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慧全国名老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总结

高慧全国名老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总结

高慧全国名老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总结

高慧全国名老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9-09-04T16:02:21.82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高慧1 刘玉兰1 夏天2 曹秀梅1 徐鸿雁1 吴松柏1 曲洪

[导读] 从卵巢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验案3个方面阐述了本人的经验,冀对临床治疗本病有所启迪。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10

◆河北省省级重大医学科研项目(No.zyzd2013018);◆河北省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No.2014571024);◆高慧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2015048157)

作者简介:高慧:教授,博士后,博导,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摘要】高慧名老中医对治疗卵巢早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从卵巢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验案3个方面阐述了本人的经验,冀对临床治疗本病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慧;卵巢早衰;经验总结

高慧,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博导,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学术带头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载,在治疗卵巢早衰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卵巢早衰的治疗经验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之前发生的排卵和卵巢分泌激素功能减退,低雌激素(E2<25pg/ml)和高卵泡刺激素(FSH>40IU/L)、黄体生成素(LH>30IU/L)的状态,以一段时间的闭经和月经稀少为特征,多伴随面部潮热、烘热汗出、性欲减退、淡漠,生殖器萎缩等围绝经期的症状[1]。

1.病因病机:肾虚、冲任失调为本病的根本病机,《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提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知,肾气盛为女子发育的基础。肾气充盛与否直接影响女子经、带、胎、产的物质基础。肾气不足则肾精亏虚难生天癸,冲任血虚,胞宫失养,经水渐断或经水难生。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博济方论》指出:“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所致。”清·徐灵胎云:“ 凡治妇人病,必先明冲任之脉,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由此可知本病的发生多与冲仁二脉失调关系密切。因此治疗卵巢早衰时多从补肾调理冲任入手。

2.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肾虚、冲任失调的主要病机,我在临床上应用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早衰,取得良好疗效,补肾调冲法的含义是指滋补肝肾,平衡阴阳,疏达肝气,调理冲任气血。“补肾”实则是补五脏六腑之虚损;“冲”,一为广义冲任,二是冲和之气,“调冲”即是指疏泄肝木,调理冲任气血阴阳,使之达到“冲和”的状态。补肾调冲方以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熟地、肉苁蓉为主补肾,当归、川芎、紫石英、五味子调理冲任为主,全方平补肾气、滋阴扶阳、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并在临床中变化出入,补肾药常加血肉有情之品以“添精益髓”,如鹿角、鹿茸、鹿角霜、鹿角胶、紫河车、紫石英等,常选柴胡、香附、荔枝核、当归、川芎、王不留行、路路通等调理冲任。在临床中,在经后期,因精血亏虚,常在补肾调冲方的基础上加用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续断、制首乌等药物。在排卵期,加用桃红四物汤活血之品,促进卵泡发育 ,促使卵泡成熟并排出。而经前期,气血壅盛,易于瘀滞,常用补肾疏肝之法,在补肾调冲方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临床研究中[2],将6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冲方口服,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观察中药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补肾调冲方不仅可使卵巢早衰患者恢复月经周期,而且可使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

3.典型病案:

患者,张某,2007年4月30日就诊。主诉:结婚3年未孕,闭经1年余

现病史:闭经1年,既往月经尚规则,经期4~5d,周期28d,量中等,夹有血块,痛经(+),块下痛减。末次月经2006年4月,量较少。时有下腹疼痛隐隐,伴腰酸,阴道干涩,头昏,烦躁,盗汗,眠差,纳可,舌质淡红、苔黄微腻,脉沉细。2007年4月23日B超提示:子宫90mm×70mm×67.5mm,子宫内膜15mm,双侧卵巢分别为52.5mm×37.5mm,47.5mm×40mm,查窦卵泡左侧2个,右侧1个。内分泌检查:FSH 49.36mIU/mL,LH 23.8mIU/mL,E2<10pg/mL。

西医诊断:卵巢早衰、原发不孕、子宫发育不良。中医诊断:闭经、不孕症

治以补肾调冲,理气养血。

拟方:当归10g,川芎10g,熟地20g,肉苁蓉20,巴戟天20g,紫河车粉3g(冲服),山茱萸15g,菟丝子15g党参15g,黄芪15g,香附15g,枸杞15g,,五味子15g,女贞子20g,旱莲草10g,鹿角胶10g。15剂。水煎服,日1剂。

2007年5月20日二诊:患者5月10日月经来潮,阴道分泌物增多,头昏、腰酸、盗汗好转,纳眠可,二便调。仍治以补肾调冲。守原方加川断、仙灵脾各10g。28剂。

2007年6月19日三诊:患者月经6月8日来潮,近两天白带多,纳眠可,治以5月20日方加王不留行10g。28剂。 2007年7月17日四诊:患者于2007年7月6日月经自然来潮,量中等,持续7d干净,无头昏及腰酸。继续上次处方口服28剂。 2007年9月12日五诊:患者末次月经2018年8月7日,现停经45天,有恶心感,嗜睡, B超提示:宫内早孕。后随访,患者自然分娩一男婴。

按语:该患者属典型的卵巢早衰,B超显示子宫小、窦卵泡少,内分泌提示卵巢早衰,经西药人工周期治疗无效。在病患无望情况下,采用中药补肾调冲治疗4月余怀孕,实乃一大奇迹。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熟地、肉苁蓉为主补肾,当归、川芎、紫石英、五味子调理冲任为主,故能出奇制胜。

【参考文献】

[1] 高慧,杨涓等.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水平和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国医论坛,2008,23(1):35-39.

[2] 高慧,夏天,韩冰等.中药补肾调冲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57-1560.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 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虚指人体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者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其中以肝虚肾虚为主。若先天之气不足,肾气亏虚,肌体抵抗力低下,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浸袭而发病,若邪气留滞不去,进一步耗损正气,肝肾不足加重。由于关节筋脉失养,不荣而痛,使病情更加复杂,出现形体消瘦、关节变形等症。 张晓鸣主任医师临床总结:豨签草具有降血沉,促内风湿因子转阴的作用。常用量30-60g,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痹,或疼痛较重的本病,张老师善用全蝎、蜈蚣、地鳖虫治之,收效很好。张老师认为:虫类多肢足与关节,居住潮湿,由于自然演化和适应,他们具备天然抗风湿能力,他们的抗病能力最易为人体接受,利用,止痛作用较快。 基于以上认识,张晓明主任在临床上采取内服外治相结合,给予祛邪为主,结合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化痰解瘀之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祛邪为主的原则贯穿于各期治疗之中。 内服方药的组成原则:根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风寒湿邪,因此,以风邪为主治病者,给予祛风药为主,兼用散寒除湿,再加活血、健脾之药;寒邪为主者,给予散寒之品,重用温阳药物,佐以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豨签草、丁公藤、络石藤、青风藤、寻骨风、制马钱子、细辛、透骨草等。张晓明主任根据以上原则创制息风灵,主药即是丁公藤和制川乌。 对于热邪,多由于风寒之邪在体内郁积过久转而化热而来。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主,但也应该根据情况加用川乌等散寒止痛之品。一是因为此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在应用大剂量清热药物中配伍,只是利用其较强的止痛效果,而不会减少清热作用,而是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风寒之邪侵犯经络关节所致,仍有一些风寒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转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脑病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使学术继承人切实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特制定脑病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措施。一、理论学习【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中医典籍,学习临床学科古代重要医籍及现代学术专著,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古籍的理解,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努力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学习要求】 培养对象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专家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附后),要求精读四门典籍,泛读六部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古代医籍及其它医籍。 【学习形式】 学员自主学习为主,可参加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举办的经典理论学习班。在专家指导下,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医籍的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考核指标】 1.系统自学典籍,完成学习计划,并写出读书心得笔记。 2.参加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组织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3.每年至少完成经验总结1-2篇。发表论文1-2篇。二、临床实践【实践目的】 强化中医临床实践,结合现临床岗位,开展临床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实践要求】 继承期内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开展临床研究,进行创造性临床实践;提高解决本学科危急重症及疑难病症的临床能力与服务总量,扩大服务半径,提高社会知名度;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中医临床科研思维方式,掌握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形式】 1.临床工作应包括门诊、病房及会诊,可根据研修内容确定时间安排。 2.继承人结合学经典做临床的体会,针对临床的某一问题,选择临床研究课题,完成一项科学、严谨、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考核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要结合理论学习和临床研究,写出心得体会。3年完成100份专科病历。病历要体现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并有病证分析。 3.公开发表反映本人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论文或专著至少1篇(部)。三、跟师学习【跟师目的】 研究、领悟、学习当代中医名家及本科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 【跟师要求】 拜1位中医药名师重点学习,学习领悟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精华,加以整理提高。【跟师形式】 随师门诊、查房、会诊、拜师请教等,并整理代表老师主要学术思想或临床经验的典型医案。【考核指标】 1.整理跟师临诊病案。 2.完成跟师学习心得。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第四十九节陈湘君证治经验 陈湘君,女,1939年3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教授、 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 年制医疗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皮肌炎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类风关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委员。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行医近40年,擅长于运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对内科常见病、疑难病作出双重诊断,并运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方法治疗内伤杂病。尤其对风湿病有较深的造诣,她认为风湿病是一组由于正气亏虚(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失调,抵抗力低下)以致外邪入侵而致组织与关节,内脏受损的疾病,因此主张扶助正气与祛除病邪相结合来治疗风湿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中医内外合治的特色,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检测手段诊断与随访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使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使中医药治疗风湿

病的机理也取得了进展,目前已总结出治疗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痛风等风湿病的经验方。 94年她主持的“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对类风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他主持的“滋阴解毒法为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紊乱调节作用的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95年参与的“癌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关系及益肺抗癌饮对其影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参与的“益肺抗瘤饮对肺癌生长转移的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91年、94年、99年分别应邀赴日本、捷克、美国、越南、泰国等国进行风湿病学术交流,94年、96年、98年多次应邀赴台湾与香港地区进行风湿病学术讲座,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好评,94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证书。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着作12本。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陈湘君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是在肝肾精血阴津亏虚邪火内生的基础上,感受风湿热毒或因曝晒日光,内外相合,两热相搏,导致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经脉痹阻,脏腑亏损,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肝肾亏损为本,邪毒亢盛为标,本虚标实的疾病。治疗当以滋养肝肾、清热解毒为原则。由于其病程漫长,症状复杂,因

名老中医临床中医医案及学术精选

名老中医王清国学术经验摘要 王清国,副主任医师,1940年3月出生,贵州省贵定县人,生于世代名医家庭,幼随祖父王锡章(贵州省十大名老中医)诵习医经,待诊,尽的其传。从医50余年,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对针灸有独到见解。对疑难病的诊治见解独特,在患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主编《王锡章内科医案》、《王锡章妇科医案》、《王锡章儿科医案》,199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贵州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问世。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许玉鸣教授、刘尚义教授、姜开文教授、黄建业教授分别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发表该书书评。王清国医师对针灸及中药方剂应用见解独特,疗效显着,其中《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体现了王老在针灸治疗领域的个人学术经验,中药方剂治疗眩晕病也具有个人特色。其内容摘要如下: 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 针刺临床治病,除应掌握辨证施针、配方取穴、激发气至、补泻手法以使气至病所外,在针刺的先后次序上也十分重要。如《杂病穴法歌》说:“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针灸聚英·杂病歌·汗》又说:“多汗合谷补之先,次泻复溜汗即干,多汗先泻合谷穴,次补复溜病即痊”等。可以看出,按一定的先后次序针刺腧穴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针刺治疗学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临床观察,笔者有以下体会: 1根据标本治疗法则确定先后次序 在症候复杂的病症中,刺穴的先后次序应遵“急则治其标”,先针能以迅速缓

解病痛的穴位,后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情的穴位。如瘀血头痛,剧痛难忍,应在头部痛点区,用梅花针叩刺少量出血,菀陈则除之,治标去其瘀阻以缓解痛苦。先针合谷、太冲疏调气血以治本。又如昏厥,先针人中清脑醒神,再据辨证施治选穴后刺。对于慢性病,遵照“缓则治其本”。先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的穴位,后针能治临床有关症状的穴位。如眩晕病,辨证属痰湿中阻,先针丰隆、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祛痰化湿和通调气机,先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定眩解晕。分别先针和后针,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2根据脏腑气血病变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有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有血病在先,气病在后。有脏病及腑,也有腑病及脏。因此应当辨证施针,先针治先病的腧穴,后针治后病所及的腧穴,疗效较好。如损伤而致胸胁背痛,证属气滞血瘀,先针内关调理气机,后针膈腧、肝腧活血化瘀。又如瘀血阻络,以致气行不畅,症见肢体剧痛,麻木青紫,手足不温等症。先用梅花针在局部叩刺,或用三棱针在血郄大络放血,再按病痛“经脉所通,主治所及”,顺经选穴而针。 脏腑病变以肺与大肠为例,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及腑,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先针太渊、肺腧清肃肺气,敷布津液,后针大肠腧、上巨虚通腑泻便。腑病及脏,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气肃降,以致胸满、咳喘等症,先针泻天枢、上巨虚清热通便,后针经渠以肃肺气,诸症自平。 3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这种刺穴先后次序有两种:一种是按五行腧的排列选穴,一种是以五行配属

中医调理卵巢早衰 20 例调理分析文档

中医调理卵巢早衰20 例调理分析卵巢早衰是40 岁前绝经者, 表现为继发闭经, 常伴更年期症状, 具有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特征。祛除病因, 调理原发病或伴随疾病, 恢复卵巢功能, 正确补充性激素, 防治卵巢激素缺乏引起的继发性健康损害, 选取本院门诊2011 年 1 月~2013 年 6 月就诊的20 例卵巢早衰患者运用阿胶黄精丸调理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符合卵巢早衰诊断标准的患者20 例。年龄19~42 岁, 平均29 岁, 闭经时间0.5~9 年, 平均 4 年, 未婚 1 例, 已婚19 例。月经稀少渐至闭经者16 例, 紊乱闭经 3 例, 突然闭经者1 例。主要表现为心悸、潮热、失眠、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超声显示卵巢和卵巢早衰20 例调理分析,方法,建立人工月经周期己烯雌酚0.5~1 mg q.d. 或妊马雌酮( 倍美力) 0.625 mg q.d. 连续20~22 d, 甲羟孕酮( 安宫黄体酮) 8~10 mg q.d. 从服雌激素的第11 日开始, 连续10 d 或黄体酮10 mg i.m. q.d. 从服雌激素的第16 日开始, 连续5 d,下一周期从撤退性出血的第5 日重复服药。同时可口服阿胶黄精丸调理,一日三次,每次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见效周期,服用期间禁忌辛辣食物和饮酒,结果,经过3~6 个月的调理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 治愈10例(50.0%), 有效9 例(45%), 无效 1 例(5%), 总有效率95%。 讨论,40 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 称卵巢早衰。卵巢外观呈萎缩状。由于卵巢分泌性激素功能

中医治疗卵巢早衰一两例

中医治疗卵巢早衰一两例 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lO级 妇科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先生从医执教40余载,博览群书,广采众长,潜心治学。擅长治疗妇科各种疑难杂病,对卵巢早衰治疗有其独到之处。 1 肾虚血瘀型 王某,女,20岁。2011年3月17号初诊。主诉:月经6个月未至。月经于13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规律。两年前无明显诱因月经3个月至6 个月一行。月经量少,色暗,无血块。行经前后无明显不适。平素怕冷,偶有腰酸。现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淡黯,有瘀点。苔薄白,脉沉迟。患者2010年6月15号行内分泌示FSI-I53.20mIU/ml,E227.00ns /L。2011年3月5号测内分泌示FSH66.3mIU/ml,E2 23.00ng/L。2011年3月15号行彩超示:子宫及其附件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卵巢早衰,中医诊断为闭经之肾虚血瘀。给予阿胶黄精丸调理,一日三次,每次20粒,饭后服用,并嘱其服用期间不能吃辛辣食物,不要饮酒。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腰为肾之外府故偶有腰酸。肾阳亏损,温煦无力所以平时怕冷。阳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故见血瘀。本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以补肾填精,理气化瘀调经为治疗原则。方用阿胶黄精丸,填精益髓。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肝肾,益精血,又可补阳益气。黄精有禀气中和,有补阳而不燥,补阴而不腻的特点,为平补肝肾之良药;枸杞子补肾养肝以益精;益智仁补血滋阴,生精补髓

之效,为补益肝肾之品;为妇科要药;李时珍推崇它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全方能活血理气调经,且能养后天以补先天,有健胃调经助孕之功,故投以阿胶黄精丸调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 阴虚火旺型 齐某,女,38岁。初诊于2011年6月5号。主诉闭经两年。平素月经规律,07年剖宫产一女婴后月经后错,末次月经2009年4月6号。后服用补佳乐,黄体酮均不来潮。现觉烘热汗出,烦躁、眼干涩难忍。白带量少,阴道干涩。性交痛,性欲减退。纳眠可,二便正常。舌红少苔,脉细数。于2011年3月18号查内分泌示FSH 65.53mlU/m1.E217.OOng /L。2011年9查内分泌示FSI-I59.70mlU/m1.E220.10ng/L,2011年2月查内分泌示FSH70.70mIU/m1.E217.20ng/L。2011年5月l5号彩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卵巢早衰,中医诊断为闭经之阴虚火旺型。拟方药阿胶黄精丸调理,阿胶黄精丸有补气养血,滋养肝肾,调节内分泌,活血化瘀等作用,本例患者产后气血亏虚,冲任亏损,渐致经闭。患者虽未到七七之年,但出现肾之阴阳失调的症状。肾气衰退,水不涵木,木火偏旺,故烦躁、眼干涩难忍。阴虚阳亢则烘热汗出;“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肾阴亏损不能濡养阴窍致阴道干涩。王冰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宜壮水制火,养阴配阳。阿胶黄精丸全方有滋补阴血;清热凉血;能补充雌孕激素。患者服用一个月后,自诉月经5天干净,不觉头痛,仍有烘热汗出。如此调理3个月后,更年期症状明显好转。。如此序贯治疗3个月。月经能按时来潮。随访半年

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的继承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17068105.html, 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的继承总结 作者:李小莎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9期 作者单位:410005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李小莎 【摘要】中医是一门经验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可靠的疗效,欧阳恒老师在临床上以 疗效弘扬中医,认为疗效是中医之生命。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治疗很多皮肤外科疑难杂症,疗效卓著。 【关键词】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继承总结 欧阳恒,男,汉族,1939年10月出生,湖南安仁县人,中共党员。从事中医皮肤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载,治学态度严谨,医德高尚,学术思想寓意深广,对于皮肤疮疡疑难病症的诊疗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中医皮肤疮疡专科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和湖南省名中医。作为欧老先生的学术继承人,笔者跟师侍诊,随身笔记,及时总结,现把欧阳恒老师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大胆接诊、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欧老师认为,面对中医无用论,取消中医论,不能畏惧,几千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医是科学,中医能治病,不仅擅长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还能治疗现代医学感到很棘手的难治性疾病。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首先要坚定信念和信心,在明确疾病性质的前提下,具体认知病情,不管其如何复杂,治疗难度如何大,甚或正处危急之中,也要做到来者不拒,不得将他们推诿于门外。面对患者,大胆接诊,勤于耕耘,工于心计,精选方案,把诊疗工作做到细,做到位。从整体观念出发,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皮肤病尤为如此。皮肤病虽形发于外,但与内脏的功能失调无不关系密切。不能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就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是看不好病的。不仅如此,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诊治疾病时,一定要谨遵这个原则。 2 四诊合参、病症结合、明病为先

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

12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 12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衰”范畴,中医药治疗心衰取得较好的效果。为 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最佳诊疗方案,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对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临床治疗急心衰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对制订心衰的中医诊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赵锡武认为本病证属心肾阳衰,水气上逆,凌心犯肺。肺满、喘促、心悸诸症较为常见。其心悸之治非补益气血、养心复脉之所能,当取强心扶阳、宣痹利水之真武汤为主,辅佐“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治水三法”,方能奏效。李介鸣认为心衰若以心悸气短为主症,多以气阴两虚为主,当以益气养阴,方以生脉散为主方。以呼吸困难为主症,多以温补肺肾为主,方以右归饮加减。心衰若以水肿为主症,治疗宜用抑阴扶阳、温阳化气利水法,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其对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也具有经验。(1)尿量减少:利尿为治疗心衰之关键。最常用的利尿中 药有:获苓、猪苓、车前子、冬瓜仁、冬瓜皮、泽泻等。对水肿较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水者多用牵牛子末;腹水肝大者可加三棱、莪术。胸水与心包积液者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己椒苈黄汤治疗。(2)心律失常:心衰患者往往心率偏快,多伴有房性早搏、心房纤颤或室性早搏等等,可加琥珀末、紫石

英、珍珠母以加强镇心安神作用。心率偏慢或有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低下,可加独参汤或保元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用补肾阳药,如仙茅根、淫羊藿、鹿角胶、补骨脂等以温肾阳促心阳。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强调用温药。(3)感冒与感染: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先纠正感冒再治心衰。(4)咳血问题:心衰患者因肺动脉高压或肺瘀血易出现咳血或痰中带血丝的症状,在辨证基础上加入代赭石、旋复花、紫苏子霜等降气止血药,同时还可加大小蓟、侧柏叶、血余炭、藕节炭等。(5)胃肠症状:心衰患者多有胃肠道瘀血,又多长期服用强心、利尿以及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易出现胃肠功紊乱,如恶心纳呆、胃脘胀满等症状,又常可加重心衰,可加砂仁、陈皮、佩兰等健脾行气的药物,调和胃肠功能,以助后天之本。(6)口干渴: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而损伤阴液,常表现为口干渴,可用生地黄、石斛、元参、沙参等养阴生津的药物。顾景琰认为心衰乃五脏同病。治疗原则当以扶正补虚为本,祛除实邪为辅。补虚主在培补心肺肾脾,调和气血阴阳;祛邪主在和血通络,温化水湿。治疗常以参附汤与生脉散为基本方药。颜德馨认为心衰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关键点是心气阳虚,心血瘀阻,提出“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瘀血乃一身之大敌”的观点。在临床上将心衰分为心气阳虚、心血瘀阻即可基本把握心衰的辨治规律。心气阳虚为主者,以温运阳气为重要法则。心血瘀阻为主者,行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科左中旗中医院肛肠科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 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继承学术经验工作计划及措施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 1.学习方式 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其中:跟师学习不少于180个工 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授课时间 5-6个月。 2.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

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三年。具体起止时间为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肛肠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要求 (一)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 (二)继承人在学习期间,不承担行政管理事务,不得接受与继承学习无关的其它任务。 (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中断。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继承学习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者,经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停止学习。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

中医调理卵巢早衰,治疗卵巢早衰最好的药,女性注意

中医调理卵巢早衰,治疗卵巢早衰最好的药,女性注意 女性发生卵巢早衰,多会出现类似更年期症状,会出现月经紊乱甚至闭经,月经量减少,或者伴有潮热、出汗、心烦失眠,情绪改变等症状。中医治疗卵巢早衰,有时候也能取得不错的疗效,这主要是调理恢复体内的脾肾气血功能以及阴阳平衡,以恢复体内的内分泌和激素水平。中医调理阴阳是基本的治疗方法,比如部分的卵巢早衰表现为肝肾阴虚明显的,会出现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耳鸣等症状,调理滋补肝肾为主可以使用大补阴丸或者左归丸等治疗。

法国ENlivEN21定制营养增强卵巢组织器官的活性和原有的抗耐受力,使微循环以及内分泌系统紊乱状况改善,促进性腺二次发育和再生,各脏腑机能也得到补充的动力和能量逐步焕发出健康的活力,保持能量和代谢的平衡,定制营养对孑宫内膜、卵巢功能有调节、保护的作用,提供生物体充分营养成分必需21项稀缺营养等,保证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衰老干预方式,已在多个物种证实其可显著延长最大寿限,推迟和降低老年相关疾病发生。

女性卵巢发育一般会经历三个时期。 生长发育期:女性的卵巢并不是出生后就已经发育好的。女婴从母体出来的时候,卵巢中含有数以万计的小卵泡,由于以后不会再有新的卵泡出现,所以卵泡的数量在女孩出生之时就已经固定了。卵母细胞包含在卵泡中间,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形成一个原始卵泡。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原始卵泡有少数开始慢慢发育,这也是卵巢开始发育,逐渐分泌雌性激素的标志。所以一般女性卵巢的生长发育期是她们进入青春期之后。这一时期,在少量雌激素的作用下,女孩开始显

示出女性的标志性特点:乳房开始发育,同时腋毛和阴毛开始生长出来等。 成熟期:在月经初潮时,女孩卵巢还很小,与成人卵巢相比,只占到30%,之后持续增大,直到女孩十七八岁时,卵巢的发育基本成熟。因此从女孩十七八岁开始,卵巢发育进入成熟期。这一时期,原始卵泡发育也基本成熟,生产出更多的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卵巢的上级中枢垂体产生许多性腺激素,促使成熟的卵泡进行排卵。排出的卵子进入腹腔,被输卵管吸收后,等待与精子的结合。成熟卵泡在排出卵子后接着发育形成黄体,雌激素与孕激素就来源于黄体细胞所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探讨 1孙燕2臧传新1任廷革1李宇航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聊城,252059) 摘要: 关键词: 1.背景 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挖掘可以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名老中医及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国粹中之粹,因此中医界的仁人志士和政府决策部门都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工作。 传统的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师带徒、文献整理、专家系统的研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又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师带徒”的模式,无论是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文献整理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不强。中医专家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但是它当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符合中医特点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完整、全面、系统的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便捷的推广名老中医经验,让更多的人方便的学习和继承,仍将是中医传承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也指出:“运用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抢救、保留和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则是要研究如何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使他们的经验能被更多的后学者所学所用,使后学者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迅速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更快地成为名医”。 笔者认为: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寻找新的突破点,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方法,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全面、有效、科学的挖掘和传承。 2.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 中医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师带徒”方式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智能分析技术与SVM的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实现 中医临证经验的实践性很强,是从诸多的临证诊疗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

文氏回春汤 卵巢早衰中药偏方

文氏回春汤—卵巢早衰中药偏方 文氏回春汤来自苗裔部落文氏世传的珍贵“女宝”秘方,专治卵巢早衰。具有滋阴养血、温调月经、益气调经、美颜抗衰、养巢助孕等功效。 一、文氏回春汤——药方简介 【方剂名称】文氏回春汤 【创始人】文玉忠 【所属机构】雷山县福源诊所 【方剂成分】桑椹子、莬丝子、杜仲、党参、枸杞等苗岭天然药材配伍而成。 【性状规格】苗药饮片及药粉,160克/付。?? 【功能主治】主治卵巢早衰、闭经。 【用法用量】一日一付,每日三次,十五付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禁酒、熬夜; 2、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3、要按时按疗程服用。 二、文氏回春汤——方剂由来 文氏一族作为苗医,百年来一直悬于有“天然药库”之称的苗岭雷公山地区。族中翘楚的文玉忠医师多年来精于治疗不孕不育病症,用药精纯,配方独特,屡用效佳,誉满苗疆。 文氏回春汤是根据文氏祖传秘方,精细配伍多味苗岭天然珍稀药材而成,药力纯厚,益肾安神,气血双补,调经美颜,促卵新生,能够彻底根治卵巢早衰病症,为苗族妇女治疗卵巢早衰之首选,被誉为不老神药“女宝”秘方。 苗岭雷公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雾缭绕,神秘多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雷公山原始森林中盛产名贵药材。但因为地处偏僻,世人不知,只有当地苗医才懂得利用。珍贵药材配合苗医世家祖传之法而成的文氏回春汤,具有温经通络、气血同养、美颜抗衰、补益五脏、调理全身之功效,正是恢复卵巢健康、根治卵巢早衰病症,再现青春靓丽,孕育新生命之最天然苗族药物。 三、文氏回春汤——成分解析 苗岭雷公山气候湿润,山川秀丽,云雾氤氲,孕育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文氏回春汤中的桑椹子、莬丝子、杜仲、党参、枸杞等天然药材,正是采于苗岭雷公山。因此,本方纯正天然、高效神奇,通过水煎内服用药,药力通透全身,利于人体吸收,全方位滋养卵巢,根治卵巢早衰,疗效显着。 【桑椹子】——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桑椹子味甘,性寒能,归经入心、肝、肾,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经适用于久病体虚,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症,亦可用于治疗津伤内热消渴、阴虚肺燥干咳、津伤肠燥便秘之症等。 【菟丝子】——补脾、肾、肝,养阴通络。 菟丝子能益肝肾而强阴,补而不峻,温而不燥,补虚利实,温寒燥湿,凉热润燥。用于内热消渴,头目昏暗,腰膝酸痛,淋浊带下,习惯性流产等,为苗医治疗女科肾精诸疾之要药。 【杜仲】——补肝肾,壮腰膝,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文氏回春汤善用杜仲调以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以及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等症。 【党参】——滋养五脏,补血生津。 党参力能润肺、和胃、滋脾,健运中气,生津养血,振动中气,滋养五脏六腑,调理全身。用于倦怠乏力,中气微弱,内脏下垂,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胎萎滑胎等。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XX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 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XX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XX年至20XX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 1. 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 期:1147-1149.陈善国.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 19期:27-29. 陈善国. 3.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 21期:33-34. 陈善国. 4. 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 期:246-247. 陈善国. 乐至县中医医院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6篇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6篇 Famous and old TCM medicine experience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6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 2、篇章2: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 3、篇章3: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 4、篇章4: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文档 5、篇章5: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文档 6、篇章6: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文档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供你参考! 篇章1: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文档

1、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针对阴虚湿热病人。既能 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 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是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扶正以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对于没 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 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 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 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能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 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卵巢早衰中医治疗法

卵巢早衰中医治疗法 卵巢早衰中医治疗法 传统中医认为: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如素体阴阳有所偏胜偏衰,素性抑郁,宿有痼疾,或家庭、社会等环境改变,易导致肾阴阳失调而发病。“肾为先天之本” ,又“五脏相移,穷必及肾”。一则,素体阴虚血少,天癸渐竭,精血衰少,复加忧思失眠,营阴暗损,或房事不节,精血耗伤,或失血大病,阴血耗伤,肾阴更虚,脏腑失养,遂致卵巢早衰;二则素体虚弱,肾阳虚衰,经断前后,肾气更虚,复加大惊卒恐,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命门火衰,脏腑失煦,遂致卵巢早衰。卵巢早衰类型 1.浆液性卵巢早衰:约占卵巢早衰的25%,常见于30?40岁患者。以单侧为多。外观呈灰白色,表面光 卵巢早衰滑,多为单房性,囊壁较薄,囊内含淡黄色清亮透明的液体,有部分病例可见内壁有乳头状突起,群簇成团或弥漫散在,称乳头状浆液性囊腺。乳头可突出囊壁,在囊肿表面蔓延生长,甚至侵及 邻近器官,如伴有腹水者,则 多已发生恶变 2.粘液性卵巢早衰:约占卵巢早衰的15?25%,最常见于30?50

岁。多为单侧。肿瘤表面光滑,为兰白色,呈多房性,囊内含藕粉样粘液,偶见囊壁内有乳头状突起,称乳头状粘液性囊腺,右囊壁破裂,细胞可种植于腹膜及内脏表面,产生大量粘液,称腹膜粘液瘤。 3.成熟卵巢早衰:又称囊性卵巢早衰或皮样囊肿。占卵巢早衰约10?20%。大多发生在生育年龄。 卵巢早衰病理卵巢早衰病理:镜下可见卵巢表面覆盖立 方形上皮,其下有一层厚厚的结缔组织,所有卵泡均处于静止状态,无分泌甾体激素的卵泡,有时还可以在卵泡周围出现许多淋巴细胞。 卵巢早衰症状卵巢早衰症状 1 .性腺未发育者,原发闭经,性腺发育不全者初潮延迟或月经不规则,痛经 2.性腺发育继发不孕,数年后月经逐渐稀少直到闭经。 3.有排卵者,典型的POF 有潮热,性腺功能减退表现,如盗汗,便秘,脱发,阴道干燥,性交痛、性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泌尿系感染,体重增加,焦虑,多疑等。 4.乳房萎缩下垂,皮肤松弛粗糙,紧张,多梦,多疑,心 悸,骨质疏松,关节痛,生殖器官炎症,子宫下垂,尿失 禁,便秘,痘痘,色斑, 卵巢早衰的危害,卵巢早衰的危害卵巢功能衰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

听听怎样治疗卵巢早衰,卵巢早衰中药调理就一定好吗,惊奇了

听听怎样治疗卵巢早衰?卵巢早衰中药调理就一定好吗?惊奇了 大家都知道,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是45-50岁。有的卵巢功能比较好的人,50 岁之后还会来月经。40岁之前绝经的我们称之为卵巢早衰。而在这两者中间的这一段,则可能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卵巢功能下降最开始出现的表现是月经提前,月经量逐渐减少。有的人还会有烦躁,睡不好等症状。实验室表现为雌激素水平降低,FSH开始升高,amh开始减少。这部分患者取卵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对于生殖是有影响的。来看生殖科医生的时候,医生一般会告诉患者卵巢功能不好了,可能取不到多少卵,会影响试管的成功率。 卵巢功能下降的早期表现,主要为潮热,盗汗,烦躁,睡眠不好,夜尿频繁。到了晚期则还会有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保养卵巢不是一朝一夕,女性从25岁后身体的各项营养指标下降,有些稀缺营养从日常的食物中是无法获取的,如弹性蛋白,玻尿酸,胶原蛋白等等,营养的流失也就造就了身体各项脏器的衰老,所以保养卵巢从25岁就要开始了,ENlivEN 21多项研究表明能抑制始基卵泡的激活,让血管壁增殖,加速卵巢的供血,增加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弹性以及卵巢的储备功能,减少卵泡闭锁,从而达到延缓卵巢衰老的速度,卵巢萎缩彻底得到扼制并推迟绝经期的到来。

下面我主要来讲一下卵巢早衰的三大并发症 1、卵巢会直接影响到女性月经的情况: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经期紊乱的状况, 2、血管功能失调:有的女性在卵巢出现早衰时会变现出阵发症潮红和潮热的情况,有的患者会出现出汗、畏寒,心悸、胸闷,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这也是卵巢早衰的危害之一。 3、不孕症:患有卵巢早衰的女性会导致卵巢内的卵子的成熟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排卵功能会丧失,从而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或者无法受孕。 4、引发阴道炎:由于阴道干涩,润滑不足,会使夫妻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还可造成阴道黏膜破损,很容易引起病毒、细菌感染,诱发阴道炎或加重原有病情,给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均带来很大影响。

名老中医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09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 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0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10年至2012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继承人跟师发表论文目录 1.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 2.第33卷.第12 期,Page1147-1149.陈善国. 2.中药治疗顽固性哮喘36例.《心理医生》,2011.05.总第192期,Page50.陈 善国 3.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19 期.Page27-29. 陈善国. 4.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21 期.Page33-34. 陈善国. 5.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 期.Page246-247. 陈善国. 6.枳术汤丸治疗便秘.《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19期.Page55.唐 伯亮.陈善国.唐峻山等.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从事妇科临床与教研40余年,用药独特,有着富的临床经验,妇科消炎1号方加味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何成瑶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本文旨在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内外联合用药等各个方面阐述,并简要总结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 标签:妇科消炎1号方;内外联合用药;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师从妇科名中医卓雨农的传人卓启墀、王渭川、王祚久老师,此后从医的40年中,对中医妇科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以中医为主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自拟妇科消炎1号方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就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审查病因病机,注重辨证论治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1]。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流行病学显示,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妇女人口的10%~15%,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90%,25%~35%不孕患者与内异位症相关[1],可引起下腹疼、不孕、性交不适及月经异常等,可有继发性痛经并且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不孕亦可导致家庭不和谐。 中医病名并无“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癥瘕”、“痛经”、“不孕症”的范畴。《黄帝内经》曰“肾者,精祌之舍,性命之根”,《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何成瑶教授認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主藏精气,女子以肾为本,肾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病因所在。唐容川指出:“冲为气街,气根于肾;又冲为血海,血海即丹田,肾气之所藏也;且肾居冲脉之下,为冲脉之根,故安肾可以平冲,冲气安而血海宁”。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侵犯卵巢、宫骶韧带相一致。何教授认为内异症的发生,不可单一而论脏腑本身,内因是主,但外因、情志因素亦不可忽视,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的辨证论治,因审证求因,重视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可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何成瑶教授认为本病的瘀血病机有其特殊之处,产生瘀血的“不通则痛”,加之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湿气较重,湿性黏滞,易阻碍气机,困阻脾土,而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所以何成瑶教授认为内异症形成血瘀病机离不开脾肾亏虚。 2 客观看待辨证论治的优劣,融汇中西各家之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医学技术条件为医务工作者采用多种诊疗方式提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