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商业银行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模版

农村商业银行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模版

农村商业银行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模版
农村商业银行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模版

xx农村商业银行

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建立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以下统称“洗钱”)风险管理体系,实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方法,提高洗钱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结合xx农村商业银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及其各分支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是指本系统各级机构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洗钱风险评估,按照洗钱风险程度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监控措施的过程。

第四条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是有效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重要手段,各分支机构应在综合考虑客户身份、行业(含职业)等定性因素和客户资金流量、交易规模、交易频率等定量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评定客户洗

钱风险等级。

(二)风险相当原则。各分支机构应合理配置反洗钱资源,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较高风险客户及业务关系应当采取强化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较低风险客户及业务关系可以采取简化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动态管理原则。在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各分支机构应根据客户尽职调查情况,及时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确保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符合实际风险状况。

(四)信息保密原则。各分支机构不得向客户或其他与反洗钱工作无关的第三方泄露客户洗钱风险等级信息。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五条财务会计部负责根据监管部门和省联社要求,制定全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牵头组织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牵头风险要素权重、特殊名单等基础业务信息维护;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分支机构开展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

第六条信息科技部根据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管理需求,负责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相关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第七条财务会计部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本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分类实施细则;牵头组织本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各项工作;指导和协调本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负责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终审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所辖营业网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情况。

第八条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各项反洗钱规定在本条线的贯彻和执行,收集客户风险信息并及时报送反洗钱管理部门;积极协助开展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相关工作。

第九条营业网点负责收集客户身份、业务和交易信息,开展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定工作;持续关注风险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持续监测高风险客户金融交易活动,及时报送可疑交易;认真做好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资料的保存和保密工作。

第十条营业网点应设置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初评岗和复评岗。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初评岗负责客户洗钱风险等级首次评级、定期审核和适时调整的初评工作;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复评岗负责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的各项复评工作。

第十一条客户经理、前台柜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应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协助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对存在洗钱隐患的客户进行调查核实;遇客户发生应进行风险等级调整的情形时,及时向本行反洗钱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风险等级分类标准

第十二条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应遵循以风险为导向,依据客户特性、地域、业务(含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行业(含职业)四类风险要素,以及每一风险要素项下细分设立的风险子项进行综合评定,以评定的分值区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第十三条客户特性风险要素。

(一)各分支机构应综合考虑客户背景、社会经济活动特点、声誉、权威媒体披露信息以及非自然人客户的组织架构等各方面情况,衡量本行对其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的难度,评估风险。其风险子项包括但不限于:

1.客户信息的公开程度;

2.与客户建立或维持业务关系的渠道;

3.客户所持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

4.反洗钱交易监测记录;

5.非自然人客户的股权或控制权结构;

6.涉及客户的风险提示信息或权威媒体报道信息;

7.自然人客户的年龄;

8.非自然人客户的存续时间。

(二)客户特性风险要素出现但不限于下列情形的,风险程度较高:

1.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发布的恐怖组织、恐怖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