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

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

言语理解与表达思维导图

八下道法与法制 理解权利义务复习提纲

八下道法与法制理解权利义务复习提纲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八下道法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三课公民权利 1.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2)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现在人们为什么越来越关注“权利”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3.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有哪些这一权利对公民有何重要意义 (1)条件:年满十八周岁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在我国,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题的变题)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自由有何意义 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7.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主要有哪些内容(变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2)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10.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对于公民来说,人身自由有何重要意义 (1)人身自由的内容: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对此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部编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班级:姓名: 第三课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 (1)由宪法规定。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行使监督权时的注意事项?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 (1)注意事项:①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合法的行使。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 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教育的地位(或作用) 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 (1)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保障政策: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 的教育。 5.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6.公民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怎么办?)※ ①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7.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第四课公民义务 8.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9.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0.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含义: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主要观点】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 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人权的主体 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 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 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 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 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2019年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 ----以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初中部邹建军 摘要: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英语阅读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往往得到重视和强化,程序性知识则被忽略,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把语言分析法教学法和语篇分析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完整课例的形式来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各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把握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认知主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篇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由于英语课程的开设已经普及到小学甚至育儿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听说读写操练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文容量大、篇幅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课文望而生畏,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语言分析教学法,把语言当作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简单集合,从句子结构到词语用法都要逐句讲解,却无视语篇分析、无视阅读思维训练、无视阅读策略的培养,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Faerch和Kasper(198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后者指“方法知识”, 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在认知主义 1 的视角下,阅读可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解码”和“组块”对信息加工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解码和组块,思维导图似乎是一件利器,因为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视觉信息将文本内容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 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和内在关联,完成自上而下地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 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并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自上而下地预测内容,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同时也为广大教师优化和提高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质效提供借鉴。 二、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以纲要形式显示大脑思维活动的地图,遵循这张导图, 可以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

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思维导图的策略

1、确定好中心主题词 中心主题词的确定是制作思维导图的关键。其它都是由此中心发散出去的与之相关联的重要内容。 一本书中很多的“点”都可以作为中心主题词。就成长类儿童小说而言,最常用的中心主题词有: (1)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明子、三和尚、黑罐、鸭子等等;《青铜葵花》的青铜、葵花、奶奶等;《草房子》的秃鹤、桑桑、杜小康等。 (2)事----关键事件,对主要人物的成长产生影响或转变的,如《山羊不吃天堂草》—明子被公安局抓的事件;《青铜葵花》---提着灯笼等妹妹的事件,《草房子》-----桑桑得鼠疮的事件,杜小康家道中落的事件等等。 (3)物--- 跟故事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的,可以引发思考的。如《山羊不吃天堂草》---钱。 (4)品质—作者极力宣扬的,体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比如,《青铜葵花》—坚持、责任、尊严;《山羊不吃天堂草》---忍耐、家庭的责任等。 此外还有题目、背景等等,选择哪一个“点”,主要看我们目标的设定或者小说的特点而定,等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阅读方法后,就

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兴趣确定。 2、引发发散思维 确定好中心主题词,接下来就要组织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思维导图的核心。发散思维的质量保证思维导图的质量。不同的中心主题词,发散的思路流程是有所侧重的。 (1)以“人”为中心主题词。就要把与“人”有关的外貌----家庭----事件——性格——品质”等相关的内容整理出来做成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对书中人物的认识与把握。 这是五年(4)班同学读完《山羊不吃天堂草》后,以“人”为中心主题词,制作的思维导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4位人物形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心中有了评判的标准:做人当如“明子”那样讲义气,有正气,乐助人,有担当;像“黑罐”那样“善解人意”,维护兄弟的自尊;手艺当像“三和尚”那样精湛,精益求精等等。 (2)从“关键事件”入手,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探究事件的本质,从中获得成长的启示与教育。这是五(4)班学生,读完《山羊不吃天堂草》后,从“明子被公安局抓走”这件事入手,分析被抓的原因,以及明子、黑罐、尤其是三和尚在思想上、行为上产生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正是这件事激活了三和尚善良的本性,开始转变对徒弟的态度,还使黑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人。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 ----以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初中部邹建军 摘要: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英语阅读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往往得到重视和强化,程序性知识则被忽略,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把语言分析法教学法和语篇分析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完整课例的形式来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各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把握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认知主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篇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由于英语课程的开设已经普及到小学甚至育儿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听说读写操练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文容量大、篇幅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课文望而生畏,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语言分析教学法,把语言当作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简单集合,从句子结构到词语用法都要逐句讲解,却无视语篇分析、无视阅读思维训练、无视阅读策略的培养,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Faerch和Kasper(198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后者指“方法知识”, 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在认知主义的视角下,阅读可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解码”和“组块”对信息加工至关重

(完整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

【思维导图】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对仝民权利■公民权利 /ij的fi障书 UiR \对冒家权力\ 为什丛 :公民 权利 (糅心 !价的求 as.- 权力 神 t 庄—-a I 常 \£么做 严-依法綢莒先氐A I HBF?輕」18 对一切粗规和F人:是 is本的活动能则驚c对- 切法律和枫曲国、.具有 歸的祐律勧 我国的宪法监督 制度 ,=皿强宪法实紳监督 . ---- 宪法 Hff 最高的 Si律地 ft 医 iwuft 严律效力 监督权力斤 使维护宪曲 权威 公职人货导强 毎个公民f f T 増强认同掘 敏法擀卩?歳制谿宪法至上

主要观点】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 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 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 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 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和 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法在 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 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 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导图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导图 第一节小说情节3大考点 考点一梳理、概括情节 考点二分析情节作用2题型 题型一如何解答小说中不同阶段(包括句段)情节的作用题型二如何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考点三赏析情节与构思 一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手法 二怎样赏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技巧 第二节形象考查2大考点 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2题型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整体概括与分析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局部概括与分析 考点二分析形象作用3题型 题型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8注意3考虑)

题型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4作用) 题型三分析物象的作用(5方面) 第三节环境描写2大考点 考点一概括环境特点一概括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 二概括分析自然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考点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从哪些方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社会环境作用分析角度(人物方面主体方面) 二具体场景描写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第四节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 考点一赏析表达方式2题型 题型一赏析小说的描写手法(3步骤2注意) 题型二赏析小说的细节描写

考点二赏析表现手法(3注意) 考点三品味语言艺术2角度 角度一赏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3角度) 角度二赏析作者语言风格 第五节探究题的5大考点 考点一意蕴启示类 考点二形象解读类(人物形象解读5角度) 考点三情节构思类(情节类探究2步骤) 考点四艺术特色类(艺术特色探究解题3步骤)考点五标题效果类(4角度4注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1、《锄》李锐(2016年全国1卷) 2、《战争》迈尔尼(2016年全国2卷) 3、《玻璃》贾平凹(2016年全国3卷)

读书思维导图

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简单归纳起来,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的技巧主要分为两类:准备及应用。在以下各篇中,共有8个阶段。为方便查找起见,各阶段总结如下,都附有推荐的限制时间。 准备 1浏览——制作一个中央图象(10分钟)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5分钟) 3把对该话题现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10分钟)4给目标下个定义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5分钟)应用:5总述——加上主要的思维导图主干6预览——第一级及第二级7内视——把思维导图的细节加上去8复习——完成思维导图准备:l浏览(10分钟) 详细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大致浏览一下全书。最好的办法是先看看封面和背页,再看看目录,然后翻动全书几次,把握住对全书的“感觉”。 然后取一张大纸,或者用一张思维导图专用纸,画一个中央图,把书的主题或者书名总结上去。如果书的封面和内页里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彩色图象,不妨使用这个图象。如果你对会从中央图象发散出去的主干有非常合理的把握,不妨同时画上主干。它们经常是与全书的主要篇章或者章节相符合的,也符合你阅读该书的目的。 在开始制作思维导图的早期阶段,你是在给自己的大脑一个中心的焦点和基本的结构,在这个框架里面,它可以把所有从研究这本书得来的全部信息综合起来。 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5分钟) 根据你的学习目标,根据该书的内容和困难水平,和你已经具有的知识总量,决定你将花在本书全部任务上的全部时间,以及每个学习期间所包含的内容。 3把对该话题现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10分钟) 现在,扔下书本和你刚画的思维导图,拿过几张纸来,以尽量快的速度画一张速射思维导图,把你对于即将去研究的课题已有的知识画出来。这包括你在前面翻阅本书时得到的任何信息,加上总体的知识,或者在你的一生中得到的所有与该课题有关的任何信息。 大部分人都很高兴而且很惊讶地发现,他们对一些课题已经具备的知识比他们预想的多得多。这个练习还能把合适的联想或者“铁锚架”带到大脑的表层来,并让它按照你正在研究的话题的方向运动下去,因而显示出很大的用途。它还可以让你看出自己知识领域里的强项和弱项,让你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是需要进一步弥补的。 4给目标下个定义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5分钟)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在刚刚完成的知识思维导图上增加一些内容,或者重新拿一张新纸,再做一次快速思维导图速射,说明你学习本书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一些具体的问题,你希望得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你希望知道的更多的有关知识,或者是你希望获取的某些技巧。 按照这种方式把目标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会极大地增大眼睛/大脑系统把它碰到的一些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登记下来的可能性。实际上,目标思维导图起一种“胃口”的作用,它会自然而然地刺激你的研究。跟一个几天没有吃饭的人会整天想着吃东西一样,好的预备性思维导图会增大你对知识的“渴望”。 应用 (根据研究的材料决定时间长度)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导图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提纲 第一节小说情节3大考点 考点一梳理、概括情节 考点二分析情节作用2题型 题型一如何解答小说中不同阶段(包括句段)情节的作用 题型二如何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考点三赏析情节与构思 一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手法 二怎样赏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技巧 第二节形象考查2大考点 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2题型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整体概括与分析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局部概括与分析 考点二分析形象作用3题型 题型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8注意3考虑) 题型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4作用) 题型三分析物象的作用(5方面) 第三节环境描写2大考点 考点一概括环境特点一概括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 二概括分析自然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考点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从哪些方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社会环境作用分析角度(人物方面主体 方面) 二具体场景描写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第四节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 考点一赏析表达方式2题型 题型一赏析小说的描写手法(3步骤2注意) 题型二赏析小说的细节描写 考点二赏析表现手法(3注意) 考点三品味语言艺术2角度 角度一赏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3角度) 角度二赏析作者语言风格 第五节探究题的5大考点 考点一意蕴启示类 考点二形象解读类(人物形象解读5角度) 考点三情节构思类(情节类探究2步骤) 考点四艺术特色类(艺术特色探究解题3步骤) 考点五标题效果类(4角度4注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1、《锄》李锐(2016年全国1卷) 2、《战争》迈尔尼(2016年全国2卷) 3、《玻璃》贾平凹(2016年全国3卷) 4、《马兰花》李德霞(2015年全国1卷) 5、《塾师老汪》(2015年全国2卷) 6、《古渡头》叶紫(2014年大纲全国卷) 7、《鞋》刘庆邦(2014年全国2) 8、《听雨》叶延滨(2014年大纲全国) 9、《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2013年全国1卷) 10、《峡谷》阿城(2013年全国2卷)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1 / 10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提升、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辨误区:地图和照片的区别 地图和照片是有区别的,地图是把某一区域的景物进行选择和综合,并且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的景物;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展现景物的真实面貌。 (1)比例尺 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 数字式:1∶100 000或者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1-1】下列关于地图及其构成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是照片的复制,二者没有区别 B.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C.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和大小 D.地图都是反映在平面上的图形 解析:A地图和照片是不同的,见上面的“辩误区”,B正确,这称为地图的三要素;C地图的大小不是地图的要素;D地图不一定都是在平面上,有时也做成立体地图。 答案:B 【例1-2】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 B.东南方 2 / 10

(完整版)思维导图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总复习

记叙文阅读理解复习

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主要内容、情感…… 如:《秋天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 合: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若标题形式新颖或者运用某种修辞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如果是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如:《老海棠树》 1、欲扬先抑 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对比中突出我们所要表现的人或者事物。 2、铺垫:使后文的情节更加合理 作用:①使后文……(情节)更加合理;②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伏笔:暗示后文必将出现什么情节。 作用:①暗示后文的……(情节);②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①顺叙:条理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插叙:一是补充……情节。二是为后文做铺垫。三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格式:内容+目的 注:(1)内容:可以抓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可以抓“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 (2)写作目的①写人:表达对某种精神、品质的赞美。 ②记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题格式是: 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

②修辞手法或者解释重点词语的角度理解句子 ③换种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 ①结构上的作用: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A、开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点明中心(主旨)。 B、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标题(开头)。 C、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②内容上的作用:写出了(表达了)……。(概括该句话的内容) 1 ①比喻: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把……比作……(解释),生动形象写出了……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情感)。 ②拟人:这句话适应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③引用:这句话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使文章充满诗意美(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更有权威性等),写出了……,表达了……。 ④排比: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写出了……,表达了……。 ⑤反复:这句话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达了…… ⑥夸张: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动作、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 ①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种类: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E、神态描写F、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细节描写:细微的情节、细小的动作或者表情都是细节描写。通常细节反映与某一个或者几个词语中。 作用:通过……(词语),写出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特征)。 ③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思维导图:阅读理解

思维导图:阅读理解 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思维导图:阅读理解》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的推荐,请继续关注。,因你而精彩。 说到阅读理解,老师总是这么一句话:到文中去找,联系上下文进行解答。可是即使知道了这个真理,同学们仍会在阅读这块丢很多分。本文将告诉你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当中去。 1、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阅读理解,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对授课作出调整。 2、利用思维导图讲授课文。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在相关的词语间用弯曲的线条进行连接,边讲边做,最后形成一张思维导图,不仅使课文层次更加清晰,也可借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拓展思维、提高兴致。 3、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指导手段,指导学生确定探究步骤和研究内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调控和记录思维过程,整理研究成果,组织研究报告,可以牢牢地把研究性学习过程固定在特定主题上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指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小组讨论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中心话题上来,可以每个小组绘制一幅思维导图,调控和记录大家的思维过程,小组讨论完成后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成果。 5、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庞杂的学习内容按类别有条理地安置在思维导图各要点分支之下,形成知识体系的全景图,可以加强对所教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使学生既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又能注意到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 6.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制作课堂笔记。 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能够抓住老师讲述的主题,强调的重点和要点,学生不是被动地设法记下教师的每一句话或去看一串串长句子,而是对关键字进行积极的加工、分析和整理,记录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的过程,而且笔记内容一目了然,记忆与复习都更加方便。 7、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上复习课,要求每个学生先凭记忆画出大致内容结构,再找出原文仔细检查进行查缺补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点,集中精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起到巩固并扩充书本知识的作用。而且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大脑中的无序知识可视化并能迅速提取,不仅可以加深记忆,也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学会了以上七点后加以活用,老师们便可轻松教学,同学们也可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1、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看课本,了解权利相关内容) 2、现实生活中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途径有哪些?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②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反映情况(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等。 3、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有那些限制?)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当公民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应怎样依法维权?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权利,成就美好未来? ①要珍惜自己的权利; 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依法维权; 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公民意识。 6、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具体内容看课本) 7、为什么公民必须履行义务、怎样履行? 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 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③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什么说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 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9、怎样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10、生活中,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对待网上发帖和跟帖行为?(同步学习29页探究提高第

思维导图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总复习

记叙文阅读理解复习 1、欲扬先抑 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对比中突出我们所要表现的人或者事物。 2、铺垫:使后文的情节更加合理 作用:①使后文……(情节)更加合理;②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伏笔:暗示后文必将出现什么情节。 作用:①暗示后文的……(情节);②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①顺叙:条理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插叙:一是补充……情节。二是为后文做铺垫。三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格式:内容+目的 注:(1)内容:可以抓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可以抓“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 (2)写作目的①写人:表达对某种精神、品质的赞美。 ②记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题格式是: 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 ②修辞手法或者解释重点词语的角度理解句子 ③换种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 ①结构上的作用: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A、开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点明中心(主旨)。 B、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标题(开头)。 C、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②内容上的作用:写出了(表达了)……。(概括该句话的内容) 1 ①比喻: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把……比作……(解释),生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教学设计

3-1 公民基本权利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

【部编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教案

部编版中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政 治 权 利 和 自

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除外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 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 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阅读《思维导图》

阅读《思维导图》的感想 《思维导图》拿到手里已经有一段时间,开始没有引起注意,随着假期的到来,学习计划的初步形成,随手翻起了书,本以为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看完这本书,但是当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并且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认识,可以将本书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认识思维导图 人体的大脑有无限的潜能可以开发,只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通过学习思维导图的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原有教条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把我们的学习内容加以梳理,整理知识之间的关联,通过作图的方式进行学习,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加深记忆。 思维导图的理念不仅用于对知识的学习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制定计划,合理的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结合到教学当中,拓展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对物理知识的讲解可以用知识之间的关联用画图的方法将各个知识连接起来,可以作为板书设计和幻灯片制作方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平时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知识零散的情况,缺少将知识联系到一起的能力,导致学生解题困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尝试使用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也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以此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获取超级记忆 在以往的学习当中经常为自己的记忆能力而苦恼,看过的书,书中的内容很难记住,特别是英语单词、名人及其成就,通过对记忆的认识和记忆方法的学习,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喻用谐音记忆法:“扶起来就明亮了”让我记住了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利用图像记忆法:脑子里面浮现巫婆、黑暗、蜡烛,使记住了警句“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情景记忆、联想记忆、运用视觉和听觉进行记忆等。书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大脑的记忆行为,并且讲解了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在这部分的学习当中从新的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存在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是什么)P33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什么)P33 (1)需要具备的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重要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是什么)P33 (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公民享有监督权?(是什么)P34 (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要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重要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是什么)P34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6、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是什么)P34-35 (1)内涵: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重要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什么)P35-36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入侵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8、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是什么)P36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9、公民享有财产权?(是什么)P37 (1)重要意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