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判断题题库

公务员判断题题库

公务员判断题题库
公务员判断题题库

“六五”普法+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考试试题汇总【1】

判断题

(共597道)

1 平等对待主要包括反对特权、禁止歧视、同情弱者、打击强者。(×)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

3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4 法治可以脱离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所提供的社会条件。(×)

5 把法治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在现代社会不具有普遍性。(×)

6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9 执法为民理念,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法治理念,其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0 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11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2 严格依法办事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

13 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14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15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6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7 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在1998年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的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

18 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19 2004年发布的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法治政府”的新概念,将“建成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最终目标,并提出了5年的建设期。(×)

20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并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

21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两个重点:一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二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里的一个“全面”、一个“加快”,为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22 法治政府的有限性,体现在行政机关本身职权的有限性,即行政机关只能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不能超越法律授权,这就是“职权法定”原则的要求。(√)

23 法治政府的有为性,或者说有效性,则体现在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的要求忠实地履行职责,通过积极作为努力实现依法确定的绩效目标,避免不作为或消极作为。(√)

2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公民有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其中,监督权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权利。(×)

25 2008年5月1日施行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了“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

26 合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意味着行政机关行使任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利的行政权力时,都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符合法律的规定。(√)

27 由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力越来越大,仅仅要求行政活动合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角度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28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提高程序意识,严格按照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的步骤、方式、方法、顺序、时限等规则进行。特别要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29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0 诚实守信既是政府机关的道德准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律义务,如果政府在行政管理中不能做到信守承诺,而是反复无常、出尔反尔,那么不仅会使政府失去信誉,而且会损害老百姓的信赖利益。(√)

31 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应当保持一致,这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而把国家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当做是部门权力和个人权力,或者只行使权力,不承担责任的做法都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32 法治的本质是良法之治,但有法律不等于有法治,只有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会一体遵行,法律能够自动运转,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目前,我国的法治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33 经济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经济、监管市场。(√)

3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不同机关、不同层级的职能和权责,以提高政府绩效为出发点,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落脚点,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合理规模,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这也意味着应当强调政府规模的收缩。(×)

35 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求我们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逐步习惯于依据法律既定的规则,通过财税、金融和其他经济手段履行职能,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解决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6 我国自1988年机构改革以来一直采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方式保障机构改革成果,从长远看,“三定方案”虽不具有法律权威但尚能有效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

37 目前,我国已完全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38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能否有效实施,违法行政行为能否得到有效监督和纠正,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是否公正,司法监督是否奏效。为此,应当支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并以“三权分立”的方式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39 公共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组织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

40 行政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是政府影响社会管理社会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行政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41 根据决策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影响程度,可以将行政决策区分为特别行政决策和一般行政决策。(×)

42 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

43 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县级以上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其中着重强调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听证制度,以及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包括合法性审查、事后评估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44 在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实行有效的公共参与是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途径之一。(×)

45 行政决策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包括决策执行机关、监督机关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内的主体,认为重大行政决策及执行有违法或者不适当的,可以向决策机关提出。(√)46 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遵循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法律优先原则,二是法律保留原则。(√)

47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在现行宪法颁布之前我国也存在相应行政立法。(×)

4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相对于无法可依,更需注意的是立法质量和法律冲突问题,而建立一套科学的立法评估规则和程序,为今后的立法质量提供保证是必要的。(×)

49 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范性文件数量庞杂,体系混乱,越权现象严重,并且既有的监督方式难以发挥实质效用。(√)

50 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定位为对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性行为,此外,也可以进行创设性规定。(×)

51 行政机关是执行机关,其职责和任务主要是执行和实施法律,因此从广泛意义上说,行政机关执行的所有活动和行为,均属行政执法。(×)

52 行政执法和行政服务,构成了我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中心内容,行政法上诸多制度皆围绕行政执法和行政服务展开,最后都体现在行政执法和行政服务之上。(√)

53 行政处罚的直接目的不仅是促使行政法上义务的实现,更是通过处罚造成违法者精神、经济利益、行为和自由受到限制或损害的不利后果,使违法者吸取教训。(×)

54 行政征税指税务机关依法定标准和要求,无偿地向纳税义务人收取税款的行为,其目的是取得公共财政收入和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

55 行政收费是行政机关在国家税收之外向相对人征收的各种费用,目前我国行政收费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有的为了公共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等不一而足。(√)

56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为预防或制止违法行为和危害事件发生,行政机关可以在未获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而直接采取的强制措施。(×)

57 《行政处罚法》规定: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法规、规章都不能设定,法律也不得授权。此称为法律的相对保留。(×)

58 1989年《行政诉讼法》规定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构成违法,应予以撤销,从而把法定程序要求扩展到具体行政行为。(×)

59 授益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行为所指向的当事人设定或确认权益或者减免义务的行为。(√)

60 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某种行为、确认某种权利、授予某种资格或能力的行为。(×)

61 行政奖励是行政机关通过赋予物质、精神或者其他权益,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良好品行和取得的社会成就进行褒奖的制度。(√)

62 目前,我国不仅有统一的行政奖励制度,而且各项单行法律、法规等规范之中也有相关的行政奖励制度。(×)

63 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

64 一般认为,正当程序原则包括行政公正、行政公开、行政参与三个基本原则,以行政公开和行政参与为核心。(√)

65 行政公开原则,是指所有与行政权力行使有关的事项一律应当公开。(×)

66 和谐社会应当致力于在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产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制度来公正、及时、妥善地解决所有纠纷。(√)

67 我国当前的纠纷预防和化解制度大致包括纠纷预防制度、纠纷化解制度和纠纷辅助化解制度三个组成部分。(√)

68 行政复议是经行政相对人申请,由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一项制度。(√)

69 行政调解既是一项独立的纠纷化解制度,可以单独化解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又是一项附随的纠纷解决制度,可以在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诉讼等程序中先使用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再作出复议决定或裁决。(×)

70 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下设的专门机构以中立者身份,依法裁断与合同有关的民事纠纷的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机关逐步减少了对市场活动的宏观干预。(×)

71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化解行政纠纷或者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的一项制度。由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在我国比较常见,诸如专利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土地草原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裁决、城市房屋拆迁裁决和国有资产产权裁决等。由行政机关裁决行政纠纷在我国主要是指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

72 信访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信访工作机构提出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一项纠纷化解制度。(×)

73 我国于1994年开始将仲裁委员会定性为社会组织,确立了仲裁委员会的中立地位,并且充分保障仲裁程序中当事人的自主性。(√)

74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公共应急管理领域的“龙头性”立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共应急法律体系完全成型,是推进公共应急法治建设的关键一步。(×)

75 应急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职权分配、机构设置、责任与监督等问题。(×)

76 应急法制,是调整因突发公共事件而展开的危机管理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国家机构间、国家与公民间、不同公民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的总和。(√)

77 应急预案,是行政机关等单位以各种应急法律规范为依据,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所编制的系统工作方案。(×)

78 2005年4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开始生效。这是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公务员法典,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

79 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它是保障国家各项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

80 行政问责制是一种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现代行政制度。(×)

81 人身保险,系以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并以生存、死亡或人身伤害为保险事故;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依约定给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的保险。(√)82 财产保险又称产物保险,简称产险,系以各种财产为保险标的;当这些标的发生所约定

的保险事故而导致财产遭受毁损或灭失时,依约定给予补偿的保险。(√)

83 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发生时,保险人应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对第三人给付保险金。(√)

84 保险利益,指的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当然利益。(×)

85 按照企业的所有制形态划分,我国的企业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86 按照企业的资本构成和出资者责任划分,我国的企业包括公司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国有独资企业。(×)

87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或集体性的经济组织所有,由群众集体共同劳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或营业资格的经济组织。(√)8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外国投资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无需经中国政府批准,即可在境内同中国的投资者共同举办的股权式企业。(×)

89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合作者同中国合作者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境内共同投资设立的契约式联营企业。(√)

90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91 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92 合伙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享收益,投资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93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2个以上50个以下合伙人设立,其中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

94 公司是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企业法人,在该企业中,股东以投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财产偿还债务。(√)

95 法人是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96 公司的设立,是发起人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促成公司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的一系列法律行为。(√)

97 公司资本是公司章程确定并载明的股东出资总额。通常所说的公司资本是指公司的注册资本,即公司注册成立时登记的资本额。(√)

98 有限公司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股份公司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请求召开股东会。(√)

99 股东会是由股东组成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监事分别组成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须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100 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公司执行机关,董事会负责执行股东会所做的决议,行使《公司法》所赋予的各项职权。(√)

101 设有董事的公司,董事的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每届任期不超过3年,且不可以连选连任。(×)

102 监事会是由监事组成的对公司事务执行和财务进行监督的机关,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监督执行机关职务履行行为。(√)

103 设有监事会的公司,监事会中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不少于1/5的职工代表。监事每届任期3年,且不可以连选连任。(×)

104 公司的住所是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公司的住所只能有一个,公司的住所应当在其公司登记机关辖区内。(√)

105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106 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107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108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不必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109 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110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11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112 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

113 有限公司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14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

115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116 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117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118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19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120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121 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122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三十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123 董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由公司法规定。(×)

124 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125 经理不列席董事会会议。(×)

126 监事会决议应当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127 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128 对于《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已经追究的,可以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29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30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条规定,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按照互惠原则或通过驻外使馆,我国司法机关与外国司法机关可以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131 刑事诉讼管辖,是确立刑事诉讼中国家职权主体直接受理案件职能分工和确定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权限分工的一项制度。刑事案件管辖分为职能管辖和审判管辖两类。(√)132 上级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下级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上级法院一审的,应当请求移送上级法院审判。(×)

133 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对第一审案件的管辖权,按照犯罪地划分的制度。(×)

134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级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法院审判。(√)

135 刑事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有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该案件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制度。(√)

136 《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违反这一规定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37 《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138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139 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

140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141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地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提供证据。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自我意思的人经一定程序也可以作为证人。(×)

142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和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方法和手段。(√)

143 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没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

144 《刑事诉讼法》规定,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法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145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和不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146 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

147 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148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9天。(√)

149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审判进行,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定条件和程序决定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

15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刑事诉讼中,为附带解决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151 《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犯罪行为使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了损失,检察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时,应当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152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8条、第7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在审判刑事案件的同时,对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审判。只有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查封或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

153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接受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决定启动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

154 报案、举报是每个发现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举报。(√)

155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有关的强制措施。(√)

156 侦查终结,是有侦查权的机关按照法定管辖范围,对立案侦查的案件,经过一系列侦查活动,认为案件事实、证据已经清楚,可以结束侦查活动,并对案件作出结论和提出处理意见的一种诉讼活动。(√)

157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不得超过7个月 1

158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可以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自查清身份之日起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因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理。(×)

159 在侦查中发现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检察院。(×)

160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以决定是否起诉、是否将案件交付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

161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期限1个月,以2次为限;补充侦查后移送人民检察院的案件,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162 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初步审查,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处以刑罚,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

163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审查依法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诉讼活动。(√)

164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165 人民检察院对经补充侦查,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决定不起诉。(√)166 负责案件侦查的机关认为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有错误,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复核。(√)

167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对检察机关经复查,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法院起诉。(√)

168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决定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向检察院申诉;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人,并抄送公安机关。(√)

169 刑事审判,是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案件或被害人自诉的刑事案件,在公诉人和诉讼当事人、参与人的参加下,经法庭审理,依法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170 高级法院、最高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可由审判员3人至7人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171 合议庭评议案件,如意见分歧,按多数人意见作出决定,少数人意见应当写入笔录,评议笔录由合议庭组成人员签名。(√)

172 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由审判员3人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173 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174 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公开进行;有关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175 法院审理一审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经高级法院批准或决定,延长1个半月;改变审判管辖的,自改变管辖后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自补查完毕移送法院后,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176 人民检察院发现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177 人民法院应依法定程序审理简易程序案件,在受理后20日内审结。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按公诉或自诉案件一审的规定重新审理。(×)

178 刑事第二审程序,也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所遵循的程序。(√)

179 一审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有权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上诉。(√)

180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181 人民检察院对本院起诉的一审案件,认为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

182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183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这一规定的限制。(√)

184 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二审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经过审理,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直接用判决改判,也可以用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185 死刑复核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按照法律的授权,对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进行复审核准的特殊审判程序。(√)

186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187 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由高级法院复核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法院不同意死刑判决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高级法院判处的死刑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88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189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定职权和程序提起并由法院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制度。(√)

190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不是每个案件必经的程序,只有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又确有错误的案件,被提起再审,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191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申诉。(√)

192 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错误,可以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193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194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

195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包括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或接受抗诉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196 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中,对于抗诉案件需要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决定。(√)

197 刑事执行是落实国家刑罚权的最后过程,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刑罚执行机关等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

198 交付执行,是依法定程序,将生效判决或裁定交付法定执行机关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是交付执行的机关。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交付执行。(√)199 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200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201 死刑执行的场所可以在刑场,也可以在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202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203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必须将执行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204 刑罚执行的变更,是指人民法院、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交付执行或执行过程中,发现法定需要变更执行的情形,依法变更刑罚种类或执行方法的活动。(√)

205 对于判处死刑,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的,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可以依法执行死刑。(×)206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定的不宜在监狱和其他执行刑罚机关执行刑罚的情形,依法采取的变通执行的方法。(√)

207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减刑、假释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经人民检察院并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208 1997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全面修订了1979年刑法典,这是中国现代刑法制度新的里程碑。(√)

209 刑事法律制度分为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刑法是规定刑事实体问题的基本法,规范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制度。(√)

210 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问题条款。(√)

211 属人管辖原则,是指《刑法》规定的本国公民在本国领域内外犯罪,适用本法的原则。(×)

212 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认为凡是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侵犯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犯罪在其领域之内,便行使刑事管辖权。(√)

213 《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的生效和效力终止的时间,以及刑法对它公布实施前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既往的效力。(√)

214 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处罚更轻时例外。(√)

215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产生的结果,所持有的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216 犯罪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二是行为具有违法性。三是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217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产生的危害社会结果,出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状态,也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218 《刑法》上所指的不可抗拒,是指损害结果的发生,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行为人无法阻挡或难以控制的。(×)

219 《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之为“意外事件”。(√)

220 预备犯罪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二是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三是行为人事实上未能实行犯罪。四是行为人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意志以外的原因。(√)

221 《刑法》第22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22 《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1

223 根据《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24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

225 根据《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226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27 主犯包括两种人:第一种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即共同犯罪的组织犯。第二种是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即共同犯罪的实行犯。(√)228 《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1

229 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30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即在他人对其施加精神强制,处于恐惧的状态下,不得不参加犯罪。胁从犯是国际主要刑法理论中特有的关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类型。(×)231 《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可以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32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教唆犯的特征在于:制造犯意并通过他人实现其犯罪意图。(√)

233 《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可以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34 1979年刑法典没有明文规定单位犯罪,199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海关法》中,规定了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走私罪。(×)

235 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为主体实施的犯罪,是区别于自然人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有两个特征:一是犯罪的主观动机限于为单位谋取利益;二是犯罪是由单位决定的,其可以是单位一定的集体形式决定的,如董事会决定;也可以是由单位负责人决定的。(√)

236 根据《刑法》第30条和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全部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37 刑事责任年龄,就是法律规定的应当对自己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成为犯罪的主体。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即使实施了犯罪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

238 《刑法》第17条第3款对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作了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39 根据《刑法》第1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减轻刑事责任。(×)

240 根据《刑法》第18条第4款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虽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并未完全丧失;而且,这种能力的减弱是人为的,是醉酒前应当预见的;刑法明文规定,其应当负刑事责任。(√)

241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42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243 《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未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

244 《刑法》第20条第3款对不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形作了特别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抢夺、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45 根据《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是紧急避险。(√)

246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有两个特征:一是采取紧急避险的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即超过了使受到正在发生的危险威胁的合法权益免遭损害所必须的强度;二是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即造成的损害大于了避免的损害,失去了避险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47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48 《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为了避免本人危险而采取紧急避险行为,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249 刑法中的刑罚,是国家以刑事实体基本法的形式确立的惩罚犯罪的方法和措施的制度。

(√)

250 管制,即对犯罪人不实行关押,但在社会上限制一定的自由的一种刑罚方法,由公安机关对其监督执行。(√)

251 拘役,即对犯罪人进行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刑罚方法,一般在公安机关的羁押场所执行,适用较轻的犯罪。(√)

252 有期徒刑,即对犯罪人剥夺一定时期的人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主刑。(√)

253 无期徒刑,即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仅次于死刑的严厉的刑罚方法,适用于严重的犯罪。(√)

254 死刑,也称生命刑、极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适用于危害特别严重、罪大恶极的犯罪人;我国的死刑,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

255 罚金,即对犯罪人进行经济制裁,强制犯罪人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其他非法牟利的犯罪。(√)

256 剥夺政治权利,即在一定期限内对犯罪人剥夺参加政治活动和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和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人。(√)

257 没收财产,即将犯罪人个人所有财产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犯罪中较严重的犯罪。(×)

258 根据刑法规定,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4年以下,由公安机关执行;被管制罪犯应当遵守刑法的规定,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259 根据刑法规定,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

260 根据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判处死缓后改为有期徒刑的和被数罪并罚的以外,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261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262 对审判时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63 量刑是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并确定犯罪性质的基础上,按照刑法规定的刑罚,对犯罪人进行适用的司法活动,也称刑罚裁量。(√)

264 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罪的情况。(×)

265 《刑法》第66条规定了特殊累犯,就是前罪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266 《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人员,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包括以自首论的犯罪人员,也按此原则处罚。(×)

267 刑法规定,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以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68 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这种情况,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数罪各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5年。(×)

269 缓刑,即暂缓适用刑罚。就是对被判处刑罚的人,依据法律规定,决定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刑罚的一种制度。(√)

270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71 对于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第二日计算;被判处附加刑的仍须执行。(×)

272 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被宣告缓刑的人应当遵守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漏罪的,以及缓刑考验期内违反规定的,依照刑法规定处理。(√)

273 减刑,即减轻原判刑罚,就是对已经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减轻其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274 减刑,应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由法院组成合议庭或独任庭依法审理,裁定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275 假释,是指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的罪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被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

276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其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277 时效,是刑法规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过了这个期限,不得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278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20年不再追诉。(×)

279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5年不再追诉。如果25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80 《刑法》规定,两种情形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第一,在检察、公安、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第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281 追诉时效期限都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就是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算。(×)282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逐渐与反垄断法相分离的,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关于假冒的侵权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83 市场混淆行为主要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者近似的名称、包括、装演,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使人误认是他人商品;伪造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伪造产地等。(√)

284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以广告或者其他方式,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成分、性能等进行夸大虚假的宣传,误导消费者,谋取竞争上的优势。(√)

285 商业诋毁行为是指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86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287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88 掠夺性定价行为是指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两倍以下的价格销售商品。(×)

289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不得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290 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行为是指经营者不得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抽奖销售的最高奖金金额不得超过10000元。(×)

291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排挤

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地位;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292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指定商品,或者禁止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或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293 依据《民法通则》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94 按照发生原因的不同,债可以分为合同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以及侵权行为之债。(√)

295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理由,某人获得了他人的利益,并造成了他人的损失。(√)

296 民法中的侵权行为,是指导致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的非法行为。(×)

297 在我国,合同指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98 以合同的成立是否要求有特定的形式为标准,可以把合同分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

299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导致合同不成立或无效,那么他就要赔偿相对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300 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完全地、适当地完成其合同义务,使得债权人的权利得以实现,从而消灭双方之间的债的关系。(√)

301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对方相应的履行请求。(√)

302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有先后履行顺序时,若后给付义务人的财产在合同订立后明显减少,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危险时,先给付义务人有权在对方履行或提供担保前,中止自己的履行。(√)

303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规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304 违约责任,就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

305 在无偿合同中,主观过错也会导致违约责任的形成。(√)

306 继续履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合同的相对方请求法院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的内容继续履行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替代。(×)

307 损害赔偿是指违约行为发生后,违约方对于对方所遭受的损失应该给予赔偿。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

308 违约金可以由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予以约定,若当事人没有约定,则在违约责任产生后由当事人协商,或由法院判定。(√)

309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时由合同一方交给另一方,若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则他无权要回定金;若收受定金一方违约,则他必须双倍返还定金。(√)

310 情事变更指的是在合同成立后,订立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影响到合同的目的,而这种变化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此时即使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也不承担违约责任。(√)

311 我国的商法体系包括商主体、商行为、商事营业、商号、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海商法。(√)

312 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商事关系是平等主体间基于营利性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

313 商法总体上是私法,即调整平等主体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314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315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316 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注重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317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18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19 国务院的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3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321 在我国,人民是制宪主体,只不过是间接行使该项权力而已。(√)

322 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323 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324 县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可选举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国体的规定。(√)

327 人格权主要是指姓名、名誉、肖像和人身等权利。(√)

328 美国于1789年制定了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29 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制定了欧洲第一部宪法,并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序言。(×)330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在1919年7月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根本法》(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3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32 宪政主要是指按照宪法组织国家并以宪法规定进行政治运作的政治形态,现在也常把其所保证和实现的价值如自由、人权等作为其概念阐述,甚至制度安排如有限政府、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违宪审查,以及政治制度表现形式的民主选举和多党制也被吸纳进来。(√)333 《宪法》序言存在有拘束力和无拘束力两种看法,而中国是采取对宪法序言有拘束力的,也就确定不分序文与内文都有“法律的形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34 1954年,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主持下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此部宪法。(×)

335 1982年宪法是改革的产物,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结构也作了符合世界宪法发展趋势的调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336 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全形成,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337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载入宪法之中,使之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338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339 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基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两个方面。(√)340 在近代宪法发展史上,第一个真实确认国家阶级属性的宪法是1919年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341 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雏形。(√)

342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343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以左右政治走向。(×)

344 《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经济制度。(×)

345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46 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成员共有、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347 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既可以是国家所有,也可以是集体所有。(√)

348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垄断和发展。(×)

349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350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形式。(√)

351 根据《宪法》第11条,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帮助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352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社会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报酬,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则。(×)

353 “政体”,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政权的构成、组织程序和最高权力的配置情况,以及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方式。(√)

354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总结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355 目前,世界上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君主立宪制,在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的权力不同程度地受宪法和议会的约束;二是共和制,一般是指国民享有统治权并选举代表或公职人员行使此项权力,即“共和政体”,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叫“共和国”。(√)

356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以民主为根基,以集中为规制,既可避免多数人的暴政,又可阻止独裁。(√)

35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58 民族自治地方按行政地位,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359 特别行政区政府架构中,行政长官具有双重法律地位,既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又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360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361 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并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362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其中铁路运输法院现将脱离铁路系统并归入各相应地方。(√)

363 人权的本质在于尊重人作为人的尊严,国家作为保护人权的主体,必须尊重和保护所有个人享受人作为人应当具有的尊严与自由。(√)

364 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并且受到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资格。(√)

365 为了维护社会、国家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国家可以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以取得权利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366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与示威、罢工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367 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保护个人免受国家任意干预其自由权,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

368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它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维护其尊严的重要方面。(√)

369 受教育权和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70 加强宪法实施,必须维护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宪法同时赋予了人民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

371 认真执行宪法、拥护并模范遵守宪法,是《公务员法》规定的成为公务员的基本条件和公务员必须履行的首要义务。(√)

372 监督宪法实施,是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宪法的遵守和执行。(√)

373 2007年12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进一步提出政法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之上、宪法和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

374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纠纷出现在所难免,但只有在宪法的框架内对这些矛盾予以解决,才能合理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宪法应当成为公务员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最高准则。(√)

375 违宪是对国家制度、法治原则最严重的破坏和对公民基本权利最严重的践踏。(√)376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是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除香港和澳门外,任何部门、任何地方都不能各搞各的相互割裂的所谓“法律体系”。(×)

377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而依法行政的核心则是行政机关必须在宪法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按宪法规定的组织、职能和程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事务。(√)378 各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按照宪法规定行使国家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工作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否做到公正司法,对于树立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至关重要。(√)379 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380 公务员在执行和遵守宪法的过程中,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宪法理念;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培养宪法意识;四是要树立宪法思维,提高应用宪法的能力。(√)

381 胡锦涛多次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382 加强党对宪法实施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对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统一、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383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全党同志、全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384 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以及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的地位,高度重视各级公务员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重要性。(√)

385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

的权威。(√)

386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保证。(×)

387 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地位,决不应当使党员在国家生活中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只是使他们必须担负更大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必须在遵守宪法和一切其他法律中起模范作用。(×)

388 人民群众是保证宪法实施的伟大力量,只有当全体人民熟悉宪法、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运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并监督一切组织和机关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宪法时,宪法实施才有深厚广泛的社会基础,宪法尊严才能深入人心。(√)

389 《宪法》的规定主要是靠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去执行的,因此进一步贯彻执行宪法,保障宪法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一切国家机关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职权,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滥用权力,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

390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91 为进一步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宪法监督机制,使宪法实施监督机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92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各级公务员行使权力的根本准则;宪法是立法和决策活动的基础,遵守宪法能够保证公务员的决策活动具有正当性。(√)

393 现代《宪法》的核心精神是授予和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执行和遵守宪法就是运用权力增进社会福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394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是指因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如因错误、被欺诈、被胁迫而为意思表示的情形,法律赋予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害的当事人以撤销权的法律行为。(√)

395 在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这两种情形下,当事人的任何一方都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法律行为。(√)

396 行为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实施法律行为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该法律行为。(√)

39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也就是说,撤销权的行使须采取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而不能直接向相对人主张这种要求。(√)398 狭义的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

399 广义的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为,并将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

400 在无权代理中,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代理人的行为也能对被代理人产生约束。(√)401 能够成为代理的对象的,通常是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不能成为代理法律关系的客体。(√)

402 书画爱好者甲与著名画家乙达成一项协议,甲愿支付5万元购买乙的画作,在这样的情形下,画家乙就不能委托他人以代理的方式来完成协议的内容了。(×)

403 甲希望乙代为购买一批办公用品,并在授权时表明了办公用品在种类、数量、价款等方面的要求,乙在购买办公用品时随意变更被代理人的意思,虽然被代理人发现后并未提出异议,但这种代理行为依然是无效的。(×)

404 民事权利,形象地说,就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一种可以自由支配的利益,而这种利益能够得到法律强制力的保护。(√)

405 民事义务指的是为了保证民事权利的实现,法律为特定的民事主体设定的某种强制性负担。(√)

406 财产权是以财产为客体的民事权利的统称,财产权所保护的利益具有经济价值,可以脱离权利人而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转。(√)

407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于物进行支配,从而排他地享有物上利益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08 债权是指权利人要求其他主体作出一定行为,以满足自己特定利益的权利,主要包括合同债权、侵权之债债权、无因管理之债债权和不当得利之债债权。(√)

409 人身权是以主体的人身性要素作为客体的权利,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410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于其创造出的智力成果进行支配和独占性使用的权利,知识产权中既有财产性内容,也有人身性内容。(√)

411 支配权是指对于权利客体直接支配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支配权强调权利主体对于客体的直接作用,与支配权相对的义务多是以尊重和不干涉为内容的消极义务。(√)

412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的实现必须依赖相对义务人的给付行为加以辅助。(×)

413 抗辩权是指能够阻止他人请求权效力的民事权利,抗辩权人有权拒绝对相对人履行义务。(√)

414 形成权是指依权利人的单方意思表示而设定、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这种权利一般都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

415 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依照权利内容所实施的,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作出的特定行为。(√)

416 权利行使自由原则赋予了民事主体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各种选择的自由,通过对于自主选择的尊重达到个人利益实现及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有序的双重目的。(√)417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在行使权利时要诚实行事,不欺诈、不隐瞒,重信用,守规则。(√)

418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违反权利应有的社会目的,也不能超出权利范围的界限。(√)

419 公力救济是指通过公权力机关的介入,以公权力机关行使法律授权的强制行为对民事权利予以保护。(√)

420 自力救济是指由权利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制阻止侵害人的行为,维护自身的利益。(√)

421 民事责任,就是指民事主体由于违反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承担的一种不利后果。(√)

422 民事责任能力,就是民事主体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主体若不具备民事责任能力,则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423 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主要是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424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25 规定国家与个人间的权力与服从关系的法律是公法,规定平等主体的个人间关系的法律是私法。(√)

426 民法是对平等民事主体间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调整,属于私法。(√)

427 民法是民事实体法,规定的是民事主体间财产和人身关系的具体内容,从而区别于规定权利义务实施程序的程序法。(√)

428 资产阶级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将争取来的平等关系法定化,初步形成了近代民法。(√)429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围内的广泛的行为自由,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可以自由决定其行为,排除国家公权力的干预。(√)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备考考生想要在逻辑推理部分中取得高分,试题练习尤为重要,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一) 1、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 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如果上述情况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是( )。 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是武术学校的学员 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2、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乙、丙、丁都没派去 D、乙、丙、丁都派去 3、S市一所小学的学生户籍情况比较复杂,所有三 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

据此,可以推出( )。 A、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 B、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级学生 C、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D、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 4、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判定下述哪项正确?( ) 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 B、天气晴朗 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 D、今天是星期六 5、所有甲公司的员工上班时都穿制服,小李上班时穿制服,所以小李是甲公司的员工。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所有得病的同学都没参加此次运动会,小明没得病,所以小明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B、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C、所有的鸡都不会飞,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所以鸡不属于鸟类 D、所有的酒类喝多了都对身体有害,可乐不属于酒类,所以可乐喝多了对身体无害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答案 1、答案: A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精解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B.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C.具有我国国籍的人D.出生在我国的人 【答案及解析】C 公民的法律意义就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故选C。 2.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A.幼儿园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时吸烟 B.父母逼迫19周岁的女儿嫁给一外地人 C.某营业性舞厅领班让17周岁的小明进入舞场 D.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不让自己10岁的儿子上学 【答案及解析】B 不满18周岁才是未成年,所以父母逼迫19周岁的女儿嫁给一外地人并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可能违反《刑法》或《妇女权益保障法》,故选B。 3.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是()。A.某单位辞退了怀孕的小李 B.某单位招收了一位年满17周岁的未成年女工 C.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让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辍学回家干活 D.某公司未经王女士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将其肖像印发在广告画上 【答案及解析】B 凡年满16周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工作,并不视为童工,没有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因此选B。 4.★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A.基层行政机关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层群众性组织 【答案及解析】C 根据《宪法》第111条,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选C。 5.★★“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一说法是指()。A.政府应该强化集权B.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 C.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D.政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导航员 【答案及解析】B 文中把掌舵比喻为决策,划桨比喻为执行,故选B。 6.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开始生效。所谓的政府采购,本质上是()。 A.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 B.政府依法购买商品和劳务 C.政府委托民营企业为其购买商品和劳务 D.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投标机制 1 / 4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目及答案 定义判断测验是测查公务员备考考生推理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因此考生要多加练习试题,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目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目(一) 1、定义: ①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总是在许多对象中有选择地突出地反映某些对象,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突出地反映某些特性。 ②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词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以及人们对知觉对象的态度等,对理解和领会知觉对象都有很大影响。 ③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就叫做知觉的恒常性。 典型例证: (1)张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注意到靠近窗口的那个男孩。 (2)王先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主任问好。 (3)老孙家昨夜电视突然闪出火花,老孙迅速拔掉电源。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法律文书是指法律机关依法制作的在其法律活动中承担法律职能、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力的文书。 下列属于法律文书的是( )。 A、张某关于其死后财产分割问题的遗嘱 B、法院关于冻结李某银行账号的裁定 C、检察院关于调整上下班时间的公告 D、公安局关于规范干警职务行为的十条禁令 3、绿色公关是指企业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关,选择具有“绿色”特征的媒体开展传播活动,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和竞争优势的一系列公关活动。下列属于绿色公关的是( )。 A、某快餐店通过植树节宣传减少包装节约资源,营造经营氛围 B、人民网举举办以“发展低碳经济引领绿色潮流”为主题的论坛 C、某小区居委会在小区举办垃圾分类现场竟赛,受到住户欢迎 D、某软件公司推出一款绿色软件,无插件,无需安装即可使用 4、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正义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方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都不能仲裁:①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普法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普法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6、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7、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8、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或规定用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程用地。(×)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公布实施。( X )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1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

公务员考试判断题库

三、判断题 118. 公务员法中确立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9.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且本机关没有合适人选的,应当通过适当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任职人选。(×) 120.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 121.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122.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123. 公务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124. 给予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奖励,按照规定的权利和程序决定或者审批。(×)125. 对公务员监督发现问题的,一律予以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调整、处分。(×) 126.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撤销或者改正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决定或命令的,公务员可以不执行该决定和命令。(×) 127. 公务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28. 公务员有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129. 公务员的培训经费不列入财政预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按需求收取。(×) 130. 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可以互相转任、兼任;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 131. 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实行能上能下。对不适宜或者不胜任现任职务、职级的,应当进行调整。(√) 132. 公务员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违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必须免予处分。(×)133. 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可以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134.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135. 公务员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 136. 公务员培训情况、工作资历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137.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 138. 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向参与特定时期、特定领域重大工作的公务员颁发纪念证书或者纪念章。(√) 139. 对公务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140. 公务员应当自觉接受监督,按照规定请示报告工作、报告个人有关事项。(√)141. 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三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142. 对省部级正职以下的领导成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交流。(×) 143. 对公务员的处分,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机关不得因公务员申辩而加重处分。(√) 144. 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可以采取挂职方式选派公务员承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或者其他专项工作。(√)

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6、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7、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8、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或规定用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程用地。(×)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公布实施。( X )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1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 15、因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被吊销驾驶证的,10年内不得重新申领。(错) 16、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除被罚款外将被并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 17、交通警察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对) 1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一律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19、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20、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21、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22、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全文公开。( X ) 23、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通过诉讼收取适当经济利益。( X )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银行招聘等公职考试中,逻辑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方面,试题练习是考生提分的关键,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一) 1、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 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 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2、红红、丹丹、阳阳、珍珍和慧慧是同一家公司的 同事,因工作的需要,她们不能同时出席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她们的出席情况是: (1)只有红红出席,丹丹、阳阳和珍珍才都出席; (2)红红不能出席; (3)如果丹丹不出席,阳阳也不出席; (4)如果阳阳不出席,慧慧也不出席; (5)已经决定慧慧出席发布会。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 )。 A、丹丹出席发布会,阳阳和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B、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和阳阳不出席发布会 C、阳阳和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不出席发布会 D、丹丹和阳阳出席发布会,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3、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4、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推断一定成立?( ) 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II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投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III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定义判断(604)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定义判断(604) 1.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其特征有两方面:一是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周;二是对作品的使用应当属于作者所在单位的正常工作或业务范围之内。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属于职务作品的是( )。 A.梅晓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长,她在工作之余整理、撰写了《护士长手册》;得到了院长的夸赞 B.宏阳公司内刊征稿,编辑部主任郝奇写了一篇《观史小记》投稿,很快就被刊登出来 C.图书发行部王经理要求员工除了要完成发行任务之外,每月必须写三篇宣传软文用于产品宣传工作 D.中学语文教师刘莲子自幼爱好古典文学,她在教学之余写了一部小说《后宫传奇》 2.政府职能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政府职能缺位的是( )。 A.甲地一些开发商在进行价格备案时,将备案价格定得高于当前市场价,再通过逐幢打折的方式销售,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击

B.乙地政府对其本应该为乙地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 C.丙地政府部门为了保护本地电视企业,规定了外地电视企业入驻丙地的最低价格 D.丁村村委会成员没有将上级政府部门划拨的抗震救灾物资正常发放 3.污名化: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标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下列现象不属于污名化现象的是()。 A.某市治安日益恶化,市民都抱怨是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恶果 B.杭州出生的魏某鄙视农村来的妻子,认为她邋遢土气,没文化 C.某餐厅打出招聘广告:“本餐馆招收服务员一名,XX省的人一概不考虑” D.在旧上海,苏北人被视为懒惰的群体,被排除在上海人通婚圈之外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考生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平时的时间中要多加练习行测常识模拟题,争取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一) 1、我国“神舟一号”实验飞船成功发射的时间是( )。 A、1999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6年 2、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 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 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3、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西红柿的果实中,科学证明,番茄红素可以有效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烹饪西红柿时,能够使人体最大限度摄取番茄红素的做法是( ) A、水煮后喝汤 B、蒸煮后直接食用 C、过油炒菜食用 D、凉拌食用 4、下列有关现代科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 B、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C、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 D、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5、计算机安全是当前安全保密工作的重点之一。下列选项中,( )属于对计算机安全保密认识的误区,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有可能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A、文件删除后就不可恢复 B、在内网上以文件共享方式传递文件是安全的 C、计算机病毒是造成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D、防火墙安装得越多,越有安全保障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答案 1、答案: A 解析: 神舟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 A项: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 B项: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C项: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 D项: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把”阿波罗11号”送往月球,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1).doc

判断题共(222)题 1. 分类法定期于月末进行成本计算,其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是否 答案:否 2. 简化的分批法,由于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 又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是否 答案:是 3. 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是否 答案:是 4. 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费用是一种损失,不应计入运输成本。 是否 答案:否 5. 定额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任何企业均可使用定额法。 是否 答案:否 6.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是否 答案:否 7. 在产品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应该在制造费用结账之前进行。 是否 答案:否 8.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是否 答案:否 9.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是否 答案:是 10. 成本报表的格式、内容及编报时间一般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特点和企业管理的具体要求 而确定。 是否 答案:是 11. 联产品在分离点前发生的成本称为综合成本即联合成本。 是否 答案:是

12.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而企业内部各个作业中心能否提供真实可行 的数据资料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成败的关键。 是否 答案:是 13. 采用简化分批法,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会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是否 答案:是 14.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都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 是否 答案:否 15.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 是否 答案:是 16. 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过程产生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是否 答案:否 17.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并且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 用比重差不多的产品。 是否 答案:是 18. 隐性成本是实际发生但是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包括停工损失、降级损失和折旧损失, 此类成本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 是否 答案:是 19. 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无关。 是否 答案:否 20. 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是否 答案:否 21. 品种法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是否 答案:是 22. 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是可比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计 划成本相比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是否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技巧:背口诀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技巧:背口诀 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确定3月21日发布,3月22日至3月30日进行网上报名,4月22日进行公共科目笔试。 目前,很多考生都在准备2017年4月份的多省公务员考试,由于行测题目具有题量大、题型多样、知识点复杂、做题时间有限等特点,那么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行测考试当中出奇制胜的法宝。逻辑判断题目是判断推理模块当中难度较高的题型,也是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题目,那么中公教育专家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针对于逻辑判断中必然性推理的反对关系,如何快速进行秒杀的好方法。 我们先看一道例题: 例: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 12人都会使用 B. 12人都不会使用 C. 仅有一人会使用 D. 不能确定 解法一: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有些是”和“有些非”为下反对关系,根据下反对关系的性质,第一句和第二句必然有一真,再根据题干可知只有一真,因此“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为假话,可以推出“所长会使用计算机”。根据“某个是”可以推出“有些是”,因此第一句为真话,故第二句话为假,假话变成真话后可得到正确答案为“所有是”,即事务所12人都会使用计算机,答案为A项。 这种做法观察后可知,实际操作起来既浪费时间,而且由于用到多对推出关系和反对关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题干较为复杂,考生在做题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出现。因此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需要大家熟记一个口诀:①题干出现上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同;题干出现下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反;②正确选项如果有“所有”就选“所有”,最具代表性,没有“所有”选“有些”。 我们来验证一下是否可以用这个口诀来做题: 解法二:通过观察题干“有些是”、“有些非”,断定二者为下反对关系,并且“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句话应写作句式-“某个非”,根据公式①,正确选项要与“所长不会使用”即“某个非”中“非”相反的选项,因此正确答案在A项和C项中间,根据公式②,则答案要选“所有是”,因此正确选项为A项。

2013年公务员法自整判断题

判断题 1、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岗位序列。 答:错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2、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 答:错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3、公务员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答:正确 4、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 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答:正确 5、考录制度是整个公务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错考录制度是整个公务制度的核心内容。 6、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务空缺 答:错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7、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答:正确 8、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答:正确 9、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答:正确 10、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答:正确 11、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平时考核的方式。 答:错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方式。 12、定期考核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答:正确 13、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答:正确 14、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答:正确 15、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委任制 答:错误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16、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答:正确 17、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岗位空缺。 答:错误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18、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领取兼职报酬。 答:错误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19、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 逻辑判断

2018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逻辑判断()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需要报考者有清晰的思维。 [行测逻辑判断题] 1.人类中的智力缺陷者,无论经过怎样的培训和教育,也无法达到智力为正常水平者能达到的智力水平,同时,新生婴儿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尤其是人类社会环境的刺激也同样达不到人类的正常智力水平,甚至还会退化为智力缺陷者。 下列哪项作为上述这段叙述的结论最为恰当?( ) A.环境刺激接近的条件下,人的智力直接取决于遗传的质量 B.人的智力主要受环境的制约 C.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会对人的智力产生长远的影响 D.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的素质状况的优劣 2.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3.某分公司向上级人事部门打报告,要求新进几名工作人员。但是上级人事部门否决了该分公司的要求,理由是工作人员的数量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根据该分公司目前的工作任务,现有的工作人员已经足够了。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级人事部门的决定?( ) A.该分公司的工作效率比较高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定义判断(350)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定义判断(350) 1.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看电视,途中教师甲因取东西暂时离开,小孩乙将一硬物掷向电视机,致使电视机爆炸,溅起的碎片同时将另几名小孩划伤,造成电视机损失3000元,受伤小孩治疗费 用8000元。根据上述定义,该损失应由谁赔偿?() A.甲与幼儿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甲与乙的监护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C.乙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D.由乙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责令幼儿园适当赔偿 2.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息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根据上诉定义,以下情形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是()。 A.甲公司连续5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B.乙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公司股东要求查询会计账簿,被公司拒绝

C.丙公司经理私自以公司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司董事会就此提出诉讼 D.某公司拖欠丁公司大笔贷款已近两年,而丁公司董事会和经理未采取任何措施索要 3.替代效应: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其它物品来替代变得昂贵的该种物品,从而最便宜地获得满足。下列不属于替代效应的是()。 A.咖啡涨价,喝茶的人多起来 B.某股票升值,很多人争买该股票 C.电子邮件比邮政发信便宜,所以更多的人使用电子邮件 D.某纺织厂的麻原料价格上升,改用较便宜的棉来生产 4.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质痕迹和物品。物证的特征是它的外形、质量、特性和所在的位置等,反映了某些案件事实,人们可以此来证明案件的事实真相。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物证的是()。 A.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勘测现场时拍摄的现场照片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

最新公务员考试精品资料 2019. 4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每道题围绕常识性问题列出若干备选项,要求从中选出正确答案,本题型均为不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本篇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训练题。 1.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6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乙去世。该租赁合同的性质如何?() A.附始期的合同 B.附终期的合同 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D.附延缓条件的合同 2.下列关于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部有权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B.商务部有权设定行政许可 C.上海市市政府的规章有权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D.国务院决定对纺织品进出口实行配额限制 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合法干涉公司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条件是()。 A.国家荣誉的需要 B.国家利益的需要 C.国家安全的需要

D.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4.马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甲县公安机关依法拘传讯问,自拘传之日起,马某在侦查阶段享有下列哪些诉讼权利?() A.自行辩护的权利 B.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 C.另行委托辩护人 D.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拒绝回答 5.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并罚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B.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1个DNA分子具有多个基因 D.基因的复制是通过DNA的复制而实现的 7.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A.绿色文化 B.生态文化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逻辑判断(364)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逻辑判断(364) 1.核酸是什么?核酸与蛋白质均是生物所特有的重要大分子。核酸不但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成分,还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变异等重大生命现象起着主宰作用。它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由核苷酸的3位和5位磷酸键连接而成。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对“核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酸是生物体所特有的重要大分子,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成分 B.核酸分成由核苷酸的3位和5位磷酸键连接而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 C.核酸是核苷酸、核苷、碱基的混合物 D.核酸是对生物体的重大生命现象起着主宰作用的物质 2.一位橄榄球教练这样教导他的队员:“橄榄球比赛,从来是以结局论英雄,在球场上不是赢家,就是输家,在球迷的眼里,要么是勇者,要么是弱者,由于所有的赢家都是勇者,所以每个输家都是弱者。”以下选项最有力地支持教练观点的是()。 A.在球迷看来,球场上勇者必胜

B.在球迷眼中,有些输赢未必是公正的 C.输赢不是区分勇者和弱者的唯一标准 D.在球迷眼中,队员的拼搏精神更为重要 3.夫妻两人带着他们的一个孩子在路上遇到一名记者。记者问孩子:“你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呀”记者没听清孩子的回答。孩子父母中的一个人说:“我孩子回答的是‘我喜欢看动画片’。”呆一个接着说:“这孩子在撒谎。她不喜欢看动画片。”这家人中男性从不说谎,而女性从来不连续说两句真话,但也不连续说两句假话。如果上述陈述为真,那么可以推出()Ⅰ、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母亲。Ⅱ、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父亲。Ⅲ、孩子喜欢看动画片。 A.只有Ⅰ B.只有Ⅱ C.Ⅰ和Ⅲ D.不能确定 4.很多自称是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人,尽管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在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但其实他们并不真正属于这个行业,因为足球的比赛和训练并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上面这段话在推理过程中做了以下()假设。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题及答案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银行招聘等公职考试中,定义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方面,试题练习是考生提分的关键,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题(一) 1、焦虑障碍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 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焦虑障碍的是( )。 A、丽丽只要乘坐拥挤的火车,就害怕到站时下不了车,整个旅程一直焦躁不安 B、东东只要听到打雷就浑身发抖,坐卧不宁,甚至 出现呼吸急促、头晕的症状 C、强强自从观看了某车祸视频后,经常梦到车祸现场,他因此日日酗酒 D、亮亮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总认 为“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 2、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 办法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意愿目标。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直接调控方式的是( )。 A、商品房价的市场供求规律自发调节 B、银行贷款实行额度控制 C、住房分配采取行政配给 D、超缺物资实行定量供应 3、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

律而不是机械理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经济形态。 下列不属于循环经济做法的是( ) A、变单程式经济为循环经济 B、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型经济 C、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 D、退田还湖、退耕还林 4、从权利: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从权 利是指在互有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效力制约的权利。从权利随主权利的存在而存在或消灭而消灭。 下列属于从权利的是( )。 A、抵押权 B、债权 C、著作权 D、上诉权 5、赋、比、兴指的是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赋:铺 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使此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兴: 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的是( )。 A、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B、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C、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D、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题答案 1、答案: D

行政执法考试题库3-判断题及答案

题库3-判断题 制定《行政强制法》的目的是: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A.对 B.错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也可以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A.对 B.错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对 B.错 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因工作需要,可以将行政强制措施权委托给其他机关。 A.对 B.错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实施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时,查封、扣押的期限一律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A.对 B.错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经催告,当事人逾期无正当理由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A.对 B.错 李某因超生被计生部门处以罚款。李某拒不缴纳罚款,计生部门可以采取停止供水、供电等方式迫使李某履行行政决定。 A.对 B.错 某广告公司在道路两侧及隔离带设置广告牌,遮挡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妨碍了安全视距。为此,当地交管部门责令该广告公司排除妨碍。由于该广告公司经书面催告后无故拒不执行,交管部门对其处以一千元的罚款,并强制拆除了广告牌,所需费用由该广告公司负担。 A.对 B.错 《实施意见》提出要全力创建社会主义法治模范城市,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把我市建成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地方法规规章健全、司法公正高效、市场运行开放有序、公共管理高效规范、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模范城市,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治环境,基本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法治水平。 A.对 B.错 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肩负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职责,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A.对 B.错 冻结存款、汇款期限已经届满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冻结决定。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A.对 B.错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A.对 B.错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 A.对

公务员考试 03.行测逻辑判断:并非命题知识点详解

一、“并非” “并非”表示否定,用符号“-”表示,它否定的是原命题的所有内容。命题“并非p”可翻译为“-p”,p与-p真假性相反。除标准式“并非P”外,其他常用形式还有“并不是P”“P是假的”等。 二、一般命题的否定 当一个命题前加上“并非”后,逻辑意思发生变化,可以转换成其他命题形式,如下表所示: 三、“必然”与“可能”的否定 1.并非“必然P”=可能-P 例:并非“必然下雨”=可能不下雨 2.并非“必然-P”=可能P 例:并非“必然不下雨”=可能下雨

3.并非“可能P”=必然-P 例:并非“可能下雨”=必然不下雨 4.并非“可能-P”=必然P 例:并非“可能不下雨”=必然下雨 口诀:“必然”和“可能”互换,“是”和“非”互换 四、举例说明 【例1】(2015·吉林) 一则广告,“衣服不搭无所谓,基金不买你心碎。”小方看后说:“我不同意。”下列最符合小方的意思的是: A.衣服不搭有所谓,基金不买你不心碎 B.或者衣服不搭有所谓,或者基金不买你不心碎C.如果衣服不搭有所谓,那么基金不买你心碎 D.如果衣服不搭无所谓,那么基金不买你心碎 【题型定位】 题干有一个逗号联结的“且”命题,并且选项中出现了“或者”“如果……那么……”等联结词,可知这是一道翻译推理题。 【题干剖析】

广告中的“,”表示前后两项同时存在,是一个“且”命题,可翻译为:(衣服不搭无所谓)且(基金不买你心碎)。 小方说他不同意,即是对广告整体内容的否定:-(衣服不搭无所谓且基金不买你心碎)=-(衣服不搭无所谓)或-(基金不买你心碎),等价于:①(衣服不搭有所谓)或(基金不买你不心碎)。 根据“或”命题否一推一的推理规则,可得-(衣服不搭有所谓)→(基金不买你不心碎),-(基金不买你不心碎)→(衣服不搭有所谓),即:②衣服不搭无所谓→基金不买你不心碎,③基金不买你心碎→衣服不搭有所谓。 【选项分析】 A项,(衣服不搭有所谓)且(基金不买你不心碎),选项是“且”命题,而①是“或”命题,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衣服不搭有所谓)或(基金不买你不心碎),与命题①一致,当选; C项,衣服不搭有所谓→基金不买你心碎,是对命题③的肯后推肯前,推理错误,排除; D项,衣服不搭无所谓→基金不买你心碎,与命题②矛盾,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