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4)

2.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4)

2.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4)
2.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4)

第2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教材分析

任何物质的组成都有特定形式,正是由于不同的

空间结构才有了物质之间的本质区别。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C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原子含

有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C原子的4个价

电子可与许多原子结合,但主要是与H、O、N和S

结合,也可以与其他C原子形成共价键。C和C之间

以共价键形成的长链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相

邻的C原子之间还可以结合成双键或三键。种类繁多

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C链为基本骨架的。

二、糖类的组成和功能

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

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大类。

1.单糖是只含有一个羰基的多羟基化合物单

位的最简单的糖。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C

6H

12

O

6

),

它与果糖(C

6H

12

O

6

,一种最普通和最甜的己酮糖)是

生物界最普遍的六碳糖。核糖(C

5H

10

O

5

)和脱氧核糖

(C

5H

10

O

4

)是相差一个O的两种五碳糖,属于单糖。

常见的单糖还有半乳糖。

2.二糖在植物细胞中有蔗糖和麦芽糖。蔗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在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的二糖——乳糖。这3种二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3.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链状大分子,是糖的储藏形式,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糖类。在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淀粉是高等植物中糖的主要储藏形式,以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形式存在。长链呈螺旋状盘曲。在动物中最重要的结构多糖是糖元(又叫动物淀粉),分为肝糖元和肌糖元两种。

三、边做边学——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1.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色;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变为砖红色沉淀,而非还原糖无此反应。

2.步骤

用碘液鉴定,淀粉遇之变蓝;

用斐林试剂鉴定,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

四、脂质的组成和功能

脂类主要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种脂类物质还含有N和P等元素。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全析提示

C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

思给拓展

单糖种类繁多,依据含C原子的数目分为三碳糖、四碳糖、五碳糖、六碳糖和七碳糖等。

全析提示

二糖又叫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构成,二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思给拓展

细胞膜的“糖被”也是多糖,是杂多糖。不同生物膜的多糖不同,因此是细胞通讯、识别的基础。

全析提示

淀粉和糖元是储存能量的物质,它们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要点提炼

碘离子进入淀粉分子中形成蓝色化合物。

斐林试剂是由0.1 g/mL的NaOH溶液与0.05 g/mL的CuSO

4溶液配制而成。还原性糖与斐林

试剂反应生成Cu

2

O砖红色沉淀。

全析提示

脂肪是储能物质,同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2倍。但储存时所占的体积是糖的1/2。

蛋白质分子由一条或多条多肽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从6000~1000000道尔顿(一道尔顿等于C

原子相对质量的1/12)甚至更多。

4.主要功能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数目、排列顺序上的不同,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不同,因此,细胞中蛋白质多种多样,执行各种特定的生理功能。

5.边做边学——鉴定蛋白质

(1)原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分子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2)步骤解析在加入双缩脲试剂时,将NaOH 溶液和CuSO

4

溶液分别加入试管,先加NaOH,后加

CuSO

4

。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

CuSO

4

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七、核酸的组成和功能

1.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核苷酸含有含N 碱基,五碳糖和磷酸基三种成分。碱基与五碳糖构成核苷,核苷的磷酸脂为核苷酸。DNA和RNA中的五碳糖不同,RNA中为D-核糖,DNA为D-2-脱氧核糖。核酸就是根据其中五碳糖种类来分类的。DNA与RNA 的碱基也有不同。

2.分类和功能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这两类核酸有某些共同的结构特点,但生物功能不同。DNA储存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使每个子细胞接受与母细胞结构和信息含量相同的DNA;RNA主要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负责将DNA 的遗传信息转变成特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核酸的存在部位主要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阅读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和进展

生物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直到19世纪,学术界首次提出“生物学”(biology)这一名词,生物学家才开始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动植物的活动状态。继19世纪出现被恩格斯誉为该世纪科学三大发现之二的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之后,生物学在20世纪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世纪中叶,通过X射线衍射仪的应用,解释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和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从而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产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向分子水平研究的深入,一方面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活动、遗传、发育等各种生命现象进行解释。出现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理学等新兴学科。另一方面是把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推广到生物各分支学科,尤其是一些宏观生物学学科,如进化论、分类学、生态学,形成了分子进化生物学、分子系统分类学和分子生态学等,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生物学问题,使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得到了紧密的结合。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使传统生物学研究转变为现代生物实验科学。现代生物实验科学经过50多年的自我发展,促使生命科学成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而分子生物学则成为生命科学的主导力量。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又称结构分子生物学)一个生物大分子,无论是核

酸、蛋白质或多糖,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首先,它拥有特定的空间结构(三维结构);其次,在它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结构和构象的变化。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它包括结构的测定、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及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建立3个主要研究方向。最常见的研究三维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手段是X射线衍射的晶体学(又称蛋白质晶体学),其次是用二维核磁共振和多维核磁研究液相结构,也有人用电镜三维重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和各种频谱学方法研究生物高分子的空间结构。

所有生物体中的有机大分子都是以碳原子为核心,并以共价键的形式与氢、氧、氮及磷以不同方式构成的。不仅如此,一切生物体中的各类有机大分子都是由完全相同的单体,如蛋白质分子中的20种氨基酸、DAN及RNA中的8种碱基所组合而成的,由此产生了分子生物学的3条基本原理:(1)构成生物体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2)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建成都遵循着各自特定的规则;(3)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

2.2中国的气候4 教学设计

2.2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冬夏季风的学习,总结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通过图文资料,简单归纳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3.通过感悟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难点: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评价任务】 1.结合我国冬夏季风分布图,说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及影响地区。 2.结合锋面雨带图,说出锋面雨的推移规律(时间、地点、出现现象)。 3.简单归纳季风气候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学习任务和指导 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 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完成课本41-42页活动题1、2、3。 (二)预设生成和点拨 1.中国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①空间分布规律:年降水量自东南 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布规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 集中于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 2.我国江南“鱼米之乡”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 风气候。 3.我们家乡位于季风区。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①有利 影响: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②不利影响:降水时间分配不 均,易发生旱涝灾害。 过渡语: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请 完成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题 【达成目标 1、3】 训练环节(13分钟) 要求:(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检测题目; (2)同桌互换,结合答案批阅并改错 1.梅雨、伏旱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珠江流域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海河流域 2.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 稀少 D.雨季来的迟 3.我国江南“鱼米之乡”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东西跨度大 C.地势西高 东低 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4.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我国往往出现() A.北涝南 旱 B北旱南涝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5.读图“我国夏季 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盛 行的是偏_____ (南或北)风,夏 第1、4题 【考查目标 2】 第2、3题 【考查目标 1】 第5题 【考查目标 1、3】

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2.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3. 掌握整式加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类比整式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培养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2. 通过简单计算,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熟练地合并同类项;2.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能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 1.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2.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1.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2. 通过化简列式问题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 的喜悦。 教学过程: 1

本章引言问题 青藏铁路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 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问题:对于100t+252t你能计算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新课引入: (1)3个人+ 5个人= (2)3只鸡+ 5只鸡= (3)3个人+ 5只鸡= 1.观察问题1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请一个同学回答) 100 X 2+252X 2=_ 100X( -2 ) +252X( - 2)= _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100t + 252t = _ 运用上面的结论探究并填空:(小组讨论2分钟,请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 2 2 2 2 2 (1) 3x +2x =( ) x (2)3ab -4ab =( )ab (3)100t-252t =( )t 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2

电子表格中四舍五入

电子表格中的进一法及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1、进一法的应用 按要求要在excel用进一法把工资中的小数部分取整,如1258.01元,就是1259元,1258.99元也是1259元. 公式如下: =ROUNDUP(原数单元格,小数位数) 12531253.1112531254 1253.91253.91253.91254 (1)(2) (1)为=ROUNDUP(原数单元格,1) (2)公式就为=ROUNDUP(原数单元格,0) 2、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原始数据手动四舍 五入 用=单元格,再用缩小小数 位数 “=INT(单元格+0.5),再缩小小数位数” 808.90809809809 740.177******** 683.91684684684 697.176******** 697.176******** 691.44691691691 4,318.7643184,3194,318 最一行是合计,你看有两个结果,4319是错误的。 Excel四舍五入造成的数据误差的解决方法 很多朋友都在使用Excel编辑、处理各种数据报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Excel自动计算的结果与我们自己手动计算的结果会出现一个误差。例如Excel工作表中有B2=16.18、C2=12.69,将B2与C2之和乘以0.11,将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再将结果乘以3.12,再“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Excel的计算结果是“9.91”,而我们手工计算的结果是“9.92”。是什么原因造成Excel计算错误呢?难道Excel也会犯迷糊?非也!Excel 并不会犯迷糊,造成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四舍五入”。 我们设置表格的时候,在“单元格格式”窗口中设置的“小数位数”只能将单元格中的数值“显示内容”四舍五入,并不能对所存放的“数值”四舍五入。换句话说,显示内容和实际存放内容(即参与运算的内容)并非完全一致。因此,造成Excel计算结果与实际需求

(完整版)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 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4.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EXCEL计算结果四舍五入的函数ROUND

如何使用Excel2003中ROUND函数快速对数字四舍五入 明天过去以后 0位粉丝 1楼 不知大家在数据统计时是否遇到过四舍五入的情况,特别是会计人员在财务计算中常常遇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虽然,Excel2003的单元格格式中允许定义小数位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其实数字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四舍五入,只是显示结果似乎四舍五入了。如果采用这种四舍五入方法的话,在财务运算中常常会出现几分钱的误差,而这是财务运算不允许的。那是否有简单可行的方法来进行真正的四舍五入呢?其实,使用Excel2003中ROUND函数快速对数字四舍五入,它可以返回某个数字按指定位数舍入后的数字。 在Excel2003提供的"数学与三角函数"中提供了一个名为ROUND(number,num_digits)的函数,它的功能就是根据指定的位数,将数字四舍五入。这个函数有两个参数,分别是number 和num_digits。其中number就是将要进行四舍五入的数字;num_digits则是希望得到的数字的小数点后的位数。 单元格A1中为初始数据0.12345678,将要对它进行四舍五入。在单元格B1中输入"=ROUND(A1,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得到0.12。在单元格C1中输入"=ROUND(A1,4)",则小数点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得到0.1235。如下图: 对于数字进行四舍五入,还可以使用INT(取整函数),但由于这个函数的定义是返回实数舍入后的整数值。因此,用INT函数进行四舍五入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也就是要加上0.5,才能达到取整的目的。仍然以上图为例,如果采用INT函数,则B2公式应写成:"=INT(A1*100+0.5)/100"。 二|在用EXCEL对有很多位小数的数字进行累加,显示数值时保留两位小数,结果计算的累加值往往与按保留二位小数手工加的值不一样,请问各位高手,在进行保留二位小数计算累加值时,有何好的方法使其自动计算的累加值与实际手工加的累加值一样? 发法一:选择工具-选项-工作簿选项-以显示精度为准 方法二:用EXCELL中四舍五入函数ROUND即可。例如:A1除以B1(保留2位小数),表达式为ROUND(A1/B1,2),最后求和用SUM公式即可。可详见“帮助”。 在用Excel进行有关数据汇总时,往往会出现误差,即自动求和结果比实际手工求和的结果大。 在财务工资表中,涉及到“工资税金”的计算问题,笔者依照“工资税金”的计算方法,制定出Excel的计算公式,根据每个职工的收入项进行相关的计算后,将运算结果自动填入到每个职工的“税金”单元格内。但在进行“税金栏目”纵向汇总求和时,却发现自动求和的结果比手工实际求和的结果多几分钱。

中国的气候及答案

中国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东西方向的海陆因素和南北方向的纬度因素,以及地形对于气候的不同影响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2.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广州 B.海口 C.哈尔滨 D.合肥 2.【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平均气温越低,四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平均气温最低。 3.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武汉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3.【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南北差异。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从题干可知,小明家所在地气温低,旅游地气温高,从而推断他们是由北向南旅行。从上海到西宁为东西方向,从广州到武汉为从南向北,且两地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从拉萨到北京为从西南向东北,从哈尔滨到海南岛为由北向南,最符合题意。 4.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 B.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 C.受夏季风影响 D.纬度高,白昼短 4.【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冬季北方气温低的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同时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强烈。

关于SQL 四舍五入函数的用法讲解

--ROUND --返回数字表达式并四舍五入为指定的长度或精度。 -- --语法 --ROUND ( numeric_e-xpression , length [ , function ] -- --参数 --numeric_e-xpression -- --精确数字或近似数字数据类型类别的表达式(bit 数据类型除外)。 -- --length -- --是 numeric_e-xpression 将要四舍五入的精度。length 必须是 tinyint、smallint 或int。当 length 为正数时,numeric_e-xpression 四舍五入为 length 所指定的小数位数。当 length 为负数时,numeric_e-xpression 则按 length 所指定的在小数点的左边四舍五入。 -- --function -- --是要执行的操作类型。function 必须是 tinyint、smallint 或 int。如果省略 function 或 function 的值为 0(默认),numeric_e-xpression 将四舍五入。当指定 0 以外的值时,将截断 numeric_e-xpression。 -- --返回类型 --返回与 numeric_e-xpression 相同的类型。 --

--注释 --ROUND 始终返回一个值。如果 length 是负数且大于小数点前的数字个数,ROUND 将返回 0。 -- --示例结果 --ROUND(748.58, -4 0 -- --当 length 是负数时,无论什么数据类型,ROUND 都将返回一个四舍五入的numeric_e-xpression。 -- --示例结果 --ROUND(748.58, -1 750.00 --ROUND(748.58, -2 700.00 --ROUND(748.58, -3 1000.00 -- --示例 --A. 使用 ROUND 和估计值 --下例显示两个表达式,说明使用 ROUND 函数且最后一个数字始终是估计值。-- Select ROUND(123.9994, 3, ROUND(123.9995, 3 GO --下面是结果集: -- --———–———– --123.9990 124.0000

第四节 中国气候的特点

第四节中国气候的特点 一、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现象明显的地区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季风一词来源于阿拉伯文(Mausim),原意是季节。指大范围地区冬夏的盛行风向及其相应的盛行气团和天气、气候特征随季节具有明显变化的现象。 季风(monsoon)是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气候。夏季,有来自海洋的海洋性气团,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热而多雨;冬季,有来自大陆的极地大陆气团,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性,冷而干燥。 (一)季风成因和冬夏季风 关于季风的成因有两种观点:一派认为季风是由海陆间热力差异引起的;另一派认为季风是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造成的。 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甚广,而东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高由禧等人提出东亚季风形成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再加上青藏高原的影响,东亚季风特别显著,它的范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和日本等地。 在夏季大陆上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气压比海洋上低,地面气压由海洋指向大陆,所以气流分布是从海洋流向大陆的(图a),形成夏季风;冬季则相反,因此气流分布是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图b)。大陆的影响随纬度和季节而不同,夏季低纬度大陆影响大,因此陆上低压中心偏在较低的纬度;冬季则中纬度大陆的影响大,因此陆上的高压中心偏在较高的纬度。 季风的形成原理与海陆风基本相同,但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气压的日变化不同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而季风是由海陆之间气压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规模巨大,是一年内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冬季风 产生和维持我国冬季风的大气活动中心是大陆上的蒙古高压和海上的阿留申低压。高压中心位于100~105oE,45~50oN,中心气压值为1040hpa,低压中心位于160oE,50oN ,中心气压值为1000hpa。在这样的气压形势下,我国出现了以偏北风(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为盛行风的现象,就是冬季风。 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大,由陆地向海洋,气压梯度大,所以风力较强。冬季的偏北风带来了极地大陆上的冷空气,即干又冷。因此,冬季风盛行期,我国的天气和气候特征是寒冷而干燥,天气多晴朗。我国冬季风发展的时序是10月初开始,10月中旬可控制全国,3月开始减弱,4月初自南向北撤退。冬季,海洋温度高于陆地,低空风向为由陆地吹向海洋,因此陆地处于蒙古高压的控制,海洋受阿留申低压的影响。 夏季风 我国的夏季风有两种:热带海洋气团带来的东南气流,称为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地区;赤道海洋气团带来的西南气流,称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华南、西南地区。产生和维持夏季风的大气活动中心是大陆热低压(印度低压,70oE,30oN)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南季风带来了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既热又湿,输送来大量的水汽。西南季风带来赤道海洋气团,它不仅湿、热且不稳定,在它的控制下,多雷阵雨天气。夏季,海洋温度低于陆地,低空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海洋受夏威夷高压的控制,陆地受印度低压的影响。 (二)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我国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大致有以下气候特征。 第一、雨量集中。 我国多数地区的雨季都在夏季风盛行的6~8月。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愈往北,雨量集中愈明显,见下表。 我国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表 第二、降水量的变率大。 夏季风进退日期具有年际变化。对某一地区来说,有些年份夏季风强,有些年份则比较

excel数值取整及进位计算公式

excel数值取整及进位 取整数函数 907.5;1034.2;1500要改变为908;1035;1500公式为: =CEILING(A1,1) 907;1034;1500要改变为910;1040;1500公式为: =CEILING(A1,10) 如果要保留到百位数,即改变为1000;1100;1500公式为: =CEILING(A1,100) 数值取整 在单元格中要取整数(只取整数不用考虑四舍五入)用什么函数呀?例如:10/4只要显示2就可以了!要考虑负数的因数呢?例如:(-10/4)要显示-2而不是-3?怎么办? =TRUNC(A1,0) =ROUNDDOWN(A1,0) 求余数的函数 比如:A1=28,A2=(A1÷6)的余数=4,请问这个公式怎么写? 解答:=MOD(28,6) 四舍五入公式 =ROUND() =ROUND($B$1*A1,2) =ROUND(B1*A1,2) =round(a1,0) =round(a1,0)*0.95 对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对于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可以使用INT(取整函数),但由于这个函数的定义是返回实数舍入后的整数值。因此,用INT函数进行四舍五入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也就是要加上0.5,才能达到取整的目的。公式应写成: =INT(B2*100+0.5)/100 如何实现“见分进元” 在我们的工资中,有一项“合同补贴”,只要计算结果出现“分”值就在整数“元”进一位,也就是说3.01元进到4.00元,3.00元不变,整数“元”不变。 =IF((A3-INT(A3))>=0.3,IF((A3-INT(A3))>=0.8,1,0.5),0)+INT(A3) =IF(RIGHT(FIXED(A1,2),2)>B1,TRUNC(A2)+1,A2) 说明一下:A1即是要转换的目标;B2输入00(文本格式,必须是00这两个数)。=IF(INT(A1)<>A1,INT(A1)+1,A1)

用round函数四舍五入小数

1、电子表格计算的数据(在格式栏里输入公式在表格里计算)小数点后的数为什么与计算器的不一样。有时差0.1-0.2,请大家帮助解决啊!!! 以上2位都不对,选择上述方式只是单元格里显示的形式是四舍五入的值(小数点后2位),但在汇总计算时还是默认没有经过四舍五入的数值,从而出现汇总值与计算器上敲出来的汇总值有差值。 解决方法,利用round函数,取2位就是真正的四舍五入的数值了,汇总后也不会出现差额了,然后再把原来的一列隐藏,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笨,呵呵。(可用round函数帮助来操作) 楼主作表比较多的吧,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要不是遇到高手,我也会问了。 excel功能太强大了,希望能多和各位交流学习 例1:消除计算误差 假设EXCEL工作表中有D2=356.68、E=128.12,需要将D2与E2之和剩以0.1,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再将结果乘以1.36(取两位小数)得到最终结果。 一般用户的做法是选中某个单元格(如F2),使用“单元格”命令将它的小数位数设为零,然后在其中输入公式“F2=(D1+E1)*0.1”。再将G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设成两位,最后把F2*1.36的结果存入其中就可以了。从表面上看,上述方法没有什么问题。因为(D1+E1)*0.1在F2单元格显示48(注意:是显示48),如果F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为零,(D1+E1)*0.1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就是48。接下去却出了问题,因为F2*1.36的计算结果是.90,根本不是48*1.36的正确结果65.28,其中65.90是(D2+E2)*0.1未经四舍五入直接乘以1.36的结果。

以上的计算结果说明:“单元格格式”、“数字”选项卡设置的“小数位数”,只能将单元格数值的显示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并不能对所存放的数值进行四舍五入。换句话说,单元格数值的显示结果与实际存放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计算工资等敏感数据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在上例中,F2单元格内的数值显示为48,但实际存放的却是48.45,自然得出了如指掌8.45*1.36=65.90的结果(按计算要求应为此5.28)。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你只须在G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 “=(ROUND((D2+E2)*0.1))*1.36”,就可以按要求计算出正确结果65.28。式中的ROUND函数按指定位数对“(D2+E2)*0.1”进行四舍五入,函数中的参数0将“(D2+E2)*0.1”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四、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3.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整式的加减》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42、 3x -[5x +(3x -2)]; 43、(3a 2b -ab 2)-(ab 2+3a 2b ) 44、()[]{}y x x y x --+--32332 45、(-x 2+5+4x 3)+(-x 3 +5x -4) 46、(5a 2-2a+3)-(1-2a+a 2)+3(-1+3a-a 2). 47、5(3a 2b-ab 2)-4(-ab 2+3a 2 b ) . 48、4a 2+2(3ab-2a 2 )-(7ab-1) . 49、 21xy+(-41xy )-2xy 2-(-3y 2x ) 50、5a 2-[a 2-(5a 2 -2a )-2(a 2-3a )] 51、5m-7n-8p+5n-9m+8p 52、(5x 2 y-7xy 2 )-(xy 2 -3x 2 y ) 53、 3x 2 y-[2x 2 y-3(2xy-x 2 y )-xy] 54、 3x 2-[5x-4( 21x 2 -1)]+5x 2 55、2a 3b- 2 1a 3b-a 2b+ 2 1a 2b-ab 2; 整式的加减专项练习100题 1、3(a+5b )-2(b-a ) 2、3a-(2b-a )+b 3、2(2a 2 +9b )+3(-5a 2 -4b ) 4、(x 3-2y 3-3x 2y )-(3x 3-3y 3-7x 2y ) 5、3x 2 -[7x-(4x-3)-2x 2 ] 6、(2xy-y )-(-y+yx ) 7、5(a 2 b-3ab 2 )-2(a 2 b-7ab ) 8、(-2ab+3a )-2(2a-b )+2ab 9、(7m 2 n-5mn )-(4m 2 n-5mn ) 10、(5a 2+2a-1)-4(3-8a+2a 2). 11、-3x 2 y+3xy 2 +2x 2 y-2xy 2 ; 12、2(a-1)-(2a-3)+3. 13、-2(ab-3a 2 )-[2b 2 -(5ab+a 2 )+2ab] 14、(x 2 -xy+y )-3(x 2 +xy-2y ) 29、3x 2-[7x -(4x -3)-2x 2]. 30、5a+(4b-3a )-(-3a+b ); 31、(3a2-3ab+2b2)+(a2+2ab-2b2); 32、2a2b+2ab2-[2(a2b-1)+2ab2+2]. 33、(2a 2 -1+2a )-3(a-1+a 2 ); 34、2(x 2 -xy )-3(2x 2 -3xy )-2[x 2 -(2x 2 -xy+y 2 )]. 35、 - 32ab +43a 2b +ab +(-4 3 a 2 b )-1 36、(8xy -x 2+y 2)+(-y 2+x 2-8xy ); 37、2x -(3x -2y +3)-(5y -2); 38、-(3a +2b )+(4a -3b +1)-(2a -b -3) 39、4x 3-(-6x 3)+(-9x 3) 40、3-2xy +2yx 2+6xy -4x 2y 41、 1-3(2ab +a )十[1-2(2a -3ab )]. 15、3x 2 -[7x-(4x-3)-2x 2 ] 16、a 2b-[2(a 2b-2a 2c )-(2bc+a 2c )]; 17、-2y 3+(3xy 2-x 2y )-2(xy 2-y 3). 18、2(2x-3y )-(3x+2y+1) 19、-(3a 2 -4ab )+[a 2 -2(2a+2ab )]. 20、5m-7n-8p+5n-9m-p ; 21、(5x 2 y-7xy 2 )-(xy 2 -3x 2 y ); 22、3(-3a 2 -2a )-[a 2 -2(5a-4a 2 +1)-3a]. 23、3a 2 -9a+5-(-7a 2 +10a-5); 24、-3a 2 b-(2ab 2 -a 2 b )-(2a 2 b+4ab 2 ). 25、(5a-3a 2 +1)-(4a 3 -3a 2 ); 26、-2(ab-3a 2 )-[2b 2 -(5ab+a 2 )+2ab] 27、(8xy -x 2+y 2)+(-y 2+x 2-8xy ); 28、(2x 2 -21+3x )-4(x -x 2+21);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22整式的加减3

2.2 整式的加减(3)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题意列出式子: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整式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难点:列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去掉括号前是负因数的括号.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去括号规律. 教学过程: 活动1.问题引入:回顾、思考 1.多项式中具有什么特点的项可以合并,怎样合并? 2.如何去括号,它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例1.计算:-----------------------------。 例2.计算:-------------- 问题:去括号要注意?---------- 活动3.例7:笔记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小红买3本笔记本,2支买圆珠笔,小明买4本笔记本,3支买圆珠笔。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议:-----------------(两种解法--) 活动4.集中探究。学生自主完成,再共同评议-----。 例8.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厘米).

(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2)做大纸盒比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启发小结: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活动5.例题探讨 (学生自主完成) 例.求1 2 x-2(x- 1 3 y2)+(- 3 2 x+ 1 3 y2)的值,其中x=-2,y= 2 3 . -------------------------。 (原式=-3×(-2)+(2 3 )2=6+ 4 9 =6 4 9 ) 活动6.巩固练习 1.课本第69页练习1、2、3题. 活动9.课堂小结 整式加减是代数式的基本运算,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在进行整式加减时,如果遇到括号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整式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上,因此数的运算性质在整式运算中仍适用. 活动8.作业布置 1.课本第70页第3,6,8题.

Excel四舍五入 造成的数据误差的解决方法

Excel四舍五入造成的数据误差的解决方法 很多朋友都在使用Excel编辑、处理各种数据报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Excel自动计算的结果与我们自己手动计算的结果会出现一个误差。例如Excel工作表中有B2=16.18、C2=12.69,将B2与C2之和乘以0.11,将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再将结果乘以3.12,再“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Excel 的计算结果是“9.91”,而我们手工计算的结果是“9.92”。是什么原因造成Excel计算错误呢?难道Excel也会犯迷糊?非也!Excel并不会犯迷糊,造成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四舍五入”。 我们设置表格的时候,在“单元格格式”窗口中设置的“小数位数”只能将单元格中的数值“显示内容”四舍五入,并不能对所存放的“数值”四舍五入。换句话说,显示内容和实际存放内容(即参与运算的内容)并非完全一致。因此,造成Excel 计算结果与实际需求出现误差的元凶正,正是单元格数据的显示内容与参与计算内容的不一致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误差呢? 方法一、其一是利用Round函数对小数进行精确的四舍五入,其格式为:round(number,num_digits),其中“number”为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字或运算公式,num_digits指定四舍五入的位数。针对本文所述问题,我们只需在D2单元格中输入“=Round((B2+C2)*0.11,2)”,在“E2”单元格中输入

“=Round(D2*3.12,2)”即可。 方法二、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Excel进行一下简单的设置来达到精确计算的目的,点击Excel菜单栏的“工具/选项”,在弹出的“选项”窗口中切换到“重新计算”选项卡,在“工作簿选项”栏中将“以显示值为准”复选框打上钩,点“确定”按钮即可(如图)。 方法三、“=INT(单元格+0.5),再缩小小数位数”

中国的气候 及其极值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 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Excel四舍五入函数的用法

Excel四舍五入函数的用法 Excel四舍五入函数的使用技巧: 语法:ROUND(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字;num_digits为指定的位数,number将按此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注意:如果num_digits大于0,则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如 果num_digits等于0,则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果 num_digits小于0,则在小数点左侧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函数应用实例:消除计算误差 假设Excel工作表中有D2=356.68、E2=128.12,需要将D2与E2之和乘以0.1,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再将这个结果乘以 1.36(取两位小数)得到最终结果。 一般用户的做法是选中某个单元格(如F2),使用“单元格”命 令将它的小数位数设为零,然后在其中输入公式 “F2=(D1+E1)*0.1”。再将G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设成两位,最后把 F2*1.36的结果存入其中就可以了。从表面上看,上述方法没有什 么问题。因为(D1+E1)*0.1在F2单元格显示48(注意:是显示48),如果F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为零,(D1+E1)*0.1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 就是48。接下去却出了问题,因为F2*1.36的计算结果是65.90, 根本不是48*1.36的正确结果65.28,其中65.90是(D2+E2)*0.1未 经四舍五入直接乘以1.36的结果。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单元格格式”、“数字”选项卡设置的“小数位数”,只能将单元格数值的显示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并不 能对所存放的数值进行四舍五入。换句话说,单元格数值的显示结 果与实际存放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计算工资 等敏感数据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在上例中,F2单元格内的数值虽然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编制:周桂喜 【考纲要求】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纲分析】 1、结合等值线考察局部地区气候是近年高考的重点。等值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线等)是重要的考查手段,需要认真掌握。 2、近几年来中国气候部分的考查不仅局限在气候基本知识的考查(气候的判断、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类型),更重要的是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对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区域发展等的影响。这也是高考的重点。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①0℃等温线——秦岭—淮河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兰州附近河谷:等温线向上游凸。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⑤最低温处——漠河⑥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近,但一月(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四川盆地因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寒潮(冬季风)影响较弱,气温偏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形为平原,地势开阔,是北方南下冷空气的主要通道,气温偏低。⑦东部等温线与纬

线大致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响小,纬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等温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 而西部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作用大,成为主导因素,因此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布比较一致,所以等温线比较弯曲,甚致出现闭合(盆地或或山地)。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④七月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因受地势影响,七月均温较低(小于20℃),其他地区高温。⑤夏季,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冬季偏低,反映了我国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⑥我国“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⑦东部等温线与海岸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夏季由于南北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量差异小,使纬度因素作用减弱,导致海陆位置作用增强,特别是夏季东部季风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控制,加强了海陆因素的作用而成为主导因素,所以东部等温线与海岸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因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成为主导因素,山地因海拔高而成为冷中心,盆地因海拔相对较低和盆地热效应而成为热中心。所以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 思考:1、青藏高原气温低,为何太阳辐射强? 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低值出现在哪里?原因有哪些? 二、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1、划分依据: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2、温度带的划分(生长期和积温)及各带特点(跨温度带最多的是甘肃省,其次是新疆、云 南、内蒙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