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a

I时'间H 卜/ / 1 /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

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致因条件的高低,致害物逸散能量的大小,事故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和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将危险点设定为三个级别:

(一)I级危险点是易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二)n级危险点是易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公司局部有较大影响的场所;

(三)m级危险点是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不大的场所。

第八条危险点确定后,若因生产条件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需变

更或撤销时,按本办法第六条执行。

第四章三级危险点管理第九条人员素质要求(一)岗位工作人员和班组长

1、掌握该危险点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了解该危险点所有设备、

设施性能和安全使用、贮存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熟悉该危险点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各

类事故隐患。

(二)其他检查责任人必须了解该危险点设备、设施性能和工艺要

求,以及使用、贮存

物质的危险性质和安全技术条件状况,掌握发生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

急措施。

第十条为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不

同等级按不同要求实施相应管理。

(一)I级、n级危险点由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班组长、当班岗

位责任人负责检查。

(二)m级危险点由部门领导、班组长、当班岗位责任人负责检查

(三)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提醒并监督检查考核。第十一条三

级危险点管理程序

(一)张挂标志,明确各级责任人;

(二)编制安全检查表;

(三)规定检查周期和内容;

(四)各级责任人按检查表内容进行检查;

(五)反馈隐患信息,落实整改措施;

(六)检查考核;

(七)资料归档。

第十二条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实行定员定量管理,严格控制操作人员和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量。

第十三条……编制各级危险点检查表,提出安全管理要求和检查内容。

第十四条监督检查周期

(一)I级危险点总经理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公司主管领导每月检查一次;部门领导每周检查一次。

(二)n级危险点公司主管领导每季度检查一次;部门领导每月检查一次,班组长每周检查一次;

(三)m级危险点部门领导每月检查一次、班组长每周检查一次。

(四)各级危险点岗位作业人员应当做好当班检查工作,并有记录。第十五条整改措施落实

(一)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应按“三定、四不推”原则落实整改

(二)对本级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并及时

向上一级责任人报告,以确保危险点的安全生产。

第十六条检查与考核

每月不定期巡回检查i、n级危险点,并做好检查记录和考

核工作。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一)检查危险点日常管理和各级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

(二)检查发现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三)重大隐患是否及时反馈、处理;

(四)危险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五)有无其他事故隐患。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危险点是指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场所。

第十八条三级危险点资料由……归档。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新版)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致因条件的高低,致害物逸散能量的大小,事故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和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将危险点设定为三个级别: (一)Ⅰ级危险点是易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二)Ⅱ级危险点是易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公司局部有较大影响的场所; (三)Ⅲ级危险点是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不大的场所。 第八条危险点确定后,若因生产条件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需变更或撤销时,按本办法第六条执行。 第四章三级危险点管理 第九条人员素质要求 (一)岗位工作人员和班组长

二类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办法

二类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 一、二类危险源点分布: 1.265㎡、400㎡煤气管道脱水器区域 2.265㎡、400㎡烧结机点火器 3.白灰一区1#-5#活性石灰窑 二、危险源点简介: 1.265㎡作业区及400㎡作业区脱水器,共计6个。本危险源点受控面积330m2。 2.点火器区域: 265 m2烧结机点火器,400 m2烧结机点火器,均属幕帘式点火器,其特点是:点火集中,点火强度高,煤气用量小,节约能源,另一个特点是体积小,维修方便。目前我厂共有265平方米、400平方米2台烧结机,目前400㎡烧结机采用转炉煤气生产,265㎡烧结机采用高炉煤气生产。本危险源点受控面积约1200m2。 3.白灰窑区域:1#—5#生灰窑全部使用转炉煤气生产,煤气通过加压机,使煤气压力达到20Kpa以上,送入窑体。本危险源点受控面积约800m2。 三、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分析: 1、危险源(脱水器区域) a.由于煤气压力升高引起脱水器击穿,煤气外泄,引发煤气中毒事故。 b.由于上水管未及时补水引起煤气外泄。 c.检(抢)修动火,可能导致的燃爆事故。 2、.危险源(点火器) a. 由于各阀门、法兰连接处密封不严引起煤气泄漏,导致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b. 由于高炉煤气使用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及人身伤害事故。 c. 由于检(抢)修时间过长矿槽棚料,看火工先点火,后处理棚料。煤气燃烧不完全引发的煤气中毒事故。 d.检(抢)修或其它作业存在混合气体引发的中毒、爆炸及其它事故。 3、危险源(白灰窑) a. 由于各阀门、加压机轴处密封不严引起煤气泄漏,导致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b.各窑体上旋塞阀处煤气泄漏,导致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c.抢检修未对煤气管道吹扫,盲目作业导致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d.检(抢)修煤气设施动火,可能导致的燃爆事故。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a I时'间H 卜/ / 1 /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 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致因条件的高低,致害物逸散能量的大小,事故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和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将危险点设定为三个级别: (一)I级危险点是易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二)n级危险点是易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公司局部有较大影响的场所; (三)m级危险点是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不大的场所。

第八条危险点确定后,若因生产条件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需变 更或撤销时,按本办法第六条执行。 第四章三级危险点管理第九条人员素质要求(一)岗位工作人员和班组长 1、掌握该危险点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了解该危险点所有设备、 设施性能和安全使用、贮存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熟悉该危险点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各 类事故隐患。 (二)其他检查责任人必须了解该危险点设备、设施性能和工艺要 求,以及使用、贮存 物质的危险性质和安全技术条件状况,掌握发生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 急措施。 第十条为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不 同等级按不同要求实施相应管理。 (一)I级、n级危险点由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班组长、当班岗 位责任人负责检查。 (二)m级危险点由部门领导、班组长、当班岗位责任人负责检查 (三)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提醒并监督检查考核。第十一条三 级危险点管理程序 (一)张挂标志,明确各级责任人; (二)编制安全检查表; (三)规定检查周期和内容; (四)各级责任人按检查表内容进行检查; (五)反馈隐患信息,落实整改措施; (六)检查考核;

危险源管理规定

危险源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危险源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质以及剧度的化学危险物品使用、贮存、运输的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化学危险品的种类: 1.爆炸品:易于燃烧和爆炸的物品、受到高温、摩擦、冲击或其它物质接触发生作用后剧烈反应而引起爆炸,如雷管、炸药等。 2.氧化剂: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本身虽不燃烧,但在空气中遇酸类或潮湿,强热或易燃物、可燃物接触,即能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如孝铵、过氧化钠。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经过压缩后的气体具有因受热、撞击或气体膨胀而发生爆炸的危险,如氧气、氢气、液氨、液化气。

4.自燃物:未与明火接触,但在适当温度的空气中能发生氧化作用,放出热量而引起燃烧、如黄磷、硫化铁等。 5.遇水燃烧物品: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或其他易燃气体而引起燃烧的物品,如电石、家属钠等。 6.易燃液体:易欲燃烧和挥发,其闪点(引火点)在摄氏四十五以下,或稍高于摄氏四十五度的液体物质,如汽油、乙醚等。 7.易燃固体:引火点较低、受热、冲击、摩擦或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及连续性的燃烧或爆炸,如赤磷、硫磺等。 8.剧毒品:具有强烈的杀害性,少量侵入人、畜体内或接触皮肤即可造成中毒或死亡,如三氧化砷、氰化物等。

9.腐蚀物品:具有强烈腐蚀性,对人身和其它物品能因腐蚀作用而发生破坏现象,甚至引起燃烧和死亡,如硫酸、烧碱等。 10.放射性物品:能放射出一种或多种穿透力很强,人们感觉不能察觉到的放射线,如钴60、硝酸钍等。 二、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在符合安全防火条件好的地点,使用时应在无任何火种的排风良好处进行。 (2)使用汽油、苯及醚类等易燃液体时,禁止明火,严禁在灼热物上放置。

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办法

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化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手段。 第二条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制度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危险源(点)的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安全管理等诸因素,以控制危险因素为中心,确实保障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和职工的安全、健康促进安全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而制定。 第二章危险源(点)确定和划分 第三条危险是指存在于系统、设备、操作中的一种潜在条件或状态,当受到激发时,可能发生或酿成人员或系统的损害。 第四条危险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和触发条件和组合,是事故致因的集合。这些组合或集合,本办法主要分为不安全行为(人的因素)、不安全状态(物的因素)和管理缺陷因素等三大类。 第五条不安全行为(人的因素)主要构成:

(1)违反职工安全通则; (2)使用工、器具防护品欠妥; (3)违章作业; (4)在不安全地点作业,无防护措施; (5)协同作业指挥联系失误; (6)其他不安全行为。 第六条不安全状态(物的因素)主要构成: (1)设备存在缺陷或失修; (2)安全通道不畅通; (3)定置管理差; (4)防护用品不合格; (5)作业场地危险因素未消除; (6)工器具有缺陷; (7)安全防护装置欠缺或失修; (8)其他不安全状态。 第七条不良环境,如作业环境照明不良等; 第八条管理缺陷主要构成: (1)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懂作业程序、方法;(2)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 (3)身体患有职业不适应症、禁忌症上岗;(4)班前会未按程序召开,不讲作业安全事项;

危险点管理制度

危险点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本规范对易燃易爆危险点定点分级原则、分级标准、管理程序、要求及检查作出了规定。 2 引用标准 GB2894-88 安全标志 GJB2157-93 兵器工业企业易燃易爆危险点分级管理要求国家军用标准《易 燃易爆危险点分级管理要求》 3 术语 3.1 危险点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潜在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及其它因素造成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的场所。 3.2 三级危险点管理根据生产、贮存、使用物质的危险性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条件以及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危险点划分为I、H、皿级,为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事故对不同等级按不同要求所实施的相应管理。 3.3 岗位责任人在危险点工作的安全责任人。 3.4 检查责任人负责对危险点进行安全检查的各级责任人[ 岗位、分厂、生产处和公司级]。

3.5 巡回检查各级检查责任人对负责的危险点按规定检查周期和内容履行职责的检查。 4 依据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5 危险点管理程序及相关职责 5.1 管理职能 5.1.1 生产处在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 5.1.2 危险点的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 生产处、保卫处负责对各单位危险点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3 危险点所在处、分厂主管领导对本单位危险点管理负全责。各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危险点的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 5. 2 管理程序 危险点管理程序如下: a. 定点分级,定员定量; b. 张挂标志,明确责任人; c. 编制检查表,规定检查周期和内容; d. 各级检查责任人按检查周期和内容进行检查; e. 反馈隐患信息,落实整改措施; f. 检查考核。 5.3 定点与分级 5.3.1 定点原则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施工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及危险物品的使用、存储、搬运、加工存在的潜在的可能发生较大的人身伤害和机械设备事故的情况及因素。 2、“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应根据危险源可能演变成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及设备(设施)损失的程度进行分级监控管理,一般情况下,可分为3—5级,5级最重,3级较轻(1-2级属一般危险危害因素)。 3、实行“重大危险源”监控,是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4、重大危险源是当发生事故时会产生重大人身伤亡损失或重大设备(设施)经济损失的施工场所为重大危险源。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分析,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1)5吨以上油库; (2)乙炔瓶、氧气瓶;

(3)高度10米以上载重0.5吨(载人2人以上)临时提升吊笼; (4)高度10米以上,面积10平米以上排架、平台、栈桥; (5)大型高边坡和基坑施工; (6)大型高处临空施工; (7)大型地下工程开挖; (8)竖井斜井施工; (9)汛期水上施工; (10)其它重要设施的施工。 5、工程项目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措施等,排查工程项目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从而确定该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立项监控。 6、重大危险源应急防范: (1)未发生险情情况下的防范应是主动积极严肃的,应有完善的检查、检测,观测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各项工作应通过有效措施下达实施。 (2)发生险情预兆情况下的预警应急防范主要措施有:a.及时排查险情,控制险情发展。b.按确定的应急方案严格实施,加强监控、加密监视观测、专人防守。C.必要时及时撤离人员、设备、设施。 (3)险情发展扩大情况下的应急防范。险情发出预警信号后,又有新的发展和扩大,要意识到可能是事故即将发生的临界状态,应迅速进行人、机、设施的撤离,并做好警戒和组织工作; (4)险情释放和险情解除情况的应急防范:险情释放和险情临

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公司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落实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管理方针。以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编制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保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各下属各单位和施工项目。 第二章危险源类型 第三条第一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危险源是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第四条第一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危险源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危险性的大小或严重程度;第二危险源出现是第一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发生可能性大小或可能性。严控第二危险源的出现,是现阶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工作。 第五条施工现场危险源类型有机械类、电器类、辐射类、物质类、高坠类、火灾类和爆炸类等。又分为: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四类。 第三章危险源的识别 第六条危险源识别的方法: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方法。其中专家调查法和安全检查表(SCL)法最常使用。 第七条危险源按等级分: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重大又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八条施工现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1、违反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2、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的规定检查,分项检查中保证项目得分不足 40 分或保证项目中有一项得分为 0 分的。 第九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392-94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致因条件的高低,致害物逸散能量的大小,事故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和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将危险点设定为三个级别: (一)Ⅰ级危险点是易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二)Ⅱ级危险点是易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公司局部有较大影响的场所; (三)Ⅲ级危险点是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不大的场所。 第八条危险点确定后,若因生产条件或产品结构

危险源控制及管理制度

危险源控制及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制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对其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对重大隐患及时整改。 一、目的危险源监控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我公司的危险源(点)有: 1、有坍塌、倾覆、压埋的场所; 2、有发生火灾危险的扬所; 3、有发生洪水、涌水等水害的场所; 4、有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 5、有提升、吊运系统危险的场所; 6、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 7、有触电危险的场所; 8、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 9、有被机器绞、碾、碰挤和撞击的场所; 10、有中毒、窒息、腐蚀危险的场所; 三、对危险源(点)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 2、依次评价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条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四、分级管理通过对危险源(点)的分析评价,根据危险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 A级:重大危险源,由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控制管理,我公司的重大危险源为汛期防汛; B级:较大危险源,由项目部、班组二级控制管理; C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 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1、各级监控点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检查周期,进行认真细致的巡回检查,严密监控,形成详细的原始记录并登记建档。 2、监控检查中发现问题,要查清原因,采取防止缺陷扩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将缺陷内容、发生时间、处理情况书面上报安监室,否则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当设备缺陷一时不能消除时,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加强监控,确保安全运行,同时填写缺陷通知书,上报有关单位,申请合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版

YF-ED-J416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 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 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 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 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 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技术质量安全部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技术质量安全部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

炼钢厂脱硫站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修订版)

主控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一:高温铁水 危险因素:(一)、铁水在搅拌过程中溅出烫伤人、灼伤人。预防措施:铁水搅拌过程中四周严禁有人,搅拌加料时必须放下除尘烟罩。 (二)、铁水装入量过满搅拌时铁水喷溅溢出伤人和设备。预防措施:1、铁水液面超过4200mm时严禁处理,防止铁水溢出,并知会调度处理。2、铁水倾 翻车运行限位和暴露在外的电缆电线必须勤检查并包裹石棉布。3、火车(特 别是车头)应停在远离搅拌位。 (三)、高温铁水遇水或地面潮湿发生爆炸。预防措施:做好搅拌头下方地面的监控和清理工作,严禁地面有水或潮湿。 危险源二:搅拌装置 危险因素:(一)、升降搅拌装置过程中挤伤、碰伤人。预防措施:在非检修时间或未经允许不得靠近搅拌装置。主控工操作时应时刻观察监控画面看搅拌装置附近是否 有人。 (二)、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控不到位启动搅拌头升降和液压夹紧装置碰伤、摔伤、挤伤人。预防措施:检修时若启动搅拌头升降应在机旁操作,做到设备“五 确认”、如有遇高空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并系好安全带。 (三)、维护和更换搅拌头时,搅拌头烫伤人,或因监控不到位挤伤人。预防措施:维护和更换搅拌头时主控室操作台应悬挂警示牌并派人监护。进行搅拌 头热修补的人员必须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并戴好防护面罩。 扒渣岗位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一:扒渣机 危险因素:(一)、开动扒渣机的过程中,刮到、挤伤周围的人,扒渣机左右旋转时碰伤周围人员。预防措施:启动扒渣机前必须确认周围无人,扒渣机作业时,禁止有 人进入扒渣机作业半径。 (二)、操作时刮撞平台或平台上的测温取样工。预防措施:操作扒渣机时,及时调整好大臂高度和左右旋转的幅度,防止刮撞平台,在测温取样工操作时, 避免不必要的操作、禁止继续进行扒渣操作,防止伤到测温取样工。 (三)、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扒渣机刮伤、挤伤、撞伤人。预防措施:在检修扒渣机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四)、更换扒渣板时,热渣板烫伤人,退渣板时渣板砸到人。预防措施:更换渣板时,严格劳保穿戴,必须戴好厚棉手套。退渣板时其他人员离开。 (五)、清理渣板粘渣时,相关人员坠下平台。预防措施:1、清理渣板粘渣时,必须系好安全带。2、扒渣作业完毕后,扒渣机返回后端。 危险源二:倾翻车 危险因素:(一)、当倾翻车运行过程中,轨道区域有人而撞伤、挤伤人。预防措施:倾翻车启动前必须确认轨道区域无人和障碍物,并在倾翻车行走过程中时刻注意严 禁人员穿越轨道。 (二)、倾翻过快,导致铁水洒到渣盆溅出伤人。预防措施:1、在倾翻过程中,适时点动操作,防止倾翻过快、过猛导致铁水洒出。2、倾翻过程中现场禁 止有人滞留或通过。3、扒渣作业结束后,及时把倾翻车回位。 (三)、检修过程中由于监护不到位启动倾翻车刮伤、挤伤、撞伤人。预防措施:在检修倾翻车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危险源三:渣盆车

重要危险源管理办法

重要危险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重要危险源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对于重要危险源实行分级控制、重点监控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章级别划分 第三条危险源分级: 危险源风险评价采用LEC法进行,根据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结果(D 的数值),分为五个级别: 一级:D > 320,极其危险; 二级:320 ≥D >160,高度危险; 三级:160 ≥D >100,显著危险; 四级:100 ≥D >20,一般危险; 五级:D ≤20,稍有危险。 第四条风险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危险源,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为重要危险源。 第五条重要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施工范围,各单位应根据实

际辨识和评价确定危险等级。 (一)高边坡土石方开挖、支护及不良地质段开挖。 (二)爆破施工、导截流施工、深基坑开挖施工、洞挖施工、斜井竖井施工。 (三)高处模板施工、大模板施工、桥梁施工、脚手架施工。 (四)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存放、使用。 (五)大件运输、大型设备制造及大型金属结构制安。 (六)特种设备的安拆、运行。 (七)大件起重吊装施工。 (八)场内上下班班车。 (九)重要临时设施施工。(如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现场临时供电线路施工;厂内施工道路建设运行等) (十)电力生产设备的故障运行。 (十一)电厂大坝、尾矿库的病险运行。 第三章管理与监控 第六条重要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建档 (一)重要危险源主要由项目部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因素辨识及施工作业风险评价小组,组织辨识、评价,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也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4583三级危险点分级管理办法 Three-level dangerous point management method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致因条件的高低,致害物逸散能量的大小,事故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和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将危险点设定为三个级别: (一)Ⅰ级危险点是易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二)Ⅱ级危险点是易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公司局部有较大影响的场所; (三)Ⅲ级危险点是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不大的场所。 第八条危险点确定后,若因生产条件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需变更或撤销时,按本办法第六条执行。 第四章三级危险点管理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辨识、评价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危险源,评价其危险程度,依此实现对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并提供培训等相关信息,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北京环能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个。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各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对所承担建设、运营项目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工作,负责填写本单位的《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和《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项目部负责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计划的制定工作,负责填写本项目《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组织制订《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公司技术部负责对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的指导工作,并负责各部门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及整理工作,编制出公司《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和《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并监察项目部危险源控制计划的执行。第三章工作程序 每年年初,技术部、各部门应针对本单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计划工作的需要,结合本单位生产活动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实施方案》、《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方案》,并发布给相关项目。项目部按公司《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实施方案》、《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方案》,对本项目所有作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以及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填写《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技术部将各项目部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结果汇总为本单位的《危害辨识、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环境评价表》,分析、评价出不可接受的重大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重大环境因素,编制《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报告》、《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报告》,制定并发布公司《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督促各部门落实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并发布公司直管工程《危险源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并对各项目部的危险源控制计划

危险源管理规范

危险源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及下属单位危险源管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企业本部及所属机构、分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术语的定义。 (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45001:2018)。危险源有时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等。重大危险源是危险源的一个种类。 (二)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施行) (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7月)。安全隐患的管理按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执行。 (四)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等术语相互重叠交

叉,在使用时,应首先确保不遗漏安全生产风险。危险源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相互配合,从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控制等不同的角度确保整体安全生产风险可控。 第二章管理要求 第四条一般要求 (一)各部门、单位应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建立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车间)危险源管理的职责、范围、流程、方法和要求; (二)危险源辨识的信息不仅应包含涉及的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等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还应包含危险源的状态和类型。状态应分为常规、非常规;类型应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里的、机械的、电的或基于运动或能量的;危险源评价时应考虑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后果、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源暴露于危险环境的程度; (三)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制定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标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管理,评估结果超出企业接受范围的危险源应认定为企业不可接受风险; (四)可采用LEC法(详见附件1)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若评估级别为1级,则该风险极其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评估级别为2级,该风险高度危险,应立即整改;评估级别为3级,该风险显著危险,需要及时整改;评估级别为

三级危险点巡回检查制度

危险点三级安全巡回检查制度 1、目的 为了落实责任,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作业场所危险点。 3、各危险点设置安全标识牌 易燃、易爆危险点责任标志尺寸为0.3×0.5m,颜色,白底黑字 4、责任分工和巡回检查周期 4.1责任分工 Ⅰ级点由岗位责任人,车间主任(班组长),公司领导检查。 Ⅱ级点由岗位责任人,车间主任(班组长),安全主管检查。 Ⅲ级点由岗位责任人,车间主任(班组长),安保科负责人检查, 4.2巡回检查周期 岗位责任人每日班前,班中,下班时检查,车间主任(班组长)每日检查一次,公司生产安全领导每周检查一次,公司领导每月检查一次。 5、检查表编制编制内容见附录 6、检查整改与考核

6.1危险点各级责任人应熟悉危险点的危险物品的性质、生产工艺和检查的标准要求。 6.2危险点各级责任人必须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检查内容对危险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如实登记,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责任人和时间及时解决。 6.3危险点责任人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应根据隐患的大小,按职责范围组织实施整改:一般事故隐患由车间、科室落实整改;科室、车间无力解决的问题,应采取临时措施,并逐级向公司领导报告,提出整改意见,由公司领导统筹解决。安全部门应对危险点信息反馈表记录的问题进行跟踪,直至整改完毕。 6.4安全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对危险点的检查、执行情况应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6.5各单位记录人员应认真做好《危险点隐患巡回检查记录》,记录本用完后应在办公室领用新的记录本,并把原本交回安保部。 6.6危险点巡回检查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公司安全考核,并兑现奖惩。 6.7保存记录 危险点三级巡回检查过程中的各种检查记录和资料安全部门和相关单位应认真进行整理、归档和保存。

危险源管理办法(通用版)

危险源管理办法(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98

危险源管理办法(通用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化的主管部门、范围、流程、方法、更新频次和审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职责与分工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领导工作。 3.2公司安保部门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进行监控管理; 3.3各部门应建立部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或台帐,负责对本部门危险源进行监控管理。 4危险源辨识 4.1危险源辨识需考虑因素 4.1.1活动过程:采购、运输、贮存、作业和服务等。 4.1.2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1.3产生危险源的相关方面: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措施、作业场所、曾发生过的事故及隐患、有关法律法规。 4.1.4危险源产生类别: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及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5危险源风险评价 5.1危险源风险评价依据

烧结厂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3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烧结厂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制度标准版 本

烧结厂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 制度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目的 为加强对全厂各类危险源(点)的监控管理。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烧结厂各部门。 3. 术语 危险源(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潜伏着较大的危险性设备、岗位与场所。这些设备、岗位与场所引起的事故会导致人身伤害,设备、设施损坏,是企业

安全生产的重点控制管理部位。这种部位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形态,是预测、控制事故的关键环节。 4. 管理职能 4.1 安监科是危险源(点)专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烧结厂各级危险源(点)等级划分进行审批,督促各车间及有关部门制定危险源(点)防范措施,负责对烧结厂各级危险源(点)进行督查。 4.2 机动科、技术科等职能部门是危险源(点)分口专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范围内危险源(点)进行等级划分审核,组织制定危险源(点)防范措施,负责对烧结厂各级危险源(点)进行专业性检查。 4.3 各车间和工序(或班组)对本车间和工序(或班组)级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并组织本级别的日常检查。

5. 管理内容及要求 5.1 安全管理组织原则 5.1.1 各部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本办法的贯彻执行。 5.1.2 根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专业管理部门严格控制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5.1.3 健全危险源(点)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5.2 危险源(点)等级划分原则 不能把所有设备、设施及场所不论危险性大小都列为确立危险严重度等级因素,也不可把所有的物品不论储存量多少和危险严重程度大小都列为确定危险严重度等级因素。一般应根据以下原则:

危险源管理规定(新版)

危险源管理规定(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4

危险源管理规定(新版) 1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活动。 3原则 3.1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危险源监控管理网络,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 3.2公司EHS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危险源普查、登记、检测、评估和实施监控管理;各部门/车间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科学的应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对危险

源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各班组负责危险源日常监控管理,发现异常,立即按现场处置方案处置,同时,按程序立即上报。 4程序 4.1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危险源和贮存区危险源两种。 4.2危险源区域:贮罐区(贮罐)、危险物品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4.3公司是危险源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 4.4公司要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危险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4.5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危险源。对排查出的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EHS部门应当按照危险源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危险源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治理。 4.6公司在危险源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点)的确定与分级 1、危险源(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区域内潜伏着较大危险性的岗位、场所,这些地方事故频率高,会导致人身伤亡、火灾爆炸或设备机械损坏等事故,是安全生产重点控制管理部位。 2、对危险源(点)要根据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按照危险程度对危险源(点)分等级实施重点控制管理。 ①一级危险源(点):事故发生频率高,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等。 ②二级危险源(点):事故发生频率较高或容易导致重伤、残废、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等。 ③三级危险源(点):不会导致重伤以上的事故、重大设备、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但事故较常发生或有较大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岗位、场所等。 ④四级危险源(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岗位、场所等。 对危险源(点),单位根据生产特点、工艺流程、设备状况,分别进行定级、设标、建档、控制。 二、危险源(点)的管理 1、危险源(点)的划定依据 (1)有爆炸、发生火灾危险场所;

(2)有灼烫危险场所; (3)有坍塌、压埋、坠落危险场所; (4)有触电伤害危险场所; (5)有腐蚀、放射、中毒、窒息危险场所; (6)有落物、崩溅伤人场所; (7)有被机具绞、碾、挂、割、压、刮、挤、撞等危险场所; (8)有被物体碰、夹场所; (9)有被绊倒危险场所; (10)其它容易致人受到伤害场所。 2、危险源(点)的控制要求 (1)存在三级以上危险源(点)的单位应列出潜在危险因素和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定预防对策措施。 (2)危险源(点)具体责任人,是该点作业的操作者及班组长、班组安全员。 (3)各级危险源(点)所属班组和责任人,应按管理标准要求,进行日常检查,保障安全生产。 (4)单位对一、二级危险源(点)作业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5)各级危险源(点),由规定的检查单位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3、危险源(点)的申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