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朗核协议

伊朗核协议

Geneva, 24 November 2013

Joint Plan of Action

Preamble

The goal for these negotiations is to reach a mutually-agreed long-term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at would ensure Iran's nuclear programme will be exclusively peaceful. Iran reaffirms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Iran ever seek or develop any nuclear weapons.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build on these initial measures and result in a final step for a period to be agreed upon and the resolution of concerns.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enable Iran to fully enjoy its right to nuclear energy for peaceful purposes under the relevant articles of the NPT in conformity with its obligations therein.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involve a mutually defined enrichment programme with practical limits and transparenc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peaceful nature of the programme.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constitute an integrated whole where nothing is agreed until everything is agreed.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involve a reciprocal, step-by- step process, and would produce the comprehensive lifting of all UN Security Council sanctions, as well as multilateral and national sanctions related to Iran's nuclear programme.

There would be additional steps in between the initial measures and the final step, including,

among other things, addressing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with a view toward

bringing to a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s consideration of this matter. The

E3+3 and Iran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conclu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tual near-term

measur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solution in good faith. A Joint Commission of E3/EU+3 and Iran

will be established to monit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ar-term measures and address issues

that may arise, with the IAEA responsible for verification of nuclear-related measures. The Joint Commission will work with the IAEA to facilitate resolution of past and present issues of

concern.

Elements of a first step

The first step would be time-bound, with a duration of 6 months, and renewable by mutual consent, during which all parties will work to maintain a constructive atmosphere for negotiations in good faith. Iran would undertake the following voluntary measures:

?From the existing uranium enriched to 20%, retain half as working stock of 20% oxide for fabrication of fuel for the TRR. Dilute the remaining 20% UF6 to no more than 5%.

No reconversion line.

?Iran announces that it will not enrich uranium over 5%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6 months.

1

?Iran announces that it will not make any further advances of its activities at the Natanz Fuel Enrichment Plant1, Fordow2,or the Arak reactor3, designated by the IAEA as IR-40.

?Beginning when the line for conversion of UF6 enriched up to 5% to UO2 is ready, Iran has decided to convert to oxide UF6 newly enriched up to 5% during the 6 month period, as provided in the operational schedule of the conversion plant declared to the IAEA.

?No new locations for the enrichment.

?Iran will continue its safeguarded R&D practices, including its current enrichment R&D practices, which are not designed for accumulation of the enriched uranium.

?No reprocessing or construction of a facility capable of reprocessing.

?Enhanced monitoring:

o Provision of specified information to the IAEA,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Iran's plans for nuclear facilities, a description of each building on each nuclear site, a

description of the scale of operations for each location engaged in specified

nuclear activities, information on uranium mines and mills, and information on

source material. This information would be provided within three months of the

adoption of these measures.

o Submission of an updated DIQ for the reactor at Arak, designated by the IAEA as the IR-40, to the IAEA.

o Steps to agree with the IAEA on conclusion of the Safeguards Approach for the reactor at Arak, designated by the IAEA as the IR-40.

o Daily IAEA inspector access when inspectors are not present for the purpose of Design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Interim Inventory Verification, Physical

Inventory Verification, and unannounced inspec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access to

offline surveillance records, at Fordow and Natanz.

o IAEA inspector managed access to:

centrifuge assembly workshops4;

centrifuge rotor production workshops and storage facilities; and,

uranium mines and mills.

1 Namely, during the 6 months, Iran will not feed UF6 into the centrifuges installed but not enriching uranium. Not install additional centrifuges. Iran announces that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it will replace existing centrifuges with centrifuges of

the same type.

2At Fordow, no further enrichment over 5% at 4 cascades now enriching uranium, and not increase enrichment capacity. Not feed UF6 into the other 12 cascades, which would remain in a non-operative state. No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cascades.

Iran announces that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it will replace existing centrifuges with centrifuges of the same type.

3 Iran announces on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ctor at Arak that for 6 months it will not commission the reactor or transfer fuel or heavy water to the reactor site and will not test additional fuel or produce more fuel for the reactor

or install remaining components.

4 Consistent with its plans, Iran's centrifuge production during the 6 months will be dedicated to replace damaged machines.

2

In return, the E3/EU+3 would undertake the following voluntary measures:

?Pause efforts to further reduce Iran's crude oil sales, enabling Iran's current customers to purchase their current average amounts of crude oil. Enable the repatriation of an agreed

amount of revenue held abroad. For such oil sales, suspend the EU and U.S. sanctions on

associated insurance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Suspend U.S. and EU sanctions on:

o Iran's petrochemical exports, as well as sanctions on associated services.5

o Gold and precious metals, as well as sanctions on associated services.

?Suspend U.S. sanctions on Iran's auto industry, as well as sanctions on associated services.

?License the supply and installation in Iran of spare parts for safety of flight for Iranian civil aviation and associated services. License safety related inspections and repairs in Iran as well as associated services.6

?No new nuclear-related UN Security Council sanctions.

?No new EU nuclear-related sanctions.

?The U.S. Administration, acting consistent with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 will refrain from imposing new nuclear-related sanctions.

?Establish a financial channel to facilitate humanitarian trade for Iran's domestic needs using Iranian oil revenues held abroad. Humanitarian trade would be defined as transactions

involving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medicine, medical devices, and medical expenses

incurred abroad. This channel would involve specified foreign banks and non-designated

Iranian banks to be defined when establishing the channel.

o This channel could also enable:

transactions required to pay Iran's UN obligations; and,

direct tuition payments to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or Iranian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up to an agreed amount for the six month period.

?Increase the EU authorisation thresholds for transactions for non-sanctioned trade to an agreed amount.

5 "Sanctions on associated services" means any service, such as insurance, transportation, or financial, subject to the underlying U.S. or EU sanctions applicable, insofar as each service is related to the underlying sanction and

required to facilitate the desired transactions. These services could involve any non-designated Iranian entities.

6 Sanctions relief could involve any non-designated Iranian airlines as well as Iran Air.

3

Elements of the final step of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e final step of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hich the parties aim to conclude negotiating and commence implementing no more than one year after the adoption of this document, would: ?Have a specified long-term duration to be agreed upon.

?Reflect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parties to the NPT and IAEA Safeguards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ly lift UN Security Council, multilateral and national nuclear-related sanctions, including steps on access in areas of trade, technology, finance, and energy, on

a schedule to be agreed upon.

?Involve a mutually defined enrichment programme with mutually agreed parameters consistent with practical needs, with agreed limits on scope and level of enrichment

activities, capacity, where it is carried out, and stocks of enriched uranium, for a period to

be agreed upon.

?Fully resolve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reactor at Arak, designated by the IAEA as the IR-40.

No reprocessing or construction of a facility capable of reprocessing.

?Fully implement the agreed transparency measures and enhanced monitoring. Ratify and implement the Additional Protocol, consistent with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the President

and the Majlis (Iranian parliament).

?Include international civil nuclear cooperation, including among others, on acquiring modern light water power and research reactor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the supply

of modern nuclear fuel as well as agreed R&D practices.

Following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nal step of the comprehensive solution for its full duration, the Iranian nuclear programme will be treated in the same manner as that of any non-nuclear weapon state party to the NPT.

* With respect to the final step and any steps in between, the standard principle that "nothing is agreed until everything is agreed" applies.

4

伊朗核协议

Geneva, 24 November 2013 Joint Plan of Action Preamble The goal for these negotiations is to reach a mutually-agreed long-term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hat would ensure Iran's nuclear programme will be exclusively peaceful. Iran reaffirms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Iran ever seek or develop any nuclear weapons.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build on these initial measures and result in a final step for a period to be agreed upon and the resolution of concerns.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enable Iran to fully enjoy its right to nuclear energy for peaceful purposes under the relevant articles of the NPT in conformity with its obligations therein.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involve a mutually defined enrichment programme with practical limits and transparenc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peaceful nature of the programme.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constitute an integrated whole where nothing is agreed until everything is agreed. This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ould involve a reciprocal, step-by- step process, and would produce the comprehensive lifting of all UN Security Council sanctions, as well as multilateral and national sanctions related to Iran's nuclear programme. There would be additional steps in between the initial measures and the final step, including, among other things, addressing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with a view toward bringing to a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s consideration of this matter. The E3+3 and Iran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conclu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tual near-term measur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solution in good faith. A Joint Commission of E3/EU+3 and Iran will be established to monit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ar-term measures and address issues that may arise, with the IAEA responsible for verification of nuclear-related measures. The Joint Commission will work with the IAEA to facilitate resolution of past and present issues of concern. Elements of a first step The first step would be time-bound, with a duration of 6 months, and renewable by mutual consent, during which all parties will work to maintain a constructive atmosphere for negotiations in good faith. Iran would undertake the following voluntary measures: ?From the existing uranium enriched to 20%, retain half as working stock of 20% oxide for fabrication of fuel for the TRR. Dilute the remaining 20% UF6 to no more than 5%. No reconversion line. ?Iran announces that it will not enrich uranium over 5%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6 months. 1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 刘孝成王怀德 伊朗不仅拥有特殊的地缘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作为石油生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无论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还是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伊朗核问题是以美、伊为主角,俄、欧、中各方共同参与的战略博弈。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刚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争中以零伤亡的新的战争模式尝到了甜头,而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又急需一场战争来提震经济和转移国内注意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英在利比亚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把伊朗核问题推上前台。伊朗自两伊战争后一直受到以美英等西方国家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制裁,而获得核武不仅被他们视为政治杂耍的强力支撑,也是主权自豪的象征。所以伊朗顽固的发展自己的核武计划。 2012年以来,随着双方越来越强硬的表态,我们现在就该思考一旦开战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响到我国。伊朗总统2012年2月曾强硬回击美国说,一旦对伊朗开战伊朗会让整个中东燃烧。而根据军事专家的分析,以伊朗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实力,他是有能力做到的。而中东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伊朗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国。当前伊朗核问题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中国在伊朗最大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需通过分析伊核问题上国家与公司利益的战略契合关系,尽可能转危为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伊朗核问题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损失或者扩大我们在伊核问题上的既得利益,需要对美国及国际组织颁布的对伊制裁法案进行深度分析。 美国在2010年7月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的《伊朗制裁法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任何一家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 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近年来,伊朗核问题迅速升温,已经演变成继朝鲜核危机之后又一世界性核热点。作为全球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伊朗是我国进口石油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中国石油集团重要的投资区域之一。因此,伊朗核问题的进展与我国石油能源的保障息息相关。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机遇;挑战

博弈论在伊朗问题上的应用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43博弈论在伊朗问题上的应用 黄丹婷 (兰州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美伊政治对抗,表面上是关于核不扩散的“规则之争”,实则为核问题所蕴含的军事象征意义和两国军力的此消彼长。伊朗发展核计划,向美国国家安全及其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双方的博弈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博弈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243-2 一、伊朗核问题概述 伊朗核计划最早是在美国资助下发展起来的,美国是第一个与伊朗开展核合作的国家。早在五十年代后期,伊朗即开始着手自己的核计划。巴列维政权时期的伊朗有着宏大的核计划,并且明确表示其核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拥有核武器,可以说如果不是伊朗政权由亲西方到敌视西方的转变,伊朗在西方国家帮助下早已成为核国家。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亲西方的巴列维政权垮台,敌视西方的霍梅尼派掌握了政权,美伊关系发生逆转,伊朗核活动开始问题化。20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对伊进行过两次核查,虽未发现伊朗有发展核武器的迹象,但美情报机构始终认为伊朗在秘密从事核武器的研发,其建造核电站的真实目的是为获取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技术和原料。“9?11”之后,美国外交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将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并试图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邪恶国家”成为美重点打击对象。2003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在法德英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然而,伊朗核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美伊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较量仍是一波三折。 二、美伊之间的矛盾 冷战后时代,美国谋求建立“世界新秩序”,独霸中东是美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中东的战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确保航道自由通畅和能源安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其与恐怖主义相结合;通过输出美国式民主推动地区社会政治转型,进而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伊朗一直有大国情怀,在海湾地区有多重战略诉求。伊朗认为美国住到中东安全格局、“改造中东”的战略目标将使伊朗受孤立、受遏制,于是伊朗决心靠发展军事实力和高举反美主义的大旗,联合广大穆斯林的力量与美国抗争,甚至迫使美国从中东撤军,从而实现伊朗的安全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伊朗发展核计划不但是为了对付美国威胁、确保国家安全的可靠盾牌而且是为了振兴民族的象征、实现强国目标的关键工具。美国对伊朗的歧视和遏制,与伊朗的安全战略目标乃至立国目标构成了尖锐对立。 三、构建伊朗核问题博弈模型 (一)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博弈论研究的是在利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局势中,参与博弈的行为体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通常涉及局中人、策略、支付、行动、结果、均衡等概念。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局中人 本文假设的博弈者设定为美国和伊朗 (2)策略 局中人可能采取的战略行动,策略是双方参与者在博弈中的行动规则或者行动指南。假设在伊朗核问题中各个参与国依据策略最终采取的行动有合作(简写为C)和不合作(简写为D),而将局中人博弈的结果称之为结局(Outcome),那么美伊博弈就会可能有以下几种结局:D1C2(美国不合作、伊朗合作,伊朗损益);C1C2(相互合作);D1D2(相互不合作);C1D2(美国合作、伊朗不合作,美国损益) (3)支付 支付就是在博弈的过程中依据可能的战略而产生的所有可能的结局中各方参与人所获得的回报。我们可以将支付从小到大为分为四种:4th<3rd<2nd<1st,并按照不同结局所代表的支付,从小到大的排序排列就形成了局中人的支付偏好排序。 (二)美伊双方的策略选择及其结果 (1)D1C2(美国不合作、伊朗妥协)。美国在坚信自己会取得这场核问题胜利的前提下,最终迫使伊朗做出重大的让步,无条件的放弃核计划、拆除核设施,将伊朗 纳入美国要构建的中东安全格局。美国彻底解除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核威胁,达到自己巩固中东版的霸权国地位,基本实现自己“改造中东”的战略目标。 (2)C1C2(即双方相互妥协合作)。由于美国考虑到伊朗核问题升级将使自己处于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经济动荡以及国内经济就业形势严峻等多面应付的尴尬局面中,所以借助国际社会的斡旋,美国体面地与伊朗重新达成协议。在伊朗放弃或者冻结核计划的同时,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伊朗的经济要求,同时也对伊朗做出某种程度的安全承诺。 (3)D1D2(双方采取竞争的策略)在美国看来,伊朗是个名副其实的“无赖国家”、“邪恶的轴心”。在伊朗看来,美国在伊朗周围构筑包围圈,孤立伊朗。美国对伊朗国家安全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所以伊朗认为发展核技术不仅关系到它的国家尊严,也是伊朗得以抗衡美国的有效砝码。结果,在双方僵持下,伊朗核问题不断延续和升 级。 (4)C1D2(即美国合作、伊朗不妥协)。由于估计到自己强硬的政策只会让伊朗更有借口执行核计划毛病引起整个中东局面失控,美国首先做出让步。在这一博弈的过程中,美国的信誉和作为超级大国的自尊受到损害,伊朗 作者简介:黄丹婷,(1987-),女,宁夏银川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917870324.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54.html

伊朗核问题的论文(推荐)

伊朗核问题的论文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一、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的原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存在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引起政治问题。 伊朗核进行核电站的建设,当时伊朗的这一举措是得到美国允许的,更是在西方大国的直接帮助下进行的,。随着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的剧烈变动,美国对伊朗的核计划也给予了重新态势。朝核问题虽然历经波折,但毕竟有了六方会谈这个沟通渠道,朝核危机也算进入了相对可控的阶段。此种形势下,伊朗核问题似乎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美国推动安理会对伊朗施加压力的效果不太明显;而美国目前也不愿和伊朗直接面对面谈核问题。但是,美国始终不曾放弃过完全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因为“伊朗可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二、伊朗一定要搞核计划的原因 美国发展核武器是用来对付日本,因为当时日本似乎决心继续战斗若干年。后来苏联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对死敌美国产生威慑作用。英国和法国发展核武器出于两个原因:为了维护其下降的大国地位和有自己的威慑力量对付苏联。在国王统治时期,伊朗总是担心美国(当时保护伊朗不受苏联侵犯的国家)可能中止对它的保护。自苏联帝国崩溃后,这样的威胁不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式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在世界不少区域内,地区性冲突加剧,局部战争不断。伊朗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决定发展核武器。需要用核弹对付的敌人是美国。以拥有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来达到政治上的要求和目的。 三、中国在伊朗问题上能否让步

博弈论解决利益冲突的策略

从反反复复、至今未果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到眼下令世人关注、随时可能爆发危机的伊朗核问题,您是否已参透出什么?可以考虑的一个答案是:利益与博弈。 博弈,这个原本只是在学术圈里出现的名词,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只要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会有博弈的态势,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一门有关“彼此互不信任的人之间的冲突的科学”。 半个世纪以来,博弈论给经济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以至于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会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随着博弈论专家千方百计把博弈论写得浅白一些,博弈论也开始进入大众阅读领域。 “为什么有些组织、个人或国家能够成功地推动合作,而另外一些组织、个人或国家却要遭受冲突之苦?”以色列裔美国人罗伯特·奥曼和另外一名美国人托马斯·C·谢林所做的研究,由于“为这一自古以来困绕我们的问题带来启迪”,赢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单从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的这个奖项的评语看,其政治和外交意味甚浓,一忽悠很容易就会被当成诺贝尔和平奖啦。这倒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主要趋势,即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者由诺贝尔经济学奖所反映的现代经济学发展,越来越重视深入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了。 事实是:最近十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已多次授予博弈论及相关的领域,包括非合作博弈、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以及奥曼和谢林前年获奖所涵盖的领域——合作博弈和博弈基础理论。 囚徒困境 博弈论研究,用句大俗话来说就是“策略”。威廉姆·庞德斯通著《囚徒的困境——冯·诺伊曼、博弈论和原子弹之谜》给出了有关博弈论的一个有趣的定义,说博弈论是“研究在有思想的、可能会去骗人的对手之间的冲突的学问”,这使得博弈论听起来似乎更像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数学的分支。 诸位一定听说过“囚徒困境”这个著名的博弈模型吧?其大意是:两个被指控共同参与了某种犯罪的囚徒被检察官分隔开来提审,两人都知道可以有如下选择:1、如果他们都不坦白,那么根据已有证据,两人都将被判1年的监禁;2、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都将被判2年监禁;3、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个不坦白,那么坦白的人将被释放,而另一人将被判3年的监禁。 在上面这个假定的故事中,最好的策略显然是双方都选择抵赖。但由于两人在被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选择这种策略得出的结果往往又适得其反。因此,选择坦白还是抵赖,一时可不容易作出决断。这便是囚徒的两难境地。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塔克于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编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向一群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不料它后来演绎出许多版本,竟

模拟联合国伊朗核问题2

决议草案 所在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 议题:伊朗核问题 起草国: 附议国: 重申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和该条约所有缔约国全面遵守其一切义务的必要性,并回顾缔约国有权按照该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 严重关切地注意到, 关切地注意到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条采取行动,以使原子能机构关于暂停的要求具有强制性,再次表示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大力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的作用, 强调指出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邦、以色列、联合王国和美国愿意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探讨在其2006年6月提案(S/2006/521)基础上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总体战略,并指出,这些国家确认,一旦国际社会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即会给予其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任何无核武器缔约国相同的待遇, 决心采取适当措施落实安理会各项决定,以劝服伊朗遵守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和满足原子能机构的要求,阻止伊朗发展敏感技术来支持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直至安全理事会认定这些决议的各项目标已经实现, 关切伊朗的核计划有扩散危险,以及在此方面,伊朗仍未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仍未遵守安全理事会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和第1747(2007)号决议的规定,铭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采取行动, 1.吁请伊朗不再拖延地采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GOV/2008/14号决议所要求的步 骤,这些步骤是对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建立信任及解决悬而未决的问 题所不可或缺的; 2.为此要求伊朗须暂停所有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包括研究与开发,并由原子能 机构予以核查。鼓励原子能机构继续开展工作,澄清所有未决问题,强调这将有 助于恢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支持原子能机构按照伊朗 和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保障监督协定》,加强其对伊朗核活动的保障监督; 3.呼吁所有国家对于从事、直接参与或支持伊朗扩散敏感核活动或发展核武器运载 系统的人在本国入境或过境,保持警惕和克制

伊朗最新形势分析

一、伊朗核问题渊源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11年11月8日的新报告明确表示,伊朗进行核试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核武器。以此为导火索,伊朗核危机再次爆发,以色列频频发表强硬言辞要对伊朗动武,以色列、英国和美国扬言要不惜动用武力,坚决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新一轮伊朗核问题爆发。 二、各方势力对伊朗核问题态度 在伊朗核问题上,世界关注度已经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从最近的各方表态来看,针对伊朗核问题的战争今年内是打不起来的。虽然打不起来,可是却都充满了各方的力量消长。 美国参议院2011年12月1日全票通过对伊新制裁措施,要求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惩罚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的外国银行。这几乎是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彻底切断。 欧盟外长会议2012年1月23日作出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转运原油和成品油,以及为伊朗的石油贸易提供融资和保险服务。决议还禁止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化工产品,禁止欧盟成员国向伊朗出口石油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禁止欧盟企业继续向伊朗石化产业投资或与伊朗相关企业合资经营新项目。但为保护成员国及相关企业的既得利益,决议规定那些“已签署的合同”可被执行至今年7月1日。欧盟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审查对伊朗石油制裁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近期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似乎出现转机,平壤展示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前所未有的合作态度﹐让许多亚洲观察家们欢呼解决朝核问题的曙光已经出现﹐甚至有舆论声称伊朗的内贾德应该向金正日学习。然而﹐朝鲜真的是伊朗学习的榜样吗﹖ 朝鲜无核化渐露曙光﹖ 三月十三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一行七人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自朝鲜二00三年一月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进入朝鲜。而第六轮六方会谈在朝鲜金融问题上的一步一个脚印﹐不禁让人对朝鲜半岛无核化持有乐观态度。 纵观自去年十月朝鲜核试验以来的危机解决历程﹐可以看出﹐朝核危机的两个最关键当事国──美国和朝鲜﹐其态度都逐步由强硬转化为妥协﹐由正面对抗而转化为谈判合作﹐以至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山重水复而最终柳暗花明﹐充满了戏剧性﹐也极富启示意义。 朝鲜目前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压力。而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在伊朗核问题上又难以突破﹐布什政府急于在所剩不多的任期内摆脱外交窘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傅梦孜说﹕"朝美妥协的背后是双方在朝核问题上都有取得突破的强烈愿望。" 朝鲜的态度先后经历了对抗制裁﹑威胁进行二次核试验﹐到祗同意同美国直接谈判对话﹐然后到接受斡旋﹑同意参加六方会谈的转变。而参加六方会谈以来﹐其最初的强硬态度也逐步软化﹐并以合作的态度作了诸多妥协﹐如最初将解除制裁作为谈判前提﹐随之转变为以美国解除金融制裁为谈判前提﹐接着又同意就解除金融制裁以及弃核进行谈判﹐然后又发展到愿意以弃核换取包括解除制裁﹑各国对朝援助以及美朝关系正常化等在内的回报﹐以及近来同意重启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而纵观美国对危机的前后表现﹐也可以看出一贯主张对朝强硬的布什政府﹐在国内府院格局易势﹐国际上伊拉克战争渐成泥沼﹐而伊核朝核同时吃紧﹑东西夹击的复杂情势下﹐对朝政策也渐趋理性﹐态度也逐步软化﹐为危机解决也做出了一些策略性妥协﹐如最初是主张严厉制裁甚至发出武力恫吓﹐接着是同意安理会通过由中俄主导的适度制裁决议﹐由最初普遍怀疑六方会谈的可行性和成效﹐发展到同意参加六方会谈。在六方会谈上﹐其态度也由最初的朝鲜弃核是前提﹐转变为可以就弃核条件进行谈判﹔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并回避美朝对谈﹐发展到"二.一三共同文件"签署后接连开展美朝对谈﹔由最初的朝鲜先弃核﹑美国后解除金融制裁﹐软化为朝鲜祗要不再进行新的核活动﹐而先期开展弃核准备﹐美国就可以解除对澳门汇业银行资金的冻结。最关键的是﹐美方的最初谈判目标定位仅仅限于朝鲜不再进行二次核试验和放弃核计划﹐逐步积极提高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美朝关系正常化等深层次方面。 然而﹐尽管朝鲜六方会谈达成的共识正在得到逐步落实﹐但下一步的谈判和具体行动仍然面临难啃的硬骨头。朝鲜如何进一步拿出弃核行动﹐特别是能否如愿关闭宁边核设施﹐无疑是下一轮会谈的焦点﹐也是美朝

伊朗核问题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伊朗核问题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华黎明 [内容提要]伊朗核问题自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以来,国际社会不断斡旋调停甚至制裁,不仅未能取得 任何进展,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伊朗决心拥核,除有着追求充当地区强国的企图外,更主要的是伊朗伊斯兰政权自成立以来就始终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尤其是美伊关系的长期敌对。多年来,伊核问题一直是大国之间相互较量的杠杆,其发展前景或是西方国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不断加大对伊施压,或是美国(通过以色列)对伊动武,或是美伊谈判和平解决。无论哪种前景都会对美俄关系、美欧关系、美中关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美俄关系美欧关系美中关系 [作者简介]华黎明,前驻伊朗大使。[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10)03-0035-05 2010年第2期总第114期 No.2,April 2010Seq.No.114 Peace and Development 2003年以来,伊朗核问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冷战结束后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伊斯兰大国之间延续时间最长、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对峙,也是对世界核不扩散体制的严峻考验。在伊朗核问题上,不仅展开了各大国之间的博弈,而且其解决前景直接影响到掌握着世界经济命脉的中东是毁于战火还是走向和平。 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伊朗对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继美苏之后最早着手核技术研发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上个世纪70年代,伊朗已拥有一个零功率反应堆、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1971年,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 ),不久又加入“欧洲气体扩散组织”(EURODIF )。1974年,在西德帮助下,伊朗在波斯湾港口城市布什尔开始动工兴建核电站。这一切都发生于冷战时期巴列维统治下奉行亲美政策的伊朗。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由于长老霍梅尼 曾有言称,核武器是“非人道”的,伊朗伊斯兰政权曾一度中断了所有的核计划,还主动停止了布什尔核电站的建设和与西德的合作。 两伊战争和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朗恢复了核技术的研发。1991年伊朗与俄罗斯达成恢复修建布什尔核电站的协议。1995年初伊俄签署俄罗斯为伊朗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引起美国的警觉。美国克林顿政府反复对俄叶利钦政府施压,试图阻止俄伊核合作,未果。 伊朗的“核问题”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点始于2003年之后。2002年8月,流亡国外的反政府组织“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揭露伊朗政府分别在伊朗中部的纳坦兹和阿拉克秘密修建了铀浓缩设施和重水反应堆。同年年底,美国公布了侦察卫星拍摄的上述两处核设施的照片,称伊朗有可能利用这两处设施制造核武器。随后,美国向伊朗施加强大政治压力。2003年9月,美国以伊朗违反了NPT 为由,要求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对伊朗实施制裁。 2003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

伊朗核问题立场文件 (张)

伊朗核问题立场文件 学校:福建农林大学 国家:印度 委员会:**** 议题:伊朗核问题 代表:应哲涵、张思宇 伊朗核问题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伊朗在当时的盟友美国的帮助下建议了成体系的核设施,用于核技术研究。随着1979年伊朗革命的进行并取得胜利,美伊交恶,伊朗在失去技术支持情况下不得不放弃核活动。但进入21世纪以后,在2003年伊朗总统内贾德上台以后,公开进行核活动,并告知各国伊朗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消息引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在多方的努力之下伊朗核问题进入多国共同解决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伊朗2003年12月签署《核不扩散条约》附带条件书,并在2004年6月停止铀浓缩活动。但好景不长随着国级局势的变化,伊朗断然撕毁条约,进行核活动,印发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05年通过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近年来随着伊朗不断地采取强硬措施,以及不断升级核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通过国际制裁使伊朗屈服,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是问题愈加复杂。 伊朗核问题涉及的关系面复杂一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冲突,所以伊核问题严重影响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在伊核问题上,我国一直倡导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在国际院子能机构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同时我方支持伊朗方面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是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以及为达到拥有核武器的目的采取的一切行动。 伊核问题发生以来我方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与多方进行会谈交流意见,多次与美国、伊朗进行交涉,在伊朗与美国之间进行斡旋,促进双方进行和平对话。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上支持对伊的制裁措施,向伊朗施压。 随着伊朗问题复杂性不断加深我方坚持人为只有多方参与才能彻底解决伊核问题。据此我方提出一下建议—— 1:坚持多方会谈,美俄中英法德等有重大国际影响力或地区影响力的国家继续在多方会谈中发挥作用 2: 阿盟、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等国际或地区组织应挥带头作用,在新一轮谈判中

关于伊朗的核问题

关于伊朗的核问题 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图片数字博物馆核心用户百科商城 拆分词条伊朗核问题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伊朗核问题漫画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议,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 目录 背景资料 关于伊朗的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时间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美国主战派 美国主和派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2003年的决议2004年的决议 2004年的决议 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朗的决议第1737号决议 第1747号决议 第1803号决议 第1929号决议 中国政府的立场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伊朗第一座核电站将投入运营背景资料 关于伊朗的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时间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美国主战派 美国主和派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2003年的决议2004年的决议 2004年的决议 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朗的决议第1737号决议

第1747号决议 第1803号决议 第1929号决议 中国政府的立场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伊朗第一座核电站将投入运营 展开编辑本段背景资料 伊朗核现状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

形势与政策 之 伊朗核问题摘要

[摘要]近来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仍然对伊朗采取强压和有限接触的“双轨战略”,而伊朗努力抓住机遇,积极介入中东事务,扩大外交攻势,欲借助国际社会力量改变目前的状态。但第四轮制裁决议的通过,使得原本由巴西、土耳其和伊朗达成的“核燃料交换协议”所带来的一线希望破灭,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僵局。伊朗核问题之所以难以取得进展,关键是受多种因素制约,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伊朗目前所处的安全困境没有得到解决所致。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动态根源 一、伊朗核问题的新动态 伊朗近来的一系列动向值得关注:就在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队事件以后,伊朗公开表示,伊朗的革命卫队愿意为国际救援提供军事护航,并派遣两艘救援船只前往加沙,这表明伊朗想借以色列袭船事件摆脱外交孤立,6月初, 伊朗又密集展开外交攻势,分别对俄罗斯、土耳其、塔吉克斯坦和中国进行访问,欲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来化解伊核问题僵局,主动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抓住一切机遇融入到国际社会,为自己争取一个正常的发展空间。尽管伊朗在伊核问题上态度积极,但仍未能阻止美国推动下的新一轮制裁。2010年6月9日上午,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表面上看,第四轮制裁决议的通过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博弈中的胜利,但这只会使得伊朗进一步捍卫本国利益,继续发展核事业。甚至会使伊朗采取不合作姿势,消弱联合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权威性。但目前伊朗仍然表示将继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管下进行铀浓缩工作。 二、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进程 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的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1980年美国与伊朗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对伊朗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2月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后,伊朗核计划遭美国严重质疑,伊朗问题开始凸显。同年10月,在国际社会的周旋下,伊朗中止了铀浓缩活动并于12月18日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为3.5%的低纯度浓缩铀。2007年4月,伊朗宣布已能进行“工业规模”的核燃料生产。2007年8月28日内贾德表示伊朗已是一个“核国家”,已有3000多台离心机投入运作。一年之后,2008年7月26日内贾德表示已拥有近6000台离心机。2009年4月,伊朗首座核燃料工厂落成,每年可生产40吨核燃料。2009年9月,国际原子能结构证实伊朗正在建造第二座铀浓缩工厂。2010年2月11日,内贾德宣布伊朗已经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2010年2月16日,内贾德表示伊朗最近完成了新一代离心机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不久后投入使用。2010年2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报告中指责伊朗正在

伊朗核问题背景资料(模拟联合国)

伊朗核问题的背景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造成伊朗核问题今日今时危局的主要原因远远超越了伊朗自身,而是深深扎根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其中包括伊朗同西方、伊朗同以色列、伊朗同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之间、美国同欧洲围绕核计划,以及伊朗什叶派神权政权间种种相互交织的利益与冲突。从历史事件上看,以上种种关系的由来又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几乎持续上世纪整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因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及巴以冲突而加剧的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分歧,甚至“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势力发展对西方体系的冲击。 国际社会之所以为伊朗核计划忧心忡忡,并不在于伊朗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是否具有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而是在于伊朗始终无法让国际社会信服其核能开发是完全出于和平目的。国际社会进而担心,伊朗在接受国际核监督之外,还可能另有一套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计划。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心腹大患之时,一个拥有核武器、并且在西方眼里同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伊朗,对西方而言是完全不可容忍的。这也就解释了美国的底线:伊朗绝对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的强硬与西方的恫吓背后,伊朗距离美国的底线究竟有多远?根据制造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天然条件下出产的铀矿需要加工成所谓的铀浓缩体(俗称“黄色蛋糕”),然后转变成铀四氟化物(UF4),后者再进一步转换成为气态的铀六氟化物(UF6),然后通过离心机将铀六氟化物加工成低浓缩铀(就是目前伊朗宣布已取得的技术突破),低浓缩铀进一步浓缩成高浓缩铀,后者既可产生民用核能,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 如果伊朗的声明属实,根据有关专家估算,它距离生产出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高浓缩铀还有十三年零七个月。但令国际社会担心的是,伊朗不会满足于其目前拥有的164台离心机机组——伊朗已经声称到今年底修建由3000台离心机组成的机组。据估算,这样规模的机组将可以在271天内造出一枚原子弹所需的高浓缩铀。而伊朗的内坦兹核工厂的装机设计容量是5万台离心机,假设在美国的炸弹降落下来之前建成并全力运行,只需16天就可以造出一枚核弹所需量的高浓缩铀。 去年俄罗斯为解决僵局提出的在其领土上建立合作核燃料工厂的提案,主要是避免让伊朗完成浓缩铀的全过程,即将“黄色蛋糕”之后的阶段转移到俄境内进行加工。而伊朗宣称的低浓缩铀的制成,标志着伊朗掌握了浓缩铀的全过程技术。因此,内贾德在4月11日骄傲地宣称,伊朗从此加入核俱乐部的行列。 伊朗核问题的现状

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分析

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分析 [摘要]伊朗发展核技术的时间很长,其可能发展核武的最大原因在于安全上受到的巨大威胁,同时具有追求地区大国地位,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因素。美国欲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只是其最低目标。其通过改造中东加强自身霸权的政策导致了与伊朗的直接对抗。美国能否使伊朗屈服,关键在于伊朗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够给美国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的威慑力。通过对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分析,发现非合作博弈下,美国不会与一个不听话的伊朗改善关系,而伊朗的最佳选择将是发展核武。 [关键词]伊朗美国核问题博弈论 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问题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围绕伊朗核问题,联合国和世界各大国都采取了相关行动。伊朗核问题既是核扩散问题,也是美伊关系问题。既涉及到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也涉及到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本文试图应用博弈论的一些原理,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分析,对可能的结果进行预测。 一伊朗核问题的发展 伊朗核问题最近发端于2003 年2 月到6 月,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2002 年9 月16 日,美情报机构依据两幅侦察卫星照片,指出伊朗正在纳坦兹和阿拉克建造两个秘密的核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于2003 年2 月下旬到伊视察。巴拉迪率专家如期视察了伊朗的两座秘密核设施,两处核设施不仅规模巨大,而且非常先进,其中纳坦兹的地下浓缩铀厂可安装5 000台气体离心机。国际原子能机构得出结论,伊朗不仅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气体离心机的十个国家之一,而且也具备了生产浓缩铀的能力。如果整个工厂建成,每年可制造两枚铀弹。从2003 年6 月到2003 年12 月,有关各方主要围绕伊朗是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以及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这一主题进行斡旋。从2003 年12 月至今,主要围绕伊朗中止浓缩铀活动等问题进行交锋,2006年7页13日,安理会五常和德国等六国就伊朗核问题提出了一揽子计划,伊朗也作出了答复。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伊朗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成员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签字国。1974 年 5 月,伊朗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保障监督协定,从此伊朗所有和平核活动中的一切原材料或特种可裂变材料及相关核设施均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但曾威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3 年12 月,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代表伊朗政府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该如何解决

伊朗核问题该如何解决 伊朗核问题关系到众多利益关系,该如何解决,并非几句话就能说明的。这主要还是要看伊朗、美国、中国的谈判和沟通,解决伊朗核问题除和平和外交办法别无他路。伊朗方面:埃谢尔是以色列最资深的军事战略家,他打算用雄辩的语言让北京相信,相比于对伊朗更严厉的制裁,军事冲突的后果将严重得多,因为冲突可能将导致来自中东的原油供给中断,而中国的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石油。伊朗希望得到北京的支持,这也有利于两方的利益最大化。中方强调六国致力于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期待早日重启与伊朗的谈判。我们希望有关各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外交努力,推动即将举行的六国及欧盟与伊朗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而美国方面则一直坚持有武力来解决伊朗核问题,大家都知道,伊朗是一个不使用美元的国家,美国无法在伊朗取得大的利益,也无法用经济让伊朗政府破产。虽然恨透了伊朗,但对伊朗却毫无办法。用武力解决直接解决伊朗问题,美国人不是不想,可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伊朗的核武器真若能搞成的话,美国人更是别再做梦拿到伊朗的利益。甚至,中东利益也会损失殆尽。更会危及美国的全球利益安全。伊朗可以夹核武叫版以色列,也有力的支持了巴勒斯坦的国家的民族之战。美国方面希望试图说服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施加更多的压力,这是一厢情愿的做法,因为,中国从未公开承诺过将在国际事务中去支持制裁伊朗。 中国在未来的伊朗核问题上,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中国不会支持任何新的经济或者军事制裁行动,这无助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并且我个人甚至坚信,无论是经济的还是军事的对伊朗制裁行动,并不符合中国在波斯湾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