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纯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没有味道的无色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2.水的化学性质:通电

(l)水通电或高温时会分解:2H2O=====2H2↑+O2↑

(证明水由氢和氧二种元素组成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CO2+H2O=H2CO3 SO3+H2O=H2SO4 CaO+H2O=Ca(OH)2

(3)与某些盐反应形成结晶水合物,如

CuSO4+5H2O=CuSO4·5H2O

3

4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般情况下可相互转化:增加溶剂或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减少溶剂或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2)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对同一种溶液,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5.物质的溶解情况

(1)溶解性:用来定性描述物质的溶解情况,一般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描述。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强等

(3)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a(OH)2等除外)。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4)溶解度曲线: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6.

7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

8.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人体质量的2/3以上是水分,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典型例题解析 (3个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凡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C .食盐溶液中各部分的质量分数不相同

D .m 克食盐与n 克水混和振荡,形成的溶液质量一定≤(m +n )克

【精析】解答此题必须从理解溶液的概念入手,溶液是一种稳定的混合物,其各部分是均一的,故C 不正确,但无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因此A 也不对。B 中溶液未指明温度,难以比较,此说法也不对。 【解答】D

【失分警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有一定的综合性,必须同时掌握这两个知识点,尤其是B 选项,同学们理解上往往有误区,不注意温度这个因素,导致失分。

【例2】将质量分数为5.2%的NaOH

溶液,放入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符合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应大于原溶质质量分数5.2%,由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可知,生成氧气质量应为氢气质量的8倍。 【解答】B

【失分警示】NaOH 放入要电解的水中,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电解的速度,自身没有发生变化。很多同学不理解它的作用,被它给混淆了,导致失分是很可惜的。

【例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的是 ;在 ℃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3)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相反。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可知,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即T3℃时,100克水中溶解50克甲物质,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即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50:100:150=1:2:3。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甲=乙,溶解度大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大。 【解答】(1)丙,T2; (2)1:2:3; (3)丙>甲=乙

【例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与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 2CO 3)和化肥NH 4Cl 。生产原理是:将NH 3和CO 2通人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 3和NH 4Cl 的混合物,反应为:NaCl (饱和)十NH 3+CO 2十H 2O=NaHCO 3↓+NH 4Cl ;分离出NaHCO 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

(1)NH 4Cl ===NH 3↑十HCl ↑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的溶解度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2)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溶液B 中的溶质有 〔至少写出两种〕。

(5)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 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 4Cl 【组成确定】(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 3,再滴加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称取纯碱样品10.8g 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 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 g ,请计算此纯碱样品的百分含量。 计算过程。

【总结反思】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 2溶液改为BaCl 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___________。

【精析】本题属于综合应用题,信息量大,考查点多,结合“侯氏制碱法”考查了中学科学中物质分量方法、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溶液、科学探究等知识点。分析好题意、循序渐进、回归教材是解决此类综合题的关键。 【问题讨论】(1)过滤

(2)NaOH +HCl==NaCl +H 2O 或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

(3)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4)NaHCO 3、NaCl 、NH 4Cl 、(任选两种) (5)A 、B [组成确定]NaCl 【含量测定】合格

解:设Na 2CO 3的质量为X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106 100 X 10.0 106:100=X:10.0 解得:X=10.6克

)或或(或克

%2.98%15.98%14.98%1.98%1008.106.10=?

若用关系式解答: NaCO 3~CaCO 3 106 100 X 10.0克

106:100=X :10.0克 解得:X=10.6克

)或或(或克

%2.98%15.98%14.98%1.98%1008.106.10=?

【解答]见精析

【归纳整理】等质量的Na 2CO 3与BaCl 2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小。

模拟预测训练

基础闯关题组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 ) A.蔗糖 B.牛奶 C.酒精 D.白醋

2.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节水理念的是:①将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广告用语从科学角度看,没有

..

科学性错误的是 ( ) A.“霸王”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

B.“大自然”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不含任何元素

C.“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D.吸烟有害健康

4.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

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5.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机械动力搅拌得到食盐

C.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一

6.20℃时,NaCl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克水最多能溶解4克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7.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35-3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中,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对加压后

右侧海水成分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8.为了对污水的净化开展有关探究,小明同学制作了如图35-4所示的净化装置,实

验前他设计了如下表格:

净化后

(l)利用小明制作的净化装置,你觉得上述三项水体指标在净化前后不会有明显变化的是

(2)为了进一步说明该装置的净化效果,请你帮助小明再列出一项需要比较的水体指标;

9.“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夭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

..完成的是()

A.结晶

B.蒸发

C.溶解

D.过滤

10.在炎热的夏天,小林从5℃的冰箱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a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

段时间,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b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5℃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溶液

11.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______ ____;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⑵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____;

⑶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进行投药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 ;漂白粉(有

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也可用为饮水消毒剂,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__。

12.t℃时,分别向盛有10克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图35一6中图1所示的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取水口反应沉

淀池吸附池

过滤池

配水泵

加絮凝剂

用户

(1)t℃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35-6图2中可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

1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4.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就会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

又不同于固态和气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

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态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c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能力提升题组

15.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恒温蒸发5克水无晶体析出恒温蒸发5克水析出2克晶体、过滤

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甲可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克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2克

16.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 B。(填“>”“<”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升温到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则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A B。

17.某种胃药的止酸剂为碳酸钙,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胃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实验操作(设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①配制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02克/毫升的盐酸;②取一片药片(药片质量为0.5克),研碎后备用;③用所配制的盐酸和研碎的胃药进行反应,测得实验中用掉盐酸的体积为10毫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定性”或“定量”)实验。

(2)图35-9所示的仪器中,在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盐酸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仪器序号)。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药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18.湖州长兴县是远近闻名的“电池之乡”,有多家企业生产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是一种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的化学电源,应用非常广泛。为测定某铅蓄电池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24.5g 这种硫酸溶液加入30g20%的NaOH 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该蓄电池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用98%的浓硫酸配制196g 上述硫酸溶液,需要水多少毫升?(水的密度按1g/cm 3

计算) 19.图35-10是小梅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 (3)配制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毫升的量简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是 。

20.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观察、分析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烧杯甲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状态三时,烧杯___ _______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对较小。

21.根据下图填空:

状态一状

态 二 状态三图1

图1水蒸发实验图2电解水实验图3家用电解水器

(1)图2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1和图2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

____ ____;

(3)在图2实验通电时,a试管中液体呈碱性、b试管中液体呈酸性,利用此原理设计的家用电解水器(图3),可得酸碱性不同的水,且各有其用途(见右表)。

①右表中用于“日常饮用”的水遇紫色石蕊试液显___ ___色;

②家用电解水器生成的碱性水可除去水中有害的重金属离子,生成

小分子团水,因而对健康有益。请用化学符号表示含5个水分子

的水分子团:__ _________;

③图2装置电解实验完毕,测定剩余水的pH,结果与实验前相同。请对此现象可能

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2.某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假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2)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图35-12所示: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试剂B选用,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类

型为。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

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

加人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的目的是。

(3)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证明蒸馏得到的水为淡水的方法

是。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 水的组成练习卷

水的组成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B.氧气 C.氯酸钾D.生铁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难溶于水。下列方法中收集氢气可用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B.② C.①③D.②③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 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节约 4.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5.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反应和水的性质无关的是 A.氢气和氧气 B.水和氧化钙

C.水和二氧化碳 D.无水硫酸铜和水 7.关于电解水(H2O)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8.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解答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一. 水的物理性质(形态、冰点、沸点): 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 1)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 2)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液态)。 3)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4)水是无色、无臭、无味液体,在浅薄时是清澈透明,深厚时呈蓝绿色。 5)在1atm时,水的凝固点(f.p.)为0℃,沸点(b.p.)为100℃。 6)水在0℃的凝固热为5.99 kJ/mole(或80 cal/g)。 7)水在100℃的汽化热为40.6 kJ/mole(或540 cal/g)。 8)由於水分子间具有氢键,故沸点高、莫耳汽化热大,蒸气压小。 9)沸点: (1)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於液面上大气压之温度,此时液体各点均呈剧烈汽 化现象,且液气相可共存若液面上为1 atm(76 mmHg)时,则该沸点称为「正常沸点」,水的正常沸点为100℃。 (2)若液面的气压加大,则液体需更高的蒸气压才可沸腾;而更高的温度使得更高 的蒸气压,故液体的沸点会上升。液面上蒸气压愈大,液体的沸点会愈高。 (3)反之,若液面上气压变小,则液面的沸点将会下降。 10)水在4℃(精确值为3.98℃)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D = 1g/mL。 11)三相点: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共存的一个温度 和压力的数值。举例来说,水的三相点在0.01℃(273.16K)及611.73Pa 出现。 12)临界点(critical point):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 →水→水蒸气),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故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 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之温度为临界温度,压力为临界压力。 13)临界温度:加压力使气体液化之最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如水之临界温度为374℃, 若温度高於374℃,则不可能加压使水蒸气液化。 14)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加压力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力称之。临界压力等於该液 体在临界温度之饱和蒸气压。 二. 水的比热: 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18xKJ/Kg.K。 在所有的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水可作为优质的热交换介质,用于冷却、储热、传热等方面。 三. 水的汽化热: 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气态水(水蒸气)所需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 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水的汽化热为2257KJ/Kg。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第一节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三章说明 本章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前两章里接触了不少溶液,了解了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今后还将接触更多溶液。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好这章非常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生活经验、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初三化学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它们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溶液特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 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等基本操作技能。 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课内外结合,通过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比较物质溶解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从定性分析实验到定量计算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究、重视合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1 水 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 一、设计思想 通过了解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自然净化引出自来水净化原理。知道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并能用分子、原子理论解释这一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元素、化合物概念的复习,也是为今后研究物质组成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2)体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分析和综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硫酸、锌粒、水、氧气。 仪器:电解水装置、启普发生器、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 土是土粒(固体相),水(液体相)和空气(气体相)三者所组成的;土的物理性质就是研究三相的质量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液两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试验测定的,如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另一类是可以根据试验测定的指标换算的;如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等。 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土的三相图(见教材P62图) (一)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 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m s 与其体积V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积质量: s s s V m =ρ g/cm 3 土粒密度仅与组成土粒的矿物密度有关,而与土的孔隙大小和含水多少无关。实际上是土中各种矿物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5 g/cm 3左右 粉质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g/cm 3 粉质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2.72g/cm 3 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7-~2.75g/cm 3 土粒密度是实测指标。 (二)土的密度(soil density)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m 与总体积V 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其中:V=Vs+Vv; m=m s +m w 按孔隙中充水程度不同,有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之分。 1.天然密度(湿密度)(density) 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 v s w s V V m m V m ++==ρ g/cm3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泥炭沼泽土:1.4 g/cm3 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室内一般采用“环刀法”测定,称得环刀内土样质量,求得环刀容积;两者之比值。 2.干密度(dry density ) 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节 水的组成学案(教师用) 浙教版

1.2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这是因为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2.在人体中水分占人体总重的 2/3 以上。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存在,另外一部分则是以固态和气态存在。 4.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能给陆地上水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散发到大气中成为气态水。 [科学探究] 一、水的电解 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氢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 (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负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正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 。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 ?通电 氢气+氧气。 3.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讨论] 同学们在生活实际中知道水的哪些性质? 分组讨论后,汇总填写下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的组成》实验题

实验题 1.如下图A 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B 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若甲管生成气体A ,乙管生成气体B (1)试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 、b (2)气体B 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 有什么性质? (3)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排除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2.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 (5)开始电解后,A 管收集到 气,B 管收集到 气体。 (6)在D 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参考答案: 1.所考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坐标系。 答案:(1)a 为电源正极,b 为电源负极。(2)现象为火柴燃烧的更旺;说明B 具有助燃性。(3)可用排水法;利用了它们不易溶于水的性质。(4)分别为2:1;2:1 点拨:电解水实验中用的为直流电源,由图B 知与b 相连气体体积大,故应为2H ,故b 为电源负极,a 为电源正极。(4)问中无论何时刻,1:2V :V 正负,总成立。 2.答案:(1)甲的装置简单 (2)乙装置检验产物方便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已进行一段时间 (5)氧气;氢气 (6)用燃烧着的木条 点拨:要正确解答这些

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甲、乙两图,找出它们在装置上有哪些区别,并比较其优点。 比较两图可知,甲装置比乙装置简单,但乙装置多了检验产物的尖嘴管。从甲、乙两图可看出,A、B、C、D四管都有一段气体,说明已电解一段时间了。又根据“正氧负氢”电解水的结论,知道A、C管中是氧气,B、D管中是氢气。

水的特性

水的基本特性 在自然界中,几乎水的全部物理性质,要么是独特的,要么是处于这种性质范围的极端状态。由此,导致了它在化学上的特殊性。这些在物理及化学上的特点,又使得它在生物学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水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价值。 让我们首先来熟悉一下水分子的结构。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组成的水分子,呈非对称分布,共形状略作V字形,这是依据水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决定的。现已清楚的是,氧原子居于中心,两个氢原子位于类似正方体之一个面的两个对角。H—O—H之间的角度(也就是V字形结构之角度)为104°31′,而不是真正的正方体所应有的109°30′。氧原子的8个电子分布是:两个靠近原子核,两个包含在与氢原子结合的键中。另外两对孤对电子则形成两个臂,伸向与包含氢原子那个面相对的另一个面中,分别位于该面的两个对角(见图7.1)。这两个臂的电子云,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显示出了一个带负电区,能吸引邻近水分子中氢原子的局部正电区,借此力量把水分子互相连接起来,这就是水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极性”。 正因极性作用的缘故,水聚结在一起而不轻易地汽化,就是说在通常气压下,水不致在较低的温度时就沸腾。由于水分子中电荷的分布,它产生了1.84×10-18静电单位的偶极矩。如果水分子没有带负电的电子云臂及偶极矩,水分子之间的结合就不会如现在这样,海洋中所有液态水势必完全汽化,生命的形成必然是不可能的。借助于极性,水分子能连接起来一直升高到近百米高的树顶,光靠毛管力及大气压力是无法解释的。 我们已经提到,液态水几乎在其所有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都是异乎寻常的。例如仅从它发生相变时的温度来说,就十分独特。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各元素的氢化物,随着分子量由H2S、H2Se,到H2Te的增大,其熔点也按照这样的序列

初中趣味物理知识:趣谈水的几个物理特性

初中趣味物理知识:趣谈水的几个物理特性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上,有70%的地方由液态水覆盖着,可以说地球是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几乎所有的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成分都是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也不会有今天有滋有味的生活。水有很多我们熟知的特性,如无色、无味、能溶解许多物质、在0℃时结冰、100℃时汽化、能吸收大量的热能、能形成晶莹的水珠等等。虽然一般人对水都比较了解,但仍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即使是它那些熟知的特性也显得是如此地巧妙,因而让人类居住的这个神秘的星球有了无比丰富的生命与多姿多彩的生活。 水比其他任何液体都能溶解更多的物质,这要得力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特别是水分子的有极性。我们都知道水的分子式是H2O.水的分子结构非常简单,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呈一定对称性组成V字型分子。这种结构导致水分子在氧的一边出现微弱的负电,而在氢的一边形成微弱正电,所以水分子很容易相互形成立体的连接,也使它很容易与其他物质的原子因电荷的吸引而相互接合,因而使水有很强的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比如当我们将盐加到水中时,水分子的有极性使它与盐分子间形成微弱结合,使得晶体盐粒均匀分散到水中。正是这一特性才使得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味,我们每一天都在不知不觉中喝下了各种水溶液,酸甜

苦辣样样都有。水的这种强溶解性,使得动物体内的水溶液携带着各种所需要的物质在体内循环,从而也为生命的代谢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地球环境条件下,水是已知惟一三态共存的自然物质。水的不同状态对应分子的不同排列形式,在固体状态下分子呈高度有序态存在。大多数物质在一定压力下,随着温度的下降,其密度会上升;而水却比较特殊,在温度大于4℃时,水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包括从气态水到液态的过程。但在低于4℃后,水的密度反而开始减小,即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水的这种固态密度大于液态密度的特性在自然界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地球的大部分能结冰的地方,冬天来临时,水开始结冰,然后浮在水面上,这样将冰下方的液态水与冰上方的冷空气隔离开,从而阻止或是减缓了冰下液态水的固化,也保证了水中以液态水为生活条件的生命形式比如鱼类、水草等的存活。当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上升的气温会熔化掉浮在水面上的冰,水又重新回到流动的液态。试想一下,如果水没有这一特殊的物理性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上面的水结冰后往下沉,涌上来的水又结成冰,如此反复,最终是一条河或整个湖都变成硕大的冰疙瘩,水中的生命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果真如此,生命形式是否还这样丰富多彩也就很难说了。 对液态的水来说,它的水分子由于有极性会处于一种半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四)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5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自来水 B.汽水 C. 蒸馏水 D.海水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单质,还表示一种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3. 判断水是纯净物的依据是( ) A.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能溶解许多物质 C. 由一种物质组成 D.电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多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 5.用蒸馏的方法制纯净水,不能除去的杂质是( ) A.氯化钠 B.碳酸氢钙 C.碳酸镁 D. 二氧化碳 6.北京奥运会为确保“水立方”游泳池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净化游泳池里的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C. 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 B.臭氧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B. 冰、液态水、水蒸气的组成都是H2O C.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比液态水重,能沉入水底 D.凡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的水 8.下列有关过滤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时,液面不得超过滤纸边缘 B. 为了方便操作,实验中直接将浑浊的天然水倒人漏斗中 C. 为了防止液体从漏斗口流出,滤纸边缘应超过漏斗边缘 D. 为了防止污染漏斗,漏斗下端应处于烧杯中央而不能与烧杯内壁接触 9.下列做法,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在水中放养鱼虾 C. 将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排放到附近河流中 D.向农田里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 10.从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见右)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水的物理性质之一

水的物理性质之一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的透明的液体。 随着温度的变化,水会发生状态变化。在 101.3kPa的压强下,液态的水冷却到0℃时凝固 成固态的冰。因此,水的凝固点是0℃(或称冰的 熔点是0℃)。在同样的压强下,液态的水到100℃ 时沸腾,因此水的沸点是100℃。 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时,体积迅速膨胀。据 科学实验测定,1cm3的水变成101.3kPa压强、 100℃时的水蒸气,体积约为1700cm3,扩大约1700 倍。 水在4℃时的密度(ρ)是1g/cm3。当水结冰时,体积比液态水约增大9%。因此,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起隔热保温作用,冰下的水仍在流动,鱼儿照样能生存。 水的物理性质之二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1.0×105Pa下,水的凝固点(熔点)为0.00℃,沸点为100.00℃。水的密度比较特殊。在0℃~4℃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不是减小而是增大,0℃时为0.999841g/cm3,到4℃时达到最大值为1.000000g/cm3,4℃以后和一般物质一样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20℃为0.998203g/cm3,100℃时为0.958354g/cm3。水的这一性质使其广泛用于住宅的采暖,散热后的冷水密度大,可对热源处的热水

形成压力,形成自动循环。0℃冰的密度为0.91671g/cm3,比同温度水的密度还小,因而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这种膨胀力很大,可以冻裂水管和汽车发动机水箱,这就是冬天的夜晚汽车要放掉冷却水的原因。在河水或湖水中,结成的冰浮在水面上,可使冰下的水温处于比较稳定状态,保证了水中生物的生存。水的这种密度特性是水分子的排列结构造成的。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皆以四面体顶角的方向被另外四个水分子所包围,形成一种很不紧凑的架状结构,因此冰的密度较小。冰熔化时,这种结构被拆散,水分子趋于密集,使水的密度增大。4℃后,随温度的升高,水分子振动加剧,水分子间距离增大,水的密度变小。水的这些性质是使用高纯水测定的,天然水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某些杂质,其性质和高纯水比较会略有差异。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实用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的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3)知道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的组成。 (2)学生能结合资料,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分子、原子、元素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水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蒸馏水一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回答]水。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 [小结]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回答]生甲: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讲解]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2017-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水与常见的溶液-教师用卷

2019-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水与常见的溶液 一、单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 A. 面粉 B. 植物油 C. 蔗糖 D. 碘 【答案】B 【解析】【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水溶性,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水溶性才能确定该物质能否和水形成溶液。 【解答】 A.面粉不易溶于水,和水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和水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 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C错误; D.碘不溶于水,和水形成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B。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和量取、②溶解、③计 算,④装瓶;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答案:C 3.下图为A、B两种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

A. 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是降温 C. 10℃时,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中,A的溶剂最少 D. 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A析出的晶体最多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故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是降温,故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1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B大于A,故10℃时A、B两种物质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中,B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含有的溶剂少,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D.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大,故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时,A析出的晶体最多,故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要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 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 92 g B. 112 g C. 162 g D. 1 92 g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水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专题复习:水和氢 1、水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2、水的污染源: 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 、 、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防治污染的方法: 。 3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氢气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 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反应。 ①可燃性: H 2 + O 2 = a 纯净的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能 燃烧,发出 色或 现象 色火焰,放大量热,有水生成。 b 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 现象。 ②跟氧化铜的反应:H 2 + CuO = 现象:黑色氯化铜逐渐变成 色,且管壁有水珠生成。 在高温条件下,氢气也能与Fe 2O 3、Fe 3O 4、W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请写 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H 2 + Fe 2O 3= H 2 + Fe 3O 4= H 2 + WO 3= (3)用途:① ② ③ ④ 4 (1)实验室制法 点燃 △ △ △ △ 组成: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 。 物理性质: 色、 气味、 味道的液休,凝固点 ℃,沸点 ℃,4℃时密度最 ,为1g/cm 3,冰的密度比水 。 ①通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④与某些盐形成结晶水合物,举例 性质 化学性质

反应原理:采用金属(如Zn、Fe、Mg、Al等)与稀酸或稀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其中最适宜的药品是Zn或Fe跟稀盐酸或稀硫酸。 Zn + HCl Zn + H2SO4 Fe + HCl Fe + H2SO4 操作步骤:①②③④⑤ 收集方法:①② 验纯方法:。 注意事项:①②③ (2)工业制法 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水法、天然气催化分解法和水煤气转换法获得H2。电解水制 得的H2纯度可达99.5%~99.8%。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为。 研究探讨: 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4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为什么可能会发生爆炸现象?混有空气或氧气杂质的氢气点燃时,一定能发生爆炸吗? 为什么? 2、有人认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未直接点燃氢气,因此不需要检验氢气纯度。这 种说法正确吗? 3、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时,听到爆鸣声,为什么要用拇指堵住该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检验,或另换一支试管再收集检验?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能否使用稀硝酸和浓硫酸? 能否使用浓盐酸?能否使用Na、K、Ca 5、如何用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中含有氢元素? 精题训练: 一、三思而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 1、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BaCl2溶液的最佳方法是: ( )A.讨论B.实验C.调查D.上网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B.给菜刀涂菜油,防止生锈 C.用燃放鞭炮的方法防御“非典”D.用食盐水选种子 3、南宁市良东污水处理厂是一座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兴建的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它是改善南宁市水资源的一项绿色环保工程.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关系到人类生存.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是控制“污染源头”。你认为引起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是( ) ①工业废水的任意拌放②滥用农药化肥③水中有动植物生长④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任意

认识三种“水”——组成、性质及用途介绍

认识三种“水”——组成、性质及用途介绍 本文的三种水,是指最普通的水、重水和双氧水。下面就它们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分别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最普通的水(H2O)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江河湖海等约占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大气中含有许多水蒸汽;土壤和岩层、动植物体中也含有大量水。动物体中水分约占70%,而新鲜植物体的80~90%都是水,对于生物体来说,水和空气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除能供给生物体的生理需要外,清洁、烹调、取暖及工农业上都需要大量的水。 1、水的组成和结构。水是氢、氧元素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18,化学式H2O。纯水是无色无臭的液体,深层的天然水呈蓝绿色,饮用时有令人愉快的甘味,这是由于它溶解了氧气和某些盐类(这就是矿泉水)。 2、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比热:水的比热为4.18kJ/ kg﹒K,是液态和固态物质中最大的(因为水中存在缔合分子)。工业生产上把水作为传热的介质,就是利用水的比热大这一特性。 水的密度:水在277K时密度最大,为1克/立方厘米。在273K时(水的冰点)水的密度(0.9999克/立方厘米)大于冰的密度(0.9168克/立方厘米)。冬天冰浮于水面上,使下面水层不易冷却,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3、水的用途。现在水最重要的应用前景是作为氢能源的原料,其特点是:水在地球上的储存最丰富,且不受限制;氢气燃烧热很大,是同质量石油的三倍;氢气燃烧的生成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二、重水(D2O) 由氘(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组成的水叫重水(化学式为D2O),普通水中重水约占0.02%。重水的化学性质和普通水是相同的,但物理性质差别较大(这里不再叙述)。 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为“减速剂”,用于减少中子的速度,使之能符合发生裂变过程的需要。重水和氘在研究化学和生理变化中是一种宝贵的示踪材料。工厂中每生产1吨重水,必须加工45000吨水,循环使用150000吨H2S。 三、双氧水(H2O2) 双氧水又叫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无臭的液体。由于在双氧水中氧的化合价为-1,因此H2O2既有强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和还原的产物是O2和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时水的组成和利用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污染与净化。 (2)认识水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电解与合成实验,分析归纳,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2)通过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获取与加工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水是宝贵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节水意识。 (2)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1)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 (2)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 指导同学阅读教材第47页的 内容,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提问】水究竟是什么组成 的? 【板书】一、水是由什么组 成的 【实验】实验1:水的电解【提问】1.与电极相连的两个玻璃管中各产生什么气 体? 2.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3.该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与水的煮沸有何不同?【板书】水的电解(表达式) 【实验】实验2:氢气的燃 烧 【板书】氢气的燃烧(表达 式)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同学们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 识? 【小结】水的组成 【板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的。 【录像播放】自然界中的水【讲述】自然界中几乎不存 (思考回答) (观察回答) (回答)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文字表 达式 (交流讨论) (观看) 激发生学兴趣,并为后 面内容作铺垫。 将教师讲述与学生思考统一 起来,更大程度地加强学生 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在纯净的水,在生活和生产 中对水质有不同要求,需要 进行净化处理。 【板书】二、水资源的 综合利用 【提问】1.水在自然界中如 何分布?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 重要应用? 3.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有哪 些? 4.你认识节水标志吗?水资源日益紧缺,我们应该如何 保护水资源? 【进行适时评价】 【作业布置】 1.教材第53~54 页,1, 3,5,6 2 .对本校或社区家庭用水情况、用水习惯进行一次社会 调查。 (思考) (回答) 分组讨论 让学生主动思考,同学间互相讨论,有助于增强同 学互助的能力。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一、水是由什 么组成的 ?????电解水的现象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气体的验证文字表达式 水――→通电 氢气+氧气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污染产生的因素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对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时要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对于水的利用,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可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根据学生实际,可以自学与讨论结合,也可以结合课外的调查研究组织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能力。 1.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C ) ,A) ,B) ,C) ,D)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练题.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 A .用口杯接水刷牙B .为了节约时间, 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D .改漫灌为喷灌 的是() A .冰水混合体 B .食盐水 C .海水 D .汽水3、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 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 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 不能再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大、原子小 B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 不运动 5、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 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 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 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 A .小烧杯B .玻璃棒C .药匙D .长颈漏斗7、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 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有质量C .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 .分子在不断地 运动 8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 A .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 .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 .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 .lOOmL 水和1O OOmL 9、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馏 A .只有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 10、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都在给人类造成灾 难, 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 农药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 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 .工业用水 淋灌或滴灌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 OmL 酒精混合后小于2 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

初中化学《水的性质》教学设计

3.1 水 第2课时水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分散剂 (2)初步认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概念,辨析它们的区别 (3) 掌握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以及水合现象,懂得结晶水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交流各种分散体系。 (2)通过实验,记录、观察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反应,学习水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各种分散体系对人类生活生命的重要意义 (2)培养仔细观察的科学实验态度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教学用品: 药品:植物油、汽水、食盐、蒸馏水、泥土、生石灰、石蕊、硫酸铜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镊子、吸管 教学过程: [展示]烧杯中有浮动的冰,鱼照样能自由的生存。这是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解释这一现象。 [提问]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哪几方面? [提问]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就你知道的,观察到的水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 3.1水 三、水的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在标准状态下,沸点100℃,凝固点0℃。 [提问]看书p70表,比较一下水的密度,说说水在什么温度时密度最大? [板书]4℃时,水的密度最大。 [讲述]由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0℃时密度却变小,这种现象称为反膨胀,这种性质跟分子的缔合有关。 正由于水具有的这种反常膨胀的奇特性质,使冰能浮在水面上,在寒冷的冬天,水生生物在河流和湖泊中的以生存。 (解释课开始时的现象) 2.水的特性: 1)缔合性 [设问]为什么在工厂里、我们生活中,通常我们用冷水来降低物质的温度,又用温水去预热物质,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呢? [讲述]由于水就有吸收大量热量的功能 [讲述]水还有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 [演示]饮料、注射用药水 [板书] 2)分散性

第12讲 水的组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机构用)

第12讲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并掌握氢气的性质 2.明白掌握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 3.了解单质及化合物的概念 4.知道解决相应的电解水创新实验 【教学重点】 1.了解氢气的性质 2.知道单质及化合物的概念及加以区分 3.知道电解水实验并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电解水实验并迁移运用

1.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实验室如何收集氢气啊?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根据其密度小的性质,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氢气与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上述两种情况均可用同一文字表达式表示:氢气+氧气――→点燃 水。 (3)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并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知识点睛

谈重点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先验纯 如果氢气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在使用氢气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 【例1】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C 2.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略) (2)实验现象 ①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②正极端的玻璃管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验证 ①正极端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②负极端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 / 11

第二讲 水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讲 水的组成和性质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在压强为101kPa 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在4℃时密度最大,为31g cm -?,(其他温度时水的密度小于31g cm -?,但在计算时,一般取值为31g cm -?,这一数值应熟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 知能解读:(二)水的化学性质 1.水在通电情况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2222H O 2H +O ↑↑通电 2.水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如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 知能解读:(三)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 1.电解水的实验 (1)实验装置:水电解器和直流电源(或自制装置:水槽、试管、直流电源、电极等组成)。 (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或试管里)汇集了一 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 (3)检验气体: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或点燃时有爆鸣声),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注意:①电解水实验的仪器是水电解器,接通的是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②实验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了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4)实验结论 ①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的事实,也说明了化学反应在微观上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为2H O 。 2.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也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能解读:(四)水的用途 世界上消耗淡水最多的是农业生产,农业上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水在工业上常用于洗涤、溶解、加热和冷却,并可以作为许多化工生产的原料。水是动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饮用、洗涤等。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用水溶解物质配制溶液、洗涤化学仪器、排水法收集气体、冷却或水浴加热、用水作反应物等。 解题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探究水的组成 方法指导:解此类习题应特别注意“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实验结论,以及熟记氢气、氧气的性质。 跨越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一)电解水实验中,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这是为什么? 剖析: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稍大;②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思维误区:(二)对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混淆 剖析:只要记住“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即电解水时,在正极上得到的是氧气,负极上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即可。 中考考点链接 中考考点:(一)水的组成与构成 中考考点解读:水的组成以及对水的认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是对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 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中考考点(二)电解水的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