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迟脉类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脉动较慢,一息不足四到五至,故同归于一类。

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寒痛冷积,迟而无力为虚寒。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脉理】迟脉主寒证,由于阳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故脉来一息不足四至。若阴寒冷积阻滞,阳失健运,血行不畅,脉迟而有力。因阳虚而寒者,脉多迟而无力。邪热结聚,阻滞气血运行,也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迟脉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缓脉:

【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湿证,脾胃虚弱。

【脉理】湿邪粘滞,气机为湿邪所困;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缓脉见怠缓;平缓之脉,是为气血充足,百脉通畅。若病中脉转缓和,是正气恢复之征。

涩脉:

【脉象】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血亏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脉理】精伤血少津亏,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瘀、痰、食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结脉:

【脉象】脉来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

【脉理】阴盛气机郁结,阳气受阻,血行瘀滞,故脉来缓怠,脉气不相顺接,时一止,止后复来,止无定数,常见于寒痰血瘀所致的心脉瘀阻证。结脉见于虚证,多为久病虚劳,气血衰,脉气不继,故断而时一止,气血续则脉复来,止无定数。

脉象分类与主病之沉脉类

沉脉类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主病】里证。亦可见于无病之正常人。

【脉理】病邪在里,正气相搏于内,气血内困,故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伏脉:

【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脉理】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弱脉:

【脉象】极软而沉细。

【主病】气血阴阳俱虚证。

【脉理】阴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阳衰气少,无力鼓动,推动血行,故脉来沉而细软,而形成弱脉。

牢脉:

脉象】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主病】阴寒凝结,内实坚积。

【脉理】牢脉之形成,是由于病气牢固,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坚牢不移。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症瘕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若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病证,是阴血暴亡之危候。

诊脉之正常脉象病理性脉象

正常脉象古称平脉,是健康无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的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正常脉象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有胃:有胃气的脉象,古人说法很多,总的来说,正常脉象不浮

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便是有胃气。即使是病脉,无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者,便是有胃气。脉有胃气,则为平脉,脉少胃气,则为病变,脉无胃气,则属真脏脉,或为难治或不治之征象,故脉有无胃气对判断疾病凶吉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有神:有神的脉象形态,即脉来柔和。如见弦实之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微弱之脉,微弱之中不至于完全无力者都叫有脉神。神之盛衰,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但必须结合声、色、形三者,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脉之有胃、有神,都是具有冲和之象,有胃即有神,所以在临床上胃与神的诊法一样。

有根:三部脉沉取有力,或尺脉沉取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或病中肾气犹存,先天之本未绝,尺脉沉取尚可见,便是有生机。若脉浮大散乱,按之则无,则为无根之脉,为元气离散,标志病情危笃。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四时气候: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平脉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此因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受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生理功能也相应地变化,故正常人四时平脉也有所不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能影响脉象,如南方地处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紧缩,故脉多表现沉实;性别: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脉常见滑数而冲和;年龄: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

搏较弱;体格: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阳脉;情志:一时性的精神刺激,脉象也发生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此说明情志变化能引起脉象的变化,但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象也就恢复正常;劳逸:剧烈运动或远行,脉多急疾;人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饮食: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稍缓而无力;此外,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称斜飞脉;若脉出现于寸口的背侧,则称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它位置者,都是生理特异脉位,是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不同的病理脉象,反映了不同的病症,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提出二十四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十六种,《濒湖脉学》提出二十七种,李士材的《诊家正眼》又增加疾脉,故近代多从二十八脉论述。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位即脉之部位,是指在皮肤下的深度而言,脉位分浮沉,浅显于皮下者浮脉,深沉于筋骨者为沉脉。数即至数,是指脉动的速率,脉数分迟数。一息不足四至为迟,一息五、六至为数。形即形态,包括脉管的粗细及其特殊形象,指下予以辨形,如芤脉似葱管,动脉似豆等。势即脉动的气势或力量,以辨虚实。如脉来势大,有力为实,脉动势小,无力为虚等。在二十八病脉中,有单一脉与复合脉之别。有的脉在位、数、形、势

方面仅有单一的变化,如浮脉、沉脉表现为脉位的变化,迟脉、数脉表现为至数的变化。这种单方面变化而形成的脉象,称单一脉。许多脉象要从位数形势多方面综合体察,才能进行区别。如弱脉由虚沉小三脉合成,牢脉由沉、实、大、弦、长五脉合成,浮大有力势猛为洪脉等,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变化而形成的脉象,称复合脉。单一脉往往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本质,而复合脉则可以从多方面反映疾病的情况,除了上述二十八脉之外,还常出现数种脉象并见的相兼脉。如浮紧、浮缓、沉细、滑数等。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中医脉象口诀

一、浮脉类 轻取即得浮类主,浮洪芤革及散濡。 浮脉表征虚阳浮,举之有余按不足。 洪脉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独。 浮大中空葱管如,失血伤阴芤脉布。 中空边坚革搏指,亡血失精产崩枯。 散漫无根力不均,脏绝元散有至数。 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要记住。 二、沉脉类 重按始得沉类记,沉伏弱牢四般齐。 沉脉轻取皆不应,重按始得病主里。 重按筋骨得伏脉,邪闭厥证并痛极。 沉细无力软弱脉,气血俱虚及阳气。 沉按实大弦长牢,阴寒内积疝癥积。 三、迟脉类 迟类一息无四至,迟缓更有脉涩结。 不足四至是迟脉,寒证多见热邪稀。 一息四至怠缓脉,平人脾虚与病湿。 涩脉亦属迟脉类,往来迟滞脉艰涩。 精伤血少涩脉主,气滞血瘀内痰食。 结脉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心中记。 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结脉医。 四、数脉类 数类一息足五至,促动更有脉数疾。 数脉五至不足七,数脉热证兼虚里。 一息七八急疾脉,疾脉数脉治同一。 促脉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与结异。 阳热亢盛痰食积,脏气衰败与瘀滞。 脉短如豆滑数力,疼痛惊恐短脉体。 五、虚脉类 应指无力虚类脉,虚细更有短微代。 虚脉举按皆无力,应指松软气血衰。 细脉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湿证猜。 似有似无极细软,微脉气血阳并衰。 迟而中止定数代,伤痛惊恐脏衰来。 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力郁态。 六、实脉类 应指有力实类囊,实滑弦紧与大长。 举按充实皆有力,实脉实证平人当。 滑脉往来更流利,应指圆滑孕妇相。 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年壮年不可忘。 弦脉琴弦端直长,老年痰饮痛肝胆。 绷急弹指如转索,紧脉宿食痛实寒。 首尾端直超本位,长脉平人热实阳。 脉体宽大无汹涌,大脉病进及健康。 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 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 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 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 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6) 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4.紧脉:绷急弹指如转索,实寒疼痛与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本位,阳气有余或阳证、热证实证与平人。 6.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病进健康两相背。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特征: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特征: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 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亦可见于正常人。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特征: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数脉买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每分钟90-120次之间)。 特征:脉率较正常为快,比疾脉慢。 意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6.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7.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特征: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特征: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9.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特征: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可感觉到。 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10.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均。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1、各种脉与主病: (1)浮脉 浮脉脉图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主病] 表证。亦主虚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2)沉脉 沉脉脉图 [脉象]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3)迟脉

迟脉脉图 [脉象]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 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 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4)数脉 数脉脉图 [脉象]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 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别,还当脉症合参。 (5)洪脉(附大脉) [脉象] 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 气分热盛。 [说明] 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迟脉类脉象-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辅导

迟脉类脉象-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辅导 迟脉类脉象是2013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的内容之一,现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 迟脉类脉象包括迟、缓、涩、结等4种脉象。 迟脉 【脉象特征】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频率明显小于正常脉率。 【临床意义】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的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迟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搏跳动次数缓慢脉类的象征。 【机理分析】脉管的搏动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寒邪侵袭人体,困遏阳气,或阳气亏损,均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使脉来迟慢。若为阴寒内盛而正气不衰的实寒证,则脉来迟而有力;若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则脉来迟而无力。阳明腑实证多因邪热亢盛与糟粕相搏,结为燥屎,阻塞肠道,腑气壅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经隧阻滞,脉道不利,故必迟而有力。 缓脉 【脉象特征】:缓脉有二: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应指均匀,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称为平缓,多见于正常人。二是脉来怠缓无力,弛纵不鼓的病脉。缓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的跳动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稍慢于正常而快于迟脉。 【临床意义】:缓脉多见于湿病,脾胃虚弱的患者,亦可见于正常人。 【机理分析】: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则脉管不充,亦无力鼓动,其脉必见怠缓无力之象。湿性黏滞,阻遏脉管,气机被困,则脉来怠缓不振,脉管弛缓。 涩脉 【脉象特征】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其具体特点是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 【临床意义】涩脉多见于气滞、血瘀、痰食内停和精伤、血少。 【机理分析】涩脉有有力和无力之分,脉涩而有力者,为实证;脉涩而无力者,为虚证。气滞、血瘀、痰浊等邪气内停,阻滞脉道,血脉被遏,以致脉气往来艰涩,此系实邪内盛,正气未衰,故脉涩而有力。精血亏少,津液耗伤,不能充盈脉管,久而脉管失去濡润,血行不畅,以致脉气往来艰涩而无力。 结脉

《中医诊断学》习题-第4章

第四章切诊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除哪项外,脉率均较快 A.结脉 B.疾脉 C.数脉 D.促脉 E.动脉 2.下列何脉脉位较短 A.紧脉 B.涩脉 C.动脉 D.滑脉 E.长脉 3.下列哪两种脉不能相兼 A.弦脉与滑脉 B.洪脉与数脉 C.濡脉与细脉 D.沉脉与紧脉 E.涩脉与滑脉 4.下列何组脉象主湿证 A.细、弱、微 B.缓、结、弱 C.濡、细、缓 D.结、代、促 E.细、散、微 5.下列哪项是濡脉与弱脉的共同特征 A.脉来无力 B.沉而无力 C.浮而无力 D.细而无力 E.脉细如线 6.下列哪项是紧脉的主病 A.痰饮 B.寒证 C.实热 D.血瘀 E.气滞 7.胃脘胀满不适,按之柔软而不痛者,当属下列哪项 A.食滞 B.结胸 C.臌胀 D.癥瘕 E.痞证 8.右少腹痛剧,按之痛甚或有反跳痛者,当属下列哪项 A.肠痈 B.气滞 C.痞证 D.虫积 E.臌胀 9.按虚里,下列哪项属病理表现 A.按之应手 B.动而不紧 D.缓而不怠 C.节律清晰 E.动微不显 10.浮脉主要表现为脉象哪种因素发 生变化 A.位 B.数 C.律 D.势 E.形 【A2型题】 11.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是 A.<濒湖脉学> B.<内经> C.<诊家正眼> D.<伤寒论> E.<脉经> 12.形成脉象的最主要脏器是 A.肺 B.心 C.脾 D.肝 E.肾 13.脉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称为 A.六阴脉 B.真脏脉 C.有根脉 D.六阳脉 E.有神脉 14.下列不属于病脉的是

A.弦紧脉 B.沉迟脉 C.浮滑脉 D.斜飞脉 E.弦细脉 15.戴阳证时,可见 A.细脉 B.浮脉 C.短脉 D.芤脉 E.代脉 16.脉象特征为沉按实大弦长的脉是 A.紧脉 B.革脉 C.实脉 D.牢脉 E.涩脉 17.洪脉的脉象特征是 A.浮大中空 B.浮而搏指 C.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D.厥厥动摇 E.轻刀刮竹 18.既可见于病人,又可见于正常人的 脉象是 A.革脉 B.紧脉 C.缓脉 D.细脉 E.代脉 19.既可见于里寒证,又可见于里热证 的脉象是 A.迟脉 B.实脉 C.革脉 D.牢脉 E.疾脉 20.下列脉象脉律不齐的是 A.芤脉 B.弱脉 C.短脉 D.疾脉 E.散脉 21.腹部肿块,推之不移,肿块痛有定 处者,属 A.瘕聚 B.癥积 C.虫积 D.食积 E.痞满 22.腹部按诊时,病人应取 A.正坐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23.按中府穴有明显压痛者,为 A.肝病 B.胃病 C.肺病 D.肾病 E.心病 【B型题】 A.从容、和缓、流利 B.节律整齐,柔和有力 C.不沉不浮,不大不小 D.尺脉沉取,应指有力 E.脉率不快,强弱适中 24.脉有“胃气”主要指 25.脉有“神气”主要指 26.脉有“根”主要指 A.洪脉 B.芤脉 C.弦脉 D.濡脉 E.涩脉 27.失血常见脉象为 28.血瘀常见脉象为 29.疟疾常见脉象为 30.湿证常见脉象为 【X型题】 31.应指宽大无力的脉象是 A.散脉 B.濡脉 C.芤脉 D.微脉 E.弱脉 32.下列哪些脉象与疼痛有关 A.革脉 B.动脉

2020年28脉象与主病歌诀(课件)

2020年28脉象与主病歌诀(课件) 二十八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迟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沉含四脉(伏、细、牢、弱)【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肋;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迟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痛,沉缓寒湿.......感谢聆听 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症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痈;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迟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肋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症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侯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痛。

脉象

寸口脉诊法中三个诊脉部位:桡骨茎突内侧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常脉象的主要特点是:一息四~五至,相当于70~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征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胃、神、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正常脉象所必备的条件,三者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其临床意义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标志之一。平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 在历代脉学文献中,脉象种类及命名很不一致,总的说来各种脉象都离不开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和八个要素的变化相兼。六纲脉(现代常以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为六纲脉),然后再把其他脉象分属于浮脉类(浮脉与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以脉位表浅而相类,故均列入浮脉类)、沉脉类(沉脉与伏脉、牢脉、弱脉以脉位在肌肉深层而相类,故均列入沉脉类)、迟脉类(迟脉与缓脉、涩脉、结脉以至数缓慢而相类,故均列入迟脉类)、数脉类(数脉与疾脉、动脉、促脉以至数快速而相类,故均列入数脉类)、虚脉类(虚脉与细脉、微脉、短脉、代脉以其脉动应指无力相类,故均列入虚脉类)、实脉类(实脉与滑脉、长脉、弦脉、紧脉 脉象的鉴别

1.类比法 上述二十八种病脉中,有些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必须加以鉴别。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的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类比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似脉的好方法。现将一些相似脉鉴别如下: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相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按不着。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渐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 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唯看至数间”。数、疾均以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140次以上。 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之说。 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示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了脉管较硬。 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而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医述》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长脉带缓”。弦脉有似紧脉,二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绷急之势;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 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涩常兼迟,不满三部;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术》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涩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 2.对举法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 迟脉与数脉:是脉搏慢快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迟主寒而数主热,亦主虚。 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虚脉三部举按均无力;实脉举按均有力,分主虚实。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通畅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脉,如轻刀刮竹。所谓轻刀刮竹即脉过指下不平滑之意。 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大小和气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如线状,多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长脉与短脉:是脉气长短相反之两种脉象,长脉超过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超过本部的状态,前人比喻如循长竿;短脉则形状短缩,不及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短小,不及本部的状态。 紧脉与缓脉:是脉的紧张力相反的两种脉象,紧脉紧张有力,如按转绳;缓脉势缓,一息四至。 诊月经脉 妇人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脉弱或细涩者,月经多不利。妇人闭经,尺脉虚细涩者,多为精血亏少的虚闭;尺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的实闭;脉象弦滑者,多为痰湿阻于胞宫 诊妊娠脉 已婚妇女平时月经正常,而突然停经,脉来滑数冲和,兼有饮食偏嗜等症状者,是妊娠的表现,即《素问·腹中论》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素问·阴阳别论》说:"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指出妊娠脉象特点是少阴脉(神门及尺部)脉动加强,此为血聚养胎,胎气鼓动肾气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八纲辨证 A型题 1.下列对“辨证”的认识哪项不对: A是对疾病全过程特点的认识 B是通过现象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C是医生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D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 E是对病因、病性与病位的认识 2.“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为: 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E《伤寒六书》 3.八纲辨证的内容在《景岳全书》称为: A治病八字 B八种纲要 C治病大法 D二纲六变 E二纲六要 4.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E恶寒发热并见 5.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 A经治疗而愈B“自然”痊愈 C演变成半表半里 证D演变成里证 E恶化而死亡 6.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7.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 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 8.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

A肝胆病证 B少阳病证 C气分病证 D中焦病证 E厥阴病证 9.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 D阴邪致病 E阴气偏盛 10.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便溏臭秽 B口干口苦 C面红尿清 D舌苔黄腻 E脉细而数 1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 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 12.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 燥 E气逆 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要含义是: A营血相对亏虚 B正气必定亏虚 C正气相对亏虚 D阴液必定亏虚 E经络相对亏虚 14.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阳证: A表实寒证 B里虚寒证 C肾阴虚证 D表实热证 E里实热证15.与( )中内容相对而言,下述哪项不属阴证 A久(新)病 B血(气)分证 C三阴(三阳)病 D脏(腑)病 E 燥(湿)证 16.下列哪项是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 A病程长与短 B怕冷之症新与久 C脉象有力与无力 D病势缓与急 E疼痛喜按与拒按 17.阴虚的兼并证,下列哪证最少见: A阴虚阳亢证 B阴虚内燥证 C阴津亏虚证 D阴虚里寒证 E

28部诊脉顺口溜

28部诊脉顺口溜 人体脉气在病理因素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脉象名称很难记得完整准确,临床上更不容易掌握脉象,没有记忆规律,给初学者带来学习难度,有许多中医大夫,不一定能够完整记下28部名称。 强记四句顺口溜,让你记住28部脉象名称,以便进一步掌握脉理和诊脉要领,对中医临床医疗过程中准确使用“脉诊”,有重要作用。 浮沉迟数缓滑涩,虚实微洪紧弦革, 牢伏散动长短芤,促细濡弱疾代结。 四句顺口溜,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代表一部脉象名称,即指28部常见病理脉象。 分别依次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缓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微脉、洪脉、紧脉、弦脉、革脉、牢脉、伏脉、散脉、动脉、长脉、短脉、芤脉、促脉、细脉、濡脉、弱脉、疾脉、代脉、结脉。 其脉象和主病是: 一、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象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主寒证。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脉象是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二、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主湿病。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病痰、湿、实热、胎妊。 涩脉:往来坚涩,状如轻刀刮竹,极不流利。主病: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 虚脉:脉象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更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主虚证。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等。 三、实脉:脉象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主实证。热藴三焦。微脉:脉象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气血俱虚。 洪脉:脉象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主阳热亢盛。 紧脉:脉象绷急,往来有力,弹击于指,状如牵绳转索。主病寒、痛、宿食。 四、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主病:肝病。胸胁胀痛,疟疾。 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病: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牢脉:脉象似沉似伏,实大弦长。主病:沉寒痼冷,疝,癥,瘕。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 (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如脉浮兼迟,为胸阳不足,风寒外袭,宜温散寒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浮而兼濡,多为伤暑。浮而兼数,多为风热。久病见浮,为阴气过伤,无以维阳,致虚阳上泛,而脉现浮象。另有久病体虚,脉多沉细,如突变浮脉,多因正气虚损,外邪内犯所致,故久病见浮,病多反复。 (五)浮脉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通。 (六)浮脉辨证分析表 浮脉主表 (1)外邪侵袭一实证 ①浮而有力——表实 ②浮而无力——表虚 ③浮而兼迟——表寒 ④浮而兼洪——表热 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 ⑥浮而兼濡——伤暑 ⑦浮而兼实——阳胜 ⑧浮而兼滑——风痰 (2)里证内伤--虚证

中医脉象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中医脉象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施诚 一.中医脉象研究的意义与特点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景岳全书》“脉者,血气之神,邪气之鉴也,有诸内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总之,中医对脉诊是十分重视的,认为通过脉诊可以了解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可以探测病因、病位、预测疗效等。 从近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循环系统承担着协调全身各组织的能量代谢,输送氧气、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等重要的工作,还承担运送抗体、激素等物质以协调整体的动态平衡。从整体的角度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显然循环系统的信息将占很重要的比重;从整个循环系统来看桡动脉介于大动脉与小动脉之间,由于心脏的舒缩、内脏血容量的变化、血管端点阻抗、管道内脉波的反射、血液的粘滞性、血管壁的粘弹性等因素使脉象携带着有关心脏运动、内脏循环、外周循环等丰富的心血管系统及整体的动态信息。因此脉诊的临床意义很大,它的机理是急待于我们进行研究的。 不过目前西医对脉象的认识仅停留在频率、节律、振幅等的分析上,主要用来辅助诊断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无脉证等疾病。总的看来,西医对脉象的认识是以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局部解剖等为基础,以此来剖析心血管系统疾病确切的病变位置及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将脉象信息提高到整体角度或与其它脏腑相关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种认识观对目前的中医脉象研究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临床上中医通过对寸关尺、浮中沈脉象的判别,结合体征、舌象及主诉等来分析机体当时的动态趋势(阴阳、表里、虚实、气血的盛衰、邪正斗争的趋势、脏腑的动态变化等),即描绘出一幅机体当时整个机体的动态特征图--证。中医脉象所反映的病理信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是用来鉴别整体的某种动态性质的。由此可见,中医脉诊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之上的,研究中医脉象必须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必须建立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概念来研究中医脉象是中医脉象研究的一大特点。 中医脉诊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定性分析。脉象的滑与涩、弦与濡、洪与细等均属于定性的范畴,就拿脉象的迟数来看,中医临床上认为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约每分钟少于60次,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每分钟超过100次,粗粗一看,脉象的迟数的概念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的,其实不然,临床上并不重视一定范围内脉搏次数上精确的差异,例如每分钟62次,有时64次也可能定为迟脉,实际上从60次到72次的过程中,判断为迟的可能性随之减少,不过通过四诊合参,结合中医寒证的特点均有可能判断为迟脉,中医脉学中“迟”的概念是一种模糊的属性概念,是与四诊合参及辨证中的综合评判融合在一起的[1]。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 象的疾病对应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中医祖传绝技之五病理脉象

中医祖传绝技之五病理脉象 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浮木。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而兼紧,为外感伤寒,浮而兼缓为太阳中风;浮而兼数为风热表症;浮而兼缓无力,因久病内伤,气血亏虚,虚阳外越。浮 涩为气虚,浮芤为失血。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病为里症。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沉为阳气被邪所困,以致营气不能鼓搏脉气外现而致。邪郁在里,气血困滞,则脉沉而有力;阳气虚陷,不能外 举,则脉沉而无力。 3、迟脉: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主寒症。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虚寒。寒邪凝滞,阳失健运,故脉迟。迟而有力为冷积郁结成实,气滞不通,故寒实疼痛之征;迟而无力为阳气不足,失于健运,故成阳损虚寒之证。此外邪聚热结,阻滞血脉流行,亦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则又不可概以迟 为寒。 4、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症。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为阳气亢盛,阴液亏损病变。阳热旺盛,则血流薄疾,故令脉数,这种数脉,但必数而有力。脉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阴液亏损,阳气偏亢,其脉也数,但必数而有力。脉数是有热的症候。但儿童稚阳,脉来较成人快,一息六至是为正常,不作热看待。 5、虚脉:轻按大而迟缓,稍加生按松软无力,甚至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主虚症。如署伤元气,心虚血少等。气血不足则虚。凡虚脉见身热,而在夏季的为暑伤元气。气行则血行,脉虚的出现乃由元气不足。例卫气不固的自汗,心虚血少的怔忡,心神虚怯的惊悸,都是因元气不足而成。虚脉是气不足以运其血,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养其气,则脉体空虚;虚脉又包括气血俱虚。 6、实脉: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主实症,热蕴三焦。正邪相搏,脉道坚满,故脉来劲实有力。其所以成实,主要是三焦的邪热蕴结过甚而成。热壅于里,以苦寒泻下以清热;热结于表,用辛凉发汗以解表解热;祛邪正安,才能恢复正常。 7、涩脉:往来艰涩,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主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血少、伤精,不能濡养经脉,所以脉气来往艰涩。故见于反胃、亡阳、大汗出之后。也有寒湿凝滞血分的血痹,血行阻 滞难通,故脉现涩象。 8、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食、实热、胎妊。滑阳气有余的象征。气盛血涌,脉象充实,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圆滑。痰饮内盛,饮食停滞,邪实成热,多见滑脉。但有无气衰

脉象介绍及诊疗解答

诊脉 一般来说,手指对脉搏的感觉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1.心脏搏动的强度、速率和节律。这是引起脉搏强弱、快慢、节律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2.血管壁的弹性和紧张度。这是引起脉搏软硬变化的主要因素。血管弹性好、紧张度低, 那么脉搏就柔和;而血管弹性差、紧张度高,那么脉搏就僵硬。 3.动脉中血液的充盈程度。这是影响脉搏粗细的主要因素。血液充足,则脉搏形状就粗大; 血液不足,则脉管不能充分扩张,脉搏就细小。 4.血液对血管的冲击力。这个冲击力是由心脏搏动的力量、血液的充盈度以及血流的速度 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冲击力大,则脉搏就容易触及;冲击力小,则脉搏需要重按才能触及。 5.血液粘滞度大小。这是造成脉搏通畅程度变换的主要因素,血液粘滞度大,则血液流动 时受到的阻力大,血液速度缓慢而涩滞‘血液粘滞度小,则血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小,血流速度快的流畅。 为什么要把“寸口”分为三个部分来分别诊察呢?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上把人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包括了人体头面五官、横隔膜以上的胸腔以及其中的脏器(如心、肺),中焦包括了人体横隔膜以下到脐以上的上腹部以及其中的脏器(如脾、胃、肝胆),下焦则包括了人体脐以下的腹部以及其中的脏器(如肾、膀胱、大肠、小肠)。寸关尺正好和人体的三焦相对应,寸部位置最高,能反应上焦的情况,尺部位置最低,能反映下焦的情况,而关部位置居中,能反映中焦的情况。 浮脉: 中医对浮脉的描述为“如水漂木”指手指感觉到的脉象就像漂在水上的木头,一是脉象表浅,轻按就能感觉到,二是重按脉象反而减弱。所以中医称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是表证(外邪侵犯人体肌肤表,人体正气外出亢邪,在肌肤表发生争斗而产生恶寒发热等症状的,称为表证。)的主要脉象。表证为什么会出现浮脉呢?表证是人体正气和外来邪气在肌肤表发生争斗而产生的一种症候,正气外出抗邪,势必鼓动脉管,从而形成浮脉。 沉脉 沉脉正好与浮脉相反,浮脉是浮在肌肤表的一种脉象,而沉脉则是需要重按才能触摸到的一种脉象。浮脉与沉脉反映了脉象位置的深浅,距肌肤浅的为浮脉,距肌肤深的为沉脉。脉的位置深浅往往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人体肌肉的厚薄。肌肉厚者往往脉位较深,肌肉薄则脉位较浅;二是人体气对脉的鼓动作用。这就好比吹气球,气足的话,脉管就膨胀的大,就容易摸到,从而表现为浮脉;气亏则脉管瘦瘪,脉象深藏于内而表现为沉脉。沉脉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元气亏耗,无力鼓动脉管而引起,这种沉脉常常沉而无力。另一种情况是邪气深入于脏腑,人体正气聚集在体内以抗击邪气,或是正气被邪气围困,不能外出到肌表,这也会导致气对脉管的鼓动作用减弱,从而出现脉沉。但这种沉脉由于元气没有亏耗,所以脉位虽沉,但是脉的搏动力量往往还较强,还可以和元气亏耗所引起的沉脉相区别。 迟脉 迟脉,是指脉搏跳动缓慢,每分钟低于60次的一种脉象。脉的快慢,取决于心跳的快慢。心跳的快慢和寒、热两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热可以使心跳加快,而寒则可以使心跳变慢。所以尺脉主要是寒症的表现。寒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外寒,也就是外界的寒邪侵犯人体引起的疾病,如关节、胃脘的冷痛等;二是内寒,这主要是人体元阳亏耗,不能正常温煦机

中医内科学试卷-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试卷(1)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答题说明 1、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 2、A型题:为最佳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3、B型题:为配伍题,请为每一道试题配伍一个与它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在每组试题中,每一个备选答案可以被选1次,几次或1次也不选用。 4、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包含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根据题干要求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5、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试题册一] 一.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 1.白头翁汤是治疗湿热痢的主方。() 2.癃闭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 3.内伤腰痛不外乎肾虚,外感腰痛总离不开湿邪为患。() 4.越婢加术汤是治疗水肿湿毒侵淫的首选方。() 5.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6.头痛且空,眩晕,腰痛酸软是肝阳头痛的主症。() 7.鼓胀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受病导致气血水瘀积腹中所致。() 8.中医学将钩虫称为伏虫。() 9.不寐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10.肺痈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 二.A型题(每题1分,计20分) 11.咳嗽之凉燥证的首选方是() A.三拗汤合止嗽散 B.参苏饮 C. 桑菊饮 D. 杏苏散 E.桑杏汤 12.主张眩晕“无痰则不作眩”,提出“治痰为先”的学者是() A. 张景岳 B.朱丹溪 C.张仲景 D.孙思邈 E.陈无择 13.喘证痰热郁肺证的首选方是() A.桑白皮汤 B.定喘汤 C.麻杏石甘汤 D.清金化痰汤 E.桂枝厚朴杏子汤 14.明确指出肺痨的病因是“肺虫”的著作是() A.《济生方》 B.《丹溪心法》 C.《普济本事方》 D.《十药神书》 E.《外台秘要》 15.某男,45岁,胸胁刺痛4天,呼吸、转侧疼痛加重,伴有寒热往来,身热弛张起伏,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数。治疗首选() A. 越婢加半夏汤 B.小柴胡汤 C.十枣汤或控涎丹 D.涤痰汤 E. 柴枳半夏汤 16.消渴的其病位主要在() A.肺肝肾 B.心肺肾 C.肝脾肾 D.肺胃肾 E.心肝脾 17.着痹的特点是() A.关节肿大变形 B.关节酸痛重着 C.关节痛不可解 D.关节强直畸形 E.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18.内伤咳嗽忌用() A.敛肺 B.收涩 C.宣肺 D.补肺 E.益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