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30首古诗校本教材

小学二年级30首古诗校本教材

小学二年级30首古诗校本教材
小学二年级30首古诗校本教材

第一课

古诗天地

劝学

颜真卿(qīnɡ)(唐)

三更(ɡēnɡ)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huǐ)读书迟。

【注释】

①更:古代的夜里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深夜。五更:就是即将天

明,拂(fú)晓。

②男儿:男子汉。

③黑发:借喻青少年。

④白首:白了头发(fà)。首:头。这里用来借喻老年。

【译解】

灯火不息的三更夜和鸡鸣报晓的五更之时,都是好儿郎勤奋读书追求知识的大好时光。年轻的岁月里如果不知道趁(chèn)早勤奋地学习,到白发苍苍的老年才后悔没读书就太晚了。

【赏析】

这是一首饱含哲(zhé)理的劝学诗,诗人在诗中语重心长地告诫(jiè)后人:年轻时代一定要好好读书、勤奋学习,否则到年老后一定会后悔终生的。全诗言浅意深,道理通俗(sú)明了(liǎo),没有更多的铺垫(pū diàn)渲染( xuàn rǎn),开门见山直涉(shè)主题,警(jǐnɡ)醒世人,是一首影响很大的劝学诗。

◆风格成语

AABB:

安安稳稳老老实实形形色色郁郁葱葱

洋洋洒洒密密麻麻兢兢业业婆婆妈妈

◆名言警句

爱国篇:

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lún)

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任继(jì)愈(yù)

锦绣(jǐn xiù)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wēnɡ)。——朱德

◆国学启蒙之《千字文》

寒来暑(shǔ)往秋收冬藏(cánɡ)

【译文】寒暑循(xún)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ɡē),冬天里忙着储(chǔ)藏。

云腾(ténɡ)致雨露结为霜

【译文】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nínɡ)结为霜。

第三课

古诗天地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chēnɡ)小艇(tǐnɡ),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zōnɡ jì),

浮萍(fú pínɡ)一道开。

【注释】

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wèi)南人。唐朝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他的诗想像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太婆也能听懂。

②艇:轻便的小船。

③解:懂得。

【译解】

一群娃娃撑着小船去偷采白莲花,他们不晓得掩藏(yǎn cánɡ)踪迹,浮萍被小船荡开,留下一条长长的水路。

【赏析】

这首诗描写水乡儿童的一个生活场景。全诗明白如话,情趣生动,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形象如在眼前。

◆风格成语

AABB:

跌跌撞撞勤勤恳恳轰轰烈烈实实在在

口口声声林林总总病病歪歪朝朝暮暮

◆名言警句

爱国篇:

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夜视太白收光芒(mánɡ),报国欲(yù)死无战场!——陆游

【译文】晚上,看那明亮的太白星也收起了光芒,报孝(xiào)国家想为国捐躯(juān qū),却苦于没有战场。

祖国如有难(nàn),汝(rǔ)应作前锋(fēnɡ)。——陈毅(yì)

小学三年古诗文校本课程教材

1、长歌行汉乐府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 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 lùdài rì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dézé 阳春布德泽, wàn wùshēng guāng 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jié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 huáng huāyè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东到海, héshífùxīguī

何时复西归? shào zhuàng bùnǔlì 少壮不努力, lǎo dàtúshāng bēi 老大徒伤悲。 二、读中感悟 题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三、背诵 2、七步诗 曹植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校本教材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水何澹(dàn)澹,山岛竦(sǒng)峙(z hì)。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xuán)。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lài)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我爱积累语言 普兰店市瓦窝镇中心小学回岩伟 1、学会积累 进入二年级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习作积累了。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习作积累是怎么回事吗? 是的,要把作文写好,离开好词好句的积累是不行的。习作积累的内容应该广泛,写人物、写景物、写动物、写植物的,这些内容都应该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作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用在自己的小作文里,翻开你的积累本看一看,你积累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够把积累的内容背诵下来吗?在作文中你是不是经常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呢? 有的同学平日喜欢读书,但是读过一篇文章以后不知道应该积累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这一小段,试着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内容画下来,你画的内容就是你要抄在积累本上的内容。 冰花 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盛开的花儿,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小童问妈妈:“这花是从哪儿来的?”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你的。” 上面的这篇小作文写得很美,但是我们在习作积累的时候,不能够把全部的内容都抄写在积累本上。请把你画下来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在词语积累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这几个词:晶亮的冰花、惊奇地喊着。 在句子的积累方面,同学们可以选这句话:“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盛开的花儿,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把这些词句抄写在本子上以后,多读几遍试着把它们背诵下来。以后,你在作文中遇到写冰花的内容时,就可以作为自己的语言写在作文中了。 教你一招 看来积累的方法很简单: 1、把文章的意思读明白。 2、把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3、反复的读一读,并背诵下来。

(完整)小学1-3年级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校长寄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诵读不衰。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展好古诗文诵读活动,加厚和刷新人生底色,提升文化品位,为人生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经典同行,和圣贤对话,为民族增辉! 我们满怀憧憬创办这本教材,衷心希望能以此为媒,面向师生,服务教学,忠实记录我们的成长历程,为我们新的成绩加油鼓劲,成为学校架设的心桥、沟通的平台和求知的乐园。 我坚信这朵新绽的希望的教材必在未来的岁月里明艳无限,茁壮成长,从稚嫩、蹒跚走向稳重、成熟!

目录 寻隐者不遇 (1) 古原草 (2) 登乐游原 (3) 鹿柴 (4) 江雪 (5) 江南 (6) 敕勒歌 (7) 梅花 (8) 望天门山 (9) 早发白帝城 (10) 望庐山瀑布 (11) 咏柳 (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 出塞 (14) 绝句 (15)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作者背景】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注词释义】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说,告诉。 云深:云雾迷蒙。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行踪,所在。 【我会诵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

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改编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学生 具体内容 一、需求评估: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博大精深,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智慧。因而,以古诗词为校本课程,让师生通过“认识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美”来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效果显着。近年来,随着我校古诗词校本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对学校原校本教材《古诗词选集》作了优化改编,形成了“一起来”系列校本教材,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校本课程实施对促进师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对我校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推广的情况展开分析,分别从以“诗”研教。以“诗”促学,教学相长三方面阐述校本课程实践的收效。 二、课程目标: 1 、以“诗”研教,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课程研讨,提升古诗聚焦课堂有效性。我校提出“继传统,吟诗书画,教学相长;创特色,巧思善言,师生共进。”已经有好些年了。古诗词教学的过程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每周一节的古诗课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培养情感,树立人生观的主题教育实践。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古诗词教学实践”成为了教师们教学研讨的焦点。教

师们通过对自己教法的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注重积累,分层提高,活动补充”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 (1)注重积累 课堂内,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品词、品句,背诵古诗词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对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对古诗词学习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所有这些,都是在积累,是让学生在课内对古诗词细细嚼一嚼,咂摸出其中的滋味,感觉到它的“美味”。 (2)分层提高 学生能力有高低,情感体验也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古诗词的教学也要有分层。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多种形式让学生选择,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理解,并试图做到自己觉得最好。比如,有的学生会读诗歌即可,有的能够流利背诵,有的能够通过个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学。这样,“总有一种或几种最适合的方式”好让学生有所收获。 三、课程内容: (1)在诵读中,体会情感 古诗富有音乐感和节奏,听起来琅琅上口,是很适合朗诵的。要想教学生朗诵好中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怎样通过朗诵表达出诗人寄寓在诗歌中的“意”。指导学生朗诵好古诗是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独特风格、理解作品主题体会诗歌情感的有效方法。 比如,朗诵于谦的《石灰吟》,应用缓慢而深沉坚定的语气读,以表现坚贞不屈,刚正清廉的高尚精神。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 柳条,学名白杞柳, 当地俗名簸箕柳、南 柳。把柳条剥去皮,通 体呈白色,就叫白柳 条。我镇的农民擅于把 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 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 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

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 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 临沭县的柳编之乡— —白旄镇。走进柳编之 乡,看到的是一方方、 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 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

六 年级 古 诗 词 三 百 首 本册编者:林秋水 胡丽霏 黄君斓 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古诗词三百首(六年级) 目录 复习(一至五) (5) 1《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7) 2《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 (7)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7) 4《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 (7) 5《对酒》[清]秋瑾 (7) 6《未展芭蕉》[唐]钱珝 (7) 7《咏白海棠林黛玉诗》[淸]曹雪芹 (7) 8《怡红快绿贾宝玉诗》[淸]曹雪芹 (7) 9《步出夏门行》[东汉]曹操 (8) 10《龟虽寿》[东汉]曹操 (8) 11《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8) 12《鄠杜郊居》[唐]温庭筠 (8) 13.文体常识(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8) 14.《虞美人》[宋]蒋捷 (8) 14.《虞美人》[五代]李煜 (9) 15.《浪淘沙令》[五代]李煜 (9) 16.《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9) 17.《蝶恋花》[宋]晏殊 (9) 18.《蝶恋花》[宋]柳永 (9) 19.《念奴娇》[宋]苏轼 (9) 20.《水调歌头》[宋]苏轼 (9) 21.《江城子》[宋]苏轼 (9) 22.《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10) 23.《一剪梅》[宋]李清照 (10) 24.《如梦令》[宋]李清照 (10) 25.《醉花阴》[宋]李清照 (10) 26.《破阵子》[宋]辛弃疾 (10)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经典古诗》34页

第一部分诗词歌赋 别董大Array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 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 “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庭兰。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译文】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第 1 页

渔歌子Array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 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3.鳜(guī)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 纹,味道鲜美。 4.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5.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6.不须:不需要。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 久不愿离去。 第 2 页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 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山水色:湖光山色。 5.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译文】 第 3 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全套

学校校本教材【首篇】 国学文化——弟子规 【内容】一、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你,应该及时答应,不要拖延;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认真去做,不要拖拉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的斥责是有道理的,应该虚心地接受。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事情无论多么微小,都不任着性子胡做,如果胡作非为,你的道德品质便会出现毛病。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东西尽管很小,也不要私自藏起来;假如这样做的话就会使父母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双亲喜欢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妥当;而父母双亲厌恶的东西,就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二、谨: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帽子应当戴正,纽扣应当系好,袜子和鞋子也要穿得服帖。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放置帽子和衣服,应当有固定的地方,不可到处乱丢,以至

于弄乱或者弄烂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穿衣服,可贵之处在整洁,不在于有多么华丽;吃饭的时候,不要挑食,否则就会营养不良。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年纪还小的时候,不应该喝酒;喝酒如果醉倒了,是最难堪的事。 三、信:凡出言信为先见未真勿轻言说话,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如果自己还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就不要随便乱发言。 知未的勿轻传见人善即思齐如果听到的事情没有根据可言,也不要随便乱传;看到别人品质善良,就要向这样的人看齐。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看到别人品质恶劣,自己也要内心反省;如果自己也有这种恶劣的品质,就要尽力改掉,如果没有也要引以为戒,多加注意。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为人最重要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四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如果不如别人,就要不断努力,奋起直追。 四、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用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校本课程《写字》教学设计 第一课左右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的字。 教学重点: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窄右宽:①宽窄比例错误。②缺少“避就”而碰撞。 三、练习 1、描红、临写“洁、强、借、扬、破、眼、赔、极、幅”等字 2、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课后练习。 第二课左右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判 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左宽右窄:①宽窄比例错误。②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知、那、到、劲、如、斯、形、刚、都、影、邻、彩”等 2、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课后练习。 第三课左右结构(三)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短右长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短右长型的字。

小学古诗校本教材

第一课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1节教学内容:江南春作者:杜牧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第二课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2 节 教学内容:乐游原作者:李商隐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白果树中心小学校本教材

前言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

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年级下册校本教材

一、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1) 1.解决问题 (1)100元能买哪些物品,能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 21元 4元 5元 7元 (2)兰兰、冰冰、方方三人共做了30道数学题,兰兰和方方共做了 23道,方方做了10道,兰兰和冰冰各做了多少道? (3)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 (4)小红原来有40元钱,给了妹妹4元钱后,还比妹妹多6元,妹妹原来有多少元钱?

(5)一年级一班参加三个课外小组的共有25人,参加英语组和美术组的有18人,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的有20人,参加三个小组的分别有多少人? (6)一班、二班共有图书100本,如果一班给二班10本两班图书就一样多了,一班原有图书多少本?二班原有图书多少本?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2+37=49 25+49=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4=56 80-56=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2) 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8-72=6 5×6=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4 20÷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问题 (1)饲养小组去年养8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4倍。今年和去年共养多少只兔? (2)桃源小学运动队,第一队有40人,第二队有40人,第三队有55人,第三队要各调多少人给第一队、第二队,才能使三队人数一样多?

二、表内除法(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填一填 (1)20 ÷ 5 = 4 ()()()( ),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把()平均分成每()个为一份,可以分()份,即( )的里面有()个(); 也表示()是()的()倍。 (2)一个星期有7天,一月份有31天,合()个星期零()天。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1、填一填 (1)写出商是6的算式 □÷□=6 □÷□=6 □÷□=6 □÷□=6 □÷□=6 □÷□=6 (2)把12枝铅笔平均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把算式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0 □×4=24 15÷☆=△ □=()△=()○=()☆=()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单位:小学 年级: 负责人: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词鉴赏: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

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2、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最新】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1、生命在你手中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3、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 4、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 5、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 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 1、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2、家庭生活安全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烧水时; ②使用高压锅时; ③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临朐县东城街道文昌小学 《经典诗词散文选》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将《经典诗词散文选》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于改进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 二、课程目标: 学校领导在研究了社会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历史传统后,确定“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中华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课程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语文教学。 三、课程内容: 一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49首。 (2)推荐背诵篇目11首。 (3)《三字经》《笠翁对韵》《小儿语》节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二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7首。 (2)推荐背诵篇目13首。 (4)《弟子规》和《增广贤文》《治家格言》节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三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6首。 (2)推荐背诵篇目14首。 (4)《千字文》《百家姓》和《名贤集》节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诗意。 四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6首。 (2)推荐背诵篇目14首。 (4)《孟子》选读和名言名句、《大学》选读和名句。 (3)逐步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五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47首。 (2)推荐背诵篇目9首。 (3)《道德经》选读和名句、《庄子》、《劝学》选读和名句。 (4)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六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51首。 (2)推荐背诵篇目18首。 (3)《诗经》、《论语》选读 (4)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四、课程评价: (一)检测: 1.根据各年级的规定背诵篇目进行检测。 2.低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中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高年级: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能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管理: 1.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词背诵的验收工作,完成指定篇目的背诵,并达到检测的要求。 2.每学期可举行古诗词诵读的活动,树立背诵典型,激励学生自觉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 五、组织机构: 组长:刘欣 副组长:张淑青刘全玲 组员: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教师

二年级古诗校本教材

二年级上册 21.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注释】 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咸阳市。 浥:湿润。 客舍:旅馆。 柳色:柳象征离别。 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22. 江梅 宋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 冰雪独相宜。 预报春消息, 花中第一枝。 【译文】园林的草木都凋零了,只有梅花反而在冰雪中最适合生长。它正是最早预报春天到来的花之使者。

【赏析】作者的这首咏腊梅诗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腊梅的特征———花瓣似腊,香味似梅,花开寒冬。同时也赞美了梅花不畏惧严寒的品格和“东风第一枝”最先报告春的消息的地位。诗的第一句用园林中其他花草树木都凋敝了来衬托梅花不畏严寒,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赞美了梅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使者。 2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诗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24.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几棵葱翠的垂柳上,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上面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 杞柳的美丽传说 柳条,学名白杞柳, 当地俗名簸箕柳、南 柳。把柳条剥去皮,通 体呈白色,就叫白柳 条。我镇的农民擅于把 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 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 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

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 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 临沭县的柳编之乡— —白旄镇。走进柳编之 乡,看到的是一方方、 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 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

第七单元正确看待问题 小花起死回生 一次,我和邻居阳阳在小区里踢球,不小心踢倒了一颗盆栽小花,盆子碎了,小花也蔫了。 我和阳阳都有点害怕,于是捡了球飞快地溜回了家。回到家,我一边担心被别人知道是我打碎了花盆,同时也很担心那盆小花,想着如果没有谁救它,说不定就枯死了。 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心神不宁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难过地把事情的经过对妈妈说了。妈妈想了想,说:“知道错了,应该想办法弥补。孩子,你可以想想办法,怎样让小花恢复原样。”我想了想,决定找一个新的花盆,把小花栽好。 于是说干就干,我带上花盆和铁锹下楼去,在外公的帮助下,很快就把小花重新栽好了。我再给小花浇上水,它就又变得精神抖擞了。我开心极了。妈妈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考试 上课铃响了,老师捧着批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我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心里紧张得怦怦乱跳,试卷发下来了,错了三处地方,全是粗心惹的祸,第一处是没看清题目,第二处是错别字,第三处是顺序看错。回到家我闷闷不乐,心里不停的责怪自己,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后悔也没有用,把错的题目修改好,记在脑子里,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是啊,吃一堑,长一智,我要吸取教训,把做错的题目都改正好抄在本子上,提醒自己下次考试一定要仔细,不能再错了。同时也鼓劲自己,要把这次的考试教训当成好事,把改正错题当成一种学习,把这个过程当作积累经验的过程,下次更努力,更仔细,把坏事变成好事。

一路欢快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们一家三口去奶奶家,可是我们错过了时间,公交车已经开走了。 我们决定走着去奶奶家,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我们看见,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我们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飘着一朵朵白云的湛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说,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奶奶家。 虽然我们错过了公交车,但是,我们这一路还是收获了无尽的欢快。 一个笔筒 放学后,我拿着妈妈给我的零花钱,兴高采烈地来到小卖部,精挑细选了一个精美的笔筒。 我唱着歌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留神就跌倒了,手里的笔筒也掉在了地上。我连忙把笔筒捡起来,一看,坏了,笔筒被摔了一条缝,变得很难看。我伤心极了,闷闷不乐地走进家门。 这时,爸爸回来了,问我怎么了。我难过地说:“新笔筒摔坏了。”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没事的,孩子,你可以想想办法装饰一下,让笔筒重新变得漂亮一点呀!”我拿着笔筒仔细想了想,便用彩色卡纸剪了几朵漂亮的小花贴在有缝隙的地方,笔筒真的大变样了,我开心极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第二天,小伙伴来我家玩,都说这个笔筒真漂亮,还问我在哪里买的呢。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