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库存控制

第九章 库存控制

第九章 库存控制
第九章 库存控制

第九章库存控制

教学目的:库存控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库存控制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库存控制和库存决策的基本方法。

内容结构:

一、库存定义

二、库存的分类

三、库存控制系统

四、库存控制模型

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2、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本章重点:

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

本章难点:

库存控制模型

本章教学进度:6课时

主要讲授内容:

一、库存的定义

库存、存货、盘存、存品等等词语在企业界是耳熟能详的,这些词语在名称上虽然略有差异,但却具有相同的含义,本书统一将其称之为库存。库存究竟是什么?对于企业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应该明白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根据前面的阐述,不难发现以上货品存在着共性特征——闲置或暂时闲置。因此一般来说,库存(inventory or stock)可以被定义为用于将来目的而暂时闲置的资源。闲置的资源可以是在仓库里、生产线上或车间里,也可以是在运输中。由此看来库存与其所处的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没有任何关系,而对于资源来说只要存在着闲置的状况,企业就可以将其视为库存。比如上海大众生产的捷达轿车通过物流渠道运输至天津地区销售,从上海到天津运输的过程中,捷达轿车处于闲

置状态,那么此时的捷达轿车仍然应被视为库存,是一种在途库存。显然库存与其字面上的“库”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由此看来,我们常常看到国内学者将库存(inventory)翻译为“存储”或“储备”是有其渊源的。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资源的定义极为广泛。物质资源固然是一方面,通过这一点来理解库存的定义相对较为轻松。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货币资源等等术语或概念,那么如果这些资源出现闲置,是否应将其视为库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力资源库存形成人才储备,从而为企业的未来服务;信息库存形成企业的情报系统或后台数据库系统,以应付环境变化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因此对于库存来说不仅仅包括了闲置的有形物品,闲置的无形资源同样隶属于本书界定的库存概念的范畴。

二、库存的分类

对库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资源需求的重复程度划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单周期需求也称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具有偶然发生的特点或者该物品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因而很少重复订货,在这种需求状态下的库存属于单周期库存。单周期库存的典型例证是库存管理领域较为经典的“报童问题”。

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求不断补充。这是生产企业中最为常见的状态,也是本章重点需要论述的内容。

2. 按库存的作用划分为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和在途库存

周转库存顾名思义是为了应付正常周转而储备的库存,它的产生是基于经济采购批量思想。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经常每周去采购一次商品,这些商品就构成了家庭的周转库存,而这些商品在家庭的周转周期为一周(当然家庭在采购货品时可能不是基于经济采购批量来核定每周采购一次的,而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采购习惯或是基于货品保持新鲜而确定的采购周期)。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简称SS)也称安全存储量,又称保险库存,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在途库存是指正处于运输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作地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这种库存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不是有意设置的。

3. 按在生产过程和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划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修库存和成品库存

原材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和外购零部件。如压缩机生产厂通常外购毛坯件进行加工,把毛坯件视为原材料,而很多标准化的螺母和螺丝都属于外购而来的零部件。这些都属于原材料,而归为原材料库存。

在制品库存包括处在产品生产不同阶段的半成品。很多企业的半成品直接放在生产线或生产车间,等待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还有一些企业则是将很多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入库保管,在需要进一步生产时,再通过生产车间的派工单到半成品仓库领取。

产成品库存是准备运送给消费者的完整的或最终的产品。而维修库存包括用于维修与养护的经常消耗的物品或部件,维修备件库存居于这一类。

4. 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划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说,独立需求库存是指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独立需求库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通过预测方法粗略地估算,本章主要讨论独立需求的库存。

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是一种确定型需求,相关需求又被称为非独立需求。

三、库存控制系统

库存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约束条件和运作机制四个方面,如图9-5所示。与其他系统有差异的地方在于库存控制系统中输入和输出的物品和资源都是相同的,

与生产系统不同,在库存补给系统中没有资源形态的转化。输入是为了保证系统的输出(对用户的供给)。约束条件包括库存资金的约束、空间约束等。运行机制包括控制哪些参数以及如何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在输出端,独立需求不可控制;在输入端,库存系统向外发出订货的提前期也不可控,它们都是随机变

量。可以控制的一般是何时发出订货(订货点)和一次订多少(订货量)两个参数。库存控制系统正是通过控制订货点和订货量来满足外界需求并使总库存费用最低。

任何库存控制系统都必须回答如下问题:(1)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量?

(2)何时提出补充订货?(3)每次订多少?按照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种典型的库存补给系统,一种为固定量系统(fixed-order quantity system ),另一种则为固定间隔期系统(fixed-time period reordering system )。

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固定量系统是基于“事件动机”的,即当库存量下降到某一个固定控制值时,企业将采取措施进行采购,而且每次采购的数量是固定的,只有在库存量再次下降到控制值时,采购才会再次发生。而固定间隔期系统则是基于“时间动机”的,即采购是固定周期的。

(一)固定量系统

所谓固定量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为固定量的库存控制系统,学术界又将其称为Q 模型(Q Models )。当库存控制系统的现有库存量降到订货点(Reorder point, RP )及以下时库存控制系统就向供应厂家发出订货,每次订货量均为一个固定的量Q 。订货发生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货品才能够到达(这其中包括货物的生产时间、运输时间等等。一般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过程),我们将从订货时间到货物到达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之为提前期(Lead time, LT )。在货物到到后,库存量将增加Q (假设在运输途中货物没有任何毁损)。显然,提前期一般为随机变量。以上的订货过程可以用图9.1来进行描述。

输出 库存控制系统

图9.1 固定量系统

对于固定量库存控制系统来说,其关键点是在对库存数量的考虑上,如果库存数量到达某一点企业就开始发出订货指令,因而对库存数量的随时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此时对库存的盘货采取的是永续盘存制度。要发现现有库存量是否达到订货点RP,必须随时检查库存量。

因此对于固定量系统来说需要随时检查库存量,并随时发出订货,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库管人员的工作量,然而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增加了库存控制。由此看来,固定量系统适用于对重要物资或关键物资的库存控制,从而确保库存不出任何纰漏。

当然,永续盘存带来的庞大工作量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其进行部分化解,现实生活中通常采用双堆法或两仓系统(Two bin system)。所谓两仓系统是将同一种物资分放两仓(或两个容器),当一个仓使用完后,系统就发出订货。订货发出后,企业则开始使用另一仓的货物,直到订货到达为止,再进行物资的两仓分放。

(二)固定间隔期系统

固定量系统需要随时监视库存变化,对于物资种类很多且订货费用较高的情况,是很不经济的。固定间隔期系统可以弥补固定量系统的不足。学术界将这一系统称为P模型(P Models)。固定间隔期系统就是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M(Maximum),如图9.2所示。

图9.2 固定间隔期系统

从图9.2中可以看出,当经过固定间隔时间t之后,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降到IP1(Inventory Position 1:库存位置1),需要的订货量为M—IP1;经过一

LT

段时间(LT)到货,库存量增加M-IP1;再经过固定间隔期t之后,又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降到IP2,订货量为M-IP2,经过一段时间(LT)到货,库存量增加M—IP2,如此反复进行下去。在这一系统内,库存的订货点在横轴(时间轴)上。

与固定量系统相比,固定间隔期系统无需随时检查库存量,到了固定的间隔期,才对不同物资进行盘点(此时采用的是定期盘存系统,本章第二节将做介绍),根据库存状态(库存与最高物资水平间的差距:根据不同的货品最高物资水平可以有差异)同时订货(未曾消耗的物资可以不发出订货指令)。因而简化了管理、节省了费用。

然而固定间隔期系统的缺点是不论库存水平IP(Inventory Position,库存位置)降得多还是少(即便企业消耗的库存量极小,无须发出订货),都要按期发出订货,当IP很高时,订货量是很少的。为了弥补一般固定间隔期系统的缺陷,需要将订货点重新放回纵轴上来,结合固定量系统,重新确定订货时间。此时就出现了修正的固定间隔期系统——最大最小系统。显然最大最小系统仍然是一种固定间隔期系统,与初始的固定间隔期不同的是它需要确定一个订货点,本书将其界定为补充订货点(Adjusted Reorder Point, ARP)。当经过时间间隔t时,如果库存量下降到ARP及以下,则企业开始发出订货;否则,企业会再经历一个t周期并同时审查现有库存是否在ARP及以下,然后考虑是否发出订货。经过修

正的固定间隔期系统又可被称为最大最小系统,如图9.3所示。

图9.3 修正的固定间隔期系统

按照图9.3,在经过时间间隔t之后,库存量降到IP1,显然IP1小于ARP,此时企业开始下达订货指令,订货量为M-IP1,在经过时间间隔LT后到货,此时库存量将增加M-IP1。再经过同样的时间t之后库存量将降到IP2,从途中可以看出IP2大于ARP,此时由于库存量在补充订货点以上,企业决定暂不订货,因而此时库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继续下降。又经历另一个时间间隔t之后,库存量下降到IP3水平,IP3小于ARP,企业又开始发出订货,订货量为S-IP3,经过一段时间LT到货,库存量增加M-IP3,如此反复下去。

四、库存控制模型

(一)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模型最早是由F.W.Harris于1915年提出的。该模型有如下假设条件:(1)企业对库存的需求是已知的,且对于库存的消耗是均匀的(即需求率均匀且为常量)。年需求率以D表示,单位时间需求率以d表示;(2)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且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3)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量;(4)订货费预订货批量无关;(5)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型函数;(6)不允许缺货;(7)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8)采用固定量系统。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库存量的变化如图9.4所示(由于需求率是固定的且为常量,因此库存消耗趋势是一条斜率为D的直线)。从图9.4可以看出,系统的最大库存量为Q,最小库存量为0,不存在缺货。库存按数值为D的固定需求率减少。当库存量降到订货点RP(reorder point)时,就按固定订货量Q发出订货。经过固定的订货提前期LT,新的一批订货Q到达(订货刚好在库存变为0时到

图9.4 经济订货批量假设条件下的库存量变化

C T =C H +C R +C P =H (Q /2)+S (

D /Q )+p ·D (9.1) 式中,S 为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H 为单位维持库存费,H =p·h ,p 为单价,h 为资金效果系数;D 为年需求量。

年维持库存费C H 随订货量Q 增加而增加,是Q 的线性函数;年订货费C R 与Q 的变化呈反比,随Q 增加而下降。不计年采购费用C P ,总费用C T 曲线为C H 与C R 曲线的叠加。为了求出经济订货批量,按照求极值的要求,我们对式(9.2)对Q 求导,并令一阶导数为零,可得:

H DS

EOQ Q 2*== (9.2)

式中,Q*为最佳订货批量或称经济订货批量。

由于C P 与订货量大小无关(年需求量是固定的),C T 曲线最低点对应的订货批量就是最佳订货批量,如图9.5所示。

订货点RP 可按式(9.3)计算(假设间隔期以天为单位进行计量):

RP =(D/365)·LT (9.3)

在最佳订货批量下,

C R +C H =S (

D /Q*)+H (Q*/2)

D S H H DS H H DS

DS

2222=+= (9.4)

从式(9.2)可以看出,经济订货批量随单位订货费S 增加而增加,随单位

维持库存费H增加而减少。因此,价格昂贵的物品订货批量小,难采购的物品一次订货批量要大一些。这些都与人们的常识一致。

(二)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假设整批订货在一定时刻同时到达,补充率无限大。这种假设不符合企业生产过程的实际。一般来说,在进行某种产品生产时,成品是逐渐生产出来的。也就是说,当生产的速度超过需求的速度时,库存是逐渐增加而非瞬间增加的。为了确保库存不无限增加,当库存到达一定界限时应停止生产一段时间。由于生产系统调整准备时间的存在,在补充成品库存的生产中,也有一个一次生产多少最经济的问题,这就是经济生产批量问题。经济生产批量(Economic Production Lot, EPL)模型,又称经济生产量(Economic Production Quantity, EPQ)模型。当然其假设条件与EOQ模型类似,不同点主要EPQ模型不要求补充率无限大,也不要求全部订货一次

图9.6描述了在经济生产批量模型下库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生产在库存为0时开始进行,经过生产时间Tp结束,由于生产速度P(生产率)超过需求速度D(需求率),库存将以(P-D)的速率上升。经过时间Tp,库存达到I max。生产停止后,库存按需求率D下降。当库存减少到0时,则重新开始新一轮生产。假设Q是在Tp时间内的生产量,Q又是一个补充周期T内消耗的量。图9.6中,p为生产率(单位时间产量);D为需求率(单位时间出库量),D < P;Tp为生产时间;I max为最大库存量;Q为生产批量;RP为订货点;LT为生产提前期。图中阴影部分属于企业在生产时间(Tp)内的库存消耗量,T则为一个完整的补充周期。

图9.6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假设下的库存量变化

与EOQ 模型不同的是,由于补充率不是无限大,这里平均库存量不是Q /2,而是Imax /2;p 为生产成本,D T 是全年需求量。于是:

C T =C H +C R +C P =H (I max /2)+S (

D /Q )+p ·D T

问题现在归结为求Imax 。由图9.6可以看出:

I max =Tp ·(P -D )

由Q =P ·Tp ,可以得出Tp =Q/P 。所以,I max =Q ·(P -D )/2P=(1-D/P )Q/2

C T =H (1-D/P )Q/2+S (

D /Q )+p ·D T

(9.5) 将式(9.9)与式(9.6)比较,可以得出:

)P /1(2D H DS

EPL -=

(9.6) 方法设计:案例教学,课堂习题与讨论

作业布置:库存控制模型的计算 库存与订货策略的分析

《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本科教学大纲

《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编码:622010 英文名称:Warehouse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连锁经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建议教材:《仓储与库存管理》金汉信王亮霍焱等编著大学 2008年8月第1版,ISBN:9787562446071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管仓储与库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仓储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方法、商品入库管理、订单与出库作业管理,将这些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中的管理问题,从而实现仓储与库存的合理化,使学生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和初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为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应要求学生能够达到: 1.熟悉仓储管理的容及原则以及我国仓储业的发展; 2.了解库存的概念,分类及库存管理方法; 3. 熟悉基本的库存控制策略和方法; 4.了解合同与订单,出入库作业的流程; 5.熟悉货位及其编号管理,,掌握组织的基本结构形式; 6.了解影响物品质量变化的因素,熟悉物品保养措施掌握计划实施的方法;

7.掌握仓库库区规划与布局,熟悉仓库安全管理; 8.熟悉物流标准化与装卸搬运作业; 9.了解仓储、库存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掌握个人绩效的评价方法。 10.了解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容、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 第1章仓储管理概述(3学时) 教学容 1.1 仓储概述 1.2 仓储管理的容及原则 1.3 我国仓储业的发展 案例海尔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 教学要求:掌握仓储的概念和功能,了解仓储管理的容和作用。 重点:仓储和仓储管理的概念 难点:无 第2章库存管理(3学时) 教学容: 2.1 库存的概念及分类 2.2 库存的成本与费用 2.3 库存管理方法 案例戴尔的库存管理模式 教学要求:掌握库存概念、分类和功能,了解库存的主要成本与费用,熟悉ABC库存管理法

仓储与库存控制

仓储与库存控制 题型: 判断10道(10’)选择20道(20’)填空10个(20’)计算3道(35’)案例分析1道(15’)(红色部分为老师画的范围)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仓储的定义 所谓仓储,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通过仓库或特定的场所对物品进行保管、控制等管理,从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中获得更好的效用。形成仓储的原因 仓储的形成是适应社会产品出现剩余和产品流通的需要。 静态的仓储——由于产品不能被及时消耗掉,需要暂时存放在某一场所; 动态的仓储——将物品存入仓库以及对于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等的管理。 小结: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控制、保管的过程。 仓储的性质 ●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持续过程,并创造出产品的价值; ●仓储既有静态的储存,也有动态管理的过程; ●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场所; ●仓储对象既可以是生活资料,也可以是生产资料,但必须是有形资料。仓储系统的构成 ●存储空间 ●货物 ●仓储设施设备 ●人员 ●作业及管理系统等要素 第二节仓储的地位和作用 ●一、搞好仓储活动是确保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克服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空间上的矛盾 ?协调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时间上的矛盾 ?调节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方式上的矛盾 ●二、搞好仓储活动是保持库存商品原有使用价值和保证商品合理使用的 重要手段。 ●三、搞好仓储活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仓储的功能

储存功能(基本功能) ●收货 ●入库 ●储存 ●拣货 ●发货 拼装功能(又称整合功能,是常用功能) 加工/延期功能 ●仓储企业可以通过承担少量的生产加工和制造活动来延期或延迟生产。具 有包装能力或简单加工能力的仓库可以把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一直推迟到知道该产品的需求时为止。 第四节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库用途划分 ?采购供应仓库 ?批发仓库 ?零售仓库 ?储备仓库 ?中转仓库

仓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仓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仓储库存管理 课程基本情况: 1. 学分:3 学分学时:48学时 (课内学时:36 实验学时:12) 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 适用专业: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适用对象:本科 4. 先修课程: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学 5. 首选教材::《现代仓储运作与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俐主编 备选教材:张远昌,《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纺织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1) 真虹张婕妹,《物流企业仓储库存管理与实务》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 周万森,《仓储库存配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丁俊发,《中国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5)丁立言,《仓储库存规划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仓储与配送管理》邬星根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7)《仓储管理实务》刘莉编着??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6. 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 教学环节及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仓储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从物流角度而言,仓储库存业是物流业的一个生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学生通过对仓储库存原理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了解仓储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理解仓储库存管理的内涵,掌握物流企业仓储库存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加深学生对仓储库存与库存管理问题的认识,并能结合实际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由于本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所以要求老师在熟练掌握本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思考和运用,通过课堂案例、课堂和课后作业以及学生小组汇报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以课堂与上机实验讲授为主,引导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主要要点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在实验室上机、案例讨论等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考试: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仓储库存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内容体系是按仓库、仓储库存设施、商品储存与保养、装卸搬动、库存管理等各环节的功能与管理的思路安排的,因此会涉及其他相关经管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会大量运用到物学管理学、生产运营管理、运输管理学、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它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与其他课程的课程的衔接,避免脱节与内容重复;着重本课程独特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同时通过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仓储 仓储是对物品进行保管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它一般是指从接受储存物品开始,经过储存保管作业,直到把物品完好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 2.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即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作业活动。 3.装卸搬运活性 所谓装卸搬运活性,是指作业对象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也即对其进行装卸搬运作业的难易程度。 4.库存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所以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与资源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5.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可测变化、销售与生产的数量和时机不能被准确地预测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6.流通库存 流通库存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消费的需要,补充制造和生活消费储备的不足而建立的库存。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储备仓库,周转仓库 2.公共仓库 3.根据关税法保管国外进口而未纳税的进出口货物的仓库 4.生产领域仓库,流通领域仓库 5.储存和保管功能 6.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7.仓库产权决策 8.仓库数量决策 9.仓库选址 10.充分利用存储空间、提高存货物的安全性 11.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12.面向通道 13.出货频率高 14.先入先出 15.装卸,搬运 16.叉上叉下方式 17.散装货物装卸搬运,单件货物装卸搬运 18.吊车 19.输送机 20.作业对象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21.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存放闲置 22.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 23.流通库存 24.安全库存 25.客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 26.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B 2.A 3.D 4.ABDE 5.CD 6.AB 7.BE 8.BCDE 9.E 10.BCDE 11.C 12.ABDE 13.DE 14.AB 15.D 16.AD 17.ABCD 18.ABCDE 19.B 20.CD 四、简答题 1.按仓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可将仓库分为哪几类?其所储存物资有何不同? 按仓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可将仓库分为生产领域仓库和流通领域仓库。 生产领域仓库包括生产用物资储备仓库,半成品、在制品和产成品仓库。其中,物资储备仓库称为企业自用仓库,用于储备生产准备和生产周转用的物资;产成品库,用于存放生产企业已经制成并经检验合格,即将进入销售阶段的产品和成品,但还未离开生产企业;半成品、在制品仓库,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处于各生产阶段之间的半成品库和在制品库,其目的在衔接各生产阶段和保证生产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 流通领域仓库包括专业储运中转仓库和供销企业的自用仓库。其中,专业储运中转仓库又称储运仓库,一般为各部门或各地区供销企业储运货物;供销企业自用仓库,一般规模不大,但较为灵活,有的采用“前店后库”形式,适用于零散的小额供应。 2.简述仓库的功能。 一般来说,仓库具有以下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功能;

第九章 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习题 1.库存物资有几种分类方法? 2.库存成本由那几种成本组成? 3.ABC分析法的工作原理与分类的具体方法,为什么该法可用于库存的重点控制工作。 4.某企业年需要物资量为14400件,该物资的单价为0.40元,存储费率为25%,每次的订 货成本为20元,一年工作52周,订货提前期为一周。试求: (1) 经济订货批量是多少? (2) 一年应该定几次货? 第九章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习题答案 1.库存物资有几种分类方法? 参考答案:大致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A. 库存按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1) 主要原材料 (2) 辅助材料 (3) 燃料和动力 (4) 维修用备件 B. 按库存物资存在状态分类 (1) 原材料库存 (2) 成品库存 (3) 零部件库存 (4) 备件库存 (5) 在制品库存 3. 按库存用途分类 (1) 经常性库存 (2) 安全库存 (3) 季节性库存 2.库存成本由那几种成本组成? 参考答案:(1)订货成本或调整成本:企业为补充库存而进行订货时发生的各种费用之和。订货成本通常包括订货手续费、物资运输装卸费、验收入库费、采购人员差旅费以及通讯联络费等。调整成本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产系统在转换生产的产品时,通常对设备进行调整而造成短期的停工,同时改产的初期生产效率通常也较低,上述损失统称为调整成本。 (2)存储成本:是物资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物资在存储过程中发生变质、损失、丢失等自然损失的费用,库存物资占用资金的成本,以及仓库运营管理的人工费、税金的支出。 (3)购置成本:即购买物资耗费的货款。 (4)缺货成本:即由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产生的损失。 3.ABC分析法的工作原理与分类的具体方法,为什么该法可用于库存的重点控制工作。 参考答案: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企业的库存物资按其占用资金的多少,依次划分为A、B、C三大类:A类物资占用企业库存资金最多,其品种数虽仅占库存物资总数的10%到20%,但占用的库存资金通常可达70%到80%;B类物资是占用企业库存资金次多,其品种数可占到库存物

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第12章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生产管理体系中最为悠久的分支之一,库存管理的内容包含仓库管理和库存控制两个部分。仓库管理的内容是指库存物料的科学保管,以减少损耗,方便存取;库存控制则是要求控制合理的库存水平,即用最少的投资和最少的库存管理费用,维持合理的库存,以满足使用部门的需求和减少缺货损失。本章主要讨论库存控制。 12.1 库存管理概述 12.1.1 库存(Inventory)的定义 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都会遇到库存问题。狭义的理解,库存即放在仓库中,暂时未被利用的物资。从广义上理解,凡是处于暂时闲置状态,尚未被利用的各类社会资源都可被视为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没有关系。放在仓库里是闲置,准备被利用,铁路运输中的货物,是为了未来需要而闲置在途中,是一种在途库存。 12.1.2 库存的作用 库存是闲置的资源,不能立即为企业产生效益,但库存又是必须的,因为库存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1. 满足预期顾客的需求 一定的成品库存可以使顾客很快采购到他们所需要的物品。这样,可以缩短顾客的订货提前期,也有利于供应厂商争取预期顾客。 2. 平滑生产的均衡性 外部的需求总是波动的,而企业的生产要求具有均衡性。要满足需方的波动的需求,又要使供方的生产均衡,就必须维持一定量的库存。 3. 分摊订货费用

订货需要费用,需要一件订购一件,将订货费用摊在一件物品上,是不经济的。一次采购一批,虽然会造成库存,但可以将订货费用分摊到各件物品上,是经济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批量生产加工,可以分摊生产准备费用和结束整理费用。 4. 防止缺货 维持一定量的库存,可以防止缺货的产生。商店没有一定量的货物库存,顾客就买不到东西;酒店没有一定的床位库存,游客就不能入住;在生产过程中维持一定量的在制品,可以防止生产因缺货而中断。 5. 避免价格上涨 企业对有涨价可能性的物资会加大库存量,也会通过加大订货量以获取数量折扣。 库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库存要占用资金,物资的库存要修建仓库;要维持库存物品不损耗、不老化,都需要大量支出。不仅如此,大量的库存还可能掩盖某些管理中的问题。 12.1.3 库存控制的目标 1. “零库存”的境界 “零库存”的观念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个流行的术语。如果供应部门能够紧随需求的变化,在数量上和品种上都可以及时供应所需物资,即实现供需同步。那幺,库存就可以取消,即达到“零库存”。 有一项统计反映,美国拥有的存货价值超过6500亿美元,这些存货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存放在仓库里,如果能将其中的一半解放出来用于投资,按比较保守的10%的收益率计算,将有325亿美元的年收入。因此,企业经营者将减少库存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本来源,将“零库存”作为一种追求,就不足为怪了。 但由于需求的变化往往随机发生,难以预测,完全实现供需同步是不易做到的,而且由于供应部门、运输部门的工作也会不时出现某些故障,使完全的“零库存”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2. 库存控制的目标 现代管理要求在充分发挥库存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成本。这是库存控制的基本目标。 库存控制应实现: (1)保障生产供应 库存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企业经常维持适度的库存,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出现非计划性的生产间断。这是传统库存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的库存控制理论虽然对此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保障生产供应仍然是库存控制的主要任务。 (2)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 一个精心设计的生产系统,均存在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生产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生产系统中的库存情况,特别是在制品的数量,与该系统所设定的在制品定额相近。反之,如果一个生产系统的库存失控,该生产系统也很难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现代库存管理理论将库存控制与生产控制结合为一体,通过对库存情况的监控,达到生产系统整体控制的目的。 (3)降低生产成本

(库存管理)仓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仓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仓储库存管理 课程基本情况: 1. 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课内学时:36 实验学时:12) 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 适用专业: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适用对象:本科 4. 先修课程: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学 5. 首选教材::《现代仓储运作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刘俐主编 备选教材:张远昌,《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纺织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1) 真虹张婕妹,《物流企业仓储库存管理与实务》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 周万森,《仓储库存配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丁俊发,《中国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 韩永生,《包装管理、标准与法规》,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丁立言,《仓储库存规划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仓储与配送管理》邬星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7)《仓储管理实务》刘莉编著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6.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教学环节及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仓储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从物流角度而言,仓储库存业是物流业的一个生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学生通过对仓储库存原理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了解仓储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理解仓储库存管理的内涵,掌握物流企业仓储库存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加深学生对仓储库存与库存管理问题的认识,并能结合实际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由于本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所以要求老师在熟练掌握本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思考和运用,通过课堂案例、课堂和课后作业以及学生小组汇报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以课堂与上机实验讲授为主,引导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主要要点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在实验室上机、案例讨论等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考试: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仓储库存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内容体系是按仓库、仓储库存设施、商品储存与保养、装卸搬动、库存管理等各环节的功能与管理的思路安排的,因此会涉及其他相关经管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会大量运用到物学管理学、生产运营管理、运输管理学、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它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与其他课程的课程的衔接,避免脱节与内容重复;着重本课程独特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同时通过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库存”,在英语里面有两种表达方式:Inventory和Stock,它表示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暂时处于闲置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象水库里储存的水一样。另外,它还具有保持生产过程连续性、分摊订货费用、快速满足用户订货需求的作用。在企业生产中,尽管库存是出于种种经济考虑而存在,但是库存也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是由于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才不得已采用的应付外界变化的手段,也是因为人们无法使所有的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才产生一些人们并不想要的冗余与囤积-不和谐的工作沉淀。在库存理论中,人们一般根据物品需求的重复程度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单周期需求也叫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因而很少重复订货,如报纸,没有人会订过期的报纸来看,人们也不会在农历八月十六预订中秋月饼,这些都是单周期需求。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要不断补充,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需求现象较为多见。多周期需求又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两种属性。所谓独立需求是指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模糊的。相关需求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与其他的变量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推算得出。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而言,其产品是独立的需求变量,因为其需求的数量与需求时间对于作为系统控制主体-企业管理者而言,一般是无法预先精确确定的,只能通过一定的预测方法得出。而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以及需要的原材料,则可以通过产品的结构关系和一定的生产比例关系准确确定。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与相关需求的库存控制原理是不相同的。独立需求对一定的库存控制系统来说,是一种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相关需求则是控制系统的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不管是独立需求库存控制还是相关需求库存控制,都要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优化库存成本?(2)怎样平衡生产与销售计划,来满足一定的交货要求?(3)怎样避免浪费,避免不必要的库存?(4)怎样避免需求损失和利润损失?归根到底,库存控制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1)确定库存检查周期;(2)确定订货量;(3)确定订货点(何时订货)。下面针对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控制问题的特点,简要介绍各种基本库存控制方法。(一)库存补给策略因为独立需求库存控制采用的是订货点控制策略,因此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库存补给策略。订货点法库存管理的策略很多,最基本的策略有4种:①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量、固定订货点策略,即(Q, R)策略;②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点、最大库存策略,即(R, S)策略;③周期性检查策略,即(t, S)策略;④综合库存策略,即(t, R, S)策略。在这4种基本的库存策略基础上,又延伸出很多种库存策略,我们重点介绍4种基本的库存策略。 1. (Q, R)策略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即发出一个订货,每次的订货量保持不变,都为固定值Q。该策略适用于需求量大、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形。 2. (R, S)策略该策略和(Q, R)策略一样,都是连续性检查类型的策略,也就是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当发现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即为常量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为I,则其订货量即为(S-I)。该策略和(Q, R)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 3. (t, S)策略该策略是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时库存量为I,则订货量为S-I。经过固定的检查期t,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为I1,订货量为(S-I1)。经过一定的时间(LT),库存补充(S-I1),库存到达A点。再经过一个固定的检查时期t,又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S-I2),经过一定的时间(LT-订货提前期,可以为随机变量),库存有达到新的高度B。如此周期性检查库存,不断补给。该策略不设订货点,只设固定检查周期和最大库存量。该策略适用于一些不很重要的、或使用量不大的物资。 4. (t, R, S)策略该策略是策略(t,S)和策略(R,S)的综合。如图8-3所示,这种补给策略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固定订货点水平R。当经过一定的检查周期t后,若库存低于订货点,则发出订货,否则,不订货。订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第二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1.仓储管理的目标 (1)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2)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 (3)所有货品都能随时存取 (4)货品的有效移动 (5)保证货品的品质 (6)良好的管理 2.影响货品在储存空间摆放的因素: (1)货位单位 (2)货位策略的决定:是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还是分类随机储存,或是其他的分级、分区储存 (3)货位指派原则的运用 (4)货品特性 (5)补货的方便性 (6)单位在库时间 (7)订购频率等 3.在确定储存空间的布局时 (1)首先要考虑需储存货品的数量及其储存形态,以便能提供适当的空间来满足需求,因为在储存货品时,必须规划大小不同的区域,以适应不同尺寸数量货品的存放 (2)同时,必须进行储区的分类,了解各空间的使用目的,确定储存空间的大小 (3)然后再进行储存空间的布置设计。如果由于储存空间的限制而无法满足储存要求时,就要寻求可以提高保管效率的储存方法来满足规划要求 4.储存空间包括:(1)物理空间;(2)潜在利用空间;(3)作业空间;(4)无用空间 5.仓储空间的评价要素 (1)仓储成本 (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 (4)货品流量 (5)作业感觉

6.仓库空间的评价指标包括 (1)仓储成本指标 (2)空间效率指标 (3)时间指标 (4)流量指标 (5)作业感觉指标 7.利用货架储存货品的优点包括: (1)可充分利用仓储空间; (2)存取方便 (3)可以实现先进先出或自由存取 (4)货品之间不会相互挤压 8.一般的储存方式有 (1)定位储存 (2)随机储存 (3)分类储存 (4)分类随机储存 (5)共同储存 9.定位储存的优点 (1)每种货品都有固定储存位置,拣货人员容易熟悉货品货位,从而方便存取 (2)货品的货位可按周转率大小或出货频率来安排,以缩短出入库搬运距离 (3)可针对各种货品的特性安排货位,将不同货品特性间的相互影响减至最小。定位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10.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有 (1)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难度较大 (2)周转率高的货品可能被储存在离出人口较远的位置,增加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 (3)具有相互影响特性的货品可能被相邻储存,造成货品的伤害或发生危险 11.分类储存的主要优点如下 (1)便于畅销品的存取,具有定位储存的各项优点 (2)各分类的储存区域可根据货品特性再作设计,有助于货品的储存管理。分类储存的主要缺点如下

库存控制的常用方法

库存控制的常用方法 一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购控制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一般以经济批量EOQ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即按预先确定的订购量Q发出订货单,经过交纳周期LT,库存量继续下降,到达安全库存量S*时,收到订货Q,库存水平上升。采用定量订货方式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R和订货量Q。 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 在需要是固定均匀,订货、到货间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理想状态),不需要设安全库存量S*,这时订货点由下式确定: R=LT D/365 式中:R——订货点的库存量; LT——交纳周期;D——该商品每年的需要量。 2.批量折扣定量库存控制法 供应商为了吸引顾客一次购买更多的商品,往往会采用批量折扣购货的方法,即对于一次购买数量达到或超过某一数量标准时给予价格上的优惠。 在多重折扣点的情况下,如表所示,先依据确定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计算最佳订购批量(),而后分析并找出多重折扣点条件下的经济批量。具体计算的步骤如下: 折扣点………… 折扣价格………… (1)用确定型经济批量的方法,计算出最后折扣区间(第n个折扣点)的经济批量,与第n个折扣点的Qn比较,如果,则取最佳订购量;如果,就转入下一步骤。 (2)计算第t个折扣区间的经济批量。 若时,则计算经济批量和折扣点对应的总库存成本和,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若>,则令,否则就令. 如果,则令t=t+1,再重复步骤②,直到t=0,其中=0。 3.分批连续进货库存控制法

设一次订购量(或生产量)为Q,商品分批进货率为h(kg/d),库存商品耗用率为m(kyd),并且h>m。一次连续补充库存需要的时间为t1。直至最高库存量;该次停止进货并不断耗用库存呈直至最低库存量(甚至为零)的时间为t2。 由此可以计算出以下指标;在时间内的最高库存量为:;在一个库存周期()内的平均库存量为: 仓库的平均保管费用为:;所以通过对仓库储存费用求导得到,经济批量为; 在按经济批量进行顶恶情况下,每年最小的总库存成本为: 每年订购次数 订货间隔周期 二定期订货法 所谓定期订购控制法是指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按期订购商品,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法的区别是: (1)提出订购请求时点的标准不同。 (2)请求订购的商品批量不同。 (3)库存商品管理控制的程度不同。 (4)适用的商品范围不同。 三库存模拟法 (一)MBF基本介绍 MRP英文全称为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译为“物料需求计划”。它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根据产品结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MRP的基本原理是,由主生产进度计划(MasterProductionSchedule,MPS)、主产品结构文件(BillOfMaterials,BOM)和产品库存文件(ProductlnventoryFile)逐个地求出主产品所有零部件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把这个计划叫做物料需求计划。 MRP的逻辑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图看到,MRP的基础文件包括: (1)主产品结构文件(BOM)。 (2)主生产进度计划(MPS)。 (3)产品库存文件。

第九章 库存控制

第九章库存控制 教学目的:库存控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库存控制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库存控制和库存决策的基本方法。 内容结构: 一、库存定义 二、库存的分类 三、库存控制系统 四、库存控制模型 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2、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本章重点: 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 本章难点: 库存控制模型 本章教学进度:6课时 主要讲授内容: 一、库存的定义 库存、存货、盘存、存品等等词语在企业界是耳熟能详的,这些词语在名称上虽然略有差异,但却具有相同的含义,本书统一将其称之为库存。库存究竟是什么?对于企业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应该明白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根据前面的阐述,不难发现以上货品存在着共性特征——闲置或暂时闲置。因此一般来说,库存(inventory or stock)可以被定义为用于将来目的而暂时闲置的资源。闲置的资源可以是在仓库里、生产线上或车间里,也可以是在运输中。由此看来库存与其所处的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没有任何关系,而对于资源来说只要存在着闲置的状况,企业就可以将其视为库存。比如上海大众生产的捷达轿车通过物流渠道运输至天津地区销售,从上海到天津运输的过程中,捷达轿车处于闲

置状态,那么此时的捷达轿车仍然应被视为库存,是一种在途库存。显然库存与其字面上的“库”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由此看来,我们常常看到国内学者将库存(inventory)翻译为“存储”或“储备”是有其渊源的。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资源的定义极为广泛。物质资源固然是一方面,通过这一点来理解库存的定义相对较为轻松。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货币资源等等术语或概念,那么如果这些资源出现闲置,是否应将其视为库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力资源库存形成人才储备,从而为企业的未来服务;信息库存形成企业的情报系统或后台数据库系统,以应付环境变化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因此对于库存来说不仅仅包括了闲置的有形物品,闲置的无形资源同样隶属于本书界定的库存概念的范畴。 二、库存的分类 对库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资源需求的重复程度划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单周期需求也称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具有偶然发生的特点或者该物品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因而很少重复订货,在这种需求状态下的库存属于单周期库存。单周期库存的典型例证是库存管理领域较为经典的“报童问题”。 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求不断补充。这是生产企业中最为常见的状态,也是本章重点需要论述的内容。 2. 按库存的作用划分为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和在途库存 周转库存顾名思义是为了应付正常周转而储备的库存,它的产生是基于经济采购批量思想。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经常每周去采购一次商品,这些商品就构成了家庭的周转库存,而这些商品在家庭的周转周期为一周(当然家庭在采购货品时可能不是基于经济采购批量来核定每周采购一次的,而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采购习惯或是基于货品保持新鲜而确定的采购周期)。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简称SS)也称安全存储量,又称保险库存,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在途库存是指正处于运输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作地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这种库存是一种客观存在,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论文

关于第三方物流仓储和库存管理问题探究及改进方案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 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 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他们并不在产品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仅是第三方,但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产品供 应链。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是在委托方仓储部分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单项活 动转为提供全面的仓储物流服务, 其中包括仓库作业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以及设计建议整理提供优物流方案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 基础的仓储作业流程:进仓作业流程主要是: 接单审单———检查车辆—- 卸货—验收货品- 系统指导上架- 贴标签/ 扫描- 单据处理—入账确认;出库作业流程主要是: 接单审单—系统分配- 分拣备货—发货—复核—交接—单据处理—销账确认;盘点作业流程主要是:制订盘点计划—盘点实物—实物与标签核对—盘点表与系统账务进行复核—计算库存准确率; 账务处理主要目的是对每一次进出库作业、质量状态以及数量的改变进行实时记录,并将相关凭证分类进行整理归档保存或数据备份。 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库存控制、仓储作业操作。这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彼此又有联系。 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是顶层设计,也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物流系统通过枢纽的布局设计改造成为“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的模式,枢纽就是以仓库为基地的配送中心;仓储设计还包括专业的选址规划、区域功能设计和设施设备的设计。 库存的控制部分是确定仓库的商业模式的,根据需求确定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模 式。如果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是成本中心,多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为控制目标, 追求合理库存甚至零库存;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则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模式,除了服务质量、运行成本外, 更关心利润的核算,因此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包括进仓、出仓、盘点、账务处理等传统作业流程。

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第12章库存管理 库存是一种处于储备状态的,尚未被运用的社会资源。优秀的库存管理是绝大多数企业及其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关键。 库存管理是生产管理体系中最为悠久的分支之一,库存管理的内容包含仓库管理和库存控制两个部分。仓库管理的内容是指库存物料的科学保管,以减少损耗,方便存取;库存控制则是要求控制合理的库存水平,即用最少的投资和最少的库存管理费用,维持合理的库存,以满足使用部门的需求和减少缺货损失。本章主要讨论库存控制。 12.1 库存管理概述 12.1.1 库存(Inventory)的定义 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都会遇到库存问题。狭义的理解,库存即放在仓库中,暂时未被利用的物资。从广义上理解,凡是处于暂时闲置状态,尚未被利用的各类社会资源都可被视为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没有关系。放在仓库里是闲置,准备被利用,铁路运输中的货物,是为了未来需要而闲置在途中,是一种在途库存。 12.1.2 库存的作用 库存是闲置的资源,不能立即为企业产生效益,但库存又是必须的,因为库存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1. 满足预期顾客的需求 一定的成品库存可以使顾客很快采购到他们所需要的物品。这样,可以缩短顾客的订货提前期,也有利于供应厂商争取预期顾客。 2. 平滑生产的均衡性 外部的需求总是波动的,而企业的生产要求具有均衡性。要满足需方的波动的需求,又要使供方的生产均衡,就必须维持一定量的库存。 3. 分摊订货费用 订货需要费用,需要一件订购一件,将订货费用摊在一件物品上,是不经济的。一次采

购一批,虽然会造成库存,但可以将订货费用分摊到各件物品上,是经济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批量生产加工,可以分摊生产准备费用和结束整理费用。 4. 防止缺货 维持一定量的库存,可以防止缺货的产生。商店没有一定量的货物库存,顾客就买不到东西;酒店没有一定的床位库存,游客就不能入住;在生产过程中维持一定量的在制品,可以防止生产因缺货而中断。 5. 避免价格上涨 企业对有涨价可能性的物资会加大库存量,也会通过加大订货量以获取数量折扣。 库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库存要占用资金,物资的库存要修建仓库;要维持库存物品不损耗、不老化,都需要大量支出。不仅如此,大量的库存还可能掩盖某些管理中的问题。 12.1.3 库存控制的目标 1. “零库存”的境界 “零库存”的观念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个流行的术语。如果供应部门能够紧随需求的变化,在数量上和品种上都可以及时供应所需物资,即实现供需同步。那幺,库存就可以取消,即达到“零库存”。 有一项统计反映,美国拥有的存货价值超过6500亿美元,这些存货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存放在仓库里,如果能将其中的一半解放出来用于投资,按比较保守的10%的收益率计算,将有325亿美元的年收入。因此,企业经营者将减少库存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本来源,将“零库存”作为一种追求,就不足为怪了。 但由于需求的变化往往随机发生,难以预测,完全实现供需同步是不易做到的,而且由于供应部门、运输部门的工作也会不时出现某些故障,使完全的“零库存”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2. 库存控制的目标 现代管理要求在充分发挥库存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成本。这是库存控制的基本目标。 库存控制应实现: (1)保障生产供应 库存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企业经常维持适度的库存,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出现非计划性的生产间断。这是传统库存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的库存控制理论虽然对此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保障生产供应仍然是库存控制的主要任务。 (2)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 一个精心设计的生产系统,均存在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生产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生产系统中的库存情况,特别是在制品的数量,与该系统所设定的在制品定额相近。反之,如果一个生产系统的库存失控,该生产系统也很难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现代库存管理理论将库存控制与生产控制结合为一体,通过对库存情况的监控,达到生产系统整体控制的目的。 (3)降低生产成本 控制生产成本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无论是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消耗,还是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资金占用,均与生产系统的库存控制有关。在工业生产中,库存资金常占企业流动资金的60%-80%,物资的消耗常占产品总成本的50%-70%。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使企业在保障生产的同时,减少库存量,提高库存物资的周转率。

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的区别

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的 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的区别 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的区别 第一种说法: 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一部分,库存就是指对物料周围情况剩余现状进行管理,调配,是否物料单证相符;仓储管理是WM系统管理,是物流企业的一个周转链,本身包括运输、数量、物料品类名称等的核对。 第二种说法: 我想用通俗的方式来说明。“仓储”通俗的说是物资存放停滞的位置状 态;“库存”是指(某项)物资实际存有量的量化状态;两者在性质意义上是不同的。由于两者性质意义的不同,决定着对两者的管理要求也不同。其区别在于:仓储管理是对物资存放、形态、区域、布局等全方位的管理控制;库存管理则 是属性的要求,是对物资本身量的管理控制; 库存管理inventorycontrol库存管理定义: 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定货。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须按照几点原则:先进先出,物以类聚,三账(实物,卡,电脑账)合一.物料按规定存放等。 区别 库存管理是对库存商品进行管理。 仓库管理是对整个仓库,包括仓库员工及其它一切仓库财产进行管理。仓库管理>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核心是对货物本身的管理,是对货物的数量与相关属性的管理,目的是为销售与采购服务,确保合理的库存保有量,处理库存分类帐目与进出流水帐,以单据的形式基本涵盖仓库的各种进出库业务,但并不能针对仓库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也无法对仓储配送中的大量操作进行效率的优化,库存管理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试题

第二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晶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2.货品具有供应商、货品特性、数量和进货规定四个特征。() 3.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晶、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4.规模极大的仓库中,人员分工比较细,可能包括仓管人员、搬运人员、理货拣货和补货人员等。仓管人员负责盘点作业,拣货人员负责拣货作业,补货人员负责补货作业,搬运人员负责入库、出库搬运作业、翻堆作业。() 5.仓储系统中的设备只是指储存设备。() 6.在选择搬运与输送设备时,需考虑货品特性、货品的单位、容器、托盘等因素,以及作业流程与状况、货位空间的配置等,同时还要考虑设备成本与使用操作的方便性。() 7.储存货品的空间叫做储存空间,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 8.储存空间指的是仓库中所有的空间。() 9.作业空间指为了作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必备的空间,如作业通道、货品之间的安全间隙等。() 10.在规划仓库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在空间、人力、设备等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宽敞的空间总是有利的。() 11.仓储空间规划的成功与否,需要从空间效率、作业时间、货品流量、作业感觉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2.仓储成本主要指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等。() 13.空间效率主要指储存品特性、储存货品量、出入库设备、梁柱、通道的安排布置等。()

14.仓储空间评价指标中流量指标的流量评估基准以月为单位,即以每月的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三项数值来运算,其值在。之间,越接近说明库存的周转率越低。() 15.只有综合考虑保管场所的平面和高度两方面因素,才能使仓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16.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形式只有就地堆码、上货架存放、架上平台存放三种形式。() 17.地面堆码适合大量可堆叠货品的储存。() 18.地面堆码可以兼顾先进先出原则。() 19.仓库的主要作业是货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作业。入库、出库作业时间一般较短而货品在库时间较长。() 20.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21.一般的储存力式有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和共同储存等。() 22.定位储存是指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晶不能互用货位,因此,在规划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23.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24.随机原则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确定储存位置,而且通常按货品所属供应商的不同储存于靠近出人口的货位。() 25.定位储存的优点主要是由于货位可共用,因此只需按所有库存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 26.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货晶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晶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 27.周转率差别大的商品适合于分类储存的储存方式。() 28.种类少或体积大的货品适合于定位储存的方式。() 29.随机分类储存是指每一类货晶有固定存放位置,但在各类储区内,每个货位的指派是随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