入口处应配备手套、手消毒凝胶、隔离衣及外科口罩; 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物后均应洗手。洗手提倡采用流动水洗手,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消毒凝胶消毒双手;医务人员如手皮肤有破损,不宜护理此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4、护士对患者导管的各项操作,应先从清洁的部位开始再到污染的部位,避免交叉污染,如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吸痰或雾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等)时必须戴标准外科口罩,必要时带保护性眼罩; 5、进行床旁检查(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B超)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6、如患者需离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查,主管医生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查单上标注患者感染情况,检查完毕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7、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导管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 8、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导管等废物须置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封口,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集中焚毁。

一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分析

一例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分析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84岁,身高177cm,体重79kg,因“慢性咳嗽、咳痰、喘息30年,加重半月”入院。现病史: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慢性咳嗽、咳痰、以黄脓痰为主,伴喘息,活动后明显。病情反复发作,逐年加重,治疗期间给予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痰、痰量多、伴喘息加重,活动后明显,门诊以“支气管扩张继发性感染”收入我院。既往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骨质疏松症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1/87mmHg,神清语明,查体合作。咽无充血、红肿,扁桃体无肿大,桶状胸,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双肺闻及广泛干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59×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5%;C-反应蛋白:159mg/L;胸部CT平扫:1.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2.双肺支气管扩张继发性感染。临床确定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继发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性感染、阻塞性肺气肿。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在化痰、平喘的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初始治疗方案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 ivgtt qd。入院第4天,患者咳嗽、咳黄痰、痰量多且不易咳出、喘息症状无缓解,血常规:白细胞12.5×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9%;C-反应蛋白:186mg/L。痰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氨苄西林、氨苄西林/棒酸、阿莫西林/棒酸为耐药;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为中介;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厄他培南、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敏感。经药师建议,停用左氧氟沙星,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3.0g ivgtt bid,联合用硫酸依替米星 0.15g ivgtt qd。入院第7天,患者咳嗽、咳痰有所减轻,继续抗感染6天,患者述无痰,偶有咳嗽,喘息明显减轻。复查C-反应蛋白<3.71 mg/L,复查肺CT,炎症情况较入院前好转。入院第13天,患者病情平稳,要求出院。出院带药吸入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盒,160μg 雾化吸入 bid。嘱患者每次吸完药后用水漱口,不要吞咽。

铜绿假单胞菌三种保存方法探讨

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腹部肿块诊断中的作用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250031)贺青卿单礼成王晨龙苑西红 腹部手术中针吸组织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迅速、准确的方法。这些优点超过了传统的术中活检冰冻切片技术。1资料与方法 33例病人均因腹部肿块而接受剖腹探查术,组织标本均在术中获得。术中尽可能暴露肿块,触及肿块后,左手固定,右手持5ml注射器(接7号针头)将针头穿入瘤组织内,沿不同方向穿刺数次,均轻轻加负压抽吸,待注射器无负压时,将针头抽出,针头内的组织细胞涂于玻片送检。28例手术切除组织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 2结果 32例穿刺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6196%,1例腹膜后淋巴瘤穿刺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认为手术活检是危险或困难的5例肿块因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而避免了活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细针穿刺33例肿块均无并发症发生。 3讨论 术中腹部肿块单凭探查作出正确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胰头癌与慢性胰腺炎作鉴别,行破坏性手术时需要诊断明确。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几乎适用于任何肿块,且可从多方位以及病变深部获取组织,而没有并发症发生。本组采用快速染色法,术中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符合率达96196%。 作者认为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简单、实用、迅速和安全的技术,尤其适用不适于手术活检的病变。 铜绿假单胞菌三种保存方法探讨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154100)董兴艳张玉春 我们对铜绿假单胞菌(PA)菌种半固体、半固体加无菌石蜡油及营养肉汤加无菌甘油3法保存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最长传代时间。 1菌株:从住院感染患者及医院环境分离的PA109株A T CC278571株,经生化反应、血清型、噬菌体及菌素分型等确属AP。 2培养基:半固体及营养肉汤。 3观察方法:将AP单个菌种半固体(2管)及2ml肉汤中,用橡胶塞塞紧置35e24小时孵育后,1管半固体加1cm 厚无菌石蜡油与另1管半固体放4e冰箱保存;肉汤管加甘油(甘油:肉汤=1:3)充分混匀,橡胶塞塞紧置-20e (冰盒亦可)低温保存,定期分离培养鉴定,观察存活情况。4:结果与讨论:半固体4e保存6周全部存活,8周只有54株存活,占4911%,9周有40株存活,10、12、14周分别有21、10、2株存活,第16周全部死亡;半固体加石蜡油第12周全部存活,以后每2周传一代,分别有101、96、72、43、19和5株存活,等27周全部死亡;而甘油肉汤第26周全部存活,27周有104株(9416%)存活,死亡6株中有2株经肉汤增菌24小时仍然存活。 甘油肉汤保存A P半年传代一次,是半固体、半固体加石蜡油保存时间的4倍多和2倍多。对保存后的菌株重新鉴定,不管菌落形态及生化反应,还是血清型、噬菌体型及菌素型均没有变异。 再利用培养基进行输液无菌检查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324000)陈平 我院输液制剂生产批数较多,临床使用量大,药检工作较紧张,时间较长,为了能尽快完成检验,用于临床,减少繁琐重复的工作,我们尝试了2次利用培养基进行无菌检查,于1997年做了单次利用培养基与2次利用培养进行输液的无菌检查对照实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仪器 111材料: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霉菌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金黄色葡萄球菌(市药检所提供),供试品为1997年3月份10%葡萄糖注射液5批,5%葡萄糖注射液5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 # 28 #Jo urn al of Handan Me dical Colleg e,Fe bruary2000,Vol13,No.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