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报告及答案)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报告及答案)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报告及答案)

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实验原理(补充完整)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__色、______或球形。无需染色即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_____和_____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____、___、线形、哑铃形等。____染液是将____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燃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____,而细胞质接近____。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绘制相关细胞图像

三、材料及用具

黑藻、口腔上皮细胞、1℅的健那绿染液、清水;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四、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1、观察叶绿体

①制作临时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临时装片的中的材料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____状态。

②低倍镜观察。

③高倍镜观察。

2、观察线粒体

①制作临时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低倍镜观察。

③高倍镜观察。

四、作业

1、绘制你所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绿扁平的椭球形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短棒状圆球状健那绿

活细胞蓝绿色无色

三、材料及用具

黑藻、口腔上皮细胞、1℅的健那绿染液、清水;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四、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1、观察叶绿体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干净嫩绿的黑藻叶片,放入清水中,

盖上盖玻片。有水

2、观察线粒体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

轻地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实验名称: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一、实验原理(补充完整)

大于大质壁分离小于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及用具

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四、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上,划出2-5平方毫米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

撕下方格内的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铺平,盖上盖玻片。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洋

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洋葱鳞

片叶外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导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难点】: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自主学习】 1.观察细胞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转动__ _____使视野明亮;(2)先在_______倍镜下观察清楚,然后把要放大的物象移至____ ___;(3)转动______ _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______ _调焦。(5)把蛙养在_______的玻璃钢内2-3h,待蛙的皮肤_______后,再移入_______的玻璃缸内,蛙的部分上皮就会龟裂,并脱落到水中。取水中浅灰色、透明的上皮膜,用于制片、观察,可看到蛙皮肤的单层_______。 2.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转动[]_______,使之对准[] _______,并保持2cm的距离。然后转动[]_______选择一 个较大光圈。最后__ _眼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_____ __,得到一个明亮视野。 (2)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将玻片中的标本放到 通光孔的_____ __。然后双目注视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 距离,转动[]___ ____,使两者靠近但不能接近。最 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要求_______),先转动____ ___,直至出现物像,再转动[]____ ___调节至物像清晰。 【注意事项】 1.关于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指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即线性放大。而不是对面积的放大。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一、教学目标: 1.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理解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三、实验原理: 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四、材料用具: 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 五、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装片: 取材:取一片藓类小叶或波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薄且有叶绿体) 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加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光强度的变化与叶绿体的位置关系] 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 注意事项:

1)选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因为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 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4)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取材:将黑藻先放在光下、25℃左右的水中培养(生成足量叶绿体) 制片:载玻片滴水、放叶,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低倍镜找到黑藻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随细胞质液定向呈环形流动[适当增强光照、适当提高温度、切伤等均可加速流动。] 注意事项: 1)课前应检查实验材料,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理想的实验材料是黑藻。实验前教师必须检查供实验用的黑藻叶片细胞质的流动情况,如果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其细胞质的流动。方法有三种,可以任选一种。一是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 2Omin;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三是切伤一小部分叶片。 2)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在观察时眼睛注视叶绿体,再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最后,再来仔细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 3)细胞质流动与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质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也可朝不同的方向,其流动方式为转动式(旋转式、环流式)。这时细胞器随细胞质基质一起运动,并非只是细胞质的运动。 4)寻找最佳观察部位:应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此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

选材→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3.实验分析 (1)选材: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是接近下表皮,海绵组织较多,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2)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3)实验试剂: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对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角度以基础判断的形式,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 1.(2015·通化模拟)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大的细胞来观察 C.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 D.藓类叶片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解析:选C健那绿染液是活细胞染料,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则几乎无色;藓类叶片很薄,可直接用于制作临时装片;选用叶绿体少而大的细胞观察较清楚;叶绿体的基粒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2011·江苏高考)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解析:选A菠菜叶片的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含有多个扁平的叶绿体,不需染色即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花生子叶细胞需制成临时装片再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线粒体;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清晰可见的是紫色的大液泡。 3.(2011·山东高考)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溶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液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解析:选C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来判断,选项A 不需要保持活性;选项B在用龙胆紫溶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之前需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此时细胞已被杀死;选项C中的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液是活细胞染料,所以细胞必须要保持活性;选项D中需用盐酸处理后再染色,细胞也不需要保持活性。

七年级初一科学上册 2. 2.2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细胞-含答案2020

七年级科学上册2. 2.2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基础闯关全练 1.(2019浙江杭州一中期中)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 A B C D 2.(2018福建龙岩中考)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根尖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后,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可略微转动( ) A.反光镜B.遮光器 C.细准焦螺旋D.粗准焦螺旋 3.(2018浙江温州中考)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 图2-2-5 A.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D.反光镜 4.(2018浙江温州四中期中)小科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上”,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 A B C D 5.(2018北京中考)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C.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D.能观察到细胞壁 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7.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如果把口腔上皮细胞放在______中,细胞会因吸水膨胀而破裂。为了更清晰地看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应用______染色。

能力提升全练 1.(2018山东滨州中考)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2-2-6 A.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 B.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 C.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 D.若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2.(2018四川达州中考)图一至图四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片。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一 二三四 图2-2-7 A.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 B.图二中③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C.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一中步骤d 操作不当 D.若该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四甲,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 3.( 2018浙江嵊州期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为:①盖上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④用镊子把洋葱表皮展平,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 4.(2019浙江宁波质检二)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稀碘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填序号)。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报告及答案)

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实验原理(补充完整)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__色、______或球形。无需染色即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_____和_____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____、___、线形、哑铃形等。____染液是将____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燃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____,而细胞质接近____。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绘制相关细胞图像 三、材料及用具 黑藻、口腔上皮细胞、1℅的健那绿染液、清水;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四、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1、观察叶绿体 ①制作临时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临时装片的中的材料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____状态。 ②低倍镜观察。 ③高倍镜观察。 2、观察线粒体 ①制作临时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低倍镜观察。 ③高倍镜观察。 四、作业 1、绘制你所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绿扁平的椭球形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短棒状圆球状健那绿 活细胞蓝绿色无色 三、材料及用具 黑藻、口腔上皮细胞、1℅的健那绿染液、清水;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四、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1、观察叶绿体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干净嫩绿的黑藻叶片,放入清水中, 盖上盖玻片。有水 2、观察线粒体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 轻地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实验名称: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一、实验原理(补充完整) 大于大质壁分离小于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及用具 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四、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上,划出2-5平方毫米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 撕下方格内的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铺平,盖上盖玻片。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洋 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洋葱鳞 片叶外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教学提纲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活动目标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背景资料 1.相关知识 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完成这一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产生氧。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呈椭球形,长径5~10 μm,短径2~4 μm,厚2~3 μm。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叶绿体的数目因同种植物不同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在藻类细胞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而且体积巨大,长径可达100 μm。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与能量转换有关。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棒状,因不同的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而不同,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支状或其他形状。线粒体数目因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一个细胞中有数百到数千个。植物细胞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中约有1 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巨大变形虫中线粒体数目可达50万个;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酵母细胞中有一个大型分支状的线粒体。线粒体通常分布在细胞生命活动旺盛的区域。例如,在肝细

胞中呈均匀分布;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呈平行或栅栏状排列;在精子中集中在尾的基部。线粒体在细胞质中可以向生命活动旺盛的区域迁移。 2.实验原理 (1)叶绿体的观察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如果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某些植物幼嫩的叶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 (2)线粒体的观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含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健那绿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染色。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发生作用时,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的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状态。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现蓝绿色的线粒体。 操作指南 1.材料藓类、菠菜或黑藻的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3.试剂及配制方法 (1)试剂清水,健那绿染液。 (2)试剂的配制方法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步骤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注意事项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 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用手捏住载玻片、盖玻片的两侧。 小心划伤。滴清水时,应滴在载 玻片中央,不宜过多。 取 材 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 、5 平方厘米),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 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 中,并展平。 用刀片时应小心,防止划伤。切 块时应注意切块的大小。当把表 皮在清水中展平时,有时表皮会 粘在镊子上,这时用解剖针或用 镊子在清时中轻轻晃动即可。 盖 盖 玻 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 观察的材料上。 一定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 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出现 大量水泡。 染 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 的全部。 滴加染色液时,可让载玻片一头 略高,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 引,连续两三次,这样才能充分 染色。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取 镜 与 安 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 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 米。 一定用双手,显微镜位置放正确。 对 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 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注意双眼睁开。

安放玻片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注意标本摆放的位置,一定正对 通光孔。 调焦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 接近玻片;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同时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 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将物镜下降时,一定从侧面看着, 小心压破玻片。 观察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 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视野中若出现气泡(边缘粗而黑, 压玻片时会移动或变形),此时应 移动标本。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上)):实验3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含解析

——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方法,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的方法 前情提要: 关键词:叶绿体、线粒体、健那绿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 观察。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2)观察线粒体 技能方法: 1.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的原因 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并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的观察。 2.观察线粒体的实验要滴加健那绿染液的原因 健那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从而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 3、与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有关注意事项 (1)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2)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为栅栏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4)盖盖玻片时,一定要缓慢且与载玻片成45°夹角,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防止装片下产生气泡。 【误区警示】走出叶绿体、线粒体观察实验的“5”个误区 (1)观察线粒体应选择人体或动物细胞或植物体无色部位细胞,不能选择绿色组织细胞。 (2)观察线粒体与叶绿体均需保持细胞活性状态。 (3)观察叶绿体时需保持叶片有水状态,防止失水。 (4)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是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于载玻片中央用于染色,而不是滴一滴生理盐水。

实验三、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 P47) 使用高倍显微镜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有、、等; 含有线粒体的细胞有;等中不含线粒体。二.实验原理 1、观察叶绿体需要染色吗?为什么? 2、观察线粒体需要染色吗?为什么? 染液是专一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而细胞质接近。 三.实验材料 1、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或菠菜叶)。 (1)取藓类的叶、黑藻的叶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什么? (2)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为什么? 2、观察线粒体时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藓类、黑藻、菠菜的叶细胞中也有线粒体,能选作为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吗?为什么?四.方法步骤 (一)观察叶绿体 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注意: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为什么?

2.观察叶绿体: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问题: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椭球体的面朝着光源; 在弱光下,叶绿体以椭球体的面朝着光源。 3.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画出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二)观察线粒体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上盖玻片 2.观察线粒体: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的线粒体,细胞质接近。 习题 1.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A.藓类的叶片B.黄杨叶的横切片 C.菠菜叶下表皮或沾在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D.种子植物的叶片 2.下列细胞中存在有叶绿体的是()A.根尖细胞B.根茎中的筛管细胞C.叶肉细胞D.茎内形成层细胞3.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叶绿体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 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 D.取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 5.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组织作实验材料的是()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③观察细胞质的流动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⑤DNA的粗提取 A.①②B.②③C.③⑤D.②④ 6.(1)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细胞,能清晰地观察到叶绿体,而不易看到线粒体的主要原因是。(2)制作菠菜叶的临时装片时,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放人盛有的培养皿中,装片制成后要随时保持状态。 (3)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时,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材料观

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

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 通信(1)班赵雯琳1140031 【实验目的】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使用显微镜测量小长度的方法 【实验仪器】 显微镜,可调狭缝,白光源 【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的助视仪器,它的主要部分是物镜和目镜。为简便起见,吧构造复杂的物镜和目镜视为由单个凸透镜组成,物镜焦距较目镜短。 物体先由物镜放大再由目镜放大观察到该实像。 【实验内容】 1·取出显微镜,置于左前方,便于观察与记录。 2·打开白光源,显微镜进行调光。 3·将可调狭缝置于载物台上,并固定好。 4·调节调焦手轮,使得狭缝的像清晰。 5·调节分划板及焦距,使得分划板观察清晰。 6·调节测微鼓轮,使得分划板的第一个交点位于左狭缝的左端。 7·转动分划板,当第一个交点位于左狭缝时,记下数据,继续转动手轮,当同一个交点位于右侧狭缝时,再次记录数据。 8·将手轮转回左狭缝的左端,再向右端转动,重复7的步骤,记录三组数据。

【数据】 σ=0.01 d=1.65±0.01mm 【误差分析】 1·调节目镜不够准确,使得分划板不是非常地清晰,狭缝板与分划板不处于相对平行的两个平面。 2·手轮的空转需要空间,产生空转误差。 3·视觉的误差使得度数不是非常准确。 【注意事项】 1·狭缝应垂直于显微镜筒的移动方向,使得测量的狭缝下同一水平上。 2·用分划板上的同一点测狭缝的距离,保证测量的狭缝在同一水平上。 3·分划板与狭缝的像必须清晰且在相对平行的两个平面,消除误差。 4·在每次测量中必须保证手轮往同一方向转动,避免空转误差。 5·注意度数采用千分尺的度数方法。

人教版教学教案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学习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 ●基础知识: 1.结构: 光学部分: 目镜、镜筒、物镜、和(有平面镜和凹面镜) 机械部分: 镜座、镜柱、镜臂、(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播放) (1)一般的使用程序: 取镜安放→放置玻片标本→观察→高倍镜观察。 (2)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②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 稍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选好目标:在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 换用高倍镜:转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 ↓ 调节亮度:调节,使视野亮度适宜 ↓ 调焦:缓慢调节,使物像清晰。 ●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2.为什么换高倍镜之前要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3.换上高倍镜后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 ●典型例题 1. 【A级】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 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 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 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 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 2. 【A级】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基础知识: 2.显微镜成像特点: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像。 3.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放大倍数= ×,这里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5.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6.污点判断:玻片移,目镜转,物镜换●分析、讨论 1.观察写有“上”字的标本.并写下你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 2.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3.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典型例题: 1.【A级】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指的是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A级】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 【A级】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 ()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上 D.目镜上 4. 【B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请赶快动手写下来吧! 当堂检测 1.【A级】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 2.【A级】说说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课后作业 1.【C级】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标

望远镜与显微镜实验报告

望远镜和显微镜 实验报告 BME8鲍小凡15 【实验目的】 (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放大率等的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进一步熟悉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原理】 一、望远镜 1、望远镜的基本光学系统 无穷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物镜后在物镜焦平面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再利用目镜将此实像成像于无穷远处,使视角增大,利于人眼观察。 图1 望远镜的基本光学系统 使用望远镜时,应先调目镜,看清分划板,再调镜筒长度。使被观察物清晰可见并与分划板叉丝无视差(中间像落在分划板平面上)。

2、望远镜的视放大率。 记目视光学仪器所成的像对人眼的张角为ω’,物体直接对人眼的张角为ω,则视放大率: tan 'tan ωωΓ= 由几何光路可知: 0'''tan ,tan '''e e y y y f f f ωω= == 因此,望远镜的视放大率: 0' 'T e f f Γ= 实际测量望远镜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时,利用图二所示的光路图。当物y 较近时,即物距: () 100'1''e L f f f <+ 时,物镜所成的像会位于O e 右侧(实像)或左侧(虚像),经目镜后,即成缩小的实像y’’,于是视放大率: 00'''''T e e f f y f f y Γ= == 图2 测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图 3、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 当望远镜的被观测物位于有限远时,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可以通过移动目镜把像y’’推远到与物y 在一个平面上来测量。如图三。此时:

''tan ' ,tan y y L L ωω= = 于是可以得到望远镜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 ()() 010''''''e T e L f f y y f L f +Γ= =- 可见,当物距L 1大于20倍物镜焦距时,它和无穷远时的视放大率差别很小。 可见,当物距L 1大于20倍物镜焦距时,它和无穷远时的视放大率差别很小。 图3 测望远镜物象共面时的视放大率 二、显微镜 1、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是会聚透镜,位于物镜物方焦点外侧附近的微小物体经物镜放大后先成一放大的实像,此实像再经目镜成像于无穷远处,这两次放大都使得视角增大。为了适于观察近处的物体,显微镜的焦距都很短。 图4 显微镜基本光学系统 使用时需先进行视度调节使分划板叉丝的像位于人眼明视距离处,再调焦使被观察物清晰可见并与分划板叉丝的像无视差。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班级:10生科二班/星期三上午第二大节课/第二小组 姓名:杨袁予童组员:杨方、朱树生 实验时间2113年 3月 6日 一、实验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试验观察。 2、能够分析显微镜常见故障的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三、实验内容: 1、利用高、低倍显微镜和油镜观察一些永久装片。 2、将所观察到的镜像绘制成图片。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装片或切片等。 四、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用途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研究生物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要研究许多细微的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遮光器和光源等。 3、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两由大部分组成。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成像系统,由反光镜和旋转光样构成照明系统。

五、实验步骤: 1、低倍镜的使用 (1)取镜和放置: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离实验桌边缘5cm为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镜端与孔保持2厘米距离)。转动遮光器,使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直到目镜里看到白亮的视野。(3)放置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有标本的一面向上 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 (4)调节焦距:下降镜筒,侧目注视物镜头,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头接近装片为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从目镜内看清物像为止。再轻微来回转动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高倍镜的使用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

高一生物:实验观察叶绿体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实验观察叶绿体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chloroplas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实验观察叶绿体 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 第7课时实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呈色、形,高倍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 实验程序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原理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用的运动作为标记可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目的 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显微镜的实际观察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流动

是一种生命现象。 实验程序 光照、室温条件下水中培养黑藻 取一片幼嫩的小叶 临时装片:清水+小叶+盖玻片 低倍观察叶片细胞 高倍观察叶绿体的流动及流动方向 注意事项: 1、细胞质的流动受细胞的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增进细胞代谢作用的因素,如适宜的光照、温度、ph 值、生长素等,都可以促进细胞质的流动。反之,不利的环境变化和某些化学药品,如麻醉剂等,则可抑制细胞质的流动。 2、在做此实验时,如果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其细胞质的流动。其方法有三种:一是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分钟;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三是切伤一小部分叶片。 自我评价 1、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试回答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

望远镜和显微镜实验报告材料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望远镜和显微镜 【实验目的】 (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视放大率等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进一步熟悉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原理】 (一)望远镜 1.望远镜基本光学系统 基本的望远系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物镜L0的像方焦点'o F与目镜e L的物方焦点e F重合,如图所示。无穷远物体发出的光经物镜后在物镜焦平面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再利用目镜(短焦距)将此实像成像于无穷远处,使视角增大,利于人眼观察。为了利于对远处物体的观测,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一般较长。 1. 望远镜的基本光学系统 图示望远镜,物镜与目镜均为会聚透镜,这种望远镜称为开普勒望远镜,其优点是可在物镜与目镜之间的中间像平面上安装分划板(其上有叉丝和刻尺)以供瞄准或测量。实验装置中用到的望远镜(如分光计上的望远镜,光杠杆系统中的望远镜等)均为开普勒望远镜,在中间像平面上装有分划板。 实际上,为方便人眼观察,物体经望远镜后一般不是成像于无穷远,而是成虚像于人眼明视距离处;而且为实现对远近不同物体的观察,物镜与目镜的间距即镜筒长度可调,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点可能会不重合。使用望远镜时,观察者应先调目镜看清分划板,使分划板成像于人眼明视距离处,再调节望远镜镜筒长度,即改变物镜、目镜间距,使被观察物清晰可见并与分划板叉丝无视差。 2. 望远镜的视放大率 视放大率Γ定义为目视光学仪器所成的像对人眼的张角(记为ω’)的正切与物体直接对人眼的张角(记为ω)的正切之比,即:

tan ' tan ωω Γ= 对图示望远镜,有: y''' tan ,tan ''o e e y y f f f ω=ω== 因此,望远镜的视放大率T Γ为 T o '=' e f f Γ 其中,e f 、'e f 分别是e L 的物方焦距、像方焦距,e f ='e f 。 实际测量望远镜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时,可以利用图示光路。 用仪器测出像高''y ,从三角关系可得出: ''''' o o T e e f f y f f y Γ= == 因此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可测出。 测量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图 3. 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 当望远镜的被观察物位于有限远时,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可以通过移动目镜把像''y 推远到与物y 在一个平面上来测量。如图所示: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_导学案

调节至物像清晰。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重 点】: 【难 点】: 【自主学习】 1、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 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1.观察细胞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 转动 使视野明亮;(2)先在 倍镜下观察清楚,然后把要放大的 物象移至 ;(3)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 调焦。(5 )把蛙养在 的玻璃钢内2-3h ,待蛙的皮肤 ,后,再移入 的玻璃缸内,蛙的部分上皮就会龟裂,并脱落到水中。取水中浅灰色、 透明的上皮膜, 用于制片、观察,可看到蛙皮肤的单层 2.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转动[] ,并保持2cm 的距离。然后转动[] 个较大光圈。最后 __眼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 ] __,得到一个明亮视野。 (2) 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 首先应将玻片中的标本放到 通光孔的 。然后双目注视 ,使之对准[] 选择一 之间的 6 b 1 3 14 距离,转动[] ,使两者靠近但不能接近。最 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要求 ),先转动 ,直至出现物像,再转动[ ] 【注意事项】 1. 关于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而不 是对面积的放大。 2. 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成 正比。 ,指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即线性放大。 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与放大倍数

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③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 的。 5.显微镜使用时异常现象与原因: (1)有气泡: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水太少。 (2)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材料厚薄不均匀 (3 )视野太亮:光线太强;光圈太小,反射太强。 6.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目镜、物镜或装片,通常通过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是否 在物镜)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 【讨论】 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讨论2.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 异的可能的原因? 讨论3.P8图是一个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 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大肠杆菌与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 【问题收集】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写在这里!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动手写下来! 【基础练习】 1.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 ④装箱之 3.高低倍镜下视野的区别: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方向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作者:————————————————————————————————日期: ?

例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封开县江口中学陶勇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它们的起源一直以来多被认为有别于其他细胞器。在人们为这两种细胞器设计的起源假说中,内共生起源学说很好地贴合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和核质关系特征,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该假说的提出远早于mtDNA和cpDNA的发现。随着人们对真核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及其编码机制的认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1970年,Margulis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的设想。假设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备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和电子传递链系统,可利用氧气把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糖酵解更多的能量。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即与宿主细胞间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获得更充分的能量;而这种细菌则从宿主细胞获得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与此类似,叶绿体的祖先可能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bacteria)。当这种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人后,为宿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则为其提供其他的生存条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先后得到了大量的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特别是近期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大量原本可能属于呼吸细菌或蓝细菌的遗传信息,说明最初的呼吸细菌和蓝细菌的大部分基因组在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向细胞核的转移。这种转移极大的削弱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性,建立起稳定、协调的核质互作关系。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1.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它们均为单条环状双链DNA分子,不含5-甲基胞嘧啶,无组蛋白结合并能进行独立的复制和转录。此外,在碱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特征等方面,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也与细胞核基因组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与原核生物极为相似。同时,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身的DNA聚合酶及RNA聚合酶,能独立复制和转录自己的RNA。 2.具备独立、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而有别于真核生物:①与细菌一样,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N-甲酰甲硫氨酸开始,而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从甲硫氨酸开始。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较小于真核生物80S核糖体。③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只有5SrRNA,而不少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存在5.8SrRNA。④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具有原核生物核糖体的识别特异性,其功能可部分地被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取代,但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因子不能识别细胞质核糖体。⑤线粒体核糖体与线粒体mRNA形成多核糖体。⑥叶绿体tRNA和氨酰-tRNA合成酶通常可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而不与细胞质中相应的酶形成交叉识别。⑦叶绿体的核糖体小亚基可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组合,形成有功能的杂合核糖体。⑧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被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