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

G S S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续)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续)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第八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 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各曲线。 答案:两 5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 2 10 二、判断题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答案:正确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答案:正确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

环境标准样品DOC

环境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是指具有足够均 匀的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经过 充分确定了的材料或物质,主要 用于评价测量方法、校准测量仪 器、或确定其他材料与物质的特 性量值。国家标准样品是经国家 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样品,其一 种或多种特性量值是通过建立 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 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 计量单位,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 不确定度。环境标准样品是为了满足环境监测分析工作需要的一类标准样品。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与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一样,是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环境监测分析的测量标准、量值传递的载体,是有效开展环境监测量值溯源的重要工具。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一般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以“GSB”进行编号,目前已有230余种,主要包括气体、水、土壤、生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标准样品以及各种环境监测分析用标准溶液。为了保证全国环境监测分析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准确可比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一直非常重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研究、制备、生产和应用工作,如专门发文“指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负责环境标准样品的研

究、制备和生产工作”、并要求“在对各级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及分析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考核;校准、检验分析仪器;制备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以及其他环境监测工作活动中,都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我国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及其他各行业的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质控考核、方法验证、技术仲裁等工作中。 环境标准样品目录 一、气体标准样品(1) 1.1、选用指南 1.2、气体标样 1.3、气瓶 1.4、气瓶更换相关服务 二、液体标准样品(2) 2.1、选用指南 2.2、水质标样 2.3、有机标样 2.4、大气标样 三、固体标准样品(7) 3.1、选用指南 3.2、固体标样 四、能力验证样品(8) 4.1、选用指南 4.2、能力验证样品

产品样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样品制作,确保对外提供适宜的样品,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对外提供的样品和公司样品室的样品。 3职责 3.1销售部及需要对外提供样品的部门提出样品制作申请,经主管副总同意后,报总工程师审批。补偿器类、公司专利产品还需报总经理批准。 3.2研发部依据样品制作申请设计样品,下达《样品生产通知单》,并监督、指导、跟踪样品的制作,负责样品最终合格与否的判定。内部展示样品的制作计划由研发部提出。 3.3生产部依据研发部下达的样品生产通知单组织样品的制作、包装和托运。3.4质检部负责样品制作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5采购部负责样品材料采购。 3.6财务部负责样品材料入库和发放。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样品生产计划 5.1.1销售部及需要对外提供样品的部门,根据需要以《信息联络单》的方式提出样品制作申请,经主管副总审核,按3.1要求报批。 5.1.2销售部下达制作申请需写明样品需求的单位、用途、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收货地点及收货人和电话、项目负责人和电话、制单、审核、批准、是否返还、是否收费等相关信息。 5.1.3研发部根据审批的样品制作申请,编制样品生产通知单。 5.1.4样品生产通知单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执行。 5.1.5生产部依据批准的样品生产通知单编制样品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并组织生产。 5.2样品设计 5.2.1样品设计应根据实际用途及相关要求、标准设计,编制工艺,满足使用要求。展示用样品应方便了解产品特性,注重精美。订货对照用样品,应按订货要求设计制作,样品应与将来实际提供的货物基本一致。 5.2.2样品图纸的发放、存档、登记、收回和销毁,按《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

土壤检测标准

土壤检测标准 NY/T 1121-2006 土壤检测系列标准: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得采集、处理与贮存NY/T 1121、2-2006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得测定 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得测定 NY/T 1121、4-2006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得测定 NY/T 1121、5-2006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得测定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得测定 NY/T1121、7-2006土壤检测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得测定 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得测定 NY/T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得测定 NY/T 1121、10-2006 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得测定 NY/T 1121、11-2006 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得测定 NY/T 1121、12-2006 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得测定 NY/T 1121、13-2006 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与镁得测定 NY/T 1121、14-2006 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得测定 NY/T 1121、15-2006 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得测定 NY/T 1121、16-200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得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得测定 NY/T 1121、18-2006 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得测定 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NY/T 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 87-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 86-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NY/T 1104-2006 土壤中全硒得测定 NY/T 296-1995 土壤全量钙、镁、钠得测定 NY/T 295-1995 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交换性盐基得测定 NY/T 889-2004 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17-22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1-16-17-22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 成分GBW07401 (GSS-1) GBW07402 (GSS-2) GBW07403 (GSS-3) GBW07404 (GSS-4) GBW07405 (GSS-5) GBW07406 (GSS-6) GBW07407 (GSS-7) GBW07408 (GSS-8) μg/g Ag0.35±0.050.054±0.0070.091±0.0070.070±0.011 4.4±0.40.20±0.020.057±0.0110.060±0.009 As34±413.7±1.2 4.4±0.658±6412±16220±14 4.8±1.312.7±1.1 Au(0.00055)(0.0017)(0.0055)0.260±0.007(0.009)(0.0008)(0.0014) B50±336±323±397±953±657±5(10)54±4 Ba590±32930±521210±65213± 20 296±26118±14180±27480±23 Be 2.5±0.3 1.8±0.2 1.4±0.2 1.85±0.34 2.0±0.4 4.4±0.7 2.8±0.6 1.9±0.2 Bi 1.2±0.10.38±0.040.17±0.03 1.04±0.1341±449±50.20±0.040.30±0.04 Br 2.9±0.6 4.5±0.7 4.3±0.8 4.0±0.7(1.5)8.0±0.7 5.1±0.5 2.5±0.5 Cd 4.3±0.40.071±0.0140.060±0.0090.35±0.060.45±0.060.13±0.030.08±0.020.13±0.02 Ce70±4402±1639±4136±1191±1066±698±1166±7 C170±962±1057±11(39)(76)95±7100±668±12 Co14.2±1.08.7±0.9 5.5±0.722±212±27.6±1.197±612.7±1.1 Cr62±447±432±4370±16118±775±6410±2368±6 Cs9.0±0.7 4.9±0.5 3.2±0.421.4±1.015±110.8±0.6 2.7±0.87.5±0.7 Cu2l±216.3±0.911.4±1.140±3144±6390±1497±624.3±1.2 Dy 4.6±0.3 4.4±0.3 2.6±0.2 6.6±0.6 3.7±0.5 3.3±0.3 6.6±0.6 4.8±0.4 Er 2.6±0.2 2.1±0.4 1.5±0.3 4.5±0.7 2.4±0.3 2.2±0.3 2.7±0.5 2.8±0.2 Eu 1.0±0.1 3.0±0.20.72±0.040.85±0.070.82±0.040.66±0.04 3.4±0.2 1.2±0.1 F506±322240±112246±26540±25603±28906±45321±29577±24 Ga19.3±1.112±113.7±0.931±332±430±339±514.8±1.1 Gd 4.6±0.37.8±0.6 2.9±0.4 4.7±0.5 3.5±0.3 3.4±0.39.6±0.9 5.4±0.5 Ge 1.34±0.20 1.2±0.2 1.16±0.13 1.9±0.3 2.6±0.4 3.2±0.4 1.6±0.3 1.27±0.20 Hf 6.8±0.8 5.8±0.9 6.8±0.814±28.1±1.77.5±0.87.7±0.57.0±0.8 Hg0.032±0.0040.015±0.0030.060±0.0040.59±0.050.29±0.030.072±0.0070.061±0.0060.017±0.003 Ho0.87±0.070.93±0.120.53±0.06 1.46±0.120.77±0.080.69±0.05 1.1±0.20.97±0.08 I 1.8±0.3 1.8±0.2 1.3±0.29.4±1.1 3.8±0.519.4±0.919±2 1.7±0.2 In0.08±0.020.09±0.030.031±0.0100.12±0.03 4.1±0.60.84±0.180.10±0.030.044±0.013 La34±2164±1121±253±436±430±246±536±3 Li35±122±118.4±0.855±256±236±119.5±0.935±2 Lu0.41±0.040.32±0.050.29±0.020.75±0.060.42±0.050.42±0.050.35±0.060.43±0.04 Mn1760±63510±16304±141420±751360±711450±821780±113650±23 Mo 1.4±0.10.98±0.110.31±0.06 2.6±0.3 4.6±0.418±2 2.9±0.3 1.16±0.10 N1870±67630±59640±501000±62610±31740±59660±62370±54 Nb16.6±1.427±29.3±1.538±323±327±264±715±2 Nd28±2210±1418.4±1.727±224±22l±245±232±2 Ni20.4±1.819.4±1.312±264±540±453±4276±1531.5±1.8 P735±28446±25320±18695±28390±34303±301150±39775±25 Pb98±620±326±358±5552±29314±1314±321±2 Pr7.5±0.557±6 4.8±0.48.4±1.77.0±1.2 5.8±0.611±18.3±0.8

关于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关于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25T09:52:29.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杨丹云 [导读]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的能源和制造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以北方城市为主的雾霾天气已经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郑州德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的能源和制造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以北方城市为主的雾霾天气已经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如今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对环境保护提高了重视程度,并且逐渐建立了愈发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我国主要是通过监测环境质量对环境进行实时管理与控制,并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在具体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对环境标准样品有极高的要求,因为其可以有效确保监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度,但是以目前我国对环境样品的应用,还是很难达到监测环境的高要求。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具体分析给予解决措施,望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我国环保力度大幅提高。 关键词:标准样品;环境监测;应用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与之伴随的却是环境愈发恶劣,为了有效保证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已经以环境监测为主要手段大力开展了环境保护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标准样品总会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使得工作人员容易对环境管理与控制做出错误的指示,因此严格控制样品标准成为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环境监测中所遇到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力推动样品达到环境监测标准的要求。 1 环境监测的概述 通俗一点来讲环境监测即工作人员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在之后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抓住重点。 1.1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当前社会发展较快,因此环境监测的内容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首先通过多种手段取得信息,然后采集监测样品,最后将被测试的数据与该样品进行比对,能够科学地分析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及主要污染成分。 1.2 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 在环境监测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是由政府部门作为主要单位进行监测的,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日常关注着环境质量,主要体现为手机、电脑中时刻有显示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已经发展成为当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监测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2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所起的作用 2.1 标准样品的含义 标准样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让工作人员快速确认是哪种材料,且必须要对标准样品进行研究和合理使用,使得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测量仪器与方法做出有效评价。 2.2 通过标准样品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标准样品是作为一个参照物存在的。首先,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了解待测样品的质量,则通过将待测样品应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其次,工作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专业的分析,以了解待测样品的质量,若测试结果相差较大则待测样品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若测试结果相差较小则待测样品的质量较好。由此可以看来标准样品直接决定了环境监测,要加大力度提高标准样品的质量。 2.3 通过标准样品校正监测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在当前的监测中是最为常见的设备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监测过程使用PH计,如果PH计不准确则会导致整个监测出现重大失误,而标准的样品用仪器测试时,PH值一旦出现有误差就会立马发现,可以及时进行仪器校正。 3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由于监测标准不统一,导致监测结果有出入 标准样品和监测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国家等都存在有差异。首先,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不同的要求就会使得标准样品、监测方法和仪器有了不同的标准;其次,在目前的环境监测中由于各个国家环境质量不一,致使各国的标准样品差异较大,但随着全球化发展进度加快,各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很多问题上需要各国一同交流探讨,标准样品的差异就会阻碍到交流结果的有效性。由以上可看,目前全世界缺乏一套完善的、有系统的、国际化的标准体系,减少由于标准样品的差异而引发监测结果发生失误,运用统一的标准样品及监测体系,使得各个领域和国家在环境监测方面更加专业与规范,这一举措将会有力促进全世界在环境监测方面得到共同发展。 3.1.2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待测样品存在着系统误差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造成待测样品存在系统误差有多种原因。一、以水环境监测为例,其选择的标准样品没有达到标准体系规定的要求,或待测样品在存储的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使得收集到的数据不准确,这些问题都会增大水环境监测发生失误的几率。二、在同一个实验室当中由于人事的变动也会促使待测样品在环境监测中出现失误,除了工作人员对实验有不同的理解外,工作人员对于实验分析和设备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这样待测样品比较容易出现误差。但是,由人事变动造成的误差是可以通过预测检查出来的,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是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标准样品,在误差预测出来之后可以及时提出补救措施并解决问题。 3.1.3 标准样品的特性值及不确定因素 与普通样品相比,标准样品比较专业、权威,但是在具体的环境监测当中有些客户就忽略了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因素,由于其标准样品的数据有失误,就会使得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没有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3.2 解决措施 3.2.1 对标准样品的使用要有选择性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标准样品主要是起控制质量的作用,但实际标准样品存在有一定的局限,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环境监测,且能够控

国家标准样品管理程序

国家标准样品项目管理程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家标准样品(原称国家实物标准)的管理,提高标准样品的质量,确保技术标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实施的一致性,促进我国技术标准水平的提高,使标准样品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有效工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实物标准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立项、评审和发布的国家有证标准样品。 第三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发布;并委托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标样委)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计划立项 第四条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的立项原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标准化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创新、文字技术标准有效性验证、实验室认可的需要等等。 第五条任何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生产者资质要求(见附件二)的单位均可根据需要提出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见附件三),并填写《研复制国家标准样品项目建议书》报全国标样委。 第六条全国标样委应在收到《研复制国家标准样品项目建议书》之后,及时召集有关专家,对立项的必要性进行审查。 第七条通过审查和协调后的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经全国标样委汇总,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汇总表》及时在网上公示一个月,在没有技术上合理的反对意见后,批准下达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计划项目。 第三章计划实施 第八条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GB/T 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填写《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任务合同书》(简称《任务书》),并对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负全责。 第九条全国标样委组织分技术委员会、专业工作组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对已下达的国家标准样品计划项目进行监督实施。 第十条全国标样委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计划项目提出增补、延期或撤销的建议,经国

环境监测答案

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 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 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 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 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 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 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4、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检测是科学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 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 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 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 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 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原则:①以人为本 ②科学性、政策性 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 成分GBW07401 (GSS-1) GBW07402 (GSS-2) GBW07403 (GSS-3) GBW07404 (GSS-4) GBW07405 (GSS-5) GBW07406 (GSS-6) GBW07407 (GSS-7) GBW07408 (GSS-8) μg/g Ag 0.35±0.05 0.054±0.00 0.091±0.00 0.070±0.01 4.4 ±0.4 0.20±0.02 0.057±0.01 0.060±0.00 7 7 1 1 9 As 34±413.7±1.2 4.4 ±0.6 58±6412±16 220±14 4.8 ±1.3 12.7±1.1 Au (0.00055) (0.0017) (0.0055) 0.260±0.00 7 (0.009) (0.0008) (0.0014) B 50±336±323±397±953±657±5(10) 54±4 Ba 590±32 930±52 1210±65 213±296±26 118±14 180±27 480±23 20 Be 2.5 ±0.3 1.8 ±0.2 1.4 ±0.2 1.85±0.34 2.0 ±0.4 4.4 ±0.7 2.8 ±0.6 1.9 ±0.2 Bi 1.2 ±0.1 0.38±0.04 0.17±0.03 1.04±0.13 41±449±50.20±0.04 0.30±0.04 Br 2.9 ±0.6 4.5 ±0.7 4.3 ±0.8 4.0 ±0.7 (1.5) 8.0 ±0.7 5.1 ±0.5 2.5 ±0.5 Cd 4.3 ±0.4 0.071±0.01 0.060±0.00 0.35±0.06 0.45±0.06 0.13±0.03 0.08±0.02 0.13±0.02 Ce 70±44 402±16 9 39±4136±11 91±10 66±698±11 66±7 C1 70±962±10 57±11 (39) (76) 95±7100±668±12 Co 14.2±1.0 8.7 ±0.9 5.5 ±0.7 22±212±27.6±1.1 97±612.7±1.1 Cr 62±447±432±4370±16 118±775±6410±23 68±6 Cs 9.0 ±0.7 4.9 ±0.5 3.2 ±0.4 21.4±1.0 15±110.8±0.6 2.7 ±0.8 7.5 ±0.7 Cu 2l ±216.3±0.9 11.4±1.1 40±3144±6390±14 97±624.3±1.2 Dy 4.6 ±0.3 4.4 ±0.3 2.6 ±0.2 6.6 ±0.6 3.7 ±0.5 3.3 ±0.3 6.6 ±0.6 4.8 ±0.4 Er 2.6 ±0.2 2.1 ±0.4 1.5 ±0.3 4.5 ±0.7 2.4 ±0.3 2.2 ±0.3 2.7 ±0.5 2.8 ±0.2 Eu 1.0 ±0.1 3.0 ±0.2 0.72±0.04 0.85±0.07 0.82±0.04 0.66±0.04 3.4 ±0.2 1.2 ±0.1 F 506±32 2240±112 246±26 540±25 603±28 906±45 321±29 577±24 Ga 19.3±1.1 12±113.7±0.9 31±332±430±339±514.8±1.1 Gd 4.6 ±0.3 7.8 ±0.6 2.9 ±0.4 4.7 ±0.5 3.5 ±0.3 3.4 ±0.3 9.6 ±0.9 5.4 ±0.5 Ge 1.34±0.20 1.2 ±0.2 1.16±0.13 1.9 ±0.3 2.6 ±0.4 3.2 ±0.4 1.6 ±0.3 1.27±0.20 Hf 6.8 ±0.8 5.8 ±0.9 6.8 ±0.8 14±28.1 ±1.7 7.5 ±0.8 7.7 ±0.5 7.0 ±0.8 Hg 0.032±0.00 0.015±0.00 0.060±0.00 0.59±0.05 0.29±0.03 0.072±0.00 0.061 ±0.00 0.017±0.00 4 3 4 7 6 3 Ho 0.87±0.07 0.93±0.12 0.53±0.06 1.46±0.12 0.77±0.08 0.69±0.05 1.1 ±0.2 0.97±0.08 I 1.8 ±0.3 1.8 ±0.2 1.3 ±0.2 9.4 ±1.1 3.8 ±0.5 19.4±0.9 19±2 1.7 ±0.2 In 0.08±0.02 0.09±0.03 0.031±0.01 0.12±0.03 4.1 ±0.6 0.84±0.18 0.10±0.03 0.044±0.01 La 34±2164±11 0 21±253±436±430±246±5 3 36±3 Li 35±122±118.4±0.8 55±256±236±119.5±0.9 35±2 Lu 0.41±0.04 0.32±0.05 0.29±0.02 0.75±0.06 0.42±0.05 0.42±0.05 0.35±0.06 0.43±0.04 Mn 1760±63 510±16 304±14 1420±75 1360±71 1450±82 1780±113 650±23 Mo 1.4 ±0.1 0.98±0.11 0.31±0.06 2.6 ±0.3 4.6 ±0.4 18±2 2.9 ±0.3 1.16±0.10 N 1870±67 630±59 640±50 1000±62 610±31 740±59 660±62 370±54 Nb 16.6±1.4 27±29.3 ±1.5 38±323±327±264±715±2

生物标准物质标准值GSB11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GBW10010―GBW10019 标准物质证书 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样品编号: 定值日期:2005年12月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廊坊

元素 GBW10010 (GSB-1 大米) GBW10011 (GSB-2 小麦) GBW10012 (GSB-3 玉米) GBW10013 (GSB-4 黄豆) GBW10014 (GSB-5 圆白菜) Al (10-2) ±±±±As (10-6) ±±±±± B (10-6) ±±±±Ba (10-6) ±±±±12±2 Be (10-9) ±±± Bi (10-9) ±(2) ± Br (10-6) ±±±Ca (10-2) ±±±±±Cd (10-9) 87±5 18±4 ±(11) 35±6 Ce (10-6) ±±±±± Cl (10-2) ±±±±±Co (10-6) ±± Cr (10-6) ±±±Cs (10-6) ±±±±Cu (10-6) ±±±±±Dy (10-9) ±±± Er (10-9) ±± Eu (10-9) ± Fe (10-6) ±±±139±4 98±10 Gd (10-9) ±±±Ge (10-9) (5) (2) (1) (4) Hf (10-6) Hg (10-9) ±()±Ho (10-9) ± I (10-6) ()± K (10-2) ±±±±± La (10-6) ±±±±± Li (10-6) ±±±±± Lu (10-9) Mg (10-2) ±±±±±Mn (10-6) 17±1 ±±28±1 ±Mo (10-6) ±±±±± N (10-2) ±±±±±Na (10-6) 25±8 17±5 (10) (15) ±(%) Nb (10-6) Nd (10-6) ±±±± Ni (10-6) ±±±±± P (10-2) ±±±±±Pb (10-6) ±±±±± Pr (10-9) ±±7±1 ±±Rb (10-6) ±±±±± S (10-2) ±±±±± Sb (10-6) Sc (10-9) (3) ±(7) Se (10-6) ±±±± Si (10-2) ±±±Sm (10-9) ±±±± Sr (10-6) ±±±±48±3 Tb (10-9) ()± Th (10-9) (4) (2) ±±9±3 Ti (10-6) (2) (2) ±(9) Tl (10-9) ()()()() Tm (10-9) ()() U (10-9) 20±3 V (10-6) ±± Y (10-6) ±±±±±Yb (10-9) ±±±Zn (10-6) 23±2 ±±38±2 26±2 灰分(%)

环境标准样品的主要用途与正确使用

环境标准样品的主要用途与正确使用 一、主要用途 1、在评价和验证环境监测新方法方面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标准样品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方法比较方便和可靠。要研制或修订一个分析方法需要一个或多个良好特性的试样来评价该方法的性能特点,此时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显然是最恰当的。例如:美国环保局(EPA)在1971年曾推荐了一种测量环境空气中NO2的监测方法(即Jacobs-Hochheisev法),这是一种基于重氮化反应的比色方法,该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是在所有浓度范围内,NO2的转化率是个常数(约35%)。EPA之所以推荐该方法主要是考虑到其曾作为健康方面的研究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NO2标准样品,未能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等到1973年美国NBS(现在的NIST)研制出四种NO2渗透管标准样品之后,EPA重新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时却发现,NO2转化率并不是个常数,而是随着N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通过标准样品确认该方法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之后,EPA撤消了原来的推荐,并重新研究和推荐了三种新的NO2监测方法。 2、在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 标准样品是环境检测分析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选择标准样品作控制图,可以对实验室测量系统作周期性的检查,以确定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情况。控制图的控制限可根据标准样品提供的不确定度以及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综合加以确定。在日常监测活动中,将标准样品与未知样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如果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控制限之外,说明测量系统脱离控制了,此时未知样品的测量结果应是无效的,实验室应该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重新进行标准样品的测定,直至标准样品的测定值落在控制限内,才能重新进行未知样品的测定。总之,在检测分析过程中进行适量标准样品的测定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质量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3、在实验室能力验证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检测,既可以对从事监测分析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验证,也可以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状况进行验证。前者如持证上岗考核,后者如实验室质控考核。应用标准样品进行能力验证已广泛用于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以及有关监督评审等工作中。

关于报送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相关要求

关于报送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相关要求 依据农业部办公厅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品种标准样品征集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10]79号中“今后审定通过的品种,标准样品由品种审定机构从参加品种区域试验的种子样品中获取”的规定,制定北京市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相关报送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标准样品由品种选育单位在申报品种审定时提供。 2、标准样品必须是遗传性状稳定、未经过药物或包衣处理,无检疫性有害生物、质量符合国家种用标准的新收获的种子,亲本种子可以送交磨碎粉剂,磨碎前水分要降低至10%以下。 二、数量要求: 1、玉米、小麦、大豆需要提交2套(即一套送交农业部、一套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留存)完全相同的标准样品(每套由三个独立小包装组成)。 作物品种是杂交种的,须同时提供亲本种子。即:父本、母本各100克。 2、大白菜、西瓜只需要提交1套标准样品(每套标准样品由三

个独立小包装组成)。 作物品种是杂交种的,须同时提供亲本种子。即:父本、母本各50克。 三、包装要求: 1、标准样品(作物品种为杂交种时,指的是F1和父、母本)使用纸袋包装、磨碎的亲本粉剂使用塑料袋包装。 2、亲本包装和杂交一代的第一个独立包装(即“小包装1号”)一并打捆,要求用胶带固定在第一个独立包装外。 3、标准样品包装袋内、外均应附着标签,标签质地结实,内容完整、醒目、字迹不易磨损。 标签上必须标注以下5项信息: (1)样品编号(此项由种子管理站填写,品种选育单位不用填写); (2)作物种类; (3)品种名称; (4)品种审定编号(此项由种子管理站填写,品种选育单位不用 填写); (5)品种选育单位。 包装袋上同时明确标注包装袋的序号(即“小包装1号”或“小包装2号”或“小包装3号”)。

土壤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全

土壤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全(共84种) 土壤国家标准(仅供参考) 1 GB 11728-1989 土壤中铜的卫生标准 2 GB 12297-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3 GB 1229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 4 GB 15618-199 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 GB 19062-2003 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土壤污染控制标准(试行) 6 GB 19615-2004 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标准(试行) 7 GB 6260-1986 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 8 GB 717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9 GB 717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10 GB 7833-1987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11 GB 7836-1987 森林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12 GB 7838-1987 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13 GB 7839-1987 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 14 GB 7843-1987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15 GB 7844-1987 森林土壤比重的测定 16 GB 7845-1987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17 GB 7846-1987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18 GB 7852-1987 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19 GB 7853-1987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20 GB 7854-1987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21 GB 7855-1987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22 GB 7856-1987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23 GB 7857-198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24 GB 7858-1987 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25 GB 7859-1987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26 GB 7860-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27 GB 7862-1987 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28 GB 7863-1987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9 GB 7864-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30 GB 7865-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31 GB 7866-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32 GB 7868-1987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33 GB 7870-1987 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34 GB 7871-1987 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35 GB 7872-1987 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 36 GB 7873-1987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二氧化硅、铁、铝、钛、锰、钙、镁、磷)分析方法 37 GB 7874-1987 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 38 GB 7875-1987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 39 GB 7876-1987 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

公司样品管理规定完整版

公司样品管理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公司样品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对样品存档和领用的管理,使样品保持其有效性、统一性和特殊性,特制定此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生产技术部和销售部等对样品的存档和领用。 三、职责 1、质检部负责样品的日常管理及发放审批工作; 2、质检部主任负责重要样品发放的审批工作; 3、生产技术部负责保证样品存档所需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4、销售部负责对领用样品的维护工作(指内部标准样品),并及时归还; 四、样品的保存 公司的实物样品存放于公司样品室,由质检部统一采集、管理和处置。 五、公司样品的基本构成 公司的样品有内部标准样品和对外展示样品之分。 1】内部标准样品 1)内部标准样品作为公司产品的标准以实物存档和文字存档相结合的形式存在,是在以美国原有样品的基础上添加了本公司近年来生产和研发的新产品取样构成,它的内容涵盖了三大原材料的规格,生产过程数据(生产技术部提供)以及后处理加工等以备为日后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标准数据支持。 2)内部标准样品的存档方式 存档方式分为实物存档和电子存档两类。 电子存档内容包括产品执行标准、原材料的规格、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数据、产品的后处理以及产品进行各种检验数据的记录。 2】对外展示样品 1)对外展示样品主要是以实物样式呈现在顾客面前,为客户要求产品的品质判定、色样、花型提供对比参照,从中挑选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2)对外展示样品的分类 对外展示样品也分为电子存档和实物存档。 因为照片容易出现色差,所以电子存档现只以花型为主,可为远距离的顾客在挑选花型时提供产品照片。

土壤标准样品标准值GSS.doc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 GBW07401 GBW07402 GBW07403 GBW07404 GBW07405 GBW07406 GBW07407 GBW07408 成分 (GSS-1) (GSS-2) (GSS-3) (GSS-4) (GSS-5) (GSS-6) (GSS-7) (GSS-8) μg/g Ag 0.35 ±0.05 0.054 ±0.00 0.091 ±0.00 0.070 ±0.01 4.4 ±0.4 0.20 ±0.02 0.057 ±0.01 0.060 ±0.00 7 7 1 1 9 As 34±413.7 ±1.2 4.4 ±0.6 58±6412±16 220±14 4.8 ±1.3 12.7 ±1.1 Au (0.00055) (0.0017) (0.0055) 0.260 ±0.00 (0.009) (0.0008) (0.0014) 7 B 50±336±323±397±953±657±5(10) 54±4 Ba 590±32 930±52 1210±65 213±20 296±26 118±14 180±27 480±23 Be 2.5 ±0.3 1.8 ±0.2 1.4 ±0.2 1.85 ±0.34 2.0 ±0.4 4.4 ±0.7 2.8 ±0.6 1.9 ±0.2 Bi 1.2 ±0.1 0.38 ±0.04 0.17 ±0.03 1.04 ±0.13 41±449±50.20 ±0.04 0.30 ±0.04 Br 2.9 ±0.6 4.5 ±0.7 4.3 ±0.8 4.0 ±0.7 (1.5) 8.0 ±0.7 5.1 ±0.5 2.5 ±0.5 Cd 4.3 ±0.4 0.071 ±0.01 0.060 ±0.00 0.35 ±0.06 0.45 ±0.06 0.13 ±0.03 0.08 ±0.02 0.13 ±0.02 4 9 Ce 70±4402±16 39±4136±11 91±10 66±698±11 66±7 C1 70±962±10 57±11 (39) (76) 95±7100±668±12 Co 14.2 ±1.0 8.7 ±0.9 5.5 ±0.7 22±212±27.6 ± 1.1 97±612.7 ±1.1 Cr 62±447±432±4370±16 118±775±6410±23 68±6 Cs 9.0 ±0.7 4.9 ±0.5 3.2 ±0.4 21.4 ±1.0 15±110.8 ±0.6 2.7 ±0.8 7.5 ±0.7 Cu 2l ±216.3 ±0.9 11.4 ±1.1 40±3144±6390±14 97±624.3 ±1.2 Dy 4.6 ±0.3 4.4 ±0.3 2.6 ±0.2 6.6 ±0.6 3.7 ±0.5 3.3 ±0.3 6.6 ±0.6 4.8 ±0.4 Er 2.6 ±0.2 2.1 ±0.4 1.5 ±0.3 4.5 ±0.7 2.4 ±0.3 2.2 ±0.3 2.7 ±0.5 2.8 ±0.2 Eu 1.0 ±0.1 3.0 ±0.2 0.72 ±0.04 0.85 ±0.07 0.82 ±0.04 0.66 ±0.04 3.4 ±0.2 1.2 ±0.1 F 506±32 2240±112 246±26 540±25 603±28 906±45 321±29 577±24 Ga 19.3 ±1.1 12±113.7 ±0.9 31±332±430±339±514.8 ±1.1 Gd 4.6 ±0.3 7.8 ±0.6 2.9 ±0.4 4.7 ±0.5 3.5 ±0.3 3.4 ±0.3 9.6 ±0.9 5.4 ±0.5 Ge 1.34 ±0.20 1.2 ±0.2 1.16 ±0.13 1.9 ±0.3 2.6 ±0.4 3.2 ±0.4 1.6 ±0.3 1.27 ±0.20 Hf 6.8 ±0.8 5.8 ±0.9 6.8 ±0.8 14±28.1 ±1.7 7.5 ±0.8 7.7 ±0.5 7.0 ±0.8 Hg 0.032 ±0.00 0.015 ±0.00 0.060 ±0.00 0.59 ±0.05 0.29 ±0.03 0.072 ±0.00 0.061 ±0.00 0.017 ±0.00 4 3 4 7 6 3 Ho 0.87 ±0.07 0.93 ±0.12 0.53 ±0.06 1.46 ±0.12 0.77 ±0.08 0.69 ±0.05 1.1 ±0.2 0.97 ±0.08 I 1.8 ±0.3 1.8 ±0.2 1.3 ±0.2 9.4 ±1.1 3.8 ±0.5 19.4 ±0.9 19±2 1.7 ±0.2 In 0.08 ±0.02 0.09 ±0.03 0.031 ±0.01 0.12 ±0.03 4.1 ±0.6 0.84 ±0.18 0.10 ±0.03 0.044 ±0.01 0 3 La 34±2164±11 21±253±436±430±246±536±3 Li 35±122±118.4 ±0.8 55±256±236±119.5 ±0.9 35±2 Lu 0.41 ±0.04 0.32 ±0.05 0.29 ±0.02 0.75 ±0.06 0.42 ±0.05 0.42 ±0.05 0.35 ±0.06 0.43 ±0.04 Mn 1760±63 510±16 304±14 1420±75 1360±71 1450±82 1780±113 650±23 Mo 1.4 ±0.1 0.98 ±0.11 0.31 ±0.06 2.6 ±0.3 4.6 ±0.4 18±2 2.9 ±0.3 1.16 ±0.10 N 1870±67 630±59 640±50 1000±62 610±31 740±59 660±62 370±54 Nb 16.6 ±1.4 27±29.3 ±1.5 38±323±327±264±715±2 Nd 28±2210±14 18.4 ±1.7 27±224±22l ±245±23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