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物理学基础第2章2011-09-08

近代物理学基础第2章2011-09-08

近代物理学基础第2章2011-09-08
近代物理学基础第2章2011-09-08

近代物理学(近三年高考题)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 作为选择题与填空题,本考点得涉及面广,选项可能涉及近代物理学史,波尔模型,光电效应与原子核结构,而填空题可能涉及衰变、核反应方程得书写、光电效应得极限频率与最大初动能等,既就是备考得重点也就是命题得热门选项。 【考点pk 】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波粒二象性 【名师点睛】 1、 量子论:①普朗克认为物质得辐射能量并不就是无限可分得,其最小得、不可分得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就是说组成能量得单元就是量子。每一份电磁波得能量νεh =②物质得辐射能量不就是连续得,而就是以量子得整数倍跳跃式变化得○31905年,爱因斯坦奖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得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即:νεh =、 其中就是电磁波得频率,h 为普朗克恒量:h=6、63×10 -34 s J ? 2、黑体与黑体辐射:○1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得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得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得分布都与温度有关。○2随着温度得升高,黑体得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3随着温度得升高,辐射强度得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3、光电效应:在光得照射下,金属中得电子从表面逸出,发射出来得电子就叫光电子,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得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得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得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得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得增大而增大。③大于极限频率得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得光电子数得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④ 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得发射一般不超过10-9 秒。波动说认为:光得能量即光得强度就是由光波得振幅决 定得与光得频率无关。所以波动说对解释上述实验规律中得①②④条都遇到困难 考点二、原子结构 1. 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得观念,揭示出原子也有复杂得结构。汤姆生得原子模型: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就是一个带电小球,它得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得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实验结构图如下,实验现象:a 、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b 、 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得偏转c 、 有极少数粒子得偏转角超过了90°,有得几乎达到180°,即被反向弹回。结论 →否定了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即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 得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与几乎全部得质量,带负电荷得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3、 波尔得原子机构模型:○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得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就是

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学基础公式大全

一. 狭 义相对论 1. 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原理 2. 时空坐标变换 3. 45(1(2)0 m m γ= v = (3)0 E E γ= v =(4) 2222 C C C C v Pv Pv Pv P E E E E ==== 二. 量子光学基础 1. 热辐射 ① 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能完全吸收的物体。 吸收比:(T)1B αλ、= 反射比:(T)0B γλ、= ② 基尔霍夫定律(记牢) ③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vt x C v = β

B B e e :单色辐射出射度 B E :辐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辐射的能量 ④ 唯恩位移定律 m T b λ?= ⑤ 普朗克假设 h εν= 2. 光电效应 (1) 光电效应的实验定律: a 、n I ∝光 b 、 0 00a a a a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νννν----==== (23、 4 三. 1 ② 三条基本假设 定态,,n m n m h E E h E E νν=-=- ③ 两条基本公式 2210.529o n r n r n A == 12213.6n E E eV n n -== 2. 德布罗意波 20,0.51E mc h E MeV ν=== 22 mc mc h h νν== 电子波波长:

h mv λ= 微观粒子的波长: h h mv mv λλ= === 3. 测不准关系 x x P ???≥h 为什么有?会应用解题。 4.波函数 ① 波函数的统计意义: 例1① ② 例2.① ② 例3.π 例4 例5,,设 S 系中粒子例6 例7. 例8. 例9. 例10. 从钠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是2.3eV ,①用680nm λ=的橙光照射,能否产生光电效应?②用400nm λ=的紫光照射,情况如何?若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动能为多大?③对于紫光遏止电压为多大?④Na 的截止波长为多大? 例11. 戴维森革末实验中,已知电子束的动能310k E MeV =,求①电子波的波长;②若电子束通过0.5a mm =的小孔,电子的束状特性是否会被衍射破坏?为什么? 例12. 试计算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及运动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例13.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5eV 的能量后,①所能达到的最高能态;②在该能态上氢原子的电离能?电子的轨道半径?③与该能态对应的极限波长以及从该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可能辐射的光波波长?

近代物理课后答案

近代物理课后答案 光电11 2.5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证明:光子和自由电子相碰撞不可能产生光电效应。 证:假定自由电子可以吸收一个光子,不失一般性设电子初始静止,光子未被吸收前,能 量和动量守恒 2 / h m c E h c P ν ν ?+= ? = ? ,吸收后的能量和动量守恒 / E h c P ν ?= ? ? == ? ? 。得到 =2 m c=,但这是不可能的。故题设正确 2.7波长为0.1 nm的X射线光子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解:动量34924 / 6.6310/0.110 6.6310/ p h kg m s λ--- ==??=?? 能量/1240/0.112.4 E hc keV λ === 2.8由50 KeV电压加速的电子,在轫致辐射中产生最短X射线波长是多少? 解:3 /1240/50100.0248 hc E nm λ==?= 2.13已知电子的动能分别为1 MeV和1 GeV,求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 解:电子能量太大,需考虑相对论效应,波长 h hc p pc λ=== 1MeV 的电子波长872fm λ== 1GeV 的电子波长 1.24fm λ== 2.13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可以用波长和频率表征,试问用实验方法能够直接确定其中的哪一个?对另一个的确定能说些什么? 答:戴维斯-革末实验测量了物质波的波长,不能直接测量物质波的能量 2.14根据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说明:在原子中电子的轨道概念已失去意义,在电视机显像管中运动的电子为什么仍旧可以用电子轨道概念?(设显像管加速电压为10 KeV,管长为0.5 m)

答:以氢原子基态为例,电子的动能为13.6eV ,对应德布罗意波长约0.34nm ,氢原子半径才0.053nm ,轨道概念在原子中失去意义;而电视显像管中10keV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0.0124nm ,远小于显像管的长度0.5m ,显像管中的电子仍旧可以使用轨道概念 2.17动能为5.0 MeV 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0.1μm ,质量密度为41.7510?3Kg/m 的金箔,试求散射角大于090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 解:2 22221231cos /2[()()]4sin /24 dn a a Nt d Nt b b Nt n θθπθθπθθπθ==-=??,12/2,θπθπ== 其中436 232121.7510100.110 6.0210 5.3410197A t Nt N m A ρ--????==??=? 而2102 1.4427945.545 Z e a fm E πε==??=,所以散射角大于900的概率为 2.18 α粒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7300多倍,若速度为v 的非相对论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散射角约为410-rad 。 证:正碰时α粒子动量改变最大,α粒子与电子碰撞前后能量、动量守恒得 2221212 /2/2/2Mv Mv mv Mv Mv mv ?=+?=+?, 由此得到12Mv Mv mv -=和2222 1111/()()2()mv M v v v v v v v v v =-=+--,于是有 12()2M v v mv P m tg P Mv Mv M θ-?==,即422~107400 m rad M θ- 2.21对一次电离的氦粒子+He 和两次电离的锂离子++Li ,分别计算: (1)电子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2)电子处在基态时的能量; (3)电子由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光子的波长。 解:类氢离子的轨道半径和能量分别为2 11,n n r r r Z ==0.053nm , 221122,13.6n hcRZ Z E E E eV n n =-==-,2121(1)hc Z E n λ=-,波长为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 1《现代声学理论基础》马大猷著 2《物理学家用微分几何》(第二版)侯伯元、侯伯宇著3《数学物理方程及其近似方法》程建春 编著 4《计算物理学》马文淦编著 5《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第二版)戴元本著6《理论力学》张建树、孙秀泉、张正军编著 7《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上册)(第二版)梁灿彬、周彬著8《物理学中的群论》(第二版)马中骐著 9《辐射和光场的量子统计理论》曹昌祺著 10《实验物理中的概率和统计》(第二版)朱永生著11《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何琳、朱海潮、邱小军、杜功焕编著 12《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第二版)徐克尊著 13《大气声学》(第二版)杨训仁、陈宇著 14《输运理论》(第二版)黄祖洽、丁鄂江著15《量子统计力学》(第二版)张先蔚编著16《凝聚态物理的格林函数理论》王怀玉著 17《激光光散射谱学》张明生著 18《量子非阿贝尔规范场论》曹昌祺著 19《狭义相对论》(第二版)刘辽、费保俊、张允中编著 20《经典黑洞和量子黑洞》王永久著 21《路径积分与量子物理导引—现代高等量子力学初步》侯伯元、云国宏、杨战营编著 22《量子光学导论》(第二版)谭维翰著23《全息干涉计量——原理和方法》熊秉衡、李俊昌编著 24《实验数据多元统计分析》朱永生编著 25《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中册)(第二版)梁灿彬、周彬著26《中子引发轻核反应的统计理论》张竞上著 27《工程电磁理论》张善杰著28《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下册)(第二版)梁灿彬、周彬著29《经典电动力学》曹昌祺著 30《经典宇宙和量子宇宙》王永久著 31《高等结构动力学》(第二版)李东旭编著32《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上册)X 射线衍射结构晶体学基础》(第二版)梁敬魁编著32《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下册)X 射线衍射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二版)梁敬魁编著 33《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原理》[意] Giuliano Benenti 、Giulio Casati、Giuliano Strini 著王文 阁李保文译 34《近代晶体学》(第二版)张克从著 35《引力理论》王永久著 36《低温等离子体一一等离子体的产生、工艺、问题及前景》[俄]B. M.弗尔曼、[俄]H. M.扎什京编著邱励俭译 37《量子物理新进展》(第二版)梁九卿、韦联福著 38《电磁波理论》葛德彪、魏兵著

近代物理基础练习题

信息商务学院《近代物理基础》 期末练习题 计算用物理常数: 1eV=1.6×10-19J 1uc2=931.5Mev 电子静止质量:m0=9.11×10-31kg 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 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 1.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是; 和。 2.电介质的极化有两种,一是; 二是。 3.在硅基体中掺进了3价元素锑,则形成了型半导体,其杂质能级叫 4.频率为ν 的光子的能量ε = ,动量p = ,静质量m0= 。5.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那些是产生激光的条件,将其标号列出。 (1)自发辐射(2)受激辐射(3)粒子数反转(4)两能级系统(5)谐振腔 6.在太阳能电池中,本征半导体锗的禁带宽度是0.67eV,它能吸收的辐射的最大波长是m。 7.放射性衰变的三种形式是衰变、衰变、衰变。8.光电效应中从铝中逸出一个电子最少需要4.2eV的能量,铝的红限波长为nm。9.在布喇菲晶体点阵分类中,三维晶格的布喇菲胞共有种。 10.氢原子中的电子处于量子数为n=4,l=3的量子态,则该电子角动量L的值为 二、分析与计算题(共50分,每题10分) 1.一静止长度为l0的火箭(可看作S’系)以恒定速度u相对参考系S运动,某时刻从火箭头部A发出一光信号。 (1)对火箭上的观察者,求光信号从火箭头部A到达火箭尾部B所需的时间? (2)对S系中的观察者,求光信号从火箭头部A到达火箭尾部B所需的时间?

2、一电子与光子的波长都为0.2nm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他们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3、设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波函数为; 求粒子在第一激发态(n=2)中,几率最大的位置。 (1)写出密度函数; (2)求几率最大的位置。 4、在氦氖激光器中,从氖的5s 到3p 能级跃迁时辐射632.8nm 的激光,已知将氖原子从基态激发到3p 能级需吸收18.8eV 的能量,求将氖原子从基态激发到5s 能级需要多大的抽运能量? 5、一维原子链,链上原子等间距分布,最近邻原子间的力常数相间地为β和10β,各原子质量相等为m 。 (1)画出一维单原子链模型图(要求表示出原子位移及力常数); (2)写出第2n 个原子的振动方程 二、应用题(10分) 1.1932年,科可洛夫赫瓦尔顿用加速后的质子轰击锂(Li 73)原子发生裂变反应,产 生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粒子,并放出大量能量。 (1)写出此裂变反应式 (2)求反应放出的能量(单位取Mev )。(锂核(Li 73)质量7.016005u ,氦核(He 4 2)质量 4.002603u ,质子(H 11)质量1.007825u ) 四、综述题(10分) 按要求写出本学期学过的量子力学部分所满足的下列物理规律。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 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 1000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 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常塞曼效应。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 1/4波片的目的是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

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 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 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 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 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 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近代物理考试复习

近代物理考试复习

1.什么是量子力学,简述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举例量子力学的实际应用。 答: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十九世纪中期,物理学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经典理论体系。由于经典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重大难题,因而当时有许多物理学家错误地认为经典物理学理论是物理学的“最终理沦”,往后没有什么重大的工作可做了,只是解一下微分方程和对具体问题进行解释。但是,在经典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中,不断出现了几朵“乌云”—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事实。其中最著名的是开耳芬称之为“第一号乌云”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与“第二号乌云”的黑体辐射实验,此外还有光电效应实验和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等。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普朗克公式,正确地给出了黑体辐射能量分布。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原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在轨道上运动时候电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了物质波这一概念。认为一切微观粒子均伴随着一个波,这就是所谓的德布罗意波。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当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 激光、电子显微镜、原子钟到核磁共振的医学图像显示装置,都关键地依靠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效应。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原子核的不同自旋取向在强磁场下发生能级分裂,从而可以共振吸收某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 2.论述量子力学中力学量与算符的关系。 答:在量子力学中,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是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例如,氢原子中的电子处于某一束缚态时,它的坐标和动量都没有确定值,而坐标具有某一确定值r或动量具有某一确定值的几率却是

大学物理题库之近代物理答案

大学物理题库------近代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ABAA 06-10 ACDBB 11-15 CACBA 16-20 BCCCD 21-25 ADDCB 26-30 DDDDC 31-35 ECDAA 36-40 DACDD 二、填空题 41、见教本下册p.186; 42、c ; 43. c ; 44. c , c ; 45. 8106.2?; 46. 相对的,相对运动; 47. 3075.0m ; 48. 181091.2-?ms ; 49. 81033.4-?; 51. s 51029.1-?; 52. 225.0c m e ; 53. c 23, c 2 3; 54. 2 0) (1c v m m -= , 202c m mc E k -=; 55. 4; 56. 4; 57. (1) J 16109?, (2) J 7105.1?; 58. 61049.1?; 59. c 32 1; 60. 13108.5-?, 121004.8-?; 61. 20 )(1l l c -, )( 02 0l l l c m -; 62. 1 1082.3?; 63. λ hc hv E ==, λ h p = , 2 c h c m νλ = = ; 64. V 45.1, 151014.7-?ms ; 65. )(0v c e h -λ ; 66. 5×1014,2; 67. h A /,e h /)(01νν-; 68. 5.2,14 100.4?; 69. 5.1; 70. J 261063.6-?,1341021.2--??ms kg ; 71. 21E E >, 21s s I I <; 72. 5.2,14100.4?; 73. π,0; 74. 负,离散; 75. 定态概念, 频率条件(定态跃迁); 76. —79. 见教本下册p.246--249; 80. (1)4,1;(2)4, 3; 81. J m h E k 21 2 210 29.32?== λ;

近代物理课后答案

近代物理课后答案 光电11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证明:光子和自由电子相碰撞不可能产生光电效应。证:假定自由电子可以吸收一个光子,不失一般性设电子初始静止,光子未被吸 收前,能量和动量守恒 2 / h m c E h c P ν ν ?+= ? = ? ,吸收后的能量和动量守 恒/ E h c P ν ?= ? ? == ? ? =,该式成立要求2 m c=,但这是不可能的。故题设正确 波长为 nm的X射线光子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解:动量34924 / 6.6310/0.110 6.6310/ p h kg m s λ--- ==??=?? 能量/1240/0.112.4 E hc keV λ === 由50 KeV电压加速的电子,在轫致辐射中产生最短X射线波长是多少 解:3 /1240/50100.0248 hc E nm λ==?= 已知电子的动能分别为1 MeV和1 GeV,求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 解:电子能量太大,需考虑相对论效应,波长 h hc p pc λ=== 1MeV 的电子波长872fm λ== 1GeV 的电子波长 1.24fm λ==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可以用波长和频率表征,试问用实验方法能够直接确定其中的哪一个对另一个的确定能说些什么 答:戴维斯-革末实验测量了物质波的波长,不能直接测量物质波的能量

根据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说明: 在原子中电子的轨道概念已失去意义,在电视机显像管中运动的电子为什么仍旧可以用电子轨道概念(设显像管加速电压为10 KeV ,管长为 m ) 答:以氢原子基态为例,电子的动能为,对应德布罗意波长约,氢原子半径才,轨道概念在原子中失去意义;而电视显像管中10keV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远小于显像管的长度,显像管中的电子仍旧可以使用轨道概念 动能为 MeV 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μm ,质量密度为41.7510?3Kg/m 的金箔,试求散射角大于090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 解:2 22221231cos /2[()()]4sin /24 dn a a Nt d Nt b b Nt n θθπθθπθθπθ==-=??,12/2,θπθπ== 其中436 232121.7510100.110 6.0210 5.3410197A t Nt N m A ρ--????==??=? 而2102 1.4427945.545 Z e a fm E πε==??=,所以散射角大于900的概率为 α粒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7300多倍,若速度为v 的非相对论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散射角约为410-rad 。 证:正碰时α粒子动量改变最大,α粒子与电子碰撞前后能量、动量守恒得 2221212 /2/2/2Mv Mv mv Mv Mv mv ?=+?=+?, 由此得到12Mv Mv mv -=和2222 1111/()()2()mv M v v v v v v v v v =-=+--,于是有 12()2M v v mv P m tg P Mv Mv M θ-?==,即422~107400 m rad M θ- 对一次电离的氦粒子+He 和两次电离的锂离子++Li ,分别计算: (1)电子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2)电子处在基态时的能量;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学常识

高中2017级高二物理一周一测(17) 近代物理常识 满 分:12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光电效应 1、概念:在光(电磁波)的照射下,从物体表面逸出的 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这种电子被称之为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 ,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符号为W 0。 2、规律: 提出的“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光子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为 。 ①截止频率:当入射光子的能量 逸出功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0____W hv ,也就是入射光子的频率必须满足v ≥ ,取等号时的______0=ν即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极限频率);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__k m =E ,由此可知,对同一重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 ,随着入射光的强度的增加而 ,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的动能应分布在 范围内。 3、实验:装置如右图,其中 为阴极,光照条件下发出光电子; 为阳极,吸收光电子,进而在电路中形成 ,即电流表的示数。 ①当A 、K 未加电压时,电流表 示数; ②当加上如图所示 向电压时,随着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即 ;当电压进一步增大时,光电流 。 ③当加上相反方向的电压( 向电压)时,光电流 ;当反向电压达到某一个值时,光电流减小为0,这个反向电压U c 叫做 ,即使最有可能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刚好不能到达阳极的反向电压,则关于U c 的动能定理方程为 。 【练习1】某同学用同一装置在甲、乙、丙光三种光的照射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二、原子结构 1、物理学史: 通过对 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 基于 实验中出现的少数α粒子发生 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1913年把物理量取值分立(即量子化)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 。 2、波尔理论: ①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 ;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 ,其他较高的能量状态叫做 ; ②原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之间可以发生 ,当原子从高能级E m 向低能级E n 跃迁时 光子,原子从低能级E n 向高能级E m 跃迁时 光子,辐射或吸收的光子频率必须满足 。 ③原子对电子能量的吸收:动能 两个能级之差的电子能量能被吸收,吸收的数值是 ,剩余的能量电子带走。 ④原子电离:电离态——电子脱离原子时速度也为零的状态,此时“原子—电子”系统能量值为E ∞= ;要使处于量子数为n 的原子电离,需要的能量至少是_____=-=?∞n E E E 。 【练习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eV —12.9eV 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射光中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 B .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 C .氢原子发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D .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 【练习3】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 和E 的可能值为( ) A .△n =1,13.22 eV

近代物理主要知识点及思考题答案

一、光学全息照相 1.全息照相原理:全息照相是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的,借助参考光与物光的相互作用,在感光板上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物体的振幅和位相的全部信息。 2.全息照相的过程分两步: (1)造像,设法把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在感光材料上; (2)建像,照明已被记录下的全部信息的感光材料,使其再现原物的光波。 3.全息照相的主要特点: ①立体感强②具有可分割性③同一张全息片上可重叠拍摄多个全息图④全息照片再现时,像可放大缩小⑤全息照片再现时,像的亮度可变化。 4.拍摄系统的技术要求: ①对光源的要求:拍摄全息图必须用具有高度空间和时间相干性的光源; ②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需要一个刚性和防震性都良好的工作台; ③对光路的要求:参考光和物光两者的光程差要尽量小;两者之间的夹角应小于45°; ④对全息干板的要求:需要制作优良的全息图,一定要有合适的记录介质。 二.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 1.截止电压:光电流随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当光电流达到饱和值I M,I M,与入射光强成正比。当U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当U<=U0时,光电流为0,这个相对于阴极是负值的阳极电压U0被称为截止电压。(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不同) 2.为了获得准确的截止电位,实验所用光电管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对所有可见光谱都比较灵敏; ②阳极包围阴极,当阳极为负电压时,大部分光子仍能射到阳极; ③阳极没有光电效应,不会产生反向电流; ④暗电流很小。 3. 红限:所谓红限是指极限频率。以为光从红到紫频率逐渐升高。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的频率大于等于某一极限频率。也就是比这个频率高的光(比这种光更靠近紫色那一端)能发生光电效应。而频率比它更低(也就是更靠近红色那一端)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就把这个极限频率叫做靠近红端的极限。简称红限! 4.反向电流:入射光照射阳极或从阴极反射到阳极之后都会造成阳极光电子发射。加速电压U为负值时,阳极发射的电子向阴极迁移形成阳极反向电流。 5.暗电流:在无光照射时,外加反向电压下光电管流过的微弱电流。 6.为了准确测定截止电位,常用方法:(1)交点法(2)拐点法。 7.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的关键是:获得单色光、确定截止电压、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8.光电效应:当光照射金属时,光的能量仅部分的以热的形式被物体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转化为金属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会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9.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有哪些? 答:①光电流随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当光电流达到饱和值 I M,I M,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②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③光电效应有阈频率存在,该频率称为红限 10.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推导求出h

近代物理基础考试知识点

“近代物理基础”课程考试知识点 第五部分相对论基础(总分数分布11.1%) 第十八章狭义相对论 1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1-1 (1)光速不变原理内容;8-1-1 (2)相对性原理内容;3-1-3 2洛伦兹变换 (1)时空坐标公式;7-2-2 (2)速度变换公式与应用;1-2-3; 3时间延缓效应2-2-2;5-2-5 4长度的相对性3-1-8;8-1-5 5相对论质速公式与应用;6-2-4;9-2-3 6相对论动能3-1-5;6-2-4;10-2-4 7相对论质-能关系6-2-1;6-2-4;10-2-4 8光子的质量、能量与动量2-2-3;8-1-9 第六部分量子物理(总分数分布33.3%) 第十八章光的波粒二象性(第六部分分数分布33.2%)1热辐射 (1)物理本质;9-1-1;平衡辐射的物理意义;6-1-2 (2)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内容与应用;1-2-2;10-2-2 (3)维恩位移定律内容与应用;3-2-4 2普朗克假设内容及物理意义;5-1-9;7-1-9;10-4 3光电效应 (1)4条实验规律;3-4;4-1-2 (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遏止电压关系;6-2-2,8-2-5 (3)红限的物理意义;1-1-3 (4)逸出功的意义;5-2-2 (5)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内容;3-4;6-2-2 (6)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对光电效应的解释;3-4;5-2-2;8-2-5 4康普顿散射光波的计算;4-2-2;5-2-4;9-2-1 第二十一章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第六部分分数分布22.2%)1德布罗意假设 (1)内容及物理意义;9-1-3 (2)非相对论性德布罗意波波长的计算;6-2-5;9-2-5 2不确定性关系的数学表示式;3-1-7;7-2-1;10-2-5 3德布罗意波波函数 (1)数学表达式;4-1-4 (2)归一化条件的数学表达式;6-1-4;10-1-1 (3)归一化条件的物理意义;8-1-8 (4)波函数满足的标准条件;1-1-5 4概率密度的计算;1-2-5;2-2-1;4-2-4; 第二十二章薛定谔方程(第六部分分数分布分数分布22.2%)1定态的物理意义;4-1-9 2自由粒子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形式;1-1-7 3一维无限深势阱2-3;5-3;6-1-8;8-3;9-1-5

大学物理近代物理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若问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是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 ] 2、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 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c ·t (B) v ·t (C) 2)/(1c t c v -??(D) 2)/(1c t c v -??? [ ] 3、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1,火箭上 有一个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v 2的子弹.在火箭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2 1v v +L . (B) 2v L . (C) 12v v -L . (D) 21 1)/(1c L v v - . [ ] 4、(1)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 对于相对该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它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否同时

发生? (2)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是否同时发生? 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 (A) (1)同时,(2)不同时. (B) (1)不同时,(2)同时. (C) (1)同时,(2)同时. (D) (1)不同时,(2)不同时.[] 5、有一直尺固定在K′系中,它与Ox′轴的夹角′=45°,如果K′系以匀速度沿Ox方向相对于K系运动,K系中观察者测得该尺与Ox轴的夹角 (A) 大于45°.(B) 小于45°. (C) 等于45°. (D) 当K′系沿Ox正方向运动时大于45°,而当K′系沿Ox负方向运动时小于45°.[] 6、边长为a的正方形薄板静止于惯性系K的Oxy平面内,且两边分别与x,y 轴平行.今有惯性系K'以0.8c(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相对于K系沿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K'系测得薄板的面积为 (A) 0.6a2.(B) 0.8 a2. (C) a2.(D) a2/0.6 .[] 7、一匀质矩形薄板,在它静止时测得其长为a,宽为b,质量为m0.由此可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 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 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1000 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 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 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 常塞曼效应。 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 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1/4波片的目的是 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 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

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答: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结构通常有两个电极,其中和外部阴极筒相连的电极是阴极(负极),和中间阳极丝相连的是阳极(正极)。 2、在单道闪烁谱仪实验中,为什么要先粗测谱型

近代物理学模拟试卷1附答案

近代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1 (共100分)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题, 共有28分 ) 1.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面的原因产生: A. 相对论效应; B. 原子实极化; C. 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D. 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2.当氦离子至少处于如下温度时,其巴耳末系才会在吸收谱中有相当的份量(当T =300K 时,k B T ≈1/40eV ) A. 103K ; B. 105K ; C. 107K ; D. 109K 。 3.对Cu (Z=29)原子,失去一个K 壳层电子的原子能量比失去一个价电子的原子能量差不多大多少倍? A. 100,000; B. 100; C. 1000; D. 10,000。 4.某原子的两个等效d 电子组成原子态1G 4、1D 2、1S 0、3F 4, 3, 2和3P 2, 1, 0,则该原子基态为: A. 1S 0; B. 1G 4; C. 3F 2; D. 3F 4 。 5.由状态2p3p 3P 到2s2p 3P 的辐射跃迁: A. 可产生9条谱线; B. 可产生7条谱线; C. 可产生6条谱线; D. 不能发生。 6.某原子中三个未满支壳层的电子分别处于s 、p 、d 态,则该原子可能有的原子态数应是: A. 7; B. 8; C. 17; D. 18。 7.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赖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 A. 2条; B. 3条; C. 5条; D. 不分裂。 8.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A.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B.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 狭义相对论; D. 经典理论。 9.原子中轨道磁矩μL 和轨道角动量L 的关系应为 : A .;μL e e m =L B .;μL e e m =2L C .;μL e e m =-2L D ..μL e e m =-L 。 10.盖革和马斯登使能量为5MeV 的α粒子束垂直射至厚度为1μm 的金箔(Z =79), 已知金箔的数密度为5.9?1022cm -3,他们测得散射角大于90°的概率为: A. 10-2; B. 10-4; C. 10-6; D. 10-10。 二.填空题(共8题, 共有30分 ) 1.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e 原子1P 1→1S 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若其波数间距为 ?~v ,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今测得?~.v =-04671cm ,则B = 特斯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