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试题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试题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试题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试题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

发现测试题

https://www.doczj.com/doc/911672886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自然状态)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这一实验结果表明()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C.胚芽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2.植物激素是指()

A.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细胞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 D.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植物的下列运动现象,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A.在照光方向刺激下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

B.在光线明暗刺激下酢浆草的叶片昼开夜合

C.在几个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起来

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痒痒树)的枝条微微抖动

4.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

A.通过薄壁细胞的动输过程B.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方向

C.需能的主动运输方式D.1~2.4 m/h的运输速度

5.科学工作者准备从某被子植物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选材是()A.幼叶B.幼嫩种子C.幼根D.成熟种子

6.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茎、芽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给你的信息是()

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的

反应不敏感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

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

抑制了根的生长

D.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7、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

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极性运输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8.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9.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10.图1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 图2

11.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弯曲程度()

A. A=B B. A>B C. A

12.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段

13.下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14.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15.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16.右图所示的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可能性最小的是()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快

17.植物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尖端受到单侧光照射表现出向光性,只要尖端不受单侧光照射就不表现向光性,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尖端只有受到光照,才能产生生长素

B.在尖端生长素可以进行横向运输,光照可影响其横向运输

C.生长素只能由植物的尖端产生

D.含有生长素最多的部位一定生长最快

1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9.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20.扦插的枝条带芽,易生根成活的原因是()

A.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B.芽能产生生长素

C.芽生长迅速 D.芽的顶端分生组织能进行细胞分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

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

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

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直立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________________。

(4)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5)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以上实验说明,植物的茎具有________,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________________,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________________,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能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最新精品)

案例名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参考课时为1课时。本课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的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之一: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内容,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阐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技能目标: ①了解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根据本节相关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独特盆景方案并思考操作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日常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关于植物生长素的感性认识,虽然在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最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A .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C 解析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 素能 促进植物的生长。 答案D 解析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 促进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2 ?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 片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 .直立向上生长 B .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 .不生长 答案B (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 解析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的琼購块 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 的琼脂決 切去尖端 的 乙

4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Jfc ①2③⑥ A ?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答案C 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 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 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这个实验能证明 A .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 B ?“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 ?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答案B 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A ?营养组织 B ?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 ?机械组织 答案C 解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能力方面: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2、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 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二、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运输,不能反向。 3.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答案:B。 目标检测: 1.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烟,以下哪一 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B.(2)(3)(5)(7)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组探究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每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能说明“感 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是 () 扎②与③ B.①与② C ①与③ D.③与④ 2.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 )在1914 一 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 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 实验主要证实 A .顶端能产半,臬种“影响闕r B 合成**影响物初不需夏光 U “齡响物:冥有促进胚芽梢牛怅的效应 a 使背光一IT 影响分布芈 3?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 是 A. ( 2) ( 3) ( 5) C. ( 2) ( 3) ( 5) ( 6) ( 7) 4?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M 灶谒比N tfe K N 怏得比M 快 C. M 哼向一悌而N 下畔曲 l>. N 蚣㈣一宿伺M 不育曲 5?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 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 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 ① 未经处理 。这个 () it 三 B. (2) ( 3) (5) ( 7) D. (2) ( 3) (5) (6) P 的I 实骑 三 三 I

九貢立生兴*向右弯曲生悅、弯向盒片口力向生検 B. 向左弯曲生长、饉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阿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民、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空长*肓立牛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6.如图将胚芽鞘X尖端以下切取PQ—段后倒放构成胚芽鞘Y,右侧光照,胚芽 鞘Y的弯曲情况将是 九向左 B.向右 向下 D.彳、驾曲 7 ?右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对此图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 1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面一段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D.单侧光照能使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扎空快當由①向③務勒 由②向①科功 「住氏真曲①向③移动 9.从图中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股时电§ 甲乙 富件生怅 It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切去墀端 的胚芹鞘 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为 叨去尖饶I 的莊聲銅u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市优质课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即在个体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研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节重点,涉及一系列经典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应让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去推理、归纳和发现。“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归纳出了科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本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③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答案D 解析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促进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2.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答案B 解析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C 解析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答案C 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这个实验能证明()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答案B 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 答案C 解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织。

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

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 植物生长素是科学家通过植物向光现象的探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第3章第1节以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为线索,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以引

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各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各位科学家的实验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找出各组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产生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该图解还捋顺了各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间的关系。下面对该图解解析如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源于植物的向光现象,科学家为了弄清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先后进行了数十年科学研究。 达尔文的实验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他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①);切去顶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有无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有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能够向光弯曲生长(①),无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的结论。 第二组:在胚芽鞘尖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就会直立生长(③);在远离尖端的胚芽鞘下面围上不透光的锡箔,胚芽鞘就会向光弯曲生长(④)。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能否感光,因变量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光的话,胚芽鞘会直立生长(③),否则向光弯曲生长(④),通过比较即可得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结论。 达尔文同时还观察到,植物生长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部伸长区一段,通过这一现象再结合上面得出的两个结论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尖端会影响到下部生长弯曲呢?为了解释该问题,达尔文做出如下推测:⑴尖端不长而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⑵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得快。 为了证实达尔文所做出的推测是否正确,1910年和1914年詹森和拜尔分别做了实验。 詹森的实验 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①);用一块可以让化学物质通过的明胶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②)。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与下部联系是否被阻断,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被阻断的话,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①),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没有阻断的话,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结论,从而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⑴是正确的。 拜尔的实验 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编写人:李攀 审核人:袁蓓、周瑞 编写时间:2010-09-28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技能目标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目标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 【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教法选择】 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式、分解式课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预习要达到的目标: ①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中感光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分别是? ② 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如何证明。 ③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 去掉顶尖 锡箔罩上尖端 锡箔罩上尖端下面 现象: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_面比_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____产生的 影响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的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影响在 其下部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分 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 种化学物质。 命名本质: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 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5.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植物激素有五种。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3.分布 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等处。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习题(解析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专题练习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甲~丙是在切去尖端后进行的处理 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 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 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答案】A 【解析】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A、B错误;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是甲、丙,C错误;丁给以单侧光照,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甲、乙、丙不具有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甲、乙、丙不能向光弯曲,D正确。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苗尖端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答案】A 3.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A.主动运输B.极性运输 C.自由扩散D.渗透作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4.下图为达尔文进行的某植物向光性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结果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 B.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C.省略第⑤组实验,该实验仍可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 D.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③的尖端以下部位生长高度相同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①②实验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A正确;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B错误;省略第⑤组实验,则该实验不能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C错误;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由于没有尖端,不能生长,而③直立生长,D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 5.某小组利用同一种植物幼苗进行如下实验,几天后,预测幼苗的茎仍直立生长的是 A.ⅠB.Ⅰ和Ⅱ C.Ⅱ和ⅢD.Ⅰ、Ⅱ和Ⅲ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装置Ⅰ中幼苗处于暗室中,没有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装置Ⅱ的右侧上方有单侧光刺激,此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弯向光源生长;装置Ⅲ的右上方和右下方均有单侧光,因此与装置Ⅱ相同,茎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而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生长,因此向光一侧生长快,使根背光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第2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郭名宾(江西省信丰中学江西赣州 341600)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领会“变化”才是科学本身具有的惟一不变特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因此,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与处理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教材知识作了适当调整(含顺序调整),本节课只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分析、评价实验设计的技能训练。 2、学情分析 曾学习过“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等,有一定的思考方法基础,且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都较强,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实验设计的各种能力(语言表达、实验分析、深入思考等)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学习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对于以上的教学分析,需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见表1)。

高三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植物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 1.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右图。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 4.松树主干长得粗壮,侧枝细弱,树冠呈“宝塔型”;而丁香却没有明显的主干与侧枝,树冠也不呈“宝塔型”,这是由于() A.松树是阳生植物,具有顶端优势;丁香是阴生植物,不具有顶端优势 B.松树是阴生植物,具有顶端优势;丁香是阳生植物,不具有顶端优势 C.松树和丁香均具有顶端优势,但松树的顶端优势较丁香显着 D.松树和丁香均具有顶端优势,由于丁香开花后顶端枯死,顶端优势随之解除 5.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处理() 组别甲· 乙 丙丁 处理自然 状态 开花后,用适 宜浓度的生长 素处理柱头。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 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 袋。 |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 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 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 套上纸袋。 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6.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主要是由于() 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 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 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 7.向日葵主要收获种子,番茄主要收获果实。上述两种植物在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向日葵的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8.某高三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 # 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A.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B.阉割猪以利于育肥 C.无籽西瓜的培育D.无籽番茄的培育 10.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D.细胞分裂素 11.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①萘乙酸②生长素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⑤乙烯 ~ 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 12.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内容,在《必修3》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教材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实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情分析】 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必修2中学习孟德尔分离定律时,接触过“假说──演绎法”,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技能目标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目标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教法选择】 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式、分解式课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黑板绘图向光性生长的植物。由图片想到叶绍翁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那么红杏为什么要伸出墙外生长,这盆植物为什么要“弯腰”生长呢? 这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新课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实验 手绘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 【师】早在1880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就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并以胚芽鞘为实验材料精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①实验② 条件:黑暗中单侧光照下 【生】现象:①直立生长②弯向光源生长 【生】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光照有关。 【师】实验③条件:均匀光照下 【生】现象:直立生长 【师】综合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出结论: 【生】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A.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B.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C.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D.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 3.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A.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植物的根向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 D.植物向光生长 4.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5.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6.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7.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的是( ) 8.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自然状态)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这一实验结果表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9.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10.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说明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田宽梅 一、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 本节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②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②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②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 五、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在探究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本节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图解教材2016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必修3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新课标)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 如图所示,①②③为对胚芽鞘作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B.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方法规律】用“两看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状况 (1)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则生长;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弯

曲生长。 2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微探究】 (1)若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中,植物还能发生极性运输吗?还具有向光性吗? 提示:极性运输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即使在太空中也会发生极性运输,也具有向光性。(2)若加入呼吸抑制剂,则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到影响,由此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提示:主动运输。 3 [2014全国高考]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高一生物 SW-BX3-03-01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编写人:龙红明审定人:余新龙编写时间:2012-03-08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4. 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 5. 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发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知识链接】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狀物。为胚体的第一张叶, 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部分的功能。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以保护胚芽出土时 不受损伤,同时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随后被胚芽突破。 【学法指导】 同学们要充分理解实验中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以达到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 那些科学家所作的实验中得出的那些结论。关于生长素的运输中,要分清楚形态学的上下 端和地理方位的上下的区别。 【学习过程】 理解古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回答有关问题。 1.诗中所描绘的一枝红杏生长方向有何特点? 2.可能是哪种因素的刺激导致了红杏生长方向的改变? 3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4.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 ⑴发现问题: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在的照射下,植物弯向方向生 长的现象。 ⑵进行实验: ①取材:金丝雀虉草的②条件:照射 ③操作及现象

实验①实验②处理:去掉 处理: 现象:胚芽鞘生长现象: 实验③处理:用锡箔罩子把罩住实验④处理:用锡箔罩住 现象: . 现象:弯向生长 实验①②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和与有关 实验①③④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 结论:受刺激后,就向下部的伸长区传递某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因而胚芽鞘出现弯曲 2.1910年鲍森.詹森实验 现象:前一实验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后一实验胚芽鞘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不可以)透过 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 3.1914年拜尔实验 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黑暗→向弯曲生长 实验②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黑暗→向弯曲生长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 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①②初步证明:顶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实验 接触实验组: 过顶①处理:把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端的 琼脂②现象:胚芽鞘会生长。 块 未接对照组: 触过①处理:把_____________ 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顶端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训练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基础过关】 1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 A .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 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 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4?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 A B C D 5.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 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光

乙 丙

A .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 .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 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下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 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 A ?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 ?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 ?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 D ?生长素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能力提升】 9?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0?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 胚芽聲尖端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复习学案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主备人:赵玲玲审核人:王滢时间:2014/3/25 【学习目标】: 1、叙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会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掌握生长素的本质,定义 4、准确说出生长素合成的部位、运输的方向及化学本质【学习重点】:在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试验中,各个实验的结论 【知识点回顾】

【当堂作业】及时复习,巩固今日成果,我能行 1、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 B、植物处于黑暗中 B、植物处于强光下 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 2、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 A、通过薄壁细胞的运输过程 B、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C、需能的主动运输方式 D、1cm/h~2.4cm/h的运输速度 3、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 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4.下图中扦插的四株葡萄枝条,最易成活的是() 5、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6.将4株生长状况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 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和茎的生长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②和④ B.③和④ C.①和② D.①和③ 7.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 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