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_史记_的两次英译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_史记_的两次英译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_史记_的两次英译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_史记_的两次英译

第6卷第1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6,N o.1 2007年3月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M ar.2007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5史记6的两次英译X

李秀英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通过研究一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翻译策略,探讨其背后对外文化战略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可透视原语文化在译入语文化中地位的消长过程。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尤其是对华战略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调整过程,与此同时,5史记6在美国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译介方式,这些差异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文化态度的变迁。

关键词:美国;对外文化战略;5史记6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031(2007)01-0125-05

American foreign cultural strategies in the mid-and

late20th century and the two translations of

Records o f the Historian in America

LI Xiu-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Univ.of Technolog y,Dalian116024,China)

Abstract: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strateg ies adopted in translating the same work by different translators in different time and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m ay shed some lig ht on how the relative status of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 may shift over time.American cultural strategies,especially its strategies to-w ards Chinese culture w ent through fundamental adjustments in the m id-and late20th century.At the same time,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was also tw ic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 hese differences revealed how America changed its attitude tow ards Chinese culture over the years.

Key words:America;foreig n cultural strategies;Records o f the H istorian

一、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演变

对外文化战略是指/为了实现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而策划和运用文化力量的指导方针0,[1]是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其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关系的准则。/从历史上看,美国往往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文化权力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0[1]早在美国正式参加二战之前,就开始组织力量研究、设计一项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1941年9月,美国国务院对外文化关系司总顾问委员会授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拉尔夫#特纳教授,为战后美国对外文化关系提出一个规划纲要。1942年秋,特纳提交了一份关于战后美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政策纲要备忘录。该备忘录强调指出:/任何同外交事务有关的工作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X收稿日期:2006-09-28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秀英(196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E-mail:x yli1@https://www.doczj.com/doc/912893010.html,

因此,对外文化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的需要,同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保持一致,配合进行。0这个政策纲要备忘录虽然是粗线条的,但它也提出了要/用民主的观点重新阐述中国的传统文化0的思想,[1]而且还要培养能够把美国的/现代文化0输入中国并用以改造沿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0的/知识界精英0。[2]1943年2月,美国国务院对外文化关系司总顾问委员会对特纳的规划大纲进行了讨论,对其主要论点给予/广泛的赞同0,认为/世界文化中心已从欧洲移到了美国,战后世界将要求美国在文化上,如同在政治和经济上一样,在全世界担负起领导责任0[1]。这些认识逐渐成为二战后美国领导集团在制定对外文化战略时的指导方针。

二战结束后,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的政治、经济霸权,美国政府很快出台了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对外文化战略方案,一方面把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灌输给全世界,另一方面又/在文化领域里攫取第三世界的宝贵资源0,[3]同时以一种/君临天下0的姿态来对待外来文化的异域特征。这种对外文化态度在美国国内创造了一种单语的、只接受满足美国人期待的外来事物的文化氛围。外来文本被按照美国现代英语的诗学机制进行了改造,同时还渗透了一些美国当时流行的价值观念。以流畅、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归化0策略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4]这种主流翻译策略在美国英译中国经典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中美关系处于一种敌对状态,美国一方面想掠取中国的传统经典及其思想,为美国文化建构服务,另一方面则想利用美国的意识形态来阐释并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和各大基金会投入大量资金资助了对中国经典的大型翻译工程,其中包括对5史记6的英译。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建交以及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为美国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20世纪7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精神。0[5]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美国学者提出了更为现实的文明观:/任何文明都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内在和特定的价值体系,没有一种文明可以宣称比其他文明更为优越,也没有理由以主流文明自居,并歧视、否定甚至取代其他文明0,其理论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在思维方式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0,强调/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尊重0,认为/无论是在美国内部,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需要建立一种更为现实的相互认可和尊重的文化和政治关系0,[6]从而形成对于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新的理念。这种新的理念直接影响了美国学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态度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狄百瑞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从探讨/新儒家主义0入手,倡导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价值,强调了解及尊重传统中国是理解近现代中国必需的一个步骤。[7]这都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尤其是对华文化战略的调整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体系多极格局的基本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逐渐凸显,/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程度加剧0,[8]这使得/世界上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尽可能平等的交流0成为可能。美国对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态度也从拒斥向不情愿的接受转化,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逐渐认识到无论如何中国都必定是世界政治经济中上升的新兴力量,中国的崛起及潜在的发展对美国来说,/无疑代表着一个最为复杂但意义也几乎最为重大的长期性外交、战略和经济问题。0[9]基于此认识,美国制定了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对华政策,从/孤立0/遏制0转向/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0保持/全面接触。0[10]随着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调整,流畅、自然归化翻译策略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美国开始对外来语言和文学表现出一种新的开放性态度,对文化差异的尊重意识加强,以再现异域文化为特色的/异化0翻译策略逐渐获得了广泛认可。5史记6新译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20世纪中后期5史记6在美国的两次英译

5史记6在美国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翻译过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华兹生(Burton Watson)选译5史记6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 Jr.)等全译5史记6相比,无论是在对原文文本的认知角度、面向的读者对象、依据的底本及研究资料的来源,还是在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具体处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126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

1.华兹生选译5史记6

美国著名翻译家华兹生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5史记6英译。华译5史记6是因战后美国文化构建工程的需要而作为一种文学资源输入美国的,得到了卡耐基基金会的资助,属于哥伦比亚大学东方经典翻译工程之一,面向受过教育的普通读者,是一种普及性的经典文学读物。底本为1934年东京出版的泷川资言注解的5史记会注考证6,同时也参考了百衲本5史记6及5汉书6中对应的章节。主要译文于1961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Recor ds o f the Gr and H isto-r ian of China:T ranslated f rom the Schi chi o f Ssu-m a Ch.ien,分为上、下两卷。选材集中在汉朝人物本纪与列传。该译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性著作选集:中国系列丛书。华兹生在日本用了3年多时间完成5史记6的选译。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他没有得到中国内地和欧洲的研究资料,也没有想在对5史记6的歧义考证上有所创新,他/只是按照中国及中国文化圈内的国家对5史记6的一般性理解为基础0解读、翻译了5史记6。[11]哥伦比亚大学也要求华兹生的译文要面向非专家的普通英语读者,因此华兹生把注释和介绍性材料控制到最低限度,而利用有限的版面尽可能多地翻译了5史记6本身的内容。

在具体翻译中,他避免使用5史记6中对当时的美国英语读者来说很难理解也很别扭的专业术语或者称号,尽可能少用原文中的汉语度量衡单位,且当度量衡的准确数值对于叙事的意义似乎不太重要时就使用了英语中的相关单位予以替换。在人物姓名、头衔的翻译过程中,除了刘邦以外,其他人物都用一个名字表示。例如项羽,尽管司马迁在原文中曾把他称作项籍、项羽、项王等,华兹生始终只把他译成了项羽。他认为频繁地使用术语以及各种头衔等会使译文带有不流畅而且陈旧的味道,[12]而这样的译法是无法被当时的美国普通英语读者所接受的,因为当时主流翻译传统讲究流畅、自然、透明的译文特征,[4]读者和批评界都特别重视译本的/流畅性0/透明性0[13]:不管是什么样的译本,如果读起来流畅,没有语言或风格上的怪异,含义透明,且表面上看来能够反映外国作家的个性或者目的,或者外来文本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说表面上看来像一个外来的原文文本,那么,出版界、评论界以及读者就会认为这样的译文是可以接受的。[14]事实也的确如此。华译5史记6有时为了可读性,牺牲了严格意义上的忠实性,[12]但哥伦比亚大学对他的译本很满意,他也就保持了这种翻译风格。[11]

华译5史记6为选译本,内容集中在汉时的人物本纪、列传等,译本颠倒了原文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按照西方小说叙事的方式排列译文:从陈涉起义开始,叙述了失败者项羽、胜利者高祖,并选译高祖崛起之反思,接着把各种人物按照他们在5史记6中的历史定位重新排列,如功勋卓著的大臣们、反叛的人物、忠实的臣子、历代帝王、外戚、豪门世家、诸侯、显赫的官吏等,这就构成了比较典型的西方历史叙事小说的结构模式。显然,华译5史记6侧重点在于5史记6的文学价值。华兹生也重申了这种文本取向:5史记6气势磅礴的叙事方式、周而复始的兴衰节奏、雄健洪亮的语言赋予了这部作品一种史诗般、歌剧性的特质,他努力再现的也正是司马迁的这种文学成就。他也希望普通英语读者在欣赏5史记6叙事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司马迁作品中的这些音乐特质。[11]的确,华译5史记6行文流畅、自然优美,具有现代英语散文特征,也堪称文学杰作,在普及5史记6的文学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倪豪士甚至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新一代5史记6学者就是受到了华译5史记6的影响而开始他们的研究的。[15]

2.倪豪士等全译5史记6

5史记6在美国的第二次英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倪豪士等在台湾文建会的资助下开始从事5史记6新译。3年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委员会、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汉学中心、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等都开始给予各种资助。199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倪豪士主编,郑再发、吕宗力、倪豪士、罗伯特#雷诺兹(Robert Reynolds)等英译的5史记6第1卷5史记#汉以前的本纪6(The Grand Scr ibe.s Records:Vol.1The Basic A nnals o f Pre-Han China)以及第7卷5史记#汉以前的列传6 (Vol.7The M emoirs of Pre-Han China)。2002年和2006年,该社又出版了倪豪士等英译的5史记6第2卷5史记#汉本纪6(Vol.2The Basic A nnals o f H an China)及第5卷(上册)5史记#汉以前的世家(上)6(The H ereditary H ouses o f Pre-han China,Par t I)。该译本面向专家和普通读者,主要底本为中华书局5史记61959年和1982年版,

127

第1期李秀英: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5史记6的两次英译

也参考了监本和百衲本5史记6以及日本泷川资言、中国台湾王叔岷等的评述或译文。其目的是译出一种忠实的、具有详细注解的尽可能可读的、前后连贯的5史记6全译本。[16]倪译5史记6由集体合作进行,同时又得到了中外5史记6研究专家的指点,如北师大韩兆琦教授、社科院历史所吴树平教授和西方汉学家吉德炜(D.N.Keig htley)、卜德(D.Bodde)、顾传习(C.S.Goodrich)、韩禄伯(R.H enricks)、鲁惟一(M.Loewe)、班大为( D. Pankenier)、高德耀(R.J.Cutter)、梅维恒(V.

H.M air)等都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16]另外,该译本翻译时间较长,译介范围较广。从史学研究的严谨角度来看,倪译5史记6学术性价值更胜一筹。

倪豪士等努力的方向是全译5史记6,他们的译本保留了5史记6原文本纪、世家、列传等的排列顺序,译本结构为:对中外专家的致谢、序言、使用说明、纪年说明、度量衡对照表、缩写表、译文,在每章译文后面都附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相关评注和说明、该卷已有西文、日文译本书目、关于该卷的中外研究成果等,在每整卷译本的后面附有全书的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外文的5史记6版本研究、参考文献、译本、历代注疏、关于5史记6及司马迁的研究、5史记6及5汉书6的比较、其他中文及日文著作、其他西文著作等,还有包含汉语拼音、汉字及官职英文译文的索引,春秋战国图、秦帝国图、项羽与刘邦战役图等,在译文的页下附有详尽的歧义考证、地点考证、相关章节成书说明、互文考证说明、文化背景知识注释及资料依据、词汇对照表等。倪译5史记6是为了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司马迁和他那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及其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进行翻译的,其重心在于5史记6的文化价值,体现了对中国文化异域特色的更多尊重和保留。

三、5史记6两次英译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文化态度的变迁

/翻译首先是一个对话的过程0[17],翻译研究也是对文化互动过程的研究。[18]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译介同一部外国作品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翻译行为。翻译总要受当时的文化氛围及翻译传统的影响,而翻译传统又要受到文化氛围的制约。这种文化氛围是由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文化战略所决定的。文化战略是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0通常指/某阶级或利益群体为实现某个目的而故意向大众灌输的带有明显引导性的思想意识0,[19]是/一种观念网络,它由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群体认为可接受的见解和态度构成,读者和译者都是通过这些见解和态度来解读和处理文本0。[17]从这个意义讲,/某个文化的自我形象0、某些翻译传统都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译者调控0本身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13]翻译背后存在的意识形态因素反映了译入语与原语文化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如何影响翻译实践的。

二战后,美国掌控了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它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占绝对优势的世界性价值,强制灌输给第三世界国家,同时/在文化领域里攫取第三世界的宝贵资源0,并力图构建/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权力话语和全球性关系0。[3]在这种主导意识形态之下,翻译的主流方式为/归化0,流畅、通顺、透明成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 /译者通过严格使用现代英语用法、保持连续的句法、确定某种精确的含义来保证译文轻松、易懂0。[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多元共生的语境中,对/他者0文化的认同和渴望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翻译领域里就出现了对/异化0翻译策略的较多认可。

华译5史记6正是在美国试图用自身的/先进文化0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美国大众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指出,玛丽#诺顿(Mary Beth Norton)主编的5美国历史学会历史文献导读6(T he A merican H istorical Association.s Guide to H istor ical Literature)中关于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近400项成果在1960年以前仅有10%问世。[20]而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普通读者对司马迁和5史记6几乎一无所知。[11]当时的这种文化氛围无疑会影响华兹生的策略定位。为了把对美国普通读者来说有些陌生的中国文化和语言特色减到最低限度,华兹生采用流畅、透明的翻译风格,更多地使用/归化0策略来增加译本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就是很自然的了。

在1960年后的30年中,尤其是中美关系改善以后,美国关于中国历史的学术研究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和福特基金会赞助了

128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

很多汉语语言培训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学习中国历史的美国人逐渐增多,他们开始到中国台湾和日本利用大量的汉语和日语的二手资料从事中国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倾向发生了转变,更强调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来研究中国历史。中美关系改善之后,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有机会到中国内地利用档案资料、善本、考古发现等从事研究。日本学术界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影响开始减弱。同时,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在美国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教师队伍的组成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促使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转向中国知识界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正是在这种全球化与多元共生的语境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倪豪士等全译5史记6的重大翻译工程开始了。该工程吸收了一些华人从事研究与翻译,如吕宗力、陈照明、郑再发等,借鉴了中外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外专家的指点及有关部门的资助。译本再现的中国文化,甚至是译文中出现的汉字都成了译语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在这种/异化0翻译中,古老的中国异域文化受到了尊重,丰富、全面的考证、注释都切合了时代的需要。这使得倪译5史记6也同样具有了特定的可读性,但华译5史记6的可读性有本质上的不同。它不再以流畅、自然、透明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译者有意识地打破了英语语言规则,努力再现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异域风采,甚至在译文中添加了人名、地名等汉字,使用了很多古语措辞,但这一切都成为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受欢迎的选择了,这是因为中国及其传统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尤其是对华战略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地位。如果说,华译5史记6反映了处于主导地位的译语文化对外来文本的/改造0,那么,倪译5史记6正好反映了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地位的提升。5史记6在美国两个时期两次不同的英译策略实质上反映了中国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地位的消长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永涛.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

[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3,64.

[2]李荣静.当代美国政府的对外文化战略及其实质[J].

理论与现代化,2004(6):38.

[3]祝朝伟.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四川

外语学院学报,2005(2):89.[4]Venuti L awrence.T he T 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

tor y of T 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 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10-312.

[5]李剑鸣.关于20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J].美国研究,

1999(1):20.

[6]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

国研究,2000(2):49-50.

[7]刘跃进.近年美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掠影[J].福州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8-59. [8]艾建琪.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调整与美国新霸权

[J].国际论坛,2000(5):31.

[9]时殷弘.当前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态度与中美关

系[J].国际经济评论,1998(1-2):42-44.

[10]孙建杭.战略#利益#格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

变和9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28-29.

[11]W atson Burton.T he S hih Chi and I[J].Chinese L it-

erature:Essays,Ar ticles,Reviews(CLEAR),1995, 17:202,203,205-206.

[12]Watson Burton.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f Ch-i

na:Vol.I[M].N ew Yor k:Columbia U niversity Press,1961:6-7.

[13]Hatim Basil.T 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 ranslation

[M].Beijing:Foreig 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45,127.

[14]Venuti L awrence.American T r adition[C]//M 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 f T ranslation Studies.

2004:1.

[15]N ienhauser W illiam H Jr.A Century[1895-1995]of

Shih chi Studies in the West[J].Asian Culture Q uar-terly,1996(1):9.

[16]N ienhauser William H Jr,Cheng T sai-fa.T he G rand

Scribe.s Records:Volume I[M].Bloomington,Ind.: Indiana U niversity Press,1994:xv iii,iii-iv.

[17]Bassnett Susan,Andr Lefevere.Constr ucting Cu-l

tures:Essays on L iterary T ranslation[M].Shang hai:

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 ress,2001:

vii,48.

[18]G entzler Edw in Foreword[C]//Constr 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 y T ranslation.Shang hai:Shanghai

F 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xii.

[19]单继刚.语言、翻译与意识形态[J].哲学研究,2005

(11):31.

[20]N orton M ar y Beth.T he American H istorical Associa-

tion.s Guide to Historical Literature[M].New Yor k: Ox ford U niversity Press,1995:283-284.

129

第1期李秀英: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5史记6的两次英译

专利说明书的英译策略

said 与 where + prep., there + prep.与here + prep. thereof(=of that),thereby(= by that ),therein(=in that),thereto, therebetween ,therewith,thereon,therefrom, therethrough, hereinafter(=in the following text:在下文中), hereinabove, herein, hereto, hereunder, herewith, wherein (= in which :在其中) , whereby, wherefore, whereupon, whereof, whereat. (h ere =this ,there=that ,where =what/which ) 1.hereafter=after this time此后 2.hereby=by doing or saying so=by means/reason of this;特此,兹 3.herein=in this piece of writing=in this;此中,于此 4.hereinafter=after this time=later in this paper;在下文;今后在下文中 5.hereof=of or belonging to this在本文中 6.hereto=to this piece of writing次,至此 7.heretofore=until now, hitherto迄今为止,在次之前 8.hereunder=below, following在下文中 9.hereupon=at or after the time =after that因此,于是,不久以后,就在此时, 随即 10.herewith=with this与此一道 ,随函附上 1.thereafter=afterwards;此后,后来,其后 2.thereby=by saying or doing that=by that means;因此;由此;因而,在那方 面, 3.therefrom=from that从中 4.therein=in that piece of writing=from that;在那里;在那点上,在其中 5.thereinafter=later in the same paper;在下文中,以下 6.thereof=of that其中 7.thereon=on that在其上,就此 8.thereto=to that加于 ,, 之上,随函附上 9.thereunder=under that在其下 10.thereupon=about that matter关于此事 1.whereas=but但是,却

中文菜单英译策略

中文菜单英译策略 在中国的数次翻译高潮中,不论是吸取外来精华,还是弘扬中华文化,对中国菜名的翻译似乎很少引人注目。因而对菜名翻译的学术研究很少。另外,菜谱的英译在我国一直没有规范的版本,因此一菜多译现象频频出现。笔者在收集菜名时发现越是外国客人喜欢的中国菜肴,其译名就越多,如“宫保鸡丁”这道较受外国客人青睐的中国菜被翻译成:“sautéed chicken cubes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 “fried diced chicken in sichuan style”“grand duke’s chicken with peanuts”, “gong bao chicken”, “spicy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以及“chicken with hot pepper and peanuts”。假如每个菜名都是一名多译,不仅外国朋友就是中国人自己看这些译名,也会被搞的一头雾水。可见菜名的翻译并非易事。而传统的翻译标准对中菜翻译又缺乏具体的指导。 在一些研究菜名英译的论文中,绝大多是对具体菜名英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很少通过理论来验证这些翻译策略的可行性。本文以《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蓝本,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一些中菜翻译的策略一、文本类型理论及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纽马克根据内容和文体的不同,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 function)和召唤功能文本(vocative function)三种类型。表达功能文本

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摘要】:公示语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通用公示语和专用公示语,类别不同,翻译策略也不同。通用公示语的最佳翻译策略,是照搬目的语中的功能对等语。专用公示语,由于无法从目的语中照搬,其翻译方法只能是仿译和创译。公示语翻译的语用等效,包含着功能对等和表达规范两方面。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同原语在功能意义上对等,起到相同的功用。表达规范,是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常规和接受习惯。两者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功能对等;表达规范;方法 一、引言 公示语是统称,指”在公共场合以醒目的方式起指示、提醒、说明、请求、警告和鼓动等作用的文字语言(林庆扬语)”。学界通常把公示语翻译方法归结为三种,借用,仿译和创译,并强调语用等效。但是,什么情况下借用,什么情况下仿译或创译,从哪些方面把握语用等效,却没有说得十分清楚。文章试图阐述公示语的两种分类及其对翻译的意义,并说明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是实现语用等效所应把握的两个方面,也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二、两类公示语及两种翻译策略 为清楚地认识公示语现象及其翻译方法,文章把公示语分为通用与专用两大类。通用公示语指具有国际普遍适用意义的公示语,即通常所说的具有提示、指示、限制和强制等功能的公示语。专用公示语,指特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商家以及个人等开展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所使用的公示语(如标语、广告、简介、须知等)。类别不同,翻译方法也不同。 通用公示语的翻译方法,主要不在于翻译,而在于借用。他国人到了我国,见到的还是他所习惯的自己本国的公示语,岂不妙哉!人类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且文明程度大致相当,各国都少不了以公示语的形式对人们给以提示、限制等。因此,虽然各国语言形式千差万别,但彼此都有着功能对等语。借助信息化和全球化,借用起来并不难。在通用公示语方面,英美国家可能更发达和完善,一般中国有的公示语,主要英语国家早已有之,所以行拿来主义,洋为洋用,可以事半功倍。 应当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我国社会上所用的和专家学者所建议的最佳公示语译文无一例外都是借用自目的语。所谓”借用”也就是不加任何改造的”照搬”,亦曰拿来主义。严格地说,照搬不是翻译,但却为翻译所用,并优于翻译。例如:我国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幼席”,闭门造车式的译法可能是”For Those Who Are Old, Weak, Sick, Handicapped or Pregnant.”陈小慰教授从北美搬来的是”Courtesy Seats”。Courtesy意为”礼让”,其得体性远胜过汉语。吕和发(2004:

美国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

美国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 美国《男人》、《传记》等媒体联合评选出了美国文化的十大偶像。据称,他们的评选标准是:只要提到他或她的名字,人们就会联想到美国;不管人们喜欢还是憎恨,在别国人的眼里,他们都代表着美国;只有真实的人有资格当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则无当选资格;当选者必须是“正宗”美国人,卓别林、施瓦辛格虽然对美国的影响很大,但他们都被排除在候选人之外。按照这些标准,最后的评选结果如下:10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 里根是作为美国第四十任总统而为世人 所熟知的,但他最初只是一个电台播音员和一位好莱坞电影演员。在他首次入主白宫后不久,便遭到疯狂的朱迪·福斯特影迷的刺杀,而刺客刺杀总统的惟一理由,仅仅是希望引起朱迪·福斯特的注意。逃过一劫后,里根开始全力对付苏联。有人认为,正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被军备竞赛所拖垮,最终导致了冷战结束。在美国逐渐转向重商主义的

年代后,里根一直试图向世界表明:美国就是世界的中心。 名言:“伟大的美利坚应该从事与自己相配的事业。” 9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做过救护车司机,还是西班牙内战和二战期间的战地记者。他的几部著作描写了自己作为一个美国人在20世纪二十年代流亡的经历、在非洲打猎的体验以及在古巴海边钓鱼的感受。精炼直截的文学风格成为他的商标。海明威的作品赢得过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他最终选择用自杀结束生命。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 名言:“所有的罪恶都始于清白。” 8弗兰克·西纳特拉(Frank Sinatra)

弗兰克·西纳特拉是最受人欢迎的美国歌手。在他还是一名体育记者的时候,他开始选择将歌唱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1942年开始了独唱生涯。他的歌曲感情真挚,极受乐迷的欢迎。后来,西纳特拉与萨米·戴维斯迪恩·马丁、卓依·比绍普以及皮特·劳福特一起,成立了一个娱乐组织“老鼠帕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演艺人士,西纳特拉有理由成为美国人的精神偶像。 名言:“朋友不要强求。” 7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 詹姆斯·迪恩在加利福尼亚学习表演和法律时,偶然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次,便走红起来,随后他离开加利福尼亚去了纽约,在百老汇名声大噪。他轻柔自然的表演打动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他们与迪恩签了拍电影的协议。到1955年车祸去世之前,他一共演出了3部影片,其中两部是在迪恩死后才开始放映。《伊甸园以东》、《没有动机的叛变》和

第二讲 外宣翻译目的与策略原则

第二讲: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与策略原则 1.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应用类文本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论原则及其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向学生讲解对外宣传“最佳社会效应”的目的论原则,以及一系列辅助性策略原则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基本上能够用于指导相应的翻译实践。 同时, 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宣传翻译不宜按照中文文本的措辞行文,避免译文累赘繁复、语句冗长,造成中式英语;并且通过解析,帮助学生认识中文宣传文本自身的语言特征以及英语读者的信息需求;要求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注意考虑英语民族语言文化和认知思维特征及其对英语文字运用与行文的接受心理;其次要求学生在中译英的翻译实践中一定要仔细查阅英-英词典,以便掌握英语词语概念的语义结构特征。 2、教学内容:a) 对外宣传目的论原则 b) 策略论原则 c) 对外宣传“经济简明”策略原则 d) 可操作性规则 e)实例分析 3、教学重点: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上升到具体 4.教学方法:解析法、归纳法、推论法;提问与讨论 5、教学材料:《今日中国》片断、香港回归宣传材料片断 《上海翻译》2007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Louis V uitton: A Passion for Creation路易威登:创意情感2009,香港 Part I:概述 1.对外宣传翻译的侧重性目的论原则 目的-需求论理论特点: 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遵循的行为模式:行为——动机——目的——需求,即翻译活动行为背后必有其特定动机,而动机背后必有特定目的,目的背后又必有特定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是动态的、发展的。从翻译活动看,需求层次不仅体现在(通过译者实现的)委托人的需求和读者需求两个方面(前者需求实现以后者需求实现为前提),还体现在需求的层次性。 比如,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宣传中,游客的需求变化(如追求特色性、观赏性、知识性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又如各地政府为招商引资作的对外宣传,目的是为了唤起外商潜在的投资兴趣,吸引外商前去商洽投资开发项目,以期获得项目开发资金和专门技术。就需求性而言,当地政府的主体需求体现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而外商(受众主体)的需求则体现在获得最大投资利润的基础上实现资本增殖。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_张元

收稿日期:2007201230 作者简介:张 元(1982—),女,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生; 王银泉(1963—),男,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7卷 第1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 VOL.7,NO.1 2007年3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 M ar .,2007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 张元,王银泉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 要:语言,尤其是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要素。新词,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鲜明折射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汉语中出现的特色新词是具有中国时代特色、反映中国国情的崭新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及时而又准确地向世界译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对于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和对外宣传具有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关键词: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翻译理据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65(2007)01—0105—06 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新事物和新现象层出不穷,其典型表现就是在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生活中,大量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丰富多彩的新词语不断涌现,诸如“联合执法,叫停宰客娱乐场所”;“网络恶搞成为‘草根文化’,对象逼近普通人”,凡此种种,举不胜举。针对这种社会语言现象,陈原曾指出:“凡是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不表现出来那就不能 在社会生活中起交际作用。”[1] 新词,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鲜明折射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中国特色新词新语是指“土生土长的新词语”,它的不断涌现乃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催生的结果。 一、中国特色词语的界定及分类 关于新词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出于研究的需要 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标准。所谓新词语(Neol o 2gis m ),指的是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 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2] 。“新词,又称 新词语、新造词,系为指称新事物、新现象和表达新概念等而创造出来的词语。它是个相对的、具有发展性的概念。此时为新,彼时为旧,每个时代都会 有当时的新词语”。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语言的变化也在日益加快。中国特色新词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有学者认为,当前汉语中每年产生的新词有一千个左右,平均每天产生三个。由此可见,产生的数量多、速度快是这些新词新语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这些新词,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其第二个特点是涉及的范围广泛。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处可见这些新语词的踪迹。近年出现的一些典型中国特色新词新语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1.政治 廉政建设(clean g overnment building )、反贪(anti Οe mbezzlement )、权钱交易(trade power fr om money )、村民自治(villagers’aut onomy )、求同存异(seek common gr ound while putting asides differ 2ences )、小康社会(a well Οoff s ociety )、和谐社会(har moni ous s ociety )、八荣八耻(the “eight honor 5 01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摘要】本文选取茶类词汇作为中国文化术语英译的一个典型代表进行探讨,分析了茶类词汇英译的基本策略,并探究了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中国文化的输出需要大量易于输入语接受的术语翻译,望本文的浅析对中国文化术语的翻译有些许贡献。 【关键词】茶;术语;翻译策略 一、引言 1785年为英国自由党员数人所作的The Rolliad (《鲁里之流》)中有这样一首诗: What tongue can tell The various kinds of tea? Of black and green, Of Hyson and Bohea; With Singlo,Congou, Pekoe and Souchong, Cowslip the fragrant, Gunpowder the strong. 茶叶本多色, 何舌犹能穷? 熙春与武夷, 此绿彼又红; 松萝与工夫, 白毫和小种, 花薰真芳馥, 麻珠更稠浓。 短短一首小诗,茶叶名称竟有十一个之多。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的英国人对茶饮品的青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英语中从汉语借入的茶类词汇的数量之多。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英语中吸收的茶类词汇,在此基础上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类,并试图探究其翻译策略背后的复杂因素。茶类词汇只是中国文化词汇输出的一个方面,期冀本文的浅析能够引起更多的学者对中国文化术语输出的有益研究。 二、茶叶词汇英译策略爬梳 1、音译 英语中吸收的茶类词汇绝大部分都是音译词: tea(茶),bohea(武夷茶),pekoe(白毫),congou(功夫茶),hyson(熙春茶),souchong(小种),Campoi(拣焙茶),Sunglo(松罗),Twankay(屯溪),Oolong(乌龙) 2、意译加音译 这类词中的音译部分多是tea: green tea(绿茶),brick tea(砖茶),gunpowder tea(珠茶),jasmine tea(茉莉花茶),Yony hyson(雨前茶),Hyson skin(皮茶),compressed tea(紧压茶),uncompressed tea (散茶) 3、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是指事物的命名和社会习惯往往是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形成的。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红茶”的英译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早在17世纪的时候,英国开始在中国福建地区大量收购茶叶。当时收购的茶叶大多是武夷茶,因武夷茶茶色为黑,

专利说明书的英译策略

said与where + prep., there + prep.与here + prep. thereof(=of that),thereby (= by that ),therein(=in that),thereto, therebetween,therewith,thereon,therefrom, therethrough, hereinafter(=in the following text:在下文中), hereinabove, herein, hereto, hereunder, herewith, wherein(= in which:在其中), whereby, wherefore, whereupon, whereof, whereat. (here =this,there=that,where =what/which) 1.hereafter=after this time 此后 2.hereby=by doing or saying so=by means/reason of this;特此,兹 3.herein=in this piece of writing=in this ;此中,于此 4.hereinafter=after this time=later in this paper;在下文;今后在下文中 5.hereof=of or belonging to this 在本文中 6.hereto=to this piece of writing 次,至此 7.heretofore=until now, hitherto 迄今为止,在次之前 8.hereunder=below, following 在下文中 9.hereupon=at or after the time=after that因此,于是,不久以后,就在此时, 随即 10.herewith=with this 与此一道, 随函附上 1.thereafter=afterwards;此后,后来,其后 2.thereby=by saying or doing that=by that means ;因此;由此;因而,在那方 面, 3.therefrom=from that 从中 4.therein=in that piece of writing=from that ;在那里;在那点上,在其中 5.thereinafter=later in the same paper;在下文中,以下 6.thereof=of that 其中 7.thereon=on that 在其上,就此 8.thereto=to that 加于……之上,随函附上 9.thereunder=under that 在其下 10.thereupon=about that matter 关于此事 1.whereas=but 但是,却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 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以清教为本源的传统工业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这一文化矛盾成为隐伏在繁荣背后导致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深层次的原因。 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于美国社会的转型期。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期。随着工业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庞大的机器世界和自动化程序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惶惑不安。在这个社会里,机器主宰着一切,生活的节奏也是由机器来调节的。能源和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工作的性质,技艺被分解为简单的操作步骤。人、材料、市场都是为了生产和分配商品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人的待遇跟物件没有什么不同。人成了工业生产中的“奴隶”,从事着机器和自动化程序“命令”下的重复 性操作,无法在工作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精神需求被忽视。物质的高度繁荣无法使机械式工作后满怀压抑感的人们愉悦起来,他们更渴望身心愉快、新奇探险的感觉。60年代的美国人普遍信奉“感觉好,就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等享乐观点,积极追求新的精神和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成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的温床。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战后50年代的经济繁荣后,潜在的不安因素几乎全部爆发了出来。黑人要求改变不平等现状,反对种族歧视,民权斗争轰轰烈烈;新“左派”青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青年造反风起云涌;妇女要求打破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社会理念,女权运动如火如荼……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与此同时,暴力暗杀不断发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著名人物都在60年代被暗杀者的子弹夺去生命。 在富裕社会中出生和成长的这一代人,面对眼前的社会,突然发现繁荣民主的美国并非尽善尽美,它充满了偏见、不平等、甚至腐化和堕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观念突然颠倒了过来,他们追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1964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东京湾决议案,美国开始直接投入对越战争。在此后的10年,越南战争问题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新闻媒体对越战的大量报道不断把战场上的情景生动地展示在美国人民面前,越南战争给参战的美军和美国人民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越南战争更是把“婴儿潮”一代人直接拖入战争。60年代,“婴儿潮”一代已开始步入青年,成为美国的巨大兵源。1967年美国进行征兵制改革,规定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将被直接送往越南前线。越南战争引发了学生大规模的反战活动,60年代末,这场学生反战运动把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引向了“反主流文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他们要进行反抗,拯救美国。“婴儿潮”一代公开彻底地宣告了他们同美国主流文化模式的决裂。他们不再遵循传统价值观念,沉湎于毒品,提倡“性自由”。他们一面设法逃避兵役,一面高呼“做爱,不要战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二 摇滚乐、吸毒、性革命、群居村、奇装异服、东方宗教等都成了60年代美国青年反抗和拒绝主流文化的斗争方式。 摇滚乐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开始叫“节奏与布鲁斯”,当时还完全是黑人自己的音乐。1952年,克利夫兰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雷德为白人观众播出了第一支“节奏与布鲁斯”音乐,称这种音乐为“摇滚”,这种音乐在那些厌倦了缺乏性感,多愁善感的民谣的青少年中很快流行开来。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美国霸权战略

美国霸权战略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美]亨利·基辛格 一、美国霸权战略的思想和政策渊源 (一)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Isolationism)是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辞》中提出的外交原则,即美国在对外关系中应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不承担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义务;不与外国、特别是不与欧洲大国结盟。孤立主义是美国传统外交的基础,对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门罗声称,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门罗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三)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Wilsonianism)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构想,其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集体安全体系比古典均势体系更有利于世界避免战争,维护持久和平。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四、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界和平。“威尔逊主义”反映了美国这样的战略意图: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威尔逊主义”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标志着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开端。 二、美国霸权战略概念 美国霸权战略就是美国运用和创设各种权力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打击竞争对手,维持并增进自己在安全、价值观和财富等方面最高水平的国家利益。该战略有三个特点: 一是战略工具的多样性,既包括军事、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等方面,又包括经济和技术等方面;二是战略对象的普遍性,不是针对一个国家,而是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三是战略目标的全面性,不仅仅关注领土和政权安全

二十世纪欧美社会文化背景讲课教案

二十世纪欧美社会文 化背景

二十世纪欧美社会文化背景 一、政治经济 20世纪前半叶,欧美历史的基本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在世界1914年至1945年的30年间,资本主义世界性危机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历时4年3个月零10天。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39个国家、15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卷入战争。死亡人数约1850万,其中1000万为非战人口。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分别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逐步扩大为全面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1939-1945)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战争。5000多万人在战火中丧生,造成经济损失4 万亿多美元。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各国局势动荡,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了两次世界范围的革命高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声中,俄国人民取得了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经过反法西斯战斗的洗礼,欧洲一系列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00年,大洋洲100%、南洋各岛98.8%、非洲90。4%、亚洲56。6%、美洲27。7%沦为殖民地,此外,亚洲还有14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中国、波斯、土耳其等)沦为了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到期20世界70年代中期,已有80多个新兴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欧洲殖民帝国于19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建构的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战争与革命不仅打乱了既有秩序、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而且也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欧美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下,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格局。欧美大局势从“战争与革命”演变为“和平与发展”。尽管在二次大战中遭受到严重破坏,战后30多年里,苏联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重工业、冬天工业、军事工业等方面更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大幅度调整了内外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广泛兴办国有企业,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提供社会福利。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资本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阶段。经过改革调整,西方资本主义转危为安,恢复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出现繁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5。5%,超过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的任何时期。1989-1991年,制度僵化和改革步入歧途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有史以来严重的挫折。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元主宰下的多极并存竞争的新格局。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过渡到国际垄断资本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广泛兴起,使企业之间的分工日益清晰,国家之间的分工日益模糊。到20世纪末,全球跨国母公司达6万多家。它们近年着世界生产的40%,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支柱。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众多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超越民族国家,在协调国际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标志冲世界经济体系已经进入国际垄断资本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即霸权。这一目标具体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 打击恐怖主义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 任务。“9·11事件”后,美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它的主要威胁。美国是恐怖分子仇视和报复的主要对象。虽然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不对称”对手,但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给美国造成毁灭性打击。 因此,美国把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扩散挂钩,将其作为美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接着提出“邪恶轴心”,并以萨达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战争结束后,朝鲜核问题又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焦点。伊朗核开发也日益引起美国的注意。 第二, 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被认为是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美国认为恐怖主义只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这座冰山上的一角,只有铲除整座“冰山”,才能彻底根除恐怖主义这个心腹大患。为此,美国试图通过对伊拉克实行“政权更迭”,扶植亲美政权,推动中东地区所谓民主的“多米诺效应”,铲除反美势力,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三, 重视大国合作,强调建立有利于自由的力量均衡。美国充分认识到反恐、防扩散和对付伊斯兰极端势力,离不开“价值观相近”的世界其他大国的合作。冷战结束后,美欧在外交理念上的分歧逐渐加大,双方矛盾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公开化。俄罗斯由于和法、德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俄关系也出现明显倒退。为防止与欧、俄战略裂痕进一步加深,修补美欧、美俄关系将是美国重要的外交议程。中、日、印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了合作态度,今后美国仍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美中、美印关系,加强美日同盟。 第四, 拓展对外经济贸易。美国的发展依赖国际市场,其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30% 拓展国外市场,是维持美国国内经济繁荣的保障。 第五, 推行美国价值观。具体说,就是“拓展民主”,推行人权外交,进行文化和意识 形态渗透。 总的来看,美国对外战略的上述五方面内容仍可以归纳为“三大支柱” ,即安全经贸和人权。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我国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青年的价值观出现了许多困惑和问题,二战后的美国同样也经历了相似的状况,所以研究和借鉴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吸取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如何引导青年建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关键词:青年,价值观教育,社会转型 作者简介:郭小路(1987-),男,汉族,籍贯山西长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大幅增长,毫无疑问的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体,出现了“富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美国的社会学家和人民都基本认为美国处于一个繁荣稳定的状态,主流社会价值观也是积极健康的。然而随着美国社会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加速,60年代后发生了以青年为主的反文化运动,这一代青年即人们描述的“垮掉的一代”、“沉默的一代”、“坎坷的一代”、“x一代”等。 一、60年代后期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表现和原因 美国历史学家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他的《反文化的诞生: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中这样定义:“反文化运动指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一切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士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1]通常来讲,人们一般把发生在校园的激进主义的改革称为“新左派运动”,而把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士等运动称之为“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在本文中“反文化运动”指后者。 (一)60年代后期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表现 1.嬉皮士运动。“嬉皮士”一词源于20世纪40年代爵士音乐家的“赶时髦”(hip),意指某些衣着时髦并对服饰深有研究的人。但是嬉皮士运动并不是对服饰研究的运动,而是一群奇装异服、行为怪异、留着长发长须、沉迷于毒品和摇滚乐、崇尚群居等行为青年运动,他们为社会中的争名夺利感到不可理解和可笑之极。他们的核心观念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嬉皮士最有代表性的活动当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年8月15日至17日,嬉皮士们在纽约州北部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盛大流行音乐节,大约45万年轻人蜂拥而至,形成一片人海。他们坐在泥泞的草地上,在滂沱的大雨中聆听流行歌手和摇滚乐队的轮番演奏。在整个演出期间,他们有的吸毒、有的裸体,也有的打坐、冥想,以疯狂的形式来表达和发泄他们对社会的厌恶尽管这次盛会以后,嬉皮士运动逐渐失去势头,但是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2]

战后美国对外战略调整

论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资本主义列强遭到严重削弱,日本战败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苏联也遭到巨大破坏。美国本土远离战场,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并且借着两次世界大战使国力得到极大增长,实力远在西方列强之上,美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念来推行对外政策,主宰世界的野心便极大地膨胀起来,开始全面推行妄图称霸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 参与国际斗争, 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 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美国作为二战后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极度膨胀的世界性大国, 为了追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着美国的价值观来构建未来世界的战略目标, 它一直在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消长, 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全球战略。 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 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其基本内容

是: (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背景。

反主流文化 二十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喧闹不安,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少数种族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美国社会舞台上的崛起,面对内忧外患,激烈的社会动荡令得激进的青年人们产生和传统对抗的情绪,对现有体制和生活状态的疑虑,反抗主流文化成为他们运动的目标。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了嬉皮士,从爵士乐中演化出了摇滚乐,相应的,当好莱坞黄金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当时,一批年轻导演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反映与旧的生活观念相冲突的年轻一代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强烈"反文化"色彩。他们传承了好莱坞传统的明星制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又在体制内进行了大胆新奇的尝试,赋予电影更具现实感的内容,并在其中发展了各种电影类型的表现手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称为"新好莱坞电影",将已经死气沉沉的好莱坞拖出了泥泞,再度令它充满了新锐的光芒。 大家都知道新旧好莱坞的分水岭是以一部电影为标志的,它就是伟大的《邦尼和克莱德》。从人物的设置和事情发展的线索上来看,这是一部典型的融合了公路片的强盗类型影片。在不同时期的强盗片中,导演们都赋予了主人公以不同的道德准则和形象的反面程度,而到了阿瑟·佩恩手中,对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的这一对雌雄大盗的传

奇生涯,却采用了一种喜剧式的风格,对好莱坞传统强盗片的神话进行了反讽。一个经济萧条、价值观念混乱的年代,上层虚伪堕落,下层受侮辱受损害。逃避正统文化的压迫,历来有两条路:一条是黑社会,一条是温柔乡。在这样的世界,以前者为形式,克莱德选择以持枪抢劫的形式作为自己活着的方式,这既是他的生产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方式,抢劫既是手段,本身也是目的。 新好莱坞的创作体现为走入体制内去寻求自身,它附着在体制之中,却是旧瓶装新酒,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局。(《邦妮和克莱德》借用了传统强盗片的模式,却改制了原模式,打破了案发、反复追逐、大结局的三段式情节,产生了新的对原模式具有针对性的文本。以邦妮和克莱德这两个反道德化的人物替代了传统强盗片中道德化的人 物定位,通过冗长平缓、日常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物的生活、行为细节以及生存和心理状态,流露出对这两个人物的深切同情,将犯罪的原因归咎于社会和家庭对于青年人的忽视和残害。影片结尾处被电影史反复称颂的枪林弹雨的洗礼将这一悲剧升华了,它道出的事实是政府、法庭和警察对两个鲜活生命的屠戮。——这些可以删,也可以保留)而克莱德这个人物以"性无能"的形象反复出现在影片的几个段落中,他没有象传统强盗片中匪徒因为过剩的里比多所导致的滥杀无辜,没有凶狠残酷的表情,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