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 (质控类) 一、判断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臵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8.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19. 湿沉降采样器的设臵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臵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20. 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21. 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臵,其精度应高子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22.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d后进行。() 24. 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25. 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26.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0.5-1.5 m之间。() 2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 28.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29.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司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30.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3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32. 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33. 水样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34.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35.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36. 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37.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38. 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39.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40. 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41.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42. 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43.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45. 臵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臵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臵信水平取得大,臵信区间也大,因此臵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46.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47.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48.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49. 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50.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A 长期 B 十年 C 五年 D 三年 2.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A 质量评审 B 管理评审 C 质量审核 D 合同评审 3. 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A p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 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4. 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5.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A 水量 B pH C 电导率 D 氟化物 E 浊度 6. 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 7 B 10 C 15 D 3 7.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 3 B 4 C 5 D 6 8. 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A 向上 B 向下 C 不分上下 9. 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A 1~6 B 1~5 C 0~6 D 0~5 10.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上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臵()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 15 B 30 C 1 D 5 11.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m/s时停止测量。 A 4.5 B 5.0 C 5.5 D 6.0 12.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A 毫克 B 克 C 千克 D 斤 13. 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标签代表准用。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14. 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既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A 后部,下游,逆流 B 前部,上游,逆流 C 前部,下游,顺流 D 前部,下游,逆流 15. 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相对标准偏差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第八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 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各曲线。 答案:两 5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 2 10 二、判断题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答案:正确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答案:正确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一、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统计检验 标准物质的特性应该是均匀的,即在规定的细分范围内其特性保持不变。为了检验样品是否均匀,通常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最小包装单元(可按随机数表所示方法抽样,采用精密度高的试验方法,对抽出的各样品在控制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从而使各样品间的差异完全由样品的不均匀性反映出来。 方差分析法是用来统计检验均匀性的最常用方法。此法是通过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的比较来判断各组测量值之间有无系统性差异,如果二者的比小于统计检验的临界值,则认为样品是均匀的。 为检验样品均匀性,设抽取了m 个样品,用精密度高的实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得m 组等精度测量数据如下: 1. x 11,x 12,……11n x ,平均值1x 2. x 21,x 22,……22n x ,平均值2x ………… m , 1m x , 2m x ,m mn x ……,平均值m x 设 1 = m i i x x m =∑ 1 m i i N n ==∑ 则 组间差方和 211()m i i i Q n x x ==-∑ 组内差方和 2211 ()i n m ij i i j Q x x ===-∑∑ 记 ν1=m -1(组间自由度) ν2=N -m (组内自由度)

21 11 Q S ν= , 22 22 Q S ν= 作统计量F; 2 122 S F S = 由此可见,该统计量是自由度(ν1,ν2)的F 分布变量。 根据自由度(ν1,ν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可由F 表查得临界的F α值。若F

环境监测站内部管理制度汇编

环境监测站部管理制度 二〇一〇年九月

第一节监测分析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环境监测分析人员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钻研分析技术,培养科学作风。 二、环境监测分析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承担分析测试工作。 三、分析人员对所承担的分析测试项目应熟悉方法原理,严守操作规程,以使操作准确无误。 四、认真做好分析测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项测试条件均符合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要求后方可进行样品分析测试。 五、在接受新分析测试项目时应先完成规定的标准样质量控制实验,经质控人员审核,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新项目的监测。 六、严格执行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数据质量。 七、测试完毕做到及时清洗器具,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并做好安全检查。 八、认真填报监测分析结果,字迹要清晰,记录要完整,要实事求是,严谨伪造数据,校队要严格,做到准确无误。 第二节监测质量保证人员岗位任制 一、环境监测质保人员应熟悉质量保证的容、程序和方法。 二、深入实验室监督检查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各项容的实施情况,定期向有关领导报告监测质量保证技术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三、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按隶属关系定期组织本站及下属站的实验室及实验时间分析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分析测试数据的失控现象,督促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并进行纠正。 四、协助有关人员研究解决质量控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五、定期检查、统计各监测项目的质控率、合格率。 六、按期做好年度质控工作计划与总结,准时上报。 七、组织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帮组解决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技术问题。 八、组织所辖地区基本站环境监测人员的考核认证和实验室评比等项工作。 第三节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 一、实验室需装备各种必备的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消防灭火器材等)。 二、对消防灭火器材应做到定期检查,不任意挪用,保证随时均可取用。经常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证人人都能正确使用所备的各种消防灭火器材。 三、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不得任意移动。各种标签要保证清晰完整,避免拿错用错造成事故。 四、加强对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及贵重物品的管理。番薯

环境标准样品DOC

环境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是指具有足够均 匀的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经过 充分确定了的材料或物质,主要 用于评价测量方法、校准测量仪 器、或确定其他材料与物质的特 性量值。国家标准样品是经国家 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样品,其一 种或多种特性量值是通过建立 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 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 计量单位,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 不确定度。环境标准样品是为了满足环境监测分析工作需要的一类标准样品。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与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一样,是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环境监测分析的测量标准、量值传递的载体,是有效开展环境监测量值溯源的重要工具。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一般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以“GSB”进行编号,目前已有230余种,主要包括气体、水、土壤、生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标准样品以及各种环境监测分析用标准溶液。为了保证全国环境监测分析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准确可比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一直非常重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研究、制备、生产和应用工作,如专门发文“指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负责环境标准样品的研

究、制备和生产工作”、并要求“在对各级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及分析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考核;校准、检验分析仪器;制备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以及其他环境监测工作活动中,都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我国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及其他各行业的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质控考核、方法验证、技术仲裁等工作中。 环境标准样品目录 一、气体标准样品(1) 1.1、选用指南 1.2、气体标样 1.3、气瓶 1.4、气瓶更换相关服务 二、液体标准样品(2) 2.1、选用指南 2.2、水质标样 2.3、有机标样 2.4、大气标样 三、固体标准样品(7) 3.1、选用指南 3.2、固体标样 四、能力验证样品(8) 4.1、选用指南 4.2、能力验证样品

ISO导则35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

ISO 导则35 标准样品定值的 般原则和统计方 法 CNAS-GLXX

目次前言GB/T 15000 在《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的总标题下,目前共有9个部分,即:GB/T 15000.1—199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1)在技术标准中陈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一样规定GB/T 15 000.2—199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2)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常用术语及定义GB/T 15000.3—200X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样原则和统计方法GB/T 15000.4—2003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GB/T 15000. 5—199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5)化学成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技术通则GB/T 15000.6—1996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6)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包装通则GB/T 15000.7—2001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7)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000.8—2003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8)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GB/T 15000.9 —200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9)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和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本部分是其中的第3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纳ISO导则35: 2006《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样原则和统计方法》,为GB/T 15000. 3—199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工作导则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样原则和统计方法》的修订版。本部分与ISO导则35:2006的不同点在于:一一对ISO导则 35:2006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标准,本部分用等同采纳相应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代替;一一用“本部分”代替“本导则”;一一删除了ISO导则35:2006中的前言等资料性概述要素。本部分与GB/T 15000.3—1994相比,要紧变化如下:——修改了RM 和CRM 的定义;——增加了与RM 有关的13个术语;——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平均性研究和稳固性研究给出了新的要求。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均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在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5000.3—1994。本部分由全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本部分1 994年首次公布,此次为第一次修订。引言(ISO)(不像我们的文件要讲的话)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RM)的生产、测定和定值是改善和坚持世界范畴测量一致性体系的关键活动。正如GB/T 15000.9-2004和GB/T 15000.8 —2003ISO指南32和33中所指出的,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CRM )要紧用于校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得采集、处理与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得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得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得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得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得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得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得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得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得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得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得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与镁得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得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得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得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得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得测定 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得测定 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得测定 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交换性盐基得测定 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17-22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17-22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 成分GBW07401 (GSS-1) GBW07402 (GSS-2) GBW07403 (GSS-3) GBW07404 (GSS-4) GBW07405 (GSS-5) GBW07406 (GSS-6) GBW07407 (GSS-7) GBW07408 (GSS-8) μg/g Ag0.35±0.050.054±0.0070.091±0.0070.070±0.011 4.4±0.40.20±0.020.057±0.0110.060±0.009 As34±413.7±1.2 4.4±0.658±6412±16220±14 4.8±1.312.7±1.1 Au(0.00055)(0.0017)(0.0055)0.260±0.007(0.009)(0.0008)(0.0014) B50±336±323±397±953±657±5(10)54±4 Ba590±32930±521210±65213± 20 296±26118±14180±27480±23 Be 2.5±0.3 1.8±0.2 1.4±0.2 1.85±0.34 2.0±0.4 4.4±0.7 2.8±0.6 1.9±0.2 Bi 1.2±0.10.38±0.040.17±0.03 1.04±0.1341±449±50.20±0.040.30±0.04 Br 2.9±0.6 4.5±0.7 4.3±0.8 4.0±0.7(1.5)8.0±0.7 5.1±0.5 2.5±0.5 Cd 4.3±0.40.071±0.0140.060±0.0090.35±0.060.45±0.060.13±0.030.08±0.020.13±0.02 Ce70±4402±1639±4136±1191±1066±698±1166±7 C170±962±1057±11(39)(76)95±7100±668±12 Co14.2±1.08.7±0.9 5.5±0.722±212±27.6±1.197±612.7±1.1 Cr62±447±432±4370±16118±775±6410±2368±6 Cs9.0±0.7 4.9±0.5 3.2±0.421.4±1.015±110.8±0.6 2.7±0.87.5±0.7 Cu2l±216.3±0.911.4±1.140±3144±6390±1497±624.3±1.2 Dy 4.6±0.3 4.4±0.3 2.6±0.2 6.6±0.6 3.7±0.5 3.3±0.3 6.6±0.6 4.8±0.4 Er 2.6±0.2 2.1±0.4 1.5±0.3 4.5±0.7 2.4±0.3 2.2±0.3 2.7±0.5 2.8±0.2 Eu 1.0±0.1 3.0±0.20.72±0.040.85±0.070.82±0.040.66±0.04 3.4±0.2 1.2±0.1 F506±322240±112246±26540±25603±28906±45321±29577±24 Ga19.3±1.112±113.7±0.931±332±430±339±514.8±1.1 Gd 4.6±0.37.8±0.6 2.9±0.4 4.7±0.5 3.5±0.3 3.4±0.39.6±0.9 5.4±0.5 Ge 1.34±0.20 1.2±0.2 1.16±0.13 1.9±0.3 2.6±0.4 3.2±0.4 1.6±0.3 1.27±0.20 Hf 6.8±0.8 5.8±0.9 6.8±0.814±28.1±1.77.5±0.87.7±0.57.0±0.8 Hg0.032±0.0040.015±0.0030.060±0.0040.59±0.050.29±0.030.072±0.0070.061±0.0060.017±0.003 Ho0.87±0.070.93±0.120.53±0.06 1.46±0.120.77±0.080.69±0.05 1.1±0.20.97±0.08 I 1.8±0.3 1.8±0.2 1.3±0.29.4±1.1 3.8±0.519.4±0.919±2 1.7±0.2 In0.08±0.020.09±0.030.031±0.0100.12±0.03 4.1±0.60.84±0.180.10±0.030.044±0.013 La34±2164±1121±253±436±430±246±536±3 Li35±122±118.4±0.855±256±236±119.5±0.935±2 Lu0.41±0.040.32±0.050.29±0.020.75±0.060.42±0.050.42±0.050.35±0.060.43±0.04 Mn1760±63510±16304±141420±751360±711450±821780±113650±23 Mo 1.4±0.10.98±0.110.31±0.06 2.6±0.3 4.6±0.418±2 2.9±0.3 1.16±0.10 N1870±67630±59640±501000±62610±31740±59660±62370±54 Nb16.6±1.427±29.3±1.538±323±327±264±715±2 Nd28±2210±1418.4±1.727±224±22l±245±232±2 Ni20.4±1.819.4±1.312±264±540±453±4276±1531.5±1.8 P735±28446±25320±18695±28390±34303±301150±39775±25 Pb98±620±326±358±5552±29314±1314±321±2 Pr7.5±0.557±6 4.8±0.48.4±1.77.0±1.2 5.8±0.611±18.3±0.8

环境监测中心样品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中心样品管理程序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环境监测中心样品管理程序 1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样品的采集、接收、流转、处置、存放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工作中样品的采集、接收、处置、识别等项管理。 3职责 3.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收发、标识、符合性检查、贮存、移交等项管理; 3.2监测人员负责样品采集、有效性确认以及监测过程中样品的贮存、处置、流转、标识转移等项工作,并对监测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样品管理状态的监督。 4程序 4.1样品的采集 详见《采样程序》。 4.2样品的接收 4.2.1检测样品由样品管理员统一接收,任何人不得直接对外承接检测样品。 4.2.2样品管理员应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包括: (1)样品包装、标志及外观是否完好; (2)对照监测委托协议、采样单等检查样品的名称、采样地点、样品数量、形态性状等内容是否一致; (3)样品是否损坏、污染或已过有效期。 若检查样品有异常,或对监测方法规定的条件有所偏离时,样品管理员应在《自采样品登记表》或《客户自送样品登记表》中如实记录。当对样品是否适合监测有疑问时,应及时向委托方或采样人员询问,要求进一步说明,并由委托方或质量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样品管理员应记录有关说明及处理意见。 4.2.3样品符合性检查后,样品管理员应作好样品登记,确定样品唯一性编号,并将样品标识固定在样品容器上。

4.3样品的标识 4.3.1样品标识由样品唯一性编号和样品测试状态标识组成。 (1)样品唯一性编号方法 ×××××××——××××——×× 样品类别年号月份日期采样地点或编号样品序号 样品类别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环境)空(气)、废气、土(壤)、固(废)、煤(样)、生(物)等。 烟尘、油烟样品序号可用滤筒编号代替。 (2)样品测试状态标识分为“未测”()、“在测”)3种。 样品初始测试状态“未测”( (3)留样样品标识中应含有保留期限的信息。 4.3.2样品标识应明示在样品容器较醒目且不影响正常监测的位置。 4.3.3在监测过程中由监测人员及时做好分样、移样的样品标识转移,并根据样品测试状态在样品测试状态框中作相应的标记。 4.4样品有效性确认 4.4.1样品管理员进行样品符合性检查、标识和登记后,应尽快通知监测人员领样。 4.4.2监测人员领取样品后,应对样品的状态进行记录并确认,包括是否异常或是否与相应的监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正常状态有所偏离。 4.4.3如果对样品是否适用于测试有任何疑问,或者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或者对所要求的监测规定得不够详细时,监测人员应通过项目负责人或合同管理员在监测工作开始之前询问委托方,并要求进一步予以说明,相关过程应作好记录。 4.4.4监测人员在完成样品有效性确认后方能开始测试工作。 4.5样品的流转 4.5.1样品流转过程中,除样品唯一性编号需转移和样品测试状态需标识外,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更改样品唯一性编号。监测原始记录应使用样品唯一性编号。 4.5.2样品在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应加以保护,避免变质、污染或受到非监测性损伤。 4.6样品的贮存 4.6.1水质样品变化快、时效性强,所有样品均留样保存意义不大。但对于测试结果异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两种编号方法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两种编号方法 马先锋李薇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提供了两种样品的编号方法,即纯数字编号法和按样品属性编号法,很好地满足了环境监测对样品编号的要求,可供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参考。 关键词:纯数字编号样品特性参考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sample numbering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xianfeng (Hub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s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sample numbering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hey are the pure-number numbering method and the number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property.They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y are good for eve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s reference Key words: pure-number numbering sample property reference 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应建立能区别不同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制度并形成文件,同时还应建立同一样品在检验前后不同阶段下的标识制度,称之为状态标识管理,以确保样品的标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混淆。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样品编号是样品状态标识管理的一个部分,样品编号方法的好坏对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环境监测的样品编号方法,使得广大环境监测人员的样品编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环境监测工作造成了不便。本文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两种样品编号方法,即纯数字编号法和按样品属性编号法,能很好地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 一、纯数字样品编号法 纯数字样品编号法是在样品采集前根据每一采样人员的采样数量分配给一定数量的数字,数字的位数根据本站的年数据量而定,数据量大则位数多,反之则少,如00000000,00000001,00000002等。采样人员在采样时每采一个样品,在这个样品的适当位置贴上一个编号,同时,在采样记录表上记上该样品(编号)对应的相关特性,如表1、表2。 表1 某某环境监测站水质采样记录表 采样人: 校核:审核: 日期:日期:日期:

水环境监测样品管理规定

水环境监测样品管理规定 目录 1 样品的接收 (3) 2 样品的识别 (4) 3 样品的存储 (4) 4 样品的流转 (5) 5 试毕样品处置 (6) 6 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6) 7 样品管理的监督 (6) 1 样品的接收 a) 水环境监测中心(分中心)必须设有样品室和样品管理人员; b) 对于本中心采送的样品,采样人员应在采样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并填写《野外采样原始记录表》。样品管理员根据监测任务计划接收样品,并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附件、资料的完整性,详细填写《样品交接单》,经双方签名认可; c) 对于委托来样,样品管理员应根据《委托检验协议书》或样品送检单接收。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所要求的检测,同时应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试毕样品的处理方式。详细填写《样品交接单》一式二份,经双方签名认可,一份交送样人,一份留存; d) 密码样品考核是考核检测人员检测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由质量负责人根据监测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制作,填写样品送检单并送至样品室与样品管理员交接。样品管理员根据样品送检单仔细核对样品及其标签的符合性、完整性、有效性。密码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等同其他样品; e) 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过程中,要详细检查样品状况(封签、包装、标签、数量、编号、规格、等级等)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等,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登记说明。若对

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有任何疑问,或对样品包装、容器可能造成样品的特性变异,或对委托方的检测要求不明确以及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送样人员或委托方联系,取得进一步说明时再进行接收。若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样品管理员在请求联系无效后有权拒收样品,同时上报质量负责人请求处理: ⒈样品无标识或标识无法辨认; ⒉无样品送检单、委托抽样单或其内容填写不完整; ⒊样品容器不符合样品存放要求; ⒋同一样品多瓶分装,其外观有显著性差别; ⒌样品体积不能满足检测需要。 2 样品的识别 a) 样品的识别包括不同样品的区别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的识别,使用统一识别标签; b) 样品识别标签可贴在样品上或贴(写)在样品袋(器皿)上; c) 识别标签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样品序号、试验状态、物理状态、样品数量和样品类型等,由样品管理员编排; d) 样品的识别标签必须具有唯一性; e) 各分析室应根据专业要求,对样品标识转移方式和如何保证样品识别的唯一性和有效性做出明确规定。根据检测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保证各分析室内样品编号方式的唯一性和必要时的可追溯性。 3 样品的存储 a) 样品室应有专门且适用的样品贮存场所,配备样品间及样品柜(架)。样品室由样品管理员专人负责,限制非有关人员出入; b) 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账物一致。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c) 对要求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贮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应定期加以记录; d) 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危险样品应隔离存放,并做出明显标记,相关分析室应根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发表时间:2019-04-24T11:11:12.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王子璐[导读] 摘要:对于水环境管理而言,水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数据支持。 天津天滨瑞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摘要:对于水环境管理而言,水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数据支持。客观、准确的监测数据可以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可见,水质监测实验室唯有确保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才能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成为水环境管理的基石。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指的是在能够对数据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能够将测量误差控 制在有效范围内,实现质量的全面监控、管理。本文主要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保障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切实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引言 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使得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对我国水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水资源监测的质量,缓解我国用水紧张的局面,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作用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我国也开始加强了水源污染的治理,但是由于管理和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使得水污染的治理效果比较缓慢,仍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优化。水环境监测是根据水资源的循环规律,对水质、水量以及水体中影响水环境的人为因素进行实施监测的工作,其不仅可以为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还可以对水环境的评估以及问题的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对水环境的监测,还可以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助益。在我国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水质监测可以明确的掌握生活用水、海洋以及江河中水质的质量,为水资源质量评估带来充足的数据支持,更利于我国进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升保护的效果。而水资源监测质量控制是水资源保护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可以有效的提高评估数据的准确性,真实的反应出水环境的质量,并通过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对水资源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污染状况实行合理预测,以此增强各系统运行的效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 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 2.1采样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①布点处是否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否反应出当地的水质状况;②布点处能否采集到大范围的信息,此处的水体能否受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予以重视。同时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布点,并且依照地区的实际状况布点。要重点保护好采集的样品,将采集的样品科学的归纳起来,并且进行相应的标明,在样品上标注好相应的采样地点和工作人员姓名,如果样品出现了变动,就应该及时地做出相对的记录。 2.2样品保存、运输的质量控制 ①要落实好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工作,应该在运输样品前将装样品的瓶子拧紧,以防其露出或者渗入其他物质,再有顺序地放入集装箱里。②落实好样品运输工作,有一些样品本身具有独特性,所以在准备运输的时候,应该依照样品的物理化学条件来进行保存,这样才能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存放样品的环境的温度也需要进行控制。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样品进行保存和运输,保护好正在运输的样品,不让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变化,准备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后期分析。在样品运输结束到达实验室时,应该同实验人员做好样品的交接工作。分析样品的工作人员在分析样品时应该查看样品和记录时的情况是否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化,就应该同运输人员进行沟通,并要求更换样品,这样才可以保障分析样品的准确程度。 2.3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①实验室需要有充足的空间;②实验室的仪器需要有精准度高、先进等优点;③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对样品进行监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将实验室清理干净,避免客观因素对实验室造成影响,实验室的温度等满足相应的监测要求。在监测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应该在同一批样品中抽取至少10%的样品进行监测分析。 2.4监测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 现场的采样人员应该将现场的采样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好,做的采样记录也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应该使用互相审核的方式来完成彼此间的监督,这样采样的科学程度也会被提高。在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应该做好样品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切工作步骤基于事实,将实验得出的结果真实无误的填入实验数据表格中,不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捏造数据。分析人员应该把分析的出来的数据结果交给校对者,让校对者进行核对,之后由主任进行签字,签字完成后由技术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发现数据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重新采样、分析、审核,将之前的工作环节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只有最后的数据没有出现错误,并且成功通过了审核,才可以总结出结论。 3、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3.1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才能够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水环境监测网,从而明确监测人员的责任,对水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3.2提高样品采集水平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样品采集是关键的一部分,样品的质量对于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上下游或其他有影响的点位,要采用鲜明特点的采集布局,从而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具有多样化,另外在样品的采集数量上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不能过多或者过少。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控制采集的深度,最大程度的避免其他杂质对于样品的影响,保证样品采集的真实可靠性。

关于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关于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25T09:52:29.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杨丹云 [导读]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的能源和制造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以北方城市为主的雾霾天气已经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郑州德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的能源和制造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以北方城市为主的雾霾天气已经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如今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对环境保护提高了重视程度,并且逐渐建立了愈发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我国主要是通过监测环境质量对环境进行实时管理与控制,并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在具体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对环境标准样品有极高的要求,因为其可以有效确保监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度,但是以目前我国对环境样品的应用,还是很难达到监测环境的高要求。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具体分析给予解决措施,望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我国环保力度大幅提高。 关键词:标准样品;环境监测;应用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与之伴随的却是环境愈发恶劣,为了有效保证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已经以环境监测为主要手段大力开展了环境保护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标准样品总会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使得工作人员容易对环境管理与控制做出错误的指示,因此严格控制样品标准成为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环境监测中所遇到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力推动样品达到环境监测标准的要求。 1 环境监测的概述 通俗一点来讲环境监测即工作人员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在之后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抓住重点。 1.1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当前社会发展较快,因此环境监测的内容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首先通过多种手段取得信息,然后采集监测样品,最后将被测试的数据与该样品进行比对,能够科学地分析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及主要污染成分。 1.2 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 在环境监测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是由政府部门作为主要单位进行监测的,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日常关注着环境质量,主要体现为手机、电脑中时刻有显示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已经发展成为当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监测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2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所起的作用 2.1 标准样品的含义 标准样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让工作人员快速确认是哪种材料,且必须要对标准样品进行研究和合理使用,使得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测量仪器与方法做出有效评价。 2.2 通过标准样品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标准样品是作为一个参照物存在的。首先,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了解待测样品的质量,则通过将待测样品应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其次,工作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专业的分析,以了解待测样品的质量,若测试结果相差较大则待测样品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若测试结果相差较小则待测样品的质量较好。由此可以看来标准样品直接决定了环境监测,要加大力度提高标准样品的质量。 2.3 通过标准样品校正监测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在当前的监测中是最为常见的设备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监测过程使用PH计,如果PH计不准确则会导致整个监测出现重大失误,而标准的样品用仪器测试时,PH值一旦出现有误差就会立马发现,可以及时进行仪器校正。 3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由于监测标准不统一,导致监测结果有出入 标准样品和监测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国家等都存在有差异。首先,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不同的要求就会使得标准样品、监测方法和仪器有了不同的标准;其次,在目前的环境监测中由于各个国家环境质量不一,致使各国的标准样品差异较大,但随着全球化发展进度加快,各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很多问题上需要各国一同交流探讨,标准样品的差异就会阻碍到交流结果的有效性。由以上可看,目前全世界缺乏一套完善的、有系统的、国际化的标准体系,减少由于标准样品的差异而引发监测结果发生失误,运用统一的标准样品及监测体系,使得各个领域和国家在环境监测方面更加专业与规范,这一举措将会有力促进全世界在环境监测方面得到共同发展。 3.1.2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待测样品存在着系统误差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造成待测样品存在系统误差有多种原因。一、以水环境监测为例,其选择的标准样品没有达到标准体系规定的要求,或待测样品在存储的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使得收集到的数据不准确,这些问题都会增大水环境监测发生失误的几率。二、在同一个实验室当中由于人事的变动也会促使待测样品在环境监测中出现失误,除了工作人员对实验有不同的理解外,工作人员对于实验分析和设备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这样待测样品比较容易出现误差。但是,由人事变动造成的误差是可以通过预测检查出来的,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是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标准样品,在误差预测出来之后可以及时提出补救措施并解决问题。 3.1.3 标准样品的特性值及不确定因素 与普通样品相比,标准样品比较专业、权威,但是在具体的环境监测当中有些客户就忽略了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因素,由于其标准样品的数据有失误,就会使得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没有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3.2 解决措施 3.2.1 对标准样品的使用要有选择性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标准样品主要是起控制质量的作用,但实际标准样品存在有一定的局限,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环境监测,且能够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